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的四个经纬度 都是 0 在哪都是50%,那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从四个纬度审视美国_小宗师专辑:精选伦理小说阅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认识美国,从李诚入手要想探测任何的高深,都必须从细微处入手。当然,要想了解美国,那也得先去了解美国人,因为他们是美国的灵魂。只有透过他们的内心,才可以窥探到美国精神意义上的真正本质,以及他们对中国人持有的相关态度。“我不知道”。“我没有钱”。“听不懂”……是李诚(Ted lee)文化衫的主要内容。有一天他穿了件“没办法”的T恤,见到我双手一摊:“没办法”。随即做个鬼脸。一天,李诚穿了件印有中国国旗的运动衫,我见了,就戏言他是“穿着中国衫,跳着美国心”的人。岂料他滑稽回答:“我是鸡蛋,皮是白色的,心则是黄色的。”李诚的一举一动成了架设“中国文字”和“美国个性文化”的重要桥梁。我只是力求素描似地展现一位活生生的美国人的生存现状,所以,过多的修饰或者扩张都是多余的。写李诚,再去关注他,更加的原因是能够通过他,让我们全面去触摸一个美国人的内在。他是一个美国人。一个极其普通的没有任何声望的美国男人。他对中华文化的热衷和喜爱溢于言表,经常的,他会笑称自己可能是投错了胎,他应该生长在世界的东方才对。要想探测任何的高深,必须从细微处入手。当然,要想了解美国,那也得先去了解美国人,因为他们是美国的灵魂。只有透过他们的内心,才可以窥探到美国精神意义上的真正本质,以及他们对中国人持有的相关态度。他的名字叫Ted lee,不过他特地为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李诚。究其原因,一来在中国李姓是大姓,历史上不乏李姓的皇亲国戚。“诚”乃做人之本,于是在一番考证之后,Ted lee为自己取名为“李诚”。李诚(Ted lee)就象是一个喜剧演员,他在举手投足间都是相当吸引人的眼球。只要是在公众的场合,他注定会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和焦点。我到美国认识的第一个美国人,就是李诚。还记得在亚特兰大郊区那家中国餐馆的门口,一辆小车急驰而来,然后,十分潇洒而标准地停在所划定的停车位上。从车上走下来一个大胡子身材魁梧穿着T恤的美国人,他热情地迎上来就像老朋友似地与我们握手:“我是李诚。欢迎你们。”在不怎么流利地说过蹩脚的中文后,他耸耸肩伸出双手作拥抱状,向我们表达了美国式的热情和友好。弄得我们几个大老爷们手足无措,很不适应。促使我对他产生浓厚兴趣的,是他的衣服后背上映着两个硕大而醒目的正楷书法汉字——“您好”。雪白的T恤黑色的字,几乎占据了他的宽厚背部的三分之一,那二个蕴透着真诚的中国汉字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过目不忘。作为一个中国人,在那块满眼英文的世界里,能见到如此流动而又独特的文字风景,心底难免涌起阵阵的涟漪。“您好”这一词汇在中国人看来,极易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这两个字从李诚的口中脱口而出,却真实的让人感受到一个美国人对中国人表露无遗的亲近。听着美国人说出了“您好”,对于来自古老方块字国度的我,油然的对他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和敬意。刚刚认识李诚的那天,看到他夸张的“异域文化”T恤衫,我私下还思忖着,难道美国人也喜欢拿中国的汉字作秀?可在以后相互接触的时间里,我看到了他不断地更换新的T恤,之后,我方理解李诚的一切并不是刻意做作的。“我不知道”。“我没有钱”。“听不懂”……是李诚文化衫的主要内容。有一天他穿了件“没办法”的T恤,见到我双手一摊:“没办法”。随即做个鬼脸,那样的俏皮出现在他的面容上,煞是逗人喜爱。后来,李诚请我们到他的家里作客。那天,李诚又别出心裁地穿了件画有中国水墨竹的文化衫,文化衫上还出人意料的写着“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几个中国文字。美国是个多元化并且极力张扬自我个性的国度,李诚穿着印有中国文字的文化衫,在美国人的眼里是司空见惯的。美国人的个性张扬不仅是体现在穿着上,饮食、住行、言谈举止等一切的生活文化都深深的烙下了小我的印痕。在这众多的生活文化元素中,首要的以穿着极易显见,因为每个人每天都是要穿衣出门的。当然,那些爱暴露的赤身裸体的美国人除外。一天,李诚穿着印有中国国旗的运动衫,我见了,就戏言他是“穿着中国衫,跳着美国心”的人。岂料他的回答更为滑稽:“我是鸡蛋,皮是白色的,心则是黄色的。”看着忍俊不禁的李诚,让我想起泛滥成灾的美国国旗。美国人根据自己的主体价值观孕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们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任何政党或政府都是变换的暂存的,只有美国能够长久存在。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呈现出一道奇特的景观,那就是近乎于滥用的国旗。无论是议会大厦、司法行政机关,还是学校、公司、宾馆、商场,几乎没有不挂国旗的。一些快餐店、加油站、市民或农场主的门前或屋顶上也张挂着国旗。航天器、警车、私家小飞机、私人游艇、货车尾部、遮雨蓬、阵亡将士棺木经常可见国旗或喷印的国旗图案。甚至在待价而沽的花旗参包装、小指甲刀、礼帽、内裤、文胸、T恤、雨伞和旅游鞋上都不乏星条旗图案。在华盛顿纪念碑下,50面美国国旗猎猎作响,令人神情为之一振。据说老布什在访问中国时曾送过一双印有中美国旗图案的皮靴给李鹏总理,颇令国人尴尬。在迪斯尼乐园,我摄下了一个难得的镜头。一对行色匆匆的青年男女,刚看到星条旗之歌伴奏下的降旗仪式,马上驻足伫立,仰望国旗,并将右掌置于左胸前,神情自然而又很虔诚。美国人的国旗意识可见一斑。美国儿童上幼儿园就学画美国国旗,中小学每周还要举行升降国旗、唱国歌的仪式。美国还将每年的6月14日设为国旗日,各州都要举行各种纪念仪式,并在公共场所悬挂国旗。每年国庆节,举国更是成了星条旗的海洋。国旗在美国受尊重的程度,以及围绕国旗大肆宣扬民族精神的做法,在世界范围内是很少见的。美国是个移民社会,为了保证每个新入籍的移民对美国的忠诚,美国实行着多种形式的“洗脑换心”工作。每年举行的外国移民加入美国国籍的宣誓仪式,成千上万的移民们在美国国旗下,集体宣誓将效忠美国之后,才能拿到绿卡,成为美国正式的一员。美国一些公司用爱国主义作为广告主题打动人心,赢得市场。雪佛莱汽车公司的广告不提及汽车任何的优点和性能,而是反复强调伟大的美国,了不起的美国,勤劳的美国人民。在一个电视广告里,占有一分钟的画面,不停地向观众展现美国国旗,以慢镜头描绘各种感人的场面,美国人民的工作、生活情况,从加州到纽约,全美30多处景致清晰可辨,不时插进雪佛莱汽车的图像,这种广告效果出人意料地好,既激发了美国人的爱国热情,又吸引了一大批雪佛莱汽车的购买者。有一次,我很好奇地问李诚“为何要穿这些印有中国文字的文化衫”时,他同样的给了我一个鬼脸,象个孩子似的风趣地说:“好玩。”后来,李诚夫妇请我们到他家做客,见到他家客厅的桌上放有一本薄薄的《外国人学汉语速成》时,我的心中才逐渐地打开了所要了解的谜底。原来他是想以这样的方式促进自己去学习中文。李诚同样的也毫无保留的向我坦言,穿文化衫于他也是一种时尚,他说很多美国人根本不能领会文化衫上文字的意思,只觉得是反映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图案。当然,也有一些能看懂的美国人。那些能够看懂的人都会向他竖起大拇指,而后再与他激烈的拥抱一下。就李诚的穿着而言,某种意义上,李诚的个人行为成了架设“中国文字”和“美国个性文化”的重要桥梁。“你的那些T恤衫在哪儿定做的?”每当我的好奇忍不住时就问李诚。“你们的桂林。”李诚的回答倒也是干净利落,“那儿是我最神往的地方。”原来在五年前,李诚随两个在广西柳州支教的美国志愿者来到桂林,在亲历了令人陶醉的东方“甲天下”的山水过后,已是50多岁的他竟发誓要学好中文,且当时就在阳朔的街头专门的印制了10件“汉语T恤衫”,然后,欣喜若狂地带回美国,再然后,一直不间断的更换着不同的中国文字T恤衫。李诚最喜欢邓丽君、张学友的歌曲,在车上也全是放中国音乐的CD。李诚的家里,同样是一个中西文化的聚集地,他家收藏的中国古董不少,壁炉上挂着一幅硕大的桂林山水画扇面,还有成都的脸谱,架子上竹编的茶盅、茶壶、秦兵马俑,还有一些中国正宗的陶器等,那些都作为陈列品放在他认为最恰当的地方,为了衬托艺术的感官效果,李诚在有的地方甚至用追光加以突出。在李诚的家里,他专门的为我们翻箱倒柜,把他所珍藏的宝贝都一一的拿了出来。还在我们惊诧的眼前提出了一个北京的遛鸟笼,后又不知什么时候拿出了一个旧时送饭的竹笼。每当李诚向我们展示着他的宝贝时,他的快乐和神情就像一个兴奋的小孩,因而也引得我们捧腹大笑。与我们同行的陈晓蓉住在李诚的家,陈晓蓉特地将一个从成都带去的古式茶壶赠送给了他。看着雕着虎的茶壶,李诚夫妇仔细的端详了好久,当得知可从壶底进水壶嘴里出水的秘诀时,李诚高兴地手舞足蹈,举起大拇指连声地用中文说:“我喜欢。”看他那兴奋样,我们也都笑了。我们这次特地带给李诚的“成都特产”是一件“24乐伎图”,没想到,他接过后就爱不释手地挂在壁炉的上方,这是古蜀王时期的丝绸复制品。站在用蜀绣织成的取材于成都永陵博物馆的巨幅24乐伎图前,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震撼,这些古老的东方文化元素于李诚或许根本看不懂,但我却从他的神情上看出,他的内心和神往是极具赋有“东方情绪”的,他对他的中国陈列室是相当的得意和满足。李诚说每一次来中国,他都要买很多“中国痕迹”或蕴藏“中国文化元素”的“纪念品”回到美国去,如果有可能,他还想专门弄一个中国特色的私人博物馆,供那些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的美国同胞参观学习。在美国,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李诚就会在家里摆弄着那些心爱的宝贝。算起来,他已经到过中国有5次之多了。难怪他对中国的一切都怀有浓厚的兴趣。美国人一般不在家里请客,除非是他们认为十分珍贵的客人。显然,李诚把我们当成十分珍贵的客人了。他热爱中国,自然也喜欢中国人。本来说好6点李诚过来接我们吃晚饭的,没想到下午4时刚过,他就出现在我们的房门口,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向我们问好。李诚为我们准备的晚餐很是丰富,他的太太在家专门制作了烤牛肉、烤虾,还有蔬菜沙拉,以及餐后的甜点心等。即使这样,在我们看来也觉得略显简单和单调。美国人对吃几乎没什么讲究和研究,不管是便餐还是盛筵,都大同小异,反来复去就那么几道菜。其实,他们的做饭是相当的简单,先把各种调料弄好,然后放在室外的烤箱里,再然后的一会儿就成了。远不像我们中国的饮食这么讲究色香味美。但从内心来讲,我还是很感激他们。因此,练过8年书法涂鸦的我,特地为他们写了两幅字,没想到李诚捧在手里很是激动,连声叹谢,说,一定会珍藏。我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我那几个字写得并不是多么的好,但我知道,在李诚的眼里,任何的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有价值的。相对于我曾在《欲望欧罗巴》中撰写《艺术之宫?历史之宫?》的篇章中提到的,有许多的西方艺术院、大都会、博物馆等,他们所收藏的珍品或是所谓的艺术品有相当的部分都是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获得的,尽管也是收藏,但我们却能隐约的看见硝烟与鲜血。而眼前的李诚是平静舒坦的,他让我们见到了美国的另一面,一个美国人的最简单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李诚的家是一栋两层别墅。李诚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10年前别墅造好后,全是他和妻子一手一脚自己给装修的。