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之风体现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哪一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征文演讲稿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征文演讲稿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征文演讲稿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1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稿
尊敬的各位、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的题目是《学会宽容》。
数千年前,有这样一场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对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时间飞逝,几千年如白驹过隙,可就是这样一句话,在经历了数千年整个世界的沧桑巨变之后,依然高高矗立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巅,俯瞰着人间冷暖。
宽容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豁达,一种气量,一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宽广胸怀。
有一个,说是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位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这位中国妇人只是宽厚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的角落。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妇人笑着说:"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越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位中国妇人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却是她那与人为善的宽容的美德。虽然身处异地,可她依然坚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明,她将宽容带出了国门,带到了世界。她用智慧宽恕了别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俗话说和气生财,自然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如果她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又会怎样呢?结果可想而知。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是一种美。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加以指点。过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也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这场音乐会完美落幕。
生活需要宽容。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当你的面前遇到了竭尽全力仍难以逾越的屏障时,请别忘了: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了一切,会带着你你跟随着他一起浩浩荡荡向前奔涌。
当看到引车避匿的蔺相如和负荆请罪的廉颇相拥而泣,誓言共保赵国的时候;当看到蒋琬用宽容之心对待无礼的杨戏而得到世人称赞的时候,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宽容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钥匙吗?仁义胡同的家喻户晓,董笃行的一句: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发人深省。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只要遇事多为他人想一想,多为集体、社会想一想,多往大处、远处想一想,就不会被暂时的烦恼所困扰,就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生机勃勃地前进在人生的道路上。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
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瀚无垠;
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
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一宽一容笑天下。
年年花开,拉开了“宽容”的华美与绚丽;
岁岁雁来,捎来了“人情”的梦想与天堂;
花开雁来,宽容谨记,人情莫忘。
同学门,我们有缘而相识,相聚,相知,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和谐不愉快的事情,面对小小的过失,如果能报以一个淡淡的微笑,说上一句轻轻的歉语。能让我们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始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新途径--《吉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新途径
【摘要】:一个国家的公民道德水平往往是这个国家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追求的凝练,它是一个国家文化内核的外在表现,更是这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我们党历来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是重要的途径。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与演化路径。如何利用新的途径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我们在道德建设中首先和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2002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的《感动中国》节目,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赞许。十年来,《感动中国》已经不仅是一档收视率居高不下的电视节目,更是全国人民一年一度的精神盛宴,甚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新时代方向标。因此,本文以《感动中国》为视角,论述新时代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的新内容。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分别论述了十年《感动中国》之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新途径的启示。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分别论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论文创新点及不足四个部分;第二章是从兴起与发展、评价标准、人物精神的深层解读以及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适切性四个方面对《感动中国》进行概述;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涵义以及当代价值;而第四章则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感动中国》赋予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包括倡导感恩方式的多样化、强调职业道德的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崇尚个体仁爱到志愿者服务的转变以及注重艰苦奋斗精神的当代新发展;第五章论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感动中国》为弘扬传统美德提供的新途径。
目前以《感动中国》为视角的论文数量并不少,但是多数集中于传播学领域或是对其颁奖词的文学价值进行探讨,而以《感动中国》评选人物为切入点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新途径的论文并不多见。本文力图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新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传统美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个体的精神家园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本篇论文也扩展了《感动中国》的研究领域,对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途径具有开拓性意义。但是,由于相关资料数量的有限以及个人理论功底尚浅等原因,在《感动中国》赋予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以及为弘扬传统美德提供的新途径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D648【目录】:
中文摘要4-6Abstract6-11第1章 绪论11-14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11 1.2 研究综述11-12 1.3 研究思路12 1.4 创新点与不足12-14第2章 《感动中国》概述14-19 2.1 《感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14 2.2 《感动中国》的评价标准14-15 2.3 《感动中国》人物精神的深层解读15-17 2.4 《感动中国》与中华传统美德的适切性17-19
2.4.1 《感动中国》与传统美德内容相匹配17
2.4.2 榜样是良好的教育载体17-19第3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涵义及当代价值19-25 3.1 传统美德的涵义19-21 3.2 传统美德的修养方法21-22 3.3 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22-25
3.3.1 有利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22-23
3.3.2 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23-24
3.3.3 有利于提高人们自身的道德素质24
3.3.4 有利于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24-25第4章 《感动中国》赋予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25-36 4.1 倡导职业道德的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25-27
