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最强”的大脑开始不正常了,能矫正吗(最强大脑训练秘籍

《最强大脑》变成“最强剧本”?制片人是这么说的_明星综艺_金陵热线
当前位置:&>&&>&&>&正文
《最强大脑》变成“最强剧本”?制片人是这么说的
“当最逆天的大脑、最变态的玩法,遇上了最尖端的科技,传统脑力之争聚焦人工智能,中国电视史上人机大战”的最初回挑战!”这是最新一季《最强大脑》的宣传语。《最强大脑》节目率先将神秘的脑力比赛通过观众能够轻松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面对选手们的表现,我们这些平日自诩聪明的人发出了智商被碾压的惊叹,然后只剩下佩服!但是如今它变味了,开始把所有的观众当弱智来对待了。首先:我们来看“人机大战”的挑战项目:人脸识别。这个项目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多次亮相,观众也很喜欢,当然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呢,Dr.魏却不合时机地加了一句,说这个项目人类比较有优势。人工智能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连很多像我这样对围棋一窍不通的普通人都在热烈地讨论和关注人工智能的每一次挑战。《最强大脑》挑在这个时候推出“人机大战”,时机不可谓不好,吸引力不可谓不足。本次挑战项目上,通过一张儿时照片匹配现在的成人,还有观察现在的成人,从旧照片中找出本人。我实在是看不出人类在这个项目上有什么优势。也请资深程序员们解答一下:通过扫描人的面部特征,推断他过去或未来的长相到底有多困难?节目组挑选的人工智能是AI“小度”。就是图上这个白白胖胖的家伙。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是节目组的炒作痕迹太过生硬,整个比赛就像是在看一场广告。在人脸识别项目中,机器人挑选出了两张照片,最终二选一,这个套路被不少网友抨击就是剧本。因为机器人是根据概率得出结果的~~有网友说双胞胎就是节目组故意设计的!还有网友给出了三个假象猜测。第一章子怡的选择是被剧本设计了的,第二个双胞胎的选择违背了电脑程序原则,第三个王峰也是被剧本设计过了,最后都是百度人工智能的营销。在第二场的人机大战中,参赛者孙亦廷与机器人打成了平手。这场大战被大家视为比较公正的一战,两方发挥都比较合乎情理,没有意外发生。在第三场的人机大战中,剧透水哥0比3输给了机器人。从最强大脑第一季到最强大脑第四季,节目剧本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其次,抛开这个挑战项目不谈。来看看节目组“精心”策划的另一场“撕逼”。在第三季的《最强大脑》中,最有看点的恐怕是郭敬明的那几场“撕逼”战了吧,风头完全盖过了比赛本身。不知道是不是节目组有意为之,还是确实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场风波确实让《最强大脑》火了一把,毕竟郭敬明的粉丝和冤家那可是数量众多啊。那么,这个节目到底有没有剧本呢?对此,桑洁曾经在2016年的中韩综艺编剧论坛里曾公开表明:“在最新一季的《最强大脑》,我们导演组已经开始往精细化方向发展,分为内容导演和项目导演。《最强大脑》最重要的两部分,一个是选手,一个是挑战。所有跟挑战相关的项目导演会更多参与,跟选手、嘉宾相关的内容导演参与会更多一些。同时,在内容导演和项目导演之上还有一个大编导,大编导也就是制片人,由其统筹12期节目,这样的做法使得我们的节目最终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华策集团副总裁杜昉也表示赞同:“万变不离其宗,编剧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事先的设定,能够让节目变得更有看点、笑点和泪点。随着我国综艺节目越发市场化,精细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综艺节目对于编剧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综艺节目本来就有编剧和内容导演,任凭你走过那么多的路,也走不过节目组的套路。
(责任编辑:jl006)
金陵热线热点频道: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栏目、频道等)内容由SP提供。欢迎大家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的内容进行监督和举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B2-]&[文网文[号]&[国新网许可证:]&
版权所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技术支持:江苏知能邮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人类的“CPU”到底有多强大?最近一档科学励志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试图一探究竟。从45000个小色块中找出颜色变化的那一块,身残心不残的“中国雨人”以震撼人心的心算天赋感动了众多观众……这档宣称“专注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的节目”播出后引发热议,让我们叹为观止的那些脑力达人从哪来呢,“科学判官”魏博士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
《最强大脑》大揭密
三大关键指标、庞大的专家顾问团…
惊人脑力从哪来?
一部分是天赋使然,也可后天训练…
“傻子”也可是天才
“傻子天才”其实是指学者症候群…
惊人脑力如何开发?
