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rm3机箱,说最美机箱有反对的吗

JONSBO 乔思伯 RM3机箱 篇二:装机+魔改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JONSBO 乔思伯 RM3机箱 篇二:装机+魔改
一直想重新装一台机器,断断续续一年多淘了一些大件,现在就差一个好机箱了,选来选去看哪个都有缺点,完美主义害死人啊!最后实在没办法,就把要求写了下来按照这个方案做排除法:1、颜值高。要素气,不能奇形怪状花花绿绿,这种赶时髦的东西过时也快。2、内在美。内部一定要设计合理,各模块摆放有序走线漂亮,不能逼死强迫症。3、有侧透。来点淡淡的光污染,里面放个手办什么的还是必须的。4、用料足。0...| 赞22 评论70 收藏72&鉴于值友每次晒装机都会引起撕逼大战,为了张大妈的和谐,本晒单只简单说装机、改造和温度对比,不说配置。回顾装机之前说一下我的老电脑,这是05年花了7000多买的HP品牌机,去年在老婆不知道的情况下我换了电源、、、CPU,今年加的,总之除了机箱基本都是新的。今年拼命做老婆工作求她答应换台电脑,洗衣板跪烂3个终于同意我只换一个机箱,其实我也就差一个机箱了&生活就是要斗智斗勇&附10年前老电脑照片一张算作纪念:从照片里可以看到当时的机箱没有风道、侧透的概念,虽然这个机箱可以勉强走背线,但背部空间只有不足1厘米,实在没办法漂亮走线。去年改造以后拆了没用的东西,附照片一张:拆了很多没用的东西,内部显得宽敞了很多,风道也更加合理了,本文最后我会比较它和RM3的使用温度。开始装机:一、装CPU和散热第一部肯定是要把PCU装主板上,再把散热扣上去,因为我是直接从老机箱里面拿出来,所以这步没有照片。这一步也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硅脂不要涂的太厚,散热的螺丝要对角逐步适当拧紧。二、装主板RM3背板并没有预留CPU供电线口,但这并不影响走线,主板和背板之间有铜柱支撑,空间足够走线了。装主板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先插上CPU供电线,把它和主板一起放到背板上,然后再拧螺丝。如图:三、装电源说到电源不得不感谢张大妈,去年中的红测&终于获得一个大奖了,更好的东西也没奢望,这个电源就足够我兴奋一年了,唯一的遗憾是时间太紧,23号寄到了公司我们休息,25号下班才正式拿到,然后乱七八糟的原因拖到今天才有这个测评。先介绍一下这个品牌:品牌信息:曜越科技创立于1999年11月,并以曜越Thermaltake自有品牌营销全球。具有独特、创造、战斗等有型的品牌特性让曜越Thermaltake成为引爆兴奋刺激事物(Excitemen...| 赞0 评论1 收藏0&先拆下机箱上的电源挡板,把挡板装在电源上,如果是模组/半模组电源需要插上需要的线材,如果不是模组的也没关系,RM3提供了很大的电源仓,足够你塞进去了。接好电线就慢慢的把电源塞到电源仓内,把盖板和机箱连接用螺丝拧紧。四、装和显卡RM3的硬盘位设计的很巧妙,可以安装3个SSD+2个HDD或者5个SSD,简直屌爆了&而且安装方式也很特别,提供了配套的螺丝和胶垫,而且送了很多哦,不担心不够用。安装的时候注意如下图,胶垫大头向下不要装反了。4个螺丝装好以后把硬盘放到对应的位置,向卡口内侧用力推,一定要用力&,RM3的用料很足不要怕把背板弄弯了,听到沉闷的咔嗒一声就是安装到位。建议先装HDD硬盘,SSD可以理线的时候再装。这里给乔思伯一个建议,如果HDD硬盘位置再向外移1CM会好很多,现在背部这个位置的线不好走:五、接线和理线主板和显卡供电线可以不走过线孔,走CPU后面的大孔,这样机箱正面看到的线更少更清爽,就是主板右侧露出来的那个三角型孔。接线不是关键,关键是理线,虽然RM3背部预留了足够的走线空间,但因为我接的破烂太多导致接线太多,光是理线就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还是很丑&,说好了不许喷我&开始魔改:一、风扇&一直想重新装一台机器,断断续续一年多淘了一些大件,现在就差一个好机箱了,选来选去看哪个都有缺点,完美主义害死人啊!