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压制自己内心焦虑怎么办的焦虑

怕老是一种对死亡的焦虑 心理专家剖析人怕老原因-中新网
怕老是一种对死亡的焦虑 心理专家剖析人怕老原因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通讯员 邵春晓
  怕老的人不在少数。对于他们,时间的箭头也许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东西,不仅“飞快”,而且只有“单向”:2013年的日历转眼已翻开了一大半。
  “人为什么怕老?那是一种对死亡的焦虑。”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咨询科副主任医师翁茵茵如是认为。也许有人反驳:我才不怕死,我只是怕青春不再,怕力量不再……其实这些“怕”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本质上,它们都意味着“失去”,而死亡,无疑是一个人最大的失去。
  竞争性强的环境下人更怕老, 老意味着优势的丧失
  “老、死、病,是连在一起的。怕老的人,心里并不是真的怕老,其实是怕死。老,意味着越来越没用了,越来越向死亡走。如果没有老、病,人多快乐啊。”翁茵茵指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老、死、病的焦虑感,这是人的最深层的焦虑。
  她指出,在以前的农业社会中,人们对老、死、病的恐怖感不像工业社会里的人那么强烈。当文明越进化,竞争性越来越强,要求的“自我”越来越突出时,人们必须要显示自己的能力,显示自己比别人更能干、更优越。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焦虑大为增加,怕老就是其中一个很突出的表现。”所以,人们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觉得“老太可怕了”,因为“老”意味着很多优势的丧失,在竞争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有些年老的人说自己不怕“死”、也不怕“老”,就是怕“病”。但如果死亡真的来临,他心里未必不怕。翁茵茵认为,这是把死亡看成是一个“终结点”,而不是一个“过程”,因为在病的过程中,就是在死亡的过程中。还有些人说自己老了、不怕死,则是出于一种无可奈何,因为死亡是无论如何都逃不掉的事。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事已高的长者,人们都普遍怕老、怕病、怕死亡。
  “成就”通过“焦虑症状”获得, 活在“我正失去”状态里
  不过,理性告诉我们,老、死、病是人生中的客观事实,谁都躲不开。对此,我们的习惯是:把这些不愉快放在角落里,不去看,装作快乐地过日子。
  但这时,我们的内心真的平静吗?“这时,我们的不安表现在:拼命挣钱,拼命想提升,觉得挣到钱就安稳了,提升了就踏实了。换句话说,我们想要更加地努力,有更大的成就,被社会认可,让心里有安全感。”翁茵茵尖锐地指出,这些东西掩盖不了内心的不安,因为这些东西一旦没有了、或者变少了,我们就感到非常的不安。
  翁茵茵在咨询时,遇到很多来访者都很怕,其实他们已经拥有了很多,但就是怕(失去),从而感受不到拥有的快乐。“我问来访者:怎么样才能不担心?他们回答说,看到钱财每一天都在增加才不担心,哪一天不增加,就担心了。”所以在实现的瞬间是快乐的,但很快就过去了,又出现新的目标,因此人们感到快乐的时间越来越短。
  翁茵茵指出,这背后的因素就是焦虑,想要拥有更多才行。所以她引用了心理学上的一句名言:“成就越大的人,是通过症状来获得的。”换言之,那些努力、那些不安,都是焦虑症状的表现。
  由于觉得“变老”意味着正在加速失去、“死亡”意味着彻底的失去,因此人们往往在拥有时反而会很害怕,整天提心吊胆会失去拥有的,总觉得有些迹象表明自己就要失去了、或者下一刻就要失去了。
  翁茵茵将之总结为:我们往往并不是活在“我正在拥有”的感觉上,而是活在“我正在失去”感觉上。故而年纪大的人看年轻人,觉得年轻真好,活力、青春、无限可能,而年轻人觉得这都是很正常的,但自己还不够苗条、不够强壮、不够聪明。“眼光都盯着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要失去的地方,这是人类的误区。”
  “完美的自己”产生痛苦, 做“完整的自己”就足够
  焦虑感人人都有,心理医生常做的事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引导来访者怎么看这焦虑感,怎么活在“我现在正在活”的状态上、看到“我所拥有的能力”,而不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
  要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总拿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相比,然而比来比去,你还是你。有人会说,比别人不足可以让自己知道往哪个地方做些微调。对此翁茵茵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这并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你为什么要成为别人的那样?