智力并非一成不变,5种方法可提高…
  《最强大脑》自开播以来,从“超级找茬王”郑才千,到“心算神童”葛韵霖,再到“中国雨人”周玮,他们超强的脑力让小伙伴们一次次惊掉了下巴。这些惊人脑力是如何评定的?这样的孤例研究,在科学上究竟有多大价值?“科学判官”魏博士再次解读。
  《最强大脑》首位晋级者郑才千,是世界上第一位20岁之前获得世界脑力锦标赛最高荣誉“世界记忆大师”的选手。今年25岁的他在节目中凭借着一双“像素眼”,从5000个魔方所组成的魔方墙中成功找出1/45000的不同。[]
  来自山西农村的周玮被同村人视为“傻子”,被诊断出“中度智障”,在医学上被认定为“白痴”。然而,他却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心算能力。他用自己的“超强大脑”连解难题,从6的13次方到16位数开14次方,迅速而准确。[]
  甘肃兰州“心算神童”葛韵霖挑战“与计算机赛跑”:大屏快速显示20组3位以内数字,选手必须排除音乐干扰进行加减计算。当最后一组数字出现时,他已算出正确答案。“科学判官”魏坤琳综合分析后,说葛韵霖就是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播出,一些选手在完成高难度挑战后被打低分淘汰,Dr.魏被质疑权力过大,三位评审被认为存在感不足。节目播出至今,在网友们热火朝天的讨论中,“标准”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三大关键指标:脑力技能的稀有性、天赋性和迁移性
  越是具有罕见天赋性的脑力,同时选手在节目组随机选定的挑战项目中也有很好的完成度,给出的难度分相应也就会高。‘最强大脑’强调能力的天赋秉异,而不是熟能生巧。”… [
不明觉厉的专家顾问团阵容 还有数次诺贝尔奖的提名者
  魏博士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专家顾问团,一部分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30余人组成的专家团,还有就是“超级脑人才库”20余位中外专家组成的顾问团,确保节目的专业和权威… [
十万里挑一海选脑力神人并要过科学考察关
   如果用“十万里挑一”来形容本档节目的选手遴选,一点不为过。选手需要通过四关考验:第一关是智商测试,第二关是核磁共振成像测试,第三关是近红外测试,第四关:血液抽样… [
脑力达人不一定智商高
 “这智商得多高啊。”看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过程中,许多人发出这种感叹。但专家的观点是,这些超乎常人的脑力发达选手智商不一定高。果壳网心理学达人装大雷表示:“这种能力和智商不是一个概念。智商在心理学上还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存在争议的概念。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能力有可能是智商的一个方面。”… []
不要埋没身边的“最强大脑”
  一般智力的衡量分七八个维度,涵盖了数学、逻辑、记忆等能力,其中记忆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最强大脑》节目选的是“智商”的一个维度能达到金字塔尖的那几个人。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导;《最强大脑》栏目中担任科学评委。
制土豆泥操作过程
大脑结构异于常人
人的认知能力大致可分为记忆、运动控制、各种感知觉等方面,而记忆根据不同维度又可以细分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空间记忆、工作记忆等。所有这些行为能力都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遗传是决定大脑结构的重要因素…
大脑的可塑性很强
“脑力发达一部分是天赋使然,也有靠后天训练的,两者皆有可能。”这一观点是脑科学研究者的共识。至于遗传及后天训练和环境在其中到底能占到多大比例、人类大脑中的哪些能力更容易靠训练获得,这并非目前的科学能回答的…
  “学者综合症最初由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的精神科医生Darold Treffert提出。他认为,学者综合症患者中,50%的人都会受到自闭症的困扰,而另外50%则具有智障或其他脑损伤的特征。根据这两个特征,他也将“学者综合症”分为了“智障学者”和“自闭学者”。
 依据美国智能障碍协会所做定义为:心理发展迟滞者,必须在某个领域中拥有一种或多种特殊技巧,极优异的知觉辨识力,美术或音乐特殊才能,机械才能,数学,阅读或拼字才能,难解事实的记忆力或日期的计算能力……
2000个脑部损失或智能障碍者当中可能有一位出现学者症候群
 是个人存在主要的心理疾病或性格异常或情感障碍(如自闭症),但却拥有其他的障碍全然相对的,惊人的心理运作能力。部分自闭症患者的认知能力,甚至于超出常人,具有极强数字记忆能力,美术,音乐等特殊能力……
并不是所有的自闭患者都是“自闭学者”
他是一位“活体百科全书”,熟记超过7600本书,可说出经过的美国每个都市、城镇或郡县的高速公路编号,还包括电话及邮政的区域号码、电视台的代号,以及当地电话网络公司名称。
