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电源的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

【图文】【测控设计】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十节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测控设计】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十节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
大小:1.7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已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1)..
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已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1)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把图乙中剩余的电路连接起来.(2)在图乙的电路中,为避免烧坏电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端(填“A”或“B”).(3)图10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短路电流I短=______A.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由原理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为限流接法,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由原理图连接实物图所示;(2)为保证实验安全,在开始时电路中电流应为最小值,故滑动变阻器应接入最大阻值,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部分为左半部分;故滑片应接到B端;(3)由U-I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1.50V;当路端电压为1V时,电流为0.5A,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r=E-UI=1.5-10.5Ω=1Ω;短路电流I短=Er=1.5A;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B;(3)1.50;1;1.5;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已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1)..”主要考查你对&&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目的: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原理: &&& 如图1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ε、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 此外,还可以用作图法来处理数据。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2)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的值。 实验器材: 待测电池,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10Ω),电键,导线。 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6A量程,电压表用3V量程,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U的值。 4.打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5.处理数据,用公式法和作图法两种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 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2、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ε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故长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3A,短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5A。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要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ε、r值再平均。 4、在画U-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这样,就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的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5、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即不会比电动势小很多,这时,在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但这时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不过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照样还是电源的内阻。
发现相似题
与“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已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1)..”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0252296892236955126414128313221728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备有以下器材:A.干电池1个&&&&B.滑动变阻器(0~50Ω) C.电压表(0~3V)D.电压表(0~15V)E.电流表(0~0.6A)&F.电流表(0~3A)&其中电压表应选&&&&&&,电流表应选&&&&&&。(填字母代号)(2)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像,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 = &&&&&&&&Ω。
答案(1)C ;E (2)1.5 ;1.0
解析试题分析:(1)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超过量程的时误差较小,所以电压最大值为1.5V,电压表则选用C;电流最大值为0.4A,电流表选E。(2)U–I图像的图线延长线与U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E,E=1.5V;图线斜率的值即为电源的内阻r,即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点评:中等难度。此类问题应注意当电池内阻较小时,U的变化较小,图像中描出图线下面大面积空间得不到利用,所描得的点及做出的图线误差较大.为此,可使纵轴不从零开始,把纵坐标比例放大,可使结果误差小些.此时,图线与纵轴的交点仍代表电源的电动势,但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再代表短路电流,计算内阻要在直线上选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由它们的坐标值计算出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阻r.题号:5473875题型:实验题难度:一般引用次数:106更新时间:17/10/11
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实验电路。(1)实验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压表的示数U,对应的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则该干电池组的电动势为E =______V、内电阻为r =______。在其他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测得电源的电动势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2)小电珠L的额定电压为3.8 V,现已测出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它的额定电功率P额=________W。单独将L与上面所测干电池组连接,则L消耗的实际电功率P=_________W。
提示: 下载试题将会占用您每日试题的下载次数,建议加入到试题篮统一下载(普通个人用户: 3次/天)
【知识点】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有下列器材:①.直流电源(6V,内阻未知)②.灵敏电流计(量程为5mA,内阻约为50Ω);③.电压表(量程为0-0.3V,内阻约为10kΩ);④.电阻箱R1(阻值范围为0-9999Ω);⑤.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100Ω,最大电流为1.5A);⑥.旧电池一节;⑦.导线、开关若干。(1)某实验小组先测灵敏电流计的内阻,电路如图甲所示,当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测得电压表示数为1V,灵敏电流计示数为2 mA,则灵敏电流计内阻为________Ω.&(2)为将灵敏电流计的量程扩大为原来的10倍,该实验小组将电阻箱与灵敏电流计并联,则应将电阻箱R1的阻值调为______Ω。调好后连接成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了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计的示数如下表,请在图丁所示的的坐标系中作出合适的图线。(3)利用图线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阻为______Ω。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象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而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______端处(填左、右)(2)如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象.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 r=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约为几欧)。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1)实验电路应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2)现有电流表0~0.6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A.电压表0~15V&&& B.电压表0~3V&&&& C.滑动变阻器0~500Ω&& D.滑动变阻器0~50Ω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_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_。(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两种实验方案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部分同学采用电路图甲进行实验,作出的U -I 图象如图丙所示;另一部分同学采用电路图乙进行实验,作出U -I 的图象如图丁所示,该实验小组在讨论实验方案时发现,两种实验方案结合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则该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 ,内阻r= ________。(用图中符号表示)
暂时无评论暂时无评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用来制作标准电阻B.根据电动势的定义式E=W非/q 可知,E与W非成正比C.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D.多用电表可用来测电压,测电流和粗略测量电阻阻值,其表盘上刻度都是不均匀的
热门知识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