  她经常跟来访者举的一个例子是:你觉得水仙花,玫瑰花,谁更好看?水仙花说,我要是有玫瑰花那么娇艳就好了;玫瑰花说,我真想有水仙花的清姿啊。“其实你只要长出你自己的样子就行了。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是你管不到、也无需在意的事。”
  所以,“长成完整的自己”就足够了。但现在人们想的是“长成完美的自己”,翁茵茵笑言:那就麻烦了。“老”意味着比现在“更差”,那怎么行?所以人就痛苦,水仙花要挣扎着变成玫瑰花,玫瑰花则挣扎着想变成水仙花,但再挣扎也变不成,更痛苦。
  什么叫“完整”的自己?比方植物,有种子,开始发芽,长出绿叶,开花,结果,最后回到泥土中。而很多人只要发芽、只要开花,后面的过程就不想有,觉得结果太老了、死亡太可怕。“其实要看到:从发芽到回到泥土,这是生命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本身是一种自然规律。”
  专家建议
  超脱于“我” 内心安然
  看到落叶、死亡,把它们理解为消失了、没有了,把“老”理解为是在“失去”,翁茵茵认为,就个体的自我来说,这样的理解,会把个体局限在“我”的角度里,于是产生恐惧、害怕。如果没有局限于“我”的角度里,还会这么恐惧,害怕吗?就不会了。
  如何能够脱离这种角度呢?与其害怕、不如感受。翁茵茵认为,我们的内心有很多力量,当你充分经历其中一种状态时,这种力量会转化成正面的力量,转为内心的安然、感动的力量。
  如果你对病、老、死非常害怕,首先,不要对这种害怕进行抗拒或压制,要允许自己经历这种恐惧。这时,内心会经历一种转化,你会感到人的脆弱,感到无法控制生命的一种无奈。人在脆弱时,“我”是易融化的,也易与别人感同身受,当别人也出现这力量时,你就会有慈悲、接纳,与对方一起感同身受,这种慈悲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的心贴在一起。
  “所以,体验那些害怕、恐惧的感受与情绪,这种经历可以使你的心境超越,进入融和的状态。”翁茵茵解释说,原来是喜欢的要,不喜欢的都不要、把它们藏起来,这是一种痛苦的心理,而你越怕老,它对你的影响反过来越大;而当你真实地经历、感受它时,内心会出现不一样的变化。这就是所谓“向死而生”:面对着死亡,我才生活得更真实、更警觉,更珍惜现在的时刻,会去想什么才是自己最重要的。
  其次,如果你对病、老、死非常恐惧,这时你能否接纳生命的整个过程?要如实地承认它,接纳它。如果在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里活得纠结,必然会感到痛苦。当你的心态安静时,你才活得更真实。
  另外,也可以做到超脱于“我”。
  比如,多到大自然中去,跟大自然合一。大自然里,生、老、病、死都有,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在不断地变化。如果我们通过这些不断的变化,看到更深的东西,可能就会安心。当自己融化在自然中,内心就会舒服。
  也可以看看家谱,感受到“我”在家族之中,心中就会舒服。现在孤独的人越来越多,“自我”感越来越突出,焦虑感就越强。这是因为我们有两种渴望,一是独立,二是相爱(归属),它们融合在一起,而我们就在这两种渴望之间振荡,在一起想分开,分开久了就想在一起。所以,如果把“老”理解为“没有”了,就很可怕;如果理解成“把我融进一个整体中”,就没那么可怕了,“我”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大自然在一起、与家族在一起,是从同一个根源走出来、并归隶于其中的,只是与其他人拥有不同的叶子、不同的颜色而已。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我”不那么强大、而是慢慢融化时,一些事情就不再可怕。就像在恋爱中,我们一心付出,从不想“我怎么样、你怎么样”,而是“我们怎么样”――“我”扩大了,这时反而很快乐。 (刘一平 邵春晓)
【编辑:张艳红】
>健康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减压”三法 教你自我“减压”
核心提示:工作压力大,引起焦虑、脱发、失眠和精神不振的现象,在职场中普遍存在。九成以上白领认为自身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近七成人觉得很容易忧愁、抑郁,平时有浑身乏力、懒散的症状。
  压力大,势必要减压,但是有近三成的被者表示根本没有自己的一套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如何在强大的压力下见缝插针地减压,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下面是一些简单又实用的自我减压方法。
