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现象的四个例子连同2水杯,水往低处流吗?

张秋原的博客
    张秋原博客
        
标题或内容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请提出宝贵意见!
日&星期四&农历丁酉【鸡】年三月十七
精雕细琢一节课:《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发布时间: 21:02:12&&作者:张秋原&&点击:1357
――水的毛细现象
教学目标:
概念目标:理解水的毛细现象;
知道水的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
(毛细管――细小的管道、缝隙、通道)
能力目标:1、会做水的毛细现象实验
2、能指认、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棉布、纸巾、毛笔、培养皿、红水、粉笔、毛细管、放大镜、3种粗细不同吸管、玻璃片、棉花、海绵、塑料片、金属片、气球皮、保鲜膜、面包片、汇总大纸、、芹菜茎、滴管、托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水往低处流。你见过水往高处流吗?
(一)观察水在棉布、纸巾、毛笔中的爬升现象
1、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棉布、纸巾、毛笔和染成红色的水,请你们把这三种物品放入水中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实验一】将棉布、纸巾、放入红水中,很快拿出,观察交流。
2、师:【问题1】为什么水在这三种物品中会“向上升”?
生:(猜测一)软、有小孔……
(二)观察水在粉笔、毛细管中的爬升现象
1、师:我再给你们提供两种硬东西,粉笔和小细管,再放入水中试一试?
生:【实验二】将粉笔、小细管放入红水中,很快拿出,观察,交流。
2、师:【问题2】粉笔和小细管是硬的,水也会上升。水在棉布、纸巾、毛笔、粉笔和小细管中都能上升,是什么原因呢?
生:(猜测二)
师:板书关键词。孔、缝隙
(三)观察管子的粗细对水爬升的影响
1、师:刚才你们说有小孔,水就会上升。老师再给你们提供几样物品――3种吸管,再试一试。
生:【实验三】将3中粗细不同的吸管放入红水中。观察、交流
2、师:【问题3】虽然吸管有孔,可是我们并没看见水向上升,这又是为什么?
生:(猜测三)
师:板书关键词。细小
(四)观察水在不同物品中的爬升情况
1、师:【问题4】水在所有物品中都会有这样的爬升情况吗?
2、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一一介绍),我们再来试一试。
生:【实验四】玻璃片、棉花、海绵、塑料片、金属片、气球皮、保鲜膜、面包片
记录:有的画勾,没有的画叉。
师(汇总到大表上)
3、小结毛细现象。
师:【问题5】为什么水在有的物品中有的能爬升,有的不能爬升?和什么有关?
生:小孔、细缝。放大镜观察。(师:引导学生关注到向四周扩散的现象)
师:能吸水的东西里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容易看见。有了这些“小细管”,纸巾、棉布才能吸水。&
(板书: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五)观察芹菜茎中的“小细管”
师:【问题6】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毛细现象?
生:【实验五】放大镜观察芹菜茎的纵切
三、反馈应用
师:花仙子视频。你们能帮她找到七色花吗?&生:
神奇的水――        &
班级          姓名           日期     &
猜测一:                               &
猜测二:                               
猜测三:                               
我的结论:                               &
三(3)班    &小组           日期     &
&将海绵、玻璃等物品放入水中,有爬升现象的画√,没有爬升现象的画×。
有没有爬升现象&?
