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教育体制,孩子不够自信怎么办伤的还不够吗

再说孩子 - 简书
晚上看了一个美片和一个韩片,内容都是讲学校教育。一个是老师想超脱一些,不愿意介入孩子们的内心;一个讲聋哑学校的校长和男教师们性侵猥亵可怜的孩子们,最终一个老师找到人权组织寻求帮助,官司败了,但有人管这些可怜的孩子。讲到教育总让人高兴不起来,每天面对那些不美好、不舒心、不懂事的事情,想让老师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实在是太难了。逃学离家的、调皮捣蛋的、家庭教育缺失的,等等,让人觉得《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这样的变化十分艰难。那些奇葩家长、操蛋学生、挤兑你的同事领导、业绩考核,哪一样都不是省油的灯,保持一颗安宁的心就显得格外重要。教育本来就是极其复杂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是一样的,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老师的孤独奋斗往往显得收效甚微。学习差不是最主要的,很多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行问题更严重,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父母的教育管理出了很大问题,也能折射出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如今的学生满嘴脏话、厌学斗殴比比皆是,有时候想做得更多一些去改变什么,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势单力薄无法撼动这个环境。
既然说孩子,就继续拉扯儿科医生的问题吧。CCTV2报道说我国的儿科医生严重缺乏,偌大的中国、三亿未成年人只有99所儿童医院,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量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在目前以药养医的格局下,儿科医生最累,却拿着医院最微薄的待遇,人才流失严重,更加剧了儿童看病难的问题。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除了待遇低,就没有别的吗?医患关系紧张、医学院招生计划的错配也是儿科大夫人手紧张的原因吧!连北京这个全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城市尚且如此,何谈其他地方了?
再说说留守儿童的问题。现在全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其中有200万独居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垂垂老矣的老人相依为命,能够吃饱饭已然不易,何谈孩子的教育和心理健康?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分割制造出了这些人间悲剧还不够决策者反思和改变吗?凋敝的农村和繁荣的城市之间,将父母孩子活生生分开,看到孩子们写的那些作文,对父母亲情的渴望,让人潸然泪下。他们就是中国的未来啊!童年亲情的缺失是孩子一辈子的伤痛,多少钱都买不回来一个人的童年快乐和幸福。父母要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对进城的农民工要想办法满足他们阖家共同生活的条件,比如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等,铲除留守儿童产生的土壤。最根本是的废除城乡户籍制度,允许公民自由迁徙,这在其他国家公民的理所当然的权利,居然没有写进我国的宪法,何其不人道!这种对基本人权的践踏和无视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呢?每当学习宪法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就觉得十分刺心,宪法、计生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等,都要从尊重和保护最基本的人权做起啊!我们不希望每年产生这么大批量的留守儿童,不希望骨肉分离、不希望孩子们在自卑孤独中长大,不希望中国社会越来越分裂,政府和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司法机关都要负起责任来,消除在立法、执法、财政、家庭教育、社会扶助、社保制度、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各种壁垒,让孩子们和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说到孩子就停不下来,问题真多真严重,而我不是很傻很天真!衣架“教”子再生悲剧 打孩子四肢也可能伤及内脏-中新网
衣架“教”子再生悲剧 打孩子四肢也可能伤及内脏
  昨日,失手致儿子死亡的阿安坐上了法庭。
  怒其“不听话”过失打死3岁病儿 母亲受审哭悔“再也不会这样教育孩子了”
