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所有之的用法于的意思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及用法: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表示并列时 ,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四)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2.介词,相当于"于"。

出,跳梁乎井干之上。(《秋水》)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进行翻译。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选择)

(一)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猗。(《伐檀》)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词类活用怎么翻译?  

了解词类活用前,首先要了解词类活用的本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渡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陈涉世家》     

——向东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称王 从其中归纳出本质,我们发现,名词活用为动词,本质是一个动宾结构,但是省略了动词,只剩下宾语。除了第三个,东在这里是一个状语,但是同样省略了动词,这一类只用在方位名词上。

第二类:方式作状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愚公移山》 翻译方式:名词前加一个“用” 第三类:比喻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翻译方式:名词前加一个“像”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 翻译方式:原词后面加一个“的”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翻译方法:形容词前加“变” 使动用法(这个容易错) 使动用法分为名词使动,形容词使动以及动词使动。 名词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成为王 翻译方法:前面加“使成为” 形容词使动: 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弱——使变弱 翻译方法:前面加“使变” 动词使动: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舞——使舞 翻译方法:前面直接加“使” 意动用法(易错): 名词意动: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侣——认为XX是朋友 翻译方法:认为XX+名词 形容词意动: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怪——认为XX奇怪 翻译方法:认为XX+形容词 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较少,而且看了都知道)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补充一下,现代文里面也有一些活用的现象,比如说: “这个人很二”     “二”就是动词 “你傻逼呀”     这个“傻逼”就是动词  通假字怎么破? 通假字在出题的范围不会局限于课本之内的内容,因为通假字是古文里很常用的一种现象,大量存在,只要看见音同,音近,意义无关,相互取代,就可能会是通假字。如果你觉得AB,把B代进去如果意思通,那就是通假。

【虚词篇】 首先一个重要的理念:虚词不光是在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还在考文言的语法句式。 有些区分的题目,只要区分了虚词的语法功能,可以直接区分。 因此了解文言虚词,一定还要了解文言句式语法。  

【文言文十八常用虚词】:每个虚词后面都用相应的记忆方法,每个词不超过十个字,十八个虚词一共不超过一百八十个字  

【而】——并承转饰 表示并列,“又”。左右词性差不多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表示递进、承接,“并且”“就”“接着”(最重要的意思)。只要有先后,就会有承接,在时间上是承接,在逻辑上是递进。不过高考上不会要你区分承接还是递进。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表示转折,“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③小学而大遗。(《师说》) 表示修饰。相当于“地”,修饰后面的动词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以】——靠(方式)、来(表目的)、把(表对象)、因(原因)、于(除了被动其他三个意思都有)、而(除了转折其他三个意思都有) 表示工具、手段、凭借,“靠”“拿”“用”“凭着”。 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3.表示对象,相当于“把”。 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表示原因,相当于“因”。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表示时空,相当于“于”。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相当于“而”。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于】(相当于attobythan四个介词。时空对象被动比较) 表示时空,“在”“从”“到”。 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逍遥游》)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③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 表示对象,“向”“对”“对于”。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②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鸿门宴》)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表示被动。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表示比较。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乎】(于的所有意思都可以表示,被动比较少。同时还可以表示三种语气“疑问”“感叹”“猜测”,相当于“问叹度”,都放在句末,是句末的语气助词) 用作语气助词。 表疑问、反问语气。“吗”“呢”。 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的时空、对象、伴随、比较,很少表示被动。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  

【之】——代、的、取独、宾前、定后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指示代词,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助词。 表示领属,“的”。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②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取消句子独立性,位于主谓之间。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③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宾语提前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定语后置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补足音节,无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其】——代、问(句首)、度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形容词第三人称,“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未有知其修者。(《逍遥游》) 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代词第三人称,“他”“它”(包括复数)。 ①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远指代词,“那”“那个”“那些”“那里”。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近指代词,“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特指代词,“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其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何】——问(代+副)、叹(常与其搭配) (一)用作疑问词。 作状语,副词,“为什么”“怎么”。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作宾语,代词,“哪里”“什么”。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作定语,形容词,“什么”“哪”。 ①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用作感叹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焉】——兼、安(疑问词)、也。兼词还是无义的区分是高考常考的。 兼词,“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③有鱼焉,其广数千里。(《逍遥游》) ④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⑤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疑问词,“在哪里”“从哪里”“怎么”。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③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表示停顿。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者】——一个结构(adj./v. +者)+一个句式(判断句)。 “……者”结构,把动词、形容词变成它的主语,“……的人”“……的东西”。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 ②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③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房宫赋》) 助词。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鸿门宴》) ②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 定语后置标志。 判断句标志。  

【所】——一个结构(所+v.+一个句式(为所句) 助词。“所+动词”结构,表示动词的宾语,“所……的人”“所……的事物”。 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④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 ⑤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⑥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表示被动,“为……所……”结构。  

【乃】——就、竟、是 表示顺承,“才”“这才”“就”。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④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却”“竟然”“反而”。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表示判断,“是”“就是”。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且】——并且(并列)、况且(递进)、尚且(让步)、将且(时态) 表示并列,“而且”“并且”“又……又……”“一面……一面……”。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表示递进,“况且”“再说”。 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表示让步,“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表示时态,“将要”。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 ④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若】——你、如果、好像 表示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表示假设,“如果”“假设”。 ①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表示相似,“好像”、“如”。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兰亭集序》)  

【为】按照读音分。 二声: 句尾表反问语气。 为所句表被动。 四声:目的、对象 除了第一个意思其他的意思都在句尾,因此看到为字,一个在句尾一个不在句尾意思肯定不同。 表示被动,“为……所……”结构或单独用。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表示原因、目的,“为了”“因为”。 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表示对象,“给”“替”。 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④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因】——趁(少用但常考)、由(少用但常考)、就、因、据、借 趁机。 ①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于是。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因为。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依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则】——就是 就。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也】——判断(者也句),语气(四种用法不要求区分,因为在所有的语气中都无义、但是这个字去不去掉原来的意思都一样),停顿(主谓之间)。 前两个意思一定在句尾,最后一个意思一定在句中。 表示判断,“……者……也”。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表示陈述、疑问、感叹。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③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④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表示停顿,位于主谓之间。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④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⑤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逍遥游》) ⑥汤之问棘也是已。(《逍遥游》)  

【与】——withthanand(←第三声)。叹(第二声) 表示伴随,“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③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④怀王与诸将约。(《鸿门宴》) ⑤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⑦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表示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表示并列。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②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通“欤”,表示感叹或疑问。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常考文言虚词的实词意义】(虚词题里面出现这些很有可能就是错的)  所:处所。 为:①做;②认为;③是。 ①做;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则芥为之舟。(《逍遥游》) ②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③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以:认为。 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因:①沿袭;②寄托。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与:①给予;②交往;③赞同;④参与。 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③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则:①效法;②法则。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 ②宣其德行,顺其宪则。(《国语·晋语》) 之: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分别指出下列句中 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⑵我持白璧一双,欲与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鸿门宴》) ⑶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⑷场主积薪其中。(《狼》) ⑸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⑹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对楚王问》) ⑺庄辛曰: 臣诚见其必然者也。 (《战国策 · 楚策》)     

⑻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 ⑼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⑽诸将以其故不亲附。(《陈涉世家》) ⑾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⑿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左传》)   ⒀其济,君之灵也。(《左传》)   ⒁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⒂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   ⒃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去私》)   ⒄诸君其筹之。(《方腊起义》)            ⒅我自来东,零雨其蒙。(《诗经 · 东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愚公移山所有之的用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