机械记忆能力
1789年,“美国精神医学之父”Benjamin Rush描述了一位Fowler先生,当问他活了70年17天又12个小时的人总共活了多少秒,富勒花了一分半钟就得出正确答案:秒——他甚至把17个闰年都考虑进去了。
相信“舟舟”大家都不陌生吧?具有音乐天分但智商很低的胡一舟就是“智障学者”的典型。尽管受限于智商语言能力,人际交往、社交互动,均不如常人,去载乐团里耳濡目染,学会乐团指挥绝技。
音乐等才能
在人的大脑中,常用资源只占脑容量的十分之一。很多人认为,天才的大脑资源开发得比常人多,是大脑极其发达、极其聪明的人。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世界上很多天才具有极特殊的技能,而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智力则表现得不如一般人…
世界上许多有才华的人都患有“艾斯伯格综合征”,他们的行为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怪。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与人正常交往的;米开朗基罗则患有孤僻症;英国诗人叶慈情绪总是阴郁的,且带有“自闭性侵略行为”…
天才往往比常人更脆弱。年仅31岁就离开人世的“歌曲之王”舒伯特,其作品充满忧郁的气息;35岁辞世的“音乐神童”莫扎特,其钢琴曲蕴含着一丝淡淡的哀愁;猝然早逝的音乐天才还有34岁的贝里尼、37岁的比才、40岁的韦伯、42岁的穆索尔斯基…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和“神童”。“神童”最终成为成功人士的几率有多高?英国米德尔克斯大学36年间跟踪调查210名“神童”,结果仅3%的人最终功成名就。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可以获得超人的智力、非凡的记忆力或过人的注意力,然而当他在某项认知功能上有所突破,在别的地方,他就要付出代价。
据统计,在1万人中有可能诞生一个天才,但要成为真正的天才,5百万到1千万人中才有一个。但是,正如心理学家们所说,如果不爱惜天才,不重视对他们的教育,那任何类似罕见病种的生物“刺激物”也发挥不了作用。这就像将一粒优质植物的种子埋进土里,如果不好好照料,它迟早会死掉…
体验新鲜事物
新鲜事物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多巴胺让我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于是脑中的神经细胞活动更加活跃,新的神经细胞形成,会增加神经突触连接
勇于挑战自己
真正靠谱的益智游戏,能提高我们的记忆、分析、计算、反应能力,但是,初学游戏玩多了大脑就“懒”了,所以要经常更换新游戏
有创造力的思考
所谓“有创造力的思考”的核心和之前讲过的“ 体验新鲜事物 ”一样,如果你碰到的不是新鲜事物,就换个思考角度,寻找新的想法
多玩“hard”模式
和身体一样,我们的大脑也有偷懒的恶习,这不利于大脑的智力发展。为了不让自己的大脑退化,就得主动给自己困难
多与他人进行交流
多和人打交道,不仅有利于事业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可以让你有机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出品:搜狐健康
策划、制作:夏娜
Style设计:郑妍 栏目合作伙伴:果壳网《论最强大脑》
论最强大脑
论最强大脑贾湛看了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总感觉有点奇怪。怎么一些特殊能力就称是最强大脑了呢?虽说不是一个迷信的节目,但感觉与宣传气功和中医一样,是在宣传神秘主义,而不是宣传科学。于是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发现《最强大脑》这个节目最早源于德国一个综艺节目,英文叫法是:。超级大脑被翻译成最强大脑,可见中国人受钱学森的所谓“人体思维科学”影响多大。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是有关智慧的话题。其实网上早就有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因为我感觉到,许多人对智慧有误解,所以几年前我写了一篇与许多人观点不一样的《大智慧与小聪明》。提到大智慧,许多人都会推崇老庄,但我的那篇文章中却指出他们是中国官员习惯说大话空话的源头。什么是大智慧?什么是最强大脑?先来说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社会被误导了。钱学森晚年,不甘心拿不到诺奖,于是开辟了一个他认为意义重大的新领域,即人体科学。特别重视特异功能的研究。假如每个人直接用意识来实现想实现的东西,那可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啊?他是这样想的,于是在他的人体科学中特别突出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研究,轻视逻辑思维。因为逻辑思维死板没有奇迹发生。如今北大复旦等心理专家几乎都把开发右脑看成心理学的重点。