4.1.1 部分从业者玩忽职守的现状25-26
4.1.2 部分从业者职业精神淡化的原因26
4.1.3 强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26-27 4.2 艰苦奋斗精神的当代新发展27-30
4.2.1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8
4.2.2 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原因28-29
4.2.3 艰苦奋斗精神的新时代内涵29-30 4.3 个体仁爱到志愿者服务的转变30-32
4.3.1 志愿者服务在近十年的发展30-31
4.3.2 志愿者服务发展的原因31
4.3.3 完善志愿者服务的保障机制31-32 4.4 倡导感恩方式的多样化32-36
4.4.1 感恩方式单一的现状33
4.4.2 感恩方式缺少多样化的原因33-34
4.4.3 弘扬私人感恩的同时注重感恩社会34-36第5章 《感动中国》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供新途径36-41 5.1 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遵循的原则36-37
5.1.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36
5.1.2 古为今用,赋予时代特色36
5.1.3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36-37 5.2 弘扬传统美德的新途径37-41
5.2.1 为弘扬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7-38
5.2.2 充分发挥榜样的影响力38
5.2.3 利用现代新式载体加强传统美德教育38-39
5.2.4 注重人文关怀在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39-41结论41-42参考文献42-45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45-46致谢4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殿卿;[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白春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陈立新;[J];道德与文明;1998年04期
郑国;刘利才;;[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刘宗贤;[J];东岳论丛;1993年05期
罗国杰;[J];高校理论战线;1996年01期
徐红;周冠宇;;[J];当代电视;2012年04期
姚兰;[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林慧博,孟庆祥,白崇立;[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成云雷;[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晋岭;[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湘连;[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张欣;[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杨鑫;[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陈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伟涛,陈昌文,陈运,黄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史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顾承卫;杨小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张志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王鲁宁;张金保;陈文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巫阳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张君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孙强;杨秋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栾淳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何志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全林;;[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王淑芹;;[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璐璐;曹华;孙志强;;[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邱国良;郑延恒;;[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赵梦影;姜剑;万慧琳;;[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高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李阳;;[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国巧梅;;[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白云;;[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刘月岭;;[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杨道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晋入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刘卫先;[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赵一强;[D];苏州大学;2010年
任雪萍;[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周秋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红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阮晓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邵江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董芳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胡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姝媛;[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吴三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郭倩;[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曾焕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高冬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邢亚娟;;[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吴霞;[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刘天柱;[J];北京成人教育;2000年09期
王悦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孔润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王宁;[J];城乡建设;2005年03期
罗国杰;[J];道德与文明;1998年01期
孔繁轲;[J];发展论坛;2003年05期
韩文乾;;[J];大连干部学刊;2009年02期
袁尊;;[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舒晴;[N];中国改革报;2006年
胡振民;[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红旗;[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楠;;[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江一顺;;[J];共产党人;1995年12期
颜毓洁;[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白素春;[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邢金娥;[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姜宝泰;潘德华;;[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杨启胜;[J];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陈锦;;[J];前进论坛;2006年02期
兴元;;[J];政工学刊;2007年07期
程昌明;;[J];教育文汇;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学坤;赵留山;张维;;[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瑛楠;;[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池素儒;;[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于瑞华;李冬一;;[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栾传大;;[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苗雨润;;[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栾传大;;[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雷建华;;[A];陕西省“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杨志东;;[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盖永德;;[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一卷)[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文史部主任、副教授
徐昌义;[N];成都日报;2008年
贺婷;[N];工人日报;2006年
崔玉玲;[N];衡水日报;2006年
任杰;[N];营口日报;2007年
