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小米无人机与大疆对比比蜂巢好在哪?

无人机如果只知道大疆,你就真的弱爆了!
> 无人机如果只知道大疆,你就真的弱爆了!
无人机如果只知道大疆,你就真的弱爆了!
  据路透社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制造公司创新的产品在美国商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达47%,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而在全球商用市场中,更是独领风骚,一举夺得近70%的市场份额。无疑已成为无人机里的领军人物,不过,另外30%呢?又被谁占据着。目前并没有其他无人机品牌详细的市场份额数据,不过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这些无人机有哪些。本文引用地址:
  Parrot
  Parrot是除大疆之外在无人机市场拥有份额最大的公司,而实际上Parrot比大疆成立的时间还早十二年,这家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无人机及无线产品制造商,不仅提供汽车制造和城市无人机领域的高科技解决方案,并且设计、研发和销售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相关的高科技应用产品。
  2010年,Parrot 发布首款无人机产品 Parrot AR.Drone,一款可用iPhone控制的小型四翼无人机。去年,Parrot 推出第三代 AR.Drone 无人机 Parrot Bebop Drone,这是一款采用鱼眼摄像头并且能够在空中进行高清摄影和影片录像的无人机,还支持Oculus Rift 虚拟现实头盔。
  3D Robotics
  作为北美最大的面向个人用户的无人机厂商,3D Robotics由前《连线》杂志编辑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和时年20岁的佐迪&穆诺茨(Jordi Munoz)于2009年创建。
  3D Robotics是大疆在北美最大的竞争对手,而3D Robotics也一直不断挑战大疆,不仅从大疆挖人,就在4月8日大疆发布了 Phantom 3 后,3D Robotics便紧随其后在4月13日发布新款四轴飞行器 SOLO。克里斯&安德森曾用无人机的苹果 iOS和谷歌Android形容大疆与3D Robotics的关系。
  2月底,3D Robotics完成了最新一轮融资,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依据BBC的报道,3D Robotics现在已经在三个城市拥有办公场所,生产设施则位于墨西哥提华纳,公司今年有望达到5000万美元销售额。
  AscTec
  AscTec 与大疆、Parrot、3D Robotics成为最大的四家四轴飞行器品牌,AscTec为德国Ascending公司旗下的无人机品牌。Ascending在2002年开始研发无人机,他们的X-UFO是最早的玩具四轴飞行器之一。
  Ascending自主研发了一个自动驾驶系统,而该系统采用了英特尔的RealSense 3D摄像头。英特尔非常欣赏这种技术,因此还购买了Ascending公司的部分股权,成为了它的小股东。在今年的CES展会上英特尔做了AscTec Firefly无人机如何绕过障碍的演示,并播放了无人机穿过森林的视频。
  microdrones
  microdrones成立于2005年,同样来自德国,是一家专门生产轻型垂直起降机(VTOLs, Vertical Take Off and Landing Vehicles)的制造商。
  2013年,microdrones公司利用其重量仅有5公斤的md4-1000四轴螺旋桨飞行器(quadrocopter)微型无人飞机(microdrone) 成功完成了从瑞士到义大利、横跨阿尔卑斯山的高精密度飞行航程。
  极飞由前微软中国区 MVP 彭斌于2007年创立,总部位于中国广州,是国内最早开始研发多旋翼无人机的公司之一。目前极飞无人机与快递物流业间合作密切,此前轰动一时的淘宝无人机送货,采用的便是出自极飞的产品。顺丰也曾与极飞合作,投入 500架无人机用于物流服务。
  极飞已于去年8月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来自硅谷的ChengweiCapital独投。
  零度智控
  中国另一家无人机企业零度智控成立于2007年,其创始人杨建军进入无人机领域之前,曾从事研究航天飞行器的研究。
  从2011年初开始,零度智控进驻多旋翼无人机市场。据称在专业航拍市场占据大概三分之一的市场,多部知名的影视作品出自零度航拍器的镜头,其中包括近期热映的《智取威虎山》,献礼南水北调工程、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现实题材电影《天河》,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多部纪录中的航拍工作等。今年2月,零度智控联合无线外设生产企业推出消费级无人机产品Explorer。
  以上几款是目前全球除大疆外最为通用的消费级无人机品牌,排名不分先后。相较于大疆一个人的独占鳌头,我们更期待的是百花争艳,目前无人机创业公司越来越多,而留给它们的市场也越来越大。根据Teal Group近期的预测结果,未来10年,无人机行业将实现前所未有的持续增长,市场的消费总额将会翻倍,预计从2014年的28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56亿美元。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发私信给金红
导语: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中,大疆更是独领风骚,一举夺得近70%的市场份额。无疑大疆已成为无人机里的领军人物,不过,另外30%呢?