最后实在没办法,就把要求写了下来按照这个方案做排除法:1、颜值高。要素气,不能奇形怪状花花绿绿,这种赶时髦的东西过时也快。2、内在美。内部一定要设计合理,各模块摆放有序走线漂亮,不能逼死强迫症。3、有侧透。来点淡淡的光污染,里面放个手办什么的还是必须的。4、用料足。0...| 赞22 评论70 收藏72&上一篇中说过想在电源仓加装一个风扇改成正压差机箱,但实际装机的时候又想到另外一个办法,装一个风扇调速器,我大淘宝真是要啥有啥:&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调速器有自动和手动的区别,自动的可以把3针风扇改为相当于4针自动调速风扇,手动就是自己拧啦!因为我的配置整体发热不高,又想搞个正压差,所以就选择了手动调速。按卖家的设计这玩意是要装在PCI口的位置,但为了保持机箱的整洁我把它粘到了机箱上部:装好以后闲置了一个备用旋钮,其他三个分别控制三个风扇,顶部和后部风扇转数被我开到了最低,底部风扇转数略高,静音效果非常好只有微弱的风声,我关闭了所有风扇发现风声是电源风扇发出的,这个实在没办法了。二、加灯条仍然是大淘宝&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RM3外观偏素,所以上下两个照明灯条我选择了白光,并没有选暖色调或者乡村风格的跑马灯,CPU风扇是蓝光,装好如下:是不是感觉还少点什么?电源仓上盖板部位是不是太暗了?继续改!三、加导光板怎么让电源仓上盖板亮起来呢?加灯太亮会喧宾夺主,加冷光板又太暗,而且冷光板四周的包边实在太难看。就在纠结加什么光源的时候看到了RM3的发光铭牌,马上找乔思伯客服问这个是什么材料,告知这个叫导光板。仍然是我大淘宝:&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由于尺寸太小被很多商家拒绝了,最后是上海的一位卖家答应卖给我,而且还解答了我很多疑问,非常感谢这位卖家。量尺寸下单收货,画好风扇孔位拿出神器开工:打了一圈孔,再请出第二个神器,手工锯断连接部位:请出第三个神器修圆:在用砂纸打磨就完工!我这手工活做的不比机器切割的差吧?这截面不要太光滑&说来只有简单的4步,但加工过程满是心酸!&真是谁做谁知道&导光板固定在机箱内最后的效果:像不像一个舞台呢?暂时还没想好放什么,就让麦兜和小乌龟上来凑个数吧。再来几张多角度的:温度对比:原来的机箱打坦克后温度:RM3打坦克后温度:RM3待机温度:可以看出RM3虽小,但风道设计合理。关键的是静音,因为3个风扇转数都很低,风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共振?别闹了,整个机箱10几公斤什么东西能振起来?你要在里面装个一堆跳蛋吗?&尾声:后期除了找个好摆件,再折腾可能就是换水冷了。10年前和10年后的机箱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再过10年机箱会是什么样?自带可控照明?“无线”卡口式安装硬件免除理线烦恼?采用主动制冷技术?我也只能想到这几条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0)
赞19评论24
【轻众测】雷柏VM300蓝牙游戏耳机(分享赢轻众测)
iPhone X+Anker无线充电套装
【轻众测】LIFAair LM99 自吸过滤式防雾霾口罩(分享赢轻众测)
准儿 PE01 翻译机(视频众测招募中)
群晖DS418play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希捷酷狼8TB硬盘*2
ILIFE智意 天目X660智能扫地机器人
【轻众测】贝适安(R)Drinkwell*铂金版宠物喷泉饮水器(分享赢轻众测)
一汽-大众 奥迪 A4L 20台 四天使用权(限地区)
赞90评论176
赞57评论226
赞72评论58
赞923评论510
赞522评论296
赞484评论218
赞708评论637
赞475评论32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JONSBO 乔思伯 RM3机箱 篇三:改造成抽拉式滤网_生活记录_什么值得买
