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可以写情诗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上网搜索一下的。英译的没找到。中译版本不少。有曾缄与于贞志的七言绝句,刘希武的五言,于道泉及不知姓名译者的白话诗。
  一般认为藏学开山宗师于道泉所译的最好。而译为绝句有人认为不妥。理由是原诗深具民歌特点,质朴晓畅,译为近体诗则没有活力,用典导致失于汉化。
  粗略看了各版本部分诗篇,窍以为言之有理,但似乎不能一概而论。译为绝句几可以说是创作,不过是取原诗构思或意象。受形式束缚,难免要裁剪添补,闪腾挪移。有时颇见奇效,有时则显得辞藻过于汉色汉香,僵硬、失真。译为白话诗,相信会较忠实的传达了原诗意思。问题是,这样是不够的。估计很多原本意思并不复杂,只是经过活佛之手而有了诗的味道。可译出来后,却有可能成为大白话,平淡无奇,效果一般。
  如最出句的那一首&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偶还没找到有译为近体诗的。如果有,恐怕这种排比句式,率真之美就都难以见到。如那一首&曾虑多情损梵行~&,译得实在太好了。原诗估计只有译作前两句的意思。直白显浅,一览无遗。可是发挥多两句,如来卿卿并列,就矛盾突屹,苦恼连绵,收到奇效。
  抄几首,对比一下。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这一世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从东边的山上,
  白亮的月儿出来了.
  少女的脸儿
  在心中已渐渐的显现
  在那东边的山顶,
  升起皎洁的月亮。
  未嫁少女的面容,
  渐渐浮现在心头。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明月何玲珑,初出东山上?
  少女面庞儿,油然萦怀想。
  东山崔嵬不可登,绝顶高天明月生。
  红颜又惹相思苦,此心独忆是卿卿。
  &在那高高的东山顶上,
  升起一*皎洁的月亮,
  玛吉阿米美丽而醉人的容颜,
  时时荡漾在我的心房。&
  写成的黑色字迹
  已被水和雨滴消灭
  未曾写出的心迹,
  虽要拭去也无从.
  写出的小小黑字
  水一冲就没了
  没绘的内心图画
  咋擦也不会擦掉
  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
  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情人一片心。
  黑字已书成,水滴即可灭,
  心字不成书,欲拭安可得。
  欲题新词寄娇娘,风吹雨蚀半微茫。?
  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灭铭肝肠。
  我默想喇嘛的脸儿
  心中却不能显现
  我不想爱人的脸儿,
  心中却清楚的看见.
  默想的喇嘛面孔
  很难来到心上
  不想的情人容颜
  心中却明明亮亮
  入定观修上师尊,心中偏偏不显现。
  不曾意想爱人脸,清清楚楚现在前。
  入定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我念喇嘛容,百思不能记,
  我不念情人,分明入梦寐。
  竟日冥思绝妙相,碧落黄泉两茫茫。?
  奈何红颜一时现,不需枯坐与焚香。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识,
  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第一不见最好
  免得神魂颠倒
  第二不熟最好
  免得相思萦绕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最好不相见,免我常相恋,
  最好不相知,免我常相思。
  素昧平生各茫茫,免使魂魄两迷荡。?
  纵使相见黛眉浅,不必惹得相思狂。
  有腮胡的老黄狗,
  心比人都伶俐。
  不要告诉人我薄暮出去,
  不要告诉人我破晓回来。
  守门的老黄狗
  心比人还灵
  别说我夜里出去
  今日清晨才回宫
  龙钟黄犬老多髭,镇日多昏仗尔才。
  莫道夜深吾出去,莫言破晓我归来。
  聪明老黄犬,告密慎莫为,
  薄暮我出外,黎明我还归。
  日暮瞒得众人行,却向宠犬语叮咛。?
  慎勿说道人已去,归时禅院近黎明。
  住在布达拉宫时
  叫持明*仓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萨时
  叫浪子当桑汪波
  布达拉宫之圣殿,持明仓央嘉措居。
  夜访拉萨逐绮罗,宕桑汪波亦是彼。
  端居布拉达宫时,仓央嘉措称上师?
