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训练是以下属于广域网技术最广的认知技术吗

有人知道放松训练,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改变认知评价有什么区别吗?_百度知道
有人知道放松训练,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改变认知评价有什么区别吗?
有人知道放松训练,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改变认知评价有什么区别吗?请问第三题为什么选C?想想怎么面对不是转移注意吗?有人能把这几个方法都分析一下吗?要一些例子。希望是懂七下政治的人,答的好直接采纳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但仔细想一想,伤心没用,要努力,他失败伤心,但改变认知评价是指转移注意力是指他伤心时想一想开心的事或别的什么,忘掉烦恼
就是小明想的没转移注意力,他努力改变自己对失败的态度
你能把剩下几个的特点也说一下吗?谢谢
合理宣泄就是他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或者打什么或者哭,发泄怒火。
放松训练我们没讲,估计是做什么放松心情吧
你愿意再教我几道题吗?现在我可以直接采纳,你再教的话我可以增加悬赏
抱歉手滑点错了😭
采纳率:3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丁香园最新文章
丁香园最新文章
Copyright (C)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Tue Feb 20 01:40:26 CST 2018
16:22:33.0
重要的事先说:2018 年开年大课,新春钜惠,110 元优惠券限时领取,有效期至 2 月22 日。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7 发布:我国高血压患者达 2.7 亿。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基于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高血压患者分布在临床各个科室,所以对于高血压的正确认识及合理诊疗,应当是每一个临床医生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一项技能。门诊来了个合并高血压患者,不是每次都想着要找心内吧?你真的了解高血压吗?降压药物如何选择,如何联合,如何加量?高血压急症(危象)如何处理,如何用药?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常见误区、难治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如何应对?孕妇、心衰肾衰、冠心病、心律失常、急性脑梗/脑出血等等,特殊人群高血压患者如何降压治疗?本期丁香园特邀北大附属医院、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三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 副主任医师:赵运涛、孙雅逊、段江波,齐聚一堂,亲授临床实战经验:2018 丁香公开课开年大课:《实用教程:高血压合理用药及常见误区》三位讲师均师出郭继鸿教授,郭老师平时的严格要求就是:「说人话」,「用三句话把一篇文章给别人讲明白」,其中孙雅逊同为丁香公开课另一年度力荐、口碑课程《危急重症心电图》课程讲师,深受学员喜爱与好评。1. 课程怎么样?看图说话↓↓↓2. 讲的怎么样?请试听↓↓↓ccvideo3. 《实用教程:高血压合理用药及常见误区》课程目录↓↓↓4. 超值特惠:新课上线+新春佳节福利 1: 110 元优惠券限时领取(有效期至 2 月 22 日)课程原价&298&元,不要!新课上线 + 新春佳节班主任任性,直降 110 元任性有效期至 2 月 22 日 23:59:59立即特惠领取 ↓↓↓领取方式:备注:若手机不能自动跳转,请手动输入优惠券代码:gxy110福利 2:限时免费赠送 VIP 讨论群VIP 讨论群,学习过程中,没学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群里请教讲师。入群方法:购买课程后,加丁丁班主任微信号 dingxiangyuan20,拉您入群。5. 课程特色1?. 紧密结合临床实战,拒绝教科书式的照本宣科,给你不一样的学习体验。2?. 视频讲解过程中,画笔标记,更有利于您的理解及重点的把握,紧跟讲师的节奏。3?. 限量赠送 VIP 学员微信交流群,课程中没学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群里及时向讲师请教。6. 课程说明1. 课程模式:采用视频课程形式。课程购买成功后,皆可一直反复回看。2. 课程更新:2 月 7 日新课上线,目前处于更新阶段,平均 1~2 周更新 1 节,节假日除外。课程更新阶段,售价最优惠。3.&客服邮箱:class@dxy. 客服电话:7;客服微信:dingxiangyuan20备注:因微信咨询人数较多,一般 24 小时内会给予及时处理,若您有特别紧急的事情,请通过客服电话联系哦。领取方式:备注:若手机不能自动跳转,请手动输入优惠券代码:gxy110
15:55:30.0
重要的事情写在最前面:新年特惠,特惠有效期至 2 月 22 日。一次夜班,护士把你叫醒,给你两张病房心电监护的心电图,问你诊断是什么 ?护士肯定也知道这是房颤,她是来问你这是「房颤时差异传导」,还是「室速」?请根据目前掌握的知识,分析并做出诊断。不会?那就尴尬了!你主任和你说过如何鉴别「差传」和「室速」吗?如果没有,你主任只能永远是你主任了。本期特邀丁香公开课人气讲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孙雅逊,学员口中的「孙大圣」,为你详细讲解《房颤时差异传导与室速的鉴别》。先为你划个重点,告诉你主要线索:1. 短长短联律间期(长短)2. Vi/Vt(QRS 波起始 40ms 的振幅与终末 40ms 振幅的比值)3. 是否规整?4. 类代偿间歇端好小板凳,拿好纸笔,仔细聆听,做好笔记吧&↓↓↓&ccvideo本视频节选自孙老师《危急重症心电图》系列课程第二讲都说心电图难学,表示看过很多心电图的书,却依然看不懂心电图。原因很简单,书是说什么病会有什么心电图表现,且书上的例子都是做得好的心电图,表现大多很典型,而现实中不会每张图都那么典型的。实际上我们是拿到心电图去诊断什么病,对于新手来说,不可能在大脑里把所有符合这种表现的心电图都过一遍吧。所以从图形表现回溯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何必自己搞事情,找个「好老师」带带你,绝对比你自己在那啃书更有效。老师不难找,但是「好」老师可遇不可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孙雅逊,正是这样一位学员公认的好老师。班主任年度力荐精品课程《危急重症心电图》,上线仅半个月,已经 1350+ 名学员加入了我们,是经过学员验证之后的精品课程。重要:新年特惠,特惠有效期至 2 月 22 日。报名入口:2. 讲师简介孙雅逊,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共济会医学研究实验室(MMRL)博士后。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主攻心电生理及起搏方向,电生理介入培训导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 《危急重症心电图》——课程特色1. 结合自身经验,深入浅出,分别从 QRS 波、ST 段、 T 波、P 波等,以波形为主线,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确观看一张心电图,准确识别图形上的异常,把心电图和疾病横向的联系起来。2. 视频讲解过程中,红圈标记,更有利于您的理解及重点的把握。3. 课程结束后设思考题,便于学员自我检测,没学明白的地方 VIP 群及时请教。4. 《危急重症心电图》—课程纲要第一节 基础课程:心电图基础及案例分析(上)第二节 &基础课程:心电图基础及案例分析(下)第三节 & 抓大放小,盯住 QRS 波第四节 & 高不成低不就的 ST 段第五节 & 神出鬼没的 T 波第六节 & 被人遗忘的 P 波第七节 & 综合练习—心电图全家福5. 《危急重症心电图》——适合人群对心电图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的研究生、规培生、住院医生以及低年资主治医师,尤其是要独立进行值班或接诊的医生。总之,如果你的心电图比较薄弱,想系统提高自己,那就加入我们吧。6. 《危急重症心电图》——课程说明1. 课程模式:采用视频课程形式。课程购买成功后,可反复观看。2. 课程观看:购买课程后,下载丁香园 APP ,用购买课程的丁香园账号登录,课程在您的个人订单里。3. 课程更新:目前处于更新阶段,平均 1~2 周更新 1 节,课程更新阶段,售价最优惠。7. 《危急重症心电图》——班主任联系方式邮箱:class@dxy.&电话:7;微信:dingxiangyuan20备注:因微信咨询人数较多,一般 24 小时内会给予及时处理,若您有特别紧急的事情,请通过电话联系哦。报名入口:(备注:若手机无法自动跳转,请手动输入优惠券代码xd30)
00:09:52.0
年关将至,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休息、团圆的日子,可对于我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挑战。节假日,免不了聚餐会友、外出狂欢,稍不克制就容易来一场「急诊之旅」:酒精中毒、急性胰腺炎、过敏、骨折、消化不良~部分医生会遇上春节独自值班的情况,遇到紧急情况难免慌了神。所以,用药助手特地为大家准备来系列节假日值班必备的干货,在春节期间为大家持续推送,大家赶紧收藏起来,并分享给你的同事!今天,先给大家分享:昨天的内容都掌握了吗?过年饮食不规律容易诱发胰腺炎,所以特地给大家挑选了这篇:后续内容会持续更新在本文中,记得收藏哦~
18:16:11.0
各位都吃完年夜饭了吗?一家聚在一块喝喝小酒、聊聊家长里短,甚是惬意。怕喝多?不是有传说中的「解酒药」吗?今日问答:世界上真的有解酒药吗?参考答案:酒精代谢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属于零级代谢,即以一个恒定的速度代谢,并且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一般人平均值是 20 mg/dL 每小时。东亚大多是携带表达弱代谢型基因的人群,会因高乙醛蓄积导致脸红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有小部分差异来自慢性饮酒的长期诱导,习惯性饮酒者酒精代谢速率大概为 36 mg/dL&每小时。酒精本身是两种代谢酶表达的诱导剂,同时也是其他许多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美他多辛/果糖目前被认可具有促进乙醛脱氢酶能力的是一种叫做美他多辛的处方药,可以起到促进酒精代谢的能力。另外一种被西方医学认可的就是日常食物中常见的果糖。果糖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蜂蜜中的果糖含量大概是 40%。有研究发现按照酒精与果糖摄入 1:1 比例摄入,酒精代谢能力大概提高 44.7%,这就是民间一般认为蜂蜜有助于缓解醉酒的原理。但是根据这一逻辑计算,日常成人醉酒摄入的平均酒精量 75 mL,「解酒」所需要摄入的蜂蜜量是非常巨大的,至少需要摄入 148 g 蜂蜜,而人体消化道并不能完全吸收和耐受这个量级的蜂蜜摄入。另外应当注意的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H2 受体拮抗剂等会拮抗酒精的代谢,不建议在摄入酒精后使用以上药物用来缓解头痛和护胃。植物来源药品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葛花解酒的记载,现代一些研究认为其机理可能与促进乙醇的代谢有关。但是这类植物来源成份可能存在夸张的剂量药效相关性,目前尚缺少有信服力的循证证据。我国 SFDA 目前没有以解酒类似的适应证批准过任何中成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中药概念的解酒产品,大多数是以食品准字存在。所以,目前仅有很少的处方药物被获批作为「解酒药」上市。民间存在的很多是保健品或者食品,没有确切的循证证据。因此,最好的「解酒药」就是适可而止,微醺即可。&--------------------------------------------------&答案查看方法:参与评论或收藏此文章,第二个工作日 16:30 可在「我的」-「我的消息」中查看更新的答案并接收到答案更新提醒。&您的评论我们都已收到,为节省大家的时间,评论区仅展示精彩评论,可点赞表示支持哟~每天我们都会从评论中选出一条「最佳评论」,发表该评论的用户可获得为期 1 个月的「专业版会员」。获奖信息会在次日的「用药问答」文末公布。&点击阅读上期用药问答:及答案(如果无法跳转请下载用药助手 App 阅读更多精彩问答)。
