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投篮犯规时候被判走步是什么鬼

|  
|  
|  
|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33|回复: 4
投篮时候被判走步是什么鬼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0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7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0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7 积分
就是在黑白圆那边,一投一个走步·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 积分
确定不是投篮键按得太久了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应该是投篮按久了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5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2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5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2 积分
按得太久了 跳起来后落地了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4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4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我觉得不是按得太久,而是放得太快。
我就经常想晃人的时候轻轻一点就起跳了。
Powered by第二部分我们已经给出了一个观点:如果我们认为这个跳步是第二部分提及的情况4.1,在空中持球,那么这是合法动作。如果认为是4.2,单脚在地面时持球,那么落地后不能旋转,是非法动作。那么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他何时从运球进入持球(Catches a live ball)状态。
Catch(抓住)的一般语义显然不同于另一个规则常见术语Touch(触及),虽然对Catch状态FIBA官方没有进一步说明,但由于运球和走步是不能并存的状态,因此从运球结束的定义[1]:双手同时触及球或允许球在一手或双手中停留(rest in one or both hands,不一定要双手)来看,进入Catch状态并进行中枢脚的判定至少应该在运球结束之后。又因为双手指尖触球未必就能实现一个语义上的Catch,那么从运球进入持球状态的点也有可能比运球结束更晚一些。大致如此。
那么有同学就说了,我现在知道持球就可以认定中枢脚了。现在科学昌明,影像资料汗牛充栋。我把这个人做动作的GIF扒下来逐帧分析,看他在哪一帧接住球,然后看脚下的中枢脚,然后不就可以万无一失的判定有没有走步了?
似乎是个好主意。之前其实我在举例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例如
6.1FIBA教学视频的上篮走步(第一部分提过):
持球时确立右脚为中枢脚,中枢脚再次落地前球未出手,所以这球走步了。这么判断并无不妥。
然而为了让大家理解所谓“尺度”。我们再来看几个GIF:
6.2央视篮球教程中用来做演示的一个标准的上篮:
嗯,非常普通的一个运球上篮。似乎没什么可讲的。
6.3国内体育院校排名第一的北体大教师示范的上篮:
看上去也是一个标准的接球上篮。
然后让我们用逐帧分析来确定中枢脚:
性质和6.1完全一样,假如确立左脚为中枢脚,中枢脚再次落地前球未出手,这球难道走步?
再看图6.3:
性质和图6.1还是完全一样,假如确立左脚为中枢脚,中枢脚再次落地前球未出手,这球也是走步?
然而再返回上文看看常速的GIF,的的确确是两个无比常见的上篮。抛开北体大和央视的专业性不提,现实中估计也没有多少裁判敢把这两个球吹掉吧。
所以这就是我们要谈的临场尺度问题了。这里我要对逐帧分析GIF的同学说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7.1的确有很多人在问我判断持球(Catch)的点在哪里。但是我个人认为,Catch在实践上必然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点。就例如单手翻腕形成持球,是手掌翻到水平面30度开始判定,还是45度?双手接球形成持球,是从2个手指触及的那一刻起,还是5个手指?这些是很难量化的。
7.2裁判也是人。临场的时候他要先判断一个Catch,然后看脚下,这个过程是需要反应时间的。图6.1和图6.2、图6.3的差别在哪里?尽管单从截图看上去三个图一模一样,但是图6.1中,他脚在地面的状态至少持续了8帧约0.5秒;而图6.2中央视教程的截图虽然性质相同,但是仅仅持续了2帧约0.2秒;而图6.3北体大教师的静态截图,0.06秒每帧的截图也仅能找到这么一帧,也就是说,截图中的状态持续了不到0.1秒!考据学上说孤证不立,那么用这孤立的一帧去代表Catch的过程进而认定这个老师做了一个其实是走步违例的上篮教学视频,是否合适呢?