  理性宣泄
  宣泄可分为单纯宣泄和理性宣泄,单纯宣泄如听音乐、蹦迪、“K歌”,虽更为直接,但要求时间太多。视时间为金钱的可以选择理性宣泄。
  理性宣泄旨在拉近白领们“千疮百孔”的躯体与心灵之间的距离,并且不受场地、时间、设备限制。
  “随身带个小皮球,郁闷时偷偷捏一捏”。这是美国一个专为男性白领排忧解难的服务网站提出的减压建议。随身带一个、小橡皮球等,遇到过大压力需要宣泄的时候就偷偷地挤一挤、捏一捏,显然要比掐同事的脖子、在大家目瞪口呆之下歇斯底里地撕废纸、捶桌子要好得多。
  冥想发呆
  创造纯净自我空间并安静冥想能促进全身循环,为全身组织器官输送大的氧气和,可以明显地减轻焦虑。读一篇小说、唱歌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干,也可以调剂大脑,放松全身。
  无论是在飞机上、宾馆里,还是在出租车里,发呆,什么都不用想,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心理放松效果。
  还有一个常被运用的减压技巧是在独自吃饭时,抛开电脑、手机、报纸,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在享受一碗蛋炒饭或面条时,让自己慢慢沉浸在咀嚼的过程中,从而进入意识放松状态。
  饮食调补
  白领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这会导致一些营养元素摄入不足。如B族会影响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缺乏这些元素会增加感,降低注意力。所以对正常人来说只是作为辅助作用的保健营养品,对处于高压下但又不能正常饮食的白领来说就举足轻重了。建议白领多吃谷物,以补充必需的B族维生素。
  一项发现,硒元素也能有效减压,金枪鱼、蛋类和大蒜都富含硒。此外,随身自备一些鸡精也是不错的选择,它富含短链蛋白质,能够提高血液流通,提高注意力,从而缓解压力。
(实习编辑:张一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女性在孕期情绪上的“癫狂”多少和体内荷尔蒙的变化有关,因为那个小家伙也要算是个“外来异物”,心理上的接受与排斥会同时存在。为了让宝贝成长顺利,丈夫帮助妻子通过发泄来达成情绪的舒缓是非常重要的。
约会是谈情说爱的一种浪漫方式,爱情也常因约会而不断升温。但在约会恋爱中的男女总会不断地猜测对方的心思,其实,对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能反映出对方的内心世界,与其盲目猜测,何不留意对方的表情及其肢体语言?
你有没有发现,在公交或地铁里似乎每个人的火气都很大,即便平时脾气很好的人,也容易因芝麻大的小事而大动肝火。西装革履的帅小伙在地铁里因为被挤了一下与人大打出手,白衣飘飘的淑女在公交车上因抢座而与人恶语相向。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饮茶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分季节饮茶,还要依据个人…… []
肺功能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现象,肺功能失常引起…… []
夏天是一个热辣的季节,穿上背心、短裤、比基尼,完…… []
每年11月中旬左右,北方地区都会开始室内供暖,但随…… []
自立秋以来小编跟大家介绍过几道关于胡萝卜以及山药…… []
本期是由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联合39育儿为您推出的参与…… []
头晕、头痛、心悸、心慌,到底是怎么回事?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从化院区康复部亚健康治疗中心主任蔡秉达指出,如出现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失眠、耳鸣等以上症状,建议不要盲目去做正骨、按摩,一定要先去医院进行诊断,在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再作治疗正规的治疗。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焦虑症的自我治疗 学会自我放松很重要
本文导读:焦虑症是一种神经性心理疾病,那么焦虑症有哪些危害?焦虑症可以自我调节吗?焦虑症的自我治疗怎么做?