12:16:36.0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吧?每逢年三十,总会出现几个吃太多而肠胃不适的。这只是开始,之后接二连三的宴席,不规律的饮食、过度接触烟酒以及熬夜都会对消化道造成很大的负担,容易出现早饱、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下面本文就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究竟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以及该如何进行正确的诊治。临床表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上述症状可持续亦可表现为反复发作,在病程中,症状也可能发生变化,是消化科最常见的一种非器质性胃肠病。1. 早饱:进食后不久即有饱腹感,导致饮食摄入减少;2. 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可呈持续性或表现为进餐后加重;3. 常伴有嗳气、反酸,但恶心、呕吐不常见;4. 部分患者同时存在睡眠欠佳、头痛等精神症状,或具有焦虑、抑郁情绪。诊断该病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主要遵循罗马 III 标准。诊断要点如下:1. 具有一项或多项引起患者不适的症状: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2. 无器质性疾病可以解释上述症状;3. 诊断前 6 个月出现症状,一年中症状存在时间累积超过 3 个月;4. 对于存在消瘦、贫血、呕血、黑便、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报警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需进行彻底检查以找到病因。5. 对于年龄小于 45 岁且不存在「报警症状和体征」者,可通过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腹部 B 超等基本检查辅助诊断。也可给予诊断性治疗 2~4 周,治疗无效且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分类根据症状是否与进餐相关可以分为两大类:1. 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消化不良症状与进餐有关,多表现为早饱及餐后腹胀;2. 上腹痛综合征(EPS):为非进餐性相关消化不良,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病理生理机制1. 传统观点认为 FD 的发病与胃排空延迟、餐后胃底容受性舒张受限、内脏高敏感性相关;2. 幽门螺杆菌感染:H.pylori 感染造成胃泌素及胃促生长素分泌紊乱、十二指肠酸敏感性增加、胃动力受损均可导致 FD 的发生,且研究表明根除 H.pylori 可使 FD 症状得到长期缓解;3. 一般感染:消化道低度炎症引起消化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使得消化道对酸和脂肪的敏感性增加,进一步影响脑肠轴反射,引起胃肠动力障碍。胃肠炎可引起 FD 或 FD 合并 IBS。当感染累及胃和近端小肠时,多引起 FD,而当感染累及远端小肠或结肠时,多表现为 IBS。当感染累及全消化道时则可能出现 FD 和 IBS 重叠综合征。4. 十二指肠炎症,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引起 FD;5. 食物不耐受、过敏、高脂饮食等也可导致 FD 的发生;6. 社会心理因素,特别是焦虑,与 FD 的发病显著相关。一般,餐后胃底容受性舒张受限、内脏高敏感性、胃排空延迟等多引起 PDS,而 H.pylori 感染、脑肠轴反射异常、消化道酸暴露、消化道感染等与 EPS 相关。治疗FD 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用药以经验性为主,治疗中主要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1. 安慰剂:安慰剂治疗可使 30% 左右的患者 FD 症状获得缓解;2. 促胃肠动力药物:促胃肠动力药物可使 60% 左右的 FD 患者获益。但甲氧氯普胺治疗效果不确切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并不推荐用于 FD 的治疗。3. H.pylori 根除治疗:H.pylori 根除治疗效果优于安慰剂组,尤其可以使 EPS 型患者获益;4. 抑酸治疗:抑酸治疗主要包括两种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 H2 受体阻断剂。临床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可使反流型患者获益,但对于动力障碍型患者疗效不显著,而 H2 受体阻断剂与安慰剂治疗相比无明显优势。5. 胃粘膜保护剂:包括铋剂在内的胃粘膜保护药物并无显著优于安慰剂的治疗效果。6. 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因脑肠轴功能失常参与 FD 的发病,所以抗抑郁药物可能对 FD 症状缓解有效,而研究也表明抗抑郁治疗对 FD 治疗的效果优于安慰剂。使用抗抑郁治疗药物时,优先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而非 5-HT 再摄取抑制剂或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因社会心理因素对 FD 的发病具有一定的作用,而现有的药物 FD 治疗效果有限,所以针对 FD 的治疗不能忽略一般性治疗,如向患者解释该病为非器质性病变,不影响寿命,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指导患者改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食,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等。对于 FD 初诊患者可遵循下图的诊疗流程(图 1)。图 1. 初诊 FD 患者的诊疗流程难治性 FD 的处理原则1. 在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无效后给予 H2 受体拮抗剂仍可能获得症状缓解;2.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3. 若采用上述策略后,患者主诉仍为疼痛,可考虑给予足量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物联合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联合普瑞巴林或加巴喷丁,但不推荐使用阿片类药物。
23:15:01.0
目前由于叶酸及复合维生素相关知识的大力宣传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准妈妈都知道孕前及怀孕期间需要服用叶酸及复合维生素,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子代神经系统缺陷的风险。最近由 Stephen Z. Levine 教授等人完成的一项大型病例-队列研究(病例参比式研究)再出实锤,从降低子代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风险的角度证实,备孕期和孕期服用叶酸及复合维生素的必要性。研究成果发表在 2018 年 1 月的 JAMA Psychiatry 杂志上。研究过程及结果该研究对 2003 年 1 月 1 日至 2007 年 12 月 31 日出生的以色列儿童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 2015 年 1 月 26 日。母亲孕前和怀孕期间补充的维生素包括叶酸(维生素 B9)、复合维生素补充剂(维生素 A,B,C 和 D)以及任何组合形式的叶酸及维生素补充剂。随访者中所有诊断为 ASD 的儿童均被纳入研究病例组,从非 ASD 儿童中随机抽取 33% 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数据采用 Cox 回归模型及敏感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共随访了 26702 名母亲生育的 45300 名儿童(男孩 23210 名),随访结束时儿童平均年龄为 10.0 岁。其中有 572 名儿童(1.3%)被确诊为 ASD,11917 名儿童(26.3%)的母亲在孕前服用叶酸和(或)复合维生素,21884 名儿童(48.3%)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叶酸和(或)复合维生素。与母亲孕前未服用叶酸和(或)复合维生素的儿童相比,暴露者子代患 ASD 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后者的发病风险是前者的 0.39 倍。单独服用叶酸者子代发病风险是未暴露者子代的 0.56 倍,单独服用复合维生素者子代发病风险是未暴露者子代的 0.36 倍。与母亲怀孕期间未服用叶酸和(或)复合维生素的儿童相比,暴露者子代患 ASD 的可能性降低更明显,后者的发病风险是前者的 0.27 倍。单独服用叶酸者子代发病风险是未暴露者子代的 0.32 倍,单独服用复合维生素者子代发病风险是未暴露者子代的 0.35 倍。母亲从孕前 4 周至孕 8 周服用叶酸和(或)复合维生素的儿童,其 ASD 的发病风险较同期未暴露者子代明显降低(RR 值为 0.40)。特别指出的是,该研究首次分析了孕前服用叶酸和(或)复合维生素 2 年的母亲,其子代 ASD 的发病风险。结果显示,其发病风险仅为同期未暴露者子代的 0.12 倍,差异显著。在考虑了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后,敏感性分析提示了几个例外的情况。母亲孕前单独服用叶酸或复合维生素的女性子代,其 ASD 的发病风险与未暴露者的女性子代无差异。父母均患有精神障碍的子代,即使母亲孕前服用叶酸,子代 ASD 的发病风险无明显变化。母亲孕前是否服用叶酸和(或)复合维生素与子代患 ASD 共病精神发育迟滞关系不大。若母亲在孕前及怀孕期间存在维生素缺乏症,即使孕前服用叶酸和(或)复合维生素也无法降低子代 ASD 的发病风险。当然这些结果可能与样本量不足够大有关,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总结这项病例-队列研究证实母亲在孕前及怀孕期间服用叶酸和复合维生素能够降低子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风险。从公共卫生学角度看,对备孕女性及孕妇普及服用叶酸和复合维生素的相关知识是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 Veena SR, Gale CR, Krishnaveni GV, Kehoe SH,Srinivasan K, Fall CH.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nutritional status in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cognitive function during child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Zlotogora J, Amitai Y, Leventhal A. Surveillance of neural tube defects in Israel: the effect of the recommendation for periconceptional folic acid. Isr Med Assoc J. ):601-604.3. Lyall K, Schmidt RJ, Hertz-Picciotto I. Maternal lifestyle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t J Epidemiol. ): 443-464.