难道右脑与左脑有质的不同吗?左脑是由神经元组成的,靠神经递质和电流电波来传递信息处理信息,而右脑不是这样吗?没有任何生物学上的依据。右脑与左脑的神经元功能是一样的,区别应该仅仅是因为大多数人主要用用右手写字和工作造成活跃程度不同,造成大脑功能两半有一定的不同而已。由于来自不同身体部位的感觉神经有序地传到大脑中,自然在大脑投射区中产生各种感觉中枢,通过中间神经元的信息处理,传到各种运动神经中枢,由它们控制全身活动。左右大脑两部分信息虽然可以由胼胝体来沟通,但还是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于是左右大脑总的功能上有一定的不对称是自然的,有什么神秘的?所谓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这种结论太绝对了。实验早就证明喜欢用左手的人优势半球是右脑。说明左脑与右脑没有质的不同。没有超自然的分工。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大部分人的优势半球为什么在逻辑思维强的那一半。物理学者都应该能理解爱因斯坦的经济思维思想。即科学研究要选择最高效率的思维方法。原始地让大脑中的图象声音动画胡拼揍会高效吗?当然不会。这样可以产生许多看起来很精彩的文化,但产生不了解科学。逻辑学启发我们要定义好的概念,建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正确关系,遵守一定的推理规则,并将中间推理形式和过程尽可能简化,这样思维效率才高。举我的专业物理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我们把力定义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在教学中举大量各种具体力的例子(如弹力拉力压力电磁力强力张力等)并用F表示,再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建立起质量m和加速度a的概念,并告诉学生它们可用牛顿定律相联系,还做一定量的习题加深理解。经过这一系列过程后,某一天某学生看到或回想起F=ma时,就会瞬时联想出大片图景,引起就这几个概念相关的大量信息同时出现,激活的脑细胞的活动不知要比单说一个具体的生活术语(比如苹果)要多多少。“苹果”和“F=ma”笔墨差不多,但引发的大脑活动的差别却是巨大的。该例是否已能让人明白为什么逻辑思维要比形象思维高级得多了?显然大多数人的大脑优势半球在左边是因为大多数人经常用右手写字右手工作的原因。越是受科学教育多输入到左脑的符号就越多左脑相比较而言就越活跃。而回忆联想综合思维等,又让活跃的大脑部分更加活跃,并向临近部分伸展,这样就形成了优势半球。这里没有神秘主义的地盘。钱学森不去引导人们踏踏实实地研究逻辑思维,却误导心理家研究重心放在原始的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上,还好意思临终前问我国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来。现代社会把注意力从逻辑思维引开转向意识的神秘性的源头,当然不只是钱学森一个人的作用。19世纪末,唯物主义已经占了绝对上风,但现代物理学的出现,改变了这情况。对量子力学的解释加上西方强大的宗教势力构成了现代的唯心主义体系。这不仅间接支持了封建迷信的复活,而且也让一部分科学家思维混乱。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家大部分是唯心的。如今科学界产生了以生物学家唯物主义和以物理学家为主的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科学界本身观念的分裂,为伪科学提供了很大的市场。从哲学意义上讲,唯物主义强调的物,不一定是分子原子组成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现在已发现的基本粒子组成的东西,也可能是超弦理论说的频率决定一切。世界究竟是怎么事,人类会一直研究下去,但你不能不承认存在不以人的意志或神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因为如果这都不承认,所有的讨论都不可能达到共识,所有的科学研究毫无意义。然而现在的量子力学竟然承认佛教的理论:一切在于心动。竟然承认王阳明的哲学:你看月亮,月亮才存在,你不看月亮它就不存在。如此违反常识的认识,被认为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让人们感觉物理太牛了。不可否定科学研究常常会遇到有相互作用的事物。但这是比较难讨论的问题,科学研究时常常能回避则回避,不能回避则尽量设法把有相互作用的情况等效为相互独立的情况来讨论,比如对耦合电感,我们用等效独立电路来讨论。为减少麻烦,在电路分析中,三个以上电感的耦合都不讨论。科学的目的是想得到确切结论,有些复杂情况是得不到确切结论的。所以解决办法是,当技术需要应用时,再由这些确切的结论,去推理、近似或猜想更复杂的情况。有相互作用的物质系统科学研究都常常回避,则有意识和物质直接相互作用的系统,科学研究一般总是回避的。量子力学是否真的敏感到意识必然影响被研究的对象电子原子了,并不是所有科学家有共识的,即便如此,你也不能把它推广为所有知识都不是客观的。