同步到新浪微博
雷锋网编辑,专注新技术和商业故事报道,创业者或行业交流可加微信号Duras0820
当月热门文章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您当前的位置:&>&&>&
创立了大疆无人机 这四个牛掰的人去了哪儿?
本文引用地址:
照片从右到左分别为汪滔、陈金颖、卢致辉、陈楚强,他们在大疆创新的员工编号分别为0号、1号、2号和3号,这是大疆创新最初的创业团队。在长达两年的创业时间中,有不少人进出这个团队,但核心依然是他们。直到两年后,这个核心团队的成员在一年内相继出走,在多年后,媒体用&汪滔的众叛亲离&来形容他们的离开。
2006年,还在香港科技大学读研究生的汪滔在仓库中创建了大疆创新。在刚刚过去的RoboCon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汪滔带领团队拿下亚洲第三的成绩。这是个不错的成绩,也让汪滔觉得可以将其参赛的无人直升机商业化。
一起参赛的团队成员并不看好这次创业,一个参加工作,一个出国留学。唯独汪滔还是坚持创业。第一个办公室是在车公庙的阳光高尔夫大厦汪滔舅舅家杂志社的仓库中,也是在这里汪韬招募到了第一批的创业员工。
&斜斜的,不是很高,很小的一个空地,20平米不知道有没有,就是一个很小的仓库,当时我们三个人就挤在里面。&卢致辉回忆说。
卢致辉是当时团队中年纪最小的成员,还是哈工大信电学院的大四学生。在来大疆之前,他在东莞找了一份结构设计的工作,做浴缸的控制器,但觉得实在太无聊。做了一天,郁闷之际的他接到了大疆的面试电话。当时他还不知道大疆是什么,对无人机的了解也不多,之所以收到大疆的电话是因为他在网上海投的简历。接到电话后,他立马去网吧查了下这家公司,网上对于大疆的描述,唯一的信息是参加了2006年的珠海航展,汪滔本人的信息也不多,只知道他是香港科大的,有一个项目得了机器人大赛的奖,然后他就想把这个产业化。这些给了卢致辉一点信心,至少觉得不是骗子,然后他毅然就把工作给辞了,背着锅碗瓢盆就往深圳跑。当时,他的身上只剩下100块钱。
陈金颖与陈楚强也是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大疆,而且都是放弃现有的工作投入到一无所有的大疆。陈楚强是最为疯狂的,在进入大疆之前,他已经在一家企业干了一年的时间,当初的合同签的是三年,要离开的话需要赔偿3万元的违约金。尽管如此,出身于军事世家的的陈楚强因为从小对飞机的热爱,很快就被无人机彻底征服,最后毫不犹豫地为大疆选择了离开。之后,这笔违约金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偿还。也因此,他得了一个&陈三万&的称号。
在谈到为何被当时什么都不是的大疆所吸引时,他们都说,是出于对创新技术的兴趣,而大疆在做的东西让他们都找到了兴奋的感觉。卢致辉说,就是寻找同类的人。
团队四人中,唯有汪滔是有无人机技术背景,汪滔也因此担任了导师的角色,时常需要手把手地教他们。
当时他们的直升机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抖动。为了消除那个抖动的问题,他们前后找了四五十种方法试,就是看哪个对它的去抖效果最好。来回做实验,来回测。卢致辉在大二的时候就在学校实验室里搞实验,进了大疆以后,感觉又进了一个实验室。&汪韬他是那种为了搞清楚一个东西,从来不放弃的人,不管是多麻烦。&卢致辉说。
汪滔在细节上的追求让其他人都印象深刻。比如细到一颗螺丝拧的松紧程度,都有严格的要求,他会告诉他们要用几个手指头拧到什么样的感觉为止。因为当时很多东西是没办法量化的,工具也比较粗糙没那么先进,不能精确到具体力度,只能靠手来感受。螺丝有时候会松,所以需要加螺丝胶防止松动,但是会有一个问题,如果要拆,这个螺丝会卡在里面拧不出来。结果汪滔从香港买了一堆的螺丝胶,弱中强几种不同强度,螺丝按照拆的频率,使用不同强度的螺丝胶。比如拆的频率不高的螺丝就用中强度的螺丝胶,从来不拆的螺丝就用高强度的螺丝胶,而经常需要拆的就用最弱的螺丝胶。无人机上几百颗的螺丝,就是这样一颗一颗地按照不同要求拧上去。
大疆在第一年里完全没有做任何销售,因此不用考虑市场的问题,主要就是解决存在的系统问题。大家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上下班时间。汪滔比较喜欢晚上工作,晚上十一二点才到办公室一直干到白天。最让其他成员惶恐不及的,是汪滔的电话。他会时常就突然打电话过来和他们谈论想法,不管时间是几点。为此陈楚强会在下班后将手机放在铁盒子里,这样别人打电话就不是没人接听,而是无法接通。而陈金颖则直接选择关机。卢致辉是资历最浅的,不敢不接。所以基本上他这里随时能打通,当汪滔找不到另外两人的时候,就会打给他。