JONSBO 乔思伯 RM3机箱 篇三:改造成抽拉式滤网
去年底写了两篇RM3的连载,至今仍有值友咨询和打赏不断,在此深表感谢,原文连接:一直想重新装一台机器,断断续续一年多淘了一些大件,现在就差一个好机箱了,选来选去看哪个都有缺点,完美主义害死人啊!最后实在没办法,就把要求写了下来按照这个方案做排除法:1、颜值高。要素气,不能奇形怪状花花绿绿,这种赶时髦的东西过时也快。2、内在美。内部一定要设计合理,各模块摆放有序走线漂亮,不能逼死| 赞22 评论70 收藏72JONSBO乔思伯RM3机箱扒光开箱一直想重新装一台机器,断断续续一年多淘了一些大件,现在就差一个好机箱了,选来选去看哪个都有缺点,完美主义害死人啊!最后实在没办法,就把要求写了下来按照这个方案做排......| 赞53 评论195 收藏299&本来到了装机+魔改就差不多了,但前文也提过RM3的固定式滤网很让人头疼,用了半年基本就堵住了,这样:如果你想清洗滤网只有:拔线—倒置—拆垫脚—洗滤网,以上步骤反过来再装回去,太太太麻烦!于是有了本文:魔—改—改!给它来个抽拉式滤网。↑准备材料开始干起,前后改了几个方案,上面的材料一大半没用上&↑测量尺寸自己截铝型材给你链接:这套琢美 0RC 1/26 电磨机配件相当齐全,包含磨机、手柄、以及26个摸头/配件,夹头0.8~3毫米,6档转速可调。 值3 点评0 原创0 好价14&↑截好以后用双面胶粘贴在底部↑原来的滤网也能用,但我想增大滤网面积就自己重新裁了一块。↑边框做好以后用KT板把原来的垫脚加高↑找4个相同螺纹加长的螺丝取代原垫脚螺丝↑滤网主体抽拉网,这一步注意粘贴的时候接合面必须打毛↑主体制作完毕,这一步保证平整就好好了,到此制作完毕,下面上几个静态图大家当动态图看吧。优点:抽拉平顺便于清洗,无振动不影响通风,360度全隐藏设计&缺点: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由于方案的不断变更和实验,整个滤网的实际花费是有效成本的3倍,你们想玩的按照这个方案做吧,当然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案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尾声:本次魔改改结束,大家等着我的再改剁手&&&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0)
赞19评论24
【轻众测】雷柏VM300蓝牙游戏耳机(分享赢轻众测)
iPhone X+Anker无线充电套装
【轻众测】LIFAair LM99 自吸过滤式防雾霾口罩(分享赢轻众测)
准儿 PE01 翻译机(视频众测招募中)
群晖DS418play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希捷酷狼8TB硬盘*2
ILIFE智意 天目X660智能扫地机器人
【轻众测】贝适安(R)Drinkwell*铂金版宠物喷泉饮水器(分享赢轻众测)
一汽-大众 奥迪 A4L 20台 四天使用权(限地区)
赞90评论176
赞57评论226
赞72评论58
赞923评论510
赞522评论296
赞484评论218
赞708评论637
赞475评论32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传统之下玩出新花样,乔思伯RM3机箱评测
传统之下玩出新花样,乔思伯RM3机箱评测
14:45&&|&&作者:
&&|&&关键字:,,
在简洁的造型、主流的结构下,RM3玩出了新的花样,特殊的风道,半透的侧板,还有那具有改造潜力的发光铭牌,让RM3成为光污染机箱的新选择。
本文约4935字,需8分钟阅读
不知不觉,乔思伯RM系列已经来到第三代。在外观上,新一代RM3依然保持系列的简约风格:方正的体型,朴素的前面板,还有圆角设计。但内部并没有沿用一二代的RTX设计,而是回归到主流的电源下置式设计,而且也从ATX结构缩小为Micro-ATX,还有双侧透的设计与发光铭牌使得RM3机箱成为一款可用于展示的中小型平台。乔思伯RM3是一款Micro-ATX机箱,外铝内钢,主流式结构,隐藏式下置电源,面对要求多多的消费者,有足够的吸引力吗?
