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人口流失严重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三环以外无法直视作为一个徐州人,真的是干急不淌汗,真心希望zf大力招商鼓励外资,努力做好配套设施!
哎,除了徐工还是徐工…
发表于:15-06-05 23:32
徐工现在也不行了,徐州现在面临最艰难阶段。
控淮海之襟喉,兼战守之形便,殖原陆之物产,富
士马之资材,其地为古今主客所必争者,莫如徐州.
但能经营徐州,蔚为雄藩,皆可以左提而右挈之矣.
将欲因时制宜,变散地为要害,莫如建徐州为行省.
发表于:15-06-06 08:17
想做区域中心城市,就别非得往东南发展
发表于:15-06-06 10:04
做区域城市跟往东南发展有毛关系,往你家发展就能做区域中心城市了?徐州的困难不是向哪发展而是招商那些官员的不作为,拿纳税人的钱不办事,徐州这两年经济倒退的严重。
发表于:15-06-06 11:09
三楼的家不知道在徐州哪个方向,呵呵。
发表于:15-06-06 12:10
回复 4 楼 @刘独守呐伤 : 目光短浅
发表于:15-06-06 12:12
回复 5 楼 @CIA驻华情报处 : 西边,至少不用过铁路
发表于:15-06-06 12:14
听几个在外企工作的人说。徐州政府对待外企真的不行,整天变相要钱,不知真假。美驰,圣戈班几个厂子都后悔了。。。纯属小道消息
发表于:15-06-07 00:30
徐州没政策,税赋高,土地又受限制,外资不好招
发表于:15-06-07 12:45
徐州有地铁就够了,地铁那是大都市的象征,徐州进入苏南方阵可以傲视大中国所有地级市
发表于:15-06-08 11:49
回复 第8楼 的 @xzldb:
别扯了,圣戈班 拿得好处简直就是太多了,现在老厂区好像要拆,政府又准备新给一片地。
&&&&&Give&it&to&me
发表于:15-06-08 11:52
任何一个地方官员能力差不多,真正差的是地缘和政策。苏州以前的国企都被外资收购,就因为政策和靠近上海,而徐州两不靠,都是自力更生
还有徐州必须和连云港这个大港地理和心理更近,朝西朝北才是傻了,虽然我家就在北区。
&&&&&Give&it&to&me
发表于:15-06-09 08:36
回复 第11楼 的 @xiaoaitianya:
不知道你说的圣戈班拿的好处太多了,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不要人云亦云,拿出点证据来,别整天瞎BB,我是圣戈班的员工,因为环保不达标,圣戈班关停几个车间了,热力厂都不烧煤改烧气了。是,环保不达标该关停或搬走,但是侧面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成本和压力。
发表于:15-06-10 12:04
地方官员很重要,江苏领导不行,所以江苏再全国影响力不行,地市一级,前几年的苏南干将很牛叉的,所以苏南比较风光,现在又都阳痿了;
至于县乡一级更是如此!
江苏沿海---长三角经济圈的北翼!江苏经济新增长级!
锦绣江苏,和谐家园!
发表于:15-06-10 13:13
以下是引用 第13楼 @我唱歌好听 的话:
回复 第11楼 的 @xiaoaitianya: 不知道你说的圣戈班拿的好处太多了,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不要人云亦云,拿出点证据来,别整天瞎BB,我是圣戈班的员工,因为环保不达标,圣戈班关停几个车间了,热力厂都不烧煤改烧气了。是,环保不达标该关停或搬走,但是侧面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成本和压力。...
新环保法自今年1月1日实施后,只要是在中国大陆的企业环保压力都剧增,不仅仅是徐州一家的事。难道大家不希望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好吗?
发表于:15-06-11 08:23
回复 第15楼 的 @黄河左堰:我不是说环保不环保的事,我只是说11楼说的,圣戈班拿的好处太多了,纯粹是以讹传讹,这种话少说为好;另外,新环保法是7月实施。
发表于:15-06-11 08:26
以下是引用 第16楼 @我唱歌好听 的话:
回复 第15楼 的 @黄河左堰:我不是说环保不环保的事,我只是说11楼说的,圣戈班拿的好处太多了,纯粹是以讹传讹,这种话少说为好;另外,新环保法是7月实施。...
