外内符合精度度

河北省CORS系统实测精度分析_宋占武-工作总结范文网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天文地理
河北省CORS系统实测精度分析_宋占武
第3全球定位系统7卷 第6期Vol.37,No.6                    GNSSWorldofChina   ,2012年12月December2012河北省CORS系统实测精度分析宋占武,曹凤海,韩善锋,王林超()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河北涿州072751*摘 要:从内符合和外符合两个方面对河北省CORS系统的作业精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得出:利用河北省C平面精度可以保证优于2ORS系统作为差分信号来源进行RTK作业,高程精度优于4ccm,m.关键词:内符合精度;外符合精度CORS;VRS;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268201206005003---于3c高程精度优于6cm,m.一期工程基准站主要分布在省平原地区,北部和西部山区点位较少、间距较大、精度较低,部分地区还存在信号盲区,因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二期升级工作于2此,011年将新建2进一步提升整个网6月启动,6个基准站,为各行各业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差分信号络的结构,服务
。0 引 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连续运行GNSS)是实时、快速、高精度地获取参考站网络(CORS)空间数据和地理特征的现代信息基础设施之一。控制中心、数据中心、通CORS由GNSS参考站网、用户应用终端等子系统组成。世界各国、信网络、国内各省市和某些行业都已建成或者正在积极筹[]建CORS1。随着各城市级C网络RORS网络的建成,TK2],逐渐成为城市测量定位的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实际,对河北省CORS系统的定位精度进行测试和分析。1 河北省CORS系统简介CORS网络在国际和国家层面上构成了世界地球坐标系统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和国家坐标系3]。统主要的参考框架,是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CORS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及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掀起了CORS系统建设4]。河北省在2的高潮[008年开始建设省级CORS系统,一期工程共完成新建站2利用原有参考8个,形成由3如图站4个,2个参考站组成的统一网络,承德地区,可以提供1所示。在省北部张家口、平面精度达到1高程精度达到DGPS服务,5cm,其余地区可以提供VR平面精度优40cm;S服务,*图1 河北省CORS系统基准站分布图收稿日期:20120417--:.comail275594278@q 联系人:宋占武E-mq第6期           宋占武等:河北省CORS系统实测精度分析?51?2 系统实测精度分析)数据统计与精度分析方法  1采用每一测点的算术试验内符合精度的计算,5],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最或然值[将试验观测值与平面精度可以保证优于1c高程精度优于2c同m,m,时,系统差分信号的稳定性也很好。)外符合精度  3选取1在内符合测试的基础上,6个已知点进行外符合测试。这16个已知点建立在固定的标志物上,点位坐标的计算是通过与国内IGS站长时间联网观测计算得到,因此,已知点的坐标可以看作测试点的真值,采用式(进行每一点