  她平时给三岁的儿子买的是品牌童装,吃的是从香港买的奶粉,小孩生病了她半夜去加衣服盖被子喂药……却只是因为气小孩不好好吃饭和尿床,27岁的母亲阿安(化名)用衣架“教育”了儿子浩浩(化名)一番,不料却酿成悲剧。昨日,阿安被控过失致人死亡罪,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该案。庭审持续约1小时。阿安当庭认罪,哭悔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本案将择日宣判。
  儿子偷偷把饭倒了
  妈妈用衣架“教训”
  阿安和丈夫在东莞开一家小便利店。去年10月,阿安把原来在粤西老家生活的3岁的小儿子浩浩也接到虎门。
  今年5月30日晚上,因为浩浩生病,她特意给浩浩单独做了“小灶”饭菜。九点左右,阿安发现浩浩偷偷把饭倒在垃圾桶里,还谎称已经吃过饭了。阿安顿时火冒三丈,用衣架打了浩浩大腿内侧,并罚儿子跪了约一个小时。“小孩脾气太倔了,打的是他,但当时我自己也难过地哭了。 ”阿安告诉记者。
  那天晚上,阿安还是抱着浩浩睡觉的。据阿安说,儿子春节前患了气管炎,一直服药,且经常有呼吸衰竭、抽搐等症状。他喉咙有痰,一直有咳嗽,睡觉不安稳,阿安就抱着他睡觉。“平时我也经常这样抱着儿子睡觉。”
  儿童节前夕
  儿子离开人世
  睡到大概凌晨1点左右,阿安想起天气凉了,儿子穿的是一件无袖衣服,她就起床去给儿子加衣服和盖被子。意外的是,她发现儿子尿床了。她就问儿子“为什么尿床都不告诉妈妈”,一气之下,她想“教训一下”,又用衣架打了儿子的大腿内侧,用脚踢他的屁股。之后,阿安也没有听儿子说身体不舒服。她没有多想,又继续睡了。
  凌晨5时半左右,阿安突然发现儿子呼吸困难,就赶紧叫上丈夫,一起送去医院。在路上,夫妻俩发现儿子的呼吸已经停止了。6时左右,医生告知他们,“一切已经太迟,没有抢救的希望了”。阿安说,她当时都吓蒙了。她万万没想到,只是对儿子“教训”了几下,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事后法医鉴定的结果,小孩是因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休克死亡。7时左右,警方将阿安带走了。
  此时离儿童节还不到24小时,浩浩却永远等不到他的第三个儿童节了。
  母亲悔:
  错用“棍棒教育”
  在昨日的法庭上,阿安显得很憔悴,并且一直低头抽泣。据了解,家属此前已向法院递交了谅解书,请求免予其刑事处罚,并为她聘请了一位律师。
  阿安说,她和儿子平时的关系很好。她回忆说,第一次打儿子是今年过年后,因为他不肯好好吃饭,就打了一下。后来也用小竹条或手打过,有时也有罚跪,一般都是因为他不好好吃饭。之所以多次体罚都是打浩浩的大腿内侧,是因为她曾经听家人说过,她丈夫小时候不听话也是这样被婆婆“教育”长大的。打了后也没有发现身体有什么异常。
  在最后陈述阶段,阿安声泪俱下,“非常后悔,没想到会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儿子”。阿安说,“我会重新做人,努力做个好母亲、好妻子、好媳妇,好好照顾孩子,以后再也不会用这样方式教育孩子。以后我还要多做善事为自己赎罪。”
  邻居印象:
  爱孩子 就是脾气急了点
  阿安的一位邻居表示,其实阿安对小孩很好,平时给小孩买的是品牌童装,吃的是托人到香港买的奶粉,儿子过来不到半年就明显胖了。就是阿安的脾气急了一点,容易发火。
  阿安的律师昨日辩护称,阿安靠开小便利店谋生,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还要照顾小孩和做家务,这种情况下确实很难有时间耐心地教育孩子。而且小孩来了也只有几个月,母子相处和沟通的时间太少。律师表示,“阿安家里还有一个大女儿需要照顾,请求法院考虑予以缓刑,让她早日回归家庭。”
  医生提醒:
  打孩子四肢也可能伤及内脏
  虎门太平人民医院急诊科的王医生在事发当天参与了抢救浩浩。王医生称,孩子送到医院的时候心跳已经停止、没有呼吸,而且头部、胸部、腹部、下肢均有明显淤伤。
  “家长教育小孩当然要尽量避免棍棒教育,即便真打了,也要注意避开身体一些关键部位。”王医生说,家长一定要尽量避免伤及小孩的头部、胸部、腹部、阴茎等部位,以免伤及大脑或内脏等身体要害,且切忌用木棒等较大器具。王医生还特别提到:“很多家长也存在只打手脚就没事的认识误区,但其实如果身体短时间内多次受到殴打,即便只是在四肢部位,也可能在稍后时间里引起全身皮下淤血,并逐步伤及内脏,从而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也有其他的医学专家指出,与成人相比,小孩的器官比较娇嫩,受外力撞击后,血管和心脑肝肾等器官容易损伤。小孩的肾脏位置与屁股较近,即使是打屁股也可能造成肾周围血肿、肾出血。  文、图/记者钟达文、吴成华  通讯员黄彩华
【编辑:陈薇伊】
>相关新闻:
>生活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周国平: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教育|人性|孩子|体制||社会 - 互联学院
周国平: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教育|人性|孩子|体制|
浏览次数:次
DOC文档下载:
