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天不出门开始父母不让我出门 还把我手机缴了我是个初中生 我现在感到很孤独很害怕 很想哭 我该怎么办

多少孩子是因为孤独,才沉迷网游-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多少孩子是因为孤独,才沉迷网游
来源:QQ快报 &责任编辑:小易 &
1最近在一个餐桌上,听了一个沉迷网游孩子的故事,听后心有沉重,忍不住讲给大家听。小雷今年14岁,在父母老师眼里,他是很令人操心的孩子,因为他学习很差,更因为,他沉迷网游。为了提升小雷的成绩,他父母给他报了很多补习班,但他的成绩始终没有改观。后来,父母也不让他上补习班了,上了也实在没用。除了在学校,小雷生活的日常,都交给了网游。对于小雷喜欢玩游戏,他父母也无可奈何,或者说,无暇顾及。小雷父母是生意人,从事服务行业,越是周六日,他们就越忙。小雷由奶奶带大的,童年的记忆都是跟奶奶有关,但在他读小学后,奶奶病逝了。奶奶一走,小雷的生活就陷入了彻底的孤独之中。放学之后、周六日,以及寒暑假的时间,父母没有时间带他出去玩,又担心他自己出去玩不安全,就把他锁在家里。读小学期间,小雷还没有手机,还没接触网络游戏,一个人在家的日子,他是通过看电视、发呆、玩玩具、睡觉熬过来的。习惯了一个人打发时间,小雷从小就学会了孤僻,在学校他也没什么朋友,进入初中后,很快他就跟小学同学们失去了联系。小雷的父母越来越忙,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索性就让小雷住校。即使住校,小雷在学校也没什么朋友。2为了方便联系,他父母给他买了一部手机。没想到,这部手机,成了小雷的精神支柱,他开始有了网瘾。从手机玩到电脑,小雷总算不再感到孤独,因为网络的世界有朋友,有战友。周末回家,寒暑假的时间里,他就从早到晚沉迷游戏,因为父母很忙,每天一早出门,很晚才回来,所以无人限制他玩游戏,他就愈发沉迷其中。直到小雷每科成绩只考十几分时,他父母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才发现小雷已经沉迷网游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在网络世界待久了,就很难适应现实的世界。现实中,小雷的精神越来越涣散,课堂上,更难以集中精力听讲。14岁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朋友圈,应该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应该有自己的爱好,但小雷除了网络游戏,什么都没有。如果小雷的小学生涯,没有整日被父母锁在家里,没有一个人度过一个个漫长的孤独时光,如果他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存在感,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建立链接,他也不至于如此沉迷网游。我一个朋友,也是从小被关大的,她说,她唯一的朋友就是一个布娃娃。她每天与布娃娃讲很多话,她一直认为那个布娃娃是活的,就像她一样,是有生命,有血液的活人。一个小女孩,与布娃娃做了许多年的朋友,这听上去也挺浪漫。但继续听,她说,一直以来,那个布娃娃也跟她说话,会陪她玩,还会抱她......她实实在在地活在了幻象中,分不清真实的世界与虚假的世界。.多少沉迷网游的孩子,难以面对现实世界冷漠的真实感,而选择把网络的世界当做唯一的真实。3很多父母都太忙了,忙得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同时,又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去玩,就把幼小的孩子一个人关在家里,让孩子从小就活成了一座孤岛。这些忙碌的父母,自然有忙碌理由,他们会说,我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让他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只可惜,他们忘记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还有一些父母,虽然努力挤出时间陪伴孩子,却做不到走心的陪伴。他们陪伴孩子的时候,往往人在心不在。当孩子向他们问为什么时,他们往往因为专注于手机而没听到;当孩子希望他们一起做游戏时,他们以一副“我是在陪你玩”的姿态,而不能投入游戏其中;当孩子要求更多时,他们便失去耐心,并将这种不耐烦的表情写在脸上。