向茂蛟;[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陈思侠;[N];酒泉日报;2008年
李凯;[N];汕头日报;2008年
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N];工人日报;2005年
本报记者  王明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张云平;[N];忻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舟子;[D];河南大学;2009年
宫丽;[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田文兵;[D];兰州大学;2010年
王海滨;[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张才刚;[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张旭东;[D];浙江大学;2011年
夏光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韩袁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王海滨;[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苏克军;[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波;[D];吉林大学;2013年
毛素芝;[D];郑州大学;2010年
孟繁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韩增新;[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常姝静;[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李莹;[D];郑州大学;2005年
黄南永;[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鲁志美;[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陈文;[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孙丽;[D];青岛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初中政治 |
下列选项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是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C.礼之用,和为贵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试题类型:
 试题难度:
 试题内容:
下列选项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是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C.礼之用,和为贵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
要立即体会这些古语的意思才能得出结论。A是说诚信,B是说友善,C说说礼貌,和睦,D是说艰苦奋斗,所以选D。
要立即体会这些古语的意思才能得出结论。A是说诚信,B是说友善,C说说礼貌,和睦,D是说艰苦奋斗,所以选D。
更多与文本相关内容,请查看 【
】 栏目    
------分隔线----------------------------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欢迎光临书村网,书中自有黄金村!书村是一个提供学习,工作的知识内容分享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美德征文演讲
编辑:书村网 发布时间:
演讲稿一: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周易&大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同学讲讲。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气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粮&&&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爱国主义不可丢,民族气节不可无。
二.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当个人、民族、国家处于逆境时更应奋发立志。司马迁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是发愤立志的最好例子。&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显现了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可贵精神。迭经优患的中华民族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卧薪尝胆&的志向,多难兴邦的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励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中流击水,奋发图强。
三.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李大钊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五.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作为优良的道德传统,勤俭和廉正在今天更要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中学会勤俭,培养廉正的美德。
六.敬长、知礼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同学们,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演讲稿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学会宽容》。
数千年前,有这样一场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对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时间飞逝,几千年如白驹过隙,可就是这样一句话,在经历了数千年整个世界的沧桑巨变之后,依然高高矗立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巅,俯瞰着人间冷暖。
宽容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豁达,一种气量,一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宽广胸怀。
有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位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这位中国妇人只是宽厚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的角落。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妇人笑着说:&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越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位中国妇人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却是她那与人为善的宽容的美德。虽然身处异地,可她依然坚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明,她将宽容带出了国门,带到了世界。她用智慧宽恕了别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俗话说和气生财,自然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如果她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又会怎样呢?结果可想而知。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是一种美。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加以指点。过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也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这场音乐会完美落幕。
生活需要宽容。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当你的面前遇到了竭尽全力仍难以逾越的屏障时,请别忘了: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了一切,会带着你你跟随着他一起浩浩荡荡向前奔涌。
当看到引车避匿的蔺相如和负荆请罪的廉颇相拥而泣,誓言共保赵国的时候;当看到蒋琬用宽容之心对待无礼的杨戏而得到世人称赞的时候,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宽容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钥匙吗?仁义胡同的故事家喻户晓,董笃行的一句: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发人深省。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只要遇事多为他人想一想,多为集体、社会想一想,多往大处、远处想一想,就不会被暂时的烦恼所困扰,就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生机勃勃地前进在人生的道路上。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
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瀚无垠;
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
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一宽一容笑天下。
年年花开,拉开了&宽容&的华美与绚丽;
岁岁雁来,捎来了&人情&的梦想与天堂;
花开雁来,宽容谨记,人情莫忘。
同学门,我们有缘而相识,相聚,相知,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和谐不愉快的事情,面对小小的过失,如果能报以一个淡淡的微笑,说上一句轻轻的歉语。能让我们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始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该文章出自www.mcqYy.COM》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本站发布的作品部分转载于互联网,旨在提供网民阅读参考。若《中华美德征文演讲》涉及版权问题,或作者不同意本站转载您的作品,请通知我们,收到反馈我们会将相关稿件删除处理。
因为本站编辑人手有限,而部分作文出处也无从考究,所以没注明《中华美德征文演讲》的出处或转载到本站请您谅解,感谢各位的包容与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