16:49:08.0
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青少年中,绝大多数患者伴有精神病理问题,由此导致的症状可增加患儿自伤和伤人风险。以往的统计称,ASD 患者约半数表现出攻击性,三分之一出现过神情恍惚,而 30% 有自伤行为,而这些问题行为常常在患者进入急性危机状态时发生。危机状态是指精神环境的自稳态受到破坏,以至于无法使用有效的应对机制面对当前情境,往往伴有悲痛和功能障碍。ASD 的核心特征(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刻板和重复行为)是造成危机的内在原因,与此同时,ASD 症状和认知特征(如智能障碍)与环境的不良交互,可能使这类人群更易进入危机状态。遗憾的是,在不良事件发生以前,没有方法能够识别 ASD 患者是否处于危机状态。来自美国 Johns Hopkins 大学医学院的 Luther G. 等人希望能够使用量表来识别 ASD 患者是否处在危机状态,以进行早期干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他们选用了 PROMIS 组织在 2007 年制定的心理危机评估量表(MCAS)进行实验,该列表包含 28 项内容。研究结果于 2018 年初发表于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杂志上。研究者对 606 个儿童及青少年(3-25 岁,平均 13 岁,标准差 5 年)的家长进行 MCAS 量表调查,被试者数据采集自 Interactive Autism Network 在线登记网站。家长使用 MCAS 量表为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症状打分。随后,家长选择他们认为危险程度最高的行为,并且给孩子表现该行为的剧烈程度及干预的有效性打分。该实验旨在测试 MCAS 量表预测 ASD 危机状态的内部相容性、结构效度、效标效度、聚合效度。结果表明,MCAS 量表显示了强内部相容性(信度检验 α= 0.88)。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双因素模型(剧烈程度,行为干预有效性)和采集数据符合良好,证明该量表有较高的结构效度。通过将 MCAS 量表结果与临床医生认定的危机事件相比照后,发现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ROC = 0.85),从而量表的效标效度得到证明。MCAS 量表结果和家庭不幸(r = 0.56), 家长压力和挫折(r = 0.48)之间有强正面关系,同时紧急精神科服务的使用(OR = 24.2,95% CI:8.6-68.2)也提示量表的聚合效度水平较高(all p&0.05)。因此研究者认为,MCAS 是一个能够测量 ASD 青少年精神健康危机的实用工具。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此量表能够被引入精神科的临床治疗中,对 ASD 患者的危机状态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22:45:03.0
作者:xxll2006最近一篇《》万字长文在网上流传开来,我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仔细阅读了这篇文章,读完后深感在疾病面前人类的渺小,短短一个月至亲的亲人就生死两隔,让人唏嘘不已。& & & &当然除了感叹外,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对文中引起老人死亡的病毒,很是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病毒让病情进展如此之快呢?难道真是一种我们没有发现的未知病毒吗?嫌疑之一:SARS 冠状病毒经历过 2003「非典」的人,提起进展迅速的病毒性肺炎,首先想到的肯定是 SARS 冠状病毒。但经历过 2003 年「非典」洗礼的北京,各个医院特别是大型三甲医院呼吸科的医生肯定对 SARS 冠状病毒有很高的警惕性,虽然文章中没有提及相关问题,但我个人相信我们能想到的,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呼吸科医生肯定能想到,并且可以肯定的是医生已经排除了 SARS 冠状病毒。嫌疑之二:甲流和乙流病毒 之所以怀疑这二位,是因为最近北京正在流行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由于天气干燥,气温较低,冬季历来是北京市流感高发季节,12 月至次年 1 月为发病高峰期。由于今年北京特别干燥(无有效降水天数已经超过 110 天),因此流感疫情比往年更严重,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近期流感病毒活动度呈上升趋势(具体数据可见北京市疾控中心疫情周报),甲型 H3N2、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虽然流感是自限性疾病,但在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或特殊临床情况的患者中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合理推测 这篇文章中的患者是老人,是危险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据文中介绍老人身体比较健康,似乎没有什么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发生严重肺炎的危险因素似乎并不充分。而且我们能想到的,医生一样想到了,据文中讲在第二家医院(文中的乙医院)患者就做了咽拭子的甲流乙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虽然文中并没有提甲流乙流所用的检测方法是什么或者说检测的是什么,作为一个专业的检验人员,我想根据文中有限的信息做一个推测。& & & & & & & & & & & & & &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检查一般分为四种:病毒分离培养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抗体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由于需要一定的实验技能且所需时间较长,一般医院不作为常规的检测方法。剩下的三种检测,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通常用于早期诊断,而抗体检测常用于对治疗的监测及病例的回顾性调查,对病例早期诊断意义不是很大。由于病人从发病到去乙医院检测总共只有一周时间(12 月 28 日至 1 月 4 日),基于此,我们可以谨慎地把范围缩小到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由于无进一步的信息,所以无法判断患者在乙医院究竟检测的是流感病毒抗原还是核酸。自相矛盾 至此,似乎甲流乙流也被排除在外了,但是继续阅读文章我们会发现一个细节:在丁医院,医生曾要求作者去购买达菲用于岳父的治疗。我们都知道达菲是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的特效药,既然排除了甲流和乙流,为什么还要服用达菲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遗憾的是,作者没有再进一步在文章中提到更多有效信息,我们无法进一步判断。真相大白&仔细阅读作者文章,作者曾经提到在戊医院时候,戊医院的顶级专家曾经在某个公众号做过一个直播,讲过他岳父的病例。其中病原学检查部分,检验结果如下:& & &鼻咽拭子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测定:(+)&BALF 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测定:(+)&BALF 细菌涂片及染色、真菌涂片染色、抗酸涂片及染色、GM 试验、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核酸均阴性&。看到了吗?无论鼻咽拭子还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是阳性,而且排除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真菌、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乙型流感病毒及其他细菌感染。也就是说作者的岳父感染的是甲型流感病毒,而且其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戊医院的主要诊断为: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肝功能损害。为什么流感检测有差异?终于弄清楚患者感染的并不是什么未知病毒,而是甲型流感病毒后,还有一个疑问困扰着我:为什么乙医院和戊医院的流感检测存在差异?仔细观看了戊医院的直播,发现一个细节,其中提到 1 月 4 日患者在丁医院所做的甲乙流为初筛阴性。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乙医院采用流感检测方法是抗原检测,而不是核酸检测,这也是目前北京大部分医院采用的流感病毒筛查方法。抗原检测最常见的是金标法,特点是简单快速,只需要患者的鼻咽拭子就可以检测,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出结果。但是其与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相比,敏感性较低,与核酸检测的阳性符合率较低,这也是为什么乙医院检测阴性,而戊医院检测阳性的原因。这个病例也提醒我们医务人员,要充分了解各项检测的优点及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误导」。本文首发于中华检验医学网旗下微信公众号「检验医学」,授权丁香园修改发布。转载自丁香园公众号
15:29:44.0
春节到了,大多数人都会返乡走亲访邻,遇上别人家的猫猫狗狗,难免撸一撸、吸一吸~但是,和不熟小动物亲热,一不小心就被抓伤、咬伤了。动物咬伤创口作为一种特殊的外科创伤,与普通创口相比,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及较快的感染速度。 预防性抗菌药物广泛用于动物咬伤,系统性回顾表明应用抗菌药物后手术咬伤的感染率明显的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依据伤口级别、伤口数量和大小即伤口的累积总面积,患者的一般情况、致伤动物的情况来选择。今日问答:1/2/3 级伤口的症状是什么?分别应该如何抗菌药?&致病菌有哪些?猫 / 狗 / 鼠咬伤的病原体分别为哪些?应该如何选择抗菌药?参考答案伤口分级及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1 级伤口,轻度:损伤局限于皮肤层或粘膜层;皮下组织无明显损伤或暴露;一般不用或只给一种口服广谱抗菌药物,不加用其他抗菌药物;通过伤口消毒和按时反复用碘酒或酒精擦洗伤口就可以有效的防止感染,而且出现感染迹象后再使用抗菌药物也不晚;即使伤口化脓,通过有效的清创等伤口处理和抗菌药物治疗伤口也会很快愈合,对患者愈后无严重影响;但对于伤口广泛多发的,伤口累积总面积较大者或者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如有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等也建议使用抗菌药物。2 级伤口,中度:有皮下组织的损伤或暴露,但未伤及深筋膜以下;无肌肉,骨骼,脏器及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或暴露;一般视患者情况及伤口多少给予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口服或输液。如输液治疗,一般 3~7d 后改为口服用药;对于伤口较小,身体条件良好,致伤动物危险性小的患者也可以只给口服抗菌药物或减少输液天数;3 级伤口,重度:伤及深筋膜以下有肌肉、骨骼、脏器、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或暴露,或伤及体表重要器官如眼球等;损伤虽然局限于皮下组织层但有需要缝合的较大皮下组织开裂或皮肤撕脱;一般给予一种或两种广谱抗菌药物输液 7~14d,首选杀菌药物;Ⅰ期缝合伤口的病例一般到伤口拆线后,因缝合伤口不利于伤口引流,更不可能反复消毒伤口创面,加之伤口深,创面大,残存休眠期细菌的可能性也大,所以建议Ⅰ期缝合伤口的患者抗菌药物至少使用到伤口愈合拆线后无任何感染迹象时;即使没有任何感染表现也不建议在 3d 内停用抗菌药物,因为伤口中很可能有芽孢等休眠期的细菌。动物抓咬伤的致病菌中有许多是厌氧菌,所以伤口深大的,特别是Ⅰ期缝合伤口的和开放不充分的穿刺样伤口的患者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同时一定要加用抗厌氧菌药物;致伤动物的情况是决定抗菌药物使用方式的关键:如腐食性动物抓咬伤不管再小、再轻,都建议使用杀菌作用强的广谱抗菌药物输液;因为不同动物及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环境中所携带的致病菌种类和数量相差很大,所以对某一地区或某一病例适合的抗感染方案在另一地区或另一病例可能就不一定适合。其他建议: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一般非野生腐食性或肉食性动物抓咬伤,伤口不处理感染多在几小时后发生,只进行一次有效冲洗多在 1d 左右发生感染,即使对伤口进行有效的消毒清创并按时反复用碘酒或酒精擦洗伤口,仍有一部分患者在 5d 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而 1 周后发生感染的极少。致病菌据文献报道动物咬伤创口感染的细菌通常为多种细菌引起的复杂混合感染。巴斯德菌属是狗咬伤和猫咬伤伤口中最常见的菌群,其它还有厌氧菌,多伴有脓肿的形成,包括梭杆菌属、卟啉菌属和普雷沃菌属等;需氧菌群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属和莫拉菌属等。而且从感染创口检出的包括葡萄球菌在内的许多细菌以及大部分厌氧菌都产β-内酰胺酶。微生物的培养首诊处理伤口时,不建议进行培养;因细菌尚未大量繁殖,即使培养阳性,也不能确定其为致病菌,动物咬伤多为混合菌感染;对已经明显感染并有分泌物或脓液的伤口要进行细菌培养(建议用血和肉汤培养基且必须做厌氧菌的特殊培养)和分泌物涂片染色,对发现特殊细菌确定诊断是很有意义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的价值:大部分动物相关性创伤的感染都是混合菌感染,并且随治疗时间的推移菌株和药敏可能发生变化,所以 3~5d 后培养出一两种非特异性细菌的药敏结果只能否定一些药物的使用,而不能完全依据细菌培养的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特别是不建议只选择了一种抗菌谱很窄的抗菌药物,除非在治疗后期细菌单一固定,2 次以上的细菌培养结果相同。《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对动物咬伤抗菌药物的应用有如下推荐:在动物抓咬伤的感染防治中,使用抗菌药物只是治疗的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清创消毒伤口,伤口开放性治疗,防止伤口早期结痂等对伤口的处理对于治疗和预防伤口感染是更为重要的。--------------------------------------------------&答案查看方法:参与评论或收藏此文章,第二个工作日 16:30 可在「我的」-「我的消息」中查看更新的答案并接收到答案更新提醒。&您的评论我们都已收到,为节省大家的时间,评论区仅展示精彩评论,可点赞表示支持哟~每天我们都会从评论中选出一条「最佳评论」,发表该评论的用户可获得为期 1 个月的「专业版会员」。获奖信息会在次日的「用药问答」文末公布。&昨日最佳评论:zxf1955点击阅读上期用药问答:及答案(如果无法跳转请下载用药助手 App 阅读更多精彩问答)。