慢工出细活,他们总共花了5年的时间装修,一直到5年前才搬进新居。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对生活的闲散态度,至今,别墅里一个房间的壁柜门还没完工。厕所的顶灯是换了一个又一个,每次在调换后都是不尽人意,所以,到了现在也还未完工。李诚夫妇俩非常的热爱生活,可以说,为了达到所想要的生活品质,他们一直在现实中追求着完美。我知道,美国人对卫生间的要求很苛刻,所有的设施都要装备得尽善尽美。更何况他们是追求完美享受生活的人,也就难怪他们非要亲自动手不可。在那极具赋有情调的别墅里,楼梯间挂满了李诚夫妇儿女们由小到大不同时期的照片,有黑白,也有彩色,滤去微微发黄的岁月沉积,映入我们眼里的,是灿烂而活泼的美国少年翩翩向我们走来,看上去一切显得是那样的温馨和幸福。李诚的家占地约两亩左右,除了独幢别墅之外,还有一个停车库(他家有三辆车)和一个游泳池。举目遥望,这里零零星星散落的其他别墅也大多如此,有的则更为豪华。事实上,住在这儿乡下的人大多是有钱人,就在李诚的附近的别墅里,住着的有工程师、科学家、飞行员和银行家等。他们都在外地的城市工作,周末的时候就像季候鸟一样的回到这里生活,或是安度晚年。让我深刻的感觉到李诚热爱生活的还有另一面,他们居住的一楼有个专门用于展示标本的展览室,那是一些鹿头和鱼的标本,里面还陈列着5支十分精美的猎枪。在部队里当过兵的李诚以前是个好猎手,那些制成标本的鹿和鱼都是他在家附近射杀的。即使是制作成标本后放在屋子里,鹿头也显得十分的生动。在我们面前摆弄着猎枪,看上去李诚很开心,他说已经好久没使用它了。他说现在他家周围还经常的有驴、松鼠等动物出没,每次让他看到都是手痒痒的。这儿开发的时间不长,因为这里原先是一片森林。前些年,这儿出没的野生动物较多,尤其是以鹿居多,因此许多的交通事故都是鹿在夜里制造的。这也是让政府头疼的问题,为了限制鹿的过度繁衍,政府后来放宽政策,允许市民打猎。现在,鹿的数量逐年的在减少了,原先下过捕杀令的政府似乎也动了恻隐之心,他们又重新的限制市民对鹿进行大肆的捕杀。柏油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中,我常常看到有鹿头的标志,开始还以为这里的养鹿场特别的多,后来终于明白,那是提醒路上过往的司机,这些地段时常有鹿穿过。李诚真正是个大玩家。他家里的猫已有14岁了,据说同岁的狗的寿命是敌不过猫的,李诚曾经养过同样年岁的狗,却是抗不过岁月的侵蚀,已经命归西天了。为此,李诚夫妇的心情难受了好长一段时间。李诚特别欢迎中国客人的到来,在此次的学生中,有两名女孩子住在他家里。据两位女孩子讲,他每天都要缠着她们教他一些中文用语,然后再想方设法的进行强化。李诚做事十分的认真,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跑上跑下一点儿也不知道疲倦,似乎像小孩子一样那么轻松快乐地投入去做他所喜欢的事。他常用“您好”,“不行”,“向右”等简短的中文词语与你交流,有时让人听了忍俊不禁,有时却又显得正儿八经。还记得那是在8月1日的晚间,我们特地在一个美国人家的草坪上吃烤肉,我因为身体不舒服,没参加。心细的李诚却一直不停地在追问:“张夫怎么了?”“他有什么不高兴吗?”“我们哪里做得不好?”直到人们骗他说“他要回去写文章”后,他方停止追问。次日上午见到我,他仍是特地问我。并说“跳舞好好耍,你太遗憾了。”他还一边说着一边扭动着屁股。怎么看就怎么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对李诚的好感直接影响到对他妻子的好感。李诚的夫人名叫Charlotte Lee,是一位贤达施礼的美国女人,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们刚刚抵达这里时,她就把我们一行20多人的学习、生活档案完全的安排好了。在这里,14天的安排细化到每小时,每人一本文件夹,并给每一个学生联系安排好了一户美国家庭(来这里考察的学生都分别住在他们临时的美国父母家里,以便更多的交流与学习),这让我们一到教会就能看到墙壁上有一个特别的专栏。专栏里,我们的名字和照片都标明的很清楚,稍微醒目的还有“中国式”的大红花。负责在交流中教会教务处的主任哈里森介绍,这些工作都是Charlotte Lee一个人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的。要知道,这里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义务的,没有任何的经济报酬。这个哈里森记忆力惊人,我们刚到两天时间,他就可以全部有准备地叫出20多人的名字了。在李诚家里用餐时,我还从Charlotte Lee口里得知,本来他们是想出去旅游的。但得知我们要来,他们丝毫不犹豫的又改了行期。十多天的时间,我每天都看到李诚和太太早早地赶到教会,然后笑嘻嘻地一刻不停地忙着服务,这是让我很感动的。透过李诚夫妇的背影,让我想起了一部震撼灵魂的美国影片——《世贸中心》。《世贸中心》这部影片是根据“9·11”事件中两位救援人员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影片以写实手法呈现的一切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突然袭来的巨大灾难;第一时间奔向灾难现场的警员和消防队员们;在双子塔随时可能轰然倒塌的险况面前,一群港务局警员置生死于度外、为救同胞毅然赴险;双塔的倒塌导致众多警员遇难,率先冲进大楼救人的港务局警员,他们在身陷几十米深瓦砾坑并被钢筋水泥卡住身体的危情下,仍然在挑战生理的极限——他们承受着伤痛折磨、建筑垃圾的重压和周围高温的烘烤,但对生活、对妻儿的爱支撑着他们坚持下去、决不放弃;听从内心召唤专程飞纽约赶赴现场援救的前海军陆战队员……就像“李诚们”一样,这是一批普通人,平时工作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但他们又都是美国的精英,他们忠诚、敬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勇往直前。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精神的深广和人性的光辉。记得《世贸中心》画外音正是这么说的:他们“都是美国的精英,当危险到来时,他们冲在最前面。”这部影片表达的“精英”观很平实。不像我们眼里的精英。一说到“精英”,就特指那些身居高位、占据着超乎一般水平的社会资源的人,他们视敬业、忠诚、尽责的公民为国家精英。在中国语境下,人们对这样的精英观相当的陌生,但它与民主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十分吻合。美国是一个充满义工的国家。据一份资料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年龄在14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已逾一亿人次的人参加过各种志愿者活动。美国志愿服务的项目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包括帮助病人、残疾人、弱智者、无生活能力的人和孤寡老人料理生活;教育贫困儿童识字;为贫困家庭的人检查和防治疾病,为他们补习文化课和科学知识;帮助酗酒者和吸毒者戒酒瘾毒瘾;为儿童接种疫苗;修建城市花园以及照顾小孩等。此外运动员为儿童辅导体育,艺术家为民间团体和非盈利组织从事培训工作进行义演等。还有数百万人在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地区工作和服务。在美国,各种福利组织和非盈利团体大约有5000多个,有全国性的、地方性的以及民间志愿者组织的,它们的经费来源多为教会、慈善机构和个人捐款,极少数来自政府。勿庸置疑,李诚夫妇就是他们中最为普通的一员。李诚有一儿二女,现在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家里就夫妇俩居住,只有到了节假日,全家人才会团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在两层楼的别墅里,到处弥漫着家庭的温馨与甜美,他们的孩子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照片随处可见。李诚年轻时是个空军飞行员,太太在银行工作。在太太做饭之时,他拿出一大撂影集给我们看。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还有一些因为年代久远而泛黄的,还有各种各样制作精美的,无论李诚给我们看哪样,都让我们爱不释手。这些影集基本上可谓是李诚的人生档案。年轻时的李诚真的帅气十足,同样如此,太太Charlotte Lee也是一个标志的美人儿,按我们东方人的目测标准,可真是郎才女貌。李诚早期的照片资料是最为丰富的。最让我难忘的是李诚在部队时与飞机的留影,每张照片的角度都不同,姿势也不一样。有站在飞机旁边的,还有坐在飞机上的。照片上的李诚处处显露出浪漫与时尚,让我根本看不出当时的他是一个严肃的军人。“这些照片是不是专门寄给现在的太太的?”看着得意的李诚,我笑着问他。没想到李诚听了哈哈大笑,特地到了另一间屋子里去将太太拥抱在怀,彼此相拥的夫妻俩的神情就像初恋的情人一般,甜蜜和笑意都写在了他们的脸上。紧接着,李诚又做了一个鬼脸,好象在说:“那是我的秘密武器。”这一次的西行,能够感受到这么多的珍贵,应该是我们这些中国人的福份。我在享福的同时也暗自庆幸,能够作为他们眼里珍贵的客人,真是上苍对我们的眷顾。因为同是基督徒,吴文成与李诚可谓是老朋友了。15年前来美国的老吴向我们介绍了李诚的一些背景,当年从部队退役后的李诚,用退役的钱开了三家甜点店,由于经营的不善,亏损严重,后来求神祈祷,在神的旨意下,方了清债务。后来,他将店面全租了出去,他们靠收租金过着富裕的生活。有了空闲时间的李诚夫妇便全力以赴在教会做“义务劳动”。所以,我们很感谢此次整个的行程中他们给予的无私付出。让我眼睛霎亮的一幕是在安息日那天,很调侃很活跃的李诚是不敢造次的。那天的早晨,李诚很早就起了床,然后,他在正儿八经地打理自己的衣服,他选中的是一件粉黄色衬衫和正装裤子,他的妻子则一袭长裙,穿得气质非凡。原来上午是要做周末礼拜的,但在神的面前李诚是不敢有丝毫的不恭的。相信对于记者和作家而言,李诚都是绝好的写作素材。因为,只要去发掘他的人本,从他身上散发出的每一个信息都可写为故事。他也十分配合别人为他讲故事,或许这一点与他曾有的空军身份有关。写李诚,再去关注他,更加的原因是能够通过他,让我们全面的去了解一个美国人的美德。在这里,我只是力求素描似地展现一位活生生的美国人的生存现状,所以,过多的修饰或者扩张都是多余的。2007年春节过后,李诚夫妇按捺不住对中国的向往和精神上的寂寞,又一次不远万里的来到了中国,并特地来成都看望我们。初春时节,他们一身春装,尽显盎然和时尚。我们见面的那天恰好是他的生日,寒假里的同学得知后,都各自准备了诸多的礼品送给他,我也特地送给他一本近期写好的反映成都文化的书。望着一大堆的生日礼品,李诚兴奋异常。然而这些礼品却不是一给了事的。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任王莉琳亲自主持,把李诚的“生日Party”搞得丰富多彩。同学们也都投入精力去“捉弄”起善于表演的李诚,只见李诚一会儿被蒙上眼睛,一会儿又是自行跳舞,再或者是去敲鼓……整个Party,将他们两口子逗得乐得不行。最后端上的是生日蛋糕,我们都要求李诚闭上眼睛许个愿,许完愿再吹灭蜡烛时,有宗教信仰的李诚非常虔诚地闭上了双眼。只见李诚的口里念念有词,一番深呼吸过后,他将所有的蜡烛吹灭。顷刻之间,响起热烈的掌声,那是万里之外的异乡送给他的真诚祝福。对于这样一个中西合璧的生日宴会,李诚说这是他一生以来最为快乐且是难忘的生日。李诚说了些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但看着他渐渐潮湿的双眼,我相信他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美国,让教育领略爱的真谛1636年建校的哈佛大学,比美国建国还早一个半世纪,当时的清教徒刚刚登陆,由于找不到粮食,或在新土地上种不了庄稼,许多人相继饿死。可见,他们是还没吃饱肚子就开始建立大学了。