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化学的问题问题

现在化学还有什么重大的未解问题吗? - 知乎2781被浏览592375分享邀请回答1793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679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17 个回答被折叠()平衡思想解决化学问题(1)待续
&&&&&&平衡思想解决化学问题(1)待续
&&&&&&&&&&&&&&&&&&&&&&&&&古田一中&&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方方面面的综合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必须关注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关注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协调全球性的发展平衡;等等,这些都是平衡思想普遍存在的现实,这些都是宇宙万物的平衡法则与规律。平衡思想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学科思想之一,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将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平衡思想进行有机融合,构建动态平衡观,感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最终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主要观点:化学变化过程是有限度的,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平衡体系,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平衡状态是有特征的,v(正)=v(逆)是化学平衡的本质特征,其含义是指反应体系中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化学平衡是属于动态平衡,一旦改变条件会破坏旧平衡,建立新平衡,平衡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平衡思想适用于一切平衡体系,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
一、用平衡思想解决具体物质变化的问题
1.理解物质变化体系中的微观粒子。
理解几种气体水溶液中的微粒,可从物质的溶解平衡、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等加以分析,凡溶液中存在平衡式的,则平衡式的两边微粒均彼此共同存在。
①新制氯水(溴水、碘水可类比)中存在有以下三个平衡式与盐酸的电离式:Cl2+H2OHCl+HClO,HClOH++ClO-,H2O
H++OH-,HCl=H++Cl-,故溶液中有三种分子、四种离子。
②氨水中存在两个平衡式:NH3+H2O NH3&H2ONH4++OH-,H2OH++OH-,故溶液中有三种分子、三种离子。
③SO2水溶液(CO2可类比)
存在有三个平衡式:SO2+H2O&H2SO3
H++HSO3-,HSO3-H++SO32-,H2O
H++OH-,故溶液中有三种分子、四种离子。
有了以上分析,对于新制氯水、溴水、碘水、氨水、SO2水溶液、CO2水溶液中分别存在哪些微粒?这些微粒各有何性质?物质成分的多样性决定物质性质的多样性等问题就能全面理解。进而还可以通过平衡移动原理理解:为什么用浓、稀盐酸与次氯酸钠固体反应时前者生成氯气、后者生成次氯酸,反应产物不同?为什么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成分有很大的差异?向新制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在氯水中加入碳酸盐会增强漂白效果?为什么可以用硝酸银溶液鉴别NO2与Br2两种气体?等许多问题均可迎刃而解。
2.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宏观现象。
理解几种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可从所涉及的平衡入手,凡物质变化过程存在可逆反应的,均可借助平衡思想来加以分析。
①分析颜色现象:氯气溶于足量的水且发生了反应,为什么氯水仍呈黄绿色?由于是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故仍显出氯气的黄绿色。为什么在沸水中逐滴加入黄色的氯化铁溶液可以得到红褐色的液体?由于氯化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水解是吸热的,升温促进水解,生成红褐色的Fe(OH)3胶体。为什么滴入酚酞的氨水加热后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由于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NH3+H2ONH3&H2O
NH4++OH-,加热促进氨气挥发,平衡左移,碱性减弱,红色变浅。
②分析沉淀现象:为什么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有沉淀生成?由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当Na2CO3与CO2、H2O发生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质量更大的NaHCO3时,NaHCO3的溶解平衡必然向结晶方向移动,从而析出NaHCO3沉淀。为什么在硝酸银溶液中依次加入NaCl溶液、NaBr溶液、NaI溶液、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白色沉淀、淡黄色沉淀、黄色沉淀、黑色沉淀?由于这四种有色沉淀分别是AgCl、AgBr、AgI、Ag2S,且Ksp依次减小,它们均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如:AgCl(s)
Ag+(aq)+Cl-(aq),当加入NaBr溶液时,溶液中的Ag+与Br-会转化成Ksp更小的AgBr沉淀,依次类推,故有上述现象发生。
