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自动化测试语言必须掌握一门语言吗?小白应该从哪开始学起?不懂代码的情况下

&b&看了很多其他答主的答案,在翻过去看原题目,觉得很多答主对题主都有误解。&/b&&br&&br&原题目:&blockquote&我现在国内读2+2的项目。在明年的时候转校出国留学,不是特别好的名校,排名在qs一百位左右。计划在毕业一到三年内考出cpa和cfa,短期目标是进入四大工作。&br&&br&当然我知道这是一个蛮有挑战的目标,所以现在就在做很努力为这几个证书cfa和cpa做准备了。国庆放假没怎么出去玩,每天在家看书,有时候看到十一二点,甚至更晚。平常在学校有时间就看cfa。就样高学习强度差不持续了一两个月。 实际大一的时候已经断断续续在准备cpa的考试了,只是没现在这么努力。&br&&br&我现在早早准备起来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想毕业就能很快拿到证书,毕业更有竞争力,因为不知道会不会去读研。其次我真的很笨,别人两个月cfa都看完两遍了,我才看完一本半,虽然有时候会死磕。再次,很快去国外读书了,我怕我跟不上提前预习。&br&&br&今天有个人质疑了我几乎所有对人生的规划,说我现在准备这些完全没必要,现在学最多只有一个知识体系,过几年都会忘掉,说我还这么年轻,不要浪费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br&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也突然开始怀疑自己了。我尽管涉猎还算广泛,但好像真的没有特别特别喜欢的东西,特别是现在,感觉满眼满眼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心里想的都是自己一个个想要达成的目的。我不知道自己是真的喜欢金融还是未来工作带来的虚荣,不知道闲下来真正能做的是什么,也不知道青春应该做些什么,恋爱?友情?吃喝玩乐?兴趣爱好?好像该有的都有,但也没有未知的未来带给我的快感强烈,最近很偏激的想法是,很不想很不想别人来烦我看书。&br&&br&我也听过太多人对我说你还年轻,但在我看来时间一点都来不及,女生一过二十五怎么样都不能算作年轻了,男生却有着十多年的时间。所以女生想要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享受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是成倍的,更何况我还没有个特别牛的爸。当然每个人对成功都有不同的洞见。我现在的努力都是让自己变得优秀,为了遇见更优秀的人。&br&&br&但是我是个功利性比较强的人,我根本不知道我到底喜欢什么,我的内些爱好很少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只是喜欢它们带来的结果。比如说健身,不知道的人以为我很喜欢健身,但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了保持原本不过百的体重,暑假几乎每天都要在健身房泡四个小时是多么痛苦(请不要吐槽我的方法 我自己心里有数)。看到有答案让我学编程,瑜伽,小语种什么的,其实我多少都有尝试过,但都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有在coursera上听python的课,因为编程对工作有好处。想学小语种,因为想要研究生有机会去内些国家。但这样太不专心了,我比较笨,不像大家可以cfa两个月可以看两遍书,我一必须要一个个攻克。你看到了吧 想做的事情太多,而时间太少太少。&br&&br&现在回学校了 我每天的行动都很受限,学校管理特别严,我如果不读书可能真的就只能看综艺 韩流了 然而我一点都不感冒。再加上学生会的事情,我们就只是老师的傀儡,做起来很没意思,把这个经历最大的价值写到简历上也就到此为止了。就算我停下来不学,真的就会有所谓的青春吗?我这样一味的追求,真的对不起我的青春吗?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的,至少在我眼里我身边大多数人的青春是在荒废的。&/blockquote&&br&&b&这不是一个懒得复习考试的娃在找借口的故事。&br&这是一个过于着急而迷失自我的故事&/b&。&br&&br&今天我们来讲讲和青春以及未来有关的事,并作为所有类似问题的回答。&br&&br&前阵子有一个知乎的问题是这样问的:成功到底主要依靠背景,还是个人努力?&br&这种类似的问题我每个周都会被邀请到几次,每次看到大家的答案也都无非是背景很重要但是努力不可缺之类的政治正确。&br&但那一次有一个答案出乎意料地精彩,他说:&br&一群人要到顶楼去,有的人坐电梯有的人走楼梯。&br&坐电梯的人有的就靠着墙,有的在电梯里跑步,有的人在电梯里仰卧起坐。最后他们都上了顶楼,靠着墙的人认为自己什么也不做就能成功,跑步和仰卧起坐的人认为自己是吃了足够的苦才成功。而真正吃了足够苦的爬楼梯的人,却永远达不到他们的高度。&br&&br&这并不是一个负能量的故事。&br&这个故事告诉我们:&br&&b&1、职业的上升渠道(电梯)非常重要,远远超过个人努力的重要性。&/b&&br&&b&2、当你处在上身通道(电梯)中,你做什么其实无关紧要。&/b&&br&&br&这个例子其实可以回答大量问题,因为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坚实的电梯,当你收到入取通知书的时候开始,那些大学名次比你高一个等级的同学,无论你多么努力认真,无论他多么懒散懈怠,除了极少数优秀得不可思议的传奇人物(突破了电梯天花板),以及每年都有的懒惰到被学校嫌弃的(突破了电梯的地板),你都已经不可能在四年后的求职市场上超过他们了。&br&事实上,&b&当你收到入学通知书的一瞬间开始,你大概能找到第一份工作是什么,范围基本已经确定。&/b&&br&所以一直有人问我,大学要做什么才能进四大,选什么专业能进四大,XX专业就业率如何。&br&其实我一直想跟他们说:你做什么都是没用的。&br&又不忍心。&br&&br&这里引用我的另一个答案:&br&&blockquote&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商科内部细分专业之间的区别(包括学科、专业性以及就业前景)远远低于脸的区别。&br&&b&影响就业前景的主要因素排序如下:&br&背景&学校&GPA&口才/实习/奖学金&脸&细分专业&在校期间多次荣获再来一瓶奖。&/b&&/blockquote&&br&我再说一遍,这并不是一个负能量的回答,更加负能量的在这里:&br&&b&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人来说,自他们出生的那瞬间起,其实他们大概能读到什么级别的学校,能找到的第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大概都已经决定了,无论他们的成绩如何。&/b&&br&这也是我很不喜欢三线小城市的原因,你可以看到你初中同学父辈的影响是如此的深重,以至于远远超过了他们个人的选择和努力。&br&&br&&b&所以,你的家庭背景是你的第一部电梯。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步行。&/b&&br&&br&基于整个社会对大学本科学校的重视,几乎没有人会不认真对待高考/或者出国读本科,所以本科学校的争夺战(俗称高考),本质上拼的是你的心智、天赋以及家庭资源的战争。&br&我没有说努力,因为我相信每个人在高三都是非常努力,至少是在他那个年龄的最大的努力。&br&&br&&b&所以,你的本科学校是你的第二部电梯,到这一步为止,题主都已经没得选了。&br&&/b&以下是正能量内容。&br&&br&这时候题主觉得自己想去四大,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br&其实他能做的,就只有好好读书,拿奖学金而已。他可能并不明白,当他入学第一天开始,很多工作就已经和他无缘了。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无论他大学多努力多认真,他也不可能在毕业后拿到中金/高盛/大小摩的offer,甚至券商资管/基金/量化也都希望渺茫。&br&鉴于那些薪水畸高的金融岗位对本科/工作经验/背景有着严苛的要求,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无论他此生怎样的努力和选择,只要社会体系以及金融体系一如现在这样稳固,都是不大可能了。&br&&b&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是他的人生第一次出现天花板。他撞上天花板,是因为他没有搭上家庭背景和本科学校这两部电梯。&/b&&br&&br&幸而题主只是想去四大。目前来看,四大是相对好进的的公司。在几个学校里,GPA高一点,奖学金好一点,英语好一点,再加一点点运气。&br&&i&这里强调一下GPA的重要性,我觉得GPA本质上是品德和心智的代名词。GPA过低更容易让人对个人的心智成熟和责任心等产生怀疑。大学生请一定一定不要小看GPA,无论你要考研出国还是直接就业,都很重要。&/i&&br&&i&这里也说明一下运气的重要性,在求职路上,运气占比非常大,&b&运气很重要的意思不是让你听天由命,而是:多试几次,总有一次运气会好!&/b&&/i&&br&&br&&b&无论题主最后有没有进四大,当他拿到第一份工作的offer的时候,他可能隐隐已经明白,这是他人生的第三部电梯。&/b&&br&对于大部分外资公司以及券商来说,要求四大出身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对于很多银行保险信托公司来说,要求四大金融组出身,是一个基本条件。如果你做不到,你就失去了可能性。&br&同理:BAT可能也是IT行业的一架高速电梯。&br&&br&&b&所以置身职场就好像一个闯关游戏,你需要不停地在指定的时间内跑到指定的电梯,不然就会撞到职业天花板。&/b&&br&&br&&b&而最有意思的部分在于,只要你老老实实地呆在电梯里面,你在电梯里面做什么,真的无所谓。&/b&&br&你在大学看CPA/CFA,还是看韩剧,还是学吉他,只要你毕业前没考出来(事实上你大四毕业前也不能考CPA),都没有太大区别。&br&所以题主大二就开始看CPA看CFA,在我看来,真的是毫无意义。你既不能马上考,也不能记很久,也不能给你带来欢愉和快乐,这个事情只会给你带来创伤和心理阴影,而这个心理阴影,会影响到你以后的考试进度。&br&(我见过不止一个人,从小一直长时间高强度地被迫学一个东西,譬如英语,给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以至于从此无论如何努力,都会带来痛苦的回忆,彻底失去了学习的能力)&br&&b&还有很多人觉得大学应该多交友多积累人脉,事实上你马上就会发现,如果他没有跟上你的电梯,或者你没有跟上他的电梯,这个人脉马上就废了。&/b&&br&&b&最后能陪你吃饭聊天的,往往都和人脉无关;能给你带来莫大帮助的,都是此时此刻身边的人(家人/朋友/同事),而不是很久以前埋下的伏笔。&/b&&br&同理:&br&你在四大,表现特别优异,和表现一般,其实下一个雇主都不知道,不会给你带来特别的求职优势(所以说:工作是公司的,考证是自己的!千万不要因为工作耽误了自己考证!)&br&&br&&b&幸运的是,从这里开始,往后面每一架电梯重要性都逐步下降。&br&如果你大三大四没有收到四大的offer,你可以考虑读研或者出国继续投简历,或者先去local所做两年再以社招的身份进来。一切都还有弥补的空间。&/b&&br&&b&这个时候,证书+工作经验是一架电梯。&/b&&br&我认识一些的同行,因为没有证书,没有高大上的工作经验,虽然工作很努力,技术很精湛,依然被天花板压得很狼狈。&br&&br&再往后面走,人脉,工作能力,个人努力,运气的重要性就会慢慢压过了背景,这时候你目力所及的竞争对手,才是真正和你实力相当的对手。然而这时候你已经过三十多了,已经到了事业上升阶段。如果你这时候还没到达一家有前途的公司的中高级管理层,那么你接下来的路也会很难走。&br&&br&30岁往后,跟你在同一起跑线的对手都需要你靠自己努力才能战胜,曾经把你远远超过的同龄人,如果他的电梯停止上升(譬如进了银行做桂圆),那么你爬楼梯也可以慢慢超过他。&br&&br&&b&这里开始回答第二个问题:大学应该做什么。&/b&&br&以下全是私货,纯粹个人见解:&br&&b&&br&我们姑且认为你已经想好了大约25岁前的每一步,想好了要考研还是出国还是找工作,大约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参考学长学姐)。毕竟每一部电梯前的选择才是真正改变人生的瞬间。&br&除此之外:&br&大学应该学会如何让自己充实地快乐。&/b&&br&&br&虽然大学的时候,你做什么都不太妨碍你接下来的人生(不过如果能把ACCA考下来也是好的),但是工作几年后,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职业规划的困扰,终生伴侣的困扰,婚礼的困扰,婚房选址的困扰,房子装修的困扰,学区房的困扰。