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静物拍摄闪光灯布光打出较自然的光

小白学摄影:如何用跳闪让照片更自然
日 00:10&&&出处:&& 作者:韩宇琦&& 编辑:韩宇琦 分享
内置闪光灯 or 外接闪光灯?――――――――――――――――――――――――& & 在了解跳闪拍摄之前先一起回顾一下的闪光灯。一般我们们所使用的都会有内置闪光灯,但是内置的闪光灯也仅仅能保证在光线不足时,利用强闪作为补充光源,通常会使画面整体呈亮白色,像打了高光一样,尤其在拍摄人像时,会让人脸上油光光一片,而背景却黑漆漆的,着实不好看。& & 自带的闪光灯确实可以起到补光的作用,但毕竟是通过一块很小的区域照射出来,所闪出的光投射的范围也不够均匀,闪光指数又不高,容易使被射物体的阴影轮廓非常明显。而且内闪始终固定在上方且永远往正前方拍摄,因此光源的位置也固定死了,所以室内或者昏暗环境中,直接上闪光灯这种补光方式,无论是给人像拍摄还是静物拍摄,往往都会适得其反,是一种简单粗暴效果差的方式。& &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对摄影了解不深的人使用机顶闪光灯拍照时,总是得不到想要的拍摄效果的原因。相对于内置闪光灯而言,外接闪光灯的好处就有很多,从结构上说,外接闪光灯的灵活度上要强于内置上光灯,可以调节闪光灯的拍摄角度。此外,外接闪光灯的闪光性能与提供的闪光功能也要比内置闪光灯丰富的多,可以完成更多创意性的拍摄。为了使曝光更准确,画面更优质,还是鼓励大家使用外接闪光灯。闪光灯的跳闪拍摄及优势―――――――――――――――――――――――――――& & 跳闪是外接闪光灯的一种常用的拍摄手法,区别于闪光灯水平方向直接照射被摄物体,跳闪是不将闪光灯直接打到被摄主体上,而是把光打在头顶的天花板或者四周的墙壁上,原本闪光灯中发散出的一束光中打在墙壁上后分散开来再照射在被摄物上,也就是利用了光的漫反射原理来照亮主体,使点光源变得更加柔和,从而得到更自然的补光。& &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跳闪拍摄,外接闪光灯直接拍摄的效果不好吗?如果外接闪光灯水平直接照射当然要比内置闪光灯效果好,但是水平照过来的光线投射在被摄物上还是会比较生硬,照射的光线还是点光源到点被摄物,水平照射过来,被摄物接触到的光源面积相对较小,那么就会在画面中留有较为死板的线条和阴影。&怎样实现跳闪拍摄?――――――――――――――――――――――――――――& & 想要利用跳闪拍摄,首先你要确认所处的环境是否具备跳闪拍摄的条件。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这样方便光线折射到四周的墙壁上以达到漫反射的原理。最好是一间具有白色或浅色墙壁和天花板的房子,这样处处都可以做为反射面供你使用。虽然外接闪光的也还只是一个较小的光源,但是通过照射周围墙壁的漫反射原理,还是可以折射出大部分面积,这些被光线覆盖的地方相对被摄体来说就变成了大面积光源,这样一来就可以创造出柔光箱一样的照明效果了。但是相对空旷的场所,找不到反射物,也就无法顺利的进行跳闪拍摄了。& & 环境具备了,那么就可以开始实战了。跳闪最根本的操作方法就是通过改变外接闪光灯的照射角度来实现,可以向上翻转闪光灯,与水平照射形成一定角度;也可以左右甚至360度角度,让光线打向左右两侧或者天花板。外接闪光灯的拍摄方式(以拍摄人像为例):(图片来自于网络)550D 内置闪光灯拍摄/外接闪光灯拍摄& & 可以看到,用550D内置闪光灯拍摄的画面中,直射的光线很硬,画面中只有人脸部分很亮,而其余部分没有光泽,人物整体缺乏立体感,而且背景墙面也很暗,感觉模特和背景两部分是分离开的,而不是融为一体。而外接闪光灯直射的效果明显要亮于内置闪光灯,但是画面依然很一般。利用墙壁侧面反射光(图片来自于网络)外接闪光灯垂直方向呈60度拍摄/向右侧呈60度拍摄& & 如果你在室内的话,可以通过转动灯头的朝向,通过天花板或者墙壁的反射来进行补光,光线经过漫反射后会更加柔和,而且照明区域更大。左边就是利用外接闪光灯垂直向前倾斜60度角的拍摄效果,与闪光灯直射有很明显的区别,可以看出光线通过墙壁散射下来再到模特身上会比较均匀,照片整体也舒服多了,不再与背景格格不入。而右边的是闪光灯朝右侧墙壁的拍摄效果。由于室内其他光源的关系,这样反射过来的光线使画面更加柔和,色调也偏暖,距离光源由远及近是逐渐变暗的,这样一来光线的过渡也会较为自然。光线打向天花板拍摄/打向后方墙壁拍摄& & 左边是把外接闪光灯垂直方向翻转,使光线可以打向天花板再反射,而右边是水平方向后方,使其打向背后的墙上,光通过反方向的障碍物(光源),再反射过来,经过一个垂直的漫反射最终打在主体上。??&画面相对于其他角度更加自然。??弹出式微单的拍摄方式(以静物为例):EOS M10弹出式闪光灯可以垂直方向活动& & 一般刚刚接触摄影或者只是业余拍拍照片的朋友,不具备外接闪光灯,是不是就无法实现跳闪拍摄了?