上外符合1)精度的计算。如图3所示为所进行的16组测试的外符合精度统计。均值求差。统计所有差值的分布情况,并对差值在)不同区间的概率进行统计,同时,按照公式(分别1计算北、东、高方向的内符合精度。,()n-11σ=±ΔΔ式中:σ为测试数据的精度;Δ为测量值与最或然值之差;n为每一测试点上测量值总数。测试外符合精度的计算公式与上式相同,唯一区别就是计算采用测点的真实坐标作为基准。)对于多组测试的总体精度通过公式(进行计2算nM=式中:M为测试的总体内符合精度;σ为每组测试数据的精度;n为测试点总数。)内符合精度  2内符合精度测试选取开阔地段,将仪器架设在采用连续采集物理点方法,进行固定位置处不动,长时间不间断数据采集,共采集坐标数据30000 个,时间跨度从中午1共82点持续到晚上20点,测试过程中,卫星状况良好,卫星数目始终保持h.)在7颗以上。利用式(计算测试结果在三个方向1上的精度X方向为0.0076m,Y方向为 0.0056m,H方向为0.0130m.  如图2所示,为测试结果在三个方向上的内符合误差,从图中可以看出X方向误差跳跃不超过±4cm,Y
方向误差跳跃不超过±5cm,H方向误差跳跃不超过±8cm.σ/n2i()2i=1图3 外符合精度从图3中可以看出,外符合精度方面,平面精度要明显优于高程精度。各方向最大误差值:X方向为0.033,Y方向为0.025,Z方向为0.062,)通过公式(计算126组测试数据的总体外符合精度为:X方向为0.0178,Y方向为0.0122,H方  向为0.0353. 图4所示为每组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与点位坐标真值之差的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X方向误差跳跃不超过±5cm,Y方向误差跳跃不超过通过外符±3cm,H方向误差跳跃不超过±9cm.采用河北省C合精度的测试和分析可以看出,ORS系统信号作为差分来源进行R平面精度T
K作业,可以保证优于2c高程精度优于4cm,m.图2 内符合误差图4 外符合误差通过测试和分析可以看出,采用河北省CORS系统信号作为差分来源进行R内符合平TK作业,根据经典测量平差理论,偶然误差具有四个特[6],性:界限性、居中性、对称性和数学期望为0从?52?全 球 定 位 系 统第37卷图5可以看出,外符合测试中三个方向的误差分布正态分布曲线良好,在极限误差(范围2倍中误差)内的观测数据达到了95%以上
。出,基于河北省C其平面ORS系统进行差分作业,精度优于高程精度,Y方向精度优于X方向精度,但二者基本处于同一数量级范围内。目前,河北省CORS系统正在进行二期网络的建设和升级,相信系统完善后,其精度和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也将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刘 晖,邹 蓉.建立全国C1ORS更新国家 刘经南,]地心动态参考框架的几点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1112611265.-[]张绍成,孟祥广.2VRS与FKP定位模式的研 郭际明,]):究与比较[测绘通报,J.2011年(145.-[]3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下一代发展方 刘经南.]武汉大学向―地基地球空间信息智能传感网络[J.():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3253256.-[]许友清.区域C4ORS系统的定位精度分析 丁玉平,[]():测绘通报,J.201138687.-图5 三方向外符合误差分布图[]大庆C测试与分析5ORS系统精度(RTK) 刘 喜.[]():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J.2011,34497101.-[]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平差教研室.测量平差基础6[北京:测绘出版社,M].3版.1996.综合内符合与外符合测试分析可以看出,采用河北省CORS系统信号作为差分来源进行RTK作业,平面精度优于高程精度,X与Y方向精度相当,高程方向精度要低1~2c外符合精度约是m,内符合精度的2.5倍。作者简介,男,河北省衡水市人,助理宋占武 (1983-)工程师,研究方向为GNSS数据处理及应用。