那个时候,他们之间没有头衔,几个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很多事情都是边修无人机边聊的,正如卢致辉所言,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实验室。直到公司接受融资后,这样平静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卢致辉是最早离开的,原因包括外界所传的股权争议。
公司成立之初,汪滔当时承诺的是,其他团队成员一共能拿到40%的股份,那个时候他们对此都很满意,之后变成了20%,最后变成5%的时候,他们开始动摇了。
卢致辉说,有些失望,不过其实也能理解,毕竟汪滔也是初次创业,对于股权问题看得不是很清楚,所以那些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那个时候他们自己对股权也没什么太大概念,毕竟公司也没开始赚钱,股权到底能变现多大的价值,谁也不知道。所以,对于5%,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
让卢致辉下定决心离开的,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当时公司空降了一位经理,陆地,从英国留学归来,学的是金融,但对技术一窍不通。本来一群技术宅在一起玩得挺开心的,结果来了个不懂技术的人,还成了他们的上司。这让卢致辉很是郁闷,觉得不是一类人,没办法一起玩。另外一个原因是,公司一直不赚钱而是不断砸钱,这让卢致辉对于公司的前景产生了担忧。当时他们在做的是针对油动直升机的飞控,卢致辉觉得这个方向可能不对,至少他看不到希望,因为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当时他们操控无人机从香蜜湖飞到民生银行大厦,从楼上掉下来,差点砸到人。
在种种原因下,卢致辉在2008年底离开了大疆。之后半年内,陈楚强、陈金颖也相继离开。大疆的核心创始团队,自此完全分离崩析。
离开大疆后,卢致辉去了当时正得意的航模企业艾特航空(当时艾特航空营收7000多万,盈利1000多万,而彼时的大疆还处在每年亏损一两百万的状态),为其从0到1组建了消费级无人机研发团队,做出了国内第一个电力巡检无人机项目。一年之后,他们的无人机销售额达到300万,盈利100多万。那时候,卢致辉觉得每天都特别兴奋。不过,之后由于内部斗争问题,卢致辉再次出走,来到了一电科技。同样地为其组建了消费级无人机研发团队,复制了艾特航空的做法,也带走了其大部分的核心研发成员,这其中包括陈楚强。从艾特航空到一电科技,陈楚强一直紧随其后。
在一电科技干了三个月后,卢致辉将一款多旋翼航拍无人机交到老板手中,不过这时候老板不同意卖,并告诉他说他们不做消费级无人机,而要做军工级。争执之下,卢致辉离职创业,创立了科比特,依然做消费级无人机。这一次,陈楚强并没有追随。不过,之后他在2011年也自立门户开始创业,创立了&头家技术&,只不过这次他没有选择无人机,而是市场还比较空白的卫星通讯行业。其公司发展迅猛,与OUTERENT等卫星通讯行业巨头达成合作,目前也进入融资节奏。
最后离开的陈金颖,直接选择创业创立了云雀科技,主要是做FPV飞行器解决方案,不过因为与投资者之间出现不可协调的矛盾,以及公司本身的定位并不是很明确,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营下去。去年,陈金颖在关闭公司后加入科比特,任职其研发总监。
这些年兜兜转转,陈金颖、卢致辉以及陈楚强之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陈楚强眼中,卢致辉当初在大疆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长处,那就是做市场。而当时大疆一直在埋头搞研发,并不需要做市场。或许也正因为这样,三个人中最后是卢致辉做无人机最为成功。
科比特在过去的几年中,发展地较为顺利,但也较为低调,一直自给自足,属于小作坊成长模式。在这期间卢致辉也开始思考,为何大疆能成功。
之前他一直以为是因为汪滔的殷实家境让他可以在一年不盈利的情况下心无旁骛地埋头搞研发,自己不满意就不卖,才能有今天的技术储备。后来他重新追溯了大疆的成长路径,发现大疆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依靠家族力量,还引入了很多外部资源,比如汪滔的导师李泽湘的加入,不仅带来了资金,还给大疆引荐了很多他的学生。在卢致辉看来,汪滔的个人成长也是非常明显的,从一开始很生硬地和一群人相处,到后来轻松地游离在各个群体之中。
