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文txt下载哪一个才是?

  至目前对老子《道德经》最靠谱的解释(修改版)  姚丰辉/文  我对老子《德道经》第一章的理解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眇。恒有,欲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注释:  道:一般指道理,说,道家语境里有不变法则,自然法则,理性思维意思。  名:概念名称,名号标记,被称作。这里“恒名”有法律契约意思。  无:在道家语境里:万物中包涵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之质、理性逻辑思维或真理,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  有:在道家语境里:万物中的积累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之质、形体或实体,是“德”的一种表现形式。  意思是:  一般生活上的道理(道)可以说(道),可那不是不变法则(道);一般日常生活物的概念名称(名)可以用称号做标记(名),可那不是不变的契约法规(名)。“无”被叫做万物的起源之初的状态;“有”被叫做万物的母体时的状态。作为物质的不变精神法则的“无”,可以通过人的精神世界的思维(欲)观察到它的幽深微妙之处;作为物质面的“有”也可以通过人的世界的思维看到它与无的边界之处。“无”和“有”两者起源相同,是同一构成的关系,概念名称却不同。都可以称为奥妙。奥妙之中还有奥妙,所以,“有”和“无”才是事物形成奥妙之处。  感悟:  这是老子由浅入深的开场白,引出一般人不知道的“恒道”这一概念,即自然法则概念。这个“恒道”应该与人们日常生活一般的道理有关系,却又与之不同。但这个宇宙规律“恒道”又与一般人日常生活说的道理都有个共同特点:讲究逻辑关系!从这个意义来讲,老子这样的开场白不能不说很高明。  在汉语中道是一个多义的词。如:表示路,方向,途径,。;还指道理、、逻辑、规律、法则;还有说明白,讲明白,的意思;无疑应该还有精神实体,人文思想,理性思维的意思,这其实就是老子大道的道,是一种恒久不变的思维模式。当然,道还有更多的解释在此就不多说了。因为,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的含义重要涉及到这四个方面的意思。  那么,老子为何要以“无”来界定道,界定这个恒久不变的思维模式呢?因为,他认为,道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绝对精神实体,是人对宇宙万事万物终极真理界定,而人又不能凭借感官来感觉它的存在,只能凭着逻辑思维来看到它的脉络走向来管窥它。当然,“无”可能还不止是界定一切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而且还用来界定客观物质起源混沌状态,也就是物质一维和二维的空间构成状态。  而“有”则是物质的三维粒子状态,是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由宇宙一维二维的混沌状态演化形成立体三维状态,正是这三维状态的物质才形成世界万物,故可以说它是万物形成的母体。  现代物理知识告诉我们,世界万事万物本来由三维粒子的量子态的微观量子集合形成。万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只是因为人们去观察它们的时候,在人的意识反映中呈现出的量子态的状态不同而已。其实,这些可见的由三维粒子组成的量子态,这些有形的三维粒子也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维度的一维二维混沌无形粒子的量子态构成的。所以,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可以如老子表述的那样:““无”和“有”两者起源相同,是同一构成的关系,概念名称却不同。都可以称为奥妙。奥妙之中还有奥妙,所以,“有”和“无”才是事物形成奥妙之处。”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二章理解: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由于有恶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所以“有”和“无”是相依生成的,正如同难和易相依形成,长和短互相映衬形象,高和下互相充实量度,音与声互相谐调融和,前和后互相对接跟随等等一样恒定不变。因此,道家哲人按自然法则做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自然教化。让万物自然生长而不自己创造后天形成的物面的规律(有),故,理性的人对事物有所作为却不横加干涉,做事情成功了不自夸自傲,不占据事物成功的果实。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劳就不会失去。  感悟:  世界万事万物都来源于“无”和“有”。所以,“无”和“有”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或状态, “有”和“无”的存在状态原本是宇宙二种物质状态相互转换的永恒的平衡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起源相同,同一构成的关系,又是相互相成,相互转换的关系。打个通俗比如:一棵树由一粒种子发芽生长,几十年后成为一颗参天大树,那只是因为土壤、空气和阳光转换成构成“有”状态的碳水化合物的高分子纤维物质的速率要大于碳水化合物的高分子纤维物质转换土壤、空气和阳光的速率而已。那么,这些土壤、空气、阳光与构成树的碳水化合物的高分子纤维之间的关系既是起源相同,同一构成的关系,又是相互相成,相互转换的关系。  显然,这棵树成长便是从“无”到“有”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和“无”的存在状态,是一个是物质的形体积累的过程,也是两种状态的物质从“无”到“有”的正向转换过程。  故此,宇宙中物质存在都是宇宙中二种状态物质相互转换的平衡态,即是“有”和“无”的永恒存在平衡状态转换过程,也是二种物质状态相互转换的平衡态。就这棵树来说,当这棵树生长时候,也是出于两种转换物质平衡态,只不过是正向转换的动态的平衡态;当这棵树被人砍倒后,在一个阶段这二种物质状态相互转换达到平衡了,而当这棵树完全死掉后这种平衡便开始或逆向转换了。  从逻辑上理解,“有”应该是“无”积累的,我们把它叫做正向转换,如果“有”消散而转换成“无”呢?我们把它叫逆向转换。所以说现实的事物的存在状态原本是宇宙二种事物状态相互转换的平衡态。因而,事物的这种平衡状态在未来是有可能向正方向或逆方向变化,而宇宙的自然逻辑规律道,就是让事物向积累德性的正向方向转化。如此而已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关于物质状态的“无”和“有”的界定范围。老子《道德经》中的“无”可能包括二个大的方面,一个是道的方面的“无”,一个是物质的混沌状态方面的“无”,前者是精神层面的,后者是物质层面的。“有”在这里也有些相似,一个是德性方面的“有”,一个是物质的形体积累的“有”,前者是精神层面的积累,后者是物质层面的积累。  。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的理解: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注释:  尚贤:选贤任能,贤能政治,尊崇贤人政治。  虚:守虚,守虚抱一,与守中抱一、守柔抱一:其实都是“大道守一意思相同。  虚其心:让人们思维守虚抱一。  实:填实  柔:同虚。有守柔,守柔抱一,守中抱一,其实都是“大道守一意思相同。  无知:真知卓见,真理的知识。  无欲:真感情。真情实感。  不敢:不敢者,慈爱也。不敢之心,就是慈爱之心。  译文:  不搞贤能政治,人们就不会去抢夺名利;不去故意抬高社会稀缺资源的身价,人们就不会偷窃它;不去搞炫耀美色、金钱、地位等等膨胀欲望的东西,人们心性就不会迷惑。因此,理性的人治理社会,让人们思维守虚才包容;让人们腹中填实才有学识;让人们意志守柔才理性;让人民体魄强健才长寿。让人民保持真知卓见,真情实感才会使人们知道慈爱(不敢者,慈爱也。)做什么事情也不胡乱作为妄。依照这种原则去治理社会,就没有不上轨道的。  感悟:  这一章比较有争议的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现在有很多人把这一句作为老子赞成愚民,赞成治国之道就是要把老百姓变得没有智慧,最好是复归于婴儿状态,然后统治者就好用巧智来驾驭愚弄。这种认为老子道家是宣扬禁欲主义说法其实大错而特错!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的道家一向提倡“为欲”的,反对禁欲的,提倡大智慧反对技巧之智的。首先看看道家的文章《淮南子.原道训》中对老子这一句的解释:  故得道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所谓志弱而事强者,柔毳安静,藏于不敢,行于不能;恬然无虑,动不失时;与万物回周旋转,不为先唱,感而应之。  翻译:所以认识自然规则(道)的人,其意念柔弱顺势就办事稳妥,心胸虚怀若谷就应对得当。所谓“志弱而事强”,其实就是说意识柔顺虚静,把自己处置在慈善位子,必定行动起来就无所不能,把自己处于恬淡放松的精神境界,必定行动起来就不失时宜,抓住时机;顺应万事物变化,不去自创规则,而是应顺事物规则。  这样看来这一章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显然不是愚民弱民,而有“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的涵义。“实其腹”也不是有的人理解那种吃饱肚子,让人民吃饱喝足完事,而应该让人民满腹学识才明是非。古时候“腹同厚相同。腹,厚也。厚德载物,厚道长者。故“实其腹”应该当“实其厚”理解,意思是使之积累深厚的自然之道德。自然道德也可以确定为人文的广博的理性知识。要知道古人总是以为人的学问是装在肚腹里面的。如:满腹经纶,腹诽而心谤,腹中空空这些成语中的“腹”都是“内心”的意思,我这样的解释这一章也与《道德经》里后续的其他章节比较吻合,表达老子道家是赞成提倡人的智慧和能力的,提倡注重人的高级精神层面的积累,反对人的低级的知道层面的仁义教条。   另外,分析一下老子关于反“尚贤 ”的论点。所谓尚贤,就是选贤任能,提拔有政治抱负的贤人,给与高官厚禄,名利颇丰的尊贵地位,所谓“贤能政治”(事实上得到荣誉地位的未必都是有才德之人) 。这应该是人治社会政治生态特有的一种现象,与法治社会的循名责实政治恰恰不同。正如道家法制派名家邓析说的:“ 法治,莫过于使非法(私)的行不通,其功劳,莫过于使人们之间不争斗。现在也讲树立法治却让非法(私)的通行,是非法与法制相争斗,造成的混乱有甚于没有法治。君主立法又去搞尚贤,这是让贤人与君主争斗,这样造成的混乱有甚于没有君主。所以,政治开明的法治国家,法治一旦施行,一切违背法律的贤人的建议都行不通,君主立法(君立)或君主宪政是没有贤人的尊贵地位的。人们唯一认可君主一人,而一切民事都以法律裁断。”  而贤能政治显然不只是会引起君主与贤人的争斗,而且会因为贤人的尊崇的地位,会引起君主属下大臣之间为了争夺这个高贵无比政治地位而发生争斗。  还有正如邓析说的,它破坏法制环境,导致民间老百姓之间的争斗。因此,贤能政治造成的混乱有甚于没有法治。  据说墨子是主张尚贤的,在这一点上道家与墨家是有分歧的。