这样低质量的陪伴,其实也很容易让孩子受伤害,他们会觉得爸爸妈妈虽在身边,心却与他们隔很远。这样的陪伴,甚至让孩子们感觉更孤独。这种孤独感,我们成年人又何尝不畏惧?身边至亲的人,总是给人“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感觉,会带来无尽的孤独。身体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涯,才是最遥远的距离。这种距离,让人更痛苦。有时候,你宁愿这个人真的就去了远方。至少空间的距离,会给你一个合理的理由,因为TA很远,所以TA的心不能陪伴我。这样带来的伤害力,反而更小一些。所以,身为父母,如果能尽力挤出一些时间,好好陪陪孩子,并且用心陪伴,对孩子的健康是多么重要。4当然,很多父母会说,我也很想,但我实在没时间。这个事真的要好好静下心想一想。有多少父母,在孩子需要他们陪伴的时候,他们没时间,但当孩子成年后,上了大学,进入社会后,这些父母总算有了时间。他们才醒觉,呀,我错过了孩子多少成长的时光,我多想好好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时候,他们拼命想与孩子在一起。但很遗憾,这些曾经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在成年后,往往与父母的心早已有疏离感,同时,成年后的他们,开始忙着谈恋爱,忙着社交,忙着找工作,忙着结婚……他们有了新的人生使命和征途,他们很难再像小时候那样依恋父母,满心期盼着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然而,父母们不甘心,曾经缺乏太多与孩子在一起的诸多温润时光,他们太想补回来,似乎只有这样,他们身为父母的生涯才算完整,所以他们拼命要挤进成年孩子的生活,难以尊重孩子的界限,这就造成与孩子边界不清。这种边界不清,让孩子有一种被吞没感,同时,也让父母身心疲惫。孩子与父母,都觉得委屈。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还很小,时间还有很多。殊不知,孩子一直在迅速地成长着,当我们晃过神时,他们不但身体长高了,心也已愈来愈远,远到甚至让我们难以靠近。5小雷的父母为了能让他戒掉网瘾,开始四处求助,到处打听有什么灵丹妙药。这世上哪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是如果想要改善,方法还是有一些的,我也想给他们如下几点建议。1.积极的关注与沟通从小到大,小雷都缺乏父母的关注,也极少有机会与父母沟通。现在小雷已经14岁,还有四年,他就成年,如果父母再不珍惜他这四年的青少年时光,积极关注他,用心与他多沟通,用心感受他,恐怕以后更没有机会了。2.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除了网络游戏,小雷再无其他兴趣,这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是很不正常的。小雷父母应该借用周末,寒暑假的时光,带着小雷旅旅游,做一些户外运动,逛逛图书馆等等,让他多接触各种各样有意义的活动,让他在不断地接触中,触碰自己的内心,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对他一生都很有意义。3.引导正确上网现代人是离不开网络的,网络无处不在,完全让小雷与网络隔绝,也不太现实,但是小雷的父母可以引导他正确上网,让他了解,网络除了有游戏外,还有很多更有意义的价值。4.提升心理能量小雷从小缺少父母关注,在刚入学时,又经历奶奶离逝这样重大的丧失创伤,他的心理能量比较低,在步入成年前,对他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十分必要。小雷父母不妨带他走进心理学咨询室,让他找到一个安全的空间,可以彻底抒发自己的情绪,让他的心重新生长一次。当然,最好他父母能一起参与,接受家庭治疗,这样对小雷的帮助更大。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更幸福、快乐的人生。小雷未来的路还很长,有着无限可能性在等着他,愿他越来越好。作者简介:清心,心理咨询师,心理讲师,心理系自由撰稿人,简书心理专题推荐作者,简书伯乐。微博:心理咨询师清心
简书ID:清心倾心偶尔清清心,生活更倾心。愿你我,都能活出真我。记得,不要忘记梦想。相似的人,总会相遇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我很孤独性格内向有人际交往障碍自卑没亲人父母都离婚各自成家了把我一个人尴尬的撇在家乡,结婚了没娘家?