另外大疆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卢致辉觉得是汪滔的眼界。卢致辉觉得自己的方向感不差,早在大疆的时候,他就觉得多旋翼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那时候汪滔坚持做直升机。不过让卢致辉觉得与汪滔之间存在的差距在于,汪滔知道如何将这个东西做出来,而他则会想不太清楚。卢致辉在一电科技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多旋翼航拍无人机,那个时候是2009年,而大疆在2011年才开始转做多旋翼航拍无人机,可惜的是卢致辉当时做的多旋翼航拍无人机,刚做出来就被封存了。在创业初期,卢致辉也在做多旋翼航拍无人机,只是团队太小又缺乏资金投入,加上其他竞争对手也逐渐起色,让他放弃了做多旋翼航拍无人机,还是专心做行业应用无人机。卢致辉自嘲道,自己的目光还是比较短浅,首先考虑的往往是生存问题。
想通之后卢致辉觉得,是时候该做出改变了。去年,他们接受了大族激光领投的数千万投资,并收购了3个无人机产业链企业。与此同时,他们决定砍掉一些产品线,保留电力巡检等市场较好的产品线,他们的客户都是行业客户,对方提出需求他们负责订制出来,因此涵盖了很多领域,也让人容易感觉其产品线不清晰。而在4月10日,科比特将首次举办新品发布会。他们将发布一款续航时间大约4小时的行业无人机,这将会是行业首例。卢致辉认为,这将引发市场变动。
如今在很多网页上,在大疆的联系人一栏中,写着卢致辉的名字以及电话。当初他为大疆做了一条推广,结果这么多年不知道被多少网站转载过。在我们不到两个小时的聊天过程中,卢致辉便接到了两通找大疆的电话。这十年中,他的电话号码一直未变,像今天这样的电话他已经不知道接过多少次,每次都会耐心地告诉别人打错了。我说不会烦吗?他说,没办法,有时候一天最多会接到十几个找大疆的电话,后来都习惯了。
如今大疆成长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无人机企业,员工人数达4000人。但一切的荣誉已经与他们无关,甚至也没人记得他们。后悔离开吗?他们都说,从未有过。
相 关 推 荐
科学家发现一颗叫做TrES-2b的系外行星,它被称为迄今观测到的最黑暗行星,其表面一片漆黑,甚至比煤炭还要黑。这颗行星……
美国时间11月9日,王小川在纽交所将钟声敲响,宣告搜狗上市。身后站着的,是一路走来支持、鼓励、欣赏他的张朝阳。……
一路走来,我的电子信息工程和嵌入式之路,嵌入式该怎么学,嵌入式从何学起,嵌入式入门需不需要报培训机构,哪个培训……
本篇文章,我会详细地讲述我如何从一个硬件工程师转到Java Web软件开发的,希望给需要的人做一个参考。或者,你就当故……
4月20日,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Hans Albert Einstein)翻开《纽约时报》,头版上赫然一篇文章――《在爱因斯坦的大脑里寻……
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世界的某处突然出现一种新的病毒试图杀死我们人类。这里列举的是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最致命的八……
一 周 点 击
图 酷 信 息
全球超牛逼的美女工程师大集合,有图有真相!……988被浏览133981分享邀请回答10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8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估值百亿美金的大疆无人机,神话背后暗藏的隐忧与真相
我的图书馆
估值百亿美金的大疆无人机,神话背后暗藏的隐忧与真相
这是一家在过去的2年间红得发紫、近乎被神话的企业,《新闻联播》先后5次报道了它。这家企业叫大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大疆”),其创始人是汪滔。在一次政府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汪滔说:“你就是明星”。文/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陈光【1】世界第一2014年之前,没有什么圈外人知道大疆的名头,更没人了解其行业——消费级无人机产业。实际上,大疆之前,世界范围内都没有消费级无人机的概念,汪滔是这个行业的“盘古”。《华尔街日报》美国版在介绍深圳时称:深圳是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企业的诞生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最大互联网企业腾讯的总部。这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将大疆放在华为和腾讯的前面,或许是因为在美国,大疆比另两家企业更为知名。早些时候,《华尔街日报》还称大疆是“首个在全球主要的科技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其他美国媒体同样对其推崇备至。2014年,《福布斯》将汪滔放置封面,评价其为中美创新人物的代表。