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元崩盘,美国楼市崩盘会怎么样

FT中文网:假如美元崩溃_海外传媒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 正文
24小时排行美国金融业 真的崩盘了吗
&&欢迎回来
美国金融业 真的崩盘了吗
美国次贷危机恶性膨胀,华尔街几大投资银行不断被并购、接管甚至破产,继而金融风暴在全球迅速蔓延、恶化,全球股市大跌,经济发展前景堪忧,继而虚拟经济恶疾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经济注定要被美国经济拖垮吗?究竟造成这一场金融大海啸的根源性因素是什么?透过这些根源性因素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美国著名的经济、政治评论家凯文·菲利普斯在其新作《金融大崩盘》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菲利普斯作为美国白宫前战略决策智囊人员,经常为《洛杉矶时报》、美国全国公共电台、Harper's杂志和《时代》周刊撰写稿件。他创作了10本书,其中包括美国《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美国神权》和《美国王朝》。在这部书中,作者凭借其深厚的探究功底深入剖析了美国当前所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源性因素。与一般学者及评论人士不同的是,菲利普斯认为,发端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绝不仅仅是一般的信贷危机,更深层次原因是对金融行业的虔诚膜拜、政治上的帝国自大情绪、基督教右翼的狂热心理,以及在石油领域的玩火自焚。“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积劳注定要成疾”,当我们阅读完这部书的时候,会恍然大悟,原来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谭雅玲谈了自己的看法。& 美国并没有发生所谓的金融危机
中国商报: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问题引起的,您怎么看这次经济衰退?它还会持续多久? 谭雅玲:我认为所谓次贷危机的根源是因为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以后导致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不强,这样给信用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带来很大的后患。次贷问题要熬过去,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因为次贷变成次债以后,它的特点是不确定,这个不确定最重要的是时间周期的延续,时间周期最长的合约是30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持续性可能会比较长。但问题是,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认为美国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美国已经把所有金融危机的模式给改变了,在美国市场出现的所谓的金融危机,跟已经出现过金融危机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出现过金融危机的国家,股票汇率、房地产同时暴跌,金融机构倒闭。可是在美国的市场上,并没有发生类似的现象,仅看到美元在上涨,美国股市在下跌,美国房地产价格在有节制地下调,这是美国的现象。而美国人也在改变经济衰退的规律和概念,因为它原来认定的经济衰退的标准是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但是最近美国把这个标准变成了只要一个国家有数月经济的低迷、经济指标的下降,就可以界定这个国家进入衰退,因此美国在2007年12月份就进入了经济衰退。世界规则是美国定的,世界规则的改变也是美国人在随意根据自我需求被改变,所以透过这场金融风暴,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的东西,而背后深刻的长远前景是值得关注的,流动性已经过剩了,美国人还在不断地释放流动性,未来全世界都要进入真正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由美国而起,但美国人比别人过得更好,为什么?美国有战略,美国有经验,美国有市场,美国有机构。 中国商报:现在市场上一个流行的说法是,美国次贷危机是全世界人民替他们买单,美国不仅没亏,还赚了,这次金融危机是美国的一个阴谋,您怎么看? 谭雅玲:“阴谋”在中国是一个贬义词,其实,中国应该换一种心态看阴谋。阴谋为什么能够做成?是因为它有很强的战略,有实力,有基础,有经验,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去揣摩阴谋、识破阴谋。不能说我做不成阴谋,我识不破阴谋而非常反感阴谋,这样的话,我们就会缺少自我认知与把握,我们需要做强做大自己的根基。所以通过这次所谓的危机,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应该学习美国人什么东西,借鉴美国人的什么东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和水平是不一样的,出现所谓的贸易赤字、贸易顺差或者财政盈余,是发展阶段一个必然的过程。