③分析其它现象:为什么氢氧化铝固体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均发生溶解?因为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氢氧化铝的碱式电离方程式为:Al(OH)3Al3++3OH-
,酸式电离方程式:Al(OH)3+H2O[Al(OH)4]-
+H+,当加入强酸时,大量的H+破坏氢氧化铝的电离平衡,使酸式电离平衡左移,碱式电离平衡右移,生成铝盐;当加入强碱时,大量的OH-破坏氢氧化铝的电离平衡,使碱式电离平衡左移,酸式电离平衡右移,生成四羟基合铝酸盐,所以氢氧化铝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溶解方程式分别为Al(OH)3+3H+
==Al3++3H2O
,Al(OH)3+OH-==[Al(OH)4]-。为什么收集到的酸雨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会有所下降?因为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SO2排放到空气中可与O2、H2O蒸气形成酸雾,存在以下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2SO2+O2
2SO3,SO2+H2O
H2SO3,SO3+H2O==H2SO4,2H2SO3+O2==
2H2SO4,随着时间的延长,平衡体系中的SO2、H2SO3不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强酸H2SO4,氢离子浓度增大,故pH下降。
<font COLOR="#.理解物质制取原理的本质原因。
&#9312;理解几种特殊的制气法:为什么可以用浓氨水与NaOH固体、碱石灰、生石灰等干燥剂混合制取氨气?由于浓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与电离平衡,NH3+H2ONH3&H2O
NH4++OH-,当加入三种碱性干燥剂时,均会吸水放热或发生CaO与H2O的化合反应,均产生大量的OH-,使上述平衡左移,从而产生大量氨气。为什么在浓盐酸中滴入浓硫酸会产生氯化氢气体?由于浓盐酸中存在HCl气体的溶解平衡,当加入浓硫酸时,会吸水放热,气体溶解度减小,从而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
&#9313;理解几种特殊的集气法:为什么可以用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收集二氧化碳、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收集二氧化硫、用饱和氢硫酸氢钠溶液收集硫化氢?由于这四种气体均会溶于水且存在化学平衡或溶解平衡以及电离平衡(见上),而这四种饱和盐溶液中的Cl-、HCO3-、HSO3-、HS-可分别抑制氯气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以及四种气体的溶解平衡与电离平衡,使平衡左移,降低了四种气体的溶解度,造成四种气体基本不溶于相应盐的饱和溶液,故可以用排饱和盐溶液的方法收集这些气体。理解了这些气体难溶于相应盐的饱和溶液,对于除去Cl2中混有HCl选择饱和食盐水、除去CO2中混有HCl或SO2选择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SO2中混有HCl选择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除去H2S中混有HCl选择饱和氢硫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化氢的原因、不能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的原因,等等,就容易理解掌握了。&
&#9314;理解几种无水物的制备:氯化镁、氯化铜、氯化铁、氯化铝等溶液中获取无水物,为什么要在氯化氢气体的气氛中加热蒸发?由于这些金属氯化物在水溶液中均发生水解,存在水解平衡:如MgCl2+2H2O
Mg(OH)2+2HCl等,直接加热蒸发,温度升高,生成的HCl挥发,平衡右移,促进水解,容易产生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甚至在灼烧后会生成金属氧化物,难以获得无水物。如果在氯化氢气体的气氛中加热蒸发,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可抑制上述金属氯化物的水解,从而获得无水氯化物。理解了这些易水解的金属盐的制备,对配制这些盐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相应的酸?为什么明矾、硫酸铁等可做净水剂?除去氯化铜溶液中混有氯化铁杂质为什么常选择氧化铜、氢氧化铜、碳酸铜等?就自然会理解了。
例1.(2010·海南高考6)光谱研究表明,易溶于水的S02所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存在着SO2分子
B.该溶液中H+浓度是SO32-浓度的2倍
C.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都能放出SO2气体
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可得到Na2SO3、NaHS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解析:根据题设化学平衡知:该溶液中必含有SO2分子,选项A正确;根据分步电离平衡知:第二步电离的H+浓度远小于第一步电离的H+浓度,故该溶液中H+浓度远大于SO32-浓度的2倍,选项B错;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平衡左移会放出SO2气体,但+4价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若加入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则不放出SO2气体,选项C错;过量NaOH完全中和H+,可使上述平衡被破坏,平衡右移,最终生成Na2SO3,不生成NaHSO3,且NaHSO3和NaOH不共存,选项D错。正确答案为A。
例2.(2011·山东高考12)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
