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 (cKa)^1/2 如何得来

第6页共6页;7.同离子效应8.E0‘±0.059/n9.不同;14.庚烷,乙腈毒性较强;二、选择题;1.C2.B3.D4.D5.D6.C7.B8.D;三、计算题1.=(41.24+41.27+41.;μ=±ts/n1/2=41.25±(3.18×0;2.因为c×Ka=0.1×10-4.74=10-;因为cKa&&10Kw(水的离解忽略;3.pH
第 6 页 共 6 页
同离子效应
E0‘±0.059/n9.
最大吸收10.
离子活度 11.
银-氯化银电极
多普勒变宽(或热变宽),劳伦兹(或碰撞变宽、压力变宽)13.
14. 庚烷,乙腈毒性较强。15. 纸色谱,薄层色谱16. 更高17. 50%。
二、选择题
20.BD 21.A
23. A 24. B
三、计算题 1. = (41.24+41.27+41.23+ 41.26)/4=41.25
= (0.01+0.02+0.02+0.01)/4 = 0.015
s =[(Xi-)2/(n-1)]1/2= (0./2 = (0. = 0.018
μ =±ts/n1/2=41.25±(3.18×0.018)/51/2 = 41.25±0.029(代表平均值)
2.因为c×Ka=0.1×10-4.74=10-5.74&10Kw
c/Ka=0.10/10-4.74=103.74&105所以[H+]=(cKa)1/2=(0.10×10-4.74)1/2=10-2.87pH=2.87 [OH-]=102.87-14=10-11.13=7.41×10-12 mol/L
因为cKa&&10Kw(水的离解忽略)所以[Ac]=[H+]=1.35×10-3 mol/L所以[HAc]=0.10-1.35×10-3=9.87×10-2 mol/L -
3.pH=6时,lgα
即lgα/Y(H)=4.65, lgKMgY= lgKMgY - lgαY(H)=8.69-4.65=4.04&6 所以不能准确滴定,若想要准确滴定,需满足lgK/MgY= lgKMgY - lgαY(H)≥6
Y(H)≤lgKMgY-6=2.69
所以pH=7.6
4.Esp=(n1E1+n2E2)/ (n1+n2)=(1×1.68+2×0.14)/(1+2)=0.32v 突跃范围
E20/+0.059/n2?lg103~E10/+0.059/n1?lg10-3
0.14+(0.059×3)/2~0.68-0.059×3即
0.228v~0.503v
5.[Na+]=10-3
测量误差%=(kij×(aj)Zi/Zj)/ai
所以 3%=(30×(aj)1/1)/10-3解得 aj
6. 阴极上析出铜的电流效率:
ηe/%=〔 Q/Q(总)〕×100=〔(m×n×F)/M〕×100/Q(总) =〔(0.035×2×96500)/63.5〕×100/(0.2×12×60)= 106.0×100/144.0=73.9%
阳极上放出氧的电流效率:
ηe%=〔 Q/Q(总)〕×100 =〔(8.30×4×96500)/22400〕×100/(0.2×12×60) = 143.2×100/144.0=99.3%
7. ρ1=10μg/mL 时
T1=80%ρ2=50μg/mL时
T2=? ρ1∝ -lgT1
c2∝ -lgT2
ρ1/ρ2=lgT1/lgT2
lgT2=-0.484
则光强减弱了
100%-32.8%=67.2%
四、简答题
换用0.5cm比色皿, 示差法,
把溶液稀释大约4倍。
热导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电子俘获检测器
火焰光度检测器。
其仪器装置中,灯光源以调制方式工作,检测器后的放大器采用与光源调制频率相匹配的交流放大器,它只对灯信号放大,而将来自火焰的直流发射信号滤去,从而消除其干扰。
从1H-NMR说明是一取代苯, 其质量数计(C6H5-为77), 则102-77=25, 可能 是C2H,(-C≡CH), 而IR在2210cm-1j是ν C≡C; 3310cm-1是ν =C-H, 从1H-NMR建议是末端炔烃.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97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等内容。 
 分析化学试卷一答案一、填空 (共 15 分 每空 1 分) 1.用无水 Na2CO3 标定 HCl 溶液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 Na2CO3 吸水,则测定结果 偏高 。 2....  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分析化学》试题(B)题号分值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判断题:(正确得划 “√”,错误的划 “×”共 10 分...  6 分 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以提高分析结 果的准确度。 4 化学分析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 ( 共 12 题 24 分 ) 1-5.BADCA 6-10.CCBDB...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 1 页共 6 页 分析化学试题(四)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根据分析的对象可将分析化学分为 2....  分析化学试卷及其答案_化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分析化学测试卷 一. 选择(40 分) 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 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C. 分析...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_(1)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 填空(每空 1 分,共 28 分,答在试卷上)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取样 , 分析试液的制备...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1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宁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考试试题 mL,用 0.2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 则应称取试样约 ___...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1)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 填空(每空 1 分,共 28 分,答在试卷上)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和 3. 某酸 H2A ...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填空题.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___;莫尔 (Mohr)法和佛尔哈德(Volhard)法所用指示剂分...& pH的简单计算知识点 & “《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习题详情
26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8.7%
《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D&.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C&.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3)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O(g)+FeO(s)═Fe(s)+CO2(g)△H=-218.0kJ/mol&(4)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7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mol/(Lomin)&.②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BC&.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C.v正(B)=2v逆(D)D.c(A)=c(C)③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③时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0.9&,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④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则此时该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2)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向氨水中加入含有铵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物质抑制一水合氨电离;(3)根据盖斯定律计算;(4)①先计算D的平均反应速率,再根据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②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变化含量不变;③化学平衡常数K=c(C).c(D)c2(B).c(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④根据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相对大小判断反应方向.