发达国家是需求经济,发展中国家是供给经济;发达国家是投资经济,发展中国家是消费经济;发达国家是质量经济,发展中国家是数量经济。这些基本特征告诉我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不能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去评论,应该从社会分工和世界分工去考量不同国家的责任和所能承担的风险。同时更应从自我需求和自我主见去研究和选择对策,而不能丧失自我判断和认定,否则将使自己处于被动甚至导致自己陷入经济或金融危机。 中国商报:假如媒体不报道的话,您承认在这次金融危机里面美国有阴谋的成分吗? 谭雅玲:美国是有战略,有自己需求的规划,简单用一个阴谋词汇概括容易丧失认知问题的真实或主见,甚至不利于应对形势和问题。从次贷开始到现在,美国从被动变为主动,美国从焦点变为边缘,因为欧洲和日本已经先于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则比美国更加紧张地应对自我的问题,甚至难以协调和控制更加突出。我觉得从美国讲,房地产的波折,包括次贷问题的波折,实际上从2003年、2004年就开始了,但是从那时候开始,美国作为非常有效的金融体制,为什么没把风险给控制住?这是一个最大的问号。我不同意“阴谋”这个词,而应该承认美国有战略,有自己的设想,这把火是从美国而起的,当然美国人可以顺势而为,借题发挥地把所有的火引向全世界,美国只是受了一个轻伤,欧洲是受了重伤,中国是受了内伤。美国人掌控全球的心态
中国商报:这本书上写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有几个方面,更多的可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因为这本书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对金融行业虔诚膜拜,政治上帝国的自大情绪,基督教右翼的狂热心理,在石油领域的玩火自焚。”听这些词感觉像心理学的角度。 谭雅玲:这本书写得[FS:PAGE]非常贴切。美国能够掌控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最重要的是美国人掌控自我的心态,掌握全球的心态,美国人在揣摩全球的心态。这场金融风暴的核心因素是美元,对经济的冲击是价格。价格不可承受,导致企业不可承受、经济不可承受,这些是全球经济悲观非常重要的基本点。如果从美国的金融前景来看,我是相对乐观的。美国的金融实力是全世界最大最强的,我们看到的是美国给予我们和全世界都是负面的东西,这是美国的文化。美国人永远愿意讲问题,不愿意讲自己的优势,所以在金融层面,它告诉全世界它有多少家银行倒闭,有多少家银行破产了,而目前所谓的“雷曼事件”,到底雷曼消失了没有?是一个巨大的问号,雷曼的资产仍然大于负债20亿美元。 我们怎么看美国的金融?我们看到更多的是117家美国银行有问题,23家银行倒闭了,四大投行都变成商业银行,实际上呢?我们只看到美国金融的局部或少数问题,而忽略了美国金融的整体与全部。美国一共有8343家金融机构,全球1000家大银行当中美国占三分之一,五百强大企业当中美国占二分之一。美国经济衰退用的符号是U型。U型意味着什么?快速上涨之后深度调整,快速反弹。两个竖杠告诉我们美国的经济很有支撑力,而美国中等阶层的公民,他们对美国经济的心态是,美国经济一定会尽快恢复过来。所以我们看到传统的汽车业不行了,传统的制造业不行了,但美国的经济并不是不行了,因为美国是新型的经济,美国的经济形态和全世界的经济形态不一样。仅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看,全球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基本上都是本土是主体,海外是分支,而美国的跨国公司在美国本土是空壳,海外是主板,它是新型经济,而美国很多亮丽的地方并不是每天都在向全世界展现,航空航天、军事装备、服务业、高科技、信息产业,美国都是世界第一。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考量美国的经济和金融要从全景、全貌去考虑,而不要美国人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就悲观于美国什么,帮助美国去救助什么。全世界的经济和金融谨慎乐观,因为全世界不知道自己会走到哪一步,不知道这场金融风暴的前景是什么,而美国人心里或许有数,他们知道他们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的金融财富。所以在这场金融风暴当中,我们不能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而这个假象的蒙蔽是西方的舆论给我们的,不是我们自己认定的。我们自己的状态要清醒,要清楚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样我们的市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信心,才能抵御住金融风暴。 中国商报:您的说法让我想起80年代末的日本,日本当时经济衰退已经十几年,但是我们很多人到日本去看,发现日本人生活质量很高,比我们高多了,而我们那时得到的信息是日本衰退的不行,很多人都失业,跑到中国打工,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可能是两种文化的不同,我们按照我们的文化看到西方传达过来的信息,然后按照我们的理解去理解他们本土的社会,但实际上可能不是那么回事。