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经106°2517″,北纬29°u3415w″在哪里?

陕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
西北地区陕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个)&&&&&&&&&&&&&&&&&&&&&
1.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陕西桑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韩城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陕西汉中略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6.陕西观音山国家级级自然保护区
17:陕西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8:陕西黄柏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
19:陕西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
20:陕西省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13.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秦岭细鳞鲑及其生境为主的水生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陇县境内,位于在东经106°26&32&P~107°06&10&P,北纬34°35&17&P~35°08&16&P,总面积6559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76
公顷,缓冲区面积3197 公顷,实验区面积1986
公顷。2001年,保护区开始建设,2004年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9月国办发〔2009〕54号文件批准成立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是目前我国第一个以秦岭细鳞鲑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西部地区第一个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渭河流域及黄土高原生态安全、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保护区以千河和长沟河河道及其支流河道两岸50年一遇洪水位线为依据划定保护区范围,涉及53条河道。主要河段有千河上游固关段、咸宜河、蒲峪河、八渡河、长沟河。千河上游固关段以千河上游与关山沟河交汇处上游和所有支流河道为保护区范围,支流分别为石关沟河、陈家河、关山沟河、富汉坪河、双岔河、菜子河、上关河、大黑沟河、小黑沟;咸宜河以咸宜河供水坝上游和所有支流河道为保护区范围,支流分别为瓦窑沟河、一河、二河、三河、四河、后川河;蒲峪河以杏咀庙供水坝上游和所有支流河道为保护区范围,支流分别为扫帚滩河、银松沟河、向阳川河、木拉石沟河、黑潭河;八渡河以高楼供水坝上游和所有支流河道为保护区范围,支流分别为大力村河、小力村河、槐家沟河、海家河、具贤沟河、沙盆沟河、田庄河、柳木河、甘沟河、碾盘沟河、官村河;长沟河以陇县界和陕西省界之间河段和所有支流河道为保护区范围,支流分别为苏家河、胡家滩河、小川河、新家河、王家河、北沟河、木头沟河、银洞沟河、杨家沟河、南沟河、寺沟河、内台河、石槽河、梁头河、对窝沟河、罗家河、范家河。
保护区位于陕西陇县西南部渭河支流的千河和长沟河水域,地处秦岭、六盘山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区,动物地理上属古北界与东洋界的交汇地带,是气候、动植物的过渡地带。保护区的千河和长沟河水域海拔米,河床比降大、河岸深切、弯曲狭窄、水质清,两岸森林茂密,保留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生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极重要的、处于自然状态的山涧溪流生态系统,是秦岭细鳞鲑等水生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该地是我国秦岭细鳞鲑模式标本产地,是世界上细鳞鲑属在北半球自然分布的南界。
保护区内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保护区分布的脊椎动物有189种,其中鱼类多达18种,分布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秦岭细鳞鲑、水獭和陕西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多鳞白甲鱼、岷县高原鳅、中华鳖、中国林蛙及多种地方土著鱼类(如棒花鱼、彩石鲋、中华鳑鮍、马口鱼、红尾副鳅等)。其中秦岭细鳞鲑资源最为丰富,已形成了稳定的种群结构,目前存量约3万尾,是目前国内发现资源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
秦岭细鳞鲑,俗称“梅花鱼”、“寒水鱼”、“五色鱼”,为第四纪冰川期残留物种,是典型的冷水性鱼类,对鱼类系统演化和古地理环境变迁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分布区较为狭窄,生境特殊,生态环境脆弱,易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衰退严重。我国政府1988年就将其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区于2004年12月成立了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管理处位于陇县县城,建立有标本室。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先后完成了保护区资源普查、保护宣传、立标划界、办公楼建设以及秦岭细鳞鲑增殖放流站、保护站等建设项目,严厉查处破坏资源案件,解救放生秦岭细鳞鲑671尾,营造了良好的保护氛围。目前,保护区内以秦岭细鳞鲑为主的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正在逐步恢复和发展。
