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莉:汉字为什么日本到处是汉字是这个样子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台海网微信
厦门微公益
海峡导报微信
厦门第一时间
[书籍信息]   作 者:陈屹 张连英 迟昀? 等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书 号:978-7-   出版时间:2016.9   定 价:48.00元   [内容简介]   能够去常春藤盟校读大学,是世界上很多孩子的梦想。常春藤盟校是否是遥不可及的?作为...
贝贝妈妈展示女儿被打后的照片,屁股上留下鲜红的血痕,周围皮肤青一块紫一块。 27日下午,赵女士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心里很着急。随后女儿通过微信发来3张照片,更是让赵女士心如刀割。原来她的女儿贝贝(化名)被老师拿钢棍打伤了,屁股上留下一条条鲜红的血痕,周围皮肤青一块...
姚明 叶莉   姚明6岁女儿身高惊人,近日,姚明6岁女儿现身福建省闽清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身高惊人,让网友感叹,&姚明女儿长大了,又是一个大美女。&与学生进行篮球互动,并向学校进行捐赠姚明妻子叶莉与女儿姚沁蕾也现身活动现场,身穿蓝色连衣裙,扎着马尾的小沁蕾...
台海网8月2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孩子睡着了,妈妈半夜将门反锁出去喝酒。岂料,孩子半夜起来找不到妈妈,哭着爬上了阳台。 昨日凌晨时分,10岁的孩子醒来时看不到妈妈,便开始在屋里焦急地找妈妈,可就是不见妈妈的身影,想出门寻找,却发现门被反锁。于是,心急的孩子...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02997',
container: s,
size: '300,64',
display: 'inlay-fix'84岁瑞典老太太 为中国孩子讲汉字---深圳晚报
第A09版:领读七天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晚报头版
第A02 : 开眼
第A03 : 爆点
第A04 : 政点
第A05 : 政点
第A06 : 城区
第A07 : 城区
第A08 : 一餐美食 一番美意
第A09 : 领读七天
第A10 : 领读七天/文学
第A11 : 领读七天/历史
第A12 : 领读七天/历史
第A13 : 领读七天/新书
第A14 : 娱乐
第A15 : 校园童话
第A16 : 中国时局
84岁瑞典老太太 为中国孩子讲汉字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大家应该对北岛先生主编的“给孩子系列”印象深刻吧,继北岛《给孩子的诗》,北岛、李陀《给孩子的散文》,叶嘉莹《给孩子的古诗词》,黄永玉《给孩子的动物寓言》之后,如今该系列又多了一本《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与之前四部作品都是“中国学者为中国孩子所编著”不同,《给孩子的汉字王国》是84岁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为中国孩子写的书。 汉字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 1961年,林西莉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被汉字深深地吸引了。她早年曾师从著名汉语专家高本汉学习。林西莉第一次学习中文的经验是1961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留学,她发现教学方式就是老师不停地教、不停地重复,但从来不解释这个字有什么文化寓意。林西莉想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想知道汉字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 留学结束后,林西莉又数十次到中国访问。当她越深入学习汉字,越被汉字所反映的现实以及她并没有理解的一切所吸引。她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人们要在田野上并排种植各种不同的庄稼?为什么人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龙头”?为什么有几百万人在能够住进真正的房子的情况下仍然固执地住在山坡两旁的窑洞里?她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中国来,只为能搞明白汉字的一切。 抱着对汉字的热爱,林西莉在旅居亚洲和拉丁美洲之后回到瑞典,开始从事汉语教学。1971年起,林西莉开始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她以似乎永不枯竭的激情在黑板上、粉尘中进行着汉字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她发现,学生跟她过去完全一样——老师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的形式讲授得越多,他们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当她同时也讲解这些汉字所来自的那个世界,讲述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房子、车辆、衣服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讲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田野、山河、动物与植物时,效果就特别好。