3 结 论经过内符合与外符合测试及精度分析可以得TheActualMeasurementPrecisionAnalsisofHebeiCORSSstem        yy,,,SONGZhanwuCAOFenhaiHANShanfenWANGLinchao    gg(,BGP INC.China NationalPetroleum Cororation,Zhuozhou Hebei072751,China)  p:,AbstractTheHebeiCORS’recisionfrominsideandoutsideistestedandanalzed          pyandtheconclusionthatdoinRTK workbasedontheHebeiCORSsstem’sdifferencesi            -gyg naliscanbeensurebetterthan2cmandelevationresented.Horizontalrecisionrecision            pppthan4cm.better  :;KewordsCORS;VRS;insideoutsiderecisionrecision  ppy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GPS精密单点定位外符合精度测试— doc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GPS精密单点定位外符合精度测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9.5 GPS高程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授课教案
&第9章& GPS测量数据处理
9.5& GPS高程
由GPS相对定位得到的三维基线向量,通过GPS网平差,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大地高差。如果网中有一点或多点具有精确的WGS-84大地坐标系的大地高程,则在GPS网平差后,可求得各GPS点的WGS-84大地高H84。
由此可见,研究GPS高程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精确求定GPS点的正常高,一是求定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的方法为GPS水准。
实际上,很难获得高精度的高程异常ζ值,而GPS单点定位误差又较大,一般测区内缺少高精度的GPS基准点,GPS网平差后,很难得到高精度的大地高H84。所以很难应用上式精确地计算各GPS点的正常高。
精确计算各GPS点的正常高Hr,目前主要有GPS水准高程(简称GPS水准)、GPS重力高程和GPS三角高程等方法。
9.5.1& GPS水准高程
GPS水准高程,是目前GPS作业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目前,国内外有于GPS水准计算的各种方法主要有:绘等值线图法;解析内插法(包括曲线内插法、样条函数法和Akima法);曲面拟合法(包括平面拟合法、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多面函数拟合法,非参数回归曲面拟合法和移动曲面法)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GPS水准高程计算方法。
1.绘等值线图法
这是最早的GPS水准方法。其原理是:设在某一测区,有m个GPS点,用几何水准联测其中n个点的正常高(联测水准的点称为已知点,下同),根据GPS观测获得的点的大地高,按(9-94)式求出n个已知点的高程异常。然后,选定适合的比例尺,按n个已知点的平面坐标(平面坐标经GPS网平差后获得),展绘在图纸上,并标注上相应的高程异常,再用1~5cm的等高距,绘出测区的高程异常图。在图上内插出未联测几何水准的(m~n)个点(未联测几何水准的GPS点称为待求点,下同)的高程异常,从而求出这些待求点的正常高。
2.解析内插法
当GPS点布设成测线时,可应用以下曲线内插法,求定待求点的正常高。其原理是:根据测线上已知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异常,用数值拟合的方法,拟合出测线方向的似大地水准面曲线,再内插出待求点的高程异常,从而求出点的正常高。
(1)多项式曲线拟合法
设点的ζ与Xi(或Yi或拟合坐标)存在的函数关系(i=0,1,2,…n)可以用下面(m≤n)次多项式(9-95) 来拟合。
在已知点处的高差,在条件下解各ai,继而求出各点的ζ,从而获得点的Hr。
(2)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法
当测线长,已知点多,ζ变化大时,按解求的ai误差会增大,故通常总采取分段计算。这样使曲线在分段点上不连续,也影响拟合精度。为此,采用三次样条法来拟合。
设过n个已知点,ζi和Xi(或Yi或拟合坐标)在区间[Xi,Xi+1](i=0,1,2,…,n-1)上有三次样条函数关系