  夜醉酒楼美女侧,衲本人间一浪子。?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
  今生同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
  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若随顺美女的心愿
  今生就和佛法绝缘
  若到深山幽谷修行
  又违背姑娘的心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我欲顺伊心,佛法难兼顾,
  我欲断情丝,对伊空辜负。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若随美丽姑娘心,
  今生便无学佛份,
  若到深山去修行,
  又负姑娘一片情。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本文来源:
在狗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8狗年春联对联大全(七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此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哦!2018狗年春联对联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我们将迎来狗年。朋友,你是不是打算写一副关于狗年的春联呀?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狗年七言春联大全2018”,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
在狗年即将到来之际,在此祝大家狗年快乐!朋友,有关于狗年的七言春联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狗年春联大全七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哦!朋友,更多
“狗护壹门喜无恙;人勤四季庆有余。”朋友,有关于狗年的春联对联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狗年春联对联大全2018”,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
春联是大家都喜欢的。朋友,有关于狗年的春联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狗年春联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朋友,更多狗年春联大全在出国留学网,敬请
仓央嘉措情诗仓央嘉措生平简介,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_百度知道
仓央嘉措生平简介,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1] 本
名仓央嘉措别
称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所处时代中国清朝民族族群门巴族出生地藏南宇松地区邬坚岭出生时间1683年去世时间1706年主要作品《仓央嘉措情歌》、《十诫诗》主要成就成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逝世地青海湖附近公噶瑙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仓央嘉措不是六世班禅吗,为什么写情诗?_百度知道