又是独生女,没有娘家没有亲人。性格内向有交往障碍,所以在婆家村上吃不开,没有安全感,还有个妯娌处处排挤我给我气受,她到是如鱼得水会做表面功夫比我人缘广,显得我更吃不开了,赶个村集就感觉周围人的眼光都能吃了我。这里没有家和踏实的感觉。可能是我的成长经历和在婆家的经历我就更看重我唯一的几个娘家人了,就是和我同在一个县城的两个堂姐一个堂哥,他们仨是亲姊妹,还有一个亲姑和姑家的表弟。可就是这些人变成了我的纠结和伤心。我姑还好,她就是经济头脑,比较小气,如果我父亲去她家吃饭了(我父亲是个好吃懒做的无赖还总嫌别人招待的不好)她就会把气撒在我身上,意思只能去我家吃饭不能去她家,其实他也经常来我家吃饭,还不断要钱。我姑是不肯吃亏的人。如果对谁不满还会挑拔,比如有一次我爸在她那里住了两天引起了她的反感,我去看望奶奶时,她逮着我就急切的发泄怒气,并且说你那时候自杀抢救时你爸还在旁边骂你哪!还在指责你的不是哪!表弟就说她妈“你这样说我姐姐多伤心哪!”虽然这样,但我姑的性格一阵一阵的,我这边遇到事,她都管事,她交际广,有能力,所以我还是感恩她的。让我伤心的是那些堂哥堂姐,她们都来过我老公诊所看牙,镶牙,还有他们母亲,公婆都来过我们也没要过钱,他们老人或孩子有病我们也去看望,可我生病时她们都没来过,有时说话也不尊重我,不尊重我母亲。但她们还很多事,什么孩子不喊姨啦(孩子才一岁)没去看望她们母亲啦,其实她们母亲有时来县城我们并不知道,而且她们从来没看望过我父母,我倒是对我大娘又镶牙又买东西看的,但他们就是一副欠他们的态度。而且我结婚时和我表弟结婚时她们区分对待,生孩子也是,年份差不多,给表弟的红包是我的好几倍,她们都在讨好姑姑一家,因为指望我姑操心。而我只是个没爸没妈的野孩子,而他们忘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情份,有时还因为我内向的性格反咬-口,说我不亲热,他们又都不喜欢我爸,也就是他们的叔。大概因此我也受牵连吧。还是因为我奶奶说过一句还是我找的婆家最有钱引起她们忌妒?前几天大家-起回了趟老家,表弟两口子,还有我姑都没买东西,就我们买了很多东西看望我大娘(也就是堂姐她们的母亲,)当时她们也很高兴。也就是这趟回老家,大堂姐想用我们的车又不想花电话费通话才加我微信的。这事过了两天,我姑家的表弟和表妹在微信里发了一些生活小图片,分别得到大堂姐的点赞,就是这些赞,引起我的伤心了,因为我也发表了图片,她没给我点赞。再加上表弟媳妇那天对我不冷不热,我有种被合伙疏远的感觉。虽然那天喜宴上两个堂姐都热情的给我的孩子挟菜,也没冷落我。可现在看到大堂姐给表弟他们的赞,就觉得她们对我是表面功夫。我犹豫了半天把大堂姐的微信删了。是我敏感吗?各位我该怎么做?娘家又没人,可我这么拗的人做到现在这样己经很不容易了,我也有自尊心,不想再巴结她们。可人家姐妹好几个,有事情有得商量,不存在我的问题。我爸又是个无赖,给我增加了很多生活压力。我十分孤独,渴望亲情,又不想被伤害,请各位经验丰富的给出出主意吧,谢谢大家了!我想知道是她们疏远我还是我敏感啊,我要怎么做才不会被这些问题困扰,其实这些亲戚又有什么用啊,唉!
16-07-22 &
都有孩子了,你应该出去找找工作,作点小生意或者找那种能在家工作的,也好带孩子。有些时候,做事不要太优柔寡断了,要不然被伤害的,也只能是你。他们就是看你好欺负,欺负你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头脑,不要怂,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当前位置: &
求翻译:爸爸妈妈你们外出打工,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经常感到非常孤独寂寞,每次看到别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非常快乐,我真的很羡慕!是什么意思?
爸爸妈妈你们外出打工,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经常感到非常孤独寂寞,每次看到别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非常快乐,我真的很羡慕!
问题补充:
MOM and dad you go out to work, alone in my house, I often feel very alone and lonely, very happy every time I see other children and parents together, I really envy!
我来回答:
参考资料:
* 验证码: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 |
我要翻译和提问
请输入您需要翻译的文本!性感尤物的背后,全是致命的孤独
梦露:性感尤物的背后,全是致命的孤独
每一个文艺而理性的人
吟唱《琵琶语》来自周冲的影像声色00:0004:14
“我出生于黑暗的星星之下,
它只会越来越黑暗。”
——玛丽莲·梦露
昨天在朋友群里,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眼中最性感的女人是谁?