式中X为待点坐标,Xi、Xi+1为待求点两端已知点的坐标。其中为一阶差商。;为二阶差商,,而,满足系数矩阵为对称三角阵的线性方程组:
用追赶法解(9-80)方程组,可求出和,而
(3)Akima法
Akima法的原理是:在两个已知点间内插时,除用这两个已知点外,还需用两已知点外二点,其目的是使曲线光滑,函数连续。
设有六个已知点(i=1,2,3,4,5,6),现需在3号和4号点之间内插任一待求点,其计算公式为:
(9-83)式中的t3、t4为3号和4号点实测要素的斜率,t3用1、2、3、4、5已知点计算,t4用2、3、4、5、6已知点计算,一般计算公式为:
式中i=3,4。
当(9-85)式分母为零时,或。
3.曲面拟合法
当GPS点布设成一定区域面状时,可以应用数学曲面拟合法求待定点的正常高。其原理是,根据测区中已知点的平面坐标x、y(或大地坐标B、L)和值,用数值拟合法,拟合出测区似大地水准面,再内插出待求点的,从而求出待求点的正常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拟合方法。
(1)多项式曲面拟合法
设点的与平面坐标x,y有以下关系:
其中,f(x,y)为中趋势值,为误差。
写成矩阵形式有:
对于每个已知点,都可列出以上方程,在条件下,解出各ai,再按(9-105)式内插求出待定点的高程异常,从而求出正常高。
(2)曲面样条拟合法
曲面样条拟合法是基于无限大平板小挠度方程的数学模型,设点的与点的坐标x、y存在如下样条关系:
xi、yi为已知点的坐标,x、y 为待求点的坐标,Ai、Bi为待定系数,Pi为点的负载,D为刚度。
对于每一个公共点都可以列出一个方程,对于n个公共点列出n+3个方程,求解出n+3个未知系数a0、a1、a2、F1、F2、…、Fn。求解方程组(9-90)时,至少应有三个公共点。
4.移动曲面法
分三步来说明该法。
(1)为了讨论的方便引入解析坐标,设内插点的坐标(j=1,2,…,m),相应坐标系的数据点为,(i=1,2,…,n),对于内插点作:
为移动坐标。
如图(9-4),移动坐标是为了简化计算而引入的,下面可以看到使用移动坐标的好处。
(2)任一数据点假设距离d的递减函数:
将作为权函数,权的引入是为了在移动时根据内插点到数据点的距离给出各数据点的不同的影响程度,两点越近影响越大。它并不像测量平差中的权是由误差定义的。目前在DTM中广泛使用的权函数有:
式中a为常数,可由试验给定,一般应取数据点平均间距的两倍为宜。
DTM大量内插计算表明,权的组织上入内插精度会有明显改善。当然权函数的选取,可根据具体的发问选取不同形式,或同时利用其他的一些信息,以利于内插。因此它使得移动法比多项式内插,样条函数内插更加灵活。
(3)一般以某一内插点,若数据点中满足:
可用这些数据点参加内插,则称以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形移动窗口曲面内插。
移动曲面法的基本原理与多项式拟合是类似的,为了进一步理解移动法原理,下面
我们以移动多项式进行公式推导。
设移动到第j个内插点时,欲利用落入该点移动窗口内的m个数据点上的测值,以下列多项式:
计算第j个内插点函数值。
在m个数据点上建立如下“误差方程”:
应用最小二乘原理:
可得法方程:
非奇异,因此:
由(9-101)式求出Xj后代入(9-96)式可得:
当使用移动坐标时:
代入(9-102)式可得:
由此看出使用移动坐标时,移动多项式的常数项即为内插点的内插值,这样就给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解算时可把a0排在最后,然后形成下角阵,最后的元素便等于a0。使用移动坐标的另一个好处是由于计算中心化,移动坐标相对较小,形成的法方程矩阵各元素大小相差不太悬殊,对改善法方程的数值稳定性和提高解算精度有一定作用。
移动曲面法另一个优点是它可以给出可靠的精度估计信息。将每个数据点当作内插点,用周围的数据点按移动法计算该点的内插值,这样对每个数据点来说,由于本点未参加内插得出的误差具有类似于真误差的性质,所以,最后精度评定比较客观,可信程度高。
令为i点观测值,为点内插,观测值减计算值得:
则可用下式进行精度估计:
式中n为数据点总个数。
因此,在一定情况下移动法也可用来探测粗差,如果观测值与预测值差异较大则表明观测值可能为粗差。移动曲面法在计算时,通常采用契比雪夫多项式为移动多项式。
设点的与平面坐标x、y的函数关系可表示成如下契比雪夫多项式函数:
式中Amn为拟合系数,Tm(x)、Tn(y)为变量,分别为x和y直到m和n次的契比雪夫多项式。
且有以下递推公式:
当观测值个数k&m·n时:
式中i=1,2,…,k;p1,p2, …,Pk为权函数。
5.地形改正方法
设点的高程异常可表示成:
其中为高程异常长波部分,为短波部分。可按本章前几节方法求出,为地形改正。