仓央嘉措不是六世班禅吗,为什么写情诗?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首先他是六世嘉瓦仁波切,不是班亲仁波切~先说他的诗。事实上,不是“情歌(杂鲁)”,而是“道歌(古鲁)”,因为原文的题目是“仓央嘉措古鲁”而并非“仓央嘉措杂鲁”。在藏语里,“杂鲁”是有规范的,“杂”是名副其实的“情”。而“古鲁”的含义是“道歌”,含劝诫意义的宗教道歌。所以,最初翻译仓央嘉措诗歌的人,不论现在怎么权威,其实他都很失败,因为单在诗歌题目的翻译上,他就犯了错误,以致以讹传讹到今天。而对仓央嘉措诗歌内容的翻译,更有不少歪曲历史、扭曲事实之处,甚至置真正的西藏文化及其宗教的意义于不顾,事实上扭曲了这些诗歌的本意。举个例子下面就诗歌中广为传诵的两首诗,做一简单分析: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 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月亮。 母亲般的情人脸庞,浮现在我心上。”) 以这样的译法,读者当然会以为这是在诉说对情人的思念。然而非也。这是由于译者对西藏文化和西藏历史不了解甚至不负责所导致的。译者的失败之处,在“年轻姑娘”(或“母亲般的情人”)一词上。在原文里,此词为“玛吉阿玛”,而“玛吉阿玛”并不是什么“年轻姑娘”,也不是“母亲般的情人”。“玛吉” 直译过来是“不是亲生的”的意思;“阿玛”是“母亲”的意思,也即是说,“玛吉阿玛”的意思是“亲生母亲之外的母亲”。 大家都知道,“母亲”一词往往不仅仅指的是生身母亲,而常常被赋予很多含义,比如大地母亲、祖国母亲等等。仓央嘉措所言的“亲生母亲之外的母亲”,除了他本人以外,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断言他想说的是谁。我们必须在了解当时的历史以及对仓央嘉措本人有较深研究的基础上,才可以试着去领会他所言的 “亲生母亲之外的母亲”以及整首道歌。 他的这首诗歌,是在藏蒙(受施者和施主)关系日趋恶化的历史状况下完成的。1705年,蒙古拉藏汉为了夺得政权,谋杀了为西藏民族立下丰功伟绩并受到西藏人民崇敬和爱戴的第司?桑杰嘉措,而第司桑杰嘉措也正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政教两方的恩师(想进一步了解当时时局以及这首道歌的朋友,可以参阅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由华则与拉加才让编著的《藏族文学史》藏文版),继而这股恶势力又想方设法地陷害仓央嘉措,以致1707年,仓央嘉措被迫放弃政权,远离拉萨,一生都不得不在流亡岁月中度过。 结合当时的历史,分析诗人的处境,我们可以把“亲生母亲之外的母亲”理解为在仓央嘉措生命里与亲生母亲可以相提并论的重要人物第司?桑杰嘉措。略懂藏族文学及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首诗其实是用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仓央嘉措当时的思想感情,既在缺乏人身自由、政权沦落他族手上的历史状况下,怀念往日昌盛的故土或思念已故恩师第司桑杰嘉措。也有藏族学者认为,“亲生母亲之外的母亲”指的是仓央嘉措的根本上师,而这也符合西藏的宗教传统。 实际上,《仓央嘉措道歌》里的很多诗歌都是以或暗示或譬喻或代指的手法,表达了佛学中的某些观念,隐晦地传达了仓央嘉措本人的处境,以及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所导致的许多难以明言的整个民族的苦衷,并非儿女情长。 “如果不曾相见,人们就不会相恋; 如果不曾相识,怎会受着相思的熬煎。”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这首诗的翻译也很失败,原因是译者没有尊重这首道歌的本意,而是凭主观之见加以翻译,事实上原文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相恋”和“相思”(懂藏文的可以对照原文)。 “第一最好不发现,免得不由迷上它; 第二最好不谙习,免得以后受煎熬。” 可见原诗根本就不是“情歌”,而是名副其实的“道歌”。而且,对于这首道歌的理解,是需要对佛教、尤其是对藏传佛教的基本理解的。作为达赖喇嘛的仓央嘉措,自小受到广泛的宗教教育(其父乃是宁玛伏藏大师仁增?白玛林巴的后人,也是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密宗师、瑜伽士),15岁正式登上六世达赖喇嘛的法座,更是受到西藏佛教高僧大德严格的宗教教育,因此,他的世界观实则是一种佛教的世界观,这也体现在他的这首诗中,所要传达的是佛教的教义:要想获得相对永恒的幸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节制乃至克服自身的欲念。