&br&这其中每一个困扰,都逼迫着你拼命向前(钱)。&br&钱变得越来越重要,伴侣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你的工作状态,父母越来越帮不上忙说不上话,所有的保护伞眼看着都要消失了,你没法面对可能降临的暴风雨。&br&&br&年假旅游去哪里?同事买了新的包包,要不要买?苹果出了玫瑰金,要不要买?有伴侣,要不要结婚?婚房买在哪里?价格?按揭?怎么写名字?结婚请多少人?酒店订几星?婚纱买还是租?婚纱照要40张还是80张?婚庆公司还是独立策划师?婚戒买tiffany还是HW?婚房装修预算?厨具是柏丽还是国产?全屋防水还是厨卫防水?…………&br&&br&&b&这些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方向:钱!钱!钱。&/b&&br&这个世界每天都在逼迫你做决定,每天都要你掏钱,如果你掏不出钱,你就得付出另外的代价,你要么面对身边的人失望的脸,你要么掐死自己原本的梦想。如果你恰好还和家人有沟通上的问题,那么这有是另一场旷日持久的吵架。&br&&br&很多人这时候被定性,他们妥协了,他们降低了所有的要求,放弃了所有梦想,只为求停止矛盾停止争吵停止面对挑战。此时对他们来说,苟延残喘是他们的代名词,梦想和有趣都太过奢侈,体面是他们最后仅存的尊严。&br&而另外一些人,选择了抗争,他们抗住了所有的压力和期望,赶在每一个电梯关门之前窜入其中,他们从入职第一天就开始盘算下一份工作,永无止境地加班和加薪,工资大概可以每二到三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涨。他们同时也炒股,也投资,也考虑创业,所有和赚钱有关的事情他都感兴趣。&br&我无意评价这些人的选择,但是马上他们都会遇到一个困扰,即他们再也没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br&过生日的时候,他闭上眼睛,不知道应该许什么愿望;跨年夜,他打开笔记本,不知道明年的期许是什么;他知道自己明年是什么样的,他知道未来给自己留了多大的空间,他每一分所得每一份高兴都是自己辛劳所得,每一份和谐都是自己周转调和的结果,每一份安宁都是事先计划安排好的,每一次升迁都经过了累年的算计,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br&他大概明白了父母的辛劳。只是再无额外的欣喜,让他感到非常的,落寞。&br&&br&这个时候,如果他恰好想起来,大学时候曾经让自己非常痴迷的运动/乐器/游戏。&br&他想起那个时候自己向朋友宣布的目标,他想起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理想和偶像,他想起来那时候的专注和练习,他想起那时候又挤又热的寝室,想起来别人看来他毫无意义的努力——他并不在意努力无法给他带来现实的好处,因为努力本身就颇具乐趣;他也并不在意努力可能毫无结果,他只是觉得他可以做到。&br&当他想起来这些的时候,他会稍稍安定下来,无论他是行动,还是回忆,至少有那么几分钟,他觉得他是在为自己活得,觉得自己有希望再次获得那样的快乐。&br&而这几分钟的希望,能帮助他走很远很远。&br&&br&&b&当你在一架电梯里面的时候,只要你不错过下一架电梯,无论你做什么,对未来的影响都不会很大,而一个快乐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坚强更有毅力,帮助你在没有电梯的日子,不忘初心。&/b&
看了很多其他答主的答案,在翻过去看原题目,觉得很多答主对题主都有误解。 原题目:我现在国内读2+2的项目。在明年的时候转校出国留学,不是特别好的名校,排名在qs一百位左右。计划在毕业一到三年内考出cpa和cfa,短期目标是进入四大工作。 当然我知道这…
&b&多图预警,长文预警。&/b&&br&&br&&b&恭喜我,终于让你们看到了这篇文章!本文里所总结的方法将极大降低会计的入门门槛,将极大减轻千万会计学子的学习负担,也将进一步促进会计思维的普及&/b&&b&。为造福更多人,本文允许原文链接分享,允许学生组织和学生个人的非盈利公众号免费规范转载,有需要的加我微信联系,我会给你们提供word原文,并在维权骑士中备案。&/b&&br&----------------------------------------&br&&b&《分录,我看见你了!》&/b&&br&&br&文/ACCAspace刘校长&br&&br&会计入门难吗?很多人说会计入门很难,因为有很多分录要去背,要定借贷方向,要定数字,要把分录编平,要努力从一个一个会计分录中发现规律。初学者都非常讨厌会计分录,因为我们常常无法理解分录为什么是这样的,于是只好采用背书和刷题的笨办法来学习。当你好不容易把典型分录记下来后,题目稍微变一下,就又不知道怎么做了。&br&&br&从记账的角度讲,会计分录是非常伟大的发明,但从会计教学的角度讲,会计分录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用大量的分录来教会计和学会计是种本末倒置,“形式重于实质”的行为,这严重破坏会计本身直观的美感,让学生无法集中精神体会每笔商业交易的本质。&br&&br&&b&本文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简单的工具,一套系统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你不必再死背会计分录,让你能做平每一笔会计分录,让你能直观分析每一笔交易的本质,让你能够从容地自学会计。这套方法里的基本原理是每个老会计和会计讲师们都知道的原理,即便我不说,你不学,只要会计做到一定程度也迟早知道。但是,只有我,愿意把这套原理具体化,系统化,通俗化,工具化,大众化,并毫无保留地在会计入门阶段便免费分享给所有人。为此我有牺牲很多,有付出,但我坚信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只要你们都能学会并教授给他人,让更多人了解会计,热爱会计,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b&&br&&br&我们先来看看,常见的会计做题思路是什么样的呢?&br&&img src=&/v2-fa9e07789aeddf479ecc6c57a7b74145_b.jpg& data-rawwidth=&781& data-rawheight=&1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1& data-original=&/v2-fa9e07789aeddf479ecc6c57a7b74145_r.jpg&&拿到题目就想着分录该怎么写,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借”,然后就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了,生怕写多了写少了写错了而对不上,生怕写反了又要重写。&br&&br&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可是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在照本宣科地按这个愚蠢的办法教书。好一点老师还愿意教你个什么“左右手”定则,再懒一点的索性就叫你死背分录了。并不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更好的方法,只是他们懒得总结,或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br&&br&那正确的思路是怎么样的?&br&&br&&img src=&/v2-b6abd510ddb5d2aada23a0d3_b.jpg& data-rawwidth=&777& data-rawheight=&1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7& data-original=&/v2-b6abd510ddb5d2aada23a0d3_r.jpg&&&br&记住,拿到题目,碰到问题,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事情,是分析出交易的商业实质!所谓搞清楚商业实质,就是要搞清楚到底在交易中发生了什么,卖出去了什么,买进来了什么,花了什么,投了什么,融了什么,实现了什么,合并了什么?而把这个商业实质用分录写出来,只是一个机械的记录过程而已。&br&&br&&b&学会如何把题目中的商业实质提炼出来,应该占到我们会计学习内容的99.99%,你只用花0.01%的精力学习如何写出分录。&/b&这就好比做数学应用题,最关键的绝不是学习怎么写数学式子,而是学习怎么抽象出应用题里的数学模型。&br&&br&&b&为了把从题目到实质,从实质到分录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流程化,直观化,这里我将介绍一个由我自己精心设计,反复操练过的神奇武器——T字图。所谓T字图,其实就是三根线而已。但可别小瞧这三个线,我相信,这三根线将彻底颠覆现在主流的会计学习方式。&/b&&br&&br&我们这就开始。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出这样三根线,如下图所示:&br&&img src=&/v2-d05b61fba3cacae97cb7b186_b.jpg& data-rawwidth=&861&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1& data-original=&/v2-d05b61fba3cacae97cb7b186_r.jpg&&其实就是一个T字加一杠。可以看到, 这个T字图把一块矩形区域分成了三个部分,左边整块区域的面积正好等于右边两块区域面积之和。这图的具体内涵咱先不说,先用上。&br&&br&假设,刘校长我向银行贷款了100万元,期限五年。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刘校长多了两样东西,一是手里的银行存款多了100万,一是负债多了100万。&br&&br&在T字图上,刘校长要把这笔交易画出来,怎么画呢?左边画一个向上箭头,然后写上银行存款100万,右上方的区域也画一个等长的向上箭头,写上长期借款100万。&br&&img src=&/v2-13cf0fcd775cc_b.jpg& data-rawwidth=&861& data-rawheight=&6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1& data-original=&/v2-13cf0fcd775cc_r.jpg&&之所以这样子画,是因为我们T字图的左边,代表的是资产的增减,T字图的右上角,代表的是负债的增减。&br&&br&再假设,股东向知乎投资了1亿。这里知乎的银行存款也一样增加了1亿,但还能像上面这样认为负债增加了1亿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股东给知乎的钱知乎是没(ken)有(ding)义(bu)务(hui)还的,放进负债显然不合理。那么,就放进右下角的这个区域里,写上实收资本1亿。&br&&img src=&/v2-efedcfec0a51dfb9019618_b.jpg& data-rawwidth=&865& data-rawheight=&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5& data-original=&/v2-efedcfec0a51dfb9019618_r.jpg&&&br&根据上面这两笔业务,我们可以做一个初步的总结,那就是:&br&&br&&b&T字图的左边,记载资产类项目的变动,T字图的右上角,记载负债类项目的变动,T字图的右下角,记载所有非资产非负债的其他项目的变动。&/b&&br&&br&&b&会计上,我们一般认为,只要是我们控制着的,有价值的东西,即便不是我们自己的,也都是我们的资产,&/b&比如银行贷给我们的钱,未付款但已入库的原料,统统都是资产。但会计也很清楚,这么反映未免有些流氓,新闻里不就有人借钱提亲被丈母娘打了吗?所以,反映一下资产的来源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将来报告上出了偏差,等于会计是要负责任的。&b&会计把资产的来源分成两类,一类是借来的,一类是不是借来的,你会神奇的发现:借来的加不是借来的就是所有的,这真是句无比正确的废话啊!而这句永远正确的废话,便是整个会计学的基石!&br&&/b&&br&为了让你们不觉得这很废话,会计们给这个“不是借来的”东西起了一个听上去非常晦涩的名字——所有者权益。&br&&br&不要觉得我以上的解释不专业,你可以看看所有者权益的专业定义:&br&&br&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br&