按莫洛金斯原理有:
其中T为地形起伏对地面点挠动位的影响,r为地面正常重力值。而:
G——引力常数,
ρ——地球质量密度,
hr——参考面的高程(平均高程面),
x,y——高程格网点的坐标,
xp,yp——待求点的坐标。
实际计算时,利用测区地形图,用1km×1km格网化,得测区DTM,再按上式计算。
当测区无法得到DTM时,可采用测区GPS点观测的大地高差来格网化。这样也能有效地提高山区GPS水准的精度。具体计算方法是:
第一步:对测区进行1km×1km格网化,求出各格网点的坐标。
第二步:内插出无GPS点格网近似大地高。
第三步:按上面公式进行求解T和。
6.多项式曲面拟合精度评定
为了能客观地评定GPS水准计算的精度,在布设几何水准联测点时,适当多联测几个GPS点,其点位也应均匀地分布全网,以作外部检核用。
(1)内符合精度
根据参与拟合计算已知点的值与拟合值,用求拟合残差,按下式计算GPS水准拟合计算的内符合精度:
式中n为V的个数。
(2)外符合精度
根据核检点与拟合值之差,按下式计算GPS水准的外符合精度M:
其中n为检核点数。
(3)GPS水准精度评定
①根据检核点至已知点的距离L(单位:公里),按下表计算检核点拟合残差的限值,以此来评定GPS水准所能达到的精度。
②用GPS水准求出的GPS间的正常高程差,在已知点间组成附合或闭合高程导线,按计算的闭合差W与表9-1中允许残差比较,来衡量GPS水准达到的精度。
表9-1& GPS水准限差
允许残差(mm)
三等几何水准测量
四等几何水准测量
普通几何水准测量
(4)外围点的精度估算
各种拟合模型都不宜外推,但在实际工作中,测区的GPS点不可能全部都包含在已知点连成的几何图形内。对这些外围点,GPS水准计算时只能外推,外推点的残差V按下式来估算:
D是待求点至最近已知点的距离(单位为公里),系数a,c可根据测区部分外围检核点按式(9-139)计算出。按(9-138)式计算出残差V,根据表9-1估算精度。当希望外围点达到某一精度,确定V值,按(9-139)式反求出D,可为布设联测几何水准点方案时参考。
9.5.3& GPS三角高程
GPS三角高程是在GPS点上加测各GPS点间的高度角(或天顶距),利用GPS求出的边长,按三角高程测量公式计算GPS点间的高差,从而求出GPS点的正常高(或正高)的一种方法。
除以上三种方法外,还有求转换参数法和整体平差法。
求转换参数法的原理是:当一测区内,有一定数量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已知,按坐标转换原理,求出参考椭球面与似大地水准面(或大地水准面)之间的平移和旋转参数,把这些参数加入GPS网的平差,以已知点高程约束下,通过平差,在求出各GPS点平面坐标同时,求出点的正常高(或正高)。有文献报导,在平原地区,这种方法求出的正常高(或正高)精度可达。
整体平差法的原理是:把测区内重力、水准、三角高程观测的天顶距等一并进行联合平差,求定点的三维坐标。这种方法的精度取决于已知高程点的分布及其精度。
9.5.4& 应用实例
在局部地区,如某一城市或地区的GPS网中,用几何水准联测部分GPS点的正常高,用数值拟合的方法求出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计算出未联测几何水准GPS点的高程异常,从而求出这些GPS点的正常高。这是目前GPS作业中,应用最广泛的GPS水准方法。
下面给出某区利用多项式曲面拟合法计算GPS点正常高的实例。
为了探讨在一个GPS网中实测几何水准点的最佳点数和点位的最佳布设,我们对图9-5
所示的GPS试验网,选用8种(图9-6)不同点数及点位布设进行比较。
图9-6中8种方案,其中1、2、3为不同点数的试验,3、4、5、6、7、8为不同点位布设的试验,计算结果(计算时采用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列于表9-2。
表9-2 水准点布设方案计算结果比较表
μ(已知)(mm)
μ(待求)(mm)
V&20mm个数
从表9-2可看出,方案3为最佳。对这样的试验网(共29个点),实测水准点6个即足够。6个水准点的分布,在测区一侧精度为最低(方案7),布设在中部或周围有改善,周围和蹭相结合布设的效果较好,其中经构成几何图形强度较强的方案3布设为最好。
结合有关文献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一般布设原则:
测区中联测几何水准点的点数,视测区的大小,测区似大地水准变化情况而定。一般地区以每20~30km2联测一个几何水准点为宜(或联测GPS总点数的1/5),平原地区可少一些,山区应多一些。一个局部GPS网中最小联测几何水准的点数,不能少于选用计算模型中未知参数的个数。