秦岭野生核桃市场价高达十几万元
野生核桃产量稀少,成为人们争相追逐和收藏的对象,一些品种市场价格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因把玩核桃具有的“手疗功能”,核桃还被称为“世界上最便宜的健身器材”。日前,记者寻访西安核桃玩家,为您揭秘“大山赐予我们的掌上明珠”的收藏现状。
   在“核桃控”的眼中,有比吃核桃更过瘾的事——将核桃放在掌中“把玩”或置于案上观赏,这种核桃,藏界给其取了个雅致的名字:“文玩核桃”。
  寻核桃:“灯笼核桃”产自秦岭
  西安小东门古玩市场有位老李专门玩核桃,时间久了圈子里人送绰号——“核桃李”,老李自诩是西安第一批玩家。
  老李告诉记者,“文玩核桃”在收藏界中属于“杂项”,多取自于野生山核桃,特点是天然野生,皮厚坚硬,仁少,产量低,种类、品种多,外观差别大,自然分布广,其大致分为麻核桃、秋子核桃、铁核桃三大类。
  一般说的“四大名核”就是麻核桃,指狮子头、官帽、鸡心、公子帽,由于其从个、色、形、质等方面已达到很高标准,加之野生核桃产量稀少,成为人们争相追逐和收藏的对象。市场价格一般在十几元至几千元不等,有的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元。
  有一种“灯笼核桃”,“核桃李”特别介绍,这种核桃主要产地在咱们陕西秦岭,多数外形很圆,纵向纹路,貌似过年的时候门口悬挂的大红灯笼的形状而得名。灯笼的纹路都是刺状的,“盘”的时候会很扎手,如果玩核桃主要是为了按摩手上的穴位追求保健效果的话,灯笼是最好的选择。“一颗核桃就能健身,这也是咱陕西人的福气啊!”
    玩核桃:西安还不成气候
  虽说已算是西安玩核桃最早的一批人,“核桃李”干这行的时间也不过七八年,从全国范围看,北京、天津是主要的“玩区”,有上百家,而“西安还不成气候,专门做‘文玩核桃’的也不过只有五六家”。
  而要从历史上讲,中国人赏玩山核桃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据收藏鉴赏家李国建介绍,到了清末,宫内赏玩山核桃之风更甚。老北京有句顺口溜说得好:“贝勒手里三样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手中有一对好的赏玩核桃竟成了当时身份、身价和品位的象征。
  既然是“玩”,李国建说,就又分为“文玩”和“武玩”。所谓“文玩”,又称为“雅玩”,即用单手揉两个核桃时,要求核桃不能直接碰撞,这种玩法悄无声息,也不影响别人。而“武玩”则是揉核桃时,两个核桃之间发出摩擦声。
  除了“文玩”、“武玩”,对核桃进行雕刻或置于案上欣赏这几种玩法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玩法,叫“堵青皮”。“核桃李”每年都要去河北“堵青皮”,比如一个核桃300块,一棵树有多少个核桃就是多少钱,然后再剥去青皮看核桃的品相,再在这些核桃中寻找配对,要求纹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当。配过对剩下的核桃就没用了,这也是“文玩核桃”价格高的原因之一。而如果是一树的核桃都配不上对,那就只剩下叹气了。
  “杨子”每年都会去河北等核桃主产区,拉回大批的青皮核桃,每每开赌,围观者众。
  赏核桃:质、形、色、个
  鉴赏“文玩核桃”,“核桃李”给了四个字“质、形、色、个”。
  “质”好的核桃质地细腻坚硬,碰撞起来新核桃声音瓷实、手感沉。老核桃揉起来如羊脂玉一般细润,碰撞如同金石。“形”指的是把玩核桃的纹路和配对,两个核桃越接近越珍贵;纹路的疏密、分布,边的宽度和厚度,是衡量把玩核桃的一个重要因素。“色”是说不同时期的核桃呈现出来的不同颜色,年代久远的核桃会呈现红玉般透明的颜色。“个”是指核桃的个头。一般来说,品相俱佳的核桃越大越值钱,但异形核桃最讲究的是成双。“杨子”揭露了一个行业秘密——核桃也有造假,他说,现在很多假核桃做得连行家都很难分辨,但有一点是无法造假的,就是“就像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一对核桃”,而假核桃是用模具倒出来的,仔细看往往会发现很多都是完全一样的。还有就是,真的核桃把玩后会呈现透红的效果,有些颜色会发暗,这跟不同的人分泌的汗水、油脂不同有关,但假核桃再把玩也不会发生变化。
  藏核桃:健身比赚钱重要
  古时,人们把赏玩山核桃称做“揉手核桃”,又称“掌珠”。有藏家赞其“在山是野果,入手便珍玩,凝汗沁肌脂,映日现珠丹。”
  相比“文玩核桃”经过收藏的增值性,“核桃李”认为,其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把玩”,即“手疗功能”,他称其为“世界上最便宜的健身器材,冬不凉、夏不热,可随身携带,不分年龄阶段的人群均可使用这种方法”。
  这种用于健身的“把玩”行为,主要是利用核桃的尖刺、凸起和棱角,采取揉、搓、压、扎、捏、蹭、滚等技法运动双手,压扎掌上穴位,刺激手上反应区,达到舒脉通络、活血化淤、强身健体的效果。特别是对延缓机体衰老,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避免中风有很大作用。一些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长期把玩核桃更能起到舒筋活血、预防职业病的功效。而最适合健身的正是陕西的“灯笼核桃”。
  在“玩核桃”的过程中,因核桃皮厚质坚,经过人手的长期搓揉、汗的浸润、油脂的渗透、时间的打磨,最后成为一件亮里透红、红中透明、不是玛瑙胜似玛瑙的自然艺术精品。在“文玩核桃”领域,全国闻名的玩家“空音”说,把玩核桃不能急,业内有句话叫“盘核桃‘三冬两夏,看玩意儿’”,而在盘的过程中,“你盘的是核桃的棱角,核桃磨的是你的个性”,最终获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功效。