采纳率:29%
仓央嘉措骨子里就有浪漫的天性,而且作为转世灵童身份时,也经历了世俗生活,深刻的喜欢过三个女人
纠正一下,仓央嘉措是六世达赖
小时候,谁不犯错
见与不见不是仓央嘉措写的,是扎西莫多多写的
dwwsfegtbvhjjkhbvf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仓央嘉措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这才是真正的仓央嘉措情诗
我的图书馆
这才是真正的仓央嘉措情诗
&&这才是真正的仓央嘉措情诗
360doc个人图书馆&“你见或不见我,情都在那里,不增不减”、“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遇”、“我问佛……佛曰……”、“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这些句子你是否觉得很眼熟,它们都是网上广为流传的所谓的“仓央嘉措的最美情诗”。但是很遗憾,这些都不是他写的,第一句出自扎西拉姆·多多创作的诗《班扎古鲁白阿玛的沉默》;第二句出自朱哲琴演唱的《信徒》;第三句出自网络拼凑诗《问佛》,其中一句是电影《青蛇》的插曲歌词;最后一首,只有“第一”“第二”是仓央嘉措所作,其后都为网友演绎。今天推送的这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译者是曾缄,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受教于黄侃,对古文学和诗词造诣颇深,北大毕业后到蒙藏委员会任职,仓央嘉措情歌就是任职期间从民间流传的情歌中搜集、整理、由藏语译成。该版本为现行汉译古本中公认成就较高的版本。他自云:“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余重至西康,网罗康藏文献,求所谓情歌者,久而未获,顷始从友人处借得于道泉译本读之,于译敷以平话,余深病其不文,辄广为七言,施以润色”。(曾缄简介出自百度百科)曾缄 译(摘录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及秘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原文刊在《康导月刊》期)一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此言倩影之来心上,如明月禺出东山。)&二转眼苑枯便不同,昔时芳草化飞蓬,饶君老去形骸在,弯似南方竹节弓。(藏南、布丹等地产良弓,以竹为之。)&三意外娉婷忽见知,结成鸳侣慰相思,此身似历茫茫海,一颗骊珠乍得时。四邂逅谁家一女郎,玉肌兰气郁芳香,可怜璀粲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松石藏人所佩,示可避邪,为宝石之一种。)&五名门娇女态翩翩,阅尽倾城觉汝贤,比似园林多少树,枝头一果骋鲊妍。(以枝头果状伊人之美,颇为别致。)&六一自魂消那璧厢,至今寤寐不能忘,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七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清明过了春归去,几见狂蜂恋落花。八青女欲来天气凉,蒹葭和露晚苍苍,黄蜂散尽花飞尽,怨杀无情一夜霜。(意谓拆散蜂与花者霜也。)&九飞来野鹜恋丛芦,能向芦中小住无,一事寒心留不得,层冰吹冻满平湖。十莫道无情渡口舟,舟中木马解回头,不知负义儿家婿,尚解回头一顾不?(藏中渡船皆刻木为马,其头反顾。)&十一游戏拉萨十字街,偶逢商女共徘徊,匆匆绾个同心结,掷地旋看已自开。十二长干小生最可怜,为立祥幡傍柳边,树底阿哥须护惜,莫教飞石到幡前。(藏俗于屋前多竖经幡,用以祈福。此诗可谓君子之爱人也,因及于其屋之幡。)&十三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情人一片心。