同年,《福布斯》、《时代》、《经济学人》不约而同地将大疆产品“封为”年度最杰出的高科技产品之一。在国内媒体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这家企业已经霸占了美国市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资料显示:获批使用无人机的129家公司中,61家在使用大疆无人机,遥遥领先于第二位。另外695家正等待批准的公司中,有近400家公司申请使用大疆无人机。企业客户之外,大疆更是美国个体消费者的唯一选择。按照大疆的说法,其占据了全球市场超过70%的份额。这些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大为震动。随后的时间里,大疆以各种形式上尽了头条,不仅包括科技,还登陆了国际、政治、军事甚至娱乐板块,比如:除了引发白宫“恐慌”、“入侵”日本首相府外,大疆无人机还成了犯罪分子偷运毒品、武器的工具,以及好莱坞明星们的新宠。最夸张的一条报道是:比尔-盖茨为了体验大疆的产品,“打破禁忌”,购入了人生第一台iPhone。大疆还帮其他人上了头条。去年2月,汪峰在章子怡的生日派对上,从大疆无人机上取下了9克拉的“鸽子蛋”,并求婚成功。媒体纷纷撰文:汪峰老师可算是上了一次头条!在这些事迹、传闻的衬托下,对大疆的赞誉被提升到了国家的高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消费类科技产品中成为世界第一这件事,就像是无产阶级“痛揍”帝国主义,狠出了一口恶气。同时,一个新的商业奇迹拉开帷幕。这家2010年销售额仅300万的企业,在2014年激增至5亿美元,并且仍以“每年3到5倍的高速”增长。2015年的融资中,大疆的估值高达100亿美元。资本对其趋之若鹜。一位投资人对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微信公众号:hstl8888)称:“(大疆)持股人现在不太愿意稀释手中的股份,因为它就像一台印钞机。”在实现5亿美元营收的2014年,大疆的利润高达1.2亿美元。按照去年的估值,持有大疆约45%股份的汪滔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297亿人民币。这位喜欢带高尔夫球帽、留着小胡子的新晋“高富帅”,从形象上看更像是一位艺术家而非企业家。但是一开口,其作为全球行业霸主的自信与霸气一览无余。他曾对媒体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让我真正佩服。”【2】技术青年这句话反应了汪滔的特性:他是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自我驱动感极强的人,这似是他的天性。汪滔是80后,他1980年出生于杭州的一个中产家庭。曾经的同学回忆称他是一个“从小就调皮、有个性”的人。高中毕业,汪滔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他在那里待了2年后决定退学,重新报考世界一流大学。汪滔的成绩一般,他向十几家高等学府寄出申请,只得到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回复。在香港,他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技术派”。2005年,汪滔决定将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作为毕业课题,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课题的核心问题是让航模能够自动悬停。当时,清华、浙大等高校的博士团队也在研究类似课题,已经持续了几年时间,浙江大学还搞了一个“浙大无人机傲停一分钟”的新闻。对于本科生而言,这个课题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校给了汪滔1.8万港币作为启动经费,他没日没夜得研究了大半年,但课题展示阶段还是失败了,仅得到一个勉强通过的毕业分。面对挫折,汪滔很倔,他把失败品拿回家,又“折腾”了两三个月,居然真的搞定了飞控系统。他的研究成果仅比浙大的团队晚1个月,带着成果去珠海航展和高交会上转了一圈,汪滔就收到了企业的订单,于是他决定创业。他的成果也得到了导师的肯定。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技术教授李泽湘引荐汪滔攻读研究生,他也是大疆的早期投资者,目前仍持有公司10%的股份。2006年,汪滔在上研究生课程的同时,与两位同学一起创立大疆,又招募了几位成员。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将“总部”移师深圳,在一片城中村的农民房里安了家。