也许当人们研究到电子以下的微观世界时,确实不能排除人的介入即测量而得到结果,但这种认识不能推广到对宏观世界的认知。即便说知识总是与人的活动有关(测量)也不能是说知识会因人而异,没有客观规律。假如没有客观规律,人们永远不会因讨论而有共识,试问,还有什么讨论或研究的必要呢?老庄的神秘主义让中国人放弃真理的追求几千年,是否还要让全人类都学中国人不去追求真理?显然唯物主义应该看成科学的第一原理。如果你认为超自然的东西存在,别人不信,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后拿出文章,拿出视频证据来,你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想让大家产生一个与你一样看法的共识吗?但所谓超自然,就是指不遵守自然规律而受意识或神秘的东西支配的事物,每人的意识又不同,神秘的东西又不能用语言说清楚,你怎么让人们有和你一样的共识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象宗教那样先洗脑子,让所有来布道的人没有思想,完全由他的摆布,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共识的。问题是你不必辛苦地去找证据。有客观存在才有共识,这是一个常识。举一个例子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一个肖像如果是画家认真照某个模特画的,则认识这个模特的人都会认为是这个模特的像,如果是画家随手随便画的,则不同的人可能说是不同人的画像。第二种情况没有共识,说明精神产生的东西可以是相当不确定的,第二种情况之所以大家有共识,是因为存在那个模特,每个熟悉他的人脑里都有这模特的像。正是有模本这个客观存在,才有大家的共识。本来意识对物质的作用是相当复杂的过程,但偏偏许多人会相信有直接作用。比如,通过气功隔空打击,通过意念可以实现宏观邃道效应。甚至可用意念超时空移物。人的意念真正要对物质产生作用,需要将脑电波信息能量放大,还要有接收这信息的敏感装置。当代发明的由意念控制的电子产品正是按这样的道理产生的。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处理,而不是能量的转换。它需要和能源和换能器官或装置结合才能产生宏观效应。可见迷信意识万能的人忽视了高等事物的复杂性。人可以有无穷多的想象,其中可以产生许多可以实现的想象,但不可以实现的想象更多。显然把想象力就等同于创造力,这是国人最严重的概念偷换。在众多的想象中选出可以实现的想象,并努力实现它,才叫创造力。如果说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则实现不了的创造是无限的无限,无限是有低阶和高阶之分的。错误知识是正确知识的高阶无穷。正是这个原因让逻辑或理性思维才显得特别重要。近代著名学者(包括吴国盛等北大哲学系伪科学支持者们)几乎都注意到:中国缺少理性环境。但至今中国人的最大问题还是缺少逻辑训练。多少人还不能理解是两千年前的亚里斯多德写出的逻辑学让西方人远远跑在其它民族的前面的道理。相对想象力而言,判断力是更高级的思维活动。大脑越发达随机联想能力越强,但判断力强不仅要联想能力强,还在众多联想中做选择。这就要求发达的大脑要有逻辑训练。逻辑本来就是思维规律的总结,所谓人体科学或思维科学竟然不从逻辑知识展开,显然没有理解逻辑是怎么回事。经验告诉我们,再聪明的大脑,没有一定的逻辑训练,思维效率是不可能很高的。我想这也许能解释中国人智商测试一直偏高,但近代几乎没有创造的原因。逻辑为什么重要呢?学理工类的都会有以下的深刻体会:当我们信手拈来一个不知可靠不可靠的知识来做推理的前提时,下面的推理过程再正确,最后结论都是不可靠的;当推理过程中有一处出现了偷换概念的错误,结论基本上是错;当有一处与或非的推理法则没有遵守,结论基本是错。显然逻辑可以让我们经常反思自己的想法对不对,错,错在哪儿。只要有丰富想象,而不去反思对不对,就说是智慧,这太可笑了。我们反对水变油,说它是伪科学,但许多人为它辩护,一些科学家甚至用冷核聚变来圆说。究竟水能不能变油并不是我们反对它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水变油研究不符合科学的程序。一种新发明或发现,你应该按科学的规范报道它,即写出符合规范的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让其它科学家去重复做实验和研究,是真的发明或发现是随着时间会被大家接收的。但逻辑知识告诉我们犯错误的可能太多,你认为的正确不一定是真的正确,所以不能你认为是重大发明或发现,就大张旗鼓地运用媒体的力量或上层的关系来推广你的“科研成果”。我们说中医、气功和风水等不是科学,正是因为它不符合逻辑要求。连一个准确定义的概念都没有,如何满足逻辑上的同一律,没有定义的词汇其错误使用都不能用偷换概念来指正,换句话说由这些词汇构成的理论连错误理论都算不上,只能算是胡编乱造的文化。因为错误理论可以找出错处,是可以证伪的,但它们是不可证伪的。生活语言常常没有定义,所以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模糊逻辑来理解和交流。这是与科学活动不同的。生活对话中常常要猜想对方每个词的意思,猜想对了交流有效,错了无效。其实一些文科领域的讨论目前水平相比科学讨论更接近生活交流。举例说:我看过一个著名方黑寻正驳斥方舟子的一篇美学文章,说8头身是理想人体,不是标准人体。