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忍也 若能有济也,若能有济也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先王之报怨雪耻B、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C、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A项:至于;其余均为:才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3(若所为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3(若所为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3(若所为
18个文言虚词考点练习3(若\所\为)
文言虚词练习(七)
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
执事聪明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若 4、
曾不若孀妻弱子 5、
以为莫己若者 6、
为蛇将若何? 7、
亦使之若何? 8、
国其若之何?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10、若毒之乎? 11、若属皆且为所虏 12、若臣,则不可以入矣 13、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14、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
15、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16、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1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9、叔父若能光裕大德 20、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21、以万人若郡降者,封万户 22、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23、舍之,吾不见其毂觫,若无罪而就死也
24、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
25、夫晋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以为朝夕之急
2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7、望洋向若而叹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②视之,形若土狗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天若有情天亦老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⑦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⑧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A. ①②/③⑤/⑥⑦⑧/④
B. 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C. 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D. ①②⑥/③④⑦/⑤⑧
三、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2)若人之思,(3)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4)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5)若龙之一爪也。(6)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文言虚词练习(八)
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
某所,而母立于兹 3、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7、
则以兵围所寓舍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9、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习题详情
19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6.8%
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先王之报怨雪耻B、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C、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单选题&|&来源:2010-文言文虚词练习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先王之报怨雪耻B、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C、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A项:至于;其余均为:才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先王之报怨雪耻B、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C、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先王之报怨雪耻B、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C、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先王之报怨雪耻B、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C、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相似的习题。导读:)1.(先秦汉语里\是\字主要是(A)A.指示代词(相当于\此\)B.系词C.动,4.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也有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当的近和远指,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D.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满分:2分7.(在古,9.(为了使\之\字语法的作用充分体现,1.('在古今汉语里,不及物动词一般都不带宾语,2.(在古代汉语里,3.(在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的体系还不够完备,4.(古今汉语否定式中必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先秦汉语里\是\字主要是(A) A. 指示代词(相当于\此\) B. 系词 C. 动词 D. 名词
('\被\字表示被动的用法,大约产生于) ( A ) A. 战国末期 B. 汉代 C. 魏晋时期 D. 唐代
(下列句子中是被动句的是: (D)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B. 百里奚举于市。(同上) C. 晋韩室子聘于周,王使请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D. 屈原放逐于楚国。(盐铁论?刺相)
古代 汉语的指示代词也有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当的近和远指。下列表示远指的是:(D) A. \是\B. \斯\C. \兹\D. \夫\
('()是指以动词为中心词 (构成的词组 (A) A. 动词词组 B. 名词词组 C. 形容词词组 D. 介词词组
(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动词\是状中词组的是:(D) A.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B.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C.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D. 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经常用作状语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下列句子中表示工具的是:(D) A.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B. 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 C. 夫山居而谷汲者,|腊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D.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一个第三人称代词是(B)