乔思伯RM3外观:继承RM老传统,保持简洁的造型乔思伯RM3依然保持一贯的风格,简洁的外观,整洁干净的面板,两侧采用近来颇流行的双侧透设计,使得机箱看起来不会那么单调。由于内部结构上的改变,前置I/O的位置没有保持前代的位置,而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移到了面板的右下角。另外单独将电源按钮设置在左上方,电源按钮外圈还整合了蓝色电源灯,同时也在左半圈也整合了红色硬盘灯,点亮的时候会出现蓝中带红的状态。半透明的茶色钢化玻璃侧板也成为了RM3的主要外观特征,两边是32x33cm左右见方的嵌入是钢化玻璃,装上LED风扇的话,还是挺酷炫的。不过RM3机箱标配的三个风扇都不带信仰灯,用户要搭建炫光平台还需自行更换一下。乔思伯RM3机箱体积做得比较小巧,385x215x336mm只有27.8L的体积,可以支持高塔散热器与大型显卡,用来打造Micro中高端游戏平台又一个新的选择。乔思伯RM3机箱用料厚道,外表(前后上下)是采用1.5/2.0/4.0mm的铝合金打造,其中前面板厚4.0mm,左右两侧是5.0mm的钢化玻璃,内部是1.0mm的SGCC钢板箱子用料实在,RM3体重有7.3kg,整机装配后重的要命。由于机箱脚比较低,因此都不好搬弄。另一个原因是机箱前后面板的边做得很尖锐,虽然没有割破手的风险,但要抬起机箱会觉得很不舒服。乔思伯RM3机箱将前置I/O接口都放在了右侧边上,从上至下分别有电源按钮、USB
3.0,耳机麦克风与耳机插孔,至于重启按钮就被取消了。后机箱后背可以看到它采用主流式设计,电源下置,主板竖放于上方,有后置120mm风扇,但大家应该能够注意到它方向是向内吹风的,也就是说风道是反传统设计。后面我们也专门针对各种风道进行测试,读者们可以留意一下。乔思伯RM3两侧的钢化玻璃厚达5.0mm,非常厚实,而且可以左右互换,对称的设计不会影响安装效果。机箱底部是全透式网卡设计,采用这样的设计跟风道走向有莫大的关系,这里先卖个关子。
乔思伯RM3细节:做工难度高,细节处有待改进乔思伯RM3机箱整体做得很大气,但在细节处理上不够细腻,主要是前面板与顶盖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和也不够齐整,导致在圆角上过度不够平整,另外还发现漏光情况。其实这位置本来就是很难处理的好,就算换作其它厂商也不见得能弄得好,乔思伯勇于挑战难度的还是值得肯定,但建议未来的产品采用这种设计是要留意一下,免得吃力不讨好。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可以挑些做工更好的,但相信现在大家都很少去卖场挑选购买产品了吧,网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因此就要考验人品了。电源按钮设置在面板的左上角,采用乔思伯比较常用的圆形按钮,外圈是隐藏式硬盘灯和电源灯,电源按键手感一般。标准配备的前置I/O设计,双,再配上耳机插孔和麦克风插孔。侧面的钢化玻璃采用嵌入式设计,与机箱侧面齐平。钢化玻璃厚5.0mm,相信这厚道能降低被打碎的情况。大头侧板螺丝,一般情况下手扭就行,扭不过来的话可以用一字螺丝刀解决问题。顶部是有一个标配的140mm风扇,向外排风,除了显卡与电源的出风处,这是机箱唯一一个排风口,与之配合的是后入式120mm风扇,形成一种特别的风道。乔思伯的箱子都不会在前面板打上Logo,但会在机箱后背贴上铭牌,铭牌还是打造得挺精致的,越来越有大厂风范。乔思伯的机箱做工也是越来越好,板材之间衔接得不错,但部分边角处理不够细腻,摸上去还是挺锋利,使用时可要注意一下,另外还要注意不要让小朋友乱摸,对于皮薄肉嫩的小屁孩来说,RM3实在算是半个利器。电源不能从左右两侧安装,必须采用后入式(嗯,不要想太多)。显卡压条,做得还挺美观的。厚达5.0mm的钢化玻璃,一般来说不容易碎裂,但使用时还是要小心为妙。乔思伯铝箱子均采用阳极和拉丝处理,RM3自然也是不会例外,在这种处理上,乔思伯还是做足功夫的。乔思伯RM3机箱底部有四个铝皮圆形机箱脚,这一直是乔思伯很喜欢采用这样的设计。乔思伯一贯喜欢用这种铝皮垫脚,看起来比较大气高档,模组化设计用于安装和更换也比较方便,也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各型号箱子的垫脚是通用的)。