“凡人”的标准是7-7.5头身,还可以更低,到6-6.5头身。这里就有一个词汇理解上的问题。方舟子文章中的“标准人体”的八头身比例,可以说是美学界公认的。这里的“标准人体”与“理想人体”具有同一性。而寻正认为是不同一的。理由是美是匀称,一般人长不到8头身,于是8头身不匀称的,所以就不是标准的。这似乎有道理,但细想想,就会疑问:8头身不匀称吗?从寻正的文章中隐含了人的平均头身比例就是匀称。问题是匀称是这样定义的吗?又8头身如果不匀称,就不美,奇怪的是美术界无一不把8头身看成人物画的一个标准,这种明显违反矛盾律的思维,让人感觉寻正的逻辑水平不是一般地差。然而寻正的文章常常会迷惑许多人,许多公知在攻击方舟子时,会引用他的文章。原因在哪里呢?还就以上例来说明。我曾经说过,越是讨论对象复杂的理论,越不容易成熟。美学是不成熟的,比如什么是美,有非常多的定义。什么是匀称,可以说根本就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定义。我专门写过一篇美学文章,指出了现有的所有美的定义都是不准确的,比如“美是生活”这容易让人认为所有生活都是美好的,这与把“存在就合理”理解为存在的事物都是好的一样荒唐。于是我那篇文章中,把“美”定义为“美是生命力的体现和象征”。按这样的定义,8头身被公认为标准的人体比例就可以科学地解释。当人在生长期没有什么挫折时,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最终按黄金分割定形,其结果人的头身比例是1比8(该结论有待科学证实)。显然八头身是良好生命力的体现,八头身的人物画则是身体健康的象征,人们看了很舒服,感受到美好的生命力。而如果某人体不是这个比例,常常是因为生长期内有些不正常,生命力强度不够。显然称八头身为“标准人体”是很确切的。又“标准人体”是一般人不容易达到的(因为漫长的生长期难免会出现一些生长问题),所以“标准人体”就是“理想人体”。又由于除了激素异常外,绝大多数人生长措折后,都是低于这个标准的,于是一般人总是希望腿长点,这种心理延展,就会让很多人觉得超过这个标准更美,于是美术界用九头身甚至更高来夸张(可见美还有主观因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上例让我们感觉到当一个理论所用的一些名词概念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时,存在没有结果的争论是正常的。这种理论至少这时还不是科学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但并不是说非科学领域的讨论就一定没有意义。只是提醒有一定的难度。对文学艺术问题或生活问题的讨论,不可能象对科学问题的讨论那样严格,用文学语言或生活语言来对话,首先需要猜想对方所用的词所指什么,运用模糊思维来把握对方的意思,在这基础上的争论才有一定的意义。上例中寻正运用“匀称”这一词时,就是目前没有公认的客观定义的概念。于是他认为八头身美与“匀称美”矛盾,因而认为方舟子“科唬”。 “匀称” 当然指不胖不瘦,但怎样才是标准的不胖不瘦呢?从寻正那篇文章的上下文来看,是指的人的平均胖瘦,这当然与八头身比例难有联系。问题是这样的匀称美,无法与美术界公认的人体美标准调和。如果把匀称一词与人体各部分比例满足黄金分割关系相联系,那么“匀称美”与八头身美就不矛盾。如果我们的大脑能这样思考问题,非科学/news/97E89AA36A4F93F6.html领域也能有所进展。许多科学领域正是非科学领域运用常规逻辑和模糊逻辑争论的进展演化来的。从上面的讨论便可发现,最强的大脑,一定是逻辑能力非常强的大脑。发达的大脑有足够的脑容量储存一定量的信息,有活跃的神经细胞在微信息的出触发下就能调出许多相关的信息,但仅这些还不够,还要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自觉地遵守逻辑规律。经常检查推理过程是否不满足同一律,检查推理的结果是否与常识与科学确定的知识相矛盾。离开逻辑谈最强大脑无异于在搞弱智活动。由于“人体思维科学”的误导,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极少逻辑训练,煽情远远多于透彻说理,死记硬背远远多于推理。就拿语文来说,汉语有它的优点有它的缺点,但常常不是扬长避短而是弃长护短。汉语音形分离让汉语有一定的难度,但简化了的汉字既精简又容易辨识,若进一步减少汉字的数量可实现打字完全盲打,这样从读、写和打字各方面都比其它语种高效(汉字是唯一的二维文字,理论上讲比拼音文字高级)。但我们的教育让学生上了小学六年级都还不够阅读世界名著(前苏联三年级就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是以字根为基本构字单元的,是以笔划为基本单元,于是一个字的组成单元比一个英语单词的数量多。以笔划为基础必然导致对文字书写规范的过分要求:开始学习时,一定要数笔划,连笔划书写又被严格禁止,,。可见我们的教育家们那有效率意识,其实无论识字教育多么迂腐,许多人还是一辈子字写得很难看。中国的古文,连标点符号都不全,又由于朝代更替多,不同的朝代语言文字不完全一样,这样古汉字是特别多的,且相同的字涵义也有变化,每学期都要安排学相当数量的古文,又是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什么是基础,将来必需经常用的才能算是基础知识。