7月实施?!
发表于:15-06-11 08:36
回复三楼:同意观点,既然要做中心城市,成立淮海经济区,就要照顾到四面八方,把中心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出去,各个方向都需要带动,只想着向东南发展,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现在政府也已经开始四个方向都在发展,建设所谓的新城!
发表于:15-06-11 11:00
回复 第17楼 的 @黄河左堰:具体不太了解,我们公司是按照7月份开始实施,不合格的需关停
发表于:15-06-11 12:08
回复 第13楼 的 @我唱歌好听:
呵呵,什么叫给的好处?税收不是?土地不是?生产管子这么多的,唯独用圣戈班的,还不是互相照顾的结果,别说你们是全球唯一球墨,全球最大什么的,骆马湖水源地要是用别人家的管子照样一样能搞好。污染就该查,这么大的企业不担社会责任
占的便宜少了反而觉得吃亏大了,圣戈班徐州基地目前就是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他要真吃亏了,管理层脑残啊。
&&&&&Give&it&to&me
发表于:15-06-11 12:09
回复 第19楼 的 @我唱歌好听:
别说你圣戈班关停了,下面关停整改的多了
&&&&&Give&it&to&me
发表于:15-06-11 12:35
政策不允许的时候人家干了。赚了第一桶金,城市条件改善了、百姓都得了实惠。那时的徐州只会等政策。现在政策转向了,注重环境了。徐州的小企业也要跟着大形势被关停,可徐州的小企业没有赚到第一桶金呦。不知不觉中徐州与先进地区拉开了几个档次,猴年马月能赶上下一波发展机遇。
发表于:15-06-11 16:29
回复 第20楼 的 @xiaoaitianya:呵呵,你用其他直径1.8和2.0的试试?哪家有?中国最大的铸管新兴?还有生产周期,新兴产能能够满足?新兴根本就没能力去生产,圣戈班的产能也只是勉强够。3个标段,圣戈班中了两个,新兴中的是1.6管径的,他根本做不出来。税收什么的那是大家都有的,那是专给圣戈班的?土地也是收购时候统一收购,没要钱?这个都是好处,其他哪个厂没有?我说的关停并没有说是不应该,我意思是,圣戈班是符合要求,并不是走后门,拿好处,请理解我的意思再说。再给你说个事,骆马湖的项目,目前市政府一分钱没给哦,你知道押款是什么代价吗?徐州确实是圣戈班穆松桥全球最重要的基地,但是即使是最小的基地,也是圣戈班的财产,哪家厂子要做赔本的生意?你说占的便宜少了就觉得吃亏了?占什么便宜了?还是那句话,拿出证据来。你要和其他厂子比一比,确实,外企原来有税收什么的优惠,那不是单独给圣戈班的,不要光纵向比较,还有横向比较,想法不要那么片面
发表于:15-06-12 09:17
回复 第23楼 的 @我唱歌好听:
你是行业内的吗?怎么尽说瞎话?新兴是世界最大铸管企业,2.4米直径的都能生产,你业内的不会不知道吧?圣戈班只不过在徐州历史久一点而已
发表于:15-06-12 11:06
回复 第24楼 的 @紫川华夏:大哥,我不和你争辩,新兴是军工企业,国内最大的,也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具体什么原因你也应该知道,世界最大??还有,新兴大口径铸管什么工艺你知道吗?另外,圣戈班穆松桥在徐州时间根本也不算长,主要污染源是06年收购的徐钢厂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中国为什么要控制北京上海的人口,明明还有很多土地可用于建住宅?真相原来如此!