教育是美国这艘航空母舰的发动机,这一点美国人在建国前100多年就开始充分认识到了。美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家庭教育中,《圣经》是最核心的读本。由是,信仰的种子根植进了心灵的深处。“涮盘子”挣学费养活自己,对美国孩子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美国,除了很少的富家子弟,一般的美国年轻人都已经进入自立或者半自立状态。他们没有任何的挑剔,什么都干,非常能吃苦耐劳。教育赋予人们最本质的东西,不是“成功”,乃是“爱”。美国的爱的教育,给我们提供了最有力的范本。我们的教育中,“爱的缺席”却是常常凸现。关于中美教育对比的文章和书籍,可以称得上汗牛充栋。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思维,从战术到战略……之所以还要把这个话题拾起来再探讨,主要缘于两点。一是我本身是学师范教育管理的,这些年来对教育也有诸多的耳濡目染;二是这次文化交流中,还有一支特种部队,他们是由22个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生组成的,他们不但年龄不等,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都是学有所长的特长生。从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中国同龄孩子的一些浓缩标本。请让我先放下这些“标本”,看看我在美国对教育的所见所闻。美国的大学无疑是美国精神的具体展示,美国大学的校园无疑就是一个偌大的社区或是公园。日参观楚特·莫考特大学Truett-McConneLL学院,该校一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向我们介绍说,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班17个人,全校400多名学生。图书馆可以自由上网,完成论文,网上可浏览一切你所需要的东西。学生每周只有两天时间的课。他还幽默地说:“其余的时间,你的事情你做主。”次日我们又到乔治亚大学格利芬分校。校园很宽也很漂亮,学校以农业和环境科学为主研方向。这里有全美一流的农业研究所,在校园里有一个十分先进的气象站,每1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设施都是全自动的,直接将数据传到电脑上处理,气象站主要服务于农业。温度、湿度等气象情况一目了然,十分先进。在这里实习的博士生房纯告诉我们,象这样的气象站共有71个,只有两个人管理,一个人维护,一个人写电脑程序。房纯来自中国福建,中国农大毕业后,已在美国8年时间了。在这所大学的中国教授还有其他几位。张宗仁教授在这儿已工作了25年,他是研究植物病理学的。身着休闲短裤、旅行鞋的他,在实验室给我们介绍时根本就不像一位教授,就像一位马上要出门远行的旅行者,那么随意和自然,其他几位教授同样如此。跟我们想象中的教授模样完全两样。这些教授的实验室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实验室,张宗仁教授的实验室里挂满了他与家人在野外合影的照片,还有不同种类的宠物猫的图片,完全像家里的书房一样。另一位教授的实验室基本成了蝴蝶的天堂,我们看到的几个教授实验室都不是很大,但都极具个性,堪称“个性化兼具人性化实验室”,让我们看了真是羡慕。北大中文系毕业赴美的薛涌,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清华某系1989级毕业生在美国聚会,大家屈指一算,大部分同学都在美国,留在国内的反而是凤毛麟角。事实上,这一现象不仅限于清华。北大、科大、复旦……中国名校不知有多少班,同学聚会在美国要比在中国更方便。薛涌认为这无疑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高等教育正在全球化,美国的大学又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领头羊,中国则是跟在后面的羊群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这样的一组数据充分为“领头羊”垫底:外国留学生给美国的GDP贡献每年增添130亿美元;学年,在美的外国留学生接近60万;中国留学生占世界留学生总数的10%,远远超出排在第二的印度(4%);美国对外国留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出口国;在北大等中国著名高校的一些系,有1/3的教授拥有美国的博士学位……高等教育全球化已经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有专家称,未来几十年内美国的高校无疑会主宰全球化的高等教育。全球化在逐步繁衍的过程中,美国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主体影响部分,许多中国学生想在美国的大学拿到学位,许多美国的博士则要到中国的大学获得教职。由此,未来美国大学对中国的教育影响将更大。美国联邦政府非常重视优秀学生的培养,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成绩优秀,除了可以申请奖学金之外,还可获得企业或公司的帮助,例如高中学生(年满16周岁)购买汽车,可减免部分保险税。美国学生上大学不难,但要上理想的大学仍然很难,因为理想的大学在美国毕竟是少数,所以许多学生并不是学完大学四年课程,拿到了学士学位就可高枕无忧,他们还是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进行学习。美国高中学生一般在一年中学习180天,每天上四节课(主课),每节课为90分钟(相当于我国45分钟的7节课),而之所以说宽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密度小,二是课后作业量小。美国宽松的学习环境主要跟宽松的高考制度有关,美国高中学生毕业后,会有四次考大学的机会。众多的大学以及大学与中学的衔接紧密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空间,以乔治亚州为例,这个州共有100多所大学(包括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考大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学生在念四年高中过程中,好的学生在基本学完高中课程的基础上,可以选学大学的课程。州或教育部再组织统一考试(正像我们国家的自考一样),这样为学生深入大学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好,乔治亚州的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毕业的学生有95%可以就业。这样,读书的学生对待学习感受的压力就会相对的减少。不仅如此,大量的美国青年在大学毕业后,都可以随意地选择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根本不打算找一个稳定工作,然后再像卖苦力一般的辛劳自己,他们会选择痛快地玩,他们几十年的人生都是在“打零工”。美国青年不会在打工时觉得自己“屈才”了而痛感命运的不公,他们更不会怨天怨地或自怨自艾。对任何一份临时工作,他们只在意工资的高低,丝毫没有尊严上的贵贱之分。一个人可能中午在为别人端盘子,也会收着别人施舍的小费,可是到了晚上,他的身份就会发生转化,他会很高贵或洒脱地坐在酒吧里,享受别人为他提供的的服务,而他也会如白天的消费者一样付给别人小费。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这交换的角色中有什么区别。如果现在告诉他们,中国有工资很高的餐馆打工,他们肯定会奔走相告,相约而去,绝对不会因为身份的变更而觉得是丢了份。“涮盘子”挣学费养活自己,对他们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美国的年轻人,一般很早就有打工的经验,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试着打点零工。美国的家长有时为了从小锻炼他们的“打工”能力,甚至先让孩子从家务活儿“打”起,让他们承包一些家务,挣一些“小工资”。这不由得想起新东方的CEO俞敏洪讲的一个故事:他在美国的邻居,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想独自到非洲去旅行,父母满口答应其请求,就是不给路费,这孩子只好自己挣,帮周围的住户草坪剪草、浇花什么的,在七月的骄阳下割得满脸通红……两个月后挣够了去非洲的费用,半个月从非洲回来,已经是晒得很黑了。可俞敏洪说这孩子见到他时,却是十分的兴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美国一位小孩为何完成了在非洲缺水区打井的梦想。在美国,除了很少的富家子弟,一般的美国年轻人都已经进入自立或者半自立状态。他们没有任何的挑剔,什么都干,非常能吃苦耐劳。在我们眼里,美国的教学方式显得十分另类,但其能力培养的自然流露,却很受用也深受同学们喜爱。有一堂课是到附近的超市问商品价格。主要是考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每一张作业单上有20多个商品,这些商品在货架上都有,同学们便拿着单子,把单子上的货物名称同货架上的货物核对无误后,将货架上货物的定价抄到单子上相应的货物名下面,看似简单,但一些同学却显得手脚无措,在美国孩子们的带领下,我们的中国孩子慢慢地进入了角色。这些超市的工作人员都很热情,主动介绍并随时给予帮助,看得出来,这里经常都举行类似的“教学活动”,成为美国学生的第二课堂。还有一节课是认识体育项目,看图识字,识名词,面对那些单词,一些学生显得有些手脚无措。老师有8个助手,这些助手中有10岁左右的孩子,也有六旬长者,每一个助手的介绍出场都是以全体鼓掌的方式隆重推出,坐定之后,教学双方极其投入,气氛十分融洽,两张图两张文字,有趣的是看着图,在文字上找答案,然后在文字上的几个答案中找出一个正确的番号标在图的下方,算是完成了一道作业题。这对于枯燥无味的中国学生学英语而言,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诚将一个新的棒球和球杆给同学们讲解其要领,另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已经画出了有关棒球规则的“线路图”。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到球场一显身手了,随行的中国学生都没打过棒球,可在老师的教授下,短短半个钟头,打起来却津津有味。面对着“你会什么?”的填空题,上了年岁的老外们十分认真地相互询问,而中国的孩子们却说“你就说都会嘛”。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以换得最省心最快捷的时间而沾沾自喜,因为在每个学生交作业后,老师会对待优异成绩者给予当众表扬。紧接着是两张橙黄色的纸,上面有用英语和图示问“你喜欢什么乐器”的问答,分6个组彼此进行强化交流,一来让学生们了解东西方乐器,二来认识不熟悉的英语单词。在讲坛上有一个播放器,分别是这些乐器演奏的曲目,有点像是一堂音乐课,又有点像一堂历史课和语音单词课,看似“四不象”,但很受学生们欢迎。这是美国秋季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按照规定,为了让学生购买必须的学习用品,所有商品都特地免税。超市里购物的人有不少,我们也趁这特定的“免税日”而大肆购物。在商场转悠的过程中,我私下在想,美国为他们的学生想得真是周到。上学对于美国孩子而言,无疑是一件最开心的事。晚饭时,那些即将上学的美国孩子们已经将每张桌子用五颜六色的五角星摆成一个个“心”的形状,每张桌子摆放的图案都不一样。