直男甲说:梦露。又天真,又风情,简直销魂夺魄。
直男乙说:也是梦露。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整个人本能地散发出来的热情。
直男丙说:好像真的是梦露唉,暂时也想不到别人了。
也可以理解。
她毕竟是全世界最性感的女神。魅力爆棚。直男们逃不过,权贵名流逃不过,甚至肯尼迪总统也逃不过。
可以这么说,梦露就是一个性感的符号。
这个符号的定义是:一个迷人的尤物。一个销魂的明星。一颗行走的春药。
但是,世人皆知她的妩媚,少有人知她的孤独。
梦露曾对人说:“我总是很孤独,这就是为什么我那么喜欢电影。在电影里我可以完全忘掉自己。”
《彗星美人》的导演约瑟夫·曼凯维奇也说,玛丽莲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她总是独自一人。
她是我认识的最孤独、最寂寞的人。
这个女孩遭受孤独之苦,但是她不愿意融入人群,看起来她总是一副要独自逃走的样子。
她不会交朋友,也不好交际。
当我们在片场的时候,她却躲在酒店客房里。”
约琵夫说得太对了。
她就是一个失爱的孤儿。
终生与恐惧为伍,一直焦虑,半生抑郁,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繁华又冷漠的人世。
悲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梦露的童年。
那时她还不是举世闻名的梦露,而是孤苦伶仃的诺玛。
父亲在她出生前,带着两个姐姐,离开母亲,此后再无音讯。
随后,梦露的母亲告诉她:“实际上你的父亲是另一位。C·史坦利·吉福德,他也在联合电影工业公司工作。”
但是,这位父亲是一个有妇之夫,也在其母怀孕后消失。
吉福德的前妻曾对外人说:“吉福德和道德败坏的女人有染。”
萨提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会影响他的一生。
也就是说,很多成年后的问题,都是童年时的问题。
童年时父母如何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怎么和世界相处。
母亲和男人们杂乱的关系,造成梦露对爱的认知紊乱。
成年以后,她周旋于多位男子之间,像母亲一样,又缺爱,又无法维持爱,对两性关系越来越绝望。
“父亲在没有见到我之前就逃得无影无踪,我对那些陌生的男人还能有什么期待呢?”
也因为匮乏,她一直在寻找,一直在要。
她会抓住似是而非的温暖,把它当成真爱去对待。
有一回,母亲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很像克拉克·盖博的男人,说,这就是你爸。
母亲这一指,造成梦露对盖博一直有一种父亲式的感情。
梦露成名后,她在一次好莱坞的宴会上遇见盖博,对他谈起这段往事。
盖博起初一直微笑,但听着听着就泪流满面。
他们合作《不合时宜的人》。
在此过程中,她喜怒无常,经常迟到。
她向盖博道歉,盖博都笑着说:“没事儿,小宝贝!”
作品完成后,克拉克·盖博去世。
梦露连哭了2天,极其自责。
她说:“那是在虐待我的父亲啊!”
