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打工不可能是不可能打工不可能”的这段话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那你想干嘛?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2017你想干嘛?
什么是自媒体?自媒体怎么赚钱?
(擎天自媒体工作室)
“自媒体”(We media)这一概念源于硅谷IT专栏作家在2001年提出的观点,并在2003年被美国两位学者归纳为“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互联网是一场关于效率的革命,很多事物因此改头换面,但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并未发生改变,也难以改变。比如零售业,永远回避不了物流;比如餐饮,再怎么革新也无法把“吃”这个核心动作数字化。
而自媒体,也实在不是什么新概念。事实上,互联网时代的所谓“传统媒体”,也仅仅只有几百年的历史。1450年德国人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之前,我们熟知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不存在。那时人类社会仅有的,就是“自媒体”。
比如中国,早在2500年前,就出现了颇具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大V”:一个人带着众多门徒,游走在各国之间,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是的,孔子当年,就是个“自媒体”。
1450年之前,人类文明的几乎所有“媒体”都是吐沫星纷飞的,到了21世纪,几乎所有媒体背后都插着网线。
可见,怎么说,是时代特征,而谁来说和说什么,才是媒体最重要的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媒体,只是变革之中必然而来的一种解放。因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实际上都是人类文明上一次效率革命——工业革命的产物。我们现在看似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也是那一次变革的产物。
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从整体上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推动力,但代价就是个体的劳力被禁锢,时间被占用,人变成了社会这个巨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媒体”也纳入了社会分工,由专业的人组成专业的机构,来承担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
传统的“自媒体”面对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这些“新媒体”,就此偃旗息鼓。
(擎天自媒体工作室)
他们下一次走到历史前台,是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把曾经被禁锢的个人劳力和时间,逐渐解放了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需要参与“规模化”生产,就能维持生存。
或许20年后,就连“公司”这种概念,都要过时了。相应的,“企业管理”这门学问,也会被“自管理”所代替。
人,正在逐渐夺回“自我”。
倾诉和表达的欲望因此空前高涨。
什么是自媒体?广义的说,自媒体就是善于表达的独立人或独立人的自愿集群;狭义的说,他们必须有表达的欲望、并自愿付诸行动、且能常态化。
我接触互联网一年多,瞬间被这个精彩的世界所吸引。
自媒体,自己就是一家媒体!你的微博有一百万真实粉丝,那么你比钱江晚报更具有影响力,传播更广泛,更快捷!
自媒体是基于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化媒体,由于社会化媒体更加互动,更加快速,充分满足了每个人都想要发声的需求,同时其及时性也非常吸引人,因此社会化媒体瞬间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
社会化媒体也需要有优质的内容,自媒体人就是产生这些内容之一,而且是其中强大一股力量!
如果说以前你有满腔的才华不得施展的话,现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一个自媒体人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已经有许许多多前辈们通过社会化媒体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下面是我对一个自媒体人需要知道的一些东西
选择平台:平台对于一个自媒体人来说生死攸关,特别是还没有知名度的自媒体人。定位:对于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对于我们的受众也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推荐一本书《定位》特色:其实我觉得,现在或者未来,光独特已经不够了,你必须独一无二!互动:互动是这一时代媒体的绝对优势,如果丧失了这一特性,你其实还只是传统媒体,只不过批着社会化媒体的外衣。必须让你的每个粉丝都感受到你知道他的存在!分享:鼓励你的粉丝分享到他的朋友圈,微博...
今年换到一家创业公司负责新媒体运营,有了一些进步,今天尝试总结一下。
自媒体目前我接触的一些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百度百家、简书、搜狐自媒体,今日头条、网易云阅读。其实豆瓣、知乎、贴吧也可以发布自己的内容。
那个平台好我就不推荐了,一个平台不同频道之间数据差距挺大的,所以都尝试一下吧,前期先选择比较好的2-3个平台运营。
曾经我对大V短短几个月的时间0-600万粉丝的过程很好奇,但是我了解到他们至少6位都是之前杂志社的总编级人物,他们具有非广泛的资源和强悍的执行力!这样做出这么大的影响可以接受。
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平台,未来其实微信在工具方向上的发展其实会比内容更有机会,如交通路段提醒、水电费这种,信息可以被别人取代,工具一旦依赖很难离开。一开始听到这个观点挺灰心的,我最擅长的还是内容,不过并不代表内容没有前途,只是任重而道远。
先说个典型的例子。逻辑思维,日推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5000个普通会员,200元/每位。500个铁杆会员。1200元/每位。这5500个会员名额只用半天售罄,160W元入账。2013年7月程苓峰一天一万的微信广告位收到三十W广告费。2013年11月鬼脚七双十一当天7.8W广告费。随后像知名自媒体人卢松松的(松松兄弟会),秦刚和王通的(秦王会)江礼坤、朱卫坤、冯东阳等人先后开启付费订阅模式,也有很大的收获。从这些典型的例子来看,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一种信任,一种跟随。看出媒体的威力了吧。
(内容来自擎天自媒体工作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为大家提供各行业,职场,创业经验。
分享各行业不为人知的开单经验,有问题给我留言哦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工是不可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