乔思伯RM3内部:主流的架构,不一样的风道乔思伯RM3并没有延续一二代的ATX架构,改用了不温不火的的Micro-ATX结构。近两年主板厂商也愿意用心推出一些高端的Micro-ATX主板,令到机箱市场得到充分的发展。乔思伯RM3机箱内部结构采用主流设计,主板位于上方,电源下置,但电源位采用隐藏式设计,也就是说电源位有独立分仓。这样可以更加突出板卡,显得更加美观。看不到电源真的美观多了。要特别留意后置风扇与顶部风扇的风道走向。这显然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设计。底部有两个位。靠近前边还有一个底部120mm风扇,风向由下往上吹,因此机箱底部全开孔是很有必要。位于电源与主板之间有隔板分开,这里可以安装两个SSD,并预置了一个120mm风扇。这风扇虽然可以算作机箱底部风扇,但实际上是位于机箱内部,不过它会从开孔的底部抽取空气到机箱内部。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也算是一种“烟囱”式风道设计。在电源仓位上有乔思伯的英文透明Logo,这里其实隐藏着信仰灯,有信仰的玩家可以自己根据尺寸自己打造一个铭牌,我们超能网特意让乔思伯打造一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论坛申请一个玩玩。前面板能挂载两个3.5寸HDD,也兼容2.5寸SSD。底部风扇对RM3风道有着重要影响,部分的冷风送入CPU散热器,大部分风量对显卡提供帮助,是整个系统的主要进风处。走背线约有17mm的空间,其实是比较紧张,要是有20-25mm左右空间的话,在布线时会轻松不少。电源线一定要挑选写扁平的才好布线。在主板的背面还有一个硬盘位可以安装SSD。机箱内部的包边处理到是做得不错,一定不会割手,可放心使用。
乔思伯RM3上机:布线是对用户是高难度挑战乔思伯RM3机箱使用上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电源,二是布线。由于RM3采用独立电源仓,且在电源前部还有个120mm风扇,因此电源是从后部推进机箱内时,要注意电源电缆的走位,特别是在使用180mm模组电源时,很可能会与之冲突。小编在使用海韵Snow Silent-750时,也是通过调整模组位置,才勉强将电源装上RM3内。电源装好后,将会出现另一个问题,由于走背线空间并不那么宽裕,线缆会妨碍侧板安装。一般情况下使用用力压就完事了,但对于RM3的钢化玻璃侧板可不能这么粗暴对待,既要温柔对待玻璃,又要对付硬邦邦的线缆真的让了头疼的要死。点亮平台的样子。乔思伯RM3装机后显得很干净,隐藏式电源立了一功。对于乔思伯RM3,这三个风扇要怎样安装,可折腾人了。高塔散热器的风扇方向,突然成了一个问题。由于华硕GeForce GTX 980 Ti实在太重,抵抗不了地心吸力,尾部不自觉的往下掉,对于这样的显卡的确需要支持架保护一下。乔思伯RM3机箱对显卡还是有着良好的兼容性,市面上的显卡都能无障碍的装上去。当然装了大型显卡后就不能在机箱前部安装HDD了。HDD可以挂在机箱的前部,但这里其实成为了一个散热死角,测试中发现HDD还是挺热的。底部风扇是机箱主要的进风口,对显卡散热帮助还是挺大的。上机后,走背向一侧的侧边安装被严重妨碍,玻璃都突出来,又使人不敢把螺丝上紧上机后,有点后悔为何不挑个电源线材细一点的,对于普通钢板还可以使劲压一下,像RM3使用的是钢化玻璃,相信用户跟小编一样,不太敢使力,RM3走背线线空间还是应该做得富裕一些。布线是RM3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前部硬盘接线也要将就将就,对侧板盖合影响颇大。主电源线是影响侧板盖合的主要问题,因此对于RM3用户来说,一定要挑选采用扁平电源线设计的电源产品。相信我,这对你有好处。底部SSD硬盘接线位,要先将线穿过孔,然后接上SSD,再将SSD固定在机箱底部,要是先安装SSD的话,接线就变得十分困难。CPU散热器背板开孔很大,对大部分主板来说能够无障碍兼容。点亮平台后,铭牌可发出白光。特意更换了我们超能网的Logo,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电源按钮外圈是蓝色的电源灯,配红色的硬盘灯(左半圈)。
测试平台及说明小编对乔思伯RM3进行了上机散热测试,测试平台采用了Intel Core i7-6700K OC 4.6GHz处理器,华硕ROG Maximus VIII
Gene主板,CPU散热器为采融的变形金刚,配的是乔思伯日食12cm LED风扇。显卡使用华硕GeForce GTX 980 Ti,内存为芝奇Trident Z DDR4-3000 8GB
x2,硬盘为富士通256GB
SSD、以及西部数据WD640001AALS 640GB HDD,电源是海韵Snow Silent-750。测试时室温为22℃。测试平台规格为了模拟玩家日常的使用情况,使用了《Crysis