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是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解析:铝对应的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选项A错;铜放置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缓慢的反应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选项B错;AlCl3、Fe
Cl3、CuCl2均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水解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和HCl,加热促进水解,生成的HCl挥发,溶液蒸干后得到相应的氢氧化物,选项C正确;铝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在水溶液中Al3+不会放电生成铝单质;Fe3+在水溶液会放电但产物是Fe2+,也不是单质铁,选项D错。正确答案为C。
现场体验:
1.(2013·上海高考11)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和
HS-H++S2-。若向H2S溶液中
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减小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2.(2011·上海高考5)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
&&&&&&&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
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
正确答案:1.C
专题强化训练:
1.(2013·全国高考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2.(2012·江苏高考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9312;&#9314;&#9316;&&&
B.&#9313;&#9314;&#9315;&&&
C.&#9313;&#9315;&#9316;&
&&D.&#9312;&#9315;&#9316;
3.(2012·江苏高考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4.(2010·全国高考8)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
5.(2010·上海高考1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正确答案:1.C&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服务热线:
& 最新问题
07-27 18:07
4. 已知C-C可以绕键轴旋转,结构简式为下图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有3种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
知识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种类特点
07-26 14:45
化学没有基础 初中高中都没有学 马上高三了 还可以补起来吗? 已经购买了徳智会员,视频都可以看的,我应该看哪种视频,一轮复习? 一年我的时间够吗 谢谢了老师
知识点:学习方法
07-23 11:39
乙烯的最简式为什么是CH2,而不是C2H4。
知识点:乙烯的分子结构
07-22 17:09
n,NA,N,M,m 在这两个式子中的意义:m=M乘n,N=n乘NA。(高一衔接内容)
知识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07-22 15:03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乙烯。
(2)仪器B中盛装的试剂是&&&&&&&&&&&& 。为什么
知识点:常见的气体净化装置
07-18 22:54
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07-17 13:57
知识点:常见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07-14 16:33
高一几乎每次都将近满分,到高二却一直八十多分,但平常做题一般都九十几,考试却八十几,而且一看错题就觉得自己全都会,觉得是粗心的原因,怎样才能再次考满分啊
知识点:学习方法
07-14 14:14
化学必修一同步课,周业虹老师的,目录上课程都是40分钟左右,打开观看时为什么只有7.8分钟左右。后面的课在哪看啊
知识点:其他
07-10 20:29
我的化学成绩较差,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上课时会认真听讲了,觉得自己听懂了,可是一到做题目时,特别是考试时就不会做了。
知识点:学习方法
07-07 10:09
在标准状况下,1.7g氨气所占体积为多少L,它与标准状况下多少L硫化氢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知识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07-03 16:15
知识点: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07-01 19:12
高中所学的方程式
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06-29 09:13
常温常压下,D2 16O(D2O)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为NA。这句话为什么对?
知识点:阿伏伽德罗定律
06-29 09:01
某种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Br)元素的质量分数。
知识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06-22 22:09
1mol二氧化硅晶体中 硅氧健数目为4mol &为什么1mol硅与4个氧相连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晶体结构
06-18 11:52
必修中 有机化学中常用的化学式都有哪些?