一旦逐个认识了汉字,它们不仅会成为理解书面文字的钥匙,而且也有助于了解这些文字被创造时的实际和今天中国的生活。 一个外国人 对汉字的追根问底 上世纪80年代末,林西莉在瑞典出版了《汉字王国》,这本书林西莉从1973年开始写,一直写到1988年才完稿。她研究的方式从汉字最早造字的样子开始:甲骨文、金文……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从小学汉字,觉得撇、捺都没有问题。但林西莉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出发,为什么要撇,为什么要捺,追根问底,直至最后弄清楚。 例如身体的“身”,甲骨文怎么写呢?是一个竖,一个源泉,一个点,底下一个小腿。林西莉认为,那个圆圈、小点里面有个小横,身子的身最早造的字是怀孕的妇女的形象,她还找到根据,说中国人现在怀孕的时候也有“她有身子了”的说法。林西莉就是这样一点点去弄清楚汉字的起源。 《汉字王国》讲的都是和人生活有关的中国人最早造的字。这些字从哪儿来的呢?就是中国人的房子,走的路,坐的船……汉字里面表现的是中国人的生活,讲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汉字王国》一书影响力巨大,已经翻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成为外国人学习汉字的“典范读本”。 《另一个世界》 也推出中译本 2016年,84岁高龄的林西莉将《汉字王国》编成一本给孩子的作品——《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汉字。《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全书选入了200多个“基本汉字”,林西莉从这些字讲到中国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让孩子从汉字的形象中悟得意蕴,感受每一个汉字的美。 除了《给孩子的汉字王国》,林西莉的另一部作品《另一个世界:中国印象》最近也推出了中译本,主要记录了林西莉半个世纪前在中国的难忘经历。 林西莉介绍,《另一个世界》主要描述了1961年~1962年的中国,描述了她是如何了解中国社会的。作为一名就读于北京大学的留学生,1961年~1962年的中国与林西莉所生活的欧洲反差巨大,她对好多事情不了解、不理解,但也对所历所见所闻感到好奇,所以她在《另一个世界》中的记述让人有种陌生感,有种探求、疑问的色彩。在1961年到中国学习之前,林西莉在瑞典出生、长大,毕业以后又到意大利、希腊,去了那么多国家,当时欧洲情况跟中国情况反差巨大。1961年、1962年当时的中国,在经过了“大跃进”之后,国家经济面临崩溃,所以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林西莉在书里写下这样的细节:有一天早上,她发现北大学生全在树上待着,原来北大学生都在树上摘树叶。 虽然遇到了很多不开心的事,非常陌生的事,但是林西莉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中国、爱上了中国文化。在《另一个世界》中,她的回忆充满现场感和生活气息,留学生活的反教条抗饥饿,古琴学习的温馨激动,市集上生动的杂耍表演,观者寥寥的文物古迹,上海、杭州、广州、洛阳、西安等全国主要城市的独特游历……她对一砖一瓦、一事一餐都不放过,真切地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林西莉不仅把自己的回忆写在了书里面,还留下了那个年代珍贵的照片。《另一个世界》全书用了200多幅照片,林西莉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能发现中国人不注意的东西,中国人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她觉得很新鲜,所以就记录了下来,这些照片更加真实地记录了1961年~1962年。 林西莉从饥饿难耐地要逃离中国,变为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化,从此一生无法自拔。今天,中国读者通过她的书,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汉学家对中国的迷恋和好奇,还借她的眼睛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汉字的样子
& &“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跟随汉语学家高本汉学习汉语之后,这个问题便一直吸引着瑞典学者林西莉,为了能找出答案,60年代初她曾到北京大学留学,后来又多次到中国访问,“每去一次跟汉字的距离就更近一步。”
& &在一本散本选编中,偶然看到一位作者在夸赞汉字“朵”,说它美丽、长腿、匀称,说木之上的灵魂就是“朵”,说如果让他评选汉字,最漂亮的就是这个“朵”字――用时下较流行的话总结,他喜欢的汉字的样子,“朵”字都有。
& &那个“朵”字落在我心里,激起一朵浪花,认真地想:学习汉字十几年了,使用汉字几十年了,总认为“人生识字忧患始”,却很少转过身来,仔细端详一下汉字的样子,原来我对自己语言的根知之甚少。