乳腺癌介绍
乳腺癌(mammary 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  焦虑症是一种性心理,常见的焦虑症类型有惊恐发作、无名焦虑或浮游性焦虑、预期焦虑。那么焦虑症有哪些危害?
  焦虑症的危害
  总是心神不定
  长期感到焦虑的人,常常会心神不定、坐卧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惊慌失措等,而些发展成轻度焦虑症者,还可表现出发作性或是持续性的莫名害怕、紧张、恐惧等,有些情绪会很激动,对什么事情都不满意,还经常会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觉得灾难降临。
  一定会失眠
  由于一直处于焦虑的情绪之中,无法控制自己,让神经系统完全的镇定下来,自然很难会有好的睡眠质量,并且,失眠又会加重焦虑现象,进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而一直失眠再加情绪焦虑,又会导致面部长斑,内分泌失调,损伤内脏等。
  影响生长发育
  若是儿童,青春期的孩子感到焦虑,那么,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心理压力大、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导致生长激素分泌水平降低,影响到身高发育,而且焦虑带来失眠,又会是另一种伤害。
  增加心脏病的率
  一个人如果长期感到焦虑,而且还迟迟不调节状态,那么,会大大增加心脏负担,资料统计显示,长期焦虑的人中,约有25%的人有心脏病,而且,对于患者来说,常感焦虑的人死亡率会比普通人高23%。
  发生率更高
  现代医学科学发现,焦虑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而当机体的防御系统功能下降后,癌症就容易趁虚而入,有许多患有、癌的女性患者,普遍存在常有焦虑之感。
  焦虑症的自我
  焦虑症的自我治疗:学会放松是最重要的
  过于紧张的情绪是一切精神疾病的源头,因此,焦虑症者想要自我治疗,首先要学会自我放松,患者可以在精神状态比较的情况下,想象一些危险情景,先想象最弱的情景,根据自身情况后可慢慢加深,至慢慢习惯,病情会出现好转。
  焦虑症的自我治疗:嘴巴是用来说话的
  焦虑症者不要把心中的情绪进行压制,因此,这种不良情绪并不消失,它仍会潜伏在你的潜意识中,当你病发时,便会爆发出来,所以要学会说,学会倾诉,把心里有苦闷发泄出现,这样更有利于焦虑症的自愈。
  焦虑症的自我治疗:转移注意力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常常会胡思乱想、坐立不安,非常痛苦,此时,可以转移注意力,做些能消耗体力的事情或者看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可以让你忘记焦虑的原因,得到放松并缓解。
  焦虑症的自我治疗:自信是必要前提
  没有自信心什么事情也做不了,焦虑症者要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给自己充分的信心和勇气,才能面对疾病,而且每增加一次自信的同时,焦虑程度也会降低一些,等你充分自信了,焦虑症便可全愈。
(责任编辑:张淑兰)
精神科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恐惧,焦虑症怎样自救心慌出汗,心里像压_健康百科_万众百科网
恐惧,焦虑症怎样自救心慌出汗,心里像压
编辑: 万众百科网 &&&来源:用户发表&&&发布时间:&&&点击次数:25
帮帮我!恐惧了达,焦虑症怎样自救心慌出汗,心里像压?谢谢哇。
【知识探讨】
心情不适焦虑紧张害怕心慌是怎么了
我只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非专业人士,还是可以给与留言几句:人心往往是因为无明识的造作,患得患失,灾难性思维过于频繁才失去了纯真的本心本性。 如果踏上正确的自我调心轨道,藉由恰如其分的正念修习,云朵升起了就如同和云朵一起消逝在天边...