知识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种类特点
06-15 22:55
有机化合物A,其结构如图所示,试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分子式_______,
(2). 1molA的完全燃烧消耗O2为_____mol,生成CO2___mol,生成水___mol
(3). 1molA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以与___molH2反应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
06-15 17:06
老师,为什么图片中题目第二题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的那种写法?为什么方程式是那样写,生成物为什么有水?为什么没有次氯酸等其他的产物?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06-15 16:51
图片上最后一题,与解析的关系。顺便解释一下划红线解析的意思。
知识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热点关注问题
提问同学:
解答教师: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提问同学:
解答教师: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提问同学:
解答教师:
知识点:导数的除法法则
提问同学:
解答教师:
知识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提问同学:
解答教师:
知识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高中数学]
答题数:1790
学生评分:4.94
[高中物理]
答题数:710
学生评分:4.97
[初中数学]
答题数:698
学生评分:4.83
[初中物理]
答题数:190
学生评分:4.83
轻松成为德智会员:
选择会员类型
成为德智会员
目录式课程
德智体验中心:咨询&400
辽宁省 锦州市 郭老师
内蒙古 赤峰市 张老师
内蒙古 满洲里 路老师
贵州省 毕节市金沙县 李老师
吉林省 长春市农安县 卜老师
吉林省 长春市 市区 匡老师
山西省 长治市 张老师
山西省 大同市 吕老师
河南省 许昌市禹州市 贾老师
陕西省 榆林市 乔老师
河南省 鹤壁市 刘老师
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
没时间自己巩固提高?
不知道自己弱项在哪,
是不是还有漏网之鱼?
课内知识听不懂、跟
不上,快要想放弃?
难题越积攒越多,不
好意思张口问?
每道题都似曾相识,但
还是做不出正确答案?
德智帮你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关于化学的问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关于化学的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化学科学前沿问题(下)
——回顾与展望
价格:¥32.50 &&
近来观看了北师大化学学院刘克文教授的国培讲座视频《当前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深受启发,但又觉着言犹未尽,为了更多、更好的了解这方面的有关论述,并有针对性的结合到中学化学(尤其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特以中国知网的大成编客为平台,精选汇集并学习了有关素材,做了主题编辑。本文集分为上、下两部分:《化学科学前沿问题(上)——与中学化学教学的结合》(又分为第1章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对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性、第2章如何恰当地将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中学化学教学相结合、第3章高等师范化学教学与化学科学前沿问题的结合共3章,这部分是可以对中学教学有借鉴作用的);《化学科学前沿问题(下)——回顾与展望》(也分为第1章化学学科前沿问题的理论综述、第2章当前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展望、第3章前沿中的前沿--近十年化学诺贝尔奖研究领域及该领域最新进展共3章,这是用来延伸阅读学习的,有利于拓展视野)。作为基础教育组成部分的中学化学教材从编写、试用到审定、出版耗时较长,使用后又要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避免不了几年、十几年一副老面孔,内容陈旧、知识老化过期的现象,而且理科教材尤为突出。如从早先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的一门科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到徐光宪院士的“化学是主要研究从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到分子和原子的各种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和组装态的合成和反应,分离和分析,结构和形态,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与物理、生物、材料、医学、环境、信息、地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已成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中的‘中心科学’。”[1]的最新描述。这都需要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吸收新知识,把科学前沿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否则,就会像一些有识之士在文章中所担心的“照本宣科,就会像桃花源中之人,‘不知秦汉,无论魏晋’了”。[2]本文集将化学科学的前沿问题与中学化学教学联系,具有教学和备考预测上的前瞻性,对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教研价值较大,编此文集以期也能为同样关注这个话题的同行们教研时提供便利。参考文献:[1]徐光宪.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任务[J].化学通报, -57.[2]吴本连.化学前沿知识教育功能例谈[J].山东教育,2001(11)(中旬):23 -24.
第1章 化学学科前沿问题的理论综述
1.21世纪几个化学前沿学科的初步探讨
本文论述了以绿色化学、材料化学、生命化学、计算机化学、农业化学及化学工程等为代表的化学前沿学科 ,初步探讨了化学科学在 2 1世纪初的发展趋势。&&&
来源:《化学教学》
2001年第04期
作者:徐祖民
2.从高分子化学与衣食住行到高科技发展
本文围绕国际化学年的主题,介绍高分子科学与人类衣食住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密切关系,结合高分子发展历程、高分子产业现状和高分子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概述了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情况。&&&
来源:《化学通报》
2011年第08期
作者:董建华
3.化学:发现与创造的科学——国际化学百年发展启示
本文从化学百年来发现与创造的若干事例介绍了化学科学的发展,从对学科本身的发展,对其它学科的促进,特别是对近百年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贡献出发,提出了化学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化学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新时期面对能源、资源、材料、环境等重要挑战问题,化学应该如...&&&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年第01期
作者:白春礼
4.高性能大规模分子动力学的前沿进展——近35年生物体系的...