14.韩城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务院近日审定28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韩城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这意味着该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
10余年间数量增15倍
韩城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位于我省东部黄河西岸的黄龙山系,总面积37756公顷,其中核心区14081.6公顷,缓冲区13226.6公顷,实验区10447.8公顷,森林覆盖率79%。该保护区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保护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珍稀野生动物纷纷返回自己的家园,特别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的数量不断增多,由最初发现时的10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1500余只。
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别为野大豆、紫斑牡丹、核桃楸和刺五加;省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分别为杜松、陕西鹅耳枥、文冠果、刺榆。保护区有野生动物194种,占我省野生动物(739种)的26.25%。
晋升国家级意义重大
保护区先后邀请科研院校或单位,对保护区褐马鸡种群、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多次考察和研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同时,组织科研人员对褐马鸡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进行了长达多年的实地调查和系统研究,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陕西褐马鸡研究》一书,该书于2008年4月份出版发行。
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后,对于科学地保护管理好保护区的褐马鸡种群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有效地恢复和扩大种群的分布范围和数量,系统完整地保护好褐马鸡资源意义十分重大,而且将进一步促进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重建。规划工程的建设实施,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水平和科研监测能力,对陕北地区阻挡风沙南侵,保障关中平原的生态安全,改善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褐马鸡为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鸟类,成高约60厘米,体长1米~1.2米,体重5公斤,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头侧连目有一对白色的角状羽簇伸出头后,宛如一块洁白的小围嘴。
  褐马鸡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濒危动物,中国鸟类学会把褐马鸡作为会标。褐马鸡在生态、遗传、经济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对研究黄土高原的历史、起源及气候变迁,动植物区系和森林群落结构,对研究马鸡属的起源、历史演变、血缘关系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
15.陕西汉中略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保护区概况
陕西略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于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函〔号文)批准成立,行政区域属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保护区范围包括观音寺、仙台坝、两河口、五龙洞、城关镇的部分河道水域。东与勉县接壤,北与宝峰山自然保护区相连,西与略阳县白水江镇为邻,南与黑河镇为邻。保护区总面积56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91.5公顷,缓冲区面积2117.5公顷,实验区面积2091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大鲵及其赖以生存的水域生态系统,属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二、资源与环境状况
陕西略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6°11&27.3&P~106°36&19.1&P,北纬33°12&46.5&P~33°35&42.0&P,所处水系包括嘉陵江的一级支流八渡河安坪沟以上左岸支流及汉江的一级支流白河和黑河及其支流,流域属长江流域。保护区位于秦岭西段南坡,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是多种珍稀水生动植物适宜的栖息繁殖地,生物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较为完整。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大鲵及其水生生态系统,同时还包括保护区分布的水獭、多鳞铲颌鱼、中国林蛙、中华鳖、秦巴北鲵等。保护区的大鲵资源量7800尾。