解:(1)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所以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1100,所以稀释后溶液的pH在9-11之间,故选D;(2)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铵,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一水合氨电离,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C;(3)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①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②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③将方程式①×3-②-③×2得CO(g)+FeO(s)═Fe(s)+CO2(g)△H=(-24.8kJ/mol)×3-(-47.2kJ/mol)-(+640.5kJ/mol)×2=-218.0kJ/mol,故答案为:CO(g)+FeO(s)═Fe(s)+CO2(g)△H=-218.0kJ/mol;(4)①700℃时,0~5min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0.45mol1L5min=0.09mol/(L.min),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所以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mol/(Lomin),故答案为:0.18&mol/(Lomin);&&&②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当压强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C.当v正(B)=2v逆(D)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D.当c(A)=c(C)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故选A、B、C;&&&&③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平衡时n(D)=0.6mol,则平衡时c(A)=1mol-0.6mol1L=0.4mol/L,c(B)=2.2mol-0.6mol×21L=1mol/L,c(C)=c(D)=0.6mol1L=0.6mol/L,K=c(C).c(D)c2(B).c(A)=0.6×0.60.4×1×1=0.9,升高温度,D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0.9;吸热;&&&④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浓度商=0.018×0.200.06×0.5×0.5=0.24<0.9,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向正方向进行.
本题涉及化学平衡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盖斯定律、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点,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公式、盖斯定律、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来分析解答,这些都是学习难点、高考热点,要熟记公式灵活运用,注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中,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判断依据,否则不能作为判断依据,为易错点.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主要考察你对“pH的简单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pH的简单计算
与“《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相似的题目:
室温下,0.1moloL-1某一元碱酸(AOH)溶液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该一元碱溶液的pH=11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11moloL-1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1.0&10-14mol2oL-2用pH=1的盐酸溶液V1L与V2L0.1moloL-1的AOH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pH=7,则V1<V2
常温时,向pH=2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该溶液可能是&&&&pH=12的Ba(OH)2pH=12的氨水0.005&mol/L&NaOH0.05&mol/L&BaCl2
常温下,有PH=12Ba(OH)2溶液100mL,欲使其PH变为11(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计算保留一位小数),完成下列填空.(1)若用水稀释,则加入水的体积为&&&&mL;(2)若加入PH=10的Ba(OH)2溶液,应加入&&&&mL;(3)若加入5×10-3mol/L的硫酸溶液,应加入&&&&mL.(请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Ⅰ.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3,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bL混合(混合后溶液总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Ⅱ.在一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H3COO-+H+△H>0,25℃时,该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为1.75×10-5.(1)25℃时,现有:①0.100moloL-1&CH3COOH溶液②0.00100moloL-1&CH3COOH溶液其c(H+)之比为①:②=&&&&.(提示:进行简化计算,平衡时的c(CH3COOH)可用起始浓度代替,水电离出的c(H+)、c(OH-)忽略不计,下同)(2)25℃时,向0.10molo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固体CH3COONa(假设溶液体积不变),若溶液中c(CH3COO-)为1.0moloL-1,则溶液中c(H+)=&&&&moloL-1(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2(2014o商丘二模)pC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类似pH.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oL-1,则该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0-3=3.已知H2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O2+H2O?H2CO3 H2CO3?H++HCO3- HCO3-?H++CO32-如图为H2CO3、HCO3-、CO32-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达到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pH=9时,H2CO3溶液中浓度最大的含碳元素的离子为&&&&.(2)pH<4时,溶液中H2CO3的pC总是约等于3的原因是&&&&.(3)已知M2CO3为难溶物,则其Ksp的表达式为&&&&;现欲将某溶液中的M+以碳酸盐(Ksp=1×10-12)的形式沉淀完全,则最后溶液中的CO32-的pC最大值为&&&&(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oL-1时,沉淀完全).
