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进入阿里巴巴后才知道马云和高晓松有多了不起

大家都知道,马云和阿里的创始团队们,都很热爱金庸小说,金庸的武侠痕迹体现在了阿里的很多方面。当然啦,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阿里的花名文化了。

阿里巴巴诸位高管的花名以及从中体现的他们的风格、野心。

马云在最早期起这个“风清扬”的花名时,必然是有野心的,尽管可能未必想到十几年之后的阿里会这么牛掰。但翻遍了金庸小说,也找不到像“风清扬”这样一个有叛逆精神、气度飘然、武功卓绝、出场但又保持神秘感的人物的,关键名字还好听,这尼玛太适合做企业的精神领袖花名了。

“逍遥子”是《天龙八部》里的从未现身的前世神秘人士,和马云的“风清扬”一样,也是道家的代表。逍遥子是传闻中一个极端牛掰、战斗力爆棚、又白衣飘飘的世外高人,他的三个弟子天山童姥、无崖子、李秋水,每个只学了他的部分武功,已经吓傻众高手。你说牛不牛?

3,陆兆禧:花名铁木真

曾经的阿里CEO、现董事局副主席陆兆禧童鞋给自己起了个叫“铁木真”的花名,爱马,真想说,你可真敢起啊!

而高晓松入职阿里的时候,也被要求起一个花名,这可难住了才子高晓松,因为好听又牛掰的花名基本都已经被用完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想了很久,高晓松想到一个:田伯光!当即就被马云驳回,阿里的员工怎么能用一个淫贼的名字呢?!

高晓松辩解道:我觉得田伯光不是个坏人,他讲信用,还讲义气,也没干过什么坏事啊。

后来,高晓松又想了一个,叫瘦头陀!

因为他是和宋柯一起入职阿里巴巴,就想和宋柯两个人组成胖瘦二头陀。

后来还是没通过,原因还是这俩人也不是啥好人...

最后高晓松还是用了他前妻给的起的名字——矮大紧!

阿里巴巴为全球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在1999年(己卯年)成立于中国杭州市,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应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网上交易市场包括:集中服务全球进出口商的国际交易市场、集中国内贸易的中国交易市场,以及透过一家联营公司经营、促进日本外销及内销的日本交易市场。

此外,阿里巴巴也在国际交易市场上设有一个全球批发交易平台,为规模较小、需要小批量货物快速付运的买家提供服务。所有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1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是由马云在1999年一手创立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2003年5月,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建立淘宝网。2004年10月,阿里巴巴投资成立支付宝公司,面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推出基于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务。

2012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向旗下子公司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回购价格为每股13.5港元。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就股权回购一事签署最终协议,阿里巴巴用71亿美元回购20%股权。

2012年7月23日,阿里巴巴宣布调整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为七大事业群,组成集团CBBS大市场。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当高晓松遇到马云,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反映出什么样社会规则

马云又出“妖娥子”了,出演了电影《功守道》不算,还搞个马菲组合,和王菲合唱一首歌《风清扬》,这些和本文都没甚关系,重点是高晓松的说的话,他称王菲的演唱和马云的演讲都是上天赏的饭。

从2015年7月15高晓松出任阿里音乐董事长开始,高晓松正式成为阿里的一员。到2016年9月18高晓松离任阿里音乐董事长,转而出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高晓松全面负责阿里大文娱的国际战略。

在此后的《奇葩说》中,高晓松俨然以阿里的代言人自居,因为《奇葩说》看的不太多,也没看过全集,只记得几次涉及到阿里的问题,高晓松就直接拍板,没问题阿里会解决的或是正在解决,记得最清楚的是新疆脱口秀演员卡姆的那期,卡姆吐槽支付宝不支持少数民族的名字注册,高晓松当场就拍板,这个问题阿里已经开始解决。

本文不评价高晓松的言论,这样浅薄的蹭热点不是我辈所为的事。

高晓松加入阿里后的种种表现和言论,反映出他对阿里的极度认同和以阿里为已荣的“主人公”精神。

马云之于高晓松,作个比喻如同刘备对于诸葛亮的那种知遇之恩,当然从条件上马云不是当时落泊的刘备可比的,高晓松也非诸葛亮这种形势定位宗师可比的。这二则事例之间差异还是很大仅是形式的比喻。(真是怕了那些扣字眼的了)

但这个却典型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士为知已者死的文化特色。对于高晓松,被人赏识,而且还是一个拥有庞大的公司的商业领袖的赏识,这种发自内心的被认同的喜悦和感激,溢于言表。何况还提供如此庞大的平台给予其施展才华的可能。

这也不仅是文人情感的事,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最基本的规则体现。也是社会规则的基本体现。

人,任何一个人都是需要被认同的,你们每个人回忆下,什么事是任何人包括你在内都会反感和本能抵触的,那就是被否认,不被认同。最简单的是当你说了一句话别人说你说的不对时。再比如当我们被别否认是,我们几乎都会本能的反应去解释:不,不是,不是这样的。而当你如此反应时,就会否定别人,别人也会反感,于是,就有教育者出现告诉你,别人给你提意见时,不要急于反驳。要等别人说完。这样才能尊重别人。尊重不尊重并不重要,而是当反驳和否认刺激了人的本能,那时就会陷入非理性的本能争执,争吵。

认同感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之一,大道至简,认知到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你就可以在这繁杂的世界中明析事理,就可以在这庞芜的知识信息时代,明确路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和高晓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