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庄子的关系老子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地址:北湖路
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五大银行之一;最初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数年来,中国农行一直位居世界...
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五大银行之一;最初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数年来,中国农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强企业之列,在“世界银行1000强”中排名前10位左右,穆迪信用评级为A1。
地址:江苏省 盐城市 盐都区儒学街29号
宋曹故居,位于盐城儒学街4号,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鹏题额。故居原有几进,房屋数十间,南边房屋拆除,建了市级机关幼儿园,北边房屋拆除,建了盐都县财政局办公楼,仅剩中间的少数房屋,经...
宋曹故居,位于盐城儒学街4号,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鹏题额。故居原有几进,房屋数十间,南边房屋拆除,建了市级机关幼儿园,北边房屋拆除,建了盐都县财政局办公楼,仅剩中间的少数房屋,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86年动工修缮复原,成为盐城市书画院院址。
宋曹,字彬臣(??臣),号射陵,盐城市北郊新兴场人,生于明万历庚申年 (公元1620年)11月。他髫龄即喜弄墨,而立之年,即以诗书并善而称颂乡里,是清初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他一生留有大量书法作品,散传于江浙沪一带,北京故宫博物院亦有收藏。他的《书法约言》,为书论名篇,后人收入《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宋曹诗学精深,著有《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传世。
宋曹的才艺冠绝一时,南明弘光时授中书舍人。明亡后,他归隐盐城南门外汤村,自号耕海潜夫,筑蔬枰养母。清康熙元年 (公元1662年),奉诏举荐山林隐逸,他以母老固辞。又过了16年,清王朝纂修明史,开博学鸿词科,征请海内名儒,其时侍郎严沆和江苏巡抚慕天颜,保举宋曹和魏叔子,二人皆坚持不赴。
出碑廊过竹林,有仿兰亭的流觞池,芭蕉映掩,水清鱼跃,生气盎然,这里还有一眼墨池,传为宋曹少年时,常铺蕉叶当纸,点水为墨,在此临池学书。整个故居古朴典雅,颇为游人所喜。是盐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友点击排行
亲,您对老子比孔子大多少?的回答满意吗?如果您知道答案,快来写一条点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墨子的思想各是什么?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西汉之时,《论语》本有今文本《鲁论》、《齐论》和古文本《古论》之别,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参考《齐论》而编成定本,号《张侯论》。今传《论语》则是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混合《张侯论》与《鲁论》而成。有的学者以为,&论说&之&论&其名&始于《论语》&;然而在《论语》当中,有观点、论据、论证过程的文字并不多见,大部分内容只不过有观点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孟子
(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曾跟孔子一样游说列国,而&所如者不合&,晚年&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古人习惯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孟子思想有三个特点:一是张扬性善说(对这一点最容易产生误解),二是具有激烈的民本思想,三是提倡仁政。老子老子生卒年不详。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提出了三个被称为老子的人物,一个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一个是老莱子;一个是周太史儋。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即李耳,春秋末年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成于战国中前期,基本上是老子遗说;但其中反仁义、反法令之类的思想,或许是由后学或书的写定者所羼入的东西。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老子》书精深玄妙,富有思辨色彩,很多段落仿佛哲理诗或者格言,太半为短章,但言少意多,并且常常贯穿一个精炼的论证过程。当中亦有少数描写、抒情俱精的片断。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生卒年月不详,生活时代则跟儒家亚圣即孟子同时而稍后,即是梁惠王、齐宣王时期。学界一般认为他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史记》说他曾经做过蒙之漆园吏。学界比较统一的意见的是,传世《庄子》一书中的《内篇》,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以及《应帝王》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则出自庄子后学之手。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奇诡、最诱人、最深邃的组成部分之一:(一)庄子提倡&无用之用&,认为人只有无所可用,才能保全和涵养完满的人生。(二)庄子认为人应当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情欲、心智、观念(包括仁义礼乐),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偏执,使感性生命活泼、丰满地表现和发展。(三)由于&道&这一核心范畴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摆脱神性,庄子的人生哲学充满了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庄子人奇思奇,文亦奇。他的文章大抵都是寓言。而《庄子》全书则都贯穿着具有鲜明世俗化色彩的浪漫主义精神。或谓先秦诸子,&&&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庄子&&著书十馀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或谓《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这些评论都十分切当地说明了《庄子》在文学史上的特色和地位。墨子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当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鲁人,墨家学派的创立者。《墨子》一书《汉志》著录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其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十篇,最能代表该书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各篇题旨正如题目所示,通常被称之为&墨学十纲领&。《墨子》以空前的系统的理论形态,呈现了中国小生产者劳动阶级的某些思想特征。他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兼爱的根本特征,是把对伦理道德要求的实践,建筑在现实功利基础上。在文学艺术方面,墨子也表现出小生产者汲汲于功利的特点。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知美却反对求美的人。在先秦诸子中,他的论议最讲究逻辑,但几乎也是最缺乏文采,而且颇显得冗赘。不过墨子注重对立言方法进行探求、总结和实践,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同时,他也开创了用寓言说理的先河。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孔子和老子分别是什么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1]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相关信息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1]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相关信息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1])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鹿邑县亦因老子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1]。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我认为老子和孔子都是那个时代的圣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做出来积极的贡献。他们的思想和理论有很多益处,但是也禁锢了一代代的人,需要吸取其中的...