8月过生日的同学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享受到他们的生日晚会,同学们点着生日蜡烛,许嘉澍、马嗣栗、高逸伦,还有美国过生日的孩子们一起,大家有节奏地鼓掌唱着生日歌,为他们祝福。就是用我们的评判标准来评判,这种氛围下走出去的孩子,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也都会是协调发展的。Lois Cooke曾经在中国做了6年志愿者,在柳州和遵义的地方高校执教过英语。回到美国后主要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家长是家庭教育天然的老师,他们把孩子召集在一起,用自己编写的教材教育他们。家庭教育中,《圣经》是最核心的读本。那些厚厚的《圣经》大半是现实生活映照出的一些活泼的彩色插图,孩子们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很快就熟悉了《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就此也会将信仰的种子根植进了心灵的深处。在美国,不少家庭教育的聚会,也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他们认为,在家庭聚会比在教堂聚会更接近神。这样的家庭学校,在美国有数百万之多。“在家上学”运动的理论家哈里斯教授经常引用美利坚合众国开国元勋们的原则,以保护在家施教者的权利。“在家上学”的捍卫者们,极为鄙视倡导对所有施教者实行更为严格规定的政治家们,他们认为政府应当相信公民为培养有道德的孩子所作的种种努力。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大约35位国会和州议会议员的支持,因为他们的本身也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他们认为,这种教育乃是拯救美利坚的重要举措。美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孩子从婴儿襁褓时期就跟妈妈分床睡觉,两三岁的幼儿就住自己的房间了。父母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游玩、学习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选择。比如,从小就有自己存放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房间,整理、布置属于孩子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做什么事,最多从旁提醒、参谋。我们经常听见家长对孩子说:“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这样好吗”等等,尽可能的用商量的口吻与对方对话。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喜欢学的孩子自然会努力学,为什么要强制他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人生的路让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应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如果说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那么这种教育通常起始于家庭,并由家庭渗透到学校之中。与家庭教育相比,更多的还是学校教育。SARA HART MINTER学校离我们所住的教会只有5分钟车程,在这里我们将进行一场文化交流演出。学校只有一道校门,进去后给人的感觉几乎就是一个乐园。墙壁上几乎被各式各样的绘画所覆盖,在一面墙上,我还惊奇地看到了万里长城的儿童水彩画。学校有800多名学生,全都是排着长长的队有序地进进出出,我这才感受到,美国人的排队习惯从小学开始就培养起来了。且没有一个孩子乱跑乱窜、高声喧哗,遇到有七嘴八舌的声音,老师只要敲三下,全体同学马上应和似的拍两下巴掌,声音响亮且十分整齐,顷刻之间全场便鸦雀无声,真可谓训练有素。这并不代表美国的孩子们不活跃,每当一个节目演毕,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爱程度尽情地鼓掌。我的书法作品是获得最多掌声的之一,能够短时间内在一张白纸上出神入化地写着沾有墨水的黑字,他们感到神奇也很了不起,虽然看不懂,但他们还是发出“啊啊”的惊叹声。看来古老的东方文化对于他们也有着吸附的魔力。在我们看来,每一间教室其实就是一个家,“家”里面有冰箱、电视、空调……老师坐在冰箱和空调前面,一个班24个学生,每4个学生围坐成一组,教室的四周全贴上花花绿绿的内容,教室的走廊上也是如此,环境育人,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愉悦之感。教育赋予人最本质的东西,不是“成功”,乃是“爱”。美国的爱的教育,给我们提供了最有力的范本。我们的教育中,“爱的缺席”却是常常凸现。如果说震惊中国教育的极端人物是马加爵的话,那么卢刚则是在美国人记忆中留存印象最深刻的中国留学生。1991 年11月1日,一位名叫卢刚的中国留学生制造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流血惨案:在他刚刚获得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位之后,他竟然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一位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 还有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安·柯莱瑞。当时,这一事件震惊了中美两国,也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教育弊端的尖峰讨论。爱荷华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城,爱荷华大学的医学院在全美首屈一指,爱荷华居民的文化素质在全美的评比中可谓名列前茅。美国总统大选中预选的第一站通常都是从这里开始。可以说,谁在爱荷华取得了胜利,谁就拥有了走向白宫的第一把钥匙。安·柯莱瑞是爱荷华大学最有权威的女性之一。很久以前,她的父亲曾远涉重洋,到中国传教,她也因此而出生在中国的上海。对于中国人,终身未婚的她有着特殊的感情,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予以关照与呵护,每年的感恩节和圣诞节,她总是邀请中国学生到她家中作客。然而,她却最终死在中国学生的枪口下。从此,这座小小的大学城里,诞生了一条“安·柯莱瑞大道”。日,爱荷华大学的28000名师生全体停课一天,为安·柯莱瑞举行了葬礼。追思礼拜和葬礼上,一种负疚感让多数中国学生学者都来参加。大家相对无语,神色黯然。……想不到的是,葬礼上没有黑幔,没有白纱。十字架庄重地悬在高处。讲台前鲜花锦簇,安妮的遗像就置于其中。管风琴托起的歌声在空中悠悠的回荡着: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奇异恩典,何等甘甜)……人们伸手祝福:“愿上帝的平安与你同在。”牧师说:“如果我们让仇恨笼罩这个会场,安妮的在天之灵是不会原谅我们的。”也就是这一天,在当地许多人开始对中国留学生产生了排斥心理的情况下,柯莱瑞的兄弟们强忍无限悲痛,以极大的爱心发表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书信——我们经历了突发的巨痛,我们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候失去了她。我们深以姐姐为荣,她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每一个接触她的人的尊敬和热爱——她的家庭,邻居,她遍及各国学术界的同事,学生和亲属。我们一家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不但和姐姐众多朋友一同承担悲痛,也一起分享着姐姐在世时留下的美好回忆。当我们在悲痛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因为这个周末你们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惊的。安·柯莱瑞生前最相信爱和宽恕。我们在你们悲痛的时候写这封信,为的是要分担你们的悲伤,也盼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在这痛苦的时候,安·柯莱瑞是会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的。我们知道,在此时,比我们更悲痛的,还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这样,我们就能从中一起得到安慰和支持。柯莱瑞也会这样希望的。诚挚的安·柯莱瑞博士的兄弟们弗兰克、麦克、保罗·柯莱瑞礼拜后的招待会上,弗兰克、麦克、保罗·柯莱瑞三兄弟穿梭在中国学生中间。他们明白中国学生的心灵上承载着极重的负担,他们努力与每个中国学生握手交谈。如沐春风的笑容,流露出心中真诚的爱。当时,许多女生哭了。一些男生也是在黯然的掉泪。在柯莱瑞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黄琪恩在《她仍旧在说话》一文中回忆说,大哥弗兰克握着我的手说,你知道吗?我出生在上海,中国是我的故乡。当时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心里却异常温暖。曾经担心积压在脊背上的凉意瞬间的消失了,相随的心里重负也放下了。留学生们亲切地称爱荷华城为“爱城”。并且袒言,“爱荷华河奔流如旧,我却不是昨日的我了”。事实上,无数经历过这一事件或者看过安·柯莱瑞的3位兄弟的信件的人都已经“不是昨日的我了”。南京大学教授潘知常甚至提议,面对安·柯莱瑞的3位兄弟,我们必须低下自己的头颅,这不仅仅是为了向他们致敬,而且也是为了痛定思痛!青年学者余杰建议那封信件收入我们的中学课本。理由是它能启示我们,爱的力量是何等的伟大,爱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然而,关于这封信件,却很少有国内媒体报道。从新闻的角度而言,这封信件比整个残酷的枪杀事件更有报道的价值。因为这封信战胜了邪恶与死亡,凸现了人性的高贵和宽容。这封信应该算得上美国教育给中国教育带来的一次冲撞和洗礼。这封信之后,一项以“安·柯莱瑞”命名的奖学金在爱荷华大学建立起来了,前后三名获奖者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既是美国教育的胜利,更是人类博大关怀的爱的宣言。正如高尔基说的那样,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更重要的是教育他们。然而,如何教育?教育什么?却是一个十分复杂且让不少父母头疼的事情。此次出访的孩子综合素质而言,在国内的各种评判中算得上较为优秀的孩子。可就是这帮已经很优秀的孩子,站在美国的土地上,与那些美国孩子相比,对于我这个学教育的人而言,在“看不惯”之余,同样有很多话要说。因为他们是受中国教育的孩子。无疑,这批孩子全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所有特点都在他们的身上表露无遗。出发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拎着大包小包,为儿女们送行,虽然他们中间也有已经被大学录取的学生了,家长们还是放心不下。有的甚至是七大姑八大姨都来送行,整个送别的气氛是隆重而热烈。大包小包,带了很多零食不说,不少家长还特地买了MP4、游戏机,为的是不让孩子们寂寞。当然,更多的同学则带上书本,在地球的另一半完成属于他们的暑假作业。