写字是基础,但当书法家那是专业,说普通话是基础,但对发音过分要求,那是播音专业,学点古文古诗有助于了解传统文化和陶冶性情,但时间花了过多那是在学考古或文学专业。但强调逻辑是基础,那一点不会过分,因为没有逻辑这个就没有人追求真理,我们现在的社会难道不是这样吗?汉语真正的弱点是语法太简单,这在科学发达的现代并不完全是坏事,但不重视它,我们的教育就大有问题。与科学语言相比,生活语言不需要非常严格,因为人有模糊思维的能力,在某种情境下,甚至一两个字就能表达意思。所以我不赞同学英语把精力花在学它复杂的语法上,但我们的语言教育至少应该能让人们进行较为复杂的思想交流。因为许多非科学领域是要用类似生活词汇的语言来讨论问题。所以一个语法粗糙的语言社会特别需要理解教育,即根据情境通过模糊思维来把握对方表达的意思,并把逻辑思维作为语言教学的重点。比如说,英语中每个名词有单数复数的不同,并前面几乎都有定冠词或不定冠词等限定词,而汉语没有这个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要根据情境来辨别是特称还是通称等。但我们没有这样的训练,其后果是经常偷换概念。人们常常会把在特殊情况下成立的东西看成普遍成立的东西。中国人相信中医,不就是因为常把个人的个别经验轻易的推广为必然成立的普遍真理吗?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多点理解训练,也许中国不至于象现在这样落后。比如:“文艺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如何理解?其中的人民你可以理解为大多数人,也可以理解为所有人。如果你指责目前我国的影视文化是弱智文化,会有许多人攻击你,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又不是为你们这些少数高素质的人服务的。可见这里没有把人民理解为全称,于是中国的影视文化完全受收视率决定堕落成庸俗文化。全用简单句堆积的没有多少思想内容且语速又特别慢的片子,构成现代中国的主要文化土壤。在这样的土壤中的学生只适合语速慢,思维迟钝的老师讲课。只要语言复杂点,语速快点,道理讲了深一点,就听不懂了。如果你有这样的联想,就会明白传媒的水平与教育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许多高素质的人们(比如许多新语丝的网友)几乎不看中国的故事片,是否他们不属于人民?高品质的片子确实会有人看不懂,影响收视率,但并不完全看不懂,并且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会因自尊而去看看,所以多少会吸收点正能量。可见收视率不太高的高素质节目,比收视率高的低俗片子更为人民服务。况且高品质片子收视率不一定低。姚晨与吴秀波主演的《离婚律师》是我看到的最高品质的国产电视剧,好象收视率不低。由于缺少逻辑训练,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好坏颠倒是非颠倒是经常的事。就比如说爱争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多少人都认为是坏事。方舟子见了骗子就揭露,对许多社会问题都要发达看法,网上许多人觉得,他怎么什么事都懂,什么都要管,认为不正常。我从小就爱争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还以为这是我难以克服的缺点。后来看了许多西方人物传后才知道是好事。如果苏格拉底不总是缠着别人争论,人们哪能了解到它丑陋的外表下隐藏着惊人的智慧。如果玻尔没有比苏格拉底更喜欢争辩的个性,把薛定谔辩到病床上还不放过,哪来的量子力学?中国人的智慧概念大多是神秘的悟性,似乎不需要争论,不需要在争论中不断吸收有意义的信息,不断综合别人的观点,真理或知识就可以自动进入自己的大脑。在一个中庸和非理性的人文环境中常会把争论视为吵架。即使是大事大非问题也常常没有人争论。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的正能量常常与负能量一样多,甚至负能量更多,因为错误言行常常比正确多。伟人也不例外,比如马克思非常伟大,他的理论在富有批判精神的西方国家充分发挥了正能量,赢得了他们的尊敬;相反在所有把他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几乎没有例外地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原因是这些国家缺少批判精神,连他理论中一些最简单的错误也发现不了。比如经济决定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商品(意识产品),这是非常简单的常识,但至少目前中国人还以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毛泽东非常伟大,但再多点科学知识就好了,有了原子弹,稍有逻辑的人都会想到大规模战争可能成为过去,为什么还要增加人口?人口的负担让中国人穷到现在。邓小平的“猫论”只是在特殊历史阶段下减少改革阻力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但在一个容易盲目崇拜的国度,却把它当真理,于是山上下来的人、地痞流氓和腐败官员成了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主力,这批主力还不知道要影响中国以后多少代的发展进程。