三、保护区管理情况
略阳县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日经略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略编发[2009]1号文)批准成立,核定编制为6人,现有人员15人。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结合保护区实际,制订了各项管理制度。按照保护区建设规划,2009年以来开始全面实施了农业部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制作大标制牌3幅,宣传牌50个,界碑280个,界桩350个,防护网8000余平方米,建设保护区道路5公里,使省级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
建立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以来,成立了仙台坝等3个保护站,在核心区建防护网,实行封禁管理。实行保护区巡查制度,认真填写巡查记录,重点查处破坏水生态环境、电鱼等违法案件30多起。累计向试验区投放各种鱼苗120万尾,开展有效的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增殖放流工作。
始建于2002年的略阳大鲵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南坡西段,汉中略阳县东北部,主要为保护大鲵及其赖以生存的水域生态系统。总面积56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91.5公顷,缓冲区面积2117.5公顷,实验区面积2091公顷。保护区已成立3个保护站,在核心区建防护网,实行封禁管理,禁止人类活动。通过保护区巡查和科研工作,已查处破坏水生态环境、电鱼等违法案件30多起。
并累计向试验区投放各种鱼苗120万尾,开展有效的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增殖放流工作。
大鲵也称娃娃鱼,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也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因此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16.陕西观音山国家级级自然保护区
21: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日[陕西]汉中佛坪观音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7:陕西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国家级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获国务院批准.
陕西略阳县珍惜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国务院同意批准建设。该保护区总面积3415公顷,核心区面积1032公顷,缓冲区面积1109公顷,实验区面积1274公顷。保护区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境内,范围在东京106°11&27.3&P--106°25&01.8&P,北纬33°12&46.5&P--33°35&42&P之间。保护区以嘉陵江一级支流八渡河左岸安家河及其以上支流、汉江二级支流张家坝河青冈树以上干支流和肖家河干支流共493千米河段的历史最高水位线为界。
18:陕西黄柏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白县黄柏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黄柏塬风景区地处秦岭南麓腹地,距西安直线距离270公里,距宝鸡115公里。全区总面积21865公顷,境内森林、矿产、水能、生物、药材等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6%以上,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秦岭之中最具原始生态的地区之一。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县黄柏塬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这是宝鸡市第二个晋升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黄柏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南麓腹地,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1865公顷,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兴隆岭区域种群”和“牛尾河区域种群”重要的连接地带,是两大种群进行基因交流的重要廊道。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有野生种子植物1109种,昆虫2832种,此外,还有世界上仅存的稀缺植物“独叶草”和许多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物,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林麝等7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斑羚、鬣羚、红腹锦鸡、血雉、大鲵等36种;有国家I、II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独叶草、秦岭冷杉、大果青杄、太白红杉、连香树、水青树、水曲柳等38种。