这批孩子总体而言是极其可爱的,他们知识面宽,头脑灵活,见多识广……然而他们又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及自以为是……遇到问题时又多半会自暴自弃。在我较为仔细的观察中,孩子们的自我有时真让人难以忍受——飞机上一高三女孩为了自己方便,一定要让比她父亲还年长的一位长者让座,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女士优先”,当那位长者不予让座时,该女生竟十分的不高兴。还有孩子们在公共场所的无所顾忌也是让我不忍提及的。特别是每次用餐时大声喧哗,必须得老师要干涉几次方能“维持秩序”,每次提醒隔不了一两分钟,各种的喧哗又是热闹四起,好象不高声说话那饭就吃不下去似的。不少老美用异样的眼光紧紧地盯着他们,他们也是全然不顾的我行我素。为了与美国方进行深度的文化交流,所有的同学都在美国寄找了临时家庭,因此他们将在美国的家庭里与美国爸爸妈妈生活半个月,也是因此,他们逐将自己平时在国内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避免的带进了新的家庭,最为显见的就是在美国的家里不漱口不冲厕所。机场里只管自己的行李,甚至有的同学连自己的行李也不管……在车上,我也得到同样的待遇。12岁的高阳说:“按国际惯例,张夫请你让一下,我坐在这里。”在他们心里,这才是“与国际并肩齐行”。没办法,我只得摇摇头不跟他们一般见识,让座吧。8月1日下午在Baybara.stevens家外的草坪上吃烤肉,因为言语不和,“小胖子”和“赵眼镜”两个10多岁的孩子竟大打出手,那种凶猛和肆无忌惮,让美国孩子都看呆了,一位美国小姑娘吓得赶紧躲到大人身后惊叫不已。要知道,这样的事件在美国已经够得上警察出面了。在车上,我们的一位女同学对身边比自己小的美国男孩子竟然动手动脚,她将自己的手肆无忌惮的在美国男孩子的头上摸来摸去,弄得那位美国男孩子满脸的不好意思,最后只得自己离开了座位,可她却在嗲声嗲气一口一个“黄毛帅哥,别走嘛”。这其中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我们几个大人住在教会的别墅里,只要你的房间门是关着的,美国孩子若要进入那是肯定会敲门的,在征得室主的同意后方可进入。而中国孩子不问青红皂白,直接闯入,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然后坐在你的床上,在屋子里大叫大喊,非得将室主搅得鸡犬不宁才罢休。一些同学不经过同意就像在自家似的把别人的糖果(生日礼品)随意的吃了,各种饮料只要打开就喝一口,然后丢在一边。冰箱里的冰激凌等也是统统一扫而光,他们根本不去考虑别人的同意。因为这一切的习惯都是他们在国内的家常便饭。为了让中美孩子们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教会特地安排了很多机会。一天中午,一群在亚特兰大出生的华人学生过来,很主动并且乐意地与我们这帮同学交流。同学们似乎并不乐意与那些同样拥有黄皮肤的美国孩子在一起,他们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领会他人的在一边斗地主,各玩各的……8月6日,我们代表团一行在教会宴请美国朋友。我们的招待需用品都是在超市购买的,后再由同学们亲自动手而烹饪成的中国菜。用餐时,外国小孩大人都是习惯性地排好队,十分有礼貌地候着,没有任何人携带着浮躁和不耐烦,我拍照时他们也会友好地冲我笑一笑,没有丝毫的风生水起。相反,在饭厅里跑来跑去的,倒是作为主人的中国孩子,他们偶尔伸手去拈一颗炒花生米,或是抓一块蕃茄蛋塞进嘴里。平心而论,现在的每一个孩子都不容易,他们从小面临的压力比我们要大得多,不少孩子说“我们已经快成变形金刚了”。赴美的飞机刚刚起飞,坐在我旁边的江小舟便拿出英语书和一个本子写了起来。我问他,他说“这是假期作业,这时没事得好好温习一下”。稍后一些孩子兴奋之余,也掏出书本来“赶作业”,这让我动了几分恻隐,这一幕与我半年后再次见到他们的情景是大相径庭的。春节刚过,来自美国的李诚来到成都过生日,许多同学都应邀前往,在生日晚会前的十多分钟,同学们还爬在窗台上赶写作业,说是“明天就要开学了,必须在今天赶完才能报到入学”。这就是今天重压之下快变形的中国孩子。正如一些学者所云,中国的教育就是鞭挞一千次都不过分。但凭心而论,作为家长的每一个中国父母,为人师表的每一个中国老师,本该垂范的每一个中国成年人……在中国的教育面前,我们都是罪人。不要问我们的教育能怎么样,试问我们的社会机制又是怎样?这些年来,我们培养的大多是只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不合格产品。“果”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因”却在我们身上深埋着,但常常我们还浑然不知,依旧唱着形势大好的虚空高调。教育必须深入心灵,成为人性中的良知良能的催化剂,美国教育家米克尔约翰说过:“教育旨在培养公民的心灵和意志,以使他们获得智慧、独立性,进而获得作为一个自治公民的尊严。因此,教育自由是建设一个自由社会的基本要求。”第一个在美国大学课堂上设立“爱的教育”课程的南加州大学教授巴士卡里亚也曾经强调,一个社会应当寄希望于三种东西——真理、青年和爱。“青年”是和“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纽带是要靠教育来联结的。他认为,学校应该是世界上充满幸福快乐的地方,因为学习本身就是最大的乐事。获取知识是最幸福的享受,因为每一点新知识的汲取,都可以将一个没开化的人铸造成新人。在这蜕变的过程中,爱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线索,成为公民社会最坚固的基石。不懂得爱的人不配称之为公民,没有爱心的老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虽然如此,美国的中小学对学生行业规范要求也较严,如SARA HART MINTER学校要求学生在学校过道上行走时做到走路要抬起头,两眼正视前方;两手要反背握手在后面;走路要靠右边行(学校蓝线内侧);走路要轻步,要保持安静。美国中学生好象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下课时,老师站在门内让学生们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学生们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老师开门。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我们有幸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和美国的学生们一起听课。听课时,我一直在比较着中美两国课堂教学的异同。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如讲某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老师便会想方设法营造类似的情境,以便让同学去设想和体会在特定情境下自己的反应,进而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形。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美国学校中,没有任何地方会比图书馆更舒适。图书馆里有地毯有沙发,甚至散落着可爱的卡通靠垫。学生看书时可坐可卧、随心所欲。在这里,我们见过师生共读的温馨场面,也见过枕着书香入睡的学生。在初中和小学的图书馆,书架的高度是一定要与学生的身高相匹配的,这样以便学生能够随手的取到自己所要的书籍。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非常普遍。据一项对全美623所大学开设的2757种课程的调查,50%是涉及到伦理道德、秘书道德、医疗道德和律师道德等。如哈佛大学商学院要求一年级学生必修“决策与伦理价值”和其他职业道德课程,着重讲解企业和公司经理经常面临的职业道德问题。美国实行了从小学到高中12年全免费公立教育体制,公立中小学达到86000多所,学生总计4403.1万人。高等院校总数3706所,学生1426万人,20—24岁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为81%。学生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得资助与贷款。每名学生每年分享教育经费在7000美元以上。1995年,美国全部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高达5045亿美元,占GNP的(国民生产总值)的7.1%。美国纳税人、政府和社会以如此巨大的经费投入,不断地强化着“教育是立国之本”的思想。美国教育的目标,是形成一个不仅有知识能力,更要对自己国家、民族和文化有强烈认同和责任感的主流国度。美国政治教育的目标集中概括为“培养美国忠诚的公民”。从美国众多的奇迹就可以看到,美国的教育发展,同样是一个奇迹。从独立建国至今,不过区区两百多年的历程,猝然的衍变成今天的超级大国。之所以如此,终究有其历史原因。读史可以明智。我们在历史面前,更多的是以“四大文明古国”和欧洲历史悠久国家为参照系,根本没把美国放在眼里。然而,美国教育所走过的历程有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和丰厚的教育实践可资借鉴。让我们简短地梳理一下美国教育的发展脉络。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印第安人原始而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1607年英国殖民地在今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建立殖民地,1620年“五月花号”把一批英国人运抵普利茅斯,1636年哈佛学院成立,1647年美利坚首批公立学校问世。这个时期的教育基本上是宗立国教育模式的移植,宗教之目的就是教育之目的。移民按自己的意愿办学,不同的意愿产生不同的教育形式。移民每踏上一片土地,有两件事必须放在首位,一是修教堂,另是建学校。他们认为,教师是最好的警察,开办一所学校就等于关闭一所监狱。事实上,在那块叫做美利坚合众国以前的100多年间,其教育的理念直接影响到百年后的美国教育,一直到今天很大程度上仍旧是这样的理念。美国南北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教育的全新时期。其教育管理机构逐渐完善。1827年在200多年前“五月花号”登陆的马萨诸塞州制定了美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一城镇满500户居民便设置中学一所,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入学。这一法律比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领先了近200年。至1919年,美国各州都普及了年限不等的义务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一批诸如《2000年教育目标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等相继出台,教育被提高到直接影响美国国际地位、国际竞争成败的高度来衡量。在此后的短短几十年间,美国教育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战车,一刻不曾停歇地向前飞奔碾压,直到今天,美国的教育乃至深受教育带动的美国,则把全世界都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我们可以想象,1636年建校的哈佛大学,比美国建国还早一个半世纪,当时的清教徒刚刚登陆,由于找不到粮食,或在新土地上种不了庄稼,许多人相继饿死。