个人心理过度紧张,焦虑和恐惧有什么危
精神上慢慢会有影响的 你用啊普唑仑看看
为什么时常会出现心慌,紧张,恐惧的心理感觉
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如处于紧张的环境不能适应,遭遇不幸或难以承担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等。 正常人在面对困难或有危险的任务,预感将要发...
心慌紧张怎么办害怕焦虑心慌到要死,焦虑
放松,找点你以前喜欢的事情做,还要相信自己,鼓励自己,暗示自己是最棒的
焦虑症,我不想吃药副作用大,该如何自救,自己克...
焦虑症,我不想吃药副作用大,该如何自救,自己克服?常常胡思乱想然后...焦虑症,心理学的放松疗法,配合认知调整,效果还是不错的,尽量不用药物,否则很难停下来
健康百科相关
更多相关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网友发布,本站无法保证其部分内容的正确性,请用户一定仔细辨别。
[] &&[联系QQ:885&971&98] &
沪ICP备号&&人最基本的欲望就是财、色、名、食、睡。我觉得一定的欲望是需要的,也是合理的,毕竟我们都是凡夫。比如,如果说你没有吃饭的欲望,那你就会得厌食症了,然后长时间不吃饭就会死;睡觉也是,如果你没有睡觉的欲望,而你又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的话,你身体也没办法维持;再比如,我们现在是凡夫,想要成佛,那想要成佛的这种心理其实也是一种欲望。如果连一点点成佛的欲望都没有,那你是肯定成不了佛的!所以我觉得一定的欲望是合理的,也是需要的。我想师父提出“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这个主题,这里面的欲望应该是指过度的欲望,比如对财、色、名、食、睡的一个过度的追求和贪慕。那过度的欲望该如何去克制呢?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培养自己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昨天也谈到要有信仰,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信仰,他就会去坚持和追求什么东西。同样,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就会去追求,或者说是哪一种程度上去追求某种东西。就像如果你觉得这辈子的意义就是一定要成为亿万富翁,那你可能就会拼了命的去追求金钱,因为你的价值观告诉你,如果不成为亿万富翁,那就是失败的人生。如果有这么一种观念的话,那你这辈子就会成为钱的奴隶,可能你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甚至连一百万都不需要,但为了证明自己是成功的,你就会想方设法去追求,那这就是过度的欲望。当然,如果你想成为亿万富翁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他人,利益社会,那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是值得赞赏的。但实际上,大部分的人追求金钱都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身价,面子,等等。这就是由于不正确的观念使自己滋生出无止境的欲望!从而去追求很多无意义的东西。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说我一定要找一份工资多高的工作,一定要进一家多大的公司,三五年之内要赚多少钱,要在公司里当上什么职位,甚至会想说几年之后同学聚会的时候,我一定要是其中混得最好的,无论是薪水还是职位,那样多有面子……却很少人会真正去想我为什么需要这些?我真的需要这么多吗?真正得到这些之后又能有多大的意义?只是觉得别人都那样,我也要那样,否则就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劲。所以哪怕是累得死去活来,根本没有什么快乐可言,可是还是觉得这是值得的,这是我必须去追求的,这是我成功人生的标志,我必须要这样去做,所以很多时候完全迷失了自己。这就是因为大家都被一种普遍接受的,同时又是盲目的价值观所导向和左右,这种价值观就认为,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标榜一个人的成功,才会幸福快乐。其实这是错误的!然后这两年,可能是我自己的价值观有点改变了吧,就会去思考说,有这个必要吗?其实需要的东西并不多,而且真正得到金钱,地位的人大部分反而更不快乐,更不幸福。那我为什么要去浪费这个时间和精力呢?就像最近也听说我某某同学留学回来进了多好的公司,一进去就是年薪几十万,然后某某又在海关当上什么大官,多威风,等等。要是在以前,我应该会很羡慕,但是现在当我听到这些的时候,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反而替自己感到庆幸,我觉得自己要比他们早觉悟一点点。他们的烦恼,痛苦和不安肯定比我要多得多。因为所谓的薪水,风光其实都只是表面的,而本质是什么呢?他们每天都被工作,人际关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牢牢拴住,甚至大部分的人整天都被这些东西缠得痛苦不堪!欲罢不能!然后只能无可奈地摇摇头安慰自己说:这就是人生,如果没有这些酸甜苦辣,那有什么意义呢!