3《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3)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4)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7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②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C.v正(B)=2v逆(D)D.c(A)=c(C)③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③时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④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则此时该反应&&&&(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该知识点易错题
1Ⅰ.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3,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bL混合(混合后溶液总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Ⅱ.在一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H3COO-+H+△H>0,25℃时,该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为1.75×10-5.(1)25℃时,现有:①0.100moloL-1&CH3COOH溶液②0.00100moloL-1&CH3COOH溶液其c(H+)之比为①:②=&&&&.(提示:进行简化计算,平衡时的c(CH3COOH)可用起始浓度代替,水电离出的c(H+)、c(OH-)忽略不计,下同)(2)25℃时,向0.10molo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固体CH3COONa(假设溶液体积不变),若溶液中c(CH3COO-)为1.0moloL-1,则溶液中c(H+)=&&&&moloL-1(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225℃时,有下列五种溶液:①0.1mol/L&CH3COOH溶液&&&&&②pH=13NaOH溶液&&&&&&③0.05mol/L&H2SO4&&&&&&④0.1mol/L&Na2CO3溶液&&&&&&&⑤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AgCl溶液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溶液④的pH>7,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在上述①至④四种溶液中,pH最小的为&&&&(填序号)(3)将该温度下a&mL的溶液②与b&mL的溶液③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a:b=&&&&(4)在溶液⑤中分别放入:A..10mL蒸馏水;&B.50mL&0.2mol?L-1AgNO3溶液;C.60mL&0.1mol?L-1AlCl3溶液;D.100mL&0.1mol?L-1盐酸溶液.充分搅拌后,Ag+浓度最小的是&&&&(填序号)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____.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3)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4)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7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②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C.v正(B)=2v逆(D)D.c(A)=c(C)③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③时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____,该反应为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④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则此时该反应____(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____.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3)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4)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7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②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C.v正(B)=2v逆(D)D.c(A)=c(C)③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③时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____,该反应为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④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则此时该反应____(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相似的习题。&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知识点 &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一个体系的焓(H)的绝对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测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测得体系的焓的变化,即焓变,用“△H”表示,△H=H(终态)-H(始态).(1)化学反应中的△H是以&的形式体现的.对于化学反应A+B=C+D,若H(A)+H(B)>H(C)+H(D),则该反应的△H为 &0(填“大于”.“小于”),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已知:H2(g)+Cl2(g)=2HCl(g)△H=-185kJomol-1,△H(H2)=436kJomol-1,△H(Cl2)=247kJomol-1.则△H(HCl)= &.(3)Hess&G.H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之后认为,只要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则化学反应的△H便是定值,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有名的“Hess定律”.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H=-25kJo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H=-47kJomol-1Fe3O4(s)+CO(g)=3FeO(s)+CO2(g)△H=19kJomol-1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一个体系的焓(H)的绝对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测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测得体系的焓的变化,即焓变,用“△H”表示,△H=H(终态)-H(始态)....”