蔡文生;Christophe C...
对近35年来数值模拟方法,特别是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和相关的优先采样技术在生物体系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回顾.由于生物体系研究对象的特点是体系空间尺度大且细胞机制时间跨度长,因此所涉及的结构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构成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最大挑战.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分子动力学的基本理...&&&
来源:《化学学报》
2013年第02期
作者:蔡文生;Christophe C...
5.化学的启示——为国际化学年而作
&正&2011年,是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也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的《怀疑派化学家》发表350年,科学史上常以这部书的发表作为化学创立的标志。&&&
来源:《化学通报》
2011年第12期
作者:路甬祥
6.从原子到大分子体系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化学50年
Enrico CGio...
本文综述并修订了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我们在计算化学领域所做的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序言部分把我们的工作置于当代科学的背景之下。然后我们以一种经典的基准测试体系——一种新的单粒子表象(即替代传统的原子和分子自旋轨道的化学自旋轨道)所构建的氢分子(H2)波函数——作为开始。用Hartre...&&&
来源:《化学进展》
2011年第09期
作者:Enrico CGio...
7.中国化学——从论文和产品生产大国走向创新强国
&正&目前中国化学正处在发展的转型期,即从一个论文出版、专利申请和产品生产大国转化为化学强国。中国化学挑战与机遇共存,需要更多的原始创新推进中国化学从化学大国走向化学强国。当前中国化学发展的形势我国化学的基础研究逐渐开始与世界前沿化学研究接轨,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化学科...&&&
来源:《中国科技奖励》
2011年第07期
作者:梁文平
第2章 当前化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展望
1.纳米技术在能源发展中将扮演关键角色
&正&能源科学在新时期面临的5个挑战:如何在电子级别控制物质过程;如何设计并完美高效地合成性质符合要求、具有革命意义的新的物质形式;如何从原子或电子组成的复杂关系中找到不同寻常的物质性质,并控制这些性质;如何在纳米级别掌握能源和信息,创造出能与现有技术相抗衡的新技术;如何远离物质...&&&
来源:《中国石化》
2008年第11期
作者:钱新
2.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吴创之;庄新姝
本文按照现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情况将其分为产业化技术、示范技术和前沿技术,对各类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现状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各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参考。&&&
来源:《中国能源》
2007年第09期
作者:吴创之;庄新姝
3.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江桂斌;蔡亚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环境科学的主流与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十年的环境化学发展历程,对环境化学面临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来源:《化学通报》
2012年第04期
作者:江桂斌;蔡亚岐
4.中国土壤化学的研究与展望
徐建明;蒋新
回顾土壤化学中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可为21世纪土壤科学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学科分支的理论依据。本文在简短回顾我国土壤化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讨论了近年来我国土壤化学的研究特点、现状及部分进展,并据此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及重点发展方向作了概括性展望。综合分析认为,对土壤进...&&&
来源:《土壤学报》
2008年第05期
作者:徐建明;蒋新
5.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吴国雄;李占清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在第33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对气溶胶与季风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和评估.本文综述了在此次论坛上所报告的国际和中国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作用有关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1)东亚季风能影响气溶胶的输送,特别是可以为由气溶胶引起的持续性强雾-霾天气过程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适宜...&&&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年第11期
作者:吴国雄;李占清
6.大气颗粒物表面光化学研究进展
孙云东;邹家骥
颗粒物在大气环境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其表面上的光化学反应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最前沿的领域。本文在阐述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基础之上,综述了大气颗粒物表面光化学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大气颗粒物表面光化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来源:《广州化工》
2013年第24期
作者:孙云东;邹家骥
7.前途光明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赵彦婷;周志华
&正&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大致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早在上世纪30年代,属于功能高分子的离子交换树脂和感光树脂就逐步得到了应用,但功能高分子作为独立的一类材料受到科学界、产业部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最近20多年的事。一般说来,利用其力学性能的高分子,称为一般高分子,如聚乙烯、聚苯乙烯...&&&