14:41:37.0
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例中,大多数很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都是因为急性酒精中毒后,一些潜伏的危险因素推波助澜,加剧了患者的病情所致。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往往伴随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正常诊疗;同时,其随行的「护送者」的状态也是千差万别,如果「护送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无形中也干扰了医生的诊疗过程。作为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在岗位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工作,就是排除各种艰难险阻,在诊疗过程中去伪存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健康!笔者列举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一些危险情况,和大家一起学习。1. 误吸很多醉酒的患者,往往胃里存有大量的食物,频繁呕吐,胃内容物很容易进入气道,因为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特别是昏迷的病人,极易造成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窒息,呼吸心跳停止,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意识不清的酒精中毒患者,切记要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证呼吸道畅通,避免舌后坠及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必要时可以放置口咽通气道,甚至是气管插管。2. 急性心肌梗死中老年醉酒者,特别是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醉酒后可能伴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患者意识不清,不能准确表达当时的症状,稍不注意极易漏诊;另一方面,饮酒后患者往往躁动不安,不能配合心电图检查,也容易延误诊疗。所以,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一定不要忘记心电图的筛查,必要时还需复查心电图,同时检测血清肌钙蛋白。3. 糖尿病急症包括低血糖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情况。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自然要格外小心,过量饮酒后很容易出现上述并发症。更有甚者从来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或者说「压根就没有检查过」。这些情况,只要查一下血糖,再加上肾功能、尿常规检测,基本可以一目了然,避免危险的发生。4. 双硫仑反应饮酒后出现双硫仑反应的情况也很常见,主要是在饮酒前使用头孢类等药物所致,可以表现为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全身潮红等症状,严重时可以出现心动过速、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情况,也需加倍小心!这时候,详细的病史询问就显得至关重要。需明确的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不仅仅是头孢类,还有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等)、降糖药(格列本脲、苯乙双胍、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及氯霉素、琥乙红霉素和藿香正气水等药物。5. 急性胰腺炎酒精过量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情况并不少见,主要是:① 饮酒导致十二指肠内压升高,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② 奥蒂氏括约肌痉挛、乳头炎、水肿,导致胰管内压升高;③ 刺激胃窦部 G 细胞分泌胃泌素,促进胰腺分泌;④ 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或者直接毒害作用。因此,酒精中毒患者应常规查血淀粉酶。6. 上消化道出血过量饮酒引起胃粘膜水肿、糜烂,导致少量出血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如果引起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或者剧烈呕吐导致食道–贲门粘膜撕裂大量出血,则可能明显增加患者的危险性,因此,一定要注意患者呕吐物及生命体征情况。7. 脑血管意外醉酒后可以伴发脑出血和脑梗塞的情况,因为患者意识不清,无法叙述自身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了诊断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及时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如:口角歪斜、偏瘫、血压及呼吸异常、单侧或双侧病理征阳性等情况。必要时尽早完善头颅 CT 检查,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以做出正确的诊断。8. 外伤醉酒后的外伤很常见,如果摔倒可能导致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如果发生车祸,情况就复杂多了,肝脾破裂、肋骨骨折、血气胸,甚至导致主动脉夹层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及体征,方能第一时间锁定致命损伤采取措施。同时也再次提醒大家: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珍爱生命,早点回家。9. 低体温在寒冷的冬季,醉酒者尤其在室外很容易出现低体温,因酒精可造成血管扩张,散热增加,加之醉酒者定向力下降,行动能力迟缓,低体温可使机体出现高凝状态、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保暖是非常重要的措施。10. 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醉酒患者若处于昏睡状态,肢体长时间不活动造成部位压迫,也会出现肌肉的缺血坏死,甚至可导致横纹肌溶解。当肢体解除压迫时,肌肉溶解释放出的大量坏死物质入血,会造成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发生猝死。其中大量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常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因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一定要定期翻身,防止肢体长时间受压。11. 韦尼克脑病及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韦尼克脑病和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韦尼克脑病又称出血性脑灰质炎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的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综合征,由硫胺素缺乏引起,多见于长期酗酒和严重营养不良,最常见激发韦尼克脑病的疾病就是酒精中毒。其临床症状主要有眼球运动异常、精神意识障碍、共济失调三联征。病理变化为脑室和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脑、丘脑背核、下丘脑和乳头体的斑点状出血与坏死。(以上内容主要参考解放军总医院孟庆义老师的讲座《解析急性酒精中毒的 13 种死法》,同时结合一些临床经验,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急诊实用手册:酒精中毒诊治指南共识」。推荐阅读首发 | 消化时间& & & & 编辑 | 李晴 紫烟&&题图 | shutterstock&& 投稿及合作 |
09:59:01.0
低钾血症 (K&3.5 mmol/L) 是临床常见病症。低钾血症的原因有血清相对缺钾和体内绝对缺钾。低钾血症的分类相对缺钾常见于:周期性低钾麻痹,碱中毒,输入大剂量胰岛素和葡萄糖,纠正过高血糖。绝对低钾常见于:(1) 各种愿意导致的摄入不足(有时,抑郁、口腔溃疡甚至牙痛都可导致患者进食减少而产生低钾血症);(2) 通过尿液,腹泻液,引流液的丢失。血液净化治疗置换液配比不当。患者服用药物(如复方加压零号,寿比山,通便药等)(3) 吸收障碍。低钾血症的症状缺钾的严重程度与细胞内外钾浓度之差密切相关,还取决于低血钾发生的速度、持续时间及病因。1. 神经一肌肉症状 表现为肌无力、肌张力降低,严重者可瘫痪。一般从下肢开始. 出现无力、站立不稳或登楼困难,逐渐累发躯干和上肢肌肉,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血清 K+&2.5 mmol/L 时,可出现软瘫,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很少受影响。肌无力呈对称性,不影响感觉。常伴肢体麻木、肌肉压痛。胃肠道肌肉受影响时,表现为口苦、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时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血管平滑肌受累时,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尤易发生手手术和麻醉刺激时。2. 心律失常 包括房性或室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严再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心电图特征性表现为早期 T 波幅度减低或倒置,随后出现 ST 段下降,QT 时间延长,并出现 u 渡,随着血 K+进一步下降,出现 P 波幅度增高,QRS 增宽。低钾可促使洋地黄中毒发生。3.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表现为烦躁、易激动、倦怠,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嗜睡、定向力减退、谵妄、昏迷等。4. 肾功能障碍及酸碱平衡紊乱 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肾浓缩功能下降. 而出现持久性低比重尿,甚至肾性尿崩症,这可能与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和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降低有关。5. 横纹肌溶解症 严重缺 K+时,肌组织缺血,可出现横纹肌溶解,并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6、代谢性碱中毒 因血钾降低,细胞内的 K+转移至细胞外,而细胞外液的 H+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外 H+浓度下降,而致碱中毒。因细胞内钾降低,肾小管分泌 K+减少,Na+-K+交换减少而 Na+-H+交换增多,尿排 H+增加. 而加重碱中毒。因尿中 H+增加,尿呈酸性。低钾血症的检查1、血化验指标:血清钾浓度下降,&3.5 mmol/L,血 pH 值在正常高限或&7.45,钠离子浓度在正常低限或&135 mmol/L。2、尿化验指标:尿钾浓度降低,尿 pH 值偏酸,尿钠排出量较多。3、心电图检查:最早表现为 ST 段压低,T 波压低、增宽、倒置,出现δ波,Q-T 时间延长,补钾后上述改变可改善。低钾血症的处理在补钾界除了「见尿补钾」这一大原则,还有着「补钾 3、6、9」的传说。轻度缺钾(3.0-3.5 mmol/L)一天额外补充氯化钾 3 g;中度缺钾(2.5-3.0 mmol/L)一天额外补充氯化钾 6 g;重度缺钾(<2.5 mmol/L)一天额外补充氯化钾 9 g。注意,这里说的是额外,也就是说如果病人无法进食,还要记得加上每日生理补钾量即加上氯化钾 6 g。口服:口服补钾可以说是直接、最安全且简单易行,在肠道吸收率可达 90%。一般来说对于轻型低钾血症的患者,预防性用药都可以选择口服补钾。但口服补钾也有不足之处:对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服用后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消化性溃疡及出血。所以也需要注意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的病史。(1)可选择枸橼酸钾,温开水冲服,每次 1-2 包,3 次/日。(2)氯化钾缓释片 1 g 口服,3 次/日。氯化钾缓释片能够明显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且使钾缓慢释放以稳定血钾浓度,避免高钾血症。(3)10% 氯化钾注射液 10-20 ml 配以牛奶、果汁,温水稀释后口服,3 次/日。但原则上不推荐注射液口服,以免造成剂型的浪费。静脉:(1)15 ml 10% 氯化钾注射液(15% 10 ml)+ GS/NS500 ml,静脉滴注。先用 NS,如血钾已基本正常,则用 GS,这可有助于预防高钾血症,浓度不超过 0.3%,速度要慢。氯化钾的浓度不宜超过 0.3%,这是由于心跳骤停与单位时间内流经心脏钾离子浓度成正相关。