| 慢读时光 |微信号:kaixinshike818
世界越快,人生越短。让我们一起慢下来,品读生活。
中国为什么要控制北京上海的人口,明明还有很多土地可用于建住宅?1,观念的问题
问题出现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成了碗下的跳蚤,我们自我设限,我们忘了我们能跳三尺,却以为自己只能跳一寸。
中国最近30年一直宣传人口危机,宣传自己人多地少,所以城市规划非常密集(1万人/平方公里)。但是实际上中国人从来没有反思过这些观念是不是对的。
我们拿北京举例: 北京辖区面积1.6万平方公里,而实际建成区面积2000平方公里左右,土地开发率仅仅12.5%,比以土地开发吝啬著称的香港的25%还低。
其实北京太大了,人人住别墅都不是问题。我们计算下,北京按2500万人计算,如果人人住小洋楼需要2500万*30/0.5% = 1500平方公里。这个住宅区也只是1/10不到的北京辖区面积。完全可以像日报东京一样让多数家庭住house,但是实际上北京现在绝大部分土地还是处于农村状态,哪怕市区已经挤破了头(如果北京完全按1万人平方公里的中国规划标准,全部建成可容纳1.6亿人)。
图1:北京地区卫星地图。即使除去山区,北京仍然有7000平方公里平原。北京和廊坊之间大量的农地。这在东京、洛杉矶这样的超级城区基本是看不到的。
有人说北京城好大了!都五环六环了!超级城市了,不能再大了。我们对比看看事实:
图2:北京(五环外)与东京建成市区面积对比
图3:东京建成市区大约是北京的4~5倍。基本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建成区直接拼接起来那么大。认为中国城市规划世界领先的朋友,可以对比下卫星地图自己研究下。
咱们在和土地和中国一样广袤的美国对比一下,那简直就是被完美虐待了,我们看看大LA地区:
合洛杉矶巨型城市圈相比,北京这点建成区面积简直就是婴孩一般。
洛城夜景。只能用一望无垠来形容。
NASA亚洲东部夜景灯光。这个非常直观。我们看看所谓宇宙中心的北京,其城区面积跟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名古屋,甚至大阪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其繁荣程度仅和日本的大阪比也没有优势。
中国建设用地占国土宜居面积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2004年之后,北京住宅土地供应大幅度减少,这是房地产价格飙升的根本原因。
那么,作为全面流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为何要大幅减少住宅土地供应?这是为毛呢?大家自己脑补。
所以为何北上广为何限制人口呢?大家脑子被计生30年宣传洗坏了,自我设限罢了。
2,我们为何对大城市规模的如此恐惧?
这说起来甚至有些荒唐,我们为何要对城市人口和规模如此恐惧?我们为何要限制大城市、特大城市、超级城市的发展?总结起来,无非是下面几个论调:
1、城市人口爆炸论。到处都很拥挤了,再允许全国各地的人来到这里,我们这里房价要上天、公交、学校要挤爆了。
2、环境崩溃论。大城市人口太多,“超过了环境承载的极限”;
3、均衡发展论,中小城市持续衰落,所以要把资源向中小城市倾斜,保持“均衡发展”。
4、耕地保护论。城市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必须加以阻止,否则我们就闹饥荒。
我们来逐条分析造成大城市恐惧症的这几个流行论调。
城市人口爆炸论。近10年来,大城市房价飞涨、公交拥挤、堵车、小孩入学难、就医难、城市污染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我们,我们轻而易举的将这些问题归罪与人口太多,城市规模太大,因为我们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人口是负担,是消耗资源的消费者。我们又亲身经历了种种令我们生活品质严重受到影响的大城市病,对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上限这种论调我们坚信不疑。
但是事实如此吗? 我们仍然以北京举例,我们假设如果北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面积只有1400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那么你确实有理由对城市拥挤感到忧虑,但是实际上北京只是一个城市,市区辖区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而且只要我们愿意,把北京辖区扩展到16万平方公里都没有问题,一条法律和决议就可以了,即使如此这也不及中国国土的一个零头。我们1400平方公里市区里住了2000万人,这太拥挤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市区扩大?为什么不把市区周围的农田和空地买来下用来扩大市区,我们可以把市区面积扩大3倍,这样我们的居住密度就跟东京差不多了,如果我们把市区面积扩大4倍,那么我们的居住密度就跟美国低密度城市洛杉矶差不多了,那么北京人民大部分都可以住别墅了——现在情况是,大城市周围存在大量被闲置的耕地,你还指望这些耕地还能种植?即使把北京市区面积扩大4倍到5600平方公里,也不及北京现在辖区面积的零头。是什么理由阻止了城市的大面积扩展?你猜对了,是“耕地保护”,也就是所谓18亿亩耕地红线。 针对这个理由,在这里我提出两个问题:
为什么要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不够用了吗?耕地红线是一个伪命题,但是在中国却很有市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农业国,饥荒的噩梦离开我们并没有多久,归根结缔我们还是小农思想。我们忽略了经过50~70年代的人类大发展,粮食问题已经不再是人类的主要问题—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已经仅有5%左右,也就是说只要5%的人从事农业劳动,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就能满足全国国民的粮食需求。我们看一下粮食亩产量和人口数量直接的关系:1900年小麦亩产50公斤,人口16.5亿,2010年小麦亩产已突破500公斤,人口70亿。百年中小麦亩产增加了10倍,而人口仅增加了4.2倍。虽然现在70亿人,但对耕地需求反而比百年前更少。 这说明一个规律:人口增长带来的生产力增强,生产力增长带来了粮食产品的提高,远远比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人类永远不会因为人口过多而造成粮食短期,因为更多人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大。
哪里种地不可以?大城市郊区的耕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吗?可以看到,一边是大城市市民在拥挤的城市里艰难的生活着,一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城市郊区土地被大量闲置,另一边是大量的中小城市衰退,农村、乡村大量的土地由于城市化和计生导致的人口骤减,土地无人耕种在抛荒野草从生,这难道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荒唐困境吗? 中国每年消失6万个自然村,这些人很多是移居到城市里居住了,这本是一件好事:在农村散落居住不仅生活水平差,而且资源利用率低,土地利用率也低。但是人已经移居到城市里了,为何不允许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自由扩展到附近的农村?!我们为何要制定政策把我们自己城市关在笼子里?
这里插一段关于重庆房价为何这么低的问题。
重庆作为全国最大的直辖市为何房价这么低呢?这得益于黄市长发明的两项政策:
1. 土地供应量和房价绑定。房价上涨就增加土地供应。导致房价始终涨不上去。
2. 耕地置换政策,也就是地票制度。用地票制度堵着哪些企图以耕地保护为名,限制城市土地供应的人的嘴。
地票制度:地票,是指将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变成符合栽种农作物要求的耕地,经由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市国土房管部门发给等量面积建设用地指标凭证。这个凭证就称为“地票”
子女入学难和就医难问题。许多人把子女入学难和就医难归咎于城市人口太多,抢了孩子的学位和医院的床位,那么,难道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不应该同步的扩大学校和医院的规模吗?对于教育和医疗来说,它是服务于城市的附属服务机构,如果用脚和鞋子的比喻来说,脚是人口,教育和医疗等服务是鞋子,只有鞋子来适应脚的道理,绝对没有让脚来适应鞋子的道理,把教育与医疗的投入不足造成的困难归咎于是城市人口太多是削足适履的荒唐道理。(北京前几年因为生源减少甚至一度关闭了500多所小学)退一步说,我们诚然可以把新市民都赶跑,但是我们的教育和医疗状况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改善,因为我们赶走了人口也就是人力资源、劳动力,劳动力减少直接导致城市能获得的产品和服务的减少,从而使得城市生活水平的下降。
城市环境崩溃论。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某某城市已经达到了环境承载的极限,不能再允许更多的人进入了,听上去似乎冠冕堂皇,但是我们分析下这样的论调里面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1. 如果城市市区的面积是定死的,假设北京只有1400公里面积,无法做任何扩展,那么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长,居住密度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之后,在现在中国的科技条件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下,堵车、汽车尾气污染、高房价等大城市病将会显得较为严重。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宜居土地500万平方公里,高居世界第二。如果按照5000人平方公里的现代城市宽松居住密度,13亿人全部居住在城市,那么城市占用土地的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宜居面积的5% 。 而北京上海实际的居住密度达到了1.4~2万人/平方公里,如果全国13亿人按照北京上海居住密度居住,仅仅需要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能住完,仅仅比重庆市大一点的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宜居面积的2%,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拥挤的居住。 北京如果把其中1万平方公里辖区全部建设成市区,按照5000人平方公里的宽松居住密度可以住5000万人。
所谓资源不足论。除了空气、水、土地,其它任何资源都是可以人来创造的,土地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我们绝对不缺,空气是无限循环的,水也是无限循环的。水危机是近年来炒作最严重的话题,但是实际上水资源也是无限循环的,只是我们污染了太多的水资源,以至于能利用的水资源减少了,即使如此,水仍然不是一个问题。目前海水淡化成本已经降低到6~7元左右,加上运输及污水处理成本,送到城市手中,售价也不会超过超20元人民币,按照城市人均年用水50吨计算,每人的水费支出为1000元,所以水资源问题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其他还有什么资源问题?难道地壳承受不了太多人的重量会崩溃吗?