2》游戏进行负载测试,游戏时间大约为20分钟。测试只记录最高温度,不记录平均温度,这是因为要考虑机箱的系统散热控制能力,实际使用中,机箱内各配件的平均温度要比测试的数据要低一些。不过,显卡温度是个例外,进入游戏后,显卡基本上保持稳定的高负载状态,显卡温度也会很快稳定在最高温度。乔思伯RM3乔思伯RM3散热测试待机时工作温度负载时最高工作温度待机时,乔思伯RM3机箱测试平台的Intel Core
i7-6700K OC 4.6GHz处理器处理器平均温度为26.5度,预热后待机温度为30度,西数WD640001AALS
640GB黑盘为35度,华硕GeForce 980 Ti显卡温度为36。Crysis
2游戏负载时,Intel Core
i7-6700K OC
4.6GHz处理器高平均温度达到61.5度,富士通SSD最高温度为30度,HDD硬盘最高温度为43度,华硕GeForce
980 Ti显卡散热器很好很强大,最高只有75度。从测试看来,乔思伯RM3的表现还是让人十分满意,高配的CPU与显卡在狭窄的箱子中依然有不错的工作温度,而且在负载下整机噪音也不高。乔思伯RM3振动测试:负载振动测试平均为0.9,最高1.5在振动测试下,乔思伯RM3机箱表现十分出色,最大值为1.5,评价只有0.9,机箱整体刚性非常好,也就不容易产生共振。
深入考究,乔思伯RM3的风道设计合理吗?在默认状态下,乔思伯RM3机箱风道如下图。底部是主要进风出,大部分会经过显卡往后排除,部分风量会越过显卡到达CPU散热器上,再通过顶部风扇排出,机箱后部风扇是RM3机箱的另一个主要进风口,但大部分风量其实会直接让顶部风扇排出。我们知道市面上的机箱,其后置风扇均是向外吹的,一般情况下机箱的顶部风扇也是往外排,但顶部风扇往里吹也很常见。而乔思伯RM3的特殊风道引起了大家的疑问,特别是后置风扇向内吹的设计让人惊讶,后置风扇向内吹的表现比向外吹要好吗?怀着这个疑问,小编设计了几组风扇方向组合,进行对比测试。针对RM3的特殊风道,我将风扇方便摆弄了几个方案,然后利用AIDA 64来进行CPU负载测试,看看那个风道更适合RM3。模式1:后置风扇向后吹、顶部风扇向下吹、CPU风扇向后吹模式2:后置风扇向后吹、顶部风扇向上吹、CPU风扇向后吹模式3:后置风扇向前吹、顶部风扇向上吹、CPU风扇向后吹模式4:后置风扇向前吹、顶部风扇向下吹、CPU风扇向前吹模式5:后置风扇向前吹、顶部风扇向下吹、CPU风扇向后吹负载振动测试平均为0.9,最高1.5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发现模式1/2/3的CPU温度几乎处于同一水平,三者的温度差不超过0.5度,可以说是难分高低。模式4/5的温度就变高多了,究其原因,自然是CPU所产生的热量不能排出机箱外部而导致的。也就是说,乔思伯RM3机箱默认状态下的风道设计还是十分合理的。后置风扇向内吹的风道,给我们一个崭新的思考。
全文总结:传统之下玩出新花样乔思伯RM3机箱成为年末中光污染机箱的又一员。在简洁的造型、主流的结构下,RM3玩出了新的花样,特殊的风道,半透的侧板,还有那具有改造潜力的发光铭牌,让RM3成为光污染机箱的新选择。乔思伯RM3的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狭窄的空间限制了配件的兼容性选择,240一体式水冷已经被排除之外,拘束的空间也造成布线困难。然而,当你不在乎这些问题的时候,RM3无疑为Micro用户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选择,599元的售价自然也不会成为门槛。乔思伯RM3√ 优点:  · 整洁干净的外观造型,小巧的体积  · 厚道的用料,合理的结构设计  · 有想法的风道,散热表现让人满意X 缺点:  · 结构过于紧凑,从而造成理线困难  · 走背线空间过于狭窄,使得侧板不容易盖合
本文读者还喜欢
做显卡的不是可以电路板反个方向
你点根香自己试试气流是咋反弹。
还吸力范围,这是你发明的崭新物理名词吗。
就你这水平还好意思嘲笑别人物理。
测试不能使用非主流的安装方式,我会给人操的
光驱基本没用,用外置的就行了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专业、专注、专心。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NVIDIA Max-Q笔记本导购
开学装机少不了,高性价比SSD导购
长续航、性能也够强的手机导购
暑假游戏笔记本导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m3机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