来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5年第07期
作者:赵彦婷;周志华
8.阻燃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若干前沿问题探讨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阻燃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当前阻燃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阻燃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并讨论了若干阻燃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前沿问题.&&&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6年第12期
作者:胡源;宋磊
9.我国化学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作为化学领域的一门新兴二级学科,化学生物学已经成为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交叉研究领域,是推动未来生命和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的化学生物学研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在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经费支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于化学...&&&
来源:《化学通报》
2014年第07期
作者:席真;陈鹏
10.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
朱海峰;孙涛涛
19世纪,科学家更多地从原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20世纪科学家则更多地从分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进入21世纪,化学会在哪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难题?什么是未来化学的新生长点?化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些都是对化学有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意义的问题。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基础科学》
2005年第04期
作者:朱海峰;孙涛涛
11.“精准医疗”背景下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精准药物设计...
展鹏;王学顺
如何实现对肿瘤、病毒感染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精准治疗是当前医学界的难题和研究热点。随着&精准医疗&计划的启动,当代药物设计也随之进入&精准&靶向药物分子设计时代。基于靶标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及特异性的药物递送系统是当代精准药物设计的重要方面。靶标-配体精准相互作用为基于靶...&&&
来源:《化学进展》
2016年第09期
作者:展鹏;王学顺
12.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学
何鸣元;戴立益
四、离子液体化学的科学问题离子液体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吸收了当代化学各分支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具有新兴的交叉学科的特点,涉及到化学学科的许多基础科学问题。这是因为,首先,常温离子液体是一种新颖的复合型功能材料,它包含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
来源:《化学教学》
2002年第06期
作者:何鸣元;戴立益
13.绿色化学研究进展及前景
贺红武;任青云
本文全面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定义、历史、原则以及研究方法,并按照目前通用的分类方法从原料的绿色化、催化剂的绿色化、溶剂的绿色化、合成方法的绿色化以及产品的绿色化五个方面对绿色化学尤其是绿色化学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
来源:《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01期
作者:贺红武;任青云
14.聚合物科学进展
本文对年我国高分子科学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全文分为高分子化学、响应性高分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组装、超分子聚合物、光电功能聚合物、生物医用高分子、石墨烯/聚合物复合体系、聚合物杂化体系和高分子工程等10部分。近年我国内地学者发表的高分子领域研究论文总量跃居世界...&&&
来源:《化学通报》
2014年第07期
作者:董建华
15.无机合成化学的热点研究领域
无机合成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简述了无机合成化学前沿研究的意义,介绍了其热点研究领域、发展动向和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差距。&&&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05期
作者:王敏
16.活性卤素化学
葛茂发;马春平
活性卤素是大气中的重要物种,它能参与大气中的多种化学过程,对臭氧的损耗有重要影响,影响许多重要物种的源和汇,同时对大气硫循环和汞循环也产生影响,在大气化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活性卤素化学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大气化学研究的重要前沿。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活性卤素化学实验和理...&&&
来源:《化学进展》
2009年第Z1期
作者:葛茂发;马春平
17.C_(60)团簇及高碳原子簇的化学和物理研究进展
陈荣;梁文平
&正& 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固体有机化学开放实验室朱道本院士和北京大学物理系介观物理与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甘子钊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C_(60)团簇及高碳原子簇的化学和物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项目紧紧把握住前沿科学的研究、发展方向,深入研...&&&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2001年第11期
作者:陈荣;梁文平
18.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学科发展研究
张建玲;尉志武