她渴望父亲、又怨恨父亲、渴望被爱、又因害怕伤害而刻意拉开距离的情绪,都曲径通幽地,表现在对待盖博的态度上。
这部影片,成了盖博的遗作,也是梦露的遗作。
此后,他们再也没有拍过任何一部电影。
梦露生下不久,母亲就患上了精神病。
类似抑郁,但又像精神分裂,总是忽然间暴怒,又忽然间笑嘻嘻起来。
这使得梦露对自己的评价,又加了一种罪孽感。
她曾自我评价说,她的出生,对于她自己和家人而言,并不是一个祝福,而是一个诅咒。
人世准备了一系列残疾、贫困和悲苦,像泄愤似的,等着她去应对。
梦露出生12天,母亲就把梦露抛弃了。
她被送到一个寄养家庭。
长大以后,她回忆童年,说,在她的印象中,母亲从没有拥抱过她。
“我不相信母亲真的想要我。
母亲说如果我出生的时候就死掉,日子应该会好过一些。我相信,我的母亲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了。
我感到这种悲伤一直伴随着我……
没有人在那儿,就像依附在你影子上的一个影子,那并不属于你。”
开始时,母亲还时不时乘电车去看她。
有一回,母亲没有去。她一直趴在门边等。
到了傍晚时分,养育她的艾达说,“诺玛,她不会来了。”
梦露大哭。
养母随手给了她一巴掌,骂她坏。梦露成年后提起这一段,捂着脸说:“现在还疼。”
后来,她的亲生母亲用非常疯狂的方式,取回抚养权,把她带回了家。
这是梦露与母亲相处的极短暂的一段时间。
可惜母亲越来越抑郁。
1935年1月,她完全失控,拿着一把菜刀冲向他人。
此后,母亲被送到了洛杉矶综合医院,之后又送到了诺瓦克,进了精神病院。
在那里,母亲去世了。
梦露无家可归。
外婆一直拒绝接受这个“私生女”。
这导致梦露一生中,共经历过11对养父母。
从这户人家,到那户人家,从这对父母,到那对父母。却没有人给过她真正的父爱和母爱。
此外,她还在孤儿院里呆了1年半,饱尝生活的辛酸。
成名以后,她去一家孤儿院访问,触景生情,失声恸哭,之后她向这家孤儿院捐出巨款,说:“我在孤儿院里住过,知道肚子饿是什么滋味。”
人间没有一处是归宿。走到哪里,都遇见冰冷的拒绝。
她颠沛流离;
她无枝可依;
她孤独入骨。
她人生中最后一个收养她的人,是母亲的好友格蕾丝·麦基。
麦基是一个开放的人。
有一个好莱坞梦。
她帮幼小的梦露化妆、卷发,告诉她:“诺玛,你将来一定会很漂亮,一定是一个女明星。”
但是,女明星尚未长大,就被养父性侵。
麦基发现以后,把梦露送到自己的姑母家中。但姑母的儿子,也性侵了当时已经非常迷人的诺玛。
童年时惨痛的经历,直接导致梦露对男人的不信任。
她不相信爱。
更不相信自己配得上爱。
父爱缺失,母爱匮乏,反复被抛弃,童年被性侵。
这一系列遭遇,使她像飞蛾一般,向往温暖,渴望有一个家。
1942年,麦基准备离开,前往另一个州生活。为了安顿梦露,她想到了一个主意:让梦露结婚。
就这样,16岁,梦露结了婚。
丈夫是大她5岁的詹姆斯·多尔蒂。
梦露和第一任丈夫
在梦露的回忆里,这次婚姻是被安排的:
“格蕾丝·麦基想要我嫁人,我没有选择。他们并没有和我讨论什么。他们不能再养我了,他们决定去别的地方。于是,我结婚了。”
婚后,她就因沮丧、焦虑和歇斯底里,婚姻持续不到一年,丈夫就难以忍受她的狂躁,参加商业船队,离开了家。
1944年,梦露18岁。
她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机。
那时,为鼓舞前线将士,美国军方摄影师大卫·康诺夫到处寻找合适的模特,准备将照片发表在军方杂志《Yank》上。
他在洛杉矶发现了诺玛,惊为天人。
接着,康诺夫为诺玛拍了一组和飞机有关的照片。
这些照片最终没能刊出,但康诺夫认定,梦露极具明星资质。
他将梦露推荐给蓝书模特经纪公司。
随后,梦露与他们签约,做了1年多模特。
再再后来,她被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看中,开始出演电影,并取了艺名玛丽莲·梦露。
从此,诺玛成了梦露,惊艳全世界的梦露。
也就在那一年,她离了婚。
1946年,这个20岁的女孩还看不到自己传奇式的未来。
她只是觉得,成了名,有更多人爱我,就很好。
梦露对金钱没有太大的欲望。
她死时,大家盘点她的遗产,发现只有一座房子,少量珠宝,存款也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
但她希望有名气。
“当我盯住好莱坞颁奖晚会时,心里在想,一定有成千上万像我这样的女孩梦想成为好莱坞明星。