近些年来,媒体报道过大大小小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悲剧性事件。这些事件既是触目惊心的,又是发人深省的。然而,由触目惊心到发人深省,还必须听者有心。曹保印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在本书中,他选择了相当数量的典型个案,从教育的角度对之进行认真分析。正如他所警告的,倘若人们仅仅把这些事件当作“新闻”看待,过眼即忘,不予重视,就难保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不会成为这类“新闻”中的主角。为了我们的孩子,是到全社会关注教育的时候了。中国现行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事实上已成为民众受害最烈、怨声最多的领域之一,引起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忧思。根本的症结当然是在体制上,举其大者,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和市场化名义下的高收费、乱收费,导致大量贫困家庭子女实际上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应试教育变本加厉,三是教育目标和过程的急功近利。在这三种因素交互作用下,滋生了种种教育腐败现象。体制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靠民意充分表达,另一方面要靠政府痛下决心。自今年两会召开以来,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看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但是,体制的改革非一日之功,我们不能坐等其完成。我们应看到,即使在现行体制下,老师和家长仍拥有相对的自由,可以为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小环境,把大环境对他们的危害缩小到最低程度。当然,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站得足够高,对于现行体制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教育的理念有正确的理解。可以想象,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多了,不但其学生和孩子受益,而且本身就能成为促进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说到底,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事实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悲剧,虽可追根溯源到体制的弊端,但基本上都有小环境的直接导因。比如说,现在学生自杀事件频繁而且呈低龄化趋势,其中有一大部分,学生的老师或家长难辞其咎。在本书所分析的个案中,就有多起初中学生因为不堪教师的虐待和羞辱而自杀的事例,有的学生在遗书中明言,自杀是为了以死证明他的老师没有资格做老师。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未完成作业,家长对孩子体罚,逼死甚至打死孩子,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死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不知还有多少孩子生活在极端非人性的小环境中,身心遭受着严重摧残,我为所有这些孩子感到悲伤和愤怒。当然,最后仍无法回避体制的问题,因为在现行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的体制下,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在总体上就是非人性的,普遍承受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功课负担和功利期待,其恶果是童年被无情地剥夺,人性遭到扭曲。本书所分析的对生命冷漠和残忍、为小事自杀或杀人、校园暴力等事例说明,相当一些孩子在人性上存在着缺陷。这些事例也只是冰山一角,今日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一定是很普遍的,在非人性的总体环境中仍能生长出健全的人性,这只能是幸运的例外。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毫无疑问,一个人惟有人性健全才可能真正幸福,也才可能真正优秀。毫无疑问,一个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能够是一个真正和谐和生机勃勃的社会。如同作者所说,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这个常识。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这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都停不下来,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继续朝前走。当此之际,我愿借本书呼吁:本书所涉及和未涉及的无数悲剧事件早已敲响警钟,应该结束这种大规模的愚昧了,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教育之为教育。也许,我们还来得及。不至于陷入盲从和盲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打孩子的悲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