——布什.杰莱德&br&&br&&b&所以我们有了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非负债)&/b&&br&&br&等式左边表示企业控制的资产内容,右边表示企业控制资产的来源,你会发现这和T字图的左边右边是一样。&br&&img src=&/v2-8dcac5fb5b0_b.jpg& data-rawwidth=&861&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1& data-original=&/v2-8dcac5fb5b0_r.jpg&&&br&经过以上陈述,你应该隐约感觉到了T字图有很多的优势:&br&第一,它的结构完全符合会计恒等式,它是符合逻辑的,是科学的。&br&第二,它能非常直观地把所有的会计交易画出来,便于思考和复查。&br&第三,它便于书写,画三道杠远比写借贷二字要方便多了。&br&第四,它可以和分录进行双向转换,而且方法非常简单,这个过程我将在文章最后概括。&br&第五,正因为可以跟分录做双向转换,所以你在做题时不用考虑借贷的问题,你可以把思考的重心放到理解交易的商业本质上来,并自然而然地画出图,有了图就一定有分录。&br&&br&用T字图做账的步骤总结起来便是:&br&&ol&&li&画出三道杠&br&&/li&&li&理解交易的商业本质,确定所涉及的三要素增减变动情况(要素、科目、增减、金额)&br&&/li&&li&在图上画出增减变动情况&br&&/li&&li&将图像翻译成分录&/li&&/ol&&br&为了验证这个工具的实用性,下面,我就用T字图把《会计基础》中最主要的部分“权益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中涉及的交易全部做一遍,看看是不是真像我说得那样,有了T字图,你就不需要刷题,不需要背分录了。&br&&br&《会计基础》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主要有以下七类:&br&&ol&&li&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li&固定资产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li&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li&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li&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li&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br&&/li&&li&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li&&/ol&&br&我们一个一个来看。&br&&ol&&li&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ol&资金筹集业务,就是融资的业务,融资有两种途径,一是股权融资,二是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就是发股票,出售股份,获得不需要还的资源。债权融资,就是发债券,借钱,获得是需要还的资源。&br&&br&而不管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相同的地方就是会导致公司的资产增加。那么在T字图上,我们就要左边区域记出这样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资产的增加。而在右边,根据融资类型的不同,我们将在右上区域或右下区域也画一个相同长度的向上箭头。&br&&br&&img src=&/v2-a39ffa1aa4096e_b.jpg&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v2-a39ffa1aa4096e_r.jpg&&箭头的方向,体现的是三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方向,箭头的长度,体现的三要素增减的大小。这样是不是很直观?&br&&br&画好了箭头,下一步是确定科目名称。记住,一定要先确定三要素层面的变动,一定要先画出正确的箭头,再想科目名称。切莫先想科目名称,再想要素层面的变动。为什么呢?&b&因为三要素的层次是最宏观的层次,做分析要从宏观到微观地做。&/b&&br&&br&那么下面,就是确定具体会计科目了。会计科目是什么,没学过会计的同学可能不懂。会计科目的定义是:&br&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br&&br&简单的说,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细分,为的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比如资产,可以分成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可以分为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等。所有者权益可以分为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br&&img src=&/v2-af4ae2c39a60c5d348c156e09ad660dd_b.jpg& data-rawwidth=&854& data-rawheight=&6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4& data-original=&/v2-af4ae2c39a60c5d348c156e09ad660dd_r.jpg&&&br&上表列出了《会计基础》教材里涉及到的主要科目名称。不要害怕,并不需要大家现在死记硬背下来,这全部都要在对商业实质的分析中逐步掌握。除了这些主要科目外,还有些“亲戚科目”也将在后面的讲述中一个个掌握。&br&&br&股权融资中涉及到的科目有哪些呢?我们已经知道了,股权融资会导致资产的增加,那么至于是什么资产增加,就完全看投入资产的性质了,基本上法律允许的都可以。如果是现金,那就增加银行存款,如果投入的是存货,那就增加存货,如果投入的是类似固定资产这样的长期资产,那就增加固定资产或其他资产。&br&&br&在计算投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有一句话,学会计的同学应该都听说过:&br&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b&约定价值&/b&确定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应按资产的&b&公允价值确定。 &/b&&br&&br&&br&这句话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入账。那么,什么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简单地说就是市价,是关于时间的函数,股票市场上不断变动的股票价格,就是股票的公允价值。用公允价值衡量投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就是把资产统一换算成货币计量,这合情合理。&br&&br&因为是股权融资,所以所有者权益增加,而增加的金额代表的是公司股东持有的股份,因此,我们所用的科目叫做实收资本(非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本(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br&&br&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股东投入资本往往涉及到溢价,意思是本来1块钱面值的股票想买得花不止1块钱,所以,投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往往比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要大,这个差额,就得记进另外一个所有者权益中的科目,否则就不平了,这个科目便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br&&br&我们来看一道真题:&br&例一:甲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收到A公司投资350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按照双方的约定,其中的300000元,记入实收资本。&br&&br&这个我们用T字图来表现一下便是:&br&&img src=&/v2-68d14caa74d55dd6dc6e52_b.jpg& data-rawwidth=&855& data-rawheight=&6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5& data-original=&/v2-68d14caa74d55dd6dc6e52_r.jpg&&如果是固定资产投入呢?&br&再来看一道例题:乙公司收到甲公司作为投资投入的设备一台,该设备所确认的价值为6000元,价值公允,确认的溢价为2000元。&br&&img src=&/v2-795d6fd9a53697e2ffee98593a16ccfa_b.jpg&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v2-795d6fd9a53697e2ffee98593a16ccfa_r.jpg&&除了投入资产入股,还有一种特殊的股权融资形式,承担债务入股。这个怎么理解呢?有人愿意为你承担债务,就是愿意帮你还钱,这意味着你的负债减少了,所有者权益增加了。就假设上面这题改成了股东承担长期负债6000万,那么在T字图上画出来:&br&&img src=&/v2-5caa64cc6cc7dfb3149bfe5_b.jpg& data-rawwidth=&873&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3& data-original=&/v2-5caa64cc6cc7dfb3149bfe5_r.jpg&&怎么样,虽然资产没有变动,但右边一增一减,两边还是平衡的。&br&&br&债权融资就更好理解了,负债增加,资产增加,图自己画出来就行了。&br&&br&还有一种交易,是股东撤资的情况,意思是股东把他原来投入的资产拿走,然后相应的减少所有者权益。这里稍微得分细一点,有两种情况,一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撤资,一种是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东的股票,本质都是一样的,回购股东股票也是把钱还给股东,把股票拿回来。&br&&br&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撤资,直接做反方向交易,图自然也是反的:&br&&img src=&/v2-8e2b4cfc6cba76b72dd3ca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v2-8e2b4cfc6cba76b72dd3ca_r.jpg&&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票,分两步走,第一步,买回股份,那么银行存款减少,&b&同时增加一个叫库存股的所有者权益备抵账户。&/b&&br&&img src=&/v2-2c87baa014e9325896aaad0feb1e42ec_b.jpg& data-rawwidth=&867&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7& data-original=&/v2-2c87baa014e9325896aaad0feb1e42ec_r.jpg&&&br&如果你是会计入门者,这里你肯定会有大大的疑问:&br&第一,你说的是所有者权益增加吧,为什么写的却是向下的箭头。&br&第二,什么是备抵账户。&br&&br&关于第一个问题,想清楚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前面我反复强调,一定要先确定三要素层面的变动,再确定用哪个科目。所有者权益真的是增加的吗?这是回购股票,是股东撤资,所有者权益不会增加,而是减少的,箭头一定是向下。管他备抵不备抵,只管三要素层面变动。&br&&br&&br&&b&这里T字图的优势就显现了,在用分录记账时,确认借贷你还得想想这个科目是不是备抵账户,这里就完全不用管它是不是备抵账户,一门心思先确认箭头再说。&/b&&br&&br&&br&但我还是得解释解释什么是备抵账户,备抵账户。记住一句话XXX的备抵账户增加等同于XXX减少。&b&备抵账户是其主账户的抵减项,他们是三要素里面的反动派。