但我并不担心她们,因为我的梦想最为强烈。”
名气,就是影响力。
影响力意味着魔力,可以令很多人自动顺从自己的意志,能成为世界中心,左右周围的一切。
因此,名气的核心就是自恋。
在心理学上,自恋是一种补偿心理的外在表现。
阿德勒认为:人对某种缺陷的补偿,是自卑的重要内容和表现。
梦露的自恋,有两个原因:
1,无双的美貌,玲珑的身材,天真又妖娆的气质。
2,童年和少年太缺少爱。
一个人过于匮乏,得不到回报,往往通过另一种方式,走向内心,放大自我优势,用以补偿自己,解决原始缺陷和追求优越之间的矛盾。
梦露无疑是后者。
可是,她的成名却不是易事。
她在入行之后,经历了被解雇,卖身,被强奸,被包养,臭名远扬等尴尬处境。
直到1951年,她才开始飞黄腾达。
她成为举世闻名的性感女明星。
在采访中,她坦荡无忌,向一个记者透露:“我的衣服里面是真空的,根本没穿内裤,短衬裤、吊袜带或乳罩。”
28岁,她已大红大紫。
她的23部影片创值20亿元。
她平均每周收到5000封求爱信。一位狂热追求她的土耳其人,因她不接受求爱而割腕自杀。
可是,盛名之下,依然是一颗极其不安、极其匮乏的心。
梦露和第二任丈夫
当大她12岁的乔·迪玛吉奥在圣诞前夕,送给她一颗圣诞树时,她热泪盈眶。
随后与乔·迪玛吉奥交往,并结了婚。
一个是性感女星,一个是著名球星。
他们的结合,在美国引发轰动。
但是,热闹美好的开端,却不意味着圆满幸福的结局。他们婚后争吵不断,他干涉她的工作,甚至对她大打出手。
最终,在婚姻不到10个月时,他们签署了离婚协议。
梦露和阿瑟·米勒
30岁,梦露嫁给阿瑟·米勒。
阿瑟·米勒大梦露20多岁。
在遇见他之前,梦露和一个女演员朋友说,我喜欢有学识的男人。
对方让她举例。
她说了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爱因斯坦,一个是阿瑟·米勒。
而梦露之于米勒,那就是新生、热情、性感的代名词。
他说梦露有着“令人无法理解的女性生命力,似乎可以照亮周围一片广阔的黑暗”。
在与米勒的5年婚姻中,梦露怀孕两次。
都以流产而告终。
医生告诉她,这一辈子,你都将无法做母亲了。
这是她的第三次婚姻,依然充满争吵,甚至比之前更甚。
她精神愈加糟糕,必须服用大量药物,方能入睡,她的精神病医生甚至在10个星期内接受了她的28次预约。
最终,这段才子佳人式的婚姻,也以惨淡收场。
除了三段失败的婚姻,她与多个男人还有过感情纠葛。
梦露和肯尼迪兄弟
比如总统、教父、摄影师、演员、黑手党、制片......
梦露在肯尼迪总统生日宴会上风情万种地唱《总统先生,生日快乐》
这样复杂的情史,不是因为她水性扬花,只是因为她极其需要爱,却又不懂得爱。
于是,一次又一次陷入感情的漩涡。
“男人们因为她是玛丽莲.梦露而靠近她,又因为她是诺玛.琼而离开她”。
这对于梦露而言,是致命的打击。
她觉得自己从未被爱。
也从未被真正接纳。
后来有心理学家推测,梦露应该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她私生活淫乱,抑郁沮丧,恐惧孤独,吸毒成性,酗酒无度,并企图自杀,都与此人格障碍的临床反应相同。
这种精神疾病的根源,就是童年的剧烈创伤。
梦露大概也明白这一点,她看了多年的心理医生。
可惜不论如何,她的生命还是如一辆没有刹车的车,一直往不可控的深渊滑去。
最糟糕的是,她的精神也在日益枯萎。
就像张爱玲所说的,“我只是一天天地萎谢了。”
她嗜药,精神不振,经常无法如期赴约——有一次,她缺席拍摄28天,导致剧组因她多消耗了100万美元——这使她的多份电影拍摄合同都被解除。
她因精神太差,无法记住台词——电影《热情似火》中,曾因为她一句“是我,苏格”,重复拍了60次——作为演员的名声也在严重受损。
她和男人们的往来,也没有帮她获得身份或找到生父。
她觉得,所依赖的,都在抛弃她;
所爱的,都在冷落她。
当她获奖时,她是孤独的;
她没有获奖时,她是挫败而无人安慰的。
她依然是童年的诺玛,在孤儿院里等着被挑选,在一个接一个的寄养家庭来被换来换去,被一个又一个男人性侵。
虽然她功成名就,也无法给予她希望,“事业是个好东西。但在寒冷的夜晚,你不能把它裹在身上。”
她逐渐有了离开之意。
有一回,梦露对人说:“我是那种人们发现已经死在空荡荡的卧室里的女孩,手里拿着空荡荡的安眠药瓶。”
1958年,她在一篇名为《分析之后的一年》的日记中,写道:
救命、救命
我感到生命在接近
当我想要做的一切
都是要去死
可是,又有几人知晓呢?