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反应焓变主要是指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依据能量守恒分析焓变,结合焓变计算:△H=H(终态)-H(始态),H确定反应吸热放热;△H<0为放热反应;△H>0为吸热反应;(2)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H=H(终态)-H(始态),结合题干条件计算得到;(3)依据盖斯定律的含义,化学反应的△H便是定值,与反应的途径无关,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1)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反应焓变主要是指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对于化学反应A+B=C+D,若H(A)+H(B)>H(C)+H(D):△H=H(终态)-H(始态),判断可知△H<0;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热能;小于;&放热;(2)已知:H2(g)+Cl2(g)=2HCl(g)△H=-185kJomol-1,△H(H2)=436kJomol-1,△H(Cl2)=247kJomol-1;依据△H=H(终态)-H(始态),△H=2△H(HCl)-△H(H2)-△H(Cl2)=-185kJomol-1;则△H(HCl)=434&kJomol-1;故答案为:434&kJomol-1 ;(3)依据盖斯定律①Fe2O3(s)+3CO(g)=2Fe(s)+3CO2(g)△H=-25kJomo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47kJomol-1③Fe3O4(s)+CO(g)=3FeO(s)+CO2(g)△H=19kJomol-1①&3-③&2+②得到:6FeO(s)+6CO(g)═6Fe(s)+6CO2(g)△H=-66&kJomol-1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FeO(s)+CO(g)═Fe(s)+CO2(g)△H=-11&kJomol-1故答案为:FeO(s)+CO(g)═Fe(s)+CO2(g)△H=-11&kJomol-1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一个体系的焓(H)的绝对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测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测得体系的焓的变化,即焓变,用“△H”表示,△H=H(终态)-H...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一个体系的焓(H)的绝对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测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测得体系的焓的变化,即焓变,用“△H”表示,△H=H(终态)-H(始态)....”主要考察你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一个体系的焓(H)的绝对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测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测得体系的焓的变化,即焓变,用“△H”表示,△H=H(终态)-H(始态)....”相似的题目:
I.“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1)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二组数据: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COH2OH2CO..41.63①实验1中以v (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保留两位小数,下同)。②该反应为&&&&(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 2CH3OH(l)+ 3O2(g)= 2CO2(g)+ 4H2O(g)
ΔH = -1275.6 kJ/mol② 2CO (g)+ O2(g)= 2CO2(g)
ΔH = -566.0 kJ/mol③ H2O(g)= H2O(l)
ΔH = -44.0 kJ/mol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II.(1)海水中锂元素储量非常丰富,从海水中提取锂的研究极具潜力。锂是制造化学电源的重要原料。如LiFePO4电池某电极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能传导Li+的固体材料。放电时该电极是电池的&&&&极(填“正”或“负”),该电极反应式为&&&&。(2)用此电池电解含有0.1 mol/L CuSO4和0.1 mol/L NaCl的混合溶液100 mL,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02 mole-,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L,将电解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1L,此时溶液的pH=&&&&。&&&&
已知:2Al&(s)+O2(g)═Al2O3(s)△H=-1&644.3kJomol-12Fe&(s)+O2(g)═Fe2O3(s)△H=-815.88kJomol-1试写出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H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从起始状态下A出发,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变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2已知硫酸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Ⅰ.S(s)+O2(g)=SO2(g)△H=-298kJ/molⅡ.2SO2(g)+O2(g)?2SO3(g)△H=-196kJ/molⅢ.SO3(g)+H2O(1)=H2SO4(1)△H=-130.3kJ/mol(1)根据反应I可知,lmol硫和lmol&O2具有的能量总和&&&&1mol&SO2的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由以上反应可得:S(s)+2H2SO4(1)=2H2O(1)+3SO2(g)△H=&&&&kJ/mol(3)300℃时,SO2和O2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II,3min达到化学平衡.①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描述一定正确的是&&&&(填序号)a.容器内分子数不再发生变化b.v(SO2)=v(SO3)c.SO3不再分解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反应达到平衡后,若改变条件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在平衡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填序号)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③反应达平衡后,在第5min时向容器中再通入2molSO2和2mol&SO3,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3min后反应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5~10min时间段各物质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曲线上必须标出SO2、O2、SO3)
3甲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1)工业上常用下列两种反应制备甲醇:①CO(g)+2H2(g)?CH3OH(g)△H1=-90.1kJ/mol②CO2(g)+3H2(g)?CH3OH(g)+H2O(l)△H2已知:CO(g)+H2O(g)═CO2(g)+H2(g)△H3=-41.1kJ/molH2O(l)=H2O(g)△H4=+44.0kJ/mol则△H2=&&&&(2)实验室模拟用CO和H2反应来制甲醇.在250℃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oL-1)变化如下表所示:(前6min没有改变条件)