孔子 强调入世有为 进取的人生老子 鼓吹出世无为 消极的态度 孔子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中国人伦理道德的基础老子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补充,成为中国人...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
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他在...
答: 孕妇情绪低落心情很烦躁,咋回事?
答: 准备就去!做bc要逼尿的!昨天晚上吃晚饭前吃了两个桔子饭后又吃了两个桔子,后来胃一直难受七!吐了几遍!也不知道是不是吐的时候用了劲了!十二点钟的时候感觉下身有东...
答: 可能是最近没事做,无聊等,情况不严重的话,不需要看,只需自我调整一下,情况严重,可以考虑去看看
答: 漫漫人生,总会不断地遇到各种烦恼,而且它总是左右着我们的情况,但我们得想办法化解它。我认为倾诉是最好又有效的方法。谢谢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谁有老子 孔子 孟子 说的话!
谁有老子 孔子 孟子 说的话!
老子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20.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2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3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3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如玉珞珞如石.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61.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62.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7.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69.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7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7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7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79.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孔子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几不人知我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孔子的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老而不死是为贼.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道不同,不相为谋 6.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7.匹夫不可夺志也 8.当仁不让于师 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0.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6.其身正,不令而行 17.君子成人之美 18.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民无信不立 1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孟子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长幼有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与《谁有老子 孔子 孟子 说的话!》相关的作业问题
  老子,庄子是道家思想.可以说是一个站在宇宙高出看问题的智慧思想.  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思想,是一种站在社会中剖析问题的智慧思想.  个人属于道家学派倾向的人,因此主要研究的是老子,庄子看的还是比较少些.(跟你同龄)不过具体看那种要以你的要求.  读道家首先《道德经》(老子)这是道家思想的基础.陈鼓应先生的《老子
“子”,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任何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如“西门子”.孔子、老子就属于前者.
性格特点还难说,只能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中分析.老子,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崇沿天地自然.是超脱世俗之高节之人.孔子,安贫乐道,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
文化的发展得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百家之鸣之所以不发生在商代,就是说明商代的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足够作为文化萌芽的沃土.秦统一文字,完全是始皇帝的功劳,要不是他统一了文字,中国的文化不可能得到巨大的飞跃,在周时期,分封诸国都有各自的文字,是比较相像,但相像不等同于相同.周朝是版图没有到达青藏高原,没有到达西域.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有啥区别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有啥区别孔子与孟子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有啥区别孔子与孟子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有啥区别重谈孟子的教育理念 ...孟子的教育思想于孔子之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戊戌时期康有为的思想特征:政治上的激进与文化上的...华一首页 >> 教育
Mencius 孟子 Lao Tzu 老子 Xunzi 荀子 Confucius 孔夫子
老子跟孔子是差不多时候的,然后是孟子跟庄子,再荀子和韩非子,鬼谷子的记载跨服比较大,与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都有交集.下面给个时间: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庄子(约前369-前286年)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
孔子:前551-前479 72岁 孟子:前372-前289 83岁 老子: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
孔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多个人一起走路,之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出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引以为戒加以改正.(比喻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韩非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孟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孔丘 字仲尼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孟轲 字子舆 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李聃 字伯阳 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
孔子: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积极一面.生平1、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
据史书记载,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孟子,有一种说法是子思(孔子孙孔伋)的弟子,在朱熹的《中庸章句序》里称孟子受业于子思,而子思受业于曾子.曾子是孔门之学的重要继承者,所以也说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亦称老聃,孔子同时代人,其生卒年代和世,今已无法确考)问
孔丘 字仲尼 儒家学派创始人孟轲 字子舆 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李聃 字伯阳 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
孔子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1.老子:约前600-前470,春秋楚国人.2.孔子:前511-前479,春秋末期鲁国人.3.墨子:约前468-前376,鲁国人.4.孟子:前372-前289,战国中期鲁国邹人.5.庄子:约前360-前280,宋之蒙人.6.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鬼谷子和老子什么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