黄柏塬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陕西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平河梁自然保护区是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建平河梁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平河梁为中心,北至月河梁,南到火地塘,东以古山蹬为界,并于镇安县鹰嘴石保护区相邻;西至宁陕县皇冠镇、宁陕大熊猫保护区连接。最高点龙潭子,海拔2679米;最低点海拔1200米,相对高差1479米。保护区总面积15578公顷,权属国有。其中核心区4094公顷,缓冲区4420公顷,实验区7064公顷;由旬阳坝、火地塘、新矿三林场部分林地组成。动植物种类丰富经初步调查,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340余科1800多种,国家I、II级保护植物30种;保护区的脊椎动物有250种其中,兽类7目49种,鸟类10目171种,爬行2目16种,两栖2目6种。昆虫10目59科47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0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物种6种,II级重点保护物种24种。在这些保护物种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是典型的“旗舰物种”,备受动物学界所重视,是开展保护物种对环境适应性研究的理想场所,也是珍稀物种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基因库。保护区的脊椎动物区系以东洋界成分占优势。
陕西平河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资源分布与保护
陕西平河梁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南坡的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境内,是在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于2006年10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和珍稀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的的保护区,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大熊猫最东的分布区,对加强秦岭生物多样性的全面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保护区建立不久,由于动物资源状况资料严重缺乏,限制了保护区的管理和发展。针对平河梁地区哺乳动物资源系统资料缺乏的实际,为了弥补这个地域性动物地理的完整资料,本文重点对平河梁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哺乳动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最终搞清了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的资源、区系与分布,并提出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威胁、限制因素与对策。主要结论如下:
1.根据实地调查并综合相关文献,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共有哺乳动物85种,隶属7目26科64属,占陕西省哺乳动物167种的50.90%。该区哺乳动物区系特征主要表现为东洋界成分占优势、地理分布多样化、一些类群显示明显古老性与残遗性特征。
2.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南方各类型种类较多。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区系中科的组成主要为南方亚热带代表科,而北方型中只有全北种为中心的少数类群,东洋界特有的且具残留特征的科是大熊猫科。
3.在组成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兽类地理成分中,不乏具有典型的南、北方类型,又有丰富的食虫类物种,说明平河梁自然保护区现生动物群具有古老性和孑遗性。
4.在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兽类区系中,中国特有种分布较多,占全区哺乳动物总种数的45.88%。其中国家、陕西省重点保护物种以及国家特有动物物种较为丰富。
5.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哺乳动物的物种数在不同垂直带中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在不同垂直带范围内,东洋界种类均占较大的优势(57.14%~70.59%);在海拔2300m以下,古北界成份所占比例则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变化不明显(11.76%~13.16%),而广布种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其比例呈下降的趋势(17.65%~28.57%)。说明广布种对高寒生境的适应能力有逐渐减弱的特点。
6.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分布有珍稀保护兽类13种,各种动物的栖息范围较小,种群数量亦较少。其中斑羚、黑熊的数量相对较多,羚牛、青鼬次之,其余8种相对较少。