7.3用视频回放逐帧分析带球走,并不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方法。例如第二部分跳步规则中提到的“双脚同时落地”的状态:再如何同时的落地,在慢镜头下也是有先后的。须知技术的进步早已超乎人类的极限,高速摄影机可以在一秒钟之内拍摄多少帧?答案是1000亿。
7.4再回到现实中,除开FIBA官方不允许采用辅助回放设备判定带球走违例[2],关于带球走违例临场的判罚尺度,2010年CBA也做了官方判罚指导。里面明确提及了“不要吹毛求疵,不要吹只有你自己才能看清的带球走违例。”[3]。
所以关于尺度的问题,我还是推荐之前我们引用过的FIBA官方的裁判教学视频(FIBA Guidelines for Referee Education)[4],大家可以把带球走这一节都看一遍,对于中枢脚的认定时机,就会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但是同时要指出的是:FIBA在这个视频中本身就提到,对于持球时机临场判断的尺度不一致是当前一个严重的问题。
例如比赛中你吹掉了北体大老师这个上篮,你觉得GIF的某一帧证明了他持球的时候单脚在地面,所以这是一个好哨,OK,到这里为止完全没有问题。但问题是你能一整场保持这个鹰眼般的尺度么?或者更严厉的一个问题是:你自己上篮的时候,会用这个尺度要求自己么?如果你做得到尺度一致,你的确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下面从我个人的尺度出发来判断神图的持球状态。有这么3帧。第5帧开始疑似持球,第7帧双脚离地。
这里有一个问题,5、6两帧右手始终在球的侧面,左手在球的另一侧,未翻腕形成携带,直到他跳起到空中为止,我们根本无法判断他是否真正的双手去Catch到了球。
为了解释方便,这里暂且就委屈一下胖哥,来个莫须有,就当他持球了。那么单脚在地面疑似持球的这个状态究竟持续了多长时间呢?我把GIF调整到常速。
不到0.1秒。
算了吧。走步违例是用肉眼宣判的,不是高速摄影机。FIBA也不允许录像改判带球走。
感谢各位一直看到这里。在此我便用我的尺度阐明我的观点:这个球认定在空中持球是合适的。接下来双脚落地,旋转,抬起中枢脚投篮,合法动作。事实上,临场的裁判也没有判罚走步——他做了犯规停表的手势。
最后我们再来看几个GIF,看看情况4.1空中持球双脚落地接旋转的跳步,作为一个持球状态判断尺度的参考。
BetterBasketball的空中持球双脚跳步教程。这里再强调一次BB的权威性。且不提有这么多NBA球星参加了教程的摄制,08年虎扑网友科普视频主讲人Rick Torbett的时候,用的是2007 NCAA Men s Final 4 Coach s 大会上Rick对场下的500名教练发表演说的照片。
第二部分示范跳步教程里的另一个动作。
上面是教学视频的尺度,再看看NBA更为豪放的规则判定(接下来我也会分析NBA规则在这个点上的差异),比如内线中比较喜欢用这个脚步的阿尔-杰弗森。
这里我就不一一截持球的图了,大家可以结合上面我所说的,自己分析和体会。
最后回到我反复强调的一点:原则问题和尺度问题的区别。同样是下一个走步违例的结论,如果说的是什么投篮抬起中枢脚是走步啊,跳步后再迈一步必然是违例啊,中枢脚换了是走步啊,这种属于完全没有看过规则,或者对规则理解不够,原则不对,自然不能认同。
但是如果是尺度问题,比如有人坚持觉得胖哥脚在地面的时候就持球了,然后跳起中枢脚双脚落地,虽然与我的观点相左(老实讲,我觉得没有人会用如此严苛的尺度来要求自己),但我无意反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尺度,我们求同存异。
但是话说回来,尺度这个东西也不能无限制的延伸。比如下面这个球:
某个公众号在判定中枢脚的时候,对“停止运球”的认识如下图所示。如果裁判都按照这个标准去吹比赛,球员不要说变向,就连正常运球推进恐怕都会很为难吧。
考虑本文篇幅,第三部分先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会再分别讨论走步案例频繁出现争议的原因,NBA规则在走步方面的规则差异,以及带球走规则中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细节。
参考文献:
[1]FIBA, 2014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4.1.2[EB/OL],http://cbagm.com/Rules/FIBARules2014.html?page=29,
[2]FIBA, 2014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46.12[EB/OL],http://cbagm.com/Rules/FIBARules2014.html?page=53,
[3]中国篮协, 赛季CBA、WCBA执裁工作要求和尺度的统一[EB/OL],http://sports.sina.com.cn/cba//.shtml,
[4]FIBA, Guidelines for Referee Education[EB/OL],http://www.fiba.com/pages/eng/fc/expe/refe/p/openNodeIDs/1059/selNodeID/1059/guidelines_volume1.html,
『全篮球』精选文章已在公众号菜单汇总,欢迎关注。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全篮球其它文章
全篮球约稿,作者虎扑ID:DDNASH7来看一个判例:CBA季后赛京辽G3第四节比赛开始不久,郭艾伦突破中与刘晓宇接触,中央裁判叶楠宣判进攻犯规。赛后讨论中,很多球迷认为,这应该是一次2+1,裁判反判为进攻犯规。但事实上,这是一次完全正确的判罚。此类判例其实非常普遍,
走步真特么是个永恒的话题,虎扑又有三个动图已经刷了一百多页了。正好师妹催更,就用这个套图蹭一把热点。图123如下:那么先放我的看法:图1走步,图2合法,图3合法。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想怼我的冲动???来我们来友好沟通,以德服人。首先分析图1和图3,其实这两个图
我们知道,FIBA规则和NBA规则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对干扰球(规则术语细分成干涉和干扰,科普文不细谈)的界定。例如下面这个球:在NBA规则中,有:11-1-B 球员不得在比赛区域内接触任何处于篮圈上方假想圆柱体范围内的球。因此这是一次干扰球违例。但在FIBA规则中:31.
