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钆溶液加入试剂鉴别混合溶液铕溶液中后发生什么现象

> 【答案带解析】(2008o烟台)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造成了重...
(2008o烟台)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带着搜救犬、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当地投入救援工作.搜救犬的生物学特性是犬的嗅觉发达,对人体或尸体气味的敏感程度相当于人的100万倍.对灾害现场的幸存者和遇难者进行搜救,就是对犬这一特性的运用.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选填序号)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可以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肥皂水可以检验水的硬度.消毒的方法很多.例如可以加入消毒剂,也可以加热蒸馏.配制溶液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1)因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搜救犬能够闻到特殊的气味.故填:C
(2)①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故填:过滤.
②可以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故填:把pH试纸放于玻璃片(或表面皿)上...
考点分析:
考点1: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知识点的认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其注意事项有以下六条:1.计算时,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 2.称量,称量包括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 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加速溶解.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 5.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放入试剂柜时,要注意标签向外.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通过设置实验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计算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选用适当的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或者是对某一配制过程和操作图示进行探究分析,并找出其中的错误、误差等等.并且,常以实验操作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当然,笔答题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主要是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的前三步、仪器的选用、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等等;另外,有时还会考查到将配好的溶液装入什么容器,所贴的标签上都包含什么信息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类题目,就必须熟记配制的步骤、所用仪器、有关的误差分析和上面所列的六条注意事项等等.对于图文并茂的题目来说,既要阅读并理解好文意,又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图示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推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考点2: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知识点的认识】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就是使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测定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pH值<7为酸性,pH值=7为中性,pH值>7为碱性.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就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直接询问出题),来考查学生对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掌握情况,或者是解答与之相关的问题(如误差分析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的能力,以及对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对pH试纸的灵活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其应用等.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示等,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测定结果(或溶液的酸碱性),来反推断pH试纸的名称、pH值的大小或错误以及实验误差分析等等.值得注意的还有以下两点:1.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溶液被稀释了,那么测定的结果就不准确了.此时,如果待测的是酸性溶液,那么测定的结果就会偏大;如果待测的是碱性溶液,那么测定的结果就会偏小.所以,在使用pH试纸测定的溶液酸碱度时,一定要保证测定用品都是干燥的才可.否则,就会产生误差. 2.使用pH试纸测定的溶液酸碱度应该个整数值,而不可能是小数.当然,如果使用pH测量计来测定的话,才有可能会是小数.并且,要注意每次测定过后要用蒸馏水浸洗,晾干备用.由于pH测量计在初中阶段涉及的很少,所以在此就不再深讲了.
考点3: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如图所示,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根据滤纸能够透过液体和溶于液体的物质的特殊功能,将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常用来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等等.所需器材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等.要想过滤,首先要制过滤器,具体如图所示:,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后,展成圆锥形,用水润湿倒贴在漏斗内壁水即可.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即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即倾倒液体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考查过滤的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和滤液浑浊的原因分析等等.题型有操作题、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和滤液浑浊的原因分析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过滤的方法、原理、所需器材、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结合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者图示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设计好实验方案,或者是按照给出实验方案,进行细心探究即可.
考点4: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知识点的认识】水的净化是指将自然界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状态的水,可通过各种途径净化处理的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情景或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分析后,选择、填写与混合物的分离、水的净化等相关的问题的正确答案.并且,经常与混合物的分离、过滤、蒸馏、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明矾的性质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操作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或者分析探究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考点5: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公式有如下3种:1.溶质质量分数的一般计算公式是:2.特殊计算公式(使用于饱和溶液)是:3.变形公式有:值得注意的是: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⑤当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该温度下该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时,才可以使用特殊计算公式来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题型包括以下几种:1.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求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只要将已知的质量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已知(暗知)某温度下的某物质的溶解度,求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首先要确认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并制定该物质的溶解度(有时从溶解的曲线上或括号内的补充说明中寻找),如果将溶解度代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特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或溶质)的质量,求算溶质(或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此时,可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注意:溶剂的质量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之差).4.已知某温度时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算该溶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可以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5.溶液稀释前后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此时,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若设浓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n g,则等式m g×a%=ng×b%成立,加入水的质量为ng-mg.6.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特别是,在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需要注意的是:①如果某溶质反应前有,反应生成物中也有,并且反应后的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那么该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原来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沉淀(或杂质)的质量;然后将所求的两个质量相除,再乘以100%,就可求得反应后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②如果反应后的溶液已是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会给其溶解度或有关信息),那么判定饱和后,就可根据所给的溶解度来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与溶解度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计算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在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下面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成溶液质量,一定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2.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3.计算过程中,单位一定要统一.