&/b&&br&&br&&br&库存股是所有者权益里面的反动派,它的增加就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备抵账户还有很多我们后面都会一一了解到。&br&&br&那么,既然是反动派,统统都要打倒,所以公司得在合适的时候注销库存股,假如他不打算后面卖的话。&br&&br&注销库存股,不是交易,它只是公司内部的一种处理,所以不会影响到负债、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科目发生了一个此增彼减的调整。库存股变少,股本和资本公积变少。&br&&img src=&/v2-3fede8c0aeb9f4d5876cb2_b.jpg& data-rawwidth=&856&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v2-3fede8c0aeb9f4d5876cb2_r.jpg&&&br&我们来把两笔交易合并在一起看一下:&br&&img src=&/v2-ea31deb1f4a10f_b.jpg& data-rawwidth=&1370&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70& data-original=&/v2-ea31deb1f4a10f_r.jpg&&是不是可以清晰地发现,并在一起后,库存股就没有了。这两笔交易,本质上就是用库存股作为桥梁,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撤资的行为分成了两步来做。所以,不管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撤资的本质都是一样的。&br&&br&那为什么股份有限公司的就要分成两步来做呢?因为股份有限公式股东撤资是被动发生的,是通过公司主动从二级市场上回购股票来实现的,股票能回购,就也能卖出,所以说,为了方便区分买了在卖和重新发新股的区别,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票的行为得走库存股转一道。&br&&br&到这里,融资基本就讲完了,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是债权融资中利息的处理。我们知道借钱都会有利息的。这个利息怎么处理呢?&br&&br&利息一般是一年一付的,在应该付利息却没付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负债是增加了的,但是,由于还没付,手里控制的资产不多不少,所以,负债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必须减少才能平衡。这么一思考,我们便能清楚地在三要素层面分析出利息该记未付时应该怎么画箭头了。&br&&img src=&/v2-196f2afda43f42a6d58c4_b.jpg& data-rawwidth=&866& data-rawheight=&6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v2-196f2afda43f42a6d58c4_r.jpg&&现在的问题是,应该怎么确定科目。查一查上面那张我整理过的表,负债里面有一项应付利息,很显然,负债这边就是记它了。那所有者权益这边怎么办,所有者权益减少是可以确定的,但所用的科目,并不在上面的表里,因为,这里要开始介绍三个新的要素,收入与费用和利润。收入、费用还有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有非常密切的关系。&br&&img src=&/v2-9aa74c38f5c8fa789b3f_b.jpg& data-rawwidth=&782&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2& data-original=&/v2-9aa74c38f5c8fa789b3f_r.jpg&&&br&这种关系,可以用上面这张图表示。收入-费用=利润,然后本年的利润会被归集进所有者权益中的利润分配科目里,造成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可以这么说,收入、费用和利润是用来详细解释所有者权益是“怎么”变动而产生的科目。&b&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反映的是过程,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状态。&/b&为了将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过程详细具体地反映出来,会计里产生了很多收入、费用类的科目,这些科目主要有:&br&&img src=&/v2-33e82edf23d9a88e9d964b3c371d79ca_b.jpg& data-rawwidth=&523&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 data-original=&/v2-33e82edf23d9a88e9d964b3c371d79ca_r.jpg&& 和前面一样,这些科目我们都将在讲授过程中逐个学习,大家不用死记。回到计提利息上来,有了费用类科目后,我们就可以找到这么一个非常切题的科目来当做所有者权益变动数的记载项了——财务费用。&br&&img src=&/v2-85ddabe1f84c95df7e70ef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v2-85ddabe1f84c95df7e70ef_r.jpg&&&b&再重申那句话——箭头表示的是三要素的变动!&/b&尽管引入了备抵账户、费用类和收入类科目,但这个根本原则是始终不变的。尽管你们看到了财务费用的增加,也不要纠结,财务费用的增加还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盯紧三要素画箭头,这是原则!&br&&br&第一个融资业务我就啰嗦了这么多,看上去是没有必要的。但实际上,目前已经解决了会计基础原理里60%以上的内容。后面的业务再繁杂,也绝对跳不出到目前为止所讲的这些道理。&br&&br&来看第二节:&br&2.
固定资产业务的处理&br&有了前面的讲解,后面的思考就非常快了。主要任务只是认识些新科目,了解些新流程而已。&br&&br&先来看固定资产的购入,这里就是个买东西的过程,买东西就是钱出去东西进来。钱出去是银行存款的减少,东西进来就是固定资产的增加。&br&&img src=&/v2-6daf518d178cbbbb932f83c0ffabd794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v2-6daf518d178cbbbb932f83c0ffabd794_r.jpg&&&br&这多简单,根本体现不了T图法的优越性。搞复杂一点的,请看例题:&br&某企业2014年12月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价款10000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700(符合增值税抵扣条件),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著名运输费500元,增值税额55元,包装费300元,设备安装完成后的员工培训费用为1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br&&br&对于这种略微复杂的交易,不要被阵势所吓住,这里讲一套处理原则:&br&原则一:老规矩,先确定三要素变动。&br&原则二:敲定数字的顺序是从资产到负债再到所有者权益。&br&原则三:有银行存款的先敲定银行存款。&br&原则四:发现写出的数字对不上时,先找所有者权益的问题再找负债的问题再找资产的问题,前提是原则二已经认真贯彻执行。&br&&br&这里哪些要素有变化,资产变动了,而且既有加,也有减。负债减少了,产生了可抵扣应交税费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所有者权益减少了,因为培训费用不允许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要费用化。箭头画出来再说:&br&&img src=&/v2-d5a83dce7d2ab232cca8918_b.jpg& data-rawwidth=&857&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7& data-original=&/v2-d5a83dce7d2ab232cca8918_r.jpg&&&br&先敲定资产,而且从银行存款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不管别的,做一笔交易付了多少钱你还能不清楚吗?这是显而易见的。&br&银行存款减少了+55+300+500+元&br&那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呢?&br&买价加上可以资本化的成本:0=10800元&br&接着处理负债,因为我们买东西取得了可抵扣增值税发票,这个东西可以让我们少交税,所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少了5元&br&最后处理所有者权益,这里唯一不可以资本化的便是培训费,这个是费用,且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入管理费用1000元。&br&&img src=&/v2-022e4fd08dea03f1e4ae_b.jp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v2-022e4fd08dea03f1e4ae_r.jpg&&最后检查下对不对,左边净减少2755元,右边合计减少2755元,正好相等。所以这里你就看到了,在处理涉及多科目的交易时,T字图能把问题分解得很清楚,也特别方便复查和修改,不像分录搞成一团浆糊,不知道该先处理哪个。&br&&br&再来看看折旧。折旧是会计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把资产的账面价值按一定的系统化的方法分期费用化。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资产会越用越旧,为了体现这个事实,咱们记折旧。另一个角度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想象一下,某总资产6000万的公司买了台5000万元的大型设备,可以用二十年,如果不记折旧,那么前些年,股东们拿到的报表上,每年都漂漂亮亮地放着个5000万元的设备,看似公司实力雄厚。然后,第二十年底,设备报废了,公司的资产刷地一下少了5000万,你说惊不惊悚。为了不这么惊悚,所以我们把这5000万慢慢费用化。&br&&br&所以,折旧导致的是固定资产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的增加)。为了核算多年累积的固定资产减少金额,会计上就创了一个固定资产备抵账户——累积折旧。&br&&br&折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br&&ol&&li&年限平均法&br&&/li&&li&工作量法&br&&/li&&li&双倍余额递减法&br&&/li&&li&年数总和法&br&&/li&&/ol&&br&具体方法这里不赘述,可以自行百度“折旧方法”&br&&br&折旧的处理在T字图上展示出来便是&br&&img src=&/v2-15cefe3ca9bafc405040_b.jpg& data-rawwidth=&862&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2& data-original=&/v2-15cefe3ca9bafc405040_r.jpg&&一般每一个会计期间末,企业都会做一次这个调整。多年累积起来的折旧都会放在累积折旧这个账户里面。有公式: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累积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最终的资产负债表,我们看到的固定资产的数额都是固定资产的净值,也就是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的另一个备抵账户,减值的问题《会计基础》不涉及,暂不赘述)&br&&br&讲完了固定资产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折旧,接下来就是固定资产的处置了。&br&&br&固定资产处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固定资产报废,一种是固定资产转让出售。