最强大脑应该理解为综合思维能力最强的大脑,而不是某部分感觉中枢或运动中枢发达。局部脑功能超出常人的水平,把它说成超级大脑还不太误导人们对智慧的理解,但说它是最强大脑,则人们很容易以为不需要信息综合就可以有智慧了。动物学研究已表明,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不在于会使用工具,会使用语言,短期记忆能力有多强,而是关心不关心看似无用的事情。这与脑科学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人脑99%的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就是说人并不是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比动物强很多,而是综合信息处理的能力强很多。是非判断是健康社会基础,技术创新则是锦上添花。是非判断必需要有大智慧,而技术创新小聪明就够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技术创新只要按科学家创造的把各种技术知识已经形式化的方法学习使用就行了。但判断是非,常常需要用到原始的逻辑,特别是同一律和矛盾律,这个思维过程要比前者复杂得多。思维有缺陷的人(比如忧郁症病人)和思维不活跃的人,常常不能时刻注意这两逻辑规律。比如在我国大多数人分不清反中医和反华的区别,搞不清转基因技术与改变人体基因的区别,于是出现了目前国人在对待中医和转基因问题上完全错误的立场。语音相似字词相近的词偷换在生活中是相当频繁的,只有逻辑训练有素的人,才能时刻注意纠正。利用矛盾律发现问题,更不是头脑简单的人能注意到的。举一个例子,我的同事有不少人教过电路分析。他们都可以解出非常复杂的电路习题,但是他们中许多人会去求神拜佛。显然他们不能发现电路知识中的某些知识点与这种愚昧的信仰有冲突。为什么呢?因为矛盾的感觉需要同时有相互不谐调的思想同时在大脑中出现,而思维不足够活跃的人,他的意识流是比较简单的,即一个信息接着一个信息触发形成近单线的意识流,表现在只是大脑局部细胞相互影响。而大脑相当活跃的人,则一个微信息可以触发许多相关信息,表现在大脑中可以许多区域同时活跃,这样的大脑才容易发现同时出现的相互冲突的意识。如当电路分析老师在教电感上电流不能跃变,电容上电压不能跃变时,一下联想到它们的本质是有限区域的能量不能跃变;还会触发联想到,不管菩萨是实体物质还是场物质,都至少要有集中的能量,既然宏观能量不能跃变,怎么他们能来无踪去无影呢?发现矛盾的能力,是我们判断力的最主要来源。缺少发现矛盾的能力,让许多人无法有真正的自我。他们只能听别人怎么说。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在中国有什么谣言散不开的?可见人口的素质如何了。这与我们媒体对智慧宣传没有关系吗?如今整个社会对智慧的误解,直接导致了思想混乱,进一步又导致了经济混乱和社会秩序混乱。打假人被假人打,这是这个骗子王国里最奇特的现象。不久前,有个老师告诉我:“反美的司马南去美国了,可见他是一个大骗子。”我反问他说:“你见过一个差点被骗子谋杀的人继续多次冒生命危险揭露骗子的骗子吗?”对一个社会来说,创造性固然重要,但是非的判断是最基本的,人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别说会有多大的创造,连真货假货都分不清,大量劳动力浪费在竟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产品中,而真正高效的生产手段竟被错误的观念束缚,中医和转基因技术目前的状况就是我们社会的典型表现。目前的电脑技术只能解决复杂推理的判断,但原始判断还是要靠人的素质,就是说最强大脑不去与人的素质相联系,极易让人们满足于小聪明。当整个社会是非都分不清的时候,小聪明有什么用呢?缺少大智慧的小聪明会让我们一切向钱,会让我们对真理没有执着的追求。大脑的活跃能力是多动脑子动出来的,没有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哪有苦思冥想的习惯,这就很难发现问题,也就根本没有大思维。没有大思维的人们不关心与自己关系不大的社会问题,使整个社会批判精神,于是根本解决不了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这对矛盾。其实把一个娱乐节目取名是“最强大脑”还是“超级大脑”不必太认真。但如果要考虑社会效果的话,这篇文章想必有一定是意义。生活语言本来理解就不那么确定,然而作为有那么多心理学家参与的这档节目,应该考虑到中国当前是一个怎样的理性环境,于是取名是“最强大脑”还是“超级大脑”就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在一个相信中医,相信气功相信风水相信各种封建迷信的毫无理性的社会中,心理学家最要做的难道不是让人们知道思维的规律吗?把些连猩猩都不一定如的特殊技能说是最强大脑,不觉得让本来不重视逻辑思维的人们更加不懂得尊守思维规律吗?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强大脑第五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