分类:教学频道&>&其它学科来源:本站原创编辑: &&
上一篇:  下一篇:最近10位访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的姓名:游客
来自:220.177.198.53
五(3)班夏天班队会">
[714]五(3)班主题班队会“父亲节”">
[630]五(3)班爱心小天使">
[556]五(3)班我的城市――南京主题班队会">
[544]五(3)班六一活动掠影">
[460]第二学期五(3)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554]第二学期五(3)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561]第一学期五(3)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500]五(3)班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520]五(3)班广播操比赛掠影">
常见实验仪器">
[3420]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
[2958]三(1)中队“红领巾向党心”主题队会方案">
[2819]三(1)班合唱比赛">
[2581]三(1)班生命健康饮食主题班会方案">
[2558]三(1)班科学课《纸鹦鹉的秘密》掠影">
[2443]趣闻实验">
[2348]科学实验小组的成长">
[2167]三(1)书香少年">
[2110]《研究磁铁》教学设计">
■『』[0篇]■『』[6篇]■『』[9篇]■『』[3篇]■『』[46篇]■『』[2篇]■『』[0篇]■『』[0篇]
………………………[292篇]………………………[284篇]………………………[269篇]………………………[254篇]………………………[214篇]
POWERED BY V5.17.0319 ALL RIGHTS RESERVED怎么把低处的水整到高处
怎么把低处的水整到高处
10-03-12 &匿名提问
虹吸现象只能是从高处把水弄到低处!要想把水从低处弄到高处,量很小的话何以采用毛细原理!不使用电机是不能做到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细现象可以使水上升,现在有两个杯子,一个在低处,一个在高处,怎样才能把水从低处的杯子运到高的杯子。就像树的根部吸收水分一样我试验了一下,用纸卷(卫生纸)插入两个杯子中,下面的杯子有水上面没有。再把纸卷用线吊起来。但是放在那一天了,水也没上来。(我估计可能蒸发的比吸水的速度还快,所以。。。但是后来又把纸卷外边缠上塑料布也不行)是不是纸不行,有没有其他吸水性更好的东西?如果有其他好办法,不用毛细现象也行,只要不用电力和人力就行,谢谢大家了!很迫切的想知道。ps:我本来是想让水从下面运到房子上,所以做这个实验 问题补充:好吧 如果毛细不行的话请帮我想想其他方法,谢谢!提问者: SingRing - 四级最佳答案毛细现象浸润液体上升的高度是一定的,而不是一直往上升,毛细现象中液体上升、下降高度:h的正负表示上升或下降。  浸润液体上升,接触角为锐角;不浸润液体下降,接触较为钝角。上升高度h=2*表面张力系数*cos接触角/(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g*毛细管半径r)。  植物的根系吸收水分除了利用毛细现象,根吸水的主要动力是由蒸腾作用通过散失水分所产生的拉力  想让水从下面运到房子上肯定要力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三课神奇的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科学知识;1、知道水有毛细现象,水的表面有张力;2、了解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
第三课 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1、知道水有毛细现象,水的表面有张力。
2、了解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毛细现象
教学难点:水的表面张力
课前准备: 滴管、塑料小杯、曲别针、纸巾、抹布、塑料直尺、纸条若干、粉
笔、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引起兴趣:
师:上课之前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它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液体。打一物质。
师:回答对了,这是我们上次课的学习内容,是水的性质,水还有更多的性质。 师:老师用利用水的性质做了一个小实验,同学们想不想看老师的实验结果?
(出示两色花)
师:看到这朵花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生:为什么是两种颜色……。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神奇的水。(出课题:神奇的水)
探究实验,自主学习
(一)毛细现象
师:俗话说:“人往高出走,水往低处流。”同学们认为水会往高处流吗?
师:(师展示)下面老师来做一个实验,看看水会不会往高处走。我拿着纸巾的
一端,把另一端浸入水中,不要拿出来,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生:红色的水向上爬,水被吸收了……。
师:水的确往上爬了。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水为什么会往上爬…… ?
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师:老师这儿有几种材料,分别是纸巾、布条、塑料尺子,猜猜看,把它们插入
水中,水是否能沿着它们往上爬。
出示:板书
实验记录表
师:到底是不是像同学们猜的那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强调:纸巾不要往下按,其余两种材料也一样不要往下按,放在同样的高度
做过的材料能不能直接放在桌上?
(实验后把做过的材料放在塑料盒里)
师: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
发给学生:
汇报结果:大家的观察结果和他们一样吗?