14:36:14.0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丁当商城特意精心挑选了部分热门商品,让站友们可以以最优惠的价格在春节假期还可以开心的买!买!买!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挂表只要&540&丁当就可以买到啦,更是五折优惠,只需&150&丁当就可以买到!以下为部分热门商品:丁香园定制挂表原价:600&丁当现价:540丁当丁香园定制微笑杯原价:110&元现价:1056&丁当丁当哥哥纪念抱枕原价:56&元现价:672&丁当丁香园定制指甲刀原价:45&元现价:540&丁当除了热门的周边商品外,京东礼品卡、商超卡、加油卡也持续热销中,点击,即可下单购买。注:本次折扣活动持续到&2&月&21&日(大年初六)结束,数量有限,欢迎选购;活动期间的订单会在&2&月&22&日(大年初七)统一发出,具体到货情况视收件地区配送情况而定,请您谅解;若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进入丁当商城-我的-联系客服 进行咨询。
11:17:46.0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甲巯咪唑片说明书【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等项进行修订。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所有甲巯咪唑片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甲巯咪唑片说明书修订要求(见附件),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 2018 年 4 月 15 日前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在补充申请备案后 6 个月内对所有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各甲巯咪唑片生产企业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培训,指导医师合理用药。二、临床医师应当仔细阅读甲巯咪唑片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三、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说明书。特此公告。附件:甲巯咪唑片说明书修订要求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8 年 2 月 6 日《甲巯咪唑片说明书修订要求》一、【不良反应】项应包含以下内容1. 血液和淋巴系统:较多见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较少见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可表现为口腔炎、咽炎、发热等)、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凝血酶原或凝血因子Ⅶ减少。2. 肝胆系统:可致肝损害,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等实验室指标升高;罕见肝衰竭。3. 皮肤及其附件:较多见皮疹、瘙痒;脱发;罕见剥脱性皮炎。4. 胃肠系统:恶心、呕吐、厌食、上腹部不适;有急性唾液腺肿胀的个案报道。5. 内分泌系统:有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伴有血糖水平显著下降)的不良反应报告。6. 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痛、肌痛。7.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味觉紊乱(味觉障碍、味觉减退、味觉丧失);有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的个案报道。8. 其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可表现为肾炎及累及肾脏的小血管炎、肺浸润或肺泡出血、皮肤溃疡和关节疼痛等)、红斑狼疮样综合征、间质性肺炎、药物热。二、【禁忌】项应包含以下内容1. 哺乳期妇女禁用。&&&&&&&&&&&&&&&&&&&&&&2. 对甲巯咪唑、其他硫脲类衍生物或本品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3. 在接受甲巯咪唑或丙硫氧嘧啶治疗后,曾出现粒细胞缺乏或严重骨髓抑制者禁用。三、【注意事项】项应包含以下内容1. 孕妇、肝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者应慎用。2. 据报告,大约 0.3%—0.6% 的病例发生了粒细胞缺乏症,在治疗开始后数周或数月以及再次治疗时均可出现。建议患者在治疗初期前 3 个月,每周做一次血常规检查。维持治疗期间每月做一次血常规检查。并提醒患者出现口腔炎、咽炎、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3. 建议患者在治疗初期前 3 个月,每月做一次肝功能检查。肝损害多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 12 周内,应提醒患者如出现厌食、恶心、上腹部疼痛、尿黄、皮肤或巩膜黄染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4. 在说明书推荐剂量下,罕见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常与使用高剂量(大约每日 120 mg)甲巯咪唑相关。在一些特殊适应症中(严重的疾病、甲状腺危象)需要使用高剂量甲巯咪唑。如发生骨髓抑制,需立即停药。如果有必要,可调整使用其他类型的抗甲状腺药物。5. 在肝功能受损患者中,甲巯咪唑的血浆清除率下降。因此,给药剂量应尽可能低,并应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6. 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由于缺乏甲巯咪唑药代动力学方面的数据,所以在该患者人群中,推荐在严密监测下小心地对剂量进行个体化调整,给药剂量应该尽可能低。7. 对诊断的干扰:甲巯咪唑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使血清碱性磷酸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还可能引起血胆红素及血乳酸脱氢酶升高。四、【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包含以下内容哺乳期妇女禁用,孕妇慎用。1. 一般而言,妊娠会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产生积极效应。然而,妊娠期间,特别是在妊娠的第 1 个月,通常需要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妊娠期间未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诸如:早产和畸形)。但是,由不恰当剂量的甲巯咪唑治疗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与流产倾向相关。2. 甲巯咪唑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胎儿血液中的浓度与母亲血清中的浓度相等。如果给药剂量不恰当,这可以导致胎儿甲状腺肿形成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以降低胎儿出生体重。已有报道,接受甲巯咪唑治疗的妇女分娩了头颅皮肤部分发育不全的新生儿。这种缺陷可以在数周内自发恢复。3. 另外,多种特定模式的畸形与妊娠前几周内接受高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相关,这些畸形包括后鼻孔闭锁、食道闭锁、乳头发育不全、智力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相比而言,对在出生前对甲巯咪唑产生暴露的多个病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即没有发现任何形态发育异常,也没有发现儿童的甲状腺或机体和智力发育受到影响。4. 由于胚胎毒性效应不能被完全排除,所以在妊娠期间,仅在对获益风险进行严格评估之后,获益大于风险才能应用本品,而且只能在不额外给予甲状腺激素的情况下,应用有效的最低剂量。(注:说明书其他内容如与上述修订要求不一致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
09:44:59.0
2017 过去了,用药助手有幸为你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无论是白天忙碌的手术、接诊还是深夜无眠的抢救、学习每一个逝去的日子都值得怀念每一次为用药安全做的努力都不会忘记而我们也感恩这些虽平凡却也伟大的日子里都有用药助手的身影尽管岁月不曾回头我们却想为奋战一线的你留下一抹痕迹记录下你为安全用药做的每一份努力所以,一起来回顾你的 2017 用药安全之路吧!别忘了将文章分享至票圈、让更多同行一起加入用药助手哦~
09:05:09.0
如何从最初的灵光乍现一步步落实成一份完整可行的工作计划? 也许有的幸运儿可以一蹴而就,但大多数人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任务分解为几个阶段:创意→1 到 2 页的提纲→完善的工作计划当然,完整的工作计划必须严格遵守资助机构要求的书写格式。&从创意到提纲我们建议你从目前研究瓶颈、你构想的解决方案、预实验结果(如果有的话)以及你的目标这 4 个部分开始写起(图 3.1)这份提纲只是初步的构想,有待于通过和其他人(甚至可以包括你的祖母!)的讨论以及不同的反馈,进一步得以完善。因此,你需要将自己的创意以最精炼直接的方式表达在 1、2 页纸的提纲里,让大家不必耗费太多精力阅读一份鸿篇巨制就能开始与你讨论。表 3.1 是一份提纲示例,注意作者在 1 页 A4 纸的篇幅里将工作计划清晰地分解为了 4 个部分。整个提纲开门见山,让读者对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一目了然,而粗体、斜体的应用以及排版方式让最重要的内容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预实验结果可以稍后再行添加,目前这份提纲的内容已经足够用来和同事们探讨啦!从提纲到完整的工作计划现在,你需要以之前的提纲为基础完成一份完整的工作计划。注意资助机构对标书格式的具体要求。一般来说,一份工作计划首先要对其研究领域和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进本的介绍。记住:绝大多数的评审委员并非你研究领域的专家,因此浅显易懂的介绍更能获得他们的青睐。同时对于那些对你研究领域想对熟悉的评审委员,以及作为外审委员的该领域专家,你也需要提供足够的细节来满足他们的要求,多多引用近期的、热门的参考文献来证明你熟知本领域的最新进展。需要警惕的是两种极端情况:有的工作计划无视那些非专业领域内评审委员的需求,满篇术语,解释不足; 另一些工作计划则本末倒置,花费了太多的笔墨讲解介绍背景,而留给方案构想、预实验证据和研究目标的篇幅所剩无几,然而这些内容才是评审委员、外审专家们评估的关键,在描述预期结论的时候要尽量具体,以免被冠以「漫无目的的撒网打鱼」,甚至「为了科研而科研」的评价。请严格遵照资助机构对于排版格式的要求! 如果资助机构没有严格的规定,请尽量选择便于阅读的排版方式。要知道,重要资助机构的评审委员和外审专家们每天要阅读上百份标书,而一份符合约定俗成格式的标书你可以将背景、目标等文字介绍采用通常的页面排版,而将工作任务、预期结果等详细内容写在一个个方框内,这样当评委们想要了解这些具体细节时,他们可以再方框内找到想要的内容。表 3.2 展示了一份欧盟申请书的经典排版,工作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工作包或子项目,每一部分均有清晰的目标。对于每一个工作包,工作又被进一步分为若干独立的任务,每个人物将取得与目标相应的一项或多项产出(预期结果)。表 3.3 展示了一份可以用来书写任务细节的改良版方框。这些细节必须包括实验结果(如:数据、模型等)的将如何被处理(如:统计分析、计算、理论推理等)和解读(如:方法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Gant 图表可以用来表现工作计划的整体结构、科研工作的进度以及项目中各任务间的相互关系(表 3.4)。你还需要对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例如:如果计划 A 失败,是否存在备用计划? 不要小瞧这一项,欠妥的备用计划——甚至根本没有备用计划——可是评审中的重要失分点之一哟。试一试& 把你的创意写下来这可能是全书最费时费力却也收获最多的练习:写一份 1 到 2 页的提纲,这份提纲能将你的创意精炼具体地表达出来,也是未来完整标书的基础。你既可以套用图 3.1 中的格式和表 31 中的例子,也可以自己来设计。这份提纲既可以用来和你的祖父母分享,也可以和业内专家讨论并获得反馈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再经过几轮修改,你就能以这份提纲为基础写出一份标书啦。当然,如果你足够野心勃勃(为什么不呢),它也可能成为一份(高分)期刊的观点稿件的雏形。表 3.1 写一份 1 页提纲作为一份复杂的系统生物学项目标书的第一步表 3.2 欧盟常用的研究工作描述格式表 3.3 任务描述方式的改良版表 3.4 Gantt 图,可现实工作的结构、时间和各任务间相互关系& & &主译有话说:主译——李乃适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我系统学习了这本著作, 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岂止有所帮助, 简直是醍醐灌顶。我甚至觉得, 如果我在医学生阶段就学习了这本书, 那么我可能在学术成长的道路上会少走许多许多的弯路。今天读来, 仍然觉得书中对许多问题的观点和处理要比我目前还是高明得多。」福利!现在我们有:5 本《申请科研基金:从科研创意到科研资助》(加译者签名哦!)10 本丁香智汇超萌台历共有 15& 件好礼免费抽奖送出!关注我们,回复【科研】即可获取抽奖方式!