& &“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跟随汉语学家高本汉学习汉语之后,这个问题便一直吸引着瑞典学者林西莉,为了能找出答案,60年代初她曾到北京大学留学,后来又多次到中国访问,“每去一次跟汉字的距离就更近一步。”
& &回到瑞典后,专门从事汉语教学的林西莉发现,学生们和她一样被汉字的样子所吸引着:当她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的形式讲授得越多,学生们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而当她从汉字讲到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讲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时,效果就更加好了。
& &在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林西莉教授用了八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介绍中国语言和文字的力作《汉字王国》,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起源的特点,选取了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详尽的讲解,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读者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尽管内容关系到“整个中国的文明史”,林教授没有使用“经院式”的语言(译者李之义),而是找到了她特有的表达方式:“轻松、自如、美、动听。”
& &她从自己的留学经历出发,让一个汉字的出现像一次偶遇:一次骑车经过北海,发现路旁的一户人家花种得非常好,便与他们攀谈起来,当她问“是谁修了这个花圃”,男主人自豪地指着自己的鼻子:是我。这个动作让林西莉想到:相同的情况下,瑞典人会拍拍自己的胸脯,而中国人却指着鼻子。为什么呢?因为汉字“自”最初的意思是“鼻”,是一个鼻子的正面图,有鼻翼和鼻梁,为了直观地表现出“鼻”的造型来源,林教授找到一张1818年中国出版的画各种鼻子的范本,它们都是从正面看鼻子时的样子,都与金文的“鼻”字十分相像。
& &由此可见,相对于汉语学家,林西莉更愿意将自己看作是艺术史家,因此她说字,多寻求汉字被创造时的外观进行解释:一个字可能是一幅画,也可能是一张图。比如“行”字,如果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行”字,它就像一份城市规划图,字义也一目了然:十字路口。以这个“行”字按图索骥,读者会了解到简易的古代交通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起日常使用道路网的国家;早在周代的时候,人们就制定出用于特别繁忙的十字路口的交通规则,把道路分成五种不同类型,让人、畜、车有条理地通过……“就旅行道路而言,中国人很早就很‘行’。”
& &作为一本有趣、实用的汉语知识读物,《汉字王国》尽管文字通俗,但林西莉却以散文的笔法阐释汉字的美,读起来非常动人。
& &她写道:当情绪低落时,总会想到“灰”字,她引用瑞典诗人泰格纳尔的诗句来描述“灰心”的感觉:“我的心?我的胸膛里没有心。罐子里装的仅仅是生命的灰”――看到这儿,不禁感叹汉语的简洁和有力:一个词相当于两句话的分量,然而,尽管语言文字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人们对生命的感觉却是相通的。
& &跟着林教授重识一遍字之后,个人最受启发的是她对“我”字的讲解:从几个金文派生出的字可以看出,“我”字表示一只有力的手握着戟,从背后砍向一个人。也有学者认为“我”字表示有三个尖的一件武器,表示两个武器相碰,无论如何,包括有一个“戈”字的“我”都是一个有肃杀之气的字。
& &想想都觉得脊背生凉。恶口、妄语等等这些恶念都是“我”伤人的利器吧?只有摒除恶念,让剑始终呆在鞘中,才能成为一个良善的人。
& &值得一提的是,《汉字王国》赢得了中国原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的称赞,他在一篇中写道“(林西莉)在引言中特别指出,从汉字的象形结构中去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就能从汉字的形象中悟得其意蕴,也就能更加理解和记住汉字。她的见解确实很有道理……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统一的重要特征,是最少争议的连接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纽带和文化标志。”
& &听说贾斯汀?比伯在胸前文了个汉字‘怂’,因为觉得它的意思是‘follow your heart’(追随内心),很想推荐他读一读《汉字王国》,再告诉他:汉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里都有五千年文明的缩影,只喜欢汉字的样子还不够,要追其根本、溯其源流地了解和学习,否则会“怂”的哦。
相关美文情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字王国 林西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