墨子的一段话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尚贤,它的意义及其墨理由何在。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读完后,咋一想似乎觉得墨子的尚贤还有有道理的,本来嘛,邦国里需要贤良之士,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嘛,要治理国家的能人嘛,当然需要对这些特别的人“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而,只要你回头细细反思:如果邦国里存在这些特别的人,先让他们““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岂不是说明他们是一些特权人物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这岂不是与人人平等原则相背离?老子道家讲求,真正的理性的贤德之人在地位上要与人民平等,要大众化的,没有特权的;在利益上先人后己,自己帮助人民致富成功而不占据成果。而这些“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的特权人物还没有为人民谋利益,出成果之前就已经占据着利益。这难道适合公平正义原则?况且,当这些被“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的一群人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阶层时候,社会大众将处处受制于他们,引发非正义,岂不就是产生一种违背这种自然秩序的状况,要知道如果一个社会失去了起码公平正一才是一个失败的治理啊!所以说,道家老子的不尚贤还在于如此方面考虑的,这点上无疑比墨家深刻的多,理性的多。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四章的理解: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自然法则(道),是守虚没有形状的,但它对万事万物的作用却无穷无尽的。多么幽深啊,好像万事万物的宗旨。用到它,可以以虚柔不盈的方式来化解愚鲁者的极端和偏颇,调解一切纠纷。对待愚鲁的极端和偏颇要蕴蓄着光明,混合着尘埃给以启发。它又是多么清晰明了啊,似乎是一种不变的存在实体,却又无形无相。我不知道是什么创造了它,就好像上帝预先创造好了一样。  感悟:  宇宙自然逻辑“道”,也可以说是宇宙本体,是空虚没有形状的,但它对宇宙万事万物的作用却无穷无尽的。 “道”,的确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相的宇宙存在,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精神的实体。仅仅有人的思维与之同一,也仅仅只有思维可以洞察此真理存在。我们通常讲的修道,大概主要是探究这种真理存在,或说是世界的本原,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  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地想认识它,了解它,无非为的是化解人类自身的愚鲁,极端和偏颇,调解人类社会的纠纷,让人类社会遵循它的规律恢复到公平正义道路上去,以让人类长足发展进步。  对于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着的愚鲁,极端和偏颇,也唯有用真理去化解,再无他法,因为真理总是带着光明和自信的含蓄,不知不觉的破除人内心的迷惑和迷信,软化心灵明智。比如说,上帝以一个平等的爱去化解仇恨,使人类摆脱人人都想成为”人上人“的罪恶循环;以正义化解人类社会一切不公;以良善化解一切罪恶,显示出来的强大的人道主义彻底改变了社会的进程。  我对老子《德道经》第五章解释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不仁:没有特殊厚爱。公平的博爱。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这里指被人们嫌弃的人,或物品。  橐龠:鼓风的气袋子。  译文:  天地对万物都是公平正义博爱的,不会把被嫌弃的物品与万物区别对待;上帝(圣人)对百姓都是公平正义的博爱,不会把被嫌弃的人与百姓区别看待。人生天地之间,就如在鼓风的气袋子里,气袋子保持安静人在里面守虚才不受委屈,人越过多的乱动就越憋屈。言多必失嘛,不如好好保持那份清静的自然中性。  感悟:  这句并非说天地和上帝(圣人)没有爱,而是说,对万物和百姓的爱是公平正义的博爱。天地和上帝{圣人}是仁慈的,它给了我们阳光、空气、食物和水,给了我们遮体的衣物,给了我们一切所需要的东西,让出一个安静的空间给我们。将狂风平息,将烈焰毁灭,将冰封解冻,将狂暴的灾难降低到最低程度,让生命在这石地上生长繁衍。天地那么无私啊博爱啊!它给了我们应有尽有的一切,自己并不摄取一点。难道天地有情感?有爱心?  是啊,老子相信天地是有一颗慈爱之心的,故他自信的说出:“圣人皆孩之。”意思即是天下人都会感受到上帝的垂爱啊!  的确,天地间万事万物能够欣欣向荣,蓬勃生长,都是万物遵循了宇宙自然逻辑规律,才被天地间一种慈爱的德性所哺育,所呵护,一切自然灾害就会降到最低范围内。人类如果也像万物一样遵循宇宙自然的逻辑规律而作为。必然也会被拥有慈爱的德性的上帝所公平眷顾,所保佑,人类就不会太多的苦难。  宇宙自然规律就是使宇宙中万物处在安静守虚中化育,积累,生长,成功。所以,由于天地和理性的圣人上帝,既不会去瞎折腾这个世界,又永远保持平等博爱情怀去爱所有人,万物和人类就会悠然自得生长和生活。反之,如果天地和圣人上帝没有那份无私的呵护,那份平等博爱情怀的博爱,万物中被嫌弃的物品就会像废弃的草狗一样被抛弃;百姓中被嫌弃的人也会像废弃的草狗一样被抛弃,不是吗?正所谓:在上帝那里没有被抛弃的人,也没有被抛弃的物啊!
楼主发言:4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六章理解: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啊,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  谷神:指空虚无形又神奇的道。  玄牝:天母。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源。  译文:  空虚无形(道)又神奇,永远不会毁灭。它应当是产生万物的天母的生育之门,就是所说的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根。连绵不绝啊!万物就是由它绵绵不断生产的有形状态的存在实体,用之也是无穷无尽,永不枯竭。  感悟:  道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中永恒的精神存在,也是所说的万事万物产生的幽深微妙之处内涵,它犹如万事万物产生的天母的生育之门,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根本出处。  如果说“道”是绝对精神存在,那么“无”既是幽深微妙处的绝对精神存在,也是幽深微妙处的物质对象存在。而作为原材料物质对象存在又是通过绝对精神存在这个加工场转化成世界万事万物“有”的。所以,完全可以把绝对精神存在的“道”看成天母的生育之门,看成天地万物的根。它又是那样连绵不绝的生产万物啊,永远用之不竭。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七章的理解: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邪?  译文:   天地是一种长久的存在。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光是顾自己生存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因此,有理性的人把利益放在后面,反而能够被众人看好而领先。尤其是他在利益的争斗中置身事外,反而保全自身了。这不正是用他的无私,所以能成就他的私吗?  感悟:  从老子这一章看,理性圣人不是不要利益,也不是不自私,而是要有一种公平的利益,互利的自私。理性圣人不愿意在争斗中强暴取得利益,而是通过公平互利原则成全自己的私。  所说的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光是顾自己生存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存在。理性的人不希望通过争斗得利,反而保养了自己身心,故能够成全自己的合理的私。  对老子《道德经》第八章的理解: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高境界善就应该如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地位的高下,总是处于大众都厌恶的低位处,所以,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人也应该如此,像水处低处那样善意;像水处深渊那样深邃;像水那样泽被万物具有爱心;像水那样真实而格守信用;像水那样柔和从事政治;像水那样攻无不克解决实际问题;像水那样对应季节而发不失时机解决问题;尤其人能够像水那样不争的品性,所以,无论做什么事不用担忧了。  感悟:  人生在天地之间,心灵必然要有一种境界。那么,人心最好的境界是什么呢?  老子在这一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人最高境界善,应该如水的品性一样。老子还特别总结了八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要像水处低处那样谦下。就是在心里放下身段,降低自己 ,已达到郑重他人,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成就自己。其二,像水处深渊那样深邃。就是说自己要有深邃思想和知识底蕴,这是影响力和召唤成功的实力。其三,像水那样泽被万物具有爱心,就是要人永存爱心 。有爱心的人具有人格的亲和力,容易让别人信任你,也得到别人的爱。其四,像水那样真实而格守信用,就是要人以诚信为本,重诺守信。有了诚信万事成功,失去诚信,百事难为。其五,像水那样柔和从事政治。就是要人出来做事,不要张狂,待人应低调,给弱者以尊重。其六,像水那样攻无不克解决问题,就是要人明白是非,会办事,有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其七,像水那样对应季节而发不失时机解决问题,就是要求人抓住机遇做事,不失时机解决问题,做什么事情成功的几率就大得多。其八,像水那样不争的品性,就是说人不要太贪心,不要争名夺利,要把修身养性放在第一位,这样就会长久。  总之只要做到上面这八个方面,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被人们认可,当然不会遭致失败,什么也不用担心了。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九章的理解: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译文:  做事情已经保有了圆满成功,不如适时停止;如果还处在显耀之处就是露锋芒了,势必难以保持长久。所谓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富贵到了顶峰势必会骄横,就势必给自己造下了祸事。