可见,他们是还没吃饱肚子就开始建立大学了。这种超前意识,也是美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美国的重中之重。美国是众多国家的移民汇聚之地。各国移民都会潜移默化的将母国的学校模式移搬过来,在互相交流的观摩中,美国自然成为各国教育试验田和教育博物馆。在独立战争后,美国不断向欧洲教育学习,借之他人有所收获后又不断地自我更新,这种直触教育规律的嫁接优势,为美国的腾飞奠定了无与伦比的发展后劲。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美国日益重视对中国教育的研究,试图将中国教育的得失作为借鉴。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门成立了中国教育中心,对中国义务教育、教育财政、基础教育课程、高等教育体制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研究。我们眼里的美国,更多的是高楼林立,繁花锦簇的美国,而我们不能看到的美国,远比所见的更加深远或巨大。教育是美国这艘航空母舰的发动机,这一点美国人在建国前100多年就开始有了充分的认知。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历任政府首脑都很重视教育。美国第一任国务卿杰佛逊写道:“最有效地防止专制暴政的办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启发民智。”里根说“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向下一代新人传递我国自由民主的基础价值——爱国、忠诚、信誉、勇敢、明辩”。布什说:“教育不仅是任务,更是高度的责任,向下一代传递科技知识和我国的社会灵魂——理智、正义、信仰、自由等美德。”克林顿一再强调“要恢复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才开始,学校必须进行品格教育,必须把美国儿童培养成好公民。”离开纽约曼哈顿那个恢弘的夜晚,坐在穿行在灯红酒绿间的大巴车上,透过鲜亮的玻璃窗远眺,流动的景色一幕幕地从眼前飞掠,双子座世贸大厦雄姿已殆,帝国大厦伟岸依然,港湾的自由女神像一如当初那样挺拔俊美……或许当初是学教育之故,静静地,一种对教育的缕缕情思悄然萦绕在我的脑际,随着清澈的哈德逊河隐隐然地向大海流泄。此时,我甚至在想,那流泄的声息如果能直抵遥远的东方该有多好。我相信一定能的,因为海与水都是相通的,应该没有任何障碍。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距离是何等的远与近。用《圣经》打开美国大门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贴上“超级”标签的大国,3亿移民中有着95%的人相信上帝,其中86%的人信仰基督徒,40%的美国科学家认为自己是信神的,而且这种信仰帮助他们在研究和追求科学之上有了推崇。美国有1500个不同的宗教实体,360000个教堂、清真寺、犹太教堂或佛教庙宇。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比花在体育娱乐上的时间和金钱要多得多。美国人一直认为他们是世界的“盐”和“光”。美国是一个上帝眷顾着的神的国度,美国就是《圣经》里所描述的“山上之城”,400年前,他们的祖先飘在海面上的“五月花号”便是“挪亚方舟”。他们离神最近,他们把“荣耀上帝”看成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联合国的大楼底下埋藏有一本圣经;在联合国的大楼上面还刻有圣经中的话语;圣经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书。犹太作家艾布拉姆斯说,“美国的文明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础上,挪开《圣经》这一引导美国这所大船的星座,整个美国文明的大厦就会轰然倒塌。”上帝说,你们要走窄门,窄门是永生之门。任何研究西方文学史和文化史的人,都要掌握一把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这就是《圣经》。同样的,要想打开美国的大门,你必须要掌握《圣经》这把钥匙。《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个部分,各有39和27卷。《旧约全书》原本是犹太教的圣典,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它的最先文字是用希伯文写的。公元前295年左右被希腊学者翻译成希腊文。《新约全书》成书年代要晚的多,大约在公元1世纪后才被人用希腊文和亚兰文写成,5世纪时被译成拉丁文,又称为《通行圣经本》。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贴上“超级”标签的大国,3亿移民中有着95%的人相信上帝,其中86%的人信仰基督教,40%的美国科学家认为自己是信神的,而且这种信仰帮助了他们在研究和追求科学之上有了推崇。这几个令人瞠目的百分比,将世界前沿的高科技与造物主完美无缺地结合在一起。这无疑是一个世间奇迹。有哪一个国度在历届总统就职演讲时,必把上帝放在首位?有哪一个国度在自己的货币上明确地写着“我们相信上帝”?又有哪一个国度明火执仗用“神”的尺度去仗量“人”的标准?……只有美国。只有那个让世人都翘首仰望的美国。只有那个在诸多方面都战无不胜的美国——执牛耳。在没有踏上那片属于美国的土地之前,我就储带着浓厚的兴趣,作好了充分的准备,雄心勃勃地要写一些关于美国的文字。但真正的去了后,在已记载了厚厚一本记录,兼又拍下了5000余张照片之后。坐在电脑前,我却难以落笔写下任何一个有关于美国的文字。此时方晓,要想深度了解美国,《圣经》是无法绕过的“工具书”。于是乎,我只得放弃原先的勃勃雄心,重新捧读起《圣经》。在那些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文字面前,有时我却一个字都无法深入。直到整整一年之后,我方试着动笔写下第一个关于美国的中国汉字。啃读《圣经》期间,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圣经》,美国会是怎样的一个国家?真是不敢想象。或许真的那样,世上也就不会存在那个叫做“美利坚的合众国”了。美国政教分离,没有国教。美国的教堂之众,教徒之多,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远远地看到的尖尖的建筑便是教堂的所在了,十分醒目和抢眼。据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一项统计,美国有1500个不同的宗教实体,360000个教堂、清真寺、犹太教堂或佛教庙宇。美国每年新产生的新教会新教派就有1000多个。教徒的多,还不仅是人数上的多,还有教派品种上的多。如随处可见的基督教浸信会就有75个不同的派别,很少有人能弄清这中间的区别,大部分人只知道有南方浸信会和北方浸信会的。近年来有100多万本土出生的美国人信了佛教。在美国,只有3%的人宣称自己不信教。美国多家宾馆的客房里,都可以看到一本精装的圣经,据说有的宾馆,还能看到有专为做礼拜而设的房间。曾经看过一则美联社的报道,说的是亚利桑那州一位名叫康普的62岁老人单骑送“新约”,已骑单车经历8个州,分发新约全书三个月,送出2000多本。《圣经》始终是美国最畅销的书,年销量900万册左右。每家每户大多备有一本《圣经》。众所周知,美国是个移民国家,随着大量的移民,依附在人们心灵上的宗教也随之移民了。美国成了事实上的宗教联合国。1974年美国电视宗教频道只有9个,可22年过去后这个数字已改写为257个。在洛杉矶我读到一份由一个佛教组织办的《美州人间佛报》,对开彩色大报,12个版面,有“佛言”、“做人”、“行善”几个部分,也发新闻、谈政治、做广告,颇为丰富可读,而且还是免费。这也代表了美国很多宗教的新趋势,即采用现代的形式,注重教众们最关心的当代问题,增强宗教的吸引力。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项调查表明,有90%的美国人宣称他们信仰上帝,40%说他们每日崇拜上帝,63%的人是教堂的成员。经过40余年的大变迁,信仰上帝的比例上升了5个百分点。所不同的,是这块自由的土地上宗教信仰更宽松更宽容了。美国的土地几乎成了基督教的博物馆。只有踏上美国这块资本主义领地,真真切切走进他们的教堂,方能感受到美国人对基督教的那种狂热。神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就像我们每天早晨起来的必备课洗脸一样。美国人的饭前祷告就象我们饭前洗手一样习以为常。凡事都要祈祷神的力量,因此他们看似漫不经心,对财富也没有那么强烈欲望的索取和追求。他们的脸上始终都写满着从容和淡定,他们对《圣经》的崇拜绝对不亚于我们当年对“毛选”的顶礼膜拜,可他们对《圣经》的崇拜都是来自于他们的内心深处,没有任何人强加于他们,世世代代,循环往复。许多美国人认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才会在世上规矩、诚实、恭敬地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则极可能胆大妄为,自我膨胀,为所欲为,并最终陷入罪恶。因此,美国人用上帝的震摄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规范自己的道德操守。美国人一生中最重大的几件事——出生、成年、结婚、死亡,都是由宗教提供习俗与礼仪,体现出宗教对个人的作用贯穿其生命的始终。在这种潜意识的支配下,到教堂里做义工便成为他们莫大的荣幸。因此,我们处处感受到这些“义工”的所在,小至10岁以下的小孩,大到60多岁的老人,他们的虔诚和奉献都是如此,他们的脸上始终写满着微笑。虽然言语不通,种族也不一样,但你能从他们脸上流露出的笑意里,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热情和温暖,就如同感受自己的亲人一般。此时,我想起了美国著名记者普里策奖获得者瑞克·布鲁格对他家乡的基督教盛况做过的描述,在他们那个小镇里,诊所只有2个,基督教堂有20个。人们的生活一刻也脱离不了基督教,这是他们的生活支柱。他举例称,一次家乡的一个教堂被风刮倒,牧师的孩子也被砸死,但在第二天,教民们在牧师的带领下,在教堂的废墟上就已经开始做敬拜了,一直做到新教堂建成。平时,教堂里显得格外的静谧而安详。整个的感觉就似乎是一所学校,学校每个教室里的设施都十分完善。每当特殊日子的来临,都会有如蚁式的人们汇集到这里,他们都是来赶赴自己的心灵之旅。8月13日是安息日。这天好像节日一样,我带着好奇的心作旁观状。早早地,平日稀松的教堂停车场便车满为患,几乎每个家庭都是携家带口的来了。美国人很奇怪,要么就不要孩子,要么就生一大堆孩子,我看见最多的一对夫妇,带了七个孩子,估计彼此相差的间隔是一至二岁,他们拖儿带女,手里牵着背上背着怀里抱着,大队伍似的直奔教堂的大门。他们就像去赶赴一场盛宴,每个人都是穿戴整齐的。我第一次看见,以自由闻名的美国人,此时也没有那种平日里休闲的短裤和拖鞋出现。目睹那些急匆匆的如潮流一般的人们,莫名的,我的心里顿生一种崇敬之情,那些抱在手里仅两三岁的孩子,他们正处于淘气的稚嫩时代,他们根本不明白父母带他们在这样的场合做些什么,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这些从小的必修课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尽管有着诸多的无知,可每逢周末,他们的父母仍是一如既往地带他们来参加神圣无比的仪式,这种天长日久的耳濡目染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信仰熏陶?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美国孩子的启蒙教育,都是从认识耶稣和十字架开始的。由此,我终于明白了,难怪美国人骨子里的那种宗教意识之根深之凝固。美国学者乔治·马斯登曾描述美国人被灌输基督教道德的情形。