汪滔回忆说,当时的想法就是开发一款产品,能养活一个10到20人的团队就行。起初,这个念头也是奢望。大疆起步时期的订单断断续续,接到的都是小单。最严重的问题则是当时团队上下找到不到方向,一位早期的成员透露说:汪滔起初想往专业的圈子里靠,但是涉及专业无人机级别的,不是军事类就是大型国企的需求,大疆的团队在各个层面都没有竞争力。没有收入来源,汪滔的个性又很强势,导致团队内部矛盾重重,2年的时间,创始团队成员全部离开。这位成员同样透露说:导火索之一是汪滔在股权分配上过于小气。大疆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难期,最拮据的时候,公司账户上只有2万元。好在相信汪滔的并非只有他自己,亲属和朋友的持续投资帮助大疆渡过难关。汪滔的中学同学谢加,卖了房产来投资大疆。如今,他担任大疆的总经理,是企业的“二把手”,持有14%、价值接近100亿的大疆股份。【3】创新于消费市场汪滔的主要工作是搞技术,那段时间,大疆能拿得出手的研发人员只有他一个。他在本科毕业设计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发飞控系统,写了几十万行的代码。2008年,他研发的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控系统XP3.1面市,随即四处兜售这套系统。当时,消费级无人机的概念已经隐隐成型,国内外的相关论坛聚集了一批无人机爱好者,他们从世界各地买配件,自己DIY高级航模,用成品来航拍。和其他飞行器一样,这类无人机也分为三大类,包括固定翼(fixedwing);依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直升机(helicopter);以及有4个或者更多旋翼的多旋翼(multi-rotor)。其中,多旋翼的优点是机械简单,能垂直起降,缺点是续航时间最短,载荷量小。一位新西兰的代理商告诉汪滔,他的客户中超过90%人使用多旋翼,总抱怨找不到好的飞行器。于是,汪滔将积累的技术运用到多旋翼,再打包自己的飞控系统出售。在一众业余出身的飞行器中,大疆看上去超凡脱俗,通过各国的相关论坛,大疆的产品售往全球各地,口碑极佳,公司每月能有20万左右进账。搞定了飞行器和飞控系统,有了资金的汪滔开始研发其他技术。航模级无人机的核心技术拆解开来一共有4个部分:飞控、云台、图像传输和相机。飞控是汪滔的老本行,其本质和机器人技术一样,追求的是智能化飞行。云台是安装、固定摄像机的支撑设备,它要保证无人机在各种环境下做到稳定拍摄。汪滔在研发云台技术期间,订单就已经寻上门了。经营一家航拍公司的美国人科林-奎恩询问大疆是否有保证无人机稳定拍摄的方法——当时没有无人机专用的云台,DIY的成品很难做到画面稳定。大疆很快搞定了这项技术,他们的云台系统可以在飞行中调整方向,即便无人机摇摇晃晃,也不会影响画面质量。奎恩告诉汪滔,这个技术在美国会是很大的市场,他毛遂自荐加入大疆,和深圳总部一起成立了大疆北美分公司。奎恩是一个天才销售员,有形象有口才,他参加过综艺节目,在美国演艺圈有人脉。奎恩将大疆的产品赠送给好莱坞里的知名人士,通过这类渠道迅速传播大疆品牌,让更多对无人机一无所知的人了解了这个产业。深圳总部依旧在汪滔的带领下日夜攻关各种技术,2012年,大疆已经有了开发一款完整无人机需要的所有技术。在大量的工程试验间,他们不断修正错误,降低制造成本,将无人机的成本从数千美元降低到了不足400美元。这意味着消费者只需支付几千元人民币,就可以拥有一款智能飞行器。2012年末,大疆推出了一款包含飞行控制系统、四旋翼机体以及遥控装备的微型一体机——“精灵”(Phantom),这款无人机只需经过简单调试就能轻松驾驭,在机身上架设摄像机后,还可进行航拍。这款产品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此前,无人机的组装十分复杂,掌握飞行技术不容易,价格又昂贵,因此只在专业级玩家中流行。“精灵”让航拍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也让更多普通消费者接触到了无人机。凭借这款产品,大疆正式奠定了自己的行业地位,同行将其比作业内的苹果公司。而单论行业占有率,苹果相较大疆也是望尘莫及。“精灵”问世后,汪滔几乎没有在销售上投入什么精力,公司的营收就持续成倍增长。订单的来源也不再局限于美国,欧洲和亚洲分别为大疆的营收贡献了30%的比例,拉美和非洲地区也有10%,整个市场完全是大疆的蓝海。汪滔本人却不是很喜欢这款改变大疆历史的产品,他没有出席“精灵”的发布会,因为“这款产品并不完美”。【4】竞争与壁垒汪滔是个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者,他是大疆的CEO,也是CTO,此外,大疆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他来拍板。汪滔很自豪于大疆的技术和设计能力,他认为大疆是“7分技术,3分商术”。