那么,现在已有的美国资本主义结构里面的哪些东西会发生变化?货币体系、经济结构还是他们的地位? 谭雅玲:美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没有钱的,因为巨额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都在美国。但是美国也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因为美元的现钞发行和美元的特殊报价体系是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的。在没有钱和有钱之间,美国人现在做得很好,它把全世界调动起来,用一个美元调动了全世界,垄断了全世界,调侃了全世界,而我们要警惕的是它在重新分配全世界,它在用经济手段打击外面的竞争对手欧元、人民币等等。仅从伊朗的角度看,伊朗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全部变成欧元,欧元在这3个月甚至半年里跌了23%,石油跌了70%,伊朗人开始想买黄金,黄金上涨到900美元,美国对伊朗没有动一枪一炮,但是伊朗的损失惨不忍睹。这就是美国的对策。美国人有经验、有战略、有市场、有技术、有产品,完全可以做到。所以从未来的前景来看,美元的霸主地位是不可抗拒的,现在的价值控制是美国人决定,未来美元应该是难以震撼的。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形容为一枝独霸,多元参与,三足鼎立已经被改变,第三级货币是英镑。未来美元会怎么样?自我替代,美国人已经想到自己的未来,如果美元崩溃,美国经济不行了怎么办?美国的石油储备第一,黄金储备第一,石油黄金回落了,美国人还在极力地扩张石油和黄金储备,这就是目前这场金融风暴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价格变化背后美国人做的事情。所以讨论国际金融新秩序是大家良好的愿望,美好的前景,但是在美元一枝独霸的货币体系下很难做到均衡,美元的地位是特殊的,在世界银行它的投票权最多,而且还有否决权。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的。中国银行业发展和调整的良机
中国商报:在这轮危机里面,中国的银行业您认为会不会受到大的冲击? 谭雅玲:顶多再来第二次剥离,重新的资产重组。因为剥离是不可避免的,在发展当中,有些成本是必须付出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但是不能重复犯这个错误,比如推动市场化改革,使银行的配置效率更高一点,仅仅是这样而已。 我们银行从2003年以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为标志的改革和上市的进程,给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亮的板块,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没有问题,我觉得我们有很大的问题。在整个制度框架上,我们的模式比较多,但是实实在在的改革,利润、绩效显得非常不足,所以在中国的金融板块,我们不仅仅要把西方的模式接过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他们的观念和制度接过来。我们在讨论资本市场的时候,不断地推产品,但是产品的效率和风险制度很难达到西方所能有的结果,现在产品先于制度,制度滞后于产品。包括银行业的发展,我们应该进一[FS:PAGE]步强调制度和观念体制的变化,这样对长远的发展才会比较有利。而银行在整个金融板块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贸易量大质低,中国的金融业要防止量大质低,这样对中国的金融安全和国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商报:您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就目前来讲,是否还有没暴露出来的问题? 谭雅玲:从我们国家体制的角度,我们风险规避手段是有充足的空间。但是如果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银行未来的业绩,包括市场价格的冲击,应该是有一定的回调,而这个回调在明年会显得比较明显,因为在今年我们的惯性,包括宏观经济整个的状态,对它的扶持还是有作用的。但是从未来的发展,包括美国这场金融风暴带来的整个制度包括银行性质的一些变化,对中国银行业目前的发展,包括投资银行、私人银行、一些西方新型的产品模式、制度框架都要有重新的修正和思考,在业绩利润的滚动和业绩利润的累计上会有一定负面的东西。包括这轮金融风暴,西方主要国家大的银行利润下滑,未来跟中国银行业的合作也不免要有利润上的一些损失,甚至在业绩上带来一定的不足的地方。这种思想准备我们要做的比较充分,在制度建设上,在结构建设上,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发展和调整的有利时机。邱林:假如美元崩溃中国会怎样?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 &| &| &| &| &|
&& &|&&|&&|&&|&&|&&|&&
&& &| &| &| &| &| &|& &|&
商务进行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楼市崩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