本文由吹过斯蒂芬库里的裁判中仔供稿,首发王湿胸的公众号“裁判一直在路上”。裁判员手势(以下简称“手势”)是裁判员在场上与队员,教练员,记录台以及观众交待、使用的最基本、直观的身体语言表达方式。不管是一般犯规,还是技术犯规,甚至是违反体育道德和取消比赛
在学习篮球规则的过程中,碰到一些争议判罚是常见现象。很多朋友喜欢发视频给裁判咨询“这球怎么吹”?然后在裁判,尤其是高等级裁判回复后,将答案奉为圭臬,遵照执行,然而这样真的好吗?阁楼最近在虎扑路人王碰到过一个争议的判罚。Soma在决赛的时候多次使用如下技术
我们来看昨天开拓者赢森林狼比赛中的两个案例:开拓者内皮尔传球,被吉昂拍到,然后在琼斯脚下反弹,琼斯高速快下拿球上篮。不少朋友就会喊了,哎呀这脚球啊!还获利了!这NBA裁判一年拿几十万刀咋这么瞎?然后还没过半分钟,开拓者高富帅伦纳德持球,又被吉昂拍到,然后
很多朋友问起路人王总决赛的soma步,所以聊一下。要看结论请直接跳转到最后一段,已经总结好了。但是我个人是不推荐只看结论的。实际上,跳起/抬起(这两个词意义一致——考特莱巴@FIBA)中枢脚投篮的问题,阁楼已经解释过很多遍了,基本上该注意的点也都写了不止一次。
CBA常规赛28轮,山东客场123-126不敌广州。来看几个判例:比赛第一节,莫泰尤纳斯获得罚球机会,可惜手感不佳,首罚不中之后,第二罚更是偏的离谱。随后广州队郑准拿下篮板,比赛继续。此球判罚是否正确?我们知道,在规则43.2.3中,有如下规定:罚球队员可用任何方式罚
作者 枪の水仙 授权转载。原文链接:https://bbs.hupu.com/.html这个帖子不谈与魔术师息息相关的另外两个话题,只谈身为篮球运动员的“魔术师”约翰逊在当年到底是怎么打球的。魔术师职业生涯场均19.5分7.2个篮板11.2次助攻1.9次抢断,12届全明星,在NBA共征战了
杜兰特封盖詹姆斯的漏哨还没吵完,哈登对斯玛特两个进攻犯规又上了首页。无责任乱弹一下吧。勇士骑士的裁判报告之前已经出来了,来看这个两连漏判:报告原文如下:Q4 00:27.0Foul: Personal INCDurant (GSW) makes forearm contact to James (CLE) that affects his SQB
本文介绍FIBA和NBA规则中的“合理冲撞区”,文末有广告。 首先要澄清
本文探讨2017新规则改变对实战有何影响。 我们知道,国际篮联在今年对篮
昨日CBA联赛浙江对山西最后时刻,浙江队刘泽一在前场接到队友传球起跳,落
在今日雷霆客场110:91轻取雄鹿的比赛中,威斯布鲁克出仅出场26分钟便
来看一个判例。 17/18赛季CBA常规赛首轮昨日开战,山东主场对山西的
授权转载,作者知乎ID:浅唱那抹伤。 之前一哥们儿问我一问题,如何打控卫
NBA暗戳戳的在即将到来的17-18赛季中微调了他们的一些比赛规则和规定
本文可以独立阅读,但是先行阅读本公众号[规则]菜单的走步分析系列文章,建
“篮球心得”系列文章由赵预生老师授权分享,赵老师之前是第二炮兵体工队篮球
想了想,还是谈谈这次NBL斗殴的罚单吧。写了这么多规则科普,这是最不实用篮球接球后,不运球,后撤步投篮走步吗_百度知道
篮球接球后,不运球,后撤步投篮走步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接球后,但可以试探步,前提是你双脚落地接球,要么投,要么穿,没有明确的中心轴脚走步
采纳率:75%
来自团队:
队员持球后,可以运球、传球和投篮。队员跳起在空中,只要在中枢脚在落地前,可以投篮或传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还能这么玩?字母哥耍得盖伊没点脾气
还能这么玩?字母哥耍得盖伊没点脾气 10:12:55 {{info|html}} {{advert|html}}