7.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小型哺乳动物的生态分布特征是:落叶阔叶林带(m)采集到小型兽类12属15种,松栎林带(m)采集到小型兽类9属11种,桦杉林带(m)采集到小型兽类14属21种。
20:陕西省周至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麓,北接太白自然保护区,南邻佛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611公顷,那里栖息着30余只国宝大熊猫,同时还拥有羚牛、金丝猴、豹子等珍稀野生动物以及冷杉、竹叶草等珍稀野生植物。
老县城距离西安300余公里。是一个四面环山,风光迤俪、民风淳朴、有着清代遗留的残垣断壁、寺庙大钟、古代狱舍的宁静处所,可谓喧嚣闹市的后花园。
一、陕西周至老县城省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经西安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对象的市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太白山主峰南坡,地处周至县厚畛子镇,保护区东以秦岭梁为界,与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南以财神岭为界与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西南与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西与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西北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以秦岭分水岭为界,与厚畛子林场大熊猫走廊带想靠,范围为东经107°40&—107°49&,北纬33°43&—33°51&,总面积12611公顷。
二、陕西周至老县城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意见
保护区成立近20年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区内大熊猫栖息地活动范围由建立初期的3900公顷增加至8800公顷,大熊猫种群数量也由14只发展到28只,分布密度达0.22只/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经监测结果显示,随着大熊猫种群的不断扩大,保护区的原功能区划已不能满足日常管护的需求,有必要对保护区功能区划进行调整,以适应保护区的发展和管护需要。经认真研讨,我厅同意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
经陕西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认真研究,保护区功能区划做如下调整:将原南部核心区的边界线向北扩展,其核心区由原来的3659公顷扩大至5578公顷。将原南部缓冲区北部边界(与实验区的边界)向北扩展,但由于原南部缓冲区大部划入核心区,面积由原来的3387公顷缩小到2769公顷。将原北部核心区与原北部缓冲区合并成缓冲区,合并后的北部缓冲区面积为494公顷。实验区由于南部边界向北移,面积由原来的5565公顷缩小至3770公顷。保护区功能区划重新调整后核心区557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4.2%;缓冲区326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9%;实验区377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9%。
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简介
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麓,北接太白自然保护区,南邻佛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611公顷。
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特色
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四面环山,风光迤俪、民风淳朴、有着清代遗迹远离喧嚣闹市的后花园。那里栖息着30余只国宝大熊猫,同时还拥有羚牛、金丝猴、豹子等珍稀野生动物以及冷杉、竹叶草等珍稀野生植物。老县城依照清代的规制建设,县城四面环山,依河而建。设有三个城门,东为"景阳门"、西为"丰乐门"、南为"延薰门",北临谞水河紧靠大山,形成天然屏障.。
城东西长427米,南北宽235米,周长1318米,城墙高7米,墙顶宽4米,很是雄伟壮观。城内有大堂、监狱、文庙、马神庙、火神庙、义学、义仓、书院等等,东西为街市,南为民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民国十四年(1925年),土匪进犯县城,将后两任县太爷绑票,杀害于城外山林,后继县长不敢到老县城上任,背着大印四处“流窜”,在人口稠密的袁家庄关帝庙办公,后来索性将县衙搬了过去,李代桃僵,将袁家庄硬叫了佛坪,就是现在的陕西省佛坪县。
那里栖息着30余只国宝大熊猫,同时还拥有羚牛、金丝猴、豹子等珍稀野生动物以及冷杉、竹叶草等珍稀野生植物。老县城距离西安300余公里。是一个四面环山,风光迤俪、民风淳朴、有着清代遗留的残垣断壁、寺庙大钟、古代狱舍的宁静处所,可谓喧嚣闹市的后花园。
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温馨提示 景点地址:秦岭南麓 &
