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么1、考一个心理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2、考教育心理学硕士?那种好?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509|回复: 2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D.巴甫洛夫
2.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5.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6.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7.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8.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9.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10.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11.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12.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般用于(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13.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1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15.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技能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  )。
A.器械型操作技能
B.细微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16.教师威信的重要来源是(  )。
A.高尚的职业道德
B.学识渊博
C.情感丰富
D.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
17.“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  )的观点。
A.乌申斯基
C.阿尔波特
18.(  )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B.案卷分析
C.情感评价
19.信度是指测验的(  )。
20.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  )。
A.效标关联效度
B.预测效度
C.构想效度
D.内容效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  )的作用。
2.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  )。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3.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  )。
A.单维思维
B.具体逻辑推理
C.思维的不可逆性
D.自我中心
4.自我意识包括哪些成分?(  )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自我评价
5.学习的定义说明(  )。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
6.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B.学习策略的掌握
C.潜意识的挖掘
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7.动机的一般功能有(  )。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整功能
8.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  )等。
A.学习的兴趣
D.学习的信念
9.个体创造性的标志有(  )。
A.创造态度
B.发散思维
C.创造能力
D.创造性开发
10.下列属于模象直观的有(  )。
A.各种图片
E.教学电影电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主要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__________。
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__________和__________领域里的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的规律。
3.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的过程。4.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
5.“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6.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__________。
7.从动机的生理基础上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8.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有研究表明,坐在教室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的学生似乎是最积极的学习者。
9.一般来说,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领域原则来安排课堂空间,第二种是__________。
10.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定型的期望
2.个别化教学
3.形成性评价
4.标准参照评价
5.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2.简述如何有效管理学习时间。
3.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4.简述华莱士的问题解决四阶段模式。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l0分)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
【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解析】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经推孟修订的《斯坦福—比纳量表》。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解析】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解析】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解析】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因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14.D
【解析】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用练习蓝线(学习电码的练习曲线)表示。
【解析】略。
【解析】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威信的重要来源。
【解析】略。
【解析】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解析】心理学上,效度可分为效标关联效度、预测效度、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等。其中,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内容效度。
二、多项选择题
【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解析】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
【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1)单维思维;(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
【解析】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认识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意志成分。
【解析】见教材关于学习的心理实质的论述。
【解析】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解析】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解析】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解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
【解析】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故以上选项均为模象直观。
三、填空题
1.心理规律2.小学儿童发展  教育  各种心理现象  发展变化
3.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4.认知过程5.替代性强化6.倒U型7.中等
8.前面几排  中间几列9.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10.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
四、名词解释
1.定型的期望: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2.个别化教学: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3.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
4.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5.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人们在学习、阅读时常常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其具体情况和使用。在进行学习的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都可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原则。
2.【答案要点】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答案要点】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4.【答案要点】
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认为解决问题和创造过程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即收集信息,辨明问题的特点,多方联想,发现解决问题的头绪和线索。
(2)孕育阶段: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以后,如果问题并不复杂,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则需要或长或短的酝酿时间。
(3)明朗阶段:问题解决处于酝酿之中,可能因无意中遇到的某种情境的启示,使问题解决办法突然明朗起来,这又叫“原型启发”。
(4)验证阶段:明朗之后的解决办法,不一定都是正确而有效的,尚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这是付诸行为操作的最后阶段。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深度加工材料
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2)有效运用记忆术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记忆术有:寻找记忆材料的规律,做一定的归类和整理,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将零散的材料用一定的方法串联起来,展开想象等。
(3)进行组块化编码
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知识经验。
(4)适当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首先,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
其次,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
再次,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
最后,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
很好的备考材料,谢谢分享。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12.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二.名词解释;16.教育(狭义):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的教;19.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求答: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运用陶冶进行德育的要求有:1.创设良好情境;2.;四.论述题24.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
12.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成形式是:( C )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13.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14.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指:( B )
A.言行一致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在集中教育原则
15.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 D )
A.示范性 B.连续性
D.创造性 二.名词解释
16.教育(狭义):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17.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8.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也称普及义务教育或强迫教育。
19.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0.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力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第三,生产力的发燕尾服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成的发展与改革。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手段。
第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1.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实现那六个改变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3.什么是陶冶?运用陶冶进行德育有何要求
答: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运用陶冶进行德育的要求有:1.创设良好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
24.论述 \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并联系一下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⑴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⑵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⑶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
五.案列分析
25.你认为这位英国老师的教学方式好吗,为什么?