十四小印园匀黛色深,私钳纸尾意沉吟,烦君刻画相思去,印入伊人一寸心。(藏人多用园印,其色作黛绿。)&十五细腰蜂语蜀葵花,何日高堂供曼遮,但使侬骑花背稳,请君驮上法王家。(曼遮,佛前供养法也。)&十六含情私询意中人,莫要空门证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断红尘。(此上二诗,于本分之为二,言虽出家,亦不相离。前诗葵花,比意中人,细腰蜂所以自况也。其意一贯,故前后共为一首。)&十七至诚皈命拉嘛前,大道明明为我宣,无奈此心狂未歇,归来仍到那人边。十八入定修观法眼开,启示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十九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以上二诗亦为一首,于分为二。藏中佛法最重观想,观中之佛菩萨,名曰本尊,此谓观中本尊不现,而情人反现也。昔见他本情歌二章,余约其意为蝶恋花词云:静坐焚香观法像,不见如来,镇日空凝想。只有情人来眼上,亭亭铸出娇模样。碧海无言波自荡,金雁飞来,忽露惊疑状。此事寻常君莫怅,微风皱作鳞鳞浪。前半阕所咏即此诗也。)&二十醴泉甘露和流霞,不是寻常卖酒家,空女当炉亲赐饮,醉乡开出吉祥花。(空行女是诸佛眷属,能福人。)&二十一&为竖幡幢诵梵经,欲凭道力感娉婷,&琼筵果奉佳人召,知是前朝佛法灵。&二十二&贝齿微张笑靥开,双眸闪电座中来,&无端觑看情郎面,不觉红涡晕两腮。二十三&情到浓时起致辞,可能长作玉交枝,&除非死后当分散,不遣生前有别离。&二十四&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二十五&绝似花蜂困网罗,奈他工布少年何,&圆成好梦才三日,又拟将身学佛陀。&(工布藏中地名,此女子诮所欢男子之辞。)&二十六&别后行踪费我猜,可曾非议赴阳台,&同行只有钗头凤,不解人前告密来。&(此疑所欢女子有外遇而致恨钗头凤之缄口无言也。原文为髻上松石,今以钗头凤代之。)二十七微笑知君欲诱谁,两行玉齿露参差,此时心意真相属,可肯侬前举誓词。二十八飞来一对野鸳鸯,撮合劳他贯酒娘,但使有情成眷属,不辞辛苦作慈航。(拉萨酒家撮合痴男怨女,即以酒肆作女闾。)二十九密意难为父母陈,暗中私说与情人,情人更向情人说,直到仇家听得真。三十腻婥仙人不易寻,前朝遇我忽成禽,无端又被卢桑夺,一入侯门似海深。(腻婥拉荣,译言为夺人魂魄之神女。卢桑人名,当时有力权贵也。藏人谓此诗有故事,未详。)(编注:藏族一则故事,讲仙女意卓拉姆,即意乐仙女,被猎人捕捉,后由诺桑王子娶为妻。)三十一明知宝物得来难,在手何曾作宝看,直到一朝遗失后,每思奇痛彻心肝。三十二深怜密爱誓终身,忽抱琵琶向别人,自理愁肠磨病骨,为卿憔悴欲成尘。三十三盗过佳人便失踪,求神问卜冀重逢,思量昔日天真处,只有依稀一梦中。(此盗亦复风雅,唯难乎其为失主耳。)三十四少年浪迹爱章台,性命唯堪寄酒杯,传语当炉诸女伴,卿如不死定常来。(一云:当炉女子未死日,杯中美酒无尽时,少年一身安所托,此间乐可常栖迟。此当炉女,当是仓央嘉措夜出便门私会之人。)三十五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此以桃花易谢,比彼姝之情薄。)三十六生小从来识彼姝,问渠家世是狼无,成堆血肉留难住,奔走荒山何所图。(此竟以狼况彼姝,恶其野性难驯。)三十七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此又以野马况之。)三十八羽毛零乱不成衣,深悔苍鹰一怒非,我为忧思自憔悴,那能无损旧腰围。(鹰怒则损羽毛,人忧亦亏形容,此以比拟出之。)三十九浮云内黑外边黄,此是天寒欲雨霜,班弟貌僧心是俗,明明末法到沧桑。(班弟教名,此藏中外道,故仓央嘉措斥之。)四十外虽解冻内偏凝,骑马还防踏暗冰,往诉不堪逢彼怒,美人心上有层冰。(谓彼美外柔内刚,惴惴然常恐不当其意。)四十一弦望相看各有期,本来一体异盈亏,腹中顾兔消磨尽,始是清光饱满时。(此与杜子美所却月匦桂,清光应更多同意。藏中学者,谓此诗以月比君子,兔比小人,信然。原文甚晦,疑其上下句有颠倒,余以意通之,译如此。)四十二前月推移后月来,暂时分手不须衰,吉祥白月行看近,又到佳期第二回。(藏人依天竺俗,谓月满为吉祥白月。)四十三须弥不动住中央,日月游行绕四方,各驾轻车投熟路,未须却脚叹迷阳。(日月皆绕须弥说,出自佛经。)