当然不是。现如今的许多微单也同样可以实现跳闪拍摄,拿刚刚发布的EOS M10为例,像这种闪光灯是弹出式的就可以仿照外接闪光灯进行跳闪拍摄,虽然不能左右,但是至少可以上下翻转180度,还是可以自己改变角度,对光线进行一些调整,向上的最大的角度可以照射到天花板。& & 两张图片分别是微单弹出式闪光灯水平方向直闪和向上呈30度角闪光的不同效果,显而易见,左边集中在小狗身上的光会特别明亮,而身后的背景就比较暗,画面整体的光线也比较硬。而右边只稍稍抬起了闪光灯的一点高度,画面就有很大改善,整体的光线变得更加柔和了,背景和主体不像左边那张分离开一样那么显得突兀不自然。& &左右两张分别为闪光灯与水平呈60度角照射和垂直90度照向天花板的不同效果,可以看出60度照射和30度角照射,画面的明亮程度也是有差别的,角度越大画面整体就越偏暗,当然线条轮廓就更自然。但是当打向天花板的时候,整体又变亮了,这与室内的其他光源布置有一定关系。& & 所以那些拥有可弹出式闪光灯微单的同学,以后再遇到光线不足开闪光灯拍摄的时候,不要傻傻的用一个Pose照了,试着改变闪光灯的角度再按快门,会得到光线更加自然的照片。适当的遮挡:??& & 当使用跳闪时,即使闪光灯接近垂直的角度向上打光,但仍有扩散的光线直接照射到被摄物体上。虽然对画面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还是会存在阴影的效果,尤其是被摄体后方就有一面墙或其他平面的时候,阴影会特别明显。为了消除这种效果,可以在闪光灯灯头上加一片不透明材料或黑色塑料泡沫板做的遮光片,以阻挡扩散的光线照射到被摄体。& & 如果是拍人像不仅可以使模特的整体形态,细致到皮肤都有更好的展现,增加眼神光的同时还能回避掉比较生硬的阴影部分。 跳闪拍摄的优势总结:1、 利用屋顶或者四周墙壁来反射光线,使点光源的光线变得更加柔和更加自然。2、 利用跳闪可以避免闪光灯直射而造成被摄体比较难看的阴影。3、 当拍摄对象为人物或者动物时,利用闪光灯上的反光板可以为其增加眼神光。4、 闪光灯向侧面倾斜45度,可以使闪光灯为被摄体补光更自然。5、 当利用屋顶和侧面墙壁反射光线依然不能得到好的光线时,不妨试试将闪光灯的灯头身后的墙壁灯光,利用身后墙壁反射光线进行补光。6、 利用屋顶和墙壁反射光线形成柔和的大光源可以使被摄体形态呈现的更好。跳闪拍摄的应用场景――――――――――――――――――――――――――――& & 当然,跳闪的运用的不仅仅是在人像拍摄方面,食物的拍摄上也可以运用。闪光灯直打出的效果会比较生硬,食物的色泽也会不够自然,运用跳闪的方式,经过漫反射后的光线照射在食物上,色泽也会更加真实。跳闪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在拍摄动物上,因为直接的闪光很容易让你的宠物或者你想要拍的动物紧张,甚至受到惊吓。所以可以在拍摄的时候,让闪光灯朝向天花板或者墙壁,实用间接的光源喂宠物进行补光。一来不会让宠物的面貌太过生硬,光线会柔和很多,这样宠物也会更加配合拍摄的进行,便于捕捉到更加真实自然的。& & 但是如果周围的环境不利于跳闪拍摄,有什么小技巧可以同样达到跳闪的目的呢?可以使用简单的反光片,与外接闪光灯组合在一起。这样光线达到反光片后再被折射到被摄物体上,光线至少是反光面积的两倍,用这种方式仍然可以得到非常大的光源覆盖面积,在距离被摄体不太远时,这样做也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照明效果。& & 总结:利用外接闪光灯达到跳闪效果的原理,我认为核心有两点:首先就是扩大光源――光源与被摄体的相对大小,决定了照片的整体效果。通过反射板、反光片或者墙壁来进行反射的目的都在于能够得到较大的光源,而大光源就是所谓的柔光,能够让亮部与阴影之间的过渡比较柔和;第二点就是需要营造一定的角度,通过改变外接闪光灯的照射角度,从而影响打在墙壁上后所反射的光线,使阴影过渡更自然。掌握这两点,可以自己尝试选择最适当的跳闪角度。■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09.3万人浏览 16万人浏览 2.8万人浏览 2.5万人浏览如何用闪光灯打出较自然的光? - 知乎2600被浏览112997分享邀请回答1.0K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如何用闪光灯打出较自然的光? - 知乎2600被浏览112997分享邀请回答1.0K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94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闪光灯模拟自然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