而中国制造业大部分是“用7分的商术,对自己的3分产品进行包装,把精心包装的东西在社交、媒体圈中宣扬。”但实际上,大疆的营销团队比其他企业更懂得包装。过去的两年间,白宫、日本首相府等新闻爆点的背后,很难说没有大疆团队的推波助澜。汪峰甚至找过大疆,希望他们不再用其名头进行大肆传播。推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笑话,比如“比尔-盖茨为了体验大疆产品买了人生第一部iPhone”无疑是讹传,因为大疆也有安卓的系统。在所有的报道中,大疆都被形容为潜力无限的全球领导者,媒体极力渲染无人机在未来的广阔商机以及大疆的行业地位,没有一家媒体曾指出这家急速扩张的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没有媒体总结过大疆的核心技术优势究竟是什么。那么,大疆是否能满足国人的预期,顺利成长为一家世界级、拥有核心技术的巨头企业?这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首先,大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处于行业领导者的位置,核心竞争力成了概念集合体,它包含了企业的品牌形象、渠道、技术和管理。科技产业,技术自然是重中之重。消费级无人机的技术门槛实际上很低,让飞行器起飞和降落的程序是一套开源系统,很多人都可以拿过来做出一套产品,淘宝上,只需几百块钱就能买到类似的飞行器。汪滔也认为,入门级无人机的产品,很快就会像当年的键盘和鼠标一样一片红海,各厂商为了几十元的利润而厮杀。相较这些对手,大疆最大的优势在于飞控和云台系统的研发,多年的技术积累使得其产品稳定,出现“炸机”、“放生”的概率相较竞争对手少许多。然而,这些技术优势,都停留在“消费级无人机”这一层级。顾名思义,再往上,还有专业级别的无人机技术。这一分水岭上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业。最顶级的如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生产的“全球鹰”,用钱也未必能买到。军事层面之下,还有很多针对不同政府部门和行业的专业无人机产业,每个国家都有专注于该类市场的相关企业。以前,大疆的技术优势明显,是因为行业里有太多不懂航空,连开源软件和航模都玩不转的从(dou)业(bi)者。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高度繁荣,很多专业级别的公司也对该产业虎视眈眈。近年来,在美国、德国的相关航空展上,相继出现了许多不逊色于大疆飞控技术的系统。另一方面,一些有能力将成本做到比大疆还极致的巨头企业,也正试图进入无人机产业掘金。亚马逊启动了PrimeAir的无人机物流计划,已经进入了第9代产品的研发;国内的极飞与顺丰正推进无人机物流项目;oogle收购无人机公司TitanAerospace;Facebook以 2000 万美元收购英国无人机公司Ascenta;迪士尼乐园也引入了无人机。2014年之后,国际和国内资本都蜂拥无人机市场,创业团队、投资人纷纷涌入进来,产业链上下游高度繁荣,国内几家著名的从专业转战消费级无人机的企业,都获得了风投的支持。在国外,由《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创立的3DRobotics,刚成立就拿到了1亿美元。可想而知,未来几年内,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将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在这场大战中,大疆想要维持行业霸主的地位,无疑将面临重重挑战。【5】“无人机+”时代?资本如此热衷无人机产业,是因为该产业被想象为可以改变很多传统行业,像“互联网+”一样,创造一个“无人机+”的时代。但在过往媒体的鼓吹风潮中,具体涉及如何服务传统行业的内容全部被一笔带过,只是笼统地称“无人机在未来可运用的领域非常广泛,比如农业、消防、灾害救援、野生动物保护、电路巡检、交通检查”等等。究竟如何应用,这些媒体也不清楚。在大疆,每天都有各行业不同公司前来问询合作,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对于无人机的功能太过于“想当然”。如前文所述,消费级无人机和专业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产品也有天壤之别。刨去电磁散逸、保密通讯等专业技术,消费级无人机在大规模应用的道路上还有两大壁垒:一是航程和滞空时间不足,二是载荷能力不足,很难应用于更多产业。大疆面临同样的问题,其所有类型的产品,航行时间都在半个小时以内,而四旋翼的结构,也注定了其载荷量不大。