22:10:32.0
1 月份的用药经验文章荟萃来的有点迟,抱歉啦!希望大家撇开对「月度文章盘点」姗姗来迟的不愉快,先来看看这些占据排行榜前十的文章,到底够不够资格~如果对文章内容有不同观点,欢迎在打开——「我的」——「设置」——「意见反馈」中进行反馈我们会及时将您的意见转达给作者~1 月最受欢迎的用药经验1 月最受欢迎的用药问答
16:27:13.0
他汀类药物被广泛用于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二级预防。&但临床上,不少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转氨酶升高,部分患者甚至发展为药物性肝炎。今日问答:出现肝功能异常后,他汀类药物还能否继续服用?此时,药物调整的指征和策略又当如何界定?参考答案:他汀类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特点相关资料显示,所有他汀类药物均有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在所有接受他汀治疗患者中,约 1%~2% 出现肝酶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 3 倍。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多发生在开始用药后的 3 个月内,呈剂量依赖性,停药后肝酶水平即可下降,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转氨酶短暂性超出正常范围,是器官适应他汀的过程和胆固醇降低的结果,并非肝功能损伤的标志。肝功能异常时,他汀类药物调整原则1. 对于单纯性转氨酶升高的无症状患者(转氨酶 < 3ULN),不需要调整剂量或中止治疗;2. 用药过程中,如果 AST 和(或)ALT ≥ 3ULN,则应考虑停药或减量,同时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3. 转氨酶升高同时伴有肝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或凝血时间延长的患者应考虑停药;4. 肝功能轻度受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乙肝(HBV)、丙肝(HCV)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安全,其中,携带 HBV 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加强肝功能监测;5. 活动性肝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急性肝衰竭患者禁用他汀类药物;6. 瑞舒伐他汀具有亲水性,90% 以原形通过肾脏排泄,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选用;7.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主要经肝脏代谢后由经胆汁清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选用。图 1 & 肝功能相关的他汀类药物应用策略或可取代他汀类的药物降脂药物&1. 依折麦布:作为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是当前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不达标时的首选二线用药。对于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依折麦布用药剂量,中、重度肝功能异常患者不推荐使用依折麦布治疗。2. 胆汁酸螯合剂: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小肠内与胆汁酸结合阻止其重吸收,促进胆固醇在肝内合成胆汁酸,从而使肝脏 LDL-C 受体活性增加,去除血浆中 LDL-C。可阻断肠道内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便秘和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此类药物的绝对禁忌证为胆道完全闭锁、异常 β 脂蛋白血症和血清 TG>4.5 mmol/L(400 mg/dl)。3. PCSK9 抑制剂:PCSK9 是肝脏合成的分泌型丝氨酸蛋白酶,可与 LDL 受体结合并使其降解,从而减少 LDL 受体对血清 LDL-C 的清除。通过抑制 PCSK9,可阻止 LDL 受体降解,促进 LDL-C 的清除。研究结果显示 PCSK9 抑制剂无论单独应用或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均明显降低血清 LDL-C 水平,同时可改善其他血脂指标。欧盟医管局和美国 FDA 已批准 evolocumab 与 alirocumab 两种注射型 PCSK9 抑制剂上市。初步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可使 LDL-C 降低 40%~70%,并可减少心血管事件。至今尚无严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报道。参考资料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中国循环杂志,):937-953.2.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组.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467-477.3. 廖敏辉等. 他汀类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研究进展 [J]. 解放军学报,)158-160.4. 高海洋等. 他汀类药物导致肝损伤的诊断和监测 [J]. 心血管病学进展,)271-276.5.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依折麦布等药品说明书.--------------------------------------------------答案查看方法:参与评论或收藏此文章,第二个工作日 16:30 可在「我的」-「我的消息」中查看更新的答案并接收到答案更新提醒。您的评论我们都已收到,为节省大家的时间,评论区仅展示精彩评论,可点赞表示支持哟~每天我们都会从评论中选出一条「最佳评论」,发表该评论的用户可获得为期 1 个月的「专业版会员」。获奖信息会在次日的「用药问答」文末公布。点击阅读上期用药问答:及答案(如果无法跳转请下载用药助手 App 阅读更多精彩问答)。
16:07:52.0
写作暴露疗法(Written exposure therapy,WET)是一种短期的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创伤干预疗法。既往研究证实,该疗法可显著减轻 PTSD 的症状,但其是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治疗指南中建议的一线治疗方法——认知加工疗法(cognitive processing therapy,CPT)疗效相当,人们不得而知。写作暴露疗法通常为 5 次访谈,在每 1 次的访谈过程中,患者都需要按照治疗师的要求,结合其创伤经历(特别是事件的细节以及患者的感受)进行写作。第 1 次访谈过程中通常会先告知患者写作暴露疗法的原理,再进行 30 分钟的写作。之后的 4 次访谈,治疗师首先会对患者前 1 次访谈中写作的内容进行回顾,并将其与治疗师的要求进行比对,同时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治疗师再进一步地提出要求,患者按要求进行 30 分钟的独立写作。认知加工疗法被广泛认为是目前 PTSD 的一线治疗方法,是一种长期的(通常为 12 次访谈)聚焦于创伤的干预疗法,治疗师会在安全环境中进行系统暴露,通过引导患者重新认识和挑战他们的创伤事件,更正其对自己、他人乃至世界的错误认知。Denise M .Sloan 教授等人第一次将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直接比较,利用非劣性效检验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 2018 年 1 月的 JAMA Psychiatry 杂志上。研究过程及结果讨论该研究历时 3 年 9 个月,共纳入了年龄在 18 岁及以上的 PTSD 患者 126 名,其中男性 66 名,平均年龄 43.9 岁。他们被随机分配至 WET 组和 CPT 组。WET 组患者共 63 人,接受了 5 次访谈,第 1 次 60 分钟,后 4 次每次 40 分钟。CPT 组患者共 63 人,接受了 12 次访谈,每周 1 次,每次 60 分钟。评价量表为 DSM-5 中的 PTSD 量表,非劣性效检验标准为总分 10 分。考虑到 WET 组和 CPT 组的疗程不同(两者分别为 6 周和 12 周),因此评估不是在每次访谈后立刻进行,而是采用结构化时间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分别在入组时、第 1 次访谈后的第 6、12、24 和 36 周时进行评估。WET 组和 CPT 组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及满意度都很高,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 PTSD 均有效,且前者的效果并不比后者差。这提示我们,PTSD 患者的干预并非需要我们之前预期的那么长时间,当然治疗成功的前提是对患者有充分的了解和治疗前的准备。每一评估点 WET 组 PTSD 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均不逊于 CPT 组,即使是在治疗结束的第 36 个周,WET 组的疗效依然与 CPT 组相当。尽管 24 周时两组 PTSD 量表分值差异最大(4.31 分),但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写作暴露疗法两次访谈中间不会给患者布置任何形式的作业,与认知加工疗法相比,只需花少量的时间对治疗师进行培训及监督,操作简单易行。认知加工疗法也可有书面写作的内容,但多是在两次访谈中间,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患者。因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许多患者无法完成,甚至造成中途退出。WET 组和 CPT 组中途退出者均多在治疗早期退出,但 WET 组退出人数明显少于 CPT 组,两组分别为 4 人(6.4%)和 25 人(39.7%),其中 CPT 组患者前 5 次访谈退出者达到 20 人(31.7%)。WET 组和 CPT 组分别有 5 名和 6 名患者出现不良事件,不良事件例数相同,均为 7 例。不良事件多与疾病及自伤有关,两组不良事件的性质、频率或严重程度均无差异。总结虽然写作暴露疗法的疗程短,但其疗效并不亚于认知加工疗法。这证明了写作暴露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 PTSD 的方法。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疗程短,治疗过程中患者中途退出率低。对于那些对治疗时间有特殊要求的患者(如军人)可能更加适用。参考文献1.U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and Department of Defense. VA/Do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acute stress disorder.& Published June 2017. Accessed September 8, 2017.2. Cook &JM, Dinnen &S, Coyne &JC, &et al. &Evaluation of an implementation model: a n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VA residential programs.&&Adm Policy Ment Health. ):147-156.3. Finley &EP, Garcia &HA, Ketchum &NS, &et al. &Utilization of evidence-based psychotherapies in Veterans Affair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outpatient clinics.&&Psychol Serv. ):73-82.