21: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日[陕西]汉中佛坪观音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日前顺利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的佛坪县境内,是我国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保护区总面积1353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274公顷。2003年,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经省上批准成立。保护区成立后,多次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保护区管理、栖息地恢复、人员能力建设、宣传教育、野外巡护监测、野外装备配备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经过不懈努力,保护区内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面积增加,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其中大熊猫的数量稳中有升,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汉中的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汉中市目前拥有
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
1个(佛坪人与自然生物圈),
国家自然保护区
8个(洋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强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留坝桑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乡米仓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佛坪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 2个(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红寺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
4个(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
不是有钱才任性
西安画家花万元终南山建诗意小屋&&
1987年出生的青年画家、诗人冬子(张冬),只用一天就在2015年伊始颇受瞩目。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的他,在终南山花4000元租下一处废弃老宅,且使用权是20年,2014年春,冬子又花了几千元将这处老宅改造成一院让万千城市人都艳羡的民居,就此过起了“借山而居”的生活。
&&&&这两天,一篇名为《2014借山而居》的微信帖子被朋友圈不断刷屏。这篇写于1月2日的帖子如今已有了10万以上的阅读率,4000多人点赞。青年画家、诗人冬子就这样进入大众的视野。
&&&&一万元就能实现“诗意地存在着”
&&&&“终南山的云彩,不但可以盖宫殿,还可以揪一块,嚼着吃。”可能是诗人的禀赋,让冬子的文字有着诗一样的语感。他花了4000元租下了一处终南山中的老宅,使用期20年。他自己动手,拆房、搬砖、挖地基、刷墙、铺地、吊顶,尽管手上磨出了水泡,冬子坚持亲力亲为、乐在其中。对房子的修整甚至对房屋旁树木的修剪,都展现出了冬子作为一个画家才会有的审美取向。“返璞归真,‘返’字是价值的体现,‘真’的程度决定价值的高度。”实际上,《2014借山而居》这篇图文配合的文字之所以吸引人,也在于文字和图片中隐藏着冬子对美的理解。
&&&&“任何企图对疼痛的表现,都不如直接递给他一把刀子。写诗只能是接近诗,而始终无法达到诗。所以诗意地存在着,比写诗更重要。但是我又必须画画,并且写诗,那是‘诗意地存在着’之外的需求,比如‘存在’”。
&&&&更令人羡慕的是,整个院子租金加上冬子所有的家当和收拾屋子的钱,也不过花了一万多块钱。“事实证明,有个家有个院子,还有一个桃花源,并没有那么难。”在这个“有钱就任性”的时代,相信冬子的这句话击中了很多人。
&&&&这个时代对于闲适淡泊的日子,是有多么饥渴
&&&&当华商报记者与冬子联系时,他并不愿多说:“我不是怕,靠诗和画赢得尊重才是痛快的,靠抖生活,那是个坑,不仅被人诟病,自己也会恶心,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心灵鸡汤、终南捷径之三流角色。”冬子强调自己不是隐居,“隐居帽子太大了,我头小”。
&&&&1月3日,他特意写了《续借山居》,谈到自己的感受,“从昨天(记者注:1月2日)早上到凌晨12点,我的沐暄堂笔记(记者注:冬子微信公号)阅读过5万。这样的阅读率,宛如炸弹爆裂、像无数个千足虫疾走如飞。我的公号从只有55个人关注一天升到1246个人。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以更快的速度疯长,我发这篇文字的时候阅读率已过10万,关注人数奔4000。于是你发现,这个时代对于闲适淡泊的日子,是有多么饥渴。”实际上,冬子的这个帖子在很多大号上被转发,如果总计下来,阅读量是以百万计的。
&&&&冬子冷静地分析了自己帖子爆红的原因:“在那么多心灵鸡汤、隐居新闻层出不穷的时代,实实在在柴米油盐过日子的诗人被饥饿地刷屏。所以关注我的微信朋友由以下人士组成:一、清心恬淡的生活践行者;二、对清心恬淡生活向往又不得者;三、问四千块钱院子在哪找的屌丝逆袭励志者;四、会说牛&啊小伙子?你在山里吃什么?收入从哪里来的好奇者。”
&&&&冬子的帖子被如此火热地刷屏,和他配图里的轻松智慧的文字也有很大关系,描写山居生活的美图加美文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冬子。就像冬子说的,每一种生活都不可复制,因为他是他,所以他的生活是他。
&&&&世界如此广博美好,我都要体验