联测几何水准点的点位,应均匀地布设于测区。测区周围应有几何水准联测点,由这些已知点连成的多边形,应包围整个测区。因拟合计算不宜外推,否则会发生振荡。
若测区有明显地几种趋势地形,对地形突变部位的GPS点,应联测几何水准。
9.5.5& 提高GPS水准精度的措施
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可知,提高GPS水准精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大地高(差)测定的精度
大地高(差)测定的精度是影响GPS水准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提高GPS水准的精度,必须有效地提高大地高(差)测定的精度,其措施主要有:
(1)提高局部GPS网基线解算的起算点坐标的精度
研究表明,当起算点坐标有10m误差时,对其他GPS点的高程会产生10mm的误差。因此,应尽量采用国家A、B级GPS网点为局部GPS网的起算点。
(2)改善GPS星历的精度
有关文献分析表明,用精密星历比用广播星历可提高精度34%。美国实施SA政策后,我们应建立自己的测轨系统。
(3)选用双频GPS接收机。
(4)观测时应选择最佳的卫星分布
(5)减弱多路径误差和对流层延迟误差
(6)大于10km的GPS网点应实测气象参数
实践表明,当边长大于10km,两端点气压为7mbar,气温差为2℃相对湿度为4%,此时用实测气象参数与取平均气象参数对基线处理的边长仅产生1mm误差,对大地高差产生0.1m误差。
2.提高联测几何水准的精度
据分析,采用四等几何水准联测的误差,约占GPS水准总误差的30%。因此,尽量采用三等几何水准来联测GPS点。对有特殊应用的GPS网,用二等精密水准来联测,以利有效地提高GPS水准的精度。
3.提高转换参数的精度
提高转换参数精度的方法是利用我国已有的VLBI和SLR站的地心坐标转换参数,或利用国家A、B级GPS网点来推算转换参数。但这一项误差在GPS水准中是次要的。
4.提高拟合计算的精度
提高拟合计算的精度办法有:
(1)根据测区似大地水准面变化情况,合理地布设已知点,并选定足够的已知点。
(2)根据不同测区,选用合适的拟合模型。对高差大于100m的测区,一般要加地形改正。
(3)对含有不同趋势地区的大测区,可采取分区计算的办法。
(4)计算时,坐标取到米或10m,但高程异常应取到毫米。计算结果应由计算机绘出测区高程异常等值线图,以便分析测区高程异常变化情况,提高拟合计算精度。
从以上分析和国内外GPS水准实践情况看,在局部GPS网中,采用拟合法进行计算,GPS水准高程的内符合精度一般可达2ppm.D左右。对于测区面积不大的平坦地我,特别是测区内高程异常的变化有规律的地区,公共点分布均匀的情况下,多项目式曲面拟合法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精度。只要用三等几何水准联测已知点,点位分布合理,点数足够,GPS水准可代替四等几何水准;在山区,只要施加地形改正,也可达到四等几何水准的精度。
1、为什么要进行数据预处理?处理过程是怎样的?
2、数据的标准化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项目需要标准化?
3、双差观测值误差方程式是如何组成的?在两个测站同时观测Nj颗卫星,Nt个历元其相应的误差方程式组有何特点?
4、双差基线解的方差与协方差有何特点?权如何确定?
5、基线解算结果如何分析?
6、GPS定位结果转换为国家坐标系的过程是怎样的?
7、GPS高程是什么含义?求各未知点的GPS高程有几种计算方法?
第& & & & & & 节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经历丰富,经历各种考试历练。
 下载此文档
区域CORS系统精度指标测试及分析
下载积分:350
内容提示:区域CORS系统精度指标测试及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2|
上传日期: 11:50:1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5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区域CORS系统精度指标测试及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符合精度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