11:34:41.0
一般用药的目的是预防或治疗疾病,达到预期的用药目的后应及时停药。但是有些疾病在症状消除后,为巩固疗效,避免复发或反跳,需延长用药时间,甚至是终生用药。患者如果自觉病情好转或药效不佳,随意停药或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加重疾病本身对机体的损害。常见的不宜随意停用的药物除了上述几种药之外,还有向 & 甲状腺用药、 & 抗菌药、 & 降糖药 & & 也不宜随意停用。胰岛素作为常见降糖药,当建议糖尿病患者应用时,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用上胰岛素之后,还能再换用口服降糖药吗?」在许多患者看来,胰岛素有依赖性,一旦用上,往往就撤不下来了。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临床上就有不少口服降糖药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后,再换用口服降糖药,血糖依旧能控制得很好。所以在停用胰岛素前,我们需明确:患者在什么条件下可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此前胰岛素的应用剂量偏大,又该如何停?
08:14:00.0
双相障碍患者常可出现重性抑郁的反复发作并常伴有心境障碍的残余症状。目前,针对躁狂症状的治疗手段虽已逐渐完善,但如何进行有效的双相抑郁药物治疗仍不完全清楚。有研究称,抗躁狂药物仅对临床上 1/3 的患者的症状起到有效减轻作用。抗抑郁剂单药治疗往往引发轻躁狂症状和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并不能作为首选治疗手段。在这一背景下,找寻双相抑郁治疗新疗法成为了双相抑郁前沿研究的重中之重。双相障碍患者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致昼夜节律的改变和症状的复发。研究发现,双相抑郁患者可出现频繁的睡眠相位延迟和其他非典型症状,如嗜睡、食欲过盛、昏睡,以上症状均是光照疗法的适应症。Sit 博士及其团队之前曾做过一项针对抑郁症状稳定的双相障碍患者的光照疗法研究,结果发现晨间光照疗法在 4 例患者中仅引起一例患者出现完全反应,其他三例则因光照疗法出现了轻躁狂症状。其他学者进行的类似研究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晨间光照疗法在缓解双相抑郁患者方面并无差异。相比之下,一些季节性抑郁症或双相障碍快速循环患者则从午间强光疗法或晚间强光疗法中得到了良好收效,在午间进行的强光疗法可使健康人或较年长的失眠患者褪黑素产生周期提前并可提高褪黑素产量。此外,若干睡眠指标(夜间清醒时长、睡眠效率以及唤醒所需时长)均在强光治疗后有很大改善。以上结果提示,午间强光疗法治疗双相抑郁或可带来良好收效。为了验证该假想,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精神医学和行为科学系的 Sit 博士做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成果发表在 2017 年 10 月的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中。研究筛选纳入 46 名符合双相Ⅰ型障碍或双相Ⅱ型障碍且存在稳定抑郁症状的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过稳定剂量的抗躁狂药物进行治疗,排除轻躁狂/躁狂患者或双相障碍快速循环患者。随机将 46 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 7000 勒克斯的强白光治疗,另一组接受 50 勒克斯的弱红光治疗(之前的研究发现弱红光可逆转因晨间强光治疗引发的轻躁狂症状,且对患者昼夜节律无影响,故而是光疗对照试验中一种理想可行的对照设置),每组各 23 人,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非典型抑郁补充版结构化临床晤谈指南(Structured Interview Guide for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With Atypical Depression Supplement,SIGH-ADS)、躁狂评定量表(Mania Rating Scal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对患者每周进行症状评估,SIGH-ADS 量表得分低于 8 分(包括 8 分)视为显著缓解。两组患者在基线症状评估时均有中度抑郁,无轻躁狂/躁狂症状。相较于对照组,在研究第 4 至 6 周,强光治疗组有更高的缓解率(68.2%:22.2%,校正后风险比 = 12.6),抑郁量表得分在研究结束时也明显较低(9.2[标准差 SD = 6.6]:14.9[标准差 SD = 9.2],校正后β值 =-5.91)。研究未发现情绪极性转换情况的发生,两组患者均在治疗下出现了睡眠质量的提升,但提升程度间无显著差异。研究为午间强光疗法有效治疗双相抑郁提供了确切证据,强光疗法操作简单,避免了药物疗法引发的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可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实用性双相抑郁治疗手段。在处置症状稳定型双相抑郁患者,排除一系列禁忌症后,午间强光疗法或是首选治疗方案。参考文献:1. AbdelHay, Mohammed, ElSawy, et al. Predictors of recurrence of bipolar disorder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periods in a sample of Egyptian women[J]. European Psychiatry, ):205-205.2. Sachs GS, Nierenberg AA, Calabrese JR,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djunctive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for bipolar depression.[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615-6.3. Post R M, Altshuler L L, Leverich G S, et al. Mood switch in bipolar depression: comparison of adjunctive venlafaxine, bupropion and sertraline[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 ):124.4. Terman M, Amira L, Terman JS, et al. Predictors of response and nonresponse to light treatment for winter depression[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23.5. Sit D, Wisner KL, Hanusa BH, et al. Light therapy for bipolar disorder: a case series in women.[J]. Bipolar Disorders, ):918–927.6. Dauphinais DR, Rosenthal JZ, Terman M, et al. Controlled trial of safety and efficacy of bright light therapy vs. negative air ions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epression.[J]. Psychiatry research, ):57.7. Terman M, Terman JS, Quitkin FM, et al. Light therapy for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A review of efficacy.[J].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1-22.8. Wirzjustice A, Graw P, Kr?uchi K, et al. Light therapy in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is independent of time of day or circadian phase.[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929-37.
17:17:38.0
高血压人群选择药物治疗时,一般是首选单一药物控制血压,但当一种药物无法控制好血压时,就需要考虑使用两种或是多种药物进行联合控制。临床研究表明,70% 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 2 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治疗才能使血压控制达标,因此小剂量、机制互补、药物联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目前高血压防治的基本共识。为此,复方制剂应运而生。复方制剂具有使用简便, 经济实惠, 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 越来越受到重视。今日问答:常见的高血压复方制剂有哪些?临床使用有哪些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参考答案:单片复方制组方原则高血压复方制剂的组方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不同作用机理降压药物联合,机制互补、增加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2)兼顾控制高血压多重危险因素,降压药可以联合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3)相同作用机理药物及同类药物不予联合:如β受体阻滞剂与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因都抑制房室传导就不予组合。临床常见的高血压复方制剂目前临床常见的高血压复方制剂前总体分为两大类:即传统复方制剂、现代单片复方制剂。1. 现代单片复方制剂现代单片复方制剂是以目前各高血压指南推荐的常用降压药物为基础组合的,常用的组合方案:ACEI 或 ARB 联合 CCB 或/和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 CCB 或利尿剂,目前以 ARB 为基础的复方制剂组合比较多。现代单片复方制剂主要药物见下表:(1)适应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单药不能控制者,对重度难治性高血压可能需与其它降压药合用。(2)优势与不足现代单片复方制剂中各成分之间能形成机制互补,抵消各成分间的部分不良反应并提高疗效。例如,ARB/ACEI 与利尿剂联合可以减轻利尿剂诱发的 RAS 激活与电解质紊乱;CCB 与 ARB 联合可以改善 CCB 引起的踝关节水肿与肾小球高滤过状态;二氢吡啶类 CCB 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由于二氢吡啶类 CCB 具有扩张血管和轻度增加心率作用,可以抵消了β受体阻滞剂缩血管及减慢心率作用。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合用的方案在降压机制上,利尿剂降低容量负荷的同时激活交感和肾素,而β受体阻滞剂则会降低交感活性及肾素活性,这就抵消了利尿剂的不良作用。研究表明,与传统单药降压治疗相比,现代复方制剂具有更好的血压达标率。然而,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复方制剂成分固定、剂量固定,也使得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难顾及到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差异,不易灵活使用和调整剂量,这也成为限制其使用的不足之处&[1-2]。(3)注意事项:现代单片复方制剂以 ARB/ACEI、二氢吡啶类 CC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为基础组成,掌握各成分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对于使用复方制剂同样重要。如 ARB/ACEI 均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血钾升高,ACEI 易诱发咳嗽;CCB 在高血压合并心衰不推荐使用,并且二氢吡啶类 CCB 易引起踝关节水肿。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高血压合并哮喘、慢阻肺及 2~3 度房室阻滞患者。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都会增加糖代谢、脂代谢紊乱,而对心脑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不推荐β受体阻滞剂联合利尿剂治疗有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总之,只有充分考虑复方制剂成分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才能合理使用好复方制剂。高血压作为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多数患者需要服用兼顾控制高血压其他多重危险因素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调脂药等以综合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而临床上开发降压药与抗血小板药、调脂药等其他非降压药的单片复方制剂组合成为新的趋势。