辖区面积小,人口密度真的不低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比如说深圳,深圳面积只有2000平方公里,而常驻人口达到了1200万,加上有大量的工厂,所以深圳人口密度高居中国第一,为6000人平方公里,为北京上海的4倍以上,即使如此,深圳的大城市病并不比北京上海更糟糕,因为深圳的土地利用和开发程度较高,土地开发率超过50%,真正的建成区面积不比北京小多少。
综上所述,如果限定城市的面积,不允许城市扩展,那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大城市病将变得严重,现有科技和城市管理水平下,市民的生活品质确实可能下降,但是如果允许城市按需自由的扩展和建设,那么将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城市规模将得到发展,城市生活水平将会提高。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允许大城市不受耕地保护、土地审批的制约,给城市扩展自由的空间。
除去我们的心魔:我们为何以不和逻辑和常理方式敌视城市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原本应该是我们乐于见到的景象,但是我们的心魔引发的政策限制了城市跟随人口扩张同步扩张,由此引发的城市拥挤问题和大城市病,进一步坚定了城市人口太多规模过大是灾难的想法,由此我们在限制大城市发展的错误上有去无回,越陷越深。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不合常理的思考问题?究其根源,我们从小从教科书上就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宣传的影响,这些思想反复灌输到我们的脑海中,深入了我们的内心,以至于我们无需思考就能得出下面的结论:
“人多底子薄” ——意思是,人多是一个问题。
“人均资源少” ——意思是,资源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不是人的劳动成果。
“少生快富” —— 人少会更富裕 ——实际上这完全违反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人口是负担”——好像人就是只会吃,而不会生产劳动的废物,即使会劳动,也无法补偿他所消耗的资源 ——这实在匪夷所思,难道现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天上掉下来的?
以上这些思想,都是教科书上反复强调的,我们对上述理论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完全失去了再反思的能力,如果谁提出与此相反的意见,我们肯定会先反驳,而不是反思,因为人类从来都是习惯主导理性的动物。
近些年来,欧洲极左环保思想的兴起以及被左翼控制的美国好莱坞,也不断的通过各种媒体向我们传输类似的思想,就如同《黑客帝国》里的台词:人类是病毒,他们在不断的蚕食地球母体,直到毁灭。 这些极左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传统宗教信仰在西方和东亚地区的衰落,西方和东亚都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己无知的理解,自我膨胀的结果—他们开始以上帝的角度来判断这个世界,他们自认为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来决定地球的未来。对于这个问题,我简单讲到这里,如果深入讨论下去,那将是另外一个庞大的话题。
3. 是城市规划和土地产权问题
即使你没有这个自我设限的意识,但是土地和城市规划权不在你手里,城市管理当局坚持一亩地卖你千八百万的,你除了建鸽子笼,还能建什么?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何拥有全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理位置,国土广袤的超级大国的我们还要限制一线城市规模?
我的回答是:只怪我们不喜欢动脑子,人家一说人口爆炸,我们就信了,人家一说中国人多地少,我们就信了。我希望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先别着急,先拿起计算器计算一下,对一切新的问题都要有一个质疑的态度。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查看: 11581|回复: 83
很多人说太仓人口流失严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太仓常住人口统计万、万、万、万。户籍人口万、万、万、万。不论是常住人口还是户籍人口都是逐年提升,数据来源太仓统计年鉴。
IMG_8041.JPG (152.29 KB, 下载次数: 1)
12:04 上传
[]: 凝结 捡了钱没交公 威望 降了 3 点 .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高中生当前积分为 951,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49 点。
外地来的不少~~~~~~~~~~~·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大学生当前积分为 1964,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36 点。
少的是流动人口,啥时流动人口自己查去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本帖最后由 凝结 于
12:54 编辑
少的是流动人口,啥时流动人口自己查去
这些概念用不着你来提醒,太仓这种小城市来谈流动人口毫无意义,流动人口跟常住人口差不多了多少,完全没必要加入讨论范畴,太仓不是南京上海杭州这种具辐射周边地区的中心城市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外地来的不少~~~~~~~~~~~·
太仓仍然是人口净流入比例比较高的城市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博士生当前积分为 9434,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流失的都是流动人口,这种人口本来就是潮水一样的打工一族,潮起潮落很正常!现在户籍人口增长也是全靠外地落户了!