另外,还有可能是因为一些意外事故而毁损。&br&&br&固定资产一旦处置,就意味着固定资产要从账上划走了,彻底没有了,所以,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所有账户都应该清零,比如,固定资产主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账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不能没了身子,还留着尾巴。&br&&br&来看一道题目:&br&乙公司现有一台设备由于性能等原因提前报废,原价为500000元,已计提折旧45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报废时的残值变价收入为20000元,报废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3500元。有关收入、支出均通过银行办理结算,不考虑相关税金。怎么画图呢?&br&&br&先得介绍一个特殊的账户,叫固定资产清理,这是个资产类的过渡账户,主要是把那些正在处理流程中的固定资产丢进去,因为固定资产处置不是一个说处置就能处置的,他们往往很大,而且涉及的乱七八糟的科目很多,所以,统一在里面做归集。先把固定资产和其相关科目的余额丢进去:&br&&img src=&/v2-d228b3a4d4b0e8f74c34_b.jpg& data-rawwidth=&883& data-rawheight=&6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3& data-original=&/v2-d228b3a4d4b0e8f74c34_r.jpg&&&br&固定资产减少这里是按照初始成本写的,为500000元。累计折旧这里箭头向上,意味着累计折旧减少了450000,两项相抵,相当于固定资产的净值50000元被划进固定资产清理了。这里好好体会下箭头的方向以及净额和初始成本的区别。&br&&br&下面,我们把这部分清理的固定资产卖了20000元,同时为了做这笔交易,额外支出了3500元的清理费。把这个过程如下画出来:&br&&img src=&/v2-16ecc1a7091_b.jpg& data-rawwidth=&1427&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7& data-original=&/v2-16ecc1a7091_r.jpg&&最后一笔,把剩下的固定资产清理33500全部作为清理带来的损失处理掉,作为营业外支出,调减所有者权益:&br&&img src=&/v2-e82bb996c4fd9d33f32fe9_b.jpg& data-rawwidth=&927&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7& data-original=&/v2-e82bb996c4fd9d33f32fe9_r.jpg&&到这里,你们可能有些云里雾里了,怎么一个处置固定资产要搞这么多图,烦不烦。别急,要是看分录你绝对会更晕,咱把四张图放在一起一重叠,你就能立马看出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这就是直观的好处!&br&&img src=&/v2-c78a967bf4d08cc4808b2_b.jpg& data-rawwidth=&983& data-rawheight=&7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3& data-original=&/v2-c78a967bf4d08cc4808b2_r.jpg&&并起来:&br&&img src=&/v2-4ccdbc970d1_b.jpg& data-rawwidth=&1081& data-rawheight=&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1& data-original=&/v2-4ccdbc970d1_r.jpg&&&br&现在,你会发现,我们把固定资产清理的加加减减放在一起后,是全部可以消掉的,而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是可以相互抵减的(备抵账户和主账户原值相抵减会得到净值),营业外支出拆开,拆成30000元和3500元。最后你看到的是:&br&&img src=&/v2-d11dd0d624_b.jpg& data-rawwidth=&1073&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3& data-original=&/v2-d11dd0d624_r.jpg&&到底发生什么现在是不是很清楚了?一个账面净值为50000元的固定资产被卖了20000元,卖亏了30000元,同时,为了卖这个固定资产,咱付了3500元的清理费用。&br&&br&这就是直观的好处,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固定资产清理只是一个资产类过渡账户,它是链接买卖两头的桥梁,它的存在只是暂时的。&b&有了T字图,交易的实质真的就是一目了然!&/b&&br&&br&&br&这是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的情况(卖价低于账面价值),如果是卖赚呢?无非就是把右下角的营业外支出改成营业外收入罢了,所以你只要能看到交易的实质,不管题目怎么变,都是不要紧的。&br&&br&3. 材料采购和发出业务&br&这一块里,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为什么存货要在卖出时才确认成本,二是材料成本差异是个什么东西,三是增值税的进项销项是什么回事。有了T字图,这些都很好理解。&br&&br&采购原材料和采购固定资产是一样的,钱出去,物进来,那图该怎么画,我就不说了。但是,存货相比固定资产来讲,还有个特殊性:第一,存货的价格往往是波动的,受到市场、进货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二,存货的购入是频繁的。那么,每一笔存货的购置如果都按照实际的进价来处理,就会带来较大的管理负担,为此,企业采取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计划成本法。&br&&br&所谓计划成本法,就是根据长期以来的历史采购价格,或是预算上确定的价格,对存货做一个价格上的认定。举个例子,某公司长期进购苹果,价格在一斤4块钱左右波动,那么不管每一批次实际价格多少,都按照4块钱的计划价格记账,那这样子,就会有实际与计划的差额,这个差额,我们归集到一个叫“材料成本差异”的账户里,然后在期末一次性地做集中处理。由于差额可正可负,所以累计出的材料成本差异,也是可正可负的。&br&&br&来看一道真题举个例子:&br&一般纳税人A公司购入甲材料一批,货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22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br&&br&第一步,我们先按实际价格对材料购置进行记录:&br&&img src=&/v2-e51fbef00c507fdc8eced877_b.jpg& data-rawwidth=&1089& data-rawheight=&7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9& data-original=&/v2-e51fbef00c507fdc8eced877_r.jpg&&&br&关于增值税,这里是买东西,所以是进项,进项抵减应交增值税,因此负债这边是减少的。材料采购这个账户放着的是实际的采购成本。&br&&br&现在,把实际的转成计划的:&br&&img src=&/v2-fcffb7cc9e81e_b.jpg& data-rawwidth=&1090& data-rawheight=&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0& data-original=&/v2-fcffb7cc9e81e_r.jpg&&&br&因为实际的小于计划的,所以材料成本差异这里应该是用来抵多的,所以是向下箭头。其实两个图可以合在一起,材料采购就不存在了,材料采购这里也只是暂记的作用。&br&&br&后来,A公司又开出商业承兑汇票购入甲材料一批,货款230000元,增值税39100元,计划成本还是220000元。这里咱就不用材料采购账户转一道了,直接并起来:&br&&img src=&/v2-0cc165a90da4f0aecb5e2e35a7776b7c_b.jpg& data-rawwidth=&1134&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4& data-original=&/v2-0cc165a90da4f0aecb5e2e35a7776b7c_r.jpg&&因为还没付钱,只开了票,所以银行存款不减少,应付票据(负债)要增加,等兑付时,再减少银行存款,减少应付票据。&br&&br&两笔比较一下,第一笔导致材料成本差异负20000元,第二笔导致正10000元。假设这家公司继续这么采购下去,一年下来,材料成本差异就加加减减,留下了这么个余额,这个余额就是这一年里实际采购成本比计划采购成本多或少的金额。这个金额有什么用,业绩评估上就很有用,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的金额是正数,而且很大,那说明采购部买东西买贵了,超出了预算,这是成本控制没做好的表现。那如果是负数,采购部就有奖金可以拿了。&br&&br&接下来是原材料的发出,原材料发出不是卖掉原材料的意思,是把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意思。&br&&br&原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也有两大类,一类也是实际成本法,一类也是计划成本法。并且和购入的是对应的,就是说,买入按实际计量,发出也按实际计量,购入按计划计量,发出也按计划计量。&br&&br&发出的实际成本法又分为四类,分别是:&br&1. 个别计价法,顾名思义,就是识别出每一个存货的购入价格,从原材料转入生产成本,一般适用于飞机大炮坦克这种大大的东西。&br&2. 先进先出法,意思就是名义上默认先买的被先发出了,咱进了几批苹果,混在一起,发出是也分不清楚哪个是哪个,但默认先进库的被先发出了。&br&3.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就是按一个月里进的原材料的总买价除以一个月里进的原材料的总量,计算出加权平均单价,然后再按发出的量乘以加权平均单价,计发出存货的成本。比如第一批100个,每个3.5,第二批300个,每个3.6,第三批200个,每个3.4,那这600个平均单价3.52,这个月若发出了250个,那发出成本就是880元。&br&4. 移动加权平均法,也是加权平均,但和上面不一样,这个是每次进货都重新把账上的和新增的合在一起加权平均一次,得到新的原材料单价,操作上略微麻烦,往往是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用计算机自动算的。&br&&br&那计划成本法呢?&br&我们知道,计划成本法下有一部分原材料成本被放在材料成本差异里面了,所以要在发出时一并把归属于发出原材料的那部分材料成本差异一并给带走,放进生产成本或者是费用。&br&&br&来道真题:&br&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值差15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差异5000元,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该企业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15000元,行政部门领用材料500元。&br&&br&我们先把购货的情况画出来。&br&&img src=&/v2-3b3f2dee43fd1ca0c302629_b.jpg& data-rawwidth=&1104&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4& data-original=&/v2-3b3f2dee43fd1ca0c302629_r.jpg&&&br&这个图上面的小横线代表的是账户上的期初留存的余额,是存量,不增不减。&br&&br&那么现在发出了一部分原材料,一部分用于生产,一部分用于行政管理。用于生产记为生产成本,用于行政管理的记为管理费用。