我赞成这位英国老师的教学方式,他主要采用了问题―发现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教育学生颇有益处:(1)主要是从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由于多半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也便于因材施教。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带学生实际观察影子,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2)此外,这样的教育方式,师生之间可以形成融洽和谐的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促进他们的创造力。(3)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缺陷,例如耗时较多,难度较大等,所以教师在采用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26.结合案例分析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班集体的发展和完善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这个案例中,这位老师通过探索摸索成功的培养了一个良好的优秀的班集体。(1)首先,要观察和了解学生,只有对学生深入了解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他们。在这个案例中,这位老师调整班干部,“监视”学生,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但是方法欠妥,他应该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开展工作。(2)方法要得当,并富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还要抓住时机,善于思考和反思。这个老师,从批改作文中了解学生的心声,建立了“班主任信箱”,建立了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为班集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做了铺垫。(3)班主任要采用民主的方式管理班集体,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并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这位老师,接受了学生提出的采用“值日班长制度”的建议,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4)总之,在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过程中,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把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整个集体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最终把一个落后的班集体发展为一个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的好班集,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的案例。转自学易网 转自学易网
2011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前仿真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
1.教育目的的作用( )A、导向 B、激励 C、评价
2 .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3. 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 )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4. 典型的学制类型:(
)A、双轨制学制 B、单轨制学制 C、分支制学制
5.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的作用
6.德育的构成:
A、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法治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7.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
8.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0 制度文化的表达方式:A、组织形态 B、规章制度 c、角色规范 二、填空
1、舒尔茨 2、产婆术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 ) 4、学生学业评价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或者方式( ) 5、考到教学的两个原则。 6、成熟势力说。
7、关于班主任队伍,发布了一个什么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三、判断说明1、学生的学习和成年人不一样,具有特殊性。 2、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谈话法?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国家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证采取哪些措施?4、班主任应该怎样制定班级工作计划?(问题不是这样问的,但是这方面的内容)五、论述:1、联系教学实践,谈谈你对“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的理解。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密卷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____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 _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_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___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__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 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___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____。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四、简答题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
1、 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二、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创新 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教学大纲
9、学校教育 10、学生身心发展 11、模象直观
12、作业检查与批改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5、教育者采集者退散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2、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4、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5、(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 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 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五、论述题(略)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是:( )A.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生产力水平决定:( )A.教育结构的变化B.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C.教育的规模和速 D.教育的方法和技术
3.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
4.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就是要解决:( )A.情感问题和学业问题B.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C.学业问题和人际问题D.价值问题和学业问题
5.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
A.教学目的B.教学内容 C.教育效果D.教育目的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A.人身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D.人身自由权
10.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D.凯洛夫
11.小学阶段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2.教师备课的指导性文件是:( )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方案D.教学策略
1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学记》 B.《理想国》 C.《普通教育》 D.《大教学论》
14.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 )
A.德育B.德育内容C.德育目标 D.德育过程
19.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的时间是:( )
A.1889年B.1902年C.1903年D.1905年
20.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____的基础。
3.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政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10等内容。 
 2015年1月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亲 2015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来了第...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2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生的群体差异主要指的是【 ACE】...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布**姆等 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 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 A. 综合 B.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7) 一、单选 1、 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 A ) A 泰勒 B 布鲁纳 C 布卢姆 D 班杜拉 2、 一般...   一、解题思路 1.完整读题,认真圈画。 案例分析题的选材一般为课内文章的教学实录, 所答问题一般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评价, 有时 候会追加第...  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一、填空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879 年) 2.心理学研究的对...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十二)本文章由中公教师考试网提供: 问题与练习 一、选择 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五)本文章由中公教师考试网提供: 问题与练习 一、选择 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真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