考点6:硬水与软水
硬水与软水【知识点的认识】所谓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分方法如图所示:,就是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烧杯中产生泡沫的情况(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鉴别水质软硬,还可以在洗净的容器中把水煮沸,然后倒出水,观察有水垢是硬水,无水垢是软水.硬水的危害: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硬水软化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实际上就是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之软化成软水.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采用蒸馏的方法,就可降低水的硬度,使之软化,制取蒸馏水(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而生活中通过煮沸水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情景或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分析后,选择、解答与硬水、软水等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硬水的危害、硬水软化的方法等).并且,经常将其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硬水的危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混合物的分离、硬水软化的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或者分析探究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区分方法,以及硬水的危害、硬水软化的方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分方法、有关实验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与硬水、软水相关的实际问题等.特别注意的是,在区分硬水、软水时,如果能联系到控制变量法,将会是事半功倍.
考点7: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微粒观点的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微粒观点的应用就是从物质的微粒性角度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运用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知识来分析解释实际问题.例如,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是由于水受热时,水分子获得的能力大,运动加剧,分子间隔逐渐变大,从而使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而模型图的应用是指把看不见的、抽象的微观粒子,用能够看到的模型图的形式形象展现出来,以便用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化学反应或实际问题等.例如,分析图1中的模型图可知:(1)A表示的是某种原子(因为原子模型之间没有连接起来);当该原子是能够直接物质的原子(即金属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和能够构成固态非金属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时,该图还能表示由这种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2)B表示的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因为原子模型之间连接起来了,即原子结合构成了分子),还表示由该分子构成的单质.(3)C表示的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还表示由该分子构成的化合物.(4)D表示的是两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还表示由这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5)原子模型之间没有连接起来的表示是原子;原子模型之间连接起来的表示是分子(即原子结合构成了分子).(6)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原子或分子(指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的物质;化合物是只含有一种分子(指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的物质;混合物是含有多种分子的物质.又如,分析图2中的模型图可知:(1)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2)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和乙物质都属于单质.(3)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5)甲、乙、丙的化学式分别是BA3(或A3B)、A2和B2.(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BA3(或A3B)=B2+3A2(由于不知条件和物质的状态,所以暂时不够全面).(7)该反应的类型是分解反应.&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尤其是借助微观粒子反应模型图考查分子、原子知识是近年中考的新亮点.此类试题提高了试题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和类别辨析、分子和原子的辨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运用分子观点来分析解释实际问题和运用模型图分析解答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和化学反应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运用微粒观点解释实际问题时,要先看看与哪种粒子有关,然后再联系着该粒子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之.2.运用模型图来解答有关题目时,要先留意单个原子模型图的说明(即原子模型图所代表的意义和相应的元素符号),然后再逐一分析,综合考虑.尤其是,在解答用模型图来表示化学反应的题目时,一定要特别细心地进行全面思考才行;一般要做到以下“六抓”:(1)抓分子、原子的性质,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但原子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5)抓反应基本类型及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6)抓单个分子的构成情况;等等.