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功成身退,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感悟:  有人认为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理念不同,认为这是地域造成的隔阂。诸不知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对等的,真理也只有一个,除非你认识的不是真理而是愚鲁的极端偏颇。西方民主制度的总统限任制度的确比较符合老子的功遂身退的道理的。即使是能力超强的伟大人物做成功了伟大事业,也不能“持而盈之”,一直占据着显耀的位置,因为你长久的占据这个显耀位置,本身就是太过显露锋芒,时间一长势必会由于骄傲自满乃至骄横造下了祸事,这是理性逻辑必然规律,任何人都不另外。看来,东方的哲人老子与西方人对真理的认识是一致的,并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有地域的隔阂的。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十章 的理解:  原文: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槫气致柔,能婴儿乎 ?  修除玄监,能无疵乎?   爱民活国,能毋以为乎?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注释:  戴营:形体。  槫气:聚结精气。  玄监:心灵深处的遮蔽,极端偏颇之见。  天门:人的感官。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生命的精气至纯至柔,能像婴儿那样吗?清除心灵深处的遮蔽修正极端偏颇之见,能达到没有瑕疵吗?爱护人民搞活邦国能做到无为吗?人的感官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判断能够符合万物幽深微妙之处的真理吗?获得真理明白是非,能不仅仅依靠外面感官认知吗?因此说,能够养育万物,让万物成形、演化、发育、生长、积累、成功,并且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母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万事万物深奥的德性。  感悟:  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好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无疑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宇宙中任何事物,当然也包括人,都是精神和形体合一。第二个问题是聚结生命的精气至纯至柔,能像婴儿那样吗?这个问题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已经回答的很明确。第四个问题:爱护人民搞活邦国能做到无为吗?回答无疑也是肯定的,在此不赘述。这里关键就老子提出的第五个问题和第六个问题:人的感官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判断能够符合万物幽深微妙之处的真理吗?获得真理明白是非,能不仅仅依靠感官认知吗?”加以分析一下。  按说哲学活动本来是凭人感官的感觉得到的世界第一印象,可是,感官的感觉又往往是某种模糊、混乱的东西,人们要寻求事物的逻辑原则是不能仅仅靠感官的偏见的,而是要靠理性的光芒。因为,感官依赖的是记忆和想象,只能在某些特殊的、有限的方面被用作知性的助手,其实,人类从事这一活动的正确方法必须在根本上不依赖于感觉经验的认知,而是逻辑实证。因为事物都是由形状、广延、运动等构成的,而我们又如此清晰明了地认识到形状、广延、运动等不能再由心灵分析成为其他更明确知道的东西。逻辑论证在这种情形中,除了广延性、柔韧性和流动性外,没有什么特性仍然保持不变,是一种可靠知性,而不是靠感觉或想象来察觉的事实。既然柔韧性不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因此就只剩下广延性和流动性(运动性)作为一切物体的不变性质;一旦物体仍然存在,就不能取消这两个性质。  鉴于以上的分析,完全可以用以回答老子提出的这二个问题:人的感官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判断往往是某种模糊、混乱的东西。它依赖的是记忆和想象,只能在某些特殊的、有限的方面被用作知性的助手,不能符合万物幽深微妙之处的真理。所以获得真理明白是非,能不仅仅依靠感官认知。  另外,就老子对德性的含义分析与现代哲学对比极其吻合。比如他说德性是能够养育万物,让万物成形、演化、发育、生长、积累,成功。这与物都是由形状、广延、运动等构成的意思极为一致。表明物质是成形、演化、发育、生长、积累,成功 的过程是物质的形状、广延、运动等构成,都是以动态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不同的是表述方法不同。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的理解:  原文:  卅辐同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也 。  埏埴而为器 ,当其“无”, 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 当其“无”, 有室之用也。   故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  译文:  马车的轮子是由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用水和粘土揉制成器皿有中空才有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感悟:  老子在这里十分形象把事物的德比喻成装着东西的器皿或空间,通常把它称作“有”。 “有”就是有中空的车毂和三十根辐条;”有“就是有中空的器皿;“有”就是门窗四壁和里面的空虚部分,他们都是事物的物质意义的外延。而“无”则是有这些空间所起的作用,是事物精神层面的东西。  我对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的理解: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五种颜色混杂让人眼花撩乱;五种嘈杂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五种滋味放在一起让人口不辨味;  纵情于狩猎作乐,让人心放荡发狂;  稀有的货物,让人行为不轨。  因此理性的人追求满腹的学识而不求感官的目眩,所以摒弃感官的享乐,重视内在的精神满足。  感悟:  这句话最关键的是“圣人为腹不为目”。一般人理解以为圣人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试问:难道圣人(圣君)是个大饭桶大草包,充其量就只追求吃饭?  这种理解毫无疑问是脑残,肯定不符合老子一贯的思维脉络,也不符合常识。老子一向认为理性的圣人要想治理服务于人民,遵循维护大自然。不如在此之前,就重视自身的精神财富的收获。只有在此之前,有精神财富的收获,才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所谓早作准备,就是加强自身精神方面德性的不断积累,有加强自身德性的积累就会有善的价值追求,就会在治理服务人民,遵循维护大自然这事情上没有不能克服的难题。什么难题都能解决,那就意味着他有至高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至高能力,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善的价值取向,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  所以,可以肯定老子在这一章里的“圣人为腹”是追求满腹的学识的意思。  另外《老子》第三章并观:“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中的“实其腹”也不只是吃饱肚子,让人民吃饱喝足完事,而应该让人民满腹学识才明是非。要知道古人总是以为人的学问是装在肚腹里面的。如:满腹经纶,腹诽而心谤,腹中空空这些成语中的“腹”都是“内心”的意思,也即大脑中的精神层面的意思。  我对于老子《德道经》十三章解释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为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若惊。  注释:  宠:尊重。  辱:侮辱  译文:  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尊重或羞辱境况反应都很强烈,看重并保护自己身体不受到伤害。为什么对于尊重或羞辱反应强烈呢?因为尊重是好的一方面,羞辱是不好的一方面,得尊重时感到惊异,被人羞辱时也感到惊异,这就是所谓宠辱若惊。  什么是看重自己不受到伤害?就是我之所以担忧受到伤害,是因为我有身体(包括荣誉和生命),如果我没有身体(包括荣誉和生命),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所以,凡是看重自己身体(包括荣誉和生命)的人,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凡是爱惜自己的身体(包括荣誉和生命)的人,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这就是宠辱若惊。  感悟:  道家是自由主义价值观,非常尊重个人生命和身体的尊严。所以,对人们保护和养护身体和生命非常重视。《吕氏春秋*贵己》记载了道家尊重个人的一段话:  “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 意思是:如今我的生命属于我所有,而给我带来的利益也是极大的。以它的贵贱而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足以同它相比,以它的轻重而论,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能同它交换;以它的安危而论,一旦失掉它,终身不可再得到。正是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有道之人对自己身体和生命特别小心谨慎。  作为道家哲人的老子,是非常看重人的身体及其荣誉和生命尊严的。所以,他提出了一个宠辱若惊的词。意思是,人们对于自己处于的尊重、羞辱两种境况反应都很强烈。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非常看重并保护自己身体、荣誉和生命的尊严,自我保护其不受到伤害缘故。所以,宠辱若惊,应该是人性中的趋利辟害决定的,是一种自然人性中趋利辟害自我保护正常反应。  看来,人的趋利辟害特点应该是人性中的优点而不是缺点。按此推己及人:大凡看重自己的身体、荣誉生命尊严的人,一定看重别人的身体、荣誉和生命尊严,所谓爱己及人是也。既然一个人有爱己及人之心,当然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了。反之,大凡轻视自己的身体、荣誉和生命尊严的人,一定轻视别人的身体、荣誉和生命尊严。这样的人绝对是人性麻木冷漠者,缺失爱心者,是不能把天下托付给这种不爱惜身体、荣誉生命尊严的人。有句话是这样表达的:总不能把天下给一个连死也不怕的流氓地痞吧!  