四十四新月才看一线明,气吞碧落便横行,初三自诩清光满,十五何来皓魄盈?(讥小人得意便自得意满。)四十五十地庄严住法王,誓言呵护有金刚,神通大力知无敌,尽逐魔军去八荒。(此赞佛之词。)四十六杜宇新从漠地来,无边春色一时回,还如意外情人至,使我心花顷刻开。(藏地高寒,杜宇啼而后春至,此又以杜宇况其情人。)四十七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车+仑)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谓人不知佛法,不能观死无常虽智实愚。)四十八君看众犬吠狺狺,饲以雏豚亦易训,只有家中雌老虎,愈温存处愈生嗔。(此又斥之为虎,且抑虎而扬犬,读之可发一笑。)四十九抱惯娇躯识重轻,就中难测是深情,输他一种觇星术,星斗弥天认得清。(天上之繁星易测,而彼美之心难测,然既抱惯娇躯识重轻矣,而必欲知其情之深浅,何哉?我欲知之,而彼偏不令我知之,而我弥欲知之,如是立言,是真能勘破痴儿女心事者。此诗可谓妙文,嘉措可谓快人。)五十郁郁南山树草繁,还从幽处会婵娟,知情只有闲鹦鹉,莫向三叉路口言。(此野合之词。)五十一拉萨游女漫如云,琼结佳人独秀群,我向此中求伴侣,最先属意便为君。(琼结地名,佳丽所自出。杜少陵诗云:燕赵休矜出佳丽,后宫不拟选才人。此适与之相反。)五十二龙钟黄犬老多髭,镇日司阍仗尔才,莫道夜深吾出去,莫言破晓我归来。(此黄犬当是为仓央嘉措看守便门者。)五十三为寻情侣去匆匆,破晓归来积雪中,就里机关谁识得,仓央嘉措布拉宫。(以上二诗原本为一首,而于本分之。)五十四夜走拉萨逐绮罗,有名荡子是汪波,而今秘密浑无用,一路琼瑶足迹多。(此记更名宕桑汪波,游戏酒家,踏雪留痕,为执事僧识破事。)五十五玉软香温被裹身,动人怜处是天真,疑他别有机权在,巧为钱刀作笑颦。五十六轻垂辫发结冠缨,临别叮咛缓缓行,不久与君须会合,暂时判袂莫伤情。(仓央嘉措别传言夜出,有假发为世俗人装,故有垂发结缨之事。当是与所欢相诀之词,而藏人则谓是被拉藏汗逼走之预言。)五十七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七世达赖转生理塘,藏人谓是仓央嘉措再世,即据此诗。)五十八死后魂游地狱前,冥王业镜正高悬,一囚阶下成禽日,万鬼同声唱凯旋。五十九卦箭分明中鹄来,箭头颠倒落尘埃,情人一见还成鹄,心箭如何挽得回?(卦箭卜筮之物,藏中拉嘛用以决疑者。此谓卦箭中鹄,有去无还,亦如此心驰逐情人,往而不返也。)六十孔雀多生印度东,娇鹦工布产偏丰,二禽相去当千里,同在拉萨一市中。六十一行事曾叫众口哗,本来白璧有微瑕,少年琐碎零星步,曾到拉萨卖酒家。六十二鸟对垂杨似有情,垂杨亦爱鸟轻盈,若叫树鸟长如此,伺隙苍鹰那得撄?(虽两情缱绻,而事机不密,亦足致败,仓央嘉措于此似不无噬脐之悔。)六十三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六十四吩咐林中解语莺,辨才虽好且休鸣,画眉阿姊垂杨畔,我要听他唱一声。(时必有以下不耳之言,强聒于仓央嘉措之前者。)六十五纵使龙魔逐我来,张牙舞爪欲为灾,眼前苹果终须吃,大胆将他摘一枚。(龙魔谓强暴,苹果喻佳人,此大有见义不为无勇禺概。)六十六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辛苦作相思。(强作解脱语,愈解脱,愈缠绵,以此作结,悠然不尽,或云当移在三十九首后,则索然矣。)360doc个人图书馆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 &网上盛传的仓央嘉措情诗都是伪作来自:&& 13:15:41  最近仓央嘉措的情诗在网上流传得越来越多,不过,经过考证我发现盛传的最多的这几首全部都是伪作。而且根本就是现代的伪作。  最早知道仓央嘉措是2006年在西藏旅行的途中听人说的。在拉萨的玛吉阿米餐厅一楼买到了两本关于仓央嘉措的书。那会儿知道仓央嘉措的人还很少,网上也没有什么人说起。因为很喜欢他的诗,所以回来之后还搜集和阅读过一些关于他的书。看了最近盛传的几首,都没什么印象,估计可能是伪作,而经过核实后发现果然如此。  (一) 先说这首《佛说》,这是最为拙劣的一首伪作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  (因为开心网日记的篇幅字数限制,所以原文就从略了)  1.