师:纸巾、布条能让水往上爬,而、塑料尺子却不可以,什么道理?讨论讨论。 生:它们都能吸水
师:吸水是水往上爬的具体表现,原因在哪里?
生:它们都是软的
生:它们都有细毛
生:它们有的厚,有的薄
师:毛巾很厚,水能往上爬,看来不是这个原因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和材料有关是不是这样,那老师提供给你一种工具――放
大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3种材料的表面,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表面很粗糙
师:你观察真仔细!
生:它们结构疏松。
师:你的发现很独特!
生:它们表面有细缝
师:了不起的发现!
师:答案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师:科学家把同学们刚才发现纸巾、布条共同的结构特点称为孔隙。
师:正是依靠布条、纸巾上的孔隙,水分子才能够沿着空隙一步步越爬越高。科
学家把这个有趣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师: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毛细现象
师:刚才有同学不小心把水弄撒了,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生:用纸擦。
师:这是利用了水的什么性质?
生:毛细现象。
师:原来毛细现象离我们这么近,你们还能说出生活中更多的毛细想象吗? 生:毛巾吸水……
(二)表面张力
1、教师展示实验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水往上爬的神奇现象,其实水还有更神奇地方,让我们继续来研究。
(实验准备:每个小组发一枚硬币,一支滴管。)
师:杯子能装水,硬币能不能装水?
师:猜测一枚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
师:同学们做个实验看看到底能容纳多少滴。
实验要求:
①在做实验时,硬币要平放在杯底,每次只能滴一滴水,边滴边数,记录当水溢出来时,一共滴了多少滴?
②要从各个角度(正面、侧面)观察硬币上的水。
③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水溢出硬币前,水的表面呈什么形状。并把形状画在书上。
发给学生:
一元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
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生:鼓鼓的、圆圆的、表面很光滑
师:像什么呢?
生:像面包、像馒头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
师:看了这个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水面是弓的,为什么能容纳那么多的水滴……。
师:先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然后再来回答同学们的问题,游戏中的每一位
同学就像每一个水微粒,这枚硬币能站几个同学?
师:他们相互用力拉着,尽量缩小抱成一团而不掉下来,他们是不是很团结。 师:做完这个游戏,同学们再回到硬币的实验结果上,有没有什么想法?
师:哦,水滴原来就是象我们小朋友这样紧紧地拉着,团结在硬币的表面,科学
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师:就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一元硬币上才能容纳几十滴水的原因。 师:同学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表面张力的现象吗?
生:雨水滴
生:水龙头上的水滴
生:草上露珠
生:荷叶上的露珠
师:同学们对生活观察得真仔细。
三、总结全课
师:通过这节课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知道水会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或向四周扩散,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
象,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科学上把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水的两个神奇的本领,下堂课,我们还要继续研究水还有
那些神奇的地方
四、整理用品、养成习惯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78赛课-神奇的水等内容。 
 《神奇的水》一课, 着重使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根据餐 巾纸和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毛细现象发生的原因;同时使学生认识水 的张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我们已经学过关于水的知识,谁来说说看水有哪些特点?水有哪些神奇的地 方? 2、这节课继续学习关于水的神奇的地方。 二、水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神奇的吸水现象》_幼儿读物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幼儿...小结:海绵毛巾、棉花这些东西放到水里以后,它们都能把水吸上来,因为他们里面都...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三)总结全课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知道水会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或 向...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水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中班科学活动活动名称:《奇妙的水》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  2.全课总结 5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猜测、进行实验、最后得 出科学的结论,表现得很出色。其实水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下节课继续 ...  难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三、教材分析 《神奇的水》一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 命之源――水》中的第三课。 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  《神奇的水》说课 神奇的水》陈敬凤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水》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生命之源――水》单元的 第 3 课。《神奇的水》这一课,...  神奇的水教案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神气的水》教案设计(苏教版三...教材简析: 教材为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本课有两部分内容: 一、认识水的毛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细现象的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