我对老子《道德经》十四章的理解  原文:  视之而弗见 名之曰微 听之而弗闻 名之曰希 捪之而弗得 名之曰夷 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一者 其上不谬 其下不惚 寻寻呵 不可名也 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是谓沕望 随而不见其后 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 以御今之有 以知古始 是谓道纪    注释:  微:微观粒子。  希:相当次声和超声  夷:小分子气体。  不谬:不显得光明亮堂。  不惚:不显得阴暗晦涩。  寻寻呵:无头无绪、延绵不绝。  沕望:给人恍惚不清感觉。  道纪:“道”的逻辑规律。  译文:  原本有形状却看不见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微”;发出声音却听不到,我们把它叫做“希”;感觉得存在却摸不到的,把它叫做“夷”。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之所以说它们原本浑然而为一,是因为它们是分从上至下不同的层级的,由于其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其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没有名称。而且它们的一切运动速度之迅速,仿佛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于是给人恍惚不清感觉。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现在唯有把握其中最真实的存在逻辑,才能驾驭这种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就是说,要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就得认识“道”的逻辑规律。  感悟:  玻尔认为, 原子核具有一定的能级别,当原子吸收能量,原子就跃迁更高能级或激发态,当原子放出能量,原子就跃迁至更低能级或基态,原子能级是否发生跃迁,关键在两能级之间的差值。因此,有比原子能级高的分子也有比原子低层级的中子、夸克等如此向下类推,无头无绪、延绵不绝。正因为它们有上下不同层级,它们才可能同一构成,浑然而为一。由于它们都存在能量,而且也存在吸收能量,粒子就跃迁更高能级或激发态,故此,它们都处在高速运动状态或激发状态中,正是因为它们高速运动,才无形无象,仿佛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正因为它们同时又聚集成在一起形成量子态,所以它们又有形,“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我对老子《道德经》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 微眇玄达 深不可志!  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俨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冰泽;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  浊而静之徐清 安以动之 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欲盈 故能蔽而不成。  注释:  与:同與,古代有小心低调意思。  犹:同猷,玃屬。从犬,酋聲。隴西謂犬子爲猷,可以译成一个良犬。  俨:恭敬庄重。  涣:消融,这里引申消疑解难。  沌:沌聚,沌聚阴阳之气。比如含蓄内敛。  旷:旷达。  湷:深处看不清。这里比如深邃莫测。  译文:  古时候善于按逻辑行事的人的认知能力,可以达到事物幽深微妙之处,其志向真是深不可测!  正因为他深不可测,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说:他做人小心低调呀,好像他在冬天踩着水过河;他像一个良犬呀,看起来像敬畏四邻街坊;他恭敬庄重呀,看起来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给人消疑解难呀,让人心里的疑团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含蓄内敛呀,看上去好像不修边幅;他心胸旷达呀,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深邃莫测,好像不清的浊水----。  --当然,说到浊水有一个哲理:要想使浊水澄清,只有使浊水安静下来才慢慢澄清,只有把流动的变安静才会生长新状态的东西。善于按逻辑行事的人能够让事物保持安静而且不要求过满,像盛水的容器,只有不满,才能加入新的东西。  感悟:  一个智慧者生活必定很简朴,做事情必定很小心谨慎,为人必定低调,平易近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经常在民间走访、讨论或布道,为一些普通人消疑解难。但他从来不吹嘘自己,说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总是对别人非常尊重,甚至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怀有敬畏之心。尽管他比别人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学问,却从来不故弄弦虚,目空一切。总是虚心听虚心看默默思考。  样子一定如同老子这一章所描述的一样:他做人小心低调呀,好像他在冬天踩着水过河;他像一个良犬呀,看起来像敬畏四邻街坊;他恭敬庄重呀,看起来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给人消疑解难呀,让人心里的疑团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含蓄内敛呀,看上去好像不修边幅;他心胸旷达呀,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深邃莫测,好像不清的浊水。  据说现实中,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的智慧者。尽管苏格拉底博学多才,却非常虚心求教别人,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据说他的一生喜欢游历,喜欢在街头巷尾与与别人讨论各种问题,如战争、政治、艺术、伦理道德。他非常注重友谊,为人温和平易近人,喜欢和人共同探讨耐心解释讨论的问题。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非常简朴,甚至可以说是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热都穿一套普通衣服,经常不穿鞋,对吃喝都不究竟。但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自己思考学问。其实,以他的学问和学识在当时真的无人能比!可以达到事物幽深微妙之处,其志向真是深不可测啊!  原来啊,世间万物皆居于静空。唯静空,方能演化,发育,积累,包容万物。像苏格拉底这样的智慧者他的心就是一个无所不包的静空,看起来很安静,却从来没有满足过。他是那样永远都不知道满足吸收新知识的人,真是虚怀若谷啊!  注: 在这里,我终于明白熵的意义何在?熵就是把一种无形且作无序运动物质变安静,从而积累生长有形物质状态的过程。  我对老子《道德经》十六章的理解  原文:  致虚,极也 。守静,督也 。万物旁作, 吾以观其复也 。  天物芸芸 ,各复归于其根。 曰静 。静, 是谓复命。   复命 ,常也。 知常, 明也 。不知常 ,妄 。妄作 ,凶 。  知常, 容。 容乃公;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殁身不殆。  虚、静:保持守虚、守静境界。  芸芸:纷纷扰扰,杂乱无序的。  常:大自然运动常态。  译文:  达到守虚境界,是一种极致。保持守静境界,是一种自我督促。万物就是傍依这守虚和守静应运而作,蓬勃生长。我曾经反复观察研究其中的逻辑规律得出这样的认知的。  万物原本纷纷扰扰,杂乱无序的,后来一种自我督促的力量不断捕捉这无序运动物质,让他们归复安身之根本,叫变安静。正是这个安静,万物方能演化,发育,积累,恢复他们的生命力。  万物恢复了生命的形态就形成大自然的常态。人类认识了大自然常态是明智的。不认识大自然的常态是狂妄。有狂妄举止,往往会造成灾凶。  认识了自然常识,就是心胸广博而包容的人。心胸广博而包容,才会公平正大做人;公平正大做人才会周全做事;周全做事才能符合天道规律;符合规律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感悟:  世间万物皆居于静空。唯静空,方能演化,发育,积累,包容万物。故而,像人类这样的生命形式也是傍依这虚空和安静,才在大自然中演化,发育,积累,才有了生命力的蓬勃生长。正因为如此,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同一构成的关系,是浑然而为一的关系。人类顺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其实是在保护自己,人类破坏大自然损害大自然其实是在损害自己。所以前者顺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人是明智的人,后者破坏大自然损害大自然是狂妄,是会给自己造成灾凶的。  我对老子《道德经》十七章的理解  原文:   太上, 下不知有之 ;其次 ,亲誉之; 其次, 畏之 ;其下, 侮之。   信不足, 案有不信。 猷呵 ,其贵言也 。功成事遂, 而百姓皆谓我自然 。  注释:  太上:这里指最好的统治者。  猷:,顺从法则。顺民意。  贵言:不轻易发号施令。  功成事遂:事情总是水到渠成。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 者,人们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们轻蔑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们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总顺从法则,很少发号施令。事情总是水到渠成,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应该是这样子的。”  感悟:  社会繁荣、国家富强、民众幸福,应该归功于民众拥有更多的的自由权力。自由的定义是在不干涉别人的自由的条件下做我们愿意做的事。其实,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任由自然而作的意思。就是像大自然万事万物一样以一种逻辑规律在大自然这个系统中的独立运行,只有如此才能够各行其道,各得其所,互不相侵;只有如此人与人之间就能永远处在一种公正平等状态。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求邦国的统治者不要权力滥用,不要以追求权力最大化,用绝对权力干涉人民的独立特行,不要以追求自己的孤傲脱群为荣,而应该追求大众化以保持与人民的平等关系和血肉联系为荣。  要使人民“本来应该是这样子”生活。所以,最好的统治者大抵不孤傲脱群,不耍威风,而追求大众化,为人民办事很少发号施令就能水到渠成,事办成功了又不居功自傲,人民好像不知道他似的。而那些拥有绝对权力的统治者,总是滥用权力干涉人民的正常生活,剥夺人民的按自然而作息的规律,使人民贫苦,他们还常常欺骗和打压人民,所以,人民畏惧他,轻蔑他。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昆仑山草