想要在这两方面做出革命性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航程问题牵涉到电池技术。10多年来,电池技术几乎是原地踏步,从石墨负极、硅负极、金属负极到石墨烯,材料学家在电池方面的革新无所不用其极,论文天天发,投资叠叠加,但产品从来没有出现。太多放言要颠覆电池行业的“专利技术”,前赴后继的不知所踪。汽车、手机等很多行业都受困于电池技术,相较之下,无人机只能算是“小产业”。当年的全球电池业巨头A123公司倒闭时,前总裁的一番意味深长:“为何电池行业的玩家都是大佬?说白了电池这货复杂度超出你想象。”所以,想要解决航程、载荷量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加钱”买专业级的无人机。当然,这加的钱不是一般的多,小型的无人机系统,一套都至少需要几十万到百万。发展“无人机+”的市场很难,那大疆能不能谨守消费级市场的地位,依赖市场规模实现成长?就目前看来,前景同样不容乐观,其中最大的限制是政策。美国是最先对消费级无人机进行管制的国家,FAA的一纸规定将Amazon几千万美元的投资化为0,Amazon airprime计划不得不推到,重新来过。大部分航空设计公司,仍在一边赚政府和军方的钱,一边观望FAA的态度。中国也开始重视对消费级无人机的管制问题,北京政府已经明文规定五环内“禁飞”,想要体验无人机,请先驱车半小时。其他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也在制定当中。政府对该市场进行管制,一方面是出于信息保护,更多则是出于安全考虑。无人机本身就存在上手门槛和技术风险,即便操作流程再简化,“新手上路”也会出现很多“坠机”的风险。如果坠落区域恰好是闹市区,危险程度可想而知。综上,被舆论吹捧上天的无人机产业,实际天花板并没有那么高。一直风光无限的大疆,也已经走到路口,它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市场来维持高速增长,否则就得应对随着时间推移,摩尔定律蚕食硬件利润的困扰。【6】负面缠身的管理与文化高速发展之下,大疆的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同样值得探究。汪滔是一个极为强势的管理者,他给大疆上下贴上了自己的标签。或许是出于强势,汪滔一直没有树立“共赢者”的形象:大疆的初始团队已经分崩离析,而为大疆开拓北美市场立下赫赫战功的科林-奎恩,也在和大疆对簿公堂后离开,加入竞争对手的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大疆研发部门员工对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微信公众号:hstl8888)说:“大疆的‘一言堂’现象极其严重,汪滔和谢加的话相当于‘圣旨’,而这两位大BOSS都喜欢感情用事,近乎偏执。”汪滔也坦言在这方面的不足。他说自己比较遗憾的事情就是一毕业就创业,从没有当过普通员工,因此留下了一个盲点:“有时候缺少同理心,不知道员工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我甚至想要不休息两年去打工,补上这一课。”不过意识到并不意味着改正,在不满时,他会把下属的报告或是设计摔到地上,质问对方“这是什么垃圾”。强硬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一言堂”制度正延伸出许多不小的问题。网上关于大疆“管理与文化”的讨论中,几乎是一面倒的负面言论。其中主要有3个问题:一是只注重研发团队,其他部门遭到“心理上的蔑视”;二是管理混乱,很多团队的目标不明确,重复劳动现象严重;三是员工之间的关系不佳。以下是部分言论截取:(内容来自知乎,部分内容进行了“和谐”处理)尽管从没有媒体进行过相关报道,但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大疆在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存在着很多亟待修正之处。没有哪家企业可以仅依靠产品“单腿”闯进世界500强,强大如乔布斯,其偏执也只是针对产品,苹果的团队氛围和企业文化,同样被当做教学案例。无论是市场还是管理,在成为一家真正伟大的世界级企业之前,汪滔和大疆科技,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严禁私自转载。如需转载或有任何建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hstl8888长按可复制)获取授权。】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无人机和大疆对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