相关试题推荐
东方网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l0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嫦娥二号”卫星目前已经完成各项技术攻关,最早将在今年10月发射,将用约120小时的时间直飞月球.(1)“嫦娥二号”飞月,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变化,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液态氢作燃料除燃烧时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外,另一个优点是.对于目前全世界出现能源危机,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任填一种).(2)月球上的3He(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3He的分布.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从原子的构成来看,3He、4He两种原子的数不同,化学性质.(3)“嫦娥二号”另一个目标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钍)、U(铀)、O、Si、Mg、Al、Ca、Fe、Ti(钛)、Na、Mn、Cr(铬)、Gd(钆).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种.(4)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我国四川省有大型钒钛磁铁矿,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①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价.②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③金属钛具有银白色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不能用钛制作的是(选填序号).A.保险丝B.医疗器械C.潜艇外壳D.眼镜架.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药品是灾区最急需的救助物质之一.下图是一种救治伤员常用药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1)药品中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该药品呈性(填“酸”、“碱”或“中”).(2)注射液中测定氯化钠含量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3)不同规格的该药品(注射液的密度均为1g/mL)中葡萄糖的含量(填相同、不同);某伤员补充100mL注射液2瓶和250mL注射液1瓶,相当于补充了g氯化钠.
选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a.聚乙烯塑料b.稀盐酸c.二氧化碳d.聚氯乙烯塑料e.氧气f.生石灰①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 .②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是 .③工业上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①一个氮分子;②氯化锌中锌显+2价;③硫酸根离子
(2012o乐陵市一模)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 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Cl-不可能存在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C.K+一定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C试题分析:根据(2)判断该100ml混合液中含有0.04molNH4+;根据(3)可知100mL混合液中一定含有SO42-0.01mol,同时含有CO32-0.02mol,一定不存在Mg2+、Ba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根据电荷守恒规律,正电荷的物质的量是0.04mol,负电荷的物质的量是0.01mol×2+0.02mol×2=0.06mol,正负电荷不等,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K+,答案选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无色溶液含有Na+、Fe3+、Cl-、SO42-中的2种离子,分别取该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1)向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2)向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没有任何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A.Fe3+和Cl-B.Na+和SO42-C.Fe3+和SO42-D.Na+和C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硝酸铜溶液(硝酸银)铜粉结晶BNaCl溶液(CuCl2)NaOH溶液萃取C乙醇(水)——分液D镁粉(铝粉)NaOH溶液过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分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2)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滤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方法来检验。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溶液X中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X中含有SO42-B.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AlO2-结合H+能力比CO32-强C.向1 mL 1% NaOH溶液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 mL5%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中不含醛基D.检验某补铁药片(主要成分为亚铁化合物)是否氧化变质,使用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序号固体混合物除杂方法或除杂试剂①Na2CO3(NaHCO3)______②Fe2O3(Al2O3)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4分)锰锌软磁铁氧体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功率损耗等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碳酸锰主要用于制备锰锌软磁铁氧体,而制碳酸锰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锰。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二氧化锰制取碳酸锰。 ①将干电池剖切、分选得到黑色混合物(主要成分为MnO2)洗涤、过滤、烘干。 ②将上述固体按固液体积比2:9加入浓盐酸、加热,反应完全后过滤、浓缩。 ③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边加边搅拌,再过滤即可得到碳酸锰。(l)在第②步中,将上述固体与浓盐酸混合的目的是              (2)有人认为,将第③步中的Na2CO3溶液换成NH4HCO3溶液,也能达到上述目的,但同时有气体生成。请写出加入NH4HCO3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查阅文献,发现第③步中,除生成MnCO3外还有可能生成Mn(OH)2,已知Mn(OH)2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稍长,易被氧化成褐色的MnO(OH)2, MnCO3和MnO(OH)2受热最终均分解成MnO2,该小组对上述沉淀的成分提出以下假设,请帮助完成假设:假设一:全部为MnCO3; 假设二:全部为Mn(OH)2;&假设三:       为验证假设二是否正确,该小组进行了以下研究: 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的内容.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                                                                                                                              & ②定量研究: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置于空气中充分氧化后,小心干燥,取22.0g样品,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假设三成立,理由是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溶液中加入bacl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