&&&&“山上最美的时候是刚下过雨,但人一般听到要下雨,就会躲在屋子里,更不用说上山了。最有存在感的瞬间一定是独处,但独处却面临着无人共享这天地之大美的孤独。大雪天的终南山最美,魔兽世界里的磅礴,童话里的梦幻,穿越的恍惚,需要你一步一滑蹒跚攀爬在零下十几度的世界里才能欣赏到。所以桃花源只是你看见的白天,而聊斋才是夜晚。可是管他鬼怪虫蛇阴雨天,对我来说人群才是最让人畏惧的,而我不能没有桃花源。生命简直太短,一年一年的翻页和翻书一样快,我都27岁了呢。我希望在知了能叫的一个夏天休憩。这一生,每一天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天。所以只要不是死亡和疾病,疲惫与劳累我都是不畏付出的。相对于平庸的一生,我更渴望迷恋那种生命的多样性,世界如此广博美好,我野心很大,都要体验。”
&&&&冬子在那篇《续借山居》的文章最后说:“其实每一篇心灵鸡汤都是一本武功秘籍,只要你把其中一篇练会并且身体力行,起码也是半个贤人了,但读了那么多,你的生活不还是你的生活。”
&&&&从去山上找房子到住下来,冬子的朋友、艺术家阎洲都见证了整个过程,“作为美院学生,他有很多理想。冬子有句话我记得很清:他说很多人都说‘很多人是有什么条件之后就过我想要的日子’,我不是,我有500块钱就住山上来了,应该是我先过我想要的日子,然后其他困难也会随之克服。”阎洲说他和冬子的朋友圈都是和艺术生活相关的人,“谁也不清楚谁的转发变成节点,这帖子发了一个小时后,我感觉可能会火。于是一下午就像个炸弹一样炸开了”。小屋火了,很多人都想上山看看,但阎洲觉得不要打扰冬子的清静,才是对他最好的尊重,“这个时代就如安迪·沃霍说的那样,每人都能出名五分钟,对于冬子来说,画画和写诗才是重要的。”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谢勇强 采写
&&&&他怎么过“田园生活”的?
&&&&尽管强调不是隐士,过的也不是隐居的生活,但冬子的山居生活无疑点中了城市人的穴道,对于他的那些诗情画意的图片,城市人完全没有抵抗力。
&&&&不过对于已经适应了都市生活的人来说,真正去体验山居的日子也许并不如照片中的浪漫。
&&&&先要能适应远离人群的寂寞,而进山意味着交通上的不便,如果你的动手能力不强,光是吃喝拉撒的问题都够你挠头的了。冬子自己拆了老宅的牛棚,自己搬砖打地基、修路,自己粉刷墙壁。冬子住的地方,开车只能到山下,进山还要走十几分钟的路。目前,山里已经是深冬,他仍在山里居住着,取暖靠电暖气。
&&&&看冬子的文字,山居所需的水是他自己担的,做饭的食材也需要自己下山买来预备着。他自己蒸馒头,自己还种菜,养鹅。小屋没有抽水马桶,但有广阔的土地。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你可以考虑进山试一试。
&&&&很多人都想知道冬子的小屋在哪里,正如冬子所说,说出来不就成了旅游景点了?对于那些被美图美景点中穴道的朋友而言,去打扰冬子的生活恐怕并不明智。山居说到底,是一种和自己的交流、甚至是战斗。
----------------------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评估
[摘要]北京时间9月9日17时,从韩国济州岛第3届亚太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研讨会上传来喜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的9位委员对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网络成员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和表决,决定评估结果为“绿牌”。
  北京时间9月9日17时,从韩国济州岛第3届亚太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研讨会上传来喜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的9位委员对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网络成员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和表决,决定评估结果为“绿牌”。这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自2009年8月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后,第一次接受中期评估并顺利通过。
  根据《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4年对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进行一次发展评估,检查其在贯彻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三大宗旨方面所做的工作,评估结果分为通过(绿牌)、警告(黄牌)、摘牌(红牌)三种。
  今年7月23日~25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专家莫哈·赛菲亚·莱蒙和渡边真人两位国际专家对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了中期考察评估。考察结束后,专家组对秦岭终南山地质公园本轮评估周期内在公园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公园下一步在8大景区整合、通俗化地质科普宣传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在首次中期评估顺利通过后,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对秦岭终南山来说,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保护好、管理好、建设好世界地质公园,为人类地质遗迹保护与管理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oj341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