10:00:00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经典作品往往就是这样的
  普通人只能说读道,圣人者皆是悟道  
  我对老子《道德经》十八章的理解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所以,大道之理性精神法则被废弃了,就只好求其次强调仁义之德的重要;机巧计谋出现了,假伪欺诈才大肆流行;血缘亲戚关系出现了纠纷,就只好求其次强调血缘亲戚的仁爱孝道;国家已陷于混乱,就只好求其次强调忠臣的重要。  感悟:  理性的自然法则是要求人们保持自然天性,没有世俗之礼教所洗脑,也没有这些教条束缚,要人们以平等自由慈爱,怡然自得的生长于天地之间。如果将这些被废弃了,只好讲强调血缘亲戚等级的仁爱孝道和忠臣的重要了。这些儒教的仁义道德理念流行,必然使社会上机巧智谋惟利是图就出现,假货大肆流行;因为讲血缘等级差别,而导致血缘亲戚关系也会出现了纠纷,那么,国家必定陷于混乱。  我对老子《道德经》十九章的理解  原文:  绝圣弃知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此三言也, 以为文未足。 故令之有所属,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注释:  圣:这里指儒教圣人。  知:物面的知识。指礼制的教条  绝仁弃义:拒绝并抛弃“仁义道德”。  文未足:缺少人文精神。  令之:使人们的思维。  见素抱朴:有纯洁朴实的本性  译文:    抛弃儒教圣人的礼教认知,人们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拒绝并抛弃仁义之道德,人民可以自然恢复孝敬、慈爱和平等的天性,抛弃机巧智谋惟利是图,社会上的盗贼也就没有了。  (礼教的认知、仁义道德、机巧计谋)这三个内容都是缺少人文精神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有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贪婪自私,拒绝抛弃儒教圣人礼法之学才能免于忧患。  感悟:  儒教的所谓先王圣人的礼教,所崇尚的 “仁义道德”,搞出的一个不平等的社会;还搞出个所谓的君子到小人逐次下来的等级制度,这无疑对人民一点好处也没有,是“残生损性”的做法,是拘役人性自由舒展的做法,是一种“欺德”行为。尤其是他们制定的礼法,倒腾这个礼法等级制度,使人在其中乱了自然心性,让人在困惑后转向去追求地位名利美色,财物,并以机巧智谋一窝蜂地去钻营这些。于是人们自然的爱心孝慈都失去了,一个“法令濨章,盗贼多有”的社会局面出现了。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抛弃儒教的所谓先王圣人的礼教认知,抛弃他们宣扬的所谓“仁义之道德”的说教。唯有这样,人民可以自然恢复孝敬、慈爱和平等的天性,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所以要使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免于忧患,就必须抛弃先王圣人的儒教礼法之学。  我对老子《道德经》二十章的理解  原文:  唯与诃, 其相去几何 ?美与恶 ,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 ,亦不可以不畏。   荒呵 ,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 ,若享于太牢,而春登台。 我泊焉,未佻,若婴儿之未孩。累呵, 如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 我独遗 ,我愚人之心也。   惷惷呵 ,鬻人察察, 我独闵闵呵 。忽呵, 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 。吾欲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  注释:  荒:从洪荒以来的状态。  未央:没有尽头的样子。  太牢:盛大的节日宴会。  泊:淡泊宁静。  惷惷:春意正浓。  鬻人:市场上的买卖人。  察察:繁荣。热闹。  未佻:无动于衷。  闵闵:心事重重样子。思绪恍惚样子。  贵食母:贵,看重。河上公注:“食,用也。母,道也。看重思考宇宙的真谛。  译文:  应诺和呵斥,相差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同大家一样,所有人都所畏惧的东西,我也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洪荒以来就是如此,并且看样子没有尽头啊!看到大家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的出行,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会,他们前往野外、闹市,在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对这些无动于衷,如同婴儿一样卷缩在家里。疲倦不堪的样子,一颗心好像得不到归托。大家好像收获了很多,而我却像失去什么一样,原来我在用心思考一个问题啊!。  春意正浓啊,街市热闹,唯独我心事重重啊。思绪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波涛的船只时隐时现;飘忽啊,像飘摇的船只无处停留。大家都玩得开心有所得,唯独我却鄙视他们是胡闹。我之所以与别人有不同,是因为我正在思考宇宙的真谛啊!  感悟:  据说老子的籍贯是宋国的相县,后来改成陈国相县,是楚国的殖民国。历史  上说,所谓老子家乡是苦县厉乡曲仁里的称谓是战国以后,儒教统治时代起的名,应该是出自儒们对老子贬损的别有用心。  老子时的宋国相县应该是南方楚国的地盘,对比北方诸国,这是个文明度很高,经济文化很繁荣发达的地方。很显然,从老子这一章的描述看,老子时的家乡流行的是朴实的,讲诚信的大道文化,人们很崇尚大自然,经常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从这一章描述看,老子家乡的人们过得很自由的,人们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这应该得益于先秦南方楚国的政治制度环境自由宽松,信息流动自由没有什么禁锢。所以,楚国的博士老子能够从容研究他的学问,享受到宁静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快乐。  据说,老子一生活了93 岁善终。他的生活过的简朴而充实。你要知道简朴生活需要,且必须有一个平等的游戏规则。只有按公平正义,平等自由,才有权主张自己的恰当的财产和人身安全,而无需听命于任何他人的意志,只有这种社会中的个体才有修身养性的条件,才可以过这种简朴生活。  所以老子崇尚简朴生活,也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与大自然非常合拍,并有很富裕时间思考,读书,交友,而且老子很会以科学的方法养护自己的身体,所以能够延年益寿,生活过得很惬意!  我对老子《道德经》二十一章的理解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惟恍惟惚:粒子速度太快的恍惚之状态。恍惚:速度太快看不清楚影象状态。  象:镜象。量子态。  窈兮冥兮:那样的幽深晦暗啊。  众甫:万事万物。  译文:  “德”是聚集容纳事物之所,是随从“道”的逻辑规律演化的事物形体。对“道”这个东西的形状描述,唯有用粒子速度的恍惚之状态去描述。那恍惚的影象状态啊,似乎形成镜象。那恍惚的影象状态啊,其中似乎有形体。它是那样的幽深晦暗啊,其中却有精神之质;这精神之质是最真实的存在,是可以验证的信实。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弃,依据它的信迹,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感悟:  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存在能量,而且也存在吸收能量,粒子就跃迁更高能级或激发态,故此,粒子都处在高速运动状态或激发状态中。正是因为粒子高速运动,才形成恍惚的影象状态。这正是物质按一定法则聚集成在一起叠加的量子态。这量子态其实就是事物积累形成形象“德”。  这一章老子似乎把 “德”,寓意为具有空间的容器,是积累容纳事物的载体。但这个“德”的形状和性质是粒子的运动规则(道)决定的,并因为(道)的督促作用不断聚集,形成物质千差万别的形状的。  老子认为宇宙中的不变运动规律(道)不是自然宇宙之外的东西,而是万事万物的幽深晦暗的精神之质存在形式,这种形式就是粒子运动形式。因此,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差异,实际上就是这个运动形式(或规则)的督促下演化、积累、发展来的结果。   老子认为,既然运动规则“道”决定了物质(或粒子)的聚集形象“德”,因此,也给万物个体元在演化过程中打上了同一性的烙印。这当然是因个体事物也在演化守静或守虚过程中围绕同一的普遍运动规则。这就是万物个体元实现了抽象的意义了。因为有了万物个体元实现了抽象的意义,才可能真正得到处于不同事物个体中的相同的信迹,同一性才能真正就有精神之质了。纯粹同一性与差异性才具备了构成纯粹形式逻辑的前提。所以我们是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事物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构成的纯粹形式逻辑认识的。