他称:“美国的文明很大程度是由一系列新教价值观组成的,孩子自幼就被教义规定要按规则来做游戏,每个人都知道十诫、劳动的价值及德有所报。”他还说,“很长一段时间,公立学校的孩子们学了许多训诫,包括尊重感恩节、上帝的善、宗教是社会的唯一基础、正当者永不被抛弃、祈祷的时刻、工作、没有主就没有卓越、幸福的特征、播种与收获、我母亲的《圣经》、《圣经》是最好的经典等观念。”美国人就是美国人,只要教堂里的必修课一结束,中午在一起祈祷并聚餐之后,他们便可在一起有说有笑,显得格外的亲切融合。他们之间,或许就像我们与他们之间一样,彼此从未见过面,或许只是这样的场合相见,但都像久别的朋友一样或拥抱,或投以微笑。一次,吴文成十分亲热地招呼一位老美,老远就迎上去,双方十分亲热地拥抱在一起,显得很是激动。我以为他们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事后老吴则说,这是半年前他仅见过一面的朋友,并且还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仅此而已。我不知道什么是上帝,但我真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亲人般的博爱,是真真切切的。我只认这份博爱,并且为之感动。“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拥有对宗教如此虔诚的人民,以至他们在外国人眼里显得有些过分了。”法国作家缪拉如是描述,“在美国,宗教社团的数量多得着实令人惊叹:其中有一些分发《圣经》;散发小册子;鼓励发行宗教期刊;劝化教育未开化的人并使其皈依;使传道士成家;照顾他们的遗孀和孤儿;宣讲、弘扬、净化、维护、改良这一信仰;建造小教堂、资助会众、支持神学院;向海员、黑人和荡妇传道并劝其皈依。”20年前就进入美国的香港人吴文成牧师说得不无道理,只有信主之后,这种爱的信息才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他还说,我们都是神的孩子,孩子容易摔跤,是神在扶着我们站起来,再前行。我点了点头,看着他虔诚的眼神,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他的话。此时,我也不难理解为什么95%的美国人信仰上帝了。他们“把别人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他们是生活在信仰最洁净之地的一些洁净人。美国人一直认为,美国是一个上帝眷顾着的神的国度,美国就是《圣经》里所描述的“山上之城”,400年,前他们的祖先漂在海面上的“五月花号”便是“挪亚方舟”。他们离神最近,他们把“荣耀上帝”看成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美国是新教徒占多数的国家,五月花契约、独立宣言、美国宪法,无不体现了新教伦理的精神。乃至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金本人都是新教徒,在他宣传种族平等的各种演说中,大量引用圣经的话语。“主的光辉将被全人类所共同瞻仰”便是他著名的名言。他更是通过《圣经》的德译本,对德语的规范化和澄清德语的混乱现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圣经》的英译本也为奠定英语基础起了良好的积极的推进作用。还有那些本是没有文字的民族,也是通过翻译了《圣经》而创造了本民族的拼音文字。《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0多年来,它的译本繁多,《圣经》的翻译曾经为丰富和发展一些民族的文学语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中世纪的诗歌、戏剧、小说、以及绘画和雕刻,都是以《圣经》为主要的题材来源。许多的近代和现代的著名作家也是以《圣经》为题材而创作了自己的作品。英国的著名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德国的作家托马斯·曼所著撰的《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等都是直接取材于《圣经》的传世之作。每个星期日,全世界近13亿人到教堂歌颂和敬拜他。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赢得亿万人的心。他说的话,被翻译成1800多种文字方言,从来没有人像他的言论那样,流芳百世。“我就是生命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人永远不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我对你们说的话,就是生命。”“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圣经》之所以为《圣经》,正是因为其神圣不可侵犯。我终于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联合国的大楼底下埋藏有一本圣经;在联合国的大楼上面还刻有圣经中的话语:圣经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书。由此,美国人骨子里的道德优越感是显而易见的。在美国历代的官方文献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诸如“美国是上帝保佑的地方”、“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美国有义务建立基督的世界”等这样的言辞。从外表来看,美国貌似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有时甚至是不顾及自身直接利益而推销其仅有和信奉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新教伦理。我们住的教堂名字叫哈普。这个教堂离亚特兰大约80英里路程,浅丘地带,典型的美国南方农村。说是农村却没有一个是农民,也看不见庄稼的所在。举目望去,星星点点掩映在翠绿丛中的全是别墅,他们的主人分别是飞行员、银行家、公务员……因为文化交流的原因,我们在离教堂仅50米开外的别墅里生活了半个月时间,西餐吃得腻了,早晚都可以煮一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如稀饭、面条等,很是方便。我们从成都带去的一些佐料也都派上了大用场。美国的基层政权到市(县)一级就再也没有了,只有社区一样的教堂把松散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人们就像风筝一样,那根系着风筝的线永远攥在教堂的手里。这些教堂都是美国人的心灵家园,它们有大有小,有成千上万人的大教堂,也有几百人的小教堂,其中没有特别的标志,全根据人口的稠密而定。而教堂全都是通过民间捐赠进行运转的,政府不出一分钱。因此那些教堂都保存、管理得十分完好。教堂与教堂间也多有交流,遇上什么宗教仪式或活动,他们在主的引领下都全力以赴不分彼此。就在我们到达这里的短短十多天时间内,就分别有近10人从上百英里以外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赶过来交流,他们都是义务的,但他们都很敬业。他们起早贪黑,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们这么做。其中大部分都是大陆和港台赴美国的同胞。宋扬在密西西比大学教书,这是一个只有3万人的小镇,整个小镇都是围绕着这所大学而存在的。1989年在国内音乐界小有名气的他带上2万元只身创荡美国,之前他是云南音乐学院某系副主任,在事业最为辉煌时来到美国。先前的一切功名利禄都远离他而去,心灵的空虚是可想而知。没有人知道他过去的一切,他必须点滴的从头再来,从任何谦卑的开始做起。他终于悟出了“在没有什么可以帮你的时候,只有上帝能帮你,那只巨手一直搀扶着你往前走。”就这样,上帝的大门仁慈的向宋扬敞开着,他成为了一名基督徒。在美国,像宋扬那样的基督徒不在少数,文化各异,举目无亲。宋扬坦承,是上帝用性灵的钥匙打开了他们精神家园那把紧闭的锁。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的凹凸镜,它要求人们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个人的精神信仰、虔诚、忠贞和团结。对于各种社会问题,如吸毒、犯罪、同性恋、艾滋病、道德败坏、非婚生育等等,他们都希望用重建人们的宗教信仰来解决,用宗教填补那些由科学和理性无法占据的心灵空间。在美国交流的期间,一天晚上在教会看一个短片,是由台湾一位文化名人孙越主讲的中华汉字的秘密。他解释说“忙”字——由“心”和“亡”组成,“心死了,就逃亡”。这样的说文解字有很多,很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也很容易满足这个没有宗教的国度所缺失的需要。对此,听从的人们心里自然而然地便接受了他们的教化。他们显然是心理学的高手,每个听从者心灵深处的弱点都会被他们看得一清二楚,然后,他们也会实施如何的对症下药。就这样,精神空虚的听从者是很容易会被他们俘虏而去的。这样的俘虏换在欧洲的我便有着同样深切的体会,面对那些圣洁的教堂和一个个忏悔室里泪满长流极度虔诚的基督徒,还有教堂里悠扬而深沉的圣歌……这些都是“环境育人”的最好场所,我们不懂他们的文字,但却从骨子里举起了双手,向这一切的神圣致敬并投降。美国没有年代十分久远的教堂,但却有着随处可见的踏实的基督徒。他们的狂热会使你很快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能够让你忘记一切站到他们的中间去。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只要与美国人在一起用餐,祈祷是餐前的必修课。慢慢地,同学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祈祷,以至于我们回到国内的一次就餐前,同学们都是纷纷低头祈祷,没有任何人给予他们提示,他们的那种专注和虔诚,都是让我很吃惊。这就是上帝·神·主的无与伦比的超魔力。在这里,你会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渺小得如世间的一粒微尘。写到这里,我不禁又想到美国建国者之一的托玛斯·杰弗逊来,他当过美国第三、四任两届总统。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他亲手撰写的墓碑上,却根本一字未提自己曾经历任总统之事。因为他觉得,当总统只不过是一段经历而已,有三件事才是真正不朽的。临死之前,他将这三件事刻在了他的家族墓园中简朴的墓碑上——托玛斯·杰弗逊: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的奠基人。“独立宣言”早已为人熟知,杰弗逊为何特别看重“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这个法案为何如此重要?因为,正是这个法案第一次明确出政教分离的原则,并使得美国在西方国家成为政教分离的先驱。其实耶稣早就明确提到过政教分离的理念,正所谓“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杰弗逊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去设计的。从这个法案开始,政治和宗教从此彻底脱离。政府的功能是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公众事务的,而没有任何权力干预或者指导人民的意识形态。这个法案的文字,有着十分鲜明的“美国风格”,平实而质朴。“独立宣言”中非常朴实地表达了“人生而平等”的基本思想所指出的方向,也正是此法案所要表达的,两者可谓如影相随相得宜彰。这项法案是在日由弗吉尼亚州议会通过的。