其实人生完全可以既有意义,又简单、自在,就看你怎么选择。我拥有的虽然没有他们多,但是我会过得比他们清净,安宁。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往往就会过度的去追求自己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那这种就是我们要克制的贪欲,所以要首先调整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傻傻的去追求一些东西,就是因为没有看清它的真相和本质,所以往往会被表象所迷惑。就比如爱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爱得死去活来,为某一个人神魂颠倒,或是撕心裂肺,失魂落魄,甚至有的人一天不谈恋爱就会死一样。就是因为他只看到爱情是多么美好,多么伟大,多么崇高的一面,所以甚至宁愿为之死而无憾。但其实爱情的本质是极度自私的!而且是痛苦的!一旦你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话,可能你就不会这么执着地去追求了。所以,当你认清了事物的本质,可能你的执著和贪求就会少很多。第三,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人生定位,转移注意力。就是好好思考这一辈子最值得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然后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当你全身心专注于一件事情,并从中找到乐趣的时候,其它各方面的欲望就会少很多。所以总结一下,我觉得克制欲望的三个方面就是,第一,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认清事物的本质。第三,找到生命的意义,转移注意力。阿弥陀佛!——慧云&刚才慧云的分享给我一点点启示,就是我觉得欲望是可以划分的:有善的欲望,像我们升起学习佛法的欲望就属于善的欲望;有恶的欲望;还有不善不恶的欲望,比如基本的需求,吃饭,睡觉。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我的快乐来自于所有欲望的满足。但是当这些欲望被满足后,我发现自己并不快乐。相反,内心会有一种更强的空虚感和孤独感。于是我问自己,这就是生活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除此之外,是不是没有其他的生活状态?后来我接触了佛法,学到了两个字:“放下”。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做到却非常难!我一直认为,放下某些欲望就会让自己失去很多。就像我曾经有一串很喜爱的念珠,他的价格并不昂贵,但是因为我很喜爱,所以就赋予了它很高的价值,偶尔一时找不到就会以为弄丢了,然后就很着急。后来,我不断的学习尝试放下,最后我把这串念珠送给一个朋友的时候,我发现并没有如我之前想的那样难放下,相反却是很释然,很轻松的,从没有过的轻松!所以,面对欲望升起的时候,我的方法就是不停的告诉自己放下。想想你走的时候,是要将一切都放下的,那么此时,你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开益&我想分享三点:一、只要是在欲界天内的众生,都会有欲望。二、当欲望的念头升起的时候,想办法观照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我需要多少?想要多少?当这样问自己的时候,可能很多念头就能舍掉了。如果不能时刻提醒和观照自己的话,很多不可克制的欲望就会产生。三、之前有看到宣化上人讲,学习楞严咒能克制欲望,而且只要楞严咒住世的话,正法就会长住。我现在在学习,如果各位同修有时间,也希望大家一起学习。——朱芹&&“欲”这个字,左边一个八,一个人,一个口,右边一个欠字,那么欠什么呢?就是欠吃的,欠一口饭,就是说,“欲”字给人的感觉就是有饥饿感在里面,相比“盼望”,“渴望”,“希望”,这些词,它有更迫切想要得到的意思。欲望起来后,会让人为了得到他而不择手段。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应该一分为二来看,我觉得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欲望没有好坏,没有对错,而且是人人都有的。如果是为了满足自己合理的要求,并用正当的手段得到,那这个欲望是好的;但如果是侵害了其他众生的利益的话,那这个欲望就是恶的。具体怎么克制自己的欲望呢?我觉得买彩票是最大的欲望,两块钱也许就可以重大奖。有个人用两块钱买了彩票,结果真中了五百万大奖。他用这个钱全买了房子,后来一场大火把他的房子全烧了。很多人就替他惋惜说,你看你五百万的房子就这样烧了!而他说,我烧掉的只是两块钱而已!所以当一个人遇到大喜大悲,大灾难的时候,如果他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这一切,那么他就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李居士&贤崇法师——这个题目很好,我一直在听,感觉特别好!首先,什么是欲望?我们之所以能来到这个世间,就是被“欲”牵引着来的,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不可能没有欲望。