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5 mg/10 mg、20 mg、40 mg)就是其中之一,适用于需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时,也必须考虑到治疗剂量的个体化,根据患者对于每一种成分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而相应调整。但整体来说目前临床开发的这类药物品种不多&[3]。2. 传统复方制剂传统复方制剂多研制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是以小剂量复方出现, 通常由中枢性降压药利血平、血管扩张药肼屈达嗪、 利尿剂氢氯噻嗪及少量镇静剂等组合而成。这类药物降压效果明显、价格低廉,曾在我国的高血压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部分传统复方制剂成分多而复杂,很多成分都不具备靶器官保护功能,而且目前来说传统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相关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因而传统复方制剂的应用受到了质疑。传统复方制剂主要药物见下表:(1)适应证传统复方制剂多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对重度高血压需与其它降压药合用。除了上表提到的药物,复方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等也属于传统复方制剂的成员。(2)不良反应值得注意是,该类制剂主要降压成分之一的利血平容易引起头晕、失眠、抑郁、肌肉颤抖、消化道出血、男性性功能障碍及血脂异常,单品制剂在我国已被列为第一批淘汰药品;而可乐定则可能影响大脑认知功能;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及利尿剂久用可致 RAS 激活,并且利尿剂容易引起低钾与诱发痛风。(3)注意事项传统复方制剂应根据其所含不同成分的副作用选择性地避免使用到相关高血压人群。几乎所有的传统复方制剂都含有利尿剂,因此对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低钾患者要慎用&[4]。与单药治疗或传统的阶梯治疗、序贯治疗等方法相比,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组方简单 (通常使用两种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 的单片复方制剂可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小结多个高血压指南均建议使用这些单片复方制剂。现阶段, 一方面, 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仍较低, 另一方面, 单片复方制剂在降压药中的使用比例却不高,为此作为临床医生,我们应该进行宣传推广,提倡在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应用此类药物,这对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社区整体高血压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5]本文作者为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陈泉峰。参考资料:[1] 张吉峰, 莫一鹏, 应永军等.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95.[2] 王永环, 王延华.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J]. 当代医学,):120-122[3] 华丛笑, 康彩练. 我国复方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趋势探讨 [J]. 中国新药杂志,):.[4] 梁善子. 传统与现代复方降压药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140-14[5] 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高血压杂志,):624-628.--------------------------------------------------答案查看方法:参与评论或收藏此文章,第二个工作日 16:30 可在「我的」-「我的消息」中查看更新的答案并接收到答案更新提醒。您的评论我们都已收到,为节省大家的时间,评论区仅展示精彩评论,可点赞表示支持哟~每天我们都会从评论中选出一条「最佳评论」,发表该评论的用户可获得为期 1 个月的「专业版会员」。获奖信息会在次日的「用药问答」文末公布。上期最佳评论:水中睡莲点击阅读上期用药问答:及答案(如果无法跳转请下载用药助手 App 阅读更多精彩问答)。
15:45:11.0
我们的主任是个固执严肃的老头,昨天被我撞见在办公室偷偷玩游戏。连我走进来都没注意……我瞄了一眼,竟然还在和别人 PK?!妈呀,形象颠覆啊!你能想象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爷子对着小屏幕认真地戳戳戳吗?为了找足证据「揭发」主任,我偷偷去找这个游戏想截个图……好像叫吧,好俗气的名字……等等……貌似……好像……还有点好玩儿……&额……好了不说了,我要去挤排名了挣丁当了。安利给大家这个主任同款游戏,点击下方链接参加游戏,没有门槛,在轻松娱乐的同时,还能涨知识,拿丁当……(听说&7 天最高 100 丁当)PK 站友,挤排名,为医生们量身定制的一款答题游戏,答题拿丁当,走上人生巅峰,就在「最强医生」挑战赛!这年头赚钱不容易啊,想要多拿点丁当还是要多看书。我的内外科呢……&温馨提示为了每次都可以玩,分享到朋友圈或分享给朋友可方便找到哦!活动时间2 月 3 日—— 2 月 9 日 23:59(& 每日 18:00~24:00 限时开放&)(等下,我之前是不是说要「揭发」主任来着?)时间有限,快来得丁当吧!
11:33:08.0
抗菌药物的品种非常多,同类品种都会有好多个,那么我们在工作当中怎么去比较它们呢?为什么会说这种药被推荐更多,那种药被推荐的很少?针对抗菌药物,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你是否也有上述类似的困惑吗?本期丁香园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杨帆教授与我们一起聊聊《如何评价和选择抗菌药物》。ccvideo以上片段节选自系列课程《史上最全教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评价抗菌药物的七大要素:面对「史上最严限抗令」之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公立医院取消门诊输液等各项严格的政策。如何更加有效的、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每一位临床医生需要思考和注意的问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从根本上了解各类抗菌药物,才能更加灵活的应对各种复杂的临床现状。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系列课程《史上最全教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23 节视频教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的 15 位讲者,教授领衔,全博士阵容,全部来自临床一线。从根本上为你带来一场有关抗菌药物的视听盛筵。课程原价&488&元,不要!课程每周更新阶段,特享优惠,100 元优惠券限量赠送。现在购买,只需 388 元即可领走 23 &节视频课程,16 元/节,你值得拥有。优惠报名入口:立即特惠领取,足不出户,即可聆听。备注:若手机没有自动跳转,可手动输入优惠券代码「kjy」&课程说明 & &1. 课程模式:采用视频课程形式。课程购买成功后,可反复观看,便于理解吸收.2. 课程观看:购买课程后,下载丁香园 APP,用购买课程时的丁香园账号登录,课程在个人订单里。3. 班主任邮箱:class@dxy. 客服电话:7;客服微信:dingxiangyuan20 & &&
11:15:50.0
上周,丁香园呼胸版举办了「头脑王者:喹诺酮类用药争霸」。感谢丁香园铁杆站友 @belb 出题。活动期间,仅有 6 位站友与&@belb 答案一致。那么你呢?左氧、莫西、阿莫西林、阿奇霉素,你都会用吗?1&56 岁男性,原有支气管扩张史,近 3 天咳嗽咳黄痰明显增多,无发热,无胸闷气急,拟门诊治疗,选择以下什么抗菌药物相对比较合适?A. 左氧氟沙星 poB.& 莫西沙星&poC.& 阿奇霉素&poD.& 阿莫西林&po答案: A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定植菌是铜绿假单胞菌,病人有支扩史,咳嗽黄痰,铜绿感染的可能较大,抗菌药物最好覆盖铜绿,上述 4 种抗菌药物仅有左氧氟沙星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2&69 岁女性,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十余年加重一周入院,入院查体温 38.4 ℃,心率 110 次/分,嗜睡,两肺哮鸣音及湿罗音,下肢轻度浮肿,请选择抗感染方案:A.& 左氧氟沙星 0.6 iv qdB.& 莫西沙星 0.4&iv qdC.&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1.2&iv q8 hD.& 丁胺卡那霉素 0.4&iv qd答案:C此病人诊断 AECOPD 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惜没有提供肺功能检查结果。查阅《哈里森内科学》第 19 版:COPD 急性加重期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与卡他莫拉菌。另外在急性加重期可发现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占 5~10%。选择抗菌药物应基于当地抗菌药物对上述细菌的敏感性与临床实际。病人已经出现嗜睡,要考虑到呼衰合并肺性脑病的可能,这样应避免使用喹诺酮,以免加重精神症状。丁卡属于氨基糖苷类,肺组织深度低,很少用于肺部感染。最后只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比较合适。3&女性 25 岁,因发热咽痛 2 天就诊,原有多次化脓性扁桃体炎史。查体:体温 39.2 ℃,咽充血,扁桃体 II 度肿大伴白色渗出,心肺听诊正常。查血常规示 WBC、N、CRP 升高,单核细胞绝对值正常,以下何种抗菌药物最为推荐?A.& 左氧氟沙星 0.2 po bidB.& 莫西沙星 0.4 po qdC.& 阿莫西林 500 mg po bidD.& 阿奇霉素 0.5 po qd答案:C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应该没有问题,但应注意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查血常规,看看单核细胞是否升高,必要时可进一步查异形淋巴细胞。化脓性扁桃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化脓链球菌,目前还没有发现对青霉素耐药。欧洲临床微生物及感染病学会的《急性咽痛管理指南》:青霉素用于治疗 GAS 咽炎 50 多年,北美及欧洲多个指南仍推荐作为一线选择治疗急性咽痛。选择青霉素是因为其被证明有效、安全、窄谱及廉价。阿莫西林也经常用于小儿童以替代青霉素 V,因口味,且有糖浆 or 混悬液制剂,但大儿童则是相对较差的一线选择,因其有 EBV 感染时有引起严重皮疹的风险。GAS 目前没有发展到对青霉素耐药,对青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也没有上升,这个情况有 50 年了。大名鼎鼎的 IDSA《GAS 咽炎诊治指南:IDSA 2012 更新版》推荐治疗方案:&(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所以答案是阿莫西林。没有喹诺酮!没有喹诺酮!没有喹诺酮!大家为什么习惯用喹诺酮,也许主要是因为 me-too,人家用的,我也用,人云亦云。试问诸位有开过 10 天疗程吗?我一般常规开的。疗程不足,导致的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只能去手术。4&30 岁男性,因咳嗽发热一周就诊,体温 38.5&℃,呼吸 25 次/分,神志清晰,听诊右下肺罗音。血常规示 WBC、N、CRP 升高,查生化全套正常,胸片示右下肺炎,拟门诊治疗,以下何种抗菌药物最合适?A.& 左氧氟沙星 0.2 po bidB.& 莫西沙星 0.4 po qdC.& 头孢丙烯 500 mg po bidD.& 阿奇霉素 0.5 po qd答案:B以下为《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 年版)》:&此病人年轻男性,咳嗽发热相对缓慢起病,胸片有渗出,诊断 CAP。抗菌药物应覆盖最常见的肺炎链球菌与肺炎支原体,先排除头孢丙烯。我国肺炎链球菌及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高,阿奇霉素出局。左氧氟沙星 0.2 bid,剂量及用法均不全理,最后只有莫西沙星。笔者寄语:所以作为出题者本人的答案是 ACCB,水平有限,欢迎指正。【查看更多讨论和回复,点击,一键跳转「丁香园论坛」,和更多同行交流。】
17:02:54.0
今天和大家分享两张图,来源于一个血钾高达 10.22 mmol/L 的病例,较完整地展示了严重高钾血症心电图的演变过程,包括 T 波高尖、QRS 波增宽、V1 导联 Brugada 样改变、窦室传导、QRS-T 融合而后出现正弦波,最终蜕变为室颤,而血透后血钾水平恢复正常,以上心电图改变立即消失。Day2 的 14:03 复查血钾为 2.41 mmol/L,18:00 血钾为 2.34 mmol/L。20:15 观察心电监护示波形较前变化,遂复查床边心电图(图 1 A,B)。20:30 后心电监护出现 QRS-T 融合波(图 2A),并衍变为正弦波形(B),最终蜕变为室颤(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肉放松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