两百多年前的托玛斯·杰弗逊,似乎就已经彻底领悟了在两百多年之后还是有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平等思想,以及必须由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人的价值取向的自由和平等。这个法案正是这个世界向着宽容和多元迈进的一个里程碑。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基督教就此与国家的关系淡薄了,基督教在美国越来越成为民间的事情。各教派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逐渐被丢弃,人们更加倾向于接受宗教上的宽容与自由,各教派间的平等相处。美国的宗教自由原则,在不同地区是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的,罗德岛便是著名的例子。罗德岛的“试验”表明,没有宗教归一或官方教会,一个世俗国家照样可以维持井然的秩序。美国国家的精神无疑是基督教的。这种理念一直延续到美国的军队。在美国军队中,宗教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宗教对士兵的影响比任何其他因素都大,素有美军精神支柱之称。“上帝的使者”——随军牧师起到了一般军官所起不到的作用,他们一般具备大学本科学历、三四年神学院学习经历以及民间布道两年以上的经验并热爱宗教事业。在军队中他们操持宗教事务,灌输宗教献身精神,解决人际矛盾,了解沟通官兵的心理和思想,帮助精神受挫的士兵恢复精神。美国军队自1775年设立随军牧师制度以来,随军牧师列入了美军正式编制,最高可授少将军衔,正是因为他们存在于美国军队,所以他们特殊的重要性是美国军队不可缺少的。《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诞生10年后的一份国家文件上,明确宣称“美国政府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建立在基督教的教义上的”。美国宪法第6条规定,不得以宗教考查作为在合众国担任公职或公众委托的必要条件。宪法第一次修正案还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建立国教或禁止自由礼拜的法律。由此,国教和宗教归一的传统基督教模式就被从法律上丢弃了。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即使是新教各派,也都力求成为国教,都是与国家政权结为一体的。威利斯顿·沃尔克把这归结是宗教自由政策的实现,他认为,“这是革命性的一步,因为它标志着彻底摆脱一千余年来一直是西方文明特点的宗教归一与国教原则。”尽管宗教宽容在一些欧洲国家已得到承认,但宗教自由被定为国策却是绝无仅有的。来美国之初,我心里是有所戒备的。我们想象中的美国,更大程度上是好莱坞影片情景中的美国:充满暴力、性紊乱、肉池酒林、毒品泛滥、纸醉金迷、男盗女娼……美国主流媒体也不怎么反映美国内地的宗教热潮,流行文娱节目也没有表达出一个虔诚的美国标志性的符号。其原因,美国《时代》杂志社记者、著名作家大卫·艾克曼说:“好莱坞、强势媒体、学术中心和重要的金融基础机构多半是由放弃宗教,或至少放弃基督信仰的人们所控制。占据这个国家文化界顶层的那些人多半是些世俗人物,而美国的平民百姓则依然我行我素,去教堂做礼拜、捐助慈善团体、继续遵循十诫或山上宝训。”实际上,多数的美国人私生活都很保守,循规蹈矩。尤其是在性问题上,美国人的保守态度可能在世界上也是属于少见少有的。在我的眼里,美国的夜生活并不喧哗富丽,晚上基本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灯红酒绿。在一些宗教影响较强烈的地区,夜晚尤其寂寞。我也在暗暗观察美国人是怎样渗透他们的意识形态的,慢慢地,我发现他们的手段十分高明,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做作和高调的灌输。有的,只是心与心的沟通,接受与不接受,完全是你自己的事。一次晚饭后看一部名叫《福音》的电影,我知道这是他们特地给我们安排的,旨在以主的名义对我们这些“无神论者”进行一种宗教启蒙教育。由于职业的习惯,走到哪里我便带有一个小本子,随时掏出来作记录。当时我便将片中一些带有观点的话如实地记录了下来——神创造万物——“道”与神同在,神看了世间万物“十分满意”;人类堕落,亚当夏娃偷吃禁果,铸成罪恶,被赶出伊甸园。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人没有任何借口说不认识神,人们放弃神的真理,却崇敬飞禽走兽,每个人要死一次,下地狱,受到神公正的审判。那是对神创世纪最初层次的描述。看得出来,从画面制作到文字的处理,都算不上专业水平,但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还是让你的心灵产生某种深深的触动。当天晚上,我回到离教堂不足百米的宿舍,特地在笔记本电脑上,不由自主地写下如许文字——百年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打入文化中国都是以教会的面目出现的,传教士、教堂由是引发的教案此起彼伏,为中国历史打上另一个注脚。一个“教”字让中国有着切肤之痛。应该说,世界上门派林立神类众多的教会都以其博爱、仁慈的面目出现,然而美国全民信教并能深入骨髓,从而为社会和谐带来好处,是无不让人深思和借鉴的。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科技十分发达的美国,却对神和神话顶礼膜拜,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神赐予的,而他们却在不停地用高科技积累财富,用科学探知未解的世界。……犹太作家艾布拉姆斯说,“美国的文明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础上,挪开《圣经》这一引导美国这艘大船的星座,整个美国文明的大厦就会轰然倒塌。”今天再看这些文字,有一种隔世之感。我也不知道为何会写出那样的文字,或许,这就是一个刚刚来到神的世界,经过耳濡目染强化之后的条件反射吧。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美国的货币——美元上至今印有“我们坚信上帝(IN GOD WE TRUST)”的字样,那是上世纪6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的杰作。艾森豪威尔说,因为人的权利是上帝赐予的,所以“人民推选领袖,不是让他们来统治,而是来服务”。艾森豪威尔还说,凡是反对这一信念的人,他们眼里都没有上帝。美国的“爱国誓词”也说:“我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以及它所代表的共和国,一个国家,归上帝主宰。”在美国的总统就职仪上,新任美国总统也必须手按《圣经》,向《圣经》宣誓。这些做法,在世俗化成为主流的今天已经很少见,但它确实是在反映美国人强烈的宗教情节。美国在历史上留下重要业绩的总统都有这样浓厚的宗教情节,他们几乎同时都以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而著称,其中,有些总统因信仰基督教而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美国第一任总统国父华盛顿在总统就职典礼上,亲吻《圣经》,手按《圣经》宣誓,并且在正式誓词之外,另外加上一句“我宣誓,我祈求上帝的保佑”。以后历届总统都向《圣经》宣誓,并在就职演说中祈求上帝的保佑。在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命令所有军官把向士兵宣读祷告文作为一天的开始,并于1776年7月开始自己的部队配备随军牧师。自此以后直到今天,美国军队一直保持着士兵作战前祷告并在军队中配备牧师的习惯。华盛顿认为美国的独立是上帝的恩典,他曾经说“美国人民比别的国家更有理由承认,上帝介入过他们经历的诸事。美国人不应该忘记,上帝的全能在我们的革命时期多次彰显,全能的上帝是我们唯一的保护”。第二任总统亚当斯是第一位迁入白宫居住的总统,他曾经志愿做一名全职的基督教牧师,为此进了哈佛大学专修神学。总统府迁入白宫后,亚当斯下令在正式的餐厅刻上祷词:“我祈求上帝,将最好的祝福赐予这座屋子和以后居住在这里的每个人,但愿唯有诚实睿智的人永远在这屋檐下治理!”这个祷告词至今还竣刻在白宫的餐厅里。第三任总统杰佛逊甚至说“我没见过比基督教更好的道德”;结束了黑奴制度、统一了美国的林肯,签署了感恩节的公告,使之成为美国历史上永久性节日;“强人基督徒”罗斯福竭力推行“因行为称义”的教义;杜鲁门总统口袋里随身携带的祈祷文,开头则是“全能永恒的上帝”;被称为“冷战英雄”的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期间,要求美国开始在《效忠誓言》里加上“美国归上帝主宰”的字样;因“耶稣运动”而坐上总统宝座的卡特,将人权宣布为美国外交的基石;里根当选为总统时,称“除了相信这是上帝的计划,我解释不清我是怎么当选的”……吉西·米是我在亚特兰大刚刚认识的朋友,当我问她是否是基督徒时,她在说“是”之后,还附加了一些回答:“我有一些很自由派的青年朋友,他们却也按照基督徒的规矩在就餐前祷告,只不过祷告的内容有了世界和平,保护地球,万物昌盛之类的理想。”她告诉我,很多美国人有自己在宗教或人生信仰上的一些思维定向,往往是这些信仰决定了他们对待总统的抉择。一个美国人如果参加某个宗教组织,他便会在社会上获得了某种身份和地位,因为他是宗教团体中的一员,自此孤独与无助均远离他的心灵而去。据美联社调查,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比花在体育娱乐上的时间和金钱要多得多。例如,1990年,美国人观看各种体育比赛的人数3.88亿人次,而出席宗教活动的人数则为52亿人次,比看比赛的总人次多出13倍;1992年捐给宗教事业的资金总额为567亿美元,而棒球、橄榄球、篮球三大联赛的总收入只为40亿美元,两者相差13倍。同样,在参加社会组织活动方面,据美国学者伍斯诺的调查,在上个世纪末,有23%的美国人从属于某个宗教组织,而只有15%的人从属于工会或商会。法国著名政治学者托克维尔在其《美国民主》一书中说:“在美国,宗教虽然不直接参加社会的管理,但却是政治设施中最为重要的设施。”2000年总统竞选期间,美国的皮尤研究基金会就选民的态度与总统竞选者宗教信仰关系调查表明,70%的人希望他们的总统“笃信宗教”。美国驻华使馆的网页上也明确写着:“美国之所以伟大,与美国的历届总统都信仰基督教或追求基督教理念有关。”美国人认为他们是世界的“盐”和“光”。美国是上帝的国家,是上帝选中、受上帝祝福、体现上帝荣耀的国家。美国负有上帝赋予的使命,体现着上帝的意志,美国要做全世界的领导者,将世界引向光明和善良。因此,美国把宗教自由当作一个极其重要的外交目标。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宣称美国政府把“宗教自由当作外交政策的一个核心因素”。事实上,就是在以前美国的外交也是以意识形态为目标。比如二战,中立的美国参与了针对德日法西斯的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战争代价。日本内阁情报局长冈崎久彦说:“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都误判了形势,他们不了解美国这个国家。美国这个国家进行战争,从来不依据利害权衡和得失盘算,美国人打仗,从来都是依据道德和国民的好恶。”这种外交理念一直到今天。小布什在二次就职演说中公开宣称,美国人的使命是扫除地球每一角落的专制体制和独裁者。如果我们仔细查阅一下小布什的人生历程,就不难理解他说出那样看似极端的话来。由于小布什从小生活在贵族家庭里,因而染上了酗酒的毛病,且难以自拔。后来,是在其好友的劝说下参加了《圣经》学习会,两年间每周都在那里进行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文明 纬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