&正&当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向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提出一系列重大课题。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生命科学与技术、高新材料开发和应用等迫切需要化学家在更深更高层次上进行化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这其中很多关键问题是化学热力学问题,如相行为和体系稳定性方面的...&&&
来源:《化学学科发展报告(2010-20...》
2011年第期
作者:张建玲;尉志武
19.高分子学科动态与2016年度指南
结合年新情况,概述近期高分子学科新动态,给出年度基金申请指南,指出基金申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来源:《高分子通报》
2016年第01期
作者:董建华
第3章 前沿中的前沿——近十年化学诺贝尔奖研究领域及该领域最新进展
1.绿色荧光蛋白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介绍
杨梅;刘艳梅
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马丁.查尔菲和钱永健3位科学家在绿色荧光蛋白质的发现和开发方面的卓越贡献,阐述了绿色荧光蛋白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等。&&&
来源:《化学教育》
2009年第01期
作者:杨梅;刘艳梅
2.绿色荧光蛋白在药物发现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刘程彬;宋宏锐
目的药物的设计与筛选是药物研究的重要环节,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在药物发现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通过综述22篇中、英文文献,在化学药物基因药物等方面介绍了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药物发现研究中的应用。结果绿色荧光蛋白最早发现于美国西北海岸的水母中,在...&&&
来源:《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04期
作者:刘程彬;宋宏锐
3.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唐雅婷;刘克文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在原子水平上构建起核糖体的晶体结构,揭示了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关键机理:肽键生成机理和蛋白质翻译的高精确性。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对开发新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第16期
作者:唐雅婷;刘克文
4.基于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新型抗生素研究进展
张天娇;高向东
本文介绍了以核糖体为靶点的几种重要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近几年来出现的此类药物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进行了综述。远程交互作用网络及诱导-契合机制的发现、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新靶点的发掘、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及其他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如分子建模技术、计算机动态模拟技...&&&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2011年第23期
作者:张天娇;高向东
5.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介绍
杨发丽;刘克文
经过近40年的发展,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在大批科学家共同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合成天然产物、复杂药物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生命活性化合物等提供了高效、精致的工具,成为支撑制药、材料化学、电子工业等现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力量。本文介绍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赫克、根岸英...&&&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第14期
作者:杨发丽;刘克文
6.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发展历程简介
但世辉;陈莉莉
以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回顾了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发展历程,描述了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及实际应用,并对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最新进展做了展望。&&&
来源:《化学教学》
2012年第01期
作者:但世辉;陈莉莉
7.格氏试剂的制备、活性调节及选择性反应的新进展
赵晓娅;杨鹰
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质而成为国内外持续活跃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格氏试剂在合成、应用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有机反应高效的立体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及对映选择性等方面较为突出。综述了格氏试剂的合成、活性调节及选择性反应的研究新进展,并予以展...&&&
来源:《化学试剂》
2014年第06期
作者:赵晓娅;杨鹰
8.准晶体的发现、性质及其价值——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钟晓媛;刘克文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以表彰他发现准晶体(Quasicrystals)的贡献。准晶体与传统晶体不同,它具有5次旋转轴的长程有序结构,它的发现和研究具有重要学术和应用价值。&&&
来源:《化学教育》
2012年第09期
作者:钟晓媛;刘克文
9.丹尼尔&#183;舍特曼:颠覆传统发现新材料“准晶”
也是因为“准晶”,舍特曼本人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了更好地了解他和他的发现,记者进行了邮件联系,他也热情地回复了记者的问题,一幅“准晶”发现、应用的图画被描绘了出来。向传统挑战,“准晶”终获认可如今,准晶体早已不是新词了,每年举行很多探...&&&
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秦勉
10.细胞表面的智能传感器:G蛋白偶联受体——2012年诺贝尔化...