&br&&br&先把原材料发出额敲定:&br&&img src=&/v2-fe18a50be7d7da0cbd3c3cb29e7ca0e8_b.jpg& data-rawwidth=&1086& data-rawheight=&7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6& data-original=&/v2-fe18a50be7d7da0cbd3c3cb29e7ca0e8_r.jpg&&这里说一句,生产成本这个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本应画在右下角,标向下标志。但我为什么放在资产里面呢?首先,你会看到,这样做是不影响两边平衡的。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生产成本会在下一个部分(生产业务账务处理)里面经过生产流程和直接人工费用一起,变成库存商品(产成品)成本的一部分,库存商品是资产,而在库存商品被卖掉之前,这笔成本并不会流出企业,说是成本,实际还是资产。&br&&br&原材料处理完了,下一步是处理材料成本差异,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合理分摊出单位原材料的成本差异,再按发出量算出发出部分应该该分摊的成本差异。发出原材料时,原材料的金额是00=200000元,成本差异是-3500元(),那就是每一块钱原材料该分摊-0.0175元。所以,生产车间该分摊的部分是15000X(-0.0175)=-262.5元,行政部门领用应该分摊的部分是500X(-0.0175)=-8.75元。&br&&br&那么,现在就可以把这部分搞定了:&br&&img src=&/v2-20beb205a96f7a0b6b76b3a48eba97fa_b.jpg& data-rawwidth=&1087& data-rawheight=&7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7& data-original=&/v2-20beb205a96f7a0b6b76b3a48eba97fa_r.jpg&&这里怎么理解,有了T字图就比较好看懂。材料成本差异里本来是负数,意思是节约差,就是采购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砍价,导致原材料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少了3500元。那这部分节约的,因为原材料发出被转出了271.25元。节约的部分被转出了,就是资产变多了271.25元,箭头向上。这个节约的部分,算两个东西头上去,一是生产成本,节约了262.5元,二是管理费用节约了8.75元。不要问我为什么管理费用节约了8.75元箭头是向上的,我说了,箭头表示的三要素层面的变动,管理费用节约,就是所有者权益变多。&br&&br&到此, 材料采购和发出业务也搞定了。&br&&br&4. 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br&生产业务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把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归集到我们的最终产生品上。财力是银行存款,物力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人力就是应付职工薪酬(负债)。&br&&br&基本的T字图便是:&br&&img src=&/v2-c92c42ee60a_b.jpg& data-rawwidth=&1089& data-rawheight=&7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9& data-original=&/v2-c92c42ee60a_r.jpg&&&br&这里制造费用啰嗦几句,它和生产成本一样,是个管理会计用的账户,所以财务会计报表上是看不到这个东西的,它说是成本类科目,其实是个半资产。生产成本我刚才说过,生产库存商品所投入的原材料就丢进去,制造费用里放什么,放那些要在多个商品间系统分摊的成本,比如A仓库同时生产甲乙丙丁几种商品,那么产生的水电煤气费也搞不清楚是谁的,就统一丢进制造费用里,再用一定系统方法在甲乙丙丁间分摊,计入库存商品,资本化。分摊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产成品产量比例法、年度计划分配率法,都是按不同基准分配,原理是一样的,在此不赘述了。&br&&br&另外,在核算时,制造费用不一定直接丢进库存商品的成本里,可能先分摊进生产成本,再从生产成本丢进库存商品。总之,企业所有资产的归属,要么是成为了另外一项资产,要么就是成为了一笔费用消失在了空气中,除此之外,还有分红给了股东。会计的工作就是记录这个纷繁复杂的转换过程。&br&&br&5.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br&产品生产出来了,下一步就是卖掉了。还记得固定资产处置是怎么做的吗,把处置时固定资产账面净额和收到的钱款之间的差计入营业外收入(卖赚)或营业外支出(卖亏)。&br&&img src=&/v2-bc5dade1ca1_b.jpg& data-rawwidth=&1091& data-rawheight=&7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1& data-original=&/v2-bc5dade1ca1_r.jpg&&&br&卖库存商品,原理是相同的,但有一点点细微的差别。差别就是,在做固定资产处置时,我们是把盈亏的差额净值计入收入或费用,而在卖库存商品时,我们则是做双向记录。什么意思,你们看了就知道了:&br&第一向,钱进来。&br&&img src=&/v2-0c183b646d2d0a6cfbef9_b.jpg& data-rawwidth=&1085&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5& data-original=&/v2-0c183b646d2d0a6cfbef9_r.jpg&&第二向,物出去。&br&&img src=&/v2-fba48736abebb3e2cc8e2af_b.jpg& data-rawwidth=&1085& data-rawheight=&7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5& data-original=&/v2-fba48736abebb3e2cc8e2af_r.jpg&&就是说,一进一出,要分别表示,为的是提供更详细的会计信息。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也是一样。&br&&br&另外,在销售商品时,因为增值税而多收到的钱财,是要交给国家的,所以,不要忘了在左边多画一笔银行存款,在右边多画一笔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br&&br&6.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br&这一块没什么好说的,基本都是一个T字图:&br&&img src=&/v2-600a413f4c1a385ec704ae_b.jp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v2-600a413f4c1a385ec704ae_r.jpg&&7.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br&终于终于到了最后一个部分了,钱赚到了,该是时候对我们一年的业绩做一个汇总了。&br&&br&第一步,把所有的收入和费用都汇总成为本年利润。&br&&img src=&/v2-71aa672bc3a3c667d57e1f_b.jpg& data-rawwidth=&1095& data-rawheight=&7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5& data-original=&/v2-71aa672bc3a3c667d57e1f_r.jpg&&第二步,把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等待下一步处理:&br&&img src=&/v2-3f13ee87ec_b.jpg& data-rawwidth=&107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6& data-original=&/v2-3f13ee87ec_r.jpg&&第三步,提取盈余公积,盈余公积分两部分,法定的和任意的。&br&&img src=&/v2-686a8acd7_b.jpg& data-rawwidth=&1085&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5& data-original=&/v2-686a8acd7_r.jpg&&第四步,如果要决定分配股利了,那就是把所有者权益变成了负债。&br&&img src=&/v2-f5ae3fcdb6a2ea2f4368b_b.jpg& data-rawwidth=&1090& data-rawheight=&7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0& data-original=&/v2-f5ae3fcdb6a2ea2f4368b_r.jpg&&等到真正支付股利时,应付股利和银行存款同时减少就行了。&br&&br&到此,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全部用T字图表示完了。最后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把T字图翻译成借贷呢?&br&&br&&br&&b&一句话:左边的向上箭头全部改成借,右边的向上箭头全部改成贷,左边的向下箭头全部改成贷,右边的向下箭头全部改成借,即可。&/b&&br&&img src=&/v2-6e8dbf4acadcf435becc4e77f66de725_b.jpg& data-rawwidth=&1094& data-rawheight=&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4& data-original=&/v2-6e8dbf4acadcf435becc4e77f66de725_r.jpg&&&b&你不用管什么备抵账户、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的事情,前提是你坚持箭头只记录三要素层面的变动这个原则。&/b&&br&&br&越是复杂的交易,T字图在做理解分析上越是有用。在讲解库存股、固定资产清理和材料成本差异时大家应该可以注意到,用T字图一梳理就远比分录要的直观准确。直观这一点,是借贷分录怎么都做不到的。朋友们可以用这个工具进一步理解一些不好理解复杂交易,比如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等,用T字图来分析这些交易是极好的。只要能写出分录的,就一定能用T字图!&br&&br&&b&后记&/b&&br&本文总计万余字,配图45张,编辑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这些文字背后,是我这个从零开始的会计小白在四年多求学生涯中的点滴感悟、理解与总结。写作的过程,就像是在给四年前那个一无所知的我讲课一样那么自然而有耐心。到这里,我已经把T字图的原理完完整整地教给你们了,也用《会计基础》的架构操练了一遍,相信你们对这个工具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愿这能解决你们在会计入门时的一些困扰。只要是工具,都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优化,而这个过程还要大家一起来,我这里只是做一个开头,有任何问题,都欢迎和我交流。&b&刘校长坚信,学生的学习实践才是老师教学创新的最大源泉。&/b&&br&&br&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会计启蒙老师,Henry 冯骁骅老师,你是帮我打开会计大门的人,你给我的启发与鼓励我毕生难忘。感谢在ACCAspace和知乎上认识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你们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感谢&a data-hash=&d784ac585fcb613f4c3d96a& href=&///people/d784ac585fcb613f4c3d96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d784ac585fcb613f4c3d96a&&@张骎驰&/a&,你不仅是我最爱的人,更是我在事业上最坚定的战友!&br&&br&最后,祝每一个会计考证人早日出坑,我们学的东西并不枯燥而且非常有趣!