[QQ视频] 还能这么玩?字母哥耍得盖伊没点脾气这球算走步吗?总决赛判例告诉你这球算走步吗?总决赛判例告诉你ball篮球客百家号基本上,除了某些“看着不顺眼就是走步”的意识流,认为走步违例的朋友可以分成三类:认为旋转后抬起中枢脚投篮是走步。这种观点占大多数。认为这个跳步是单脚在地面持球后跳起,然后双脚同时落地,所以不能再旋转。重点放在这里的朋友并不太多。认为旋转时最后一步跨的过大,期间必然有腾空,造成了双脚在地面时跳起中枢脚,然后任一脚落回地面的违例状况。这种观点就更少见一些。针对这几种观点,下面我们来看总决赛G2的一个判例,应该说,这是个非常经典,也很有意思的判例!我们看到,朱芳雨运球后撤步,做投篮假动作骗开布拉奇,向前跨步抬起中枢脚,用非中枢脚单脚支撑挑篮得分。这是一个明显到不能再明显的旋转后抬起中枢脚投篮,所以显然,观点1是站不住脚的,我之前也多次撰文分析了抬起中枢脚投篮的合法性(参阅:抬起中枢脚投篮为什么不是违例?抬起中枢脚“金鸡独立”为什么不是违例?),可以看到,抬起中枢脚投篮无论在规则理论上还是临场实践上都是合法动作。所以我们说,观点1是错误的,基本上形成这个观点的原因,还是规则基础比较薄弱。那么观点2呢?我们来看持有观点2的朋友,是怎么分析出其步法是带球走的。首先,在上面的“图片2”中,他认为这个点是停止运球,并且确定了中枢脚。基于这个持球点判断,他认为这不是空中结束运球--双脚同时落地--双脚都可以成为中枢脚的情况;而是持球后单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的情况。该情况不能旋转,所以右脚向右迈一小步时,带球走违例就发生了,后面的动作不必考虑。然而如我在走步系列第三部分中所分析的,确定中枢脚的前提“Catch a live ball”是一个过程,用某一帧GIF去卡持球点,在实践上是不可行的。另一个问题是,即使可以用某一帧GIF去卡,图片中的这个点也并不是一个常识上的“结束运球”的点,此时显然还可以继续选择运球。我们看总决赛的判例,依据图片2的尺度,在下图就可以界定结束运球了。可是实际上,接下来朱芳雨选择了继续运球切入,这是很正常的技术动作,不可能被判断为结束运球后的两次运球违例。我们再来看朱芳雨实际开始收球的这一帧,此时右脚在地面。这个截图用来认定持球显然比图片2更为合理,那么据此是否可以确定中枢脚为右脚,然后后撤步时右脚再次落回地面,带球走违例发生?事实上,朱芳雨收球的这个过程和后撤步右脚抬起几乎同时发生,临场认为在收球时已经腾空,左脚是中枢脚,这是合乎常理的。否则,如果按照图片2的尺度,大家把今晚的比赛一帧一帧的慢镜回放一遍,再卡出一堆中枢脚落回地面的走步都不成问题。因此我们说,持有观点2的人,应该说看过带球走规则。但是在规则细节上,以及规则和实践结合上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再来看观点3,这是一个很细节的规则点,也即我在走步系列第一部分提到的,以中枢脚为轴旋转后抬中枢脚投篮,要注意区分“旋转”和“向前跳一步”的区别。如果在旋转过程中出现了双脚同时离地,那么就形成了规则25.2.2第一个黑点中双脚站在地面时跳起中枢脚,然后任一脚落回(return)地面的违例情况。然而我们说,区别是否合法旋转的重点毕竟是双脚同时离地,而不是迈的大不大。如果这一步跨的直接飞起来了,自然违例无疑,但是单纯只是跨的很大,这个也不一定是违例。比如朱芳雨这一步就并不小,但是是否有腾空?显然是没有的。所以我认为,支持观点3的朋友,对规则理论的认识是到位的,细节方面也很考究,但是呢,在分析的时候偷了个懒。他没有去认真看NikeBoy最后那一步有没有腾空,仅仅是觉得这步跨的大了就认为是违例了,而实际上,是并没有什么证据能断定那一步发生了腾空的。因此,我必须要说,NikeBoy整个步法,至少从现有的影像资料和观察角度,认为是违例的观点是缺乏依据的。最后我想感谢总决赛G2的当值裁判。虽然我们看到,画面右下角主场观众纷纷比出了走步手势:但是画面左上角的杨茂功老师顶住压力,坚决强调了得分有效的判决!我们说,在这样的关键比赛做出这样的好判罚,对基层篮球的规则普及,帮助是最大的。诚然,在一些野球场做出这样的脚步还是会受到质疑,甚至基层比赛中少数裁判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做出相反的判断,但是观念的变革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既然种子已经种下,相信它将来,总会慢慢发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ball篮球客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为您提供最全面的体育新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判定是不是走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