王昊;刘克文
美国科学家Robert J.Lefkowitz(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Brian K.Kobilka(布莱恩.克比尔卡)因为突破性地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这一重要受体蛋白家族的内在工作机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G蛋白偶联受体可以与激素和G蛋白结合形成三重复合物结构,从而活化G...&&&
来源:《化学教育》
2013年第04期
作者:王昊;刘克文
11.真菌G蛋白信号调控蛋白的功能研究进展
赵勇;王云川
G蛋白信号途径是真菌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枢纽,在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G蛋白信号调控蛋白(Rgulators of G protein signaling,RGS)是一类重要的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能通过促进G蛋白α亚基(Gα)偶联的GTP水解,使Gα和Gβγ亚基发生聚合,导致G蛋白失活,从而迅速关闭与G蛋白偶...&&&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2014年第04期
作者:赵勇;王云川
12.在计算机上进行化学实验——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李川;刘克文
美籍化学家马丁&#183;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迈克尔&#183;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阿利耶&#183;瓦谢尔(Arieh Warshel)因&为复杂化学系统设计多尺度模型&而共享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在众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提出了&多尺度模型&,即用量子物理处理分子结构或者化学反应的...&&&
来源:《化学教育》
2014年第10期
作者:李川;刘克文
13.当实验遇上计算机
对于今天的化学研究者来说,计算机和实验器材同等重要,计算机可以形象地模拟实验过程,传统实验结果能被计算机预测出来,化学已不再是纯实验科学。温晓东属于最早在所里使用超级计算机进行化学研究的成员,这与其学习经历有关。温晓东...&&&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周慧芳
14.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刘欢;刘克文
史蒂芬&#183;赫尔(Stefan W.Hell)、埃里克&#183;本茨格(Eric Betzig)和威廉&#183;默尔纳(William E.Moerner)因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方面的贡献共享了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使用荧光分子和特殊的光物理原理,巧妙地突破了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突破的&阿贝极限&,其开创性的成就使光学显微技术发展为&显...&&&
来源:《化学教育》
2014年第24期
作者:刘欢;刘克文
15.突破衍射极限——探索纳米世界的超分辨显微技术
李德增;陈波
介绍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并以此为背景围绕着如何突破衍射极限提高分辨率这一核心问题,通过衍射极限产生的原因、突破的途径及新型显微技术发展的历程及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期更好地认识新型光学显微技术在探索纳米世界时的作用和意义。&&&
来源:《化学教学》
2015年第01期
作者:李德增;陈波
16.DNA修复:为生命提供化学稳定性——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解...
方圆圆;刘克文
托马斯&#183;林达尔(Tomas Lindahl)、保罗&#183;莫德里奇(Paul Modrich)以及阿齐兹&#183;桑贾尔(Aziz Sancar)因为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细胞进行DNA损伤修复的机制,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3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解释了活体细胞DNA修复的运作机制,为治疗癌症这一人类的顽疾奠定了基础。&&&
来源:《化学教育》
2015年第24期
作者:方圆圆;刘克文
17.DNA修复——基因组稳定性护卫机制的原创与发现之旅
基因组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编码的信息指导生物种系的复制延续、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无论是在外环境因素的应激压力下还是处于正常状态,DNA损伤时刻在发生,由此,DNA损伤修复作为重要的细胞内在机制,在维护基因组稳定性、降低癌症等人类系列重大疾病风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三位科...&&&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6年第01期
作者:周平坤
18.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告诉你什么是分子机器
&正&让-皮埃尔&#183;索维奇1944年生于法国巴黎,他目前是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荣休教授以及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名誉主任。J.弗雷泽&#183;斯托达特1942年出生于英国爱丁堡,美国西北大学化学教授。先后于1964年和1966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2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来源:《创新时代》
2016年第11期
作者:朱平
19.三位“世上最小机器”发明者分享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正&瑞典皇家科学院于当地时间10月5日宣布,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设计了世界上最小机器的让-皮埃尔&#183;索瓦日(Jean-Pierre Sauvage)、弗雷泽&#183;斯托达特(J.Fraser Stoddart)和伯纳德&#183;费林加(Bernard L.Feringa)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设计制造出可移动分子的纳米机器,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
来源:《世界科学》
2016年第11期
作者:秦雪
价格:¥32.50
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将由主编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
名称:化学科学前沿问题(下)
价格:¥32.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化学的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