多图预警,长文预警。 恭喜我,终于让你们看到了这篇文章!本文里所总结的方法将极大降低会计的入门门槛,将极大减轻千万会计学子的学习负担,也将进一步促进会计思维的普及。为造福更多人,本文允许原文链接分享,允许学生组织和学生个人的非盈利公众号免…
大四了,根据自身情况回答一下。&br&&br&大一的时候摆过地摊,上门推销过,干过苦力,给我的感觉就是劳动力真的是很廉价的,&b&不要着急把时间去用没有思考的劳动力变现&/b&,那是一个很愚蠢的做法,有机会的话体验体验就好。&br&&br&大一的时候是白纸,什么都不太懂。刚开始觉得学生会很厉害,后来觉得实验室很厉害,后来觉得社会上创业的人很厉害,再后来就是觉得大家都是普通人,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关于学生会,可能是我大学最后悔的一件事情了吧。学生会两年,学到的东西几乎为负。当然还是得看个人性格,像我这种比较内向一点的当然需要更多的去充实自己。外向的人可能呆在学生会会更有成就感。&b&不要盲目羡慕别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b&&br&&br&大一的时候因为学校不是很好,特别不甘。故卧薪尝胆,除了在宿舍睡觉的时间其他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和自习室,每天晚上刷高数都刷到了凌晨两点,虽然我可以成绩到专业顶尖水平,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效率很低,但是我总觉得把自己感动了。实际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br&&br&&b&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大多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b&&br&&br&我认识到我更多时候是在自我感动。所以后来我更喜欢胡居仁的这句话:&br&&br&&b&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b&&br&&br&但是每天泡图书馆也是有好处,在大一的时候,我安安静静地读了很多书籍。这可能是我大学最沉下心来的一段日子。因为我们学校在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基本上是与都市隔绝了。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深山老林中修炼一样,每天忘记很多烦恼,没有市侩,没有迷茫,记得当时有一排全是太祖的书,爱不释手。时常上课的时候还在想一些情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硅谷文化深深的影响了我。我大概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些东西,不会像大学以前那样无知的有些可怕。大概那段日子就是最充实的一段日子。塑造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那时候大概我也明白了:&b&每个人的出生不同,背景不同,在看个人成就的时候需要看他的起点有多高。&/b&&br&&br&当然,初入大学的时候对什么都保持好奇。这时候就有很多的学长学姐开始当你的大学导师了。那个时候你会觉得什么学生会的部长,实验室的学长什么的都好牛。但实际上也是这三年接触到了各个领域的人才会知道自己当时的认知有多么狭隘。&b&很多比你厉害的人在他不熟悉的领域说的大多都是错的。&/b&保持独立思考,保持学者的沉默与谦恭。&br&&br&这时候不得不提一下乔布斯,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等硅谷大佬了。很大程度上他们刷新了我的三观。在看《硅谷》这部美剧的时候,有时候真是哭笑不得。&b&保持反叛,保持酷,永远不要迷信权威。&/b&这种观念我在《编程之美》上也看到:&br&&br&&b&我详细询问了她从中学到大学、研究生的情况,她在学校里没有一科的成绩是非常拔尖的,也没有太坏的成绩。她从来没有做过出格的事情,如逃课、自己写一些程序、打工等。我在她身上看不到对卓越的追求,也没有看到她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想法......所以我认为本公司不应该聘用她。&/b&&br&&br&企业招人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的了。&br&&br&除了读书能开阔眼界,还有就是&b&不断认识比自己酷的人。&/b&大二的时候会有规划的每周去认识一些我不熟悉领域的很酷的人。自此我的观念总是受到冲击,也让我更加豁达。&b&当你在自己的圈子到达顶端的时候试着跳出你的圈子,去认识更有意思的人,更酷的人。&/b&&br&&br&事实上我有些幸运。在大二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学长,大家一起在科技园创业。他们都很有想法,很努力。那段日子收获很多,他们毕业就在上海全职创业,我觉得创业的这种五味杂呈的感受会让大学生活更有意思。所以&b&机会总是来源于细节。来源于别人不太关注或者别人关注却缺乏执行力的时候。&/b&&br&&br&因为喜欢交朋友,不可避免的就会遇到靠谱的和不靠谱的。遇到的不靠谱的多了,自己的判别能力就变的越来越高了。这中间,那些走过的坑只有自己明白,心里的滋味也不好受。&br&&br&实际上,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属性的团体,找一个靠谱的前辈指引你是相当重要的。会让你的路走的更顺畅。更符合你的预期。&br&&br&境界很重要,圈子很重要。能力更重要。事实上我们的校训是&b&致知于行&/b&。执行力的重要性每个人心里都清楚。电影《社交网络》里面,扎克伯格胜在执行力。大学听过无数人的抱怨。大多都可以归结为执行力不强,堕落的原因就那么几个。但是执行力强的人大多大学结束都会比较满意自己的大学生活。关于执行力,有很多方面。大学里可以做的一些事:&br&&ol&&li&每天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早起早睡。&/li&&li&可以去 Cousera,MOOC 等网站学习世界名校的课程。国内清华有一个学堂在线,也是很不错的。在知乎实习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的国际视野太少了。&/li&&li&有机会的话不要老是窝在学校,多出去走走,体验外面的世界。&/li&&/ol&因为我本身是计算机相关专业&br&&br&所以计算机专业的话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 Github 和 博客上。这对于你以后的技术发展,职业发展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代码家最近发了一篇文章,觉得写的不错:&br&&br&&a href=&/p/& class=&internal&&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历程和学习方法 - 代码家的文章 - 知乎专栏&/a&&br&&br&&b&然后,英语真的很重要!&/b&&br&&br&还有一点就是保持感恩吧。比如刚入学的你很迷茫,有人帮助了你,就&b&学会感恩&/b&。毕竟别人没有那个义务帮助你。我很深刻的记得大学的那个暑假爷爷出车祸了,我24小时的照顾了他一个月,包括大小便。我很感恩自己有这个机会照顾他。因为我初中的时候生病的时候他也是这么照顾我的,而且一直让我保持乐观,我觉得就像乌鸦反哺。亲人的爱总是温暖。所以,大学在外,还是&b&常回家看看,多陪陪家人。&/b&&br&&br&事实上,我们做事情总是不顺。会碰到各种逆境。会很失落。开始否定自己。但是事实上是我们或许需要一些 &b&阿 Q 精神 &/b&,停止抱怨,乐观一些,去总结一些事情。&br&&br&相关回答:&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计算机专业大一大二该怎样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 陶程的回答&/a&&br&&br&大学,大概就是&b&做自己喜欢的事,泡自己想泡的妞或&/b&&b&撩想撩的汉子吧&/b&&b&。&/b&
大四了,根据自身情况回答一下。 大一的时候摆过地摊,上门推销过,干过苦力,给我的感觉就是劳动力真的是很廉价的,不要着急把时间去用没有思考的劳动力变现,那是一个很愚蠢的做法,有机会的话体验体验就好。 大一的时候是白纸,什么都不太懂。刚开始觉得…
大部分的回答像是励志答案,同样适用于“我26岁开始学钢琴晚么?”,可是编程不等于学钢琴!不会弹钢琴最多使你生活乐趣少了一种可能,少一点社交资本,但不会对你的生存产生太大影响。但如果不了解编程思想,那未来有可能被降维攻击。而当我们世界在慢慢被编程思想统治时,缺少它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br&&br&我是教了很多人学编程后,才意识到编程思想的存在。之前我以为编程是项技能,不懂编程的人只是因为不了解这项技能,可以像任何一项其它技能一样通过123456步来掌握。但当我真的花时间去教一些人编程时发现,这种技能与大部分技能之前的区别已经大到可以称之为一种思想的程度。就像你要教一个人几何证明题,大部分人确实写不出一个通用的123456步。而且如果想举个现实中的例子,会发现编程思想是一个独立的思想,没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正是因为现实中没有场景训练过,所以也举不出合适的例子。&br&&br&当然了,并不只有学过编程的人才有编程思想。而且如 &a data-hash=&291ecde8cad37& href=&///people/291ecde8cad3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till& data-hovercard=&p$b$291ecde8cad37&&@Still&/a& 所说,语言工作者、艺术家也有自己的思维,这些涉及到存在本质的工作确实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xx思想”一类的工作,欢迎其它行业的人也说说。&br&&br&列几条重要的编程思想:&br&&br&1. 过程思想:&br&过程思想指一个程序会按顺序一条条语句执行的思想。会编程的人觉得:这还用说么。&br&事实是,大部分人的人生有相当大的随机性,是事件驱动的,遇到每个情况的时候临时做决策。即使是经历过复杂工程的人,如果工程流程本身没有太多的自由度(如建一个房子),那么人也很难跳出框架,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meta thinking),表现为他们在处理生活问题时的简单思维。而在写程序中,每时每刻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br&编程与众不同的原因在于,现实生活中通常没有高的自由度和试错机会,自由度体现在当需要某个值的时候,一行代码就可以调用,但如果是现实中的一个物理移动,就没有那么方便了;当需要分支时,一个 if 就可以,但现实中确不是每个值都可以取到的。试错体现在,我们可以大段的copy paste,可以运行一下试试,现实生活中呢?总不能先盖个楼试试吧~~ 类似的事情出现在19世纪初,电机通过电线传输能量来驱动导致了流水线的产生(机床的布置不再受能量传输的限制)这在机械时代是几乎无法实现的。&br&其实现实中有一类工作也具备了高自由度和低试错成本——销售——说话是一件自由度高、成本低的事情。所以我们见到&b&优秀的销售&/b&能做到迅速地判断一个顾客的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顾客说不同的话(分支),一步步地推进销售(顺序执行),当某个环节卡壳时,重复骚扰客户(循环)。在失败时还会一定程度地反思修正整个过程,这很像是执行程序的过程。&br&&br&2. debug思想:&br&这条比第一条更重要,通常也更缺乏。体现在新学编程的人,往往遇到问题了就爱乱猜,不看报错信息,不打输出,不调试。&br&犯错误后需要反思,找到犯错的根本原因,总结找错误、改正错误的方法,这个本应该是初等教育阶段就完成的内容,但由于呵呵的原因,很多人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栽。为什么编程能训练这种思维,因为即使再2的一个人,如果他一天解决10个错误,通常也会有1个错误是通过正确的方式解决掉的。&br&&br&3. 接口(API)思想(模块化思想)&br&模块化的最终目地是,每个人把自己该做的做好,然后大家组合一下就可以了(这里没有考虑故意通过 API 设置壁垒这些战略),这意味着,接口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和其它人对接时的难易程度,这是个设计问题,新手经常会犯暴露冗余接口,成员变量全局化这样的问题。体现在现实中便是公私不分明这种职业化不高的表现。现实中我们并不总有机会体会到好的API带来的便利,去年买的拖把杆今年买不到拖把头了很正常,即使能买到,又能省多少钱呢(比如3m挂钩)?但在编程中,好的API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所以 Eric Schmidt 会说 Well-done platform APIs are the key to everything.&br&国内目前职业化不高的现象十分明显,对创新的阻碍非常大(本应用钱买到的东西买不到,但对于可以通过API分发的资源,后端成长的很快,我的观点是:国人职业化的最大的阻力不是能力,而是没有标准。一旦有了标准,可以发展得很快。按照程序API来制定标准是马上可以看到效果的方式)&br&&br&受 &a data-hash=&8f73e8c36cf119d7012ac9f& href=&///people/8f73e8c36cf119d7012ac9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yyyyyy keeeeee& data-hovercard=&p$b$8f73e8c36cf119d7012ac9f&&@yyyyyy keeeeee&/a&&a data-hash=&dad1d4f01c3a165bfaf3& href=&///people/dad1d4f01c3a165bfaf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米洛& data-hovercard=&p$b$dad1d4f01c3a165bfaf3&&@米洛&/a& 启发:&br&Elon Musk 在 gigafactory 发布会上说他们像做一个产品一样来建造这个工场。另外,想一下自动化测试与连续集成:每次更新第一时间看到问题;敏捷开发:流水线化的软件开发。很多新的事物都存在些与旧的思维方式不相容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应用新模式成功的案例。这些新事物共同的特点就是试图用程序替代掉人工的因素,这样便可以记录每个发生的事件,根据数据去不断优化(在输入输出明确的条件下优化过程)。成功的企业管理也有相同的理念——及时反馈,不断优化(想想你遇到过多少不断犯相同错误的企业管理者)。当然会有人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这是对的,但看一下大趋势就知道,变化已经在发生了。&br&&br&想到新的再继续补充。&br&&br&所以,该问的问题不是“xx岁学编程晚么”,而是“我应该怎么学编程”。(当然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已经有自己成功的事业,那么比起自己学写代码,了解如何和把自己的事业和编程结合是个更好的主意)&br&&br&&b&Update: 欢迎大家在留言中补充你认为重要的编程思维,以及和生活中思想、其它技能间的类比,我会在更新时@你&/b&