核实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的《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这本书,这本是最全的一本资料了,1982年之前关于仓央嘉措的所有的汉,藏,英文资料都收录了。这首诗在里面没有收录。即便是文不是诗,文献里也没有这么一篇文。  2.
以我的了解,在古代典籍里佛说的话,通常都是听佛讲法的人来说“如是我闻”(正如我从佛那里听到的)这样的语气,而一般不用“佛曰”这种角度来表述,尤其是没有向佛提问,一问一答的这种写法。  3. 里面佛教的内容基本是禅宗的思想,完全不像藏传佛教。  而有些说法,诸如“佛是过来人”,“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这样的话则根本连佛教都不像。  还有些不对的说法,比如婆娑世界在佛教里是和极乐世界相对的概念,指的是罪业深重的众生组成的世界,不是遗憾的意思。  4. 可看出很多不自然的拼凑痕迹,行文不顺畅。  可见,这篇不管是诗也好文也好,反正肯定是伪作无疑。  至于作者何人,我推断这可能是某个文笔还算不错的网友,读过些关于禅宗的通俗读物,对佛教有点浅显了解,生搬硬套了一些佛教的说法,自己创作出来的。  (二)实为现代诗的伪作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首先还是哪本书里都没有收录,其实只这一点就差不多说明问题了。  然后,与现存的仓央嘉措其他的诗来对比:  1. 仓央嘉措无长诗。真正的仓央嘉措的诗,绝大部分是四言诗,有少量六言的,但没有更长的。  2. 真正的仓央嘉措的诗不论从藏文原文还是中,英译文来看,每句的长短都相差不多,不会出现长短参差的句子。  3. 真正的仓央嘉措的诗的语言没有使用这种排比式结构的,也没有用把非常短的词或短语断作一句的,这些都是现代诗多见的特征。  所以这首也一样无疑是现代人的伪作。不过作为一首现代诗来看,本身倒是没什么问题。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那首“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还有“那一刻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就不再一一赘述理由了。  其中前一首,“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能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这四句确实是有这首诗的,书中有收录,但原作到此为止,而从“
第三最好。。。” 开始,后面的那些都是有人画蛇添足加上去的。  后一首“那一刻。。。。”,流传最广,其实我最早了解仓央嘉措时候也是从这首开始的,当时对于书中不录这首就产生过比较大的疑问,现在仔细研究一番才确信确实是伪作。而且说来挺有意思,我当时读到时还是四句的,现在已经传成了八句:  四句的,虽为伪作,但本身还是不错的:  那一刻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现在传成了八句的,文字堆砌,画蛇添足,实在是不怎么地呀: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尤其最后一句,飞升成仙,长生都是道教的说法,实在离谱。  (三)真正的仓央嘉措情诗什么样  真正的仓央嘉措情诗,目前整理翻译出来的有几个版本,最全的一个版本有124首。  有两种风格的翻译,在此各举一例,上面那些假冒的与之一对比,就发现明显不一样了。  一种是格律诗样子的翻译,以1939年曾缄的译本为代表。例如: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还有一种是普通白话的翻译,译者比较多。例如:  “入夜去会情人,破晓时大雪纷飞。足迹已经印到雪上,保密还有什么用处。”  流传下来的仓央嘉措情歌的最原始版本,就是这个版刷印出来的,其实即便是这里面也难以保证每一首都是可靠的。  最全的是这个1981年的庄晶整理本,共收录124首。从藏文原文可以看出来前文中我说的特点,每首不长,一般是四句或六句,每一句长短相差不多。  拉萨的玛吉阿米买的两本。(相传玛吉阿米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现在玛吉阿米餐厅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  左边那本是拉萨市八角街的新华书店买的,右边的是后来在北京买的。  左边那本就是前面说的资料最全的资料汇编,很难找。中间是汉藏对照本仓央嘉措诗集,右边的那本是个剧本。  记得还买过几种。书太多,一时找不出来了。