  我对老子《道德经》二十二章的理解  原文:   炊者不立 自视者不章 自见者不明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 曰 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 故有欲者弗居   译文:  做饭吹火的人不会站着身体向下吹,自己评价自己往往不实际是不可能弄清白,正如自我显露,自以为高明的人其实不明智,自己夸自己功的人没有功,夸夸其谈的人不能为长者,其实是一个道理。所谓余食赘行,多此一举。事物有时也有弊端,所以,有理性思维的人是不会居于这个弊端的。  注释:  自视:自己评价自己。  自见:自我显露。自以为高明。  自伐:自己夸自己功。  感悟:  世界上许多常识性的东西包涵着很深的哲理,而往往是这些常识性的哲理总是被人忽视。比如,那些自我标榜,自吹自擂的人,从逻辑看往往不怎么样,甚至很低劣。他为什么要自我显露,大肆夸张自己的功劳,是因为他自己往往没有什么功劳,也没有干点什么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才用这些来掩饰自己。其实,这样正好表明他的笨拙之处,是余食赘行,多此一举的做法。有理性的人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我对老子《道德经》二十三章的理解  原文: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 不自视故章 不自现故明 不自伐故有功 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 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几语才 诚全归之  注释:  枉:捆绑。  敝:破旧。  译文:  能因应弯曲的东西不容易被折断,故能够得到保全,不直的东西通过捆绑可以得到矫直,低处的水坑容易充满,破旧常常是更新的理由,缺少往往是获得的由头,得到太多失去用途就会困惑。理性的圣人之所以探求宇宙逻辑规律是为了认知世界上这些人生哲理啊。因此,不夸耀自己才明智,不自我评价才清白,不自己夸功才有功,不夸夸其谈才能为长者。  因为他不执着去与人争利,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古时候所说的"能因应弯曲的东西不容易被折断,故能够得到保全"等道理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在是一个很全面的概括。  感悟:  原来老子孜孜不倦探求宇宙真谛目的,是为了让世人明白人生,要人们从普通生活常识中去辨别其中所包涵的人生哲理,教导人们要理性智慧看待人生,不做那些对自己没有益处“余食赘行”的事情。  我对老子《道德经》二十四章的理解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注释:  希言:平淡无奇的常态。  天地:上帝法则,自然法则。  译文:  大自然的现象原本是平淡无奇的常态。因而,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有能力造就这样的呢?当然是自然法则啊。连大自然都不能脱离其法则而狂暴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人类所遵循的社会法则必须与大自然法则相符合;特别是所遵守关于“德”的社会伦理法则要与大自然万物的“德性”相符合。如果把大自然的短暂狂暴认定为“失”(短暂失去规律),那么,人类的过失也应该与大自然短暂失去规律相符合。如果人类遵循的社会规则与大自然规律相符,就会相得益彰,人类遵守关于“德”的社会伦理规则与大自然万物的“德性”相符合更是恰到好处,当然,失也一样,与大自然一样的短暂的失也不为过,谁不犯错呢?怕只怕人类从头到尾失去大自然的诚信,才玩玩了!  感悟:  广义上说,人类所遵循的社会规则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必然关系。从某种意义说,宇宙万事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规则,如同上帝也有他的法则。而且上帝的法则是与宇宙大自然的法则相符合,且能相得益彰。  最重要的是,上帝与宇宙大自然的关系,体现在它既是宇宙大自然的创造者又是它的保管者,他们共同产生的逻辑规律,或是按照的这些规律行事。  应该说,我们看到的宇宙自然万物是由物质的运动而构成的,它在一个非智能的状态中永恒地生存着。它的物质运动必然具有某种固定的规律。当人类社会出现后,宇宙中就有了一个智能世界和一个物质世界,并且这两种世界一样也需要某种固定的规则,虽然说这两个世界的规则不能完全要求一样,(智能世界不能像物质世界那样永恒地遵守其规律,因为某些特殊的“智能存在物”囿于其本性而导致错误);但是,这两种世界的规则就性质而言是不可变化的,否则,对于智能世界的人类而言就是灾难。按老子话说人类所遵循的社会规则必须与大自然规律相符合,特别是所遵守关于“德”的社会伦理规则要与大自然万物的“德性”相符合。如果把大自然的短暂狂暴认定为“失”(短暂失去规律),那么,人类的过失也应该与大自然短暂失去规律相符合。如果人类遵循的社会规则与大自然规律相符,就会相得益彰,人类遵守关于“德”的社会伦理规则与大自然万物的“德性”相符合更是恰到好处,即使有失也只能是短暂的失,如果从头到尾的失,人类所在的智能世界就大难临头。
  我对老子《德道经》二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  大:混沌无形粒子,或上帝粒子,是构成宇宙最基本的微观粒子。是“无”的范畴。  道大: “道”是混沌无形粒子(大)构成。  天大: “天”是 混沌无形粒子(大)构成。  地大:“地” 是混沌无形粒子(大)构成。  人亦大:人也是混沌无形粒子(大)构成。  域中:宇宙中。  人法地:人这样的生命体是由“地”这样的有形的三维粒子演变成的。  地法天:地是天演变的。
  天法道:天是道演变的。  道法自然:道属于是自然的存在。  译文:  有一种混沌状态物质,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它是一种听不见、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物质,寂静而无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且循环运动永不停息,也永远不会枯竭,可以把它作为万物的本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不,应该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混沌无形粒子)。  混沌无形粒子的速度之快,倏忽之间可以到达遥远,又倏忽之间返回本原。所以说界定宇宙逻辑的道是“大”( 混沌无形粒子)构成、广大的无形空间“天”是“大”( 混沌无形粒子)构成、像地球这样有形天体是“大”( 混沌无形粒子)构成、像人这样的具有生命结构的形体也是“大”( 混沌无形粒子)构成。  宇宙中这四种形体都是“大”( 混沌无形粒子)构成,而人这样的生命形体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他们演化的顺序应该是:人这样的生命是由“地”这样的有形的三维粒子演变成的,而像“地”这样的有形粒子又是由“天”这样的无形二维空间物质演变成的,无形的空间“天”是“大”这样的上帝粒子遵循一定的规律“道”演变成的,故而道属于是自然的存在。  感悟:  哲学是灵性的逻辑思维推理,、物理、数学是缜密的逻辑实证,它们本来应该是密切联系的。目前哲学的许多内容包括老子《道德经》中对天地万物形成所作出的推论已经被现代物理学,数学知识所证实,甚至还往往体现哲学推理的思维模式没有跟上物理学发展的步伐。认识宇宙中的奥妙,本来应该以哲学的思维灵性同科学的实证思维相结合才有洞察力和开拓性。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微观物理、时空、系统、生命、信息、宇宙等多学科的知识范畴,展现跨学科融合的前沿性课题。以新思维的魅力感悟人们所熟视无睹的现象和困惑后面对时空、宇宙、生命那豁然开朗的思维境界。以新思维的魅力不断扩展我们的思维力度、不断超越我们想象力的极限。在这一章里,老子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对于宇宙空间的洞察力是领先于当时的科学实证的,并被后世的科学所证实。  据现代物理学说:时间是一维空间的物质(因为时间有一个特定方向的向量,而且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是可以感觉的):磁场(包括不同层级的磁场,如电磁磁场、中子磁场、夸克磁场等)是二维空间的物质,它是一个平面而且以卷曲波浪状存在(因为时空往往是弯曲);我们所见的世界是三维空间的物质(它是由弯曲成圆球形基本粒子构成);能够看见三维空间的物质世界。还说 以上一维空间的时间也好,二维的磁场也好,三维的物质世界也好,据说都是由一种未被发现的叫希格斯粒子不停的高速的运动激发态,也叫上帝粒子或混沌粒子。它是通过自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并以此状态充斥宇宙整个空间,这就是老子说的:一种充满空间的混沌状态物质,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的“大”。  无疑也正如老子说的一样:它是一种听不见、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微观物质,寂静而无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且循环运动永不停息,也永远不会枯竭,可以把它作为万物的本源。从这一章中看,也的确如老子所言:一维时间,二维磁场空间的“天”是“大”(混沌粒子)演变成;三维空间粒子像“地”这样有形天体是“大”(混沌粒子)演变成,像人这样的属于四维的生命体也是“大”(混沌粒子)演变成的;甚至,这个“大”(混沌粒子)还演变成界定宇宙中无形逻辑规律的精神实体“道”,故此老子才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人这样的生命是由“地”这样的有形的三维粒子演变成的;而“地”这样的有形粒子又是由“天”这样的无形二维空间物质演变成的;无形的空间“天”是不变法则“道”演变成的,故道属于是自然的存在。
  老子死了两千多年了,他的继承人出现了,就是:小子。这小子还真不如那老子。小子比老子缺少了老子的老,多了些小子的小。  等到这小子死了,继承他的老小子我估计:又少了老、也丢了小。
  还没有说清楚,是因为作者对世界对自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思想还没有站到老子的那个高度,所以解释的是是而非,也就是说历代思想大家都没有真正理解老子的道。
  我对老子《道德经》二十六章的理解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冬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馆,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 躁则失君  注释:  重: 稳重。  静:安静。  环馆:环境优雅的旅馆。  燕处则昭若:泰然安居,非常心安理得的样子。  译文:  稳重是轻浮的根本,安静是急躁的主宰。正因如此所以君子冬天出行总是不忘带好防寒衣物用品,特别当他到了一个环境优雅的旅馆就会如释重负,泰然安居,非常心安理得的样子。可是为何拥有万乘之国的君王总是不能泰然安居,而要以稳重之身轻浮看待天下到处征战呢?轻浮是要失掉帮本的,急躁可能失掉君王的位置的。  感悟:  如果说稳重和安静是物质世界通过宇宙自然规律要达到的目的的话,那么,人类这个智能世界也毫无例外如此。人生在世投的是在一个优雅平和的环境中泰然安居,在那里风刮不到,雨淋不到,寒霜侵不到,有非常安全稳定的感觉,这就是安全稳定的生活目的。稳重的含义就是安全稳定,给生命一种安全稳定的环境,这也是物质世界与人类智能世界所遵循的共同性质的逻辑规律要达到的。  可是,人类社会为什么总有人不愿意遵守或阻止别人遵守这个规律呢?他们总是以战争、贫穷、饥荒来让人们流落失所,漂泊不定。比如说现在的拆迁。野蛮拆迁常常把人搞得像无根的浮萍,轻飘飘的,没有稳定安全感,这无疑是违背天道人性规律的。  我对老子《道德经》二十七章的理解  原文: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 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 是谓袭明。  故 善人 善人之师 不善人 善人之资也  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知乎大迷 是谓眇要  注释:  善行者:善于驾车行走的人。  袭明:包藏大的智慧。  善人:得到能力智慧的人。  之资:惜借鉴作用。  大迷:糊涂的人。  眇要:精深微妙的道理。  ;  译文:  善于驾车行走的人丝毫不差沿着前面的轨迹,自己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辩论的人思辨逻辑不会发生瑕疵;善于计数的人,用不着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也能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上帝)用一颗永恒的善心拯救人类,在他那里没有被遗弃的人,以一颗永恒的善心拯救万物,故在他那里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叫做包藏宇宙的智慧。  由此看来,得到能力智慧的人,可以把有能力智慧的人作为老师,把没有能力智慧的人作为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蛋。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感悟:  看来老子道家是非常推崇人的能力和智慧的,且要求人们去学习能力和智慧的。正如道家哲人杨朱说:“人是天地万物之一种,却不同于万物,怀有喜怒哀乐悲五种常态之性情,具有最灵活的精神世界的生命体征,这就是人。要光按物质层面的人体看,其爪牙没有别的动物锋利,根本不足以给自己身体提供防护能力,其肌肤没有别的动物厚实,根本不足以给自己身体提供保安全防御能力,其手脚没有别的动物快捷,根本不足以给自己身体提供逃脱侵害的能力,其毛发羽冀没有别的动物丰满,根本不足以给自己身体提供抵御寒暑的能力。怎么办?只有凭借外物资助来保护滋养生命的性情。因此,这就要求人必须凭借智慧而不是像别的动物那样凭借蛮力生活,所以说,人对用智慧重视关系到对生存生活的郑重;人对用蛮力鄙视关系到对生存生活的受到的侵害。”  据说,中国现在的文艺喜欢对“反智”的宣传,其目的不言而喻,就玩弄弱智,他们用一切可能的渲染,放大有蛮力而无智慧的个人,使一些无脑弱智,仅仅凭身体的某些方面的体力或有点蛮力的人,而实际上粗鲁无能的人得到大众喜爱和郑重;这样无疑使大众忽视了道家,凭智慧才能对自己的生存生活有更大的帮助,凭蛮力只会使自己的生活和生存受到伤害的至理名言。  可以这样说,郑重蛮力不郑重智慧的民族一定不郑重知识和文明。所以,中国文艺这种倾向,客观上造成大众对野蛮和无知的谅解,对文明智慧的轻视。  当然,道家也特别强调,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必须用在人类的技术进步发明创造上,用在救人救物上,而不是用在以机巧智谋算计别人,损人肥私上。老子是不赞成后者的机巧智谋的。
  哎,把握大义即可,《道德经》越翻译越迷糊。
  我对老子《道德经》二十九章的理解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注释:  神器:具有神圣性的人类国家。  不可为:不可任意操作的。  不可执:不可任意把持的。  无为:顺应自然法则做事。  或载或隳:载,满载。隳,毁坏。比喻有成功或失败。  译文:  想要夺取天下而强行统治的人,我看他不会如愿以偿的。因为,天下是(事物以宇宙自然规律演化、发育形成的)具有神圣性的人类国家,是不可任意操作的,也不可任意把持的。如果强行操作,势必失败,强行把持终究会失败。  这就是理性的圣人,因为懂得顺应自然法则而治理天下,所以由他来治理是不会失败的,也不会失去天下的。万事万物发展不均衡,总是有先行后随的,有轻嘘猛吹的,有强大弱小的,有成功失败的。然而,懂得自然法则的人治理天下必然是首先去除太穷而贫病的;去除太富而奢侈的;去除太强而骄横的,要的是中间力量长足发展。  感悟:  “打天下必须坐天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说法,似乎一时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时髦词。然而,只要稍微有点理解能力的人就明白:通过暴力夺取天下需要强暴,而坐天下那当然更需要强暴。因为有了这个强暴就要用权力的铁腕手段来强行统治天下人,剥夺天下人的平等、自由、权利来给他们少数人最大利益化,让天下绝大多数人的奴隶化,达到他们荣华富贵,奢侈无度的特权化;有了这个强暴,人类社会就有了太穷而贫病的人;太富而奢侈的人;太强而骄横的人;有了强暴就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已经被某些人其本性极端自私而导致错误导致了失常,已然失去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一种永恒不变逻辑规律。  当然,老子说过“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这种失常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间,。天下是事物以宇宙自然规律演化、发育形成的具有神圣性的人类世界。那里有不可背离的天道规律运行,不是某个人想怎么作为就这么作为的。如果强行作为,势必失败,即使一时得逞终究会失败。人类历史最终将回归正轨!  我对老子《德道经》三十章的理解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好还:一个好的结果。  果:善的结果。  取强:强暴野蛮掠夺。  矜:危也;凶矜,凶危之地也。  物壮则老: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译文:  以自然法则“道”去辅佐君主的人,是不会依仗武力强暴天下的,这样做势必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而以武力用兵,军队所过之处,生民摧残、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定是灾荒之年。  真正的“善”无非体现在这种善行导致的结果上,绝不搞强暴野蛮掠夺。达到一种善的目的不必要去犯凶危之地;达到一种善的目的不必要杀伐;达到一种善目的也不必要耍骄横;达到一种善的目的所作所为应该迫不得已的低调;达到这种目的后不要逞强大。要知道物极必反,不去按自然法则“道”去做的就是违背了“道”,这样就会自取灭亡。   感悟:  一般来说墨子的“非攻”思想来自于老子思想的传承。所以,墨子的反对侵略战争观点与老子的这个观点的完全一致。墨子的“非攻”和老子的“不以兵强天下”都是为天下苍生的安危考虑的。谁说老子不爱民?谁说墨子不爱民?你知道爱民的含义是什么吗?爱民的含义恰恰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越是嘴里喊爱民,就越不爱民,这是道家的逻辑。所以,道家从来不喊“爱民”的口号,而尊重个人却是道家思想的主体。尊重人的生命,让人民生活得安全,有尊严,有爱心,而不是像猪狗一样的活着,这就是道家自由主义的主体思想。  战争是十分残酷的事情,正如老子所说战争会造成“生民摧残、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定是灾荒之年”。战争不仅让人流落失所,把人当猪狗一样的屠宰,还让人心肠变硬,暴戾成性,是制造一切苦难的推手。而恰恰这些很直观很简单的道理,也对人类的福祉最紧迫也最攸关的道理,儒家理念中并不如认同。  有个例子:孔子的学生子夏的徒弟公孙高来找墨子,已经好几回了,总是不在家,见  不着。大约是第四或者第五回罢,这才恰巧在门口遇见,因为公孙高刚一到,墨子  也适值回家来。他们一同走进屋子里。  公孙高辞让了一通之后,眼睛看着席子的破洞,和气的问道:  “先生是主张非战的?”  “不错!”墨子说。  “那么,君子就不斗么?”  “是的!”墨子说。  “猪狗尚且要斗,何况人……”  “唉唉,你们儒者,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要学猪狗,可怜,可怜!”  墨子对儒家的这种辛辣嘲弄真是令人畅快,也正好说明儒家的肤浅和非理性。  事实上,孔儒思想统治中国几千年里,儒们总是把“民本”“爱民”作为口号时时刻刻喊,却从来没有爱民的具体理念,起码没有非攻的理念,这从儒家任何言论中也没有像老子和墨子一样反对战争的言论可以推断。试想,儒家连关系到人类性命攸关的东西都不具备理性,难怪乎几千年中我们民族苦难深重。仔细想一下,原来儒家的所谓“民本”是把人民当着发动战争的本钱看!
  我对老子《道德经》二十八章的理解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楃、  楃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注释:  雄:雄厚。事物成熟时候的雄厚之处。比喻事物成熟状态。  雌:雌柔。事物雌柔起源之处。比喻事物产生的根源  恒德:事物的不变德性。人的不变德性。  复归:保有原来的。  无极:事物深处包涵真理。包涵有原始信息磁场的存在  楃:空间。  译文:  知道事物发育成熟后的雄厚之处,又把守事物的雌柔起源之处,就如同知道大江大海的磅礴之处,又把守其源头小溪的柔弱之处一样。一个事物没有脱离保持厚重德性,就是由于保有原来的还是幼小的婴儿期的柔弱之处。  知道事物发育成熟后明亮耀眼之处,又把守事物深暗微妙之处,就如同知道白天把守黑夜一样的模式。事物的永恒德性没有被损坏,就是由于保持原来深暗之处的真理。  知道什么是荣耀,又把守卑辱的地位,就如同知道大山的雄伟挺拔又把守川谷博大幽深。事物永恒德性充盈饱满,就由于保有了川谷一样的有空间。  有空间的东西展开就成器皿,有理性的人有了它就不断容纳德性,成为德之长者,所以德性具有如此的多面性是不可分割的。  感悟:  这里有一句搞明白了,其他的就很容易了:“
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如果事物永恒德性没有改变,是由于事物深处包涵有原始信息磁场的存在。其实,这就是说,一个物体具有的固定不变的独特性,是因为它是根据固有的原始信息密码程序构建的。比方说,一个人有固定不变的人的德性,是因为这个人是根据固有的人的基因包涵的信息密码程序构建的,不会是以其他动物密码程序构建的。
这个密码程序或原始信息磁场就是道家说的“炁”。再上升到高维度层面讲,一个人有高尚行为德性,是因为这个人的意识里有饱满的人文素养信息储备。  注:道家的 “炁",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的先天或后天演化的,带有能量的信息磁极子的集合体(磁场),现在我们叫它二维信息磁场,同时也是事物的能量表现形式。它比物质能量更为精致细腻,是因为它是有一定密码程序的编排的能量场。故此道家把它叫
“无”极。他是无形无相暗物质表现形式。
  从以上分析看来,人类的德性与自然万物的德性类似。要使人的行为德性保有磅礴厚重,就要把握人的柔弱处的人的大脑思维的理性;要想使德性充盈饱满,就必须把守事物川谷一样的有空间容纳知识素养;所以,有完美德性的圣人是有着广大空间的容量来不断容纳德性的多个方面的内容的,是不会顾此薄彼的。