大部分的回答像是励志答案,同样适用于“我26岁开始学钢琴晚么?”,可是编程不等于学钢琴!不会弹钢琴最多使你生活乐趣少了一种可能,少一点社交资本,但不会对你的生存产生太大影响。但如果不了解编程思想,那未来有可能被降维攻击。而当我们世界在慢慢被…
&p&从小被教育好好学习,但却从没人教我怎样好好学习,直到接触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才发现以前的学习多么低效,高效的学习又多么迷人!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心理学视角探究学习理论,既能将常用的老方法化腐朽为神奇,又能指导我们培养新的高效方法。&/p&&p&以下6个方法,每个方法都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有效”(认知心理学理论),以及“怎样高效利用”(理论照进现实),另外,部分理论还结合了年初参加职业考试的经历,这场考试也让我真切体会到高效学习的威力和魅力,学习真不是一件苦差事!&/p&&p&&b&1、注意力稳定性理论:必须有目的的预习。&/b&&/p&&p&注意力稳定性。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而是周期性起伏变化,通俗讲就是课堂45分钟,真正有效时间大约不到20分钟,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要成为学霸,有效的课堂时间必须用来听重点,听难点,听方法思路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有目的的提前预习非常重要,必须要带着问题听讲。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要么不预习,要么稀里糊涂预习,虽然瞪大眼睛听讲,最后只能自证智商确实存在差异!&/p&&p&之所以将这条放到第一点,一是课堂听重点太重要了,另外就是对于N多年没踏入课堂的人来讲,集中精神听讲基本不可能,时不时就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立难安,尽管大多数时候在开小差,但我对上课内容吸收非常高效,这归功于有目的的预习,带着问题听课,一旦老师讲解到问题内容,自然就全神贯注!&/p&&p&&b&2、记忆衰退理论:必须及时复习。&/b&&/p&&p&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p&&img src=&/209ee28a1d0bfabc59ae60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3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p&上面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非常重要,但实验又证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也非常重要,并非复习就有效果,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就会事半功倍!&/p&&img src=&/82f9bd79ea3bb4c05dc3a40_b.jpg&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82f9bd79ea3bb4c05dc3a40_r.jpg&&&p&什么才是最佳的时间节点,实验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但对于较为繁重的学习,这近乎不太可能,我个人的实践是:即时复述很关键(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12小时或睡前温习很重要(最好是通过题目巩固),1天后、2天后、8天后三次复习,效果通常就已经非常不错。&/p&&p&&b&3、记忆编码理论:必须动手构建知识树。&/b&&/p&&p&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加工信息。加工深度很难衡量、定义,因时而异,但有效的深加工肯定是在记忆内容和已知信息间建立联系,而建立知识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串联、和组织!&/p&&p&以年初的考试学习为例,在我眼中,书本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无序堆积,而是一个树形结构,一个节点就是一个问题,我要做的,就是建立并完善这课知识树,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增删节点,不断发展、壮大这棵知识树。知识树一旦被搭建出来,每一个节点就是一次思考,每一次思考就是与周边知识节点的一次连接,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知识树也就越来越有条理,越来越有生命力,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团浆糊,毫无头绪!&/p&&p&具体搭建方法可参见思维导图,为限制篇幅这里不细述,已经发布在公众号《终身学习?不懂这个方法都是白学》。&/p&&p&&b&4、内隐语言理论:打破学习错觉。&/b&&/p&&p&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学得好,是错将熟悉当做知道。比如我们学习一个章节内容,画了重点记号,甚至还做了笔记,这时我们可能会认为学得很好,对知识点也了如指掌,但如果合上书做个简单的自我检测,瞬间就会忘掉三四成。再比如,问自己一个经典问题:“什么是囚徒困境”?心里是不是很快闪出“两个人”、“博弈”、“策略”等关键词,觉得对这个问题很熟悉,但如果我要求用你完整描述出来,你真的知道吗?&/p&&p&这种学习错觉(误将熟悉当知道)是内隐语言与外部语言的差异造成的。语言分为内隐语言和外部语言。通俗讲,内隐语言是我们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外部语言就是我们正常交谈或小声默念。内隐语言过于隐秘、快捷、破碎,而外部语言(或者书写表达)是逻辑、完整、成体系的,但如果一个知识点能用内隐语言描述,我们就误以为很熟悉。&/p&&p&具体到学习中,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时,内隐语言抓住了几个关键点,我们就会产生学习错觉,误以为都知道,但知识点不是孤岛,是由逻辑关系构成的,这需要外部语言去描述、串联,唯有经过外部语言检验,才是真正的掌握理解!因此,必须将内部语言转换成外部语言。认知心理学推荐生成与测试两种办法:&/p&&p&生成效应是指向同学、朋友、家人解释解释所学知识,在解释过程中,主动思考组织知识,构建出知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有经验的童鞋都知道,很多灵感都是在给别人讲题中产生,甚至是请教别人时恍然大悟,另外做讲座之类的对掌握知识非常有用!&/p&&p&测试是指对知识点进行自我提问,然后将答案小声说出来,或者完整写出来,不能心里一晃而过几个关键词就觉得了解然后测试结束。&/p&&p&&b&5、情绪绩效理论:压力是资源。&/b&&/p&&p&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但对学生及成人教育而言,考场发挥也非常重要,临场心态非常关键,那一刻的心态抵得上几个礼拜、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苦功!这就涉及情绪绩效理,即情绪唤醒水平和绩效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的关系,情绪太低或太高都会损害绩效。所以适当的压力是有好处的,完全没有压力或压力过高都会影响发挥。&/p&&p&压力的最新研究还表明,我们对压力的认知会改变这一压力曲线(大致是左、右平移)。比如一个实验证实,如果人们被简单告知“你是那种在压力下表现更好的人”,他们实际表现会提高33%,即使这只是随便说说也无妨,重要的是信息改变了个人对压力的评估方式。所以,视压力为资源,会让我们在压力下表现更好(向右平移),而谈压色变则会让哪怕一丁点的压力都影像我们发挥(向左平移)。&/p&&p&&b&6、合理休息:休息也是学习。&/b&
曾翻译一篇长达44页的学习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异类》等畅销书就是以该论文为原型),译文为《刻意练习:成就天才表现》,该论文对合理休息的描述非常精准:&/p&&blockquote&A number of training studies in real life have compared the efficiency of practice durations ranging from 1 -8 hr per day. These studies show essentially no benefit from dura-tions exceeding 4 hr per day and reduced benefits from practice exceeding 2 hr (Welford, 1968; Woodworth & Schlosberg, 1954).
&br&有很多关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就逐渐递减,超过4小时根本就没有效果了。因此合理的休息与高效率的学习同等重要,长时间无效学习尤其会让人心生厌恶。 &br& one would expect that the level of practice an individual can sustain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is limited by the individual's ability to recover and thereby main-tain a steady state from day to day. After the individual has slowly adapted to a constant level of practice, increases ought to be possible. In contrast, if an individual cannot recover each day from a given level of practice, sustaining that level will lead to exhaustion and mental fatigue. &br& 要想长期能够保持稳定的学习效率,就不能一次过度消耗甚至透支,要确保每次学习时精力都能够恢复。一旦过度透支,不仅会造成效率低下,甚至带来精神疲劳,削弱动机和坚持动力,很多少年天才通常过于急功近利(或被迫),致使兴趣、热情被消耗干净,最后无法坚持而失败。&/blockquote&&p&对于长期的学习,明智的做法是,控制每天的高强度学习时间,避免精神疲劳或逆反心理,简而言之:&/p&&p&1)短期内,要合理调配好学习与休息,避免过度透支精力和兴趣,要细水长流。&/p&&p&2)长期看,长时间的坚持学习,能够让身心能逐步适应,之后可逐渐增加学习量和学习强度。&/p&&p&另外,认知心理学有一个“间隔效应”:分几段时间来学习,不要试图一次学完所有东西,这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知乎答题更是如此,比如本题我陆陆续续写了快3天,每天写一点压力不大,状态还好,如果非要一次性写完,答案要么太水,要么兴趣透支就此封笔)。此外,研究还证实,学习之后休息或睡一会,能有效提高记忆效果。&/p&&p&以上。影响学习效率的理论还有很多,比如注意力切换损耗理论,记忆构建理论,格式塔理论,学习区理论等等,将在下篇分享。&/p&&br&&br&&p&PS:公众号搜「高太爷」 ,后台回复“刻意练习”获取学习论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动化测试学什么语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