那作为一个修行者,我们该如何做到泰然处之?因为当我们不能意识到这种欲的可怕的时候,那我们的身心就会随着它团团转,被搞得心力交瘁。最近我在外面碰到很多人,他们事业有成,名望很大,甚至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却很痛苦!他们这个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由于他们无止境的欲望!就像我们同修讲的,当你有一个亿的时候,你还想要5个亿;当你当上了市长后,你还想要当省长……当欲望没有止境的时候,你的痛苦就没法消除。所以有很多人生活得诚惶诚恐,得到了又担心失去,甚至是得了抑郁症,那也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里产生的,所以他的生活永远都无法清净。阿布刚才讲说,如果没有欲望,商业就不发达了,社会就不运转了,我们人活着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上次收到一个邮件,里面就讲到现在宇宙发生的种种奇怪现象,当你把这些怪现象综合起来考虑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可怕。比如,前面两千多年所发生的地震还没有现在五十年多;还有,现在我们身边平均每一百个人里面就有两三个人得癌症,这在以前是很少的。记得小时候我们村—个老人家得了癌症,可能20多年才会听说有这么一个,但现在总是能听到谁谁谁得癌症了;甚至现在我们喝的水,吸的空气,吃的大米,碗里的青菜都有毒!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欲望,无止境的欲望需求和索取导致这种后果。所以霍金讲,可能这个地球我们能利用的就只剩一百多年了。如果我们的欲望就这样没有限制地一直膨胀下去,发展下去的话,真的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提升自己,还要努力去影响别人。水少用一些,衣服少添一些,这样不但能使自己的内心平和,而且可以减少浪费和污染。我们推广禅修,实际上就是要消除我们无止境的欲望,少—点烦恼,少一点不快乐,少一点内心的焦虑。当我们从深层次去挖掘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内心所有的不快乐都是源于欲望而产生的。如果我们认为这种欲望是好事情的话,那我们就成为了它的奴隶。我们需要有更多的钱,更好的车,更大的房子,更漂亮的衣服,等等。那将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每个人的欲望都不加克制的膨胀,所以人和人的矛盾,人和物的矛盾,人和世界的矛盾就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一个可怕的结局。就像很多人问我说,你怎么跑到寺院里面去住?你在那里能干什么?我说,看起来我们在寺院里面好像是没干什么,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得到一份清净和安宁,或是得到一点改变,那就是我们在这里所做每一件事情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我觉得人的欲望是可以管理、可以梳理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就像男女欲望一样,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书画家,他们的一生都沉浸在创作中,所以就算没有男女欲望他们也可以过得很好;还有很多禅师,他们沉浸在禅的喜乐里面,也不需要男女欲望。这就告诉我们什么?当我们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没有体验到另一种快乐的时候,我们就会沉浸在最原始、最粗浅的的五欲之乐里面。当然了,吃一点饭,睡一点觉那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合理的。所以我再三强调,为什么我们每天晚上一定要一起共修体验禅的快乐?因为没有这种快乐的时候,你各种各样的妄念和欲望就会起来,你会想说我要找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美食,买什么样的衣服,等等,然后你就会呆不下去。为什么我们无始劫以来都沉沦在这个三界里?就是被欲望所牵绊着,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牢牢的缠绕着你。所以,当佛大彻大悟的时候,魔王就很恐惧。恐惧什么呢?因为他魔子魔孙少了。什么是魔?其实就是我们内心不断升起的那种欲望。如果没有认识到这点,你每天就会被魔所障碍,活在恐惧和挂碍之中,烦恼自然而然就会增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我们每天修行就是要觉察到自己内心的这种状态,然后去降伏它。降伏不是把它压下去,而是要把它疏导开来,拔出来,并对制他;相反,如果你不断逃避,不断压制的话,最后你就反而会被它所控制。我上次到新昌去讲课,有个妇联主席说她连续八年没有睡过好觉,长时间就靠安眠药入睡。我就跟她打了个比方:假设大海上有两艘船碰在一起了,如果两艘都没有人,那没事;一艘有人,一艘没人,也没事;但如果两艘都有人,那肯定就会闹得天翻地覆!