A. 渠 B. 伊 C. 他 D. 其
(为了使\之\字语法的作用充分体现,我们把定中词组中的\之\字统称为(B)。 A. 介词 B. 助词 C. 连词 D. 代词
(下列句子中,\稍\用作副词表\稍微\之义的是:(D) A.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B. 其后,秦稍蚕食诸侯。(史记?魏公子列传) C. 仆自去年八月来,痞疾稍已,往时间一二日作,今一月乃二三作。(柳宗元《与李翰林连书》) D. 如水清冷,便有极清处,有稍清处。(朱子话类)
(下列句子中“于”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的是:(A) A.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B. 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C. 子路宿于石门。(论语?宪问) D.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季氏)
(下列句子中助词\之\用来强宾语前置的是:(A) A.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B. P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饮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C. 仲尼之徒天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 D. 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之”属于(A)结构。 A. 动宾 B. 动补 C. 连动 D. 偏正
(下列句子中\颇\用作副词表示程度的减轻或数量的减少的是:(A) A.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观蛟龙。(《论衡?别通》) B.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李白《猛虎行》) C. 五老比肩,不甚峭削,颇似笔架。(徐霞客《游白岳日记》) D. 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史记?河渠书)
(下列句子中连词”若”表示并列关系的是:(A) A. 天地开辟,人皇以来,随寿而死若中年夭亡以亿万数。(《论衡?论死》)
B. 必有忍也,若能济也。(国语?周语) C.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告父之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D.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汉书?食货志上)
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在古今汉语里,不及物动词一般都不带宾语。(B) A. 错误 B. 正确
(在古代汉语里,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它的位置总是置于动词或形容词的前边,不能远离动词或形容词。(A) A. 错误 B. 正确
(在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的体系还不够完备,严格说来, 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B) A. 错误 B. 正确
(古今汉语否定式中必须有否定词。(B) A. 错误 B. 正确
('“吾乃梁人也。”是判断句。(B) A. 错误 B. 正确
(“公入而赋”是连动词组。(B) A. 错误 B. 正确
('\被\字带施事者的被动式产生于东汉末。)(B) A. 错误 B. 正确
(在古代汉语里,\曾\作副词是表示事情发生在过去,与\曾经\的用法相同。(A) A. 错误 B. 正确
古 代汉语都没有重叠形式。(A) A. 错误 B. 正确
“尹 氏大师,维周之氏。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中\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中的\是\是强调前置宾语的助词,两个语句均属动宾结构。(B) A. 错误 B. 正确
“ 子归,何以报我?”是宾语前置句。(B) A. 错误 B. 正确
从 组合功能上说,古今形容词一般都能同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不\组合。(B) A. 错误 B. 正确
(在古代汉语,形容词经常同介词结构组合成述补结构的形容词词组。(B) A. 错误 B. 正确
(在古汉语里,量词的体系还不完备,只有计算人或事物单位的物量词,没有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是用数词直接置于动词前。(B) A. 错误 B. 正确
('\被\字带施事者的被动式产生于东汉末。)(B) A. 错误 B. 正确
(在古代汉语里, 名词直接与数词组合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应用范围很窄,而且结合的形式固定,名词总是置于数词之后。(A) A. 错误 B. 正确
('“项伯杀人”属于主谓句。(B) A. 错误 B. 正确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中\与\是连词。(A) A. 错误 B. 正确
(在古代汉语里,动补词组除了主要充当谓语外,还可以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A) A. 错误 B. 正确
('古今汉语的名词在句中一般都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B) A. 错误 B. 正确
三、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下列句子中\仍\用作副词表示动作的频繁的是:(ABC) A. 寿星仍出,渊耀光明。(史记?封禅书) B. 晋仍无道而鲜胄。(国语?周语) C. 勋谓虞、绍曰\吾仍见上,上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后汉书?盖勋传) D. 白居易《早兴》诗:\半销宿酒头仍重。\
古 今汉语的动词句法功能同中有异是指:(ABC) A. 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同中有异 B. 动词充当定语的同中有异 C. 动词充当状语的同中有异 D. 动词充当谓语的同中有异
(下列句子中\仅\用作副词表示范围小,数量少的是:(AB) A.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 B. 齐备奔走,仅以身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C.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D. 自是下谪江陵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白居易《与元九书》)
古代汉 语的代词体系里现代汉语代词体系中所没有的是:(AB) A. 无定代词 B. 辅助性代词 C. 特指代词 D. 疑问代词
(下列语句中,属于形容词和助动词组合的是 (ABCD)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上) B.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韩非子?说林) C. 又安敢毒邪?(柳宗元《捕蛇者说》) D. 自上观之,至于子骨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
(古今汉语里代词体系的差异包括:(ABCD) A. 总体体系的差异; B. 人称代词体系的差异; C. 指示代词体系的差异; D. 疑问代词体系的差异
('\被\字式产生后能在口语里取代先秦汉语的几种被动句式的原因是:(BC) A. 政府规范统一。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IT计算机、计划方案、外语学习、行业论文以及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一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必有忍也 若能有济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