------------------------------------------哪些诗歌才是仓央嘉措的真作?&&&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保佑你平安喜乐。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以上三段文字,是目前流传比较广的所谓“六世达赖喇嘛情歌”,或者叫做“仓央嘉措情诗”。是它们的流传,让我们知道了仓央嘉措的存在,并与六世达赖喇嘛对号入座,但是,其实这三段文字跟仓央嘉措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实实在在是个现代的汉族人写的,却被大多数人以为是仓央嘉措的作品。从这三段文字的细微不同可以看出,它也已经过修饰,它原本,最早出现的载体不是诗集,更不是什么仓央嘉措情歌集,而是一张叫做《央金玛》的唱片。所以,它是首歌词,名字叫《信徒》。在这张由朱哲琴与何训田合作的唱片中,还出现了另一首歌,名字叫做《六世达赖喇嘛情歌》,这两首歌被张冠李戴融合成了一首新作,叫做《仓央嘉措情歌》,于是,“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年”成为了仓央嘉措诗歌中的一部分——虽然,仓央嘉措跟它没有任何著作权与署名权的关系。真正的“仓央嘉措情歌”,最早出版于1930年,汉文版本的著作权为我国藏学藏语研究的前辈于道泉先生。这本书版本名号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单刊甲种之五”,书名《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它开创了仓央嘉措诗歌汉译的先河,此后,有1932年刘家驹本、1939年曾缄本和刘希武本等,这几个版本间,也有互相影响的痕迹,再其后的版本,几乎都是以上版本的“润色本”。而在这些版本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而在仓央嘉措的“情歌”中,流传最广的是这一首: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不知道这个版本是从何而来,在于道泉先生的译本中,只有前面两句:这两句诗曾缄先生的译本是这样的:无论怎么看,这两句诗都是写爱情内容的,无论古体版本还是自由体版本,在翻译上保持惊人地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于道泉在此诗之后,还有行注文,说,“这一节据藏族学者说应该放在29节以后”。他所说的第29节是:宝贝在手里的时候,不拿它当宝贝看;宝贝丢了的时候,却又急的心气上涌。如此说来,最好不“相见、相知、相思”的,是一个“宝贝”或“宝物”,那么,这是指情人,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呢?后来有人通过对照藏文原文,直译如下:第一最好不发现,免得不由迷上它;第二最好不谙习,免得以后受煎熬。这样一来,这个“宝贝”,就很可能指的是佛法,或者是一种我们搞不清楚的藏传佛教的修持法门,它抒发的是仓央嘉措痴迷佛法、欲罢不能的感觉。以上便是在马辉与苗欣宇合著的《仓央嘉措诗传》一书中经过考证后得出的结论。仓央嘉措的生平以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背景,使得他的一生是个迷,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如今也只能在世间流传的大约70首左右的诗歌中窥见一般了。下面咱们就来欣赏一部分仓央嘉措流传在世上的真迹。1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谁的隐私不被回光返照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告诉我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暗示着多少祭日专供我在法外逍遥23一念之差便落叶纷纷天凉了,每滴泪都温暖着诸佛世间事旧得不能再旧了却依旧落花流水我天高地阔地看着、想着,却不能转过身去——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危险的春天4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5用一条弯路完成半生的心事险些被你牵挂你的诺言正是你为来生设下的圈套挤进我左侧的人善于自杀从我右侧溜掉的人勤于恋旧只有输光了所有技巧的人才会去南山的松林里静静地享福两山之间的独木桥上你手中的那枝野花掩映着你的前世你身后却有人左手持刀右手持花地等着我一个人如果永远活着,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从红尘中率先早退你却在因果之间迟到6雪花把天空飘得很轻轻如风中的爱情被诗歌埋没了一生的人黎明前又重新回到了想象中他在一首诗的结尾处停了停就想到了布达拉宫他只朝前迈了一步就与积雪一同融化了布达拉宫四大皆空7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情人一片心。8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9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辛苦作相思。今天这一篇文字只是对于市面上误传太久的做个更正,希望那些真正的优秀前辈翻译的仓央嘉措的诗被看到、读到、知道。
[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仓央嘉措情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