女人提起她,总是又羡慕又嫉恨。
男人提起她,都将她看成一具活色生香的行走的肉身。
约翰·吉尔默曾写过她真正的境遇:
“她是如此的形单影只,但是又害怕这样孤单一人。
她说这是一个囚笼,她想知道怎样脱离这个囚笼、获得自由。
她说,‘我不得不告诉你,在我的生命中,没有一个人曾经爱过我,我孤身一人陷在这个可怕的囚笼中’。”
梦露在生前最后一次接受的访谈中,也说过类似的话:
她一直希望有个男人爱她,她也全心全意爱着对方,可惜,这个男人她一生都没遇到。
是的,作为一个从未感受过爱的人,她要的是全心全意的、绝对的关注。
这种100%的爱,她的丈夫们给不起,情人们更给不出。
于是,梦露总是经历失望。
她又缺乏经营爱的能力,无法让冲突变成养分。
干脆就听从本能,在一个接一个男人中来来回回,试图通过自己的魅力,通过情欲,来温暖自己的心。
但这种方式,只会带来更频繁的失望。
失望的叠加,逐渐压垮了这个脆弱至极的人。
日,玛丽莲·梦露服用了大剂量的安眠药,孤独地离开人世。
她告别这个世界的那一天,没有亲人,没有爱她的男人,没有巨额的遗产。
陪伴她的,只有童年时的一架钢琴。
这架钢琴,是生母住院前买的,后来因没钱卖了。多年后,梦露又把它买了回来。
这是童年唯一带给她温暖回忆的东西。
这一生,她没有父亲。
16岁那年,她曾试着给生父打电话,是对方的又一任妻子接的:“他不想见你。他建议,你如若不满,可以去找他的律师。”
这一生,她也没有真正的爱人。
每一个男人靠近她时,都如获至宝,但不久,就会被她的依赖感和焦虑感所吞噬,于是个个撒腿就跑。
这一生,她也没有真正的荣耀。
她作为演员,拍片无数,从未被奥斯卡提名。
终其一生,除了美丽的身体,她一无所有。
梦露死后一周内,纽约的自杀率达到史上最高值,在一天内有12人自杀。
其中一名自杀者在遗书中写道:“如果世界上最曼妙、最美丽的人都生无可恋,那我更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
可惜,追随者再悲怆,也无法挽回我们的梦露。
死于她自己经年的疼痛。
这浮生,这浮生,真情难长久,红颜多命薄。
惟有一声感叹:唉......
不过,当我们回到现实之中,你会发现,其实人世间有更多的梦露。
她们也在痛苦中长大,在匮乏中煎熬。
她们也在哭泣, 在受苦。
或许正在阅读此文的你,就是这样!
但我们都要记得,梦露以自己灿烂又孤独的一生告诉过我们:别学我,倘若心有创伤,去疗治自身。
因为,如果不疗愈,很可能会走上她的老路:以魅力或能力,创造混乱的生活,并将自己逼向绝路。
富可敌国又怎样,倾国倾城又如何。
如果你的内心里,埋着一个可怕的地狱,那么,你就会成为全世界最不幸的人。
说到底,我们能负责的,不过是一己之心,一己之命。
命不好,那就用你的智慧与勇气,去爱,去宽恕,去平复心中的黑洞,用幸福一点一点地将它们填平。
当它们趋于完满,你才会拥有完满的爱,和完满的关系。
愿梦露来生,不要再经受这样的苦。
愿你我,一生都与匮乏无缘。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颐圣公社举办的老年网络大学,现在开始招聘新学员了,全程都不收费。
颐圣公社每个月月底都会给老年朋友过生日。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一开始不让养宠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