[]: 沙林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2 元 江南元,偷偷放进了口袋.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本帖最后由 凝结 于
13:07 编辑
流失的都是流动人口,这种人口本来就是潮水一样的打工一族,潮起潮落很正常!现在户籍人口增长也是全靠外地 ...
你所说的像潮水一样的打工一族绝大部分是算在常住人口内的,入职就必须要办暂住手续等等。除了中心城市可以靠外来流动人口带动消费三产来提高自身城市的收入,其他像太仓这样的小城市主要靠常住人口来做贡献,所以讨论流动人口无意义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博士生当前积分为 9015,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流失不严重,但也没有也不会增长多少。房子出租的可能有点感受,现在二个租客间有空档期,以前能连接,肯定比以前少了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博士生当前积分为 9015,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流失不严重,但也没有也不会增长多少。房子出租的可能有点感受,现在二个租客间有空档期,以前能连接,肯定比以前少了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博士生当前积分为 21221,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太仓仍然是人口净流入比例比较高的城市& && && && &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大学生当前积分为 2753,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247 点。
户籍人口一年才涨2000多?卖了那么多房子都没过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博士生当前积分为 16762,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户籍人口一年才涨2000多?卖了那么多房子都没过户?
买房子,不迁户口,或者几套房子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大学生当前积分为 2753,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247 点。
买房子,不迁户口,或者几套房子
好吧,城会玩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4488,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512 点。
我不知道数据是怎么样的,但马路上人是比以前少好多08年开始逐年减少,听中介说租房人都少好多,洛阳路上n家夜排挡转让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博士生当前积分为 21498,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房租连涨几年依然杠杠的,哈哈,今年再涨。。。。现在拆千户的多不要太好租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4488,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512 点。
头发乱了人不乱 发表于
房租连涨几年依然杠杠的,哈哈,今年再涨。。。。现在拆千户的多不要太好租
来,来,来,帮我房子高价租出去…………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初中生当前积分为 446,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54 点。
信官方得永生,你真想知道,多采访几个出租地中介,人家会告诉你真假。。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大学生当前积分为 1964,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36 点。
凝结 发表于
这些概念用不着你来提醒,太仓这种小城市来谈流动人口毫无意义,流动人口跟常住人口差不多了多少,完全没 ...
看样子你还是不懂,原则上流动到太仓半年以上才算常住人口,太仓现在是70万常住人口,约20万非常住流动人口!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本帖最后由 凝结 于
10:57 编辑
看样子你还是不懂,原则上流动到太仓半年以上才算常住人口,太仓现在是70万常住人口,约20万非常住流动人 ...
&原则上流动到太仓半年以上才算常住人口&你好懂哦。。。20万非常住流动人口从来里哪的?你掐指算的吧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户籍人口一年才涨2000多?卖了那么多房子都没过户?
大部分房子是期房啊,都要2017年、2018年交房呢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流失不严重,但也没有也不会增长多少。房子出租的可能有点感受,现在二个租客间有空档期,以前能连接,肯定 ...
可能是工作地换到其他地方了,比如市区会有工厂搬迁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买房子,不迁户口,或者几套房子
对,这种现象很多,我认识一些安徽山东的老早就在太仓买房子了但一直也没迁户口,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觉得孩子在他们老家学校上学比太仓好,都对太仓的教育环境不怎么认可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我不知道数据是怎么样的,但马路上人是比以前少好多08年开始逐年减少,听中介说租房人都少好多,洛阳路上n ...
08年我还没来太仓。。。但太仓经济发展的巅峰期应该在08~13年。店铺转让很正常啊。。。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房租连涨几年依然杠杠的,哈哈,今年再涨。。。。现在拆千户的多不要太好租
国家现在都要出来管控租金了。。。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41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583 点。
信官方得永生,你真想知道,多采访几个出租地中介,人家会告诉你真假。。
这种人口数据官方统计应该出入不大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流失严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