其实我们的烦恼就是这样产生的,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对,相互找问题,相互计较,于是一大堆的问题出来了,这也是由于我们的各种欲望在作祟。当我们通过思维将这些东西理顺了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一切都不是问题;而当我们不断逃避时,就会衍生出更大的问题。所以,我们禅修就是要用“觉察”、“观照”、“觉醒”这些词时刻看住自己的心:为什么别人说我的时候,我会难受?为什么别人对我不好,我就会起嗔恨心?……这种内心不平衡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积累的习气,所以只要一碰到外境,我们内心相应的那颗种子就显现出来了,显现出来后,各种各样的烦恼就来了,就这么简单。而且我们往往会把它忽略,于是烦恼就会肆意遍布我们的身心。 最后,我希望每天晚上的养息香我们都能够认真分享,一起探讨,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内部的这些人,更重要的是,通过养息香这么一个有碰撞的对接,并通过把它放到网络上去,将这种考虑问题的理念传达给他人,从而影响和利益更多的人。所以,当你讲的时候,要想到我针对的是大众。说不定若干年后,我们的养息香将会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利益社会的方式。这是我的一个期待,希望大家一起来把它完成。&慧海法师——大家分享得都很到位。我们处在欲界当中,每一个人都是有欲望的,不可能没有。那克制是什么?就是规范它,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叫欲望泛滥,这很关键。很多人玩着玩着就过度了,因为他不懂得克制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玩,什么时候不能玩。当然,我不是说我们要禁欲,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观察自己每一个欲望念头的出现,并学会怎样去消融它,而不是压制它。压制的话,就像一块冰,你越压它,体积会膨胀得越大;而消融是什么?就是通过你的善念和智慧把它排解掉。就像太阳一出来,就把所有的阴霾都消去了。所以,欲望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是怎么样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事情。再说到更现实的问题,比如我们在香海禅寺,所有的师父也好,义工也好,当你欲望升起的时候,就要想想,这里是我欲望发挥的平台吗?合适吗?然后提醒自己,观照自己:这是佛门清净之地,我不能在这边随便乱来,不能有这种非份之想。这就是克制,就是在你动念的那一刻,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念头给断掉,不再给它继续滋长的机会。如果你觉得:无所谓啊,反正不差我们两个,于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下地狱的路上也不差你们两个了!再比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自由一点,都想偷懒一下,而我们法师每次出去那么辛苦,可是只要一回来就马上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打坐,分享?他这是为了他自己吗?难道他就不想让自己休息一下?他就不知道很累的时候睡一觉的感觉有多好?可他却总是牵挂着大家!那我们又为他考虑了多少呢?这都是欲望!随心所欲这种人最可怕,一个人的人格马上就没了。所以,我们要在欲望升起的那一刻,心对境的那一刻,及时观照自己:我这样做是不是不地道,很缺德?不要给它制造条件,这也就是禅修。尤其是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要给自己制造欲望升起的条件,除非你能“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哇,那你是大菩萨!大家都服了你。所以禅修是什么,就是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心清净,清醒,不要随便让欲望的念头出现。今天晚上提出这个话题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规范自己的欲望,规范得好,你的成佛之路就快了;规范得不好,你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我们一直在说,你人做好了再谈成佛的事,人都做不好,免谈。阿弥陀佛!
男 狮子座 .
曾先生的最新日记
······
&(1人喜欢)
&(1人喜欢)
······
你论文写完了吗? · 103条内容
就是那么简单几句我办不到 · 2189条内容
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 · 349条内容
纪念汪老逝世二十周年 · 154条内容
以赤子之心澄澈映照世界 · 115条内容
你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 879条内容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心焦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