&2min&4min&6min&8min&…&CO&0.07&0.06&0.06&0.05&…&H2&x&0.12&0.12&0.2&…&CH3OH&0.03&0.04&0.04&0.05&…&①x=&&&&.②2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不必化简).③若6min~8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④第8min时,该反应是不是达到平衡状态&&&&.(填“是”或“不是”)⑤该合成反应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40~270℃,选择此温度的原因是:Ⅰ.此温度下的催化剂活性高;Ⅱ.&&&&.(3)电解甲醇水溶液制氢的优点是需要的电压低,而且制得的氢气比电解相同物质的量的水多.写出电解甲醇水溶液的反应式为:阳极:&&&&.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从起始状态下A出发,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变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2已知硫酸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Ⅰ.S(s)+O2(g)=SO2(g)△H=-298kJ/molⅡ.2SO2(g)+O2(g)?2SO3(g)△H=-196kJ/molⅢ.SO3(g)+H2O(1)=H2SO4(1)△H=-130.3kJ/mol(1)根据反应I可知,lmol硫和lmol&O2具有的能量总和&&&&1mol&SO2的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由以上反应可得:S(s)+2H2SO4(1)=2H2O(1)+3SO2(g)△H=&&&&kJ/mol(3)300℃时,SO2和O2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II,3min达到化学平衡.①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描述一定正确的是&&&&(填序号)a.容器内分子数不再发生变化b.v(SO2)=v(SO3)c.SO3不再分解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反应达到平衡后,若改变条件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在平衡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填序号)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③反应达平衡后,在第5min时向容器中再通入2molSO2和2mol&SO3,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3min后反应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5~10min时间段各物质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曲线上必须标出SO2、O2、SO3)
3甲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1)工业上常用下列两种反应制备甲醇:①CO(g)+2H2(g)?CH3OH(g)△H1=-90.1kJ/mol②CO2(g)+3H2(g)?CH3OH(g)+H2O(l)△H2已知:CO(g)+H2O(g)═CO2(g)+H2(g)△H3=-41.1kJ/molH2O(l)=H2O(g)△H4=+44.0kJ/mol则△H2=&&&&(2)实验室模拟用CO和H2反应来制甲醇.在250℃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oL-1)变化如下表所示:(前6min没有改变条件)
&2min&4min&6min&8min&…&CO&0.07&0.06&0.06&0.05&…&H2&x&0.12&0.12&0.2&…&CH3OH&0.03&0.04&0.04&0.05&…&①x=&&&&.②2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不必化简).③若6min~8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④第8min时,该反应是不是达到平衡状态&&&&.(填“是”或“不是”)⑤该合成反应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40~270℃,选择此温度的原因是:Ⅰ.此温度下的催化剂活性高;Ⅱ.&&&&.(3)电解甲醇水溶液制氢的优点是需要的电压低,而且制得的氢气比电解相同物质的量的水多.写出电解甲醇水溶液的反应式为:阳极:&&&&.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一个体系的焓(H)的绝对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测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测得体系的焓的变化,即焓变,用“△H”表示,△H=H(终态)-H(始态).(1)化学反应中的△H是以____的形式体现的.对于化学反应A+B=C+D,若H(A)+H(B)>H(C)+H(D),则该反应的△H为____0(填“大于”.“小于”),该反应是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已知:H2(g)+Cl2(g)=2HCl(g)△H=-185kJomol-1,△H(H2)=436kJomol-1,△H(Cl2)=247kJomol-1.则△H(HCl)=____.(3)HessG.H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之后认为,只要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则化学反应的△H便是定值,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有名的“Hess定律”.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H=-25kJo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H=-47kJomol-1Fe3O4(s)+CO(g)=3FeO(s)+CO2(g)△H=19kJomol-1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一个体系的焓(H)的绝对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测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测得体系的焓的变化,即焓变,用“△H”表示,△H=H(终态)-H(始态).(1)化学反应中的△H是以____的形式体现的.对于化学反应A+B=C+D,若H(A)+H(B)>H(C)+H(D),则该反应的△H为____0(填“大于”.“小于”),该反应是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已知:H2(g)+Cl2(g)=2HCl(g)△H=-185kJomol-1,△H(H2)=436kJomol-1,△H(Cl2)=247kJomol-1.则△H(HCl)=____.(3)HessG.H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之后认为,只要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则化学反应的△H便是定值,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有名的“Hess定律”.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H=-25kJo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H=-47kJomol-1Fe3O4(s)+CO(g)=3FeO(s)+CO2(g)△H=19kJomol-1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