  我对老子《道德经》二十九章的理解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注释:  神器:具有神圣性的人类国家。  不可为:不可任意操作的。  不可执:不可任意把持的。  无为:顺应自然法则做事。  或载或隳:载,满载。隳,毁坏。比喻有成功或失败。  译文:  想要夺取天下而强行统治的人,我看他不会如愿以偿的。因为,天下是(事物以宇宙自然规律演化、发育形成的)具有神圣性的人类国家,是不可任意操作的,也不可任意把持的。如果强行操作,势必失败,强行把持终究会失败。  这就是理性的圣人,因为懂得顺应自然法则而治理天下,所以由他来治理是不会失败的,也不会失去天下的。万事万物发展不均衡,总是有先行后随的,有轻嘘猛吹的,有强大弱小的,有成功失败的。然而,懂得自然法则的人治理天下必然是首先去除太穷而贫病的;去除太富而奢侈的;去除太强而骄横的,要的是中间力量长足发展。  感悟:  “打天下必须坐天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说法,似乎一时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时髦词。然而,只要稍微有点理解能力的人就明白:通过暴力夺取天下需要强暴,而坐天下那当然更需要强暴。因为有了这个强暴就要用权力的铁腕手段来强行统治天下人,剥夺天下人的平等、自由、权利来给他们少数人最大利益化,让天下绝大多数人的奴隶化,达到他们荣华富贵,奢侈无度的特权化;有了这个强暴,人类社会就有了太穷而贫病的人;太富而奢侈的人;太强而骄横的人;有了强暴就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已经被某些人其本性极端自私而导致错误导致了失常,已然失去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一种永恒不变逻辑规律。  当然,老子说过“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这种失常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间,。天下是事物以宇宙自然规律演化、发育形成的具有神圣性的人类世界。那里有不可背离的天道规律运行,不是某个人想怎么作为就这么作为的。如果强行作为,势必失败,即使一时得逞终究会失败。人类历史最终将回归正轨!  我对老子《德道经》三十章的理解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好还:一个好的结果。  果:善的结果。  取强:强暴野蛮掠夺。  矜:危也;凶矜,凶危之地也。  物壮则老: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译文:  以自然法则“道”去辅佐君主的人,是不会依仗武力强暴天下的,这样做势必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而以武力用兵,军队所过之处,生民摧残、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定是灾荒之年。  真正的“善”无非体现在这种善行导致的结果上,绝不搞强暴野蛮掠夺。达到一种善的目的不必要去犯凶危之地;达到一种善的目的不必要杀伐;达到一种善目的也不必要耍骄横;达到一种善的目的所作所为应该迫不得已的低调;达到这种目的后不要逞强大。要知道物极必反,不去按自然法则“道”去做的就是违背了“道”,这样就会自取灭亡。   感悟:  一般来说墨子的“非攻”思想来自于老子思想的传承。所以,墨子的反对侵略战争观点与老子的这个观点的完全一致。墨子的“非攻”和老子的“不以兵强天下”都是为天下苍生的安危考虑的。谁说老子不爱民?谁说墨子不爱民?你知道爱民的含义是什么吗?爱民的含义恰恰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越是嘴里喊爱民,就越不爱民,这是道家的逻辑。所以,道家从来不喊“爱民”的口号,而尊重个人却是道家思想的主体。尊重人的生命,让人民生活得安全,有尊严,有爱心,而不是像猪狗一样的活着,这就是道家自由主义的主体思想。  战争是十分残酷的事情,正如老子所说战争会造成“生民摧残、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定是灾荒之年”。战争不仅让人流落失所,把人当猪狗一样的屠宰,还让人心肠变硬,暴戾成性,是制造一切苦难的推手。而恰恰这些很直观很简单的道理,也对人类的福祉最紧迫也最攸关的道理,儒家理念中并不如认同。  有个例子:孔子的学生子夏的徒弟公孙高来找墨子,已经好几回了,总是不在家,见  不着。大约是第四或者第五回罢,这才恰巧在门口遇见,因为公孙高刚一到,墨子  也适值回家来。他们一同走进屋子里。  公孙高辞让了一通之后,眼睛看着席子的破洞,和气的问道:  “先生是主张非战的?”  “不错!”墨子说。  “那么,君子就不斗么?”  “是的!”墨子说。  “猪狗尚且要斗,何况人……”  “唉唉,你们儒者,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要学猪狗,可怜,可怜!”  墨子对儒家的这种辛辣嘲弄真是令人畅快,也正好说明儒家的肤浅和非理性。  事实上,孔儒思想统治中国几千年里,儒们总是把“民本”“爱民”作为口号时时刻刻喊,却从来没有爱民的具体理念,起码没有非攻的理念,这从儒家任何言论中也没有像老子和墨子一样反对战争的言论可以推断。试想,儒家连关系到人类性命攸关的东西都不具备理性,难怪乎几千年中我们民族苦难深重。仔细想一下,原来儒家的所谓“民本”是把人民当着发动战争的本钱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不仁:没有特殊厚爱。公平的博爱。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这里指被人们嫌弃的人,或物品。  橐龠:鼓风的气袋子。  译文:  天地对万物都是公平正义博爱的,不会把被嫌弃的物品与万物区别对待;上帝(圣人)对百姓都是公平正义的博爱,不会把被嫌弃的人与百姓区别看待。人生天地之间,就如在鼓风的气袋子里,气袋子保持安静人在里面守虚才不受委屈,人越过多的乱动就越憋屈。言多必失嘛,不如好好保持那份清静的自然中性。  ==============  随便点开一段。  居然能得出相反的意思、  这水平,我也是醉了、  简直是乱翻译和理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天地没有什么仁爱不仁爱的,对待万物都一样如刍狗,  以此类推、
  道德经 弯弯看不懂吧,哈哈,发毛啊,跟玩玩讲讲什么好玩还吃的就行了
  我对老子《道德经》三十一章的理解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 若美之 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杀人众,以悲哀泣之 ;战胜 以丧礼处之。  注释:  恶之:事物的弊端之处。  欲者:欲,精神之灵性。欲者,具有精神之灵性的人  铦袭:低调,淡然处之。  乐:喜欢。  上左:左边的最尊贵。  译文:  兵啊,是不祥的凶器,是事物的一个弊端,所以具有精神之灵性的人是不会使用它的。具有精神之灵性的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最尊贵,可是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尊贵。所以,兵啊,的确是不宜君子所使用的凶器。  兵啊,是不祥的凶器。当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时,最好低调淡然处之为好,千万不要自我显美。如果自我显美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在天下人面前表现自己志得意满了。  据说,在吉庆的礼仪上,是坐在左边的最尊贵;在凶丧的礼仪上,是以坐在右边的为最尊贵;打仗时,兵权小的偏将军在左边,兵权大的上将军在右边。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用兵打仗要死人,理所当然按凶尚的礼仪处理。死的人太多,就应该悲哀哭泣,即使打了胜仗,也应该以丧礼来处理。  感悟:  看来有人道精神的人是不会轻易发动战争的,因为他们时刻牢记尊重个人身体的尊严,对生命怀有敬畏之情。之所以要悲悯生命,以人道为怀,是因为宇宙中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东西,是宇宙万物以自然逻辑规律演化发育形成的精华和目的。正因为人的生命的宝贵,有人道精神的君子,无论在什么场合,不管是办吉庆事情也好,还是凶丧事情也好,还是平时居住也好,都不忘以一种礼仪形式表示对生命的敬重之情。人不可以随意去剥夺别人的生命,即使是不得已的战争,也不要滥杀无辜。  我对老子《道德经》三十二章的理解  原文: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于江海也。  注释:  无名:名无,被称为“无”。  朴:本质上。  相合:相互协调和谐。  名:条目,法律契约条文。  知止:知晓法律行为规范。知道适自然规律而止。  不殆:没有危险。  俾:把……赋予。  猷:导入。  译文:  永恒自然法则(道)被称为“无”,本质上虽然小而不可见,而天下却没有谁能使它臣服自己的意志。邦国君王如果能够依照这种自然法则做事,万物会对他展现温和一面,自然对他恭敬如宾。这样天地运行达到相互协调和谐,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对其发指令,也会自然均匀来临。  再开始创立制度条文;当法律契约条文有了,人们的也就知晓法律行为规范。知道适自然规律而止,人类世界就没有危险了。  把自然规律“道”赋予天下每个人的责任,就像将河川,小溪导入大江大海一样功德无量。  感悟:  每个人,从物质存在的意义上说,其实与自然界的物质别无二致,总是受到永恒自然规律的支配。就是说个人作为“智能存在物”,本应像万物一样主宰自我独立运行的,然而,人们往往受到自己无数情欲的支配。再加上认知世界的能力有限,对自然规律认识不透。甚至经常性忘却,丧失对自然规律的记忆等局限性,所以,他们又不能像万物一样主宰自我独立运行。而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生存的需要,又不得不在自然界里盲目有所作为。这样势必对别的人、或别的物有所侵害,导致犯下违背自然规律,侵害别的人或别的物,甚至损害自然界的和谐的错误。因此,老子想到了以自然法则“道”为依据,并以此创立法律制度条目。  有了以自然法则思量过的法律契约条目,人们就有适自然而止法律契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们就知道自己的什么行为适应自然规律了。有了这些让人适自然规律而止的法律制度条文的建立,就是把自然规律“道”赋予天下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是功德无量的办法。
  我对老子《道德经》三十三章的理解  原文: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而不忘者,寿也。  注释:  知人者:认识了解别人的人。  知足者:知识饱满的人。  死而不忘者:在他死后也会被后人记住。  译文:  认识了解别人是智慧的人;认识了解自己是聪明的人。战胜别人是有毅力的人,能战胜自己的弱点是强者。知识饱满的人是富有者。孜孜不倦探求真理是有志向的人;不失去自我,保持独立精神的人恒久;其身虽死而他的符合天道的普世常识不会被后人忘记,其思想永世长存。  感悟:  苏格拉底说过:“德性即知识积累。”一个拥有良好的德性的人,肯定聪明智慧。他的知识积累会使他保有良好的素养和认知世界的能力,所以,他一定是富有的人。这种人无论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都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因此他作为这个世界存在的一员,对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必定有一种理性的考量。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也知道别人的位置,从中找到一种适可而止既利自己又利他人的办法。这种人就是老子所说的富有的人,即老子的原话:“知足者,富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德经纯原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