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缺失下的中国人的信仰就是活着,为什么而活

&信仰缺失的时代,你在为什么而活?白岩松&人本网艺术鉴赏我们要有信仰,而信仰的核心是敬畏。
正如一条大河两边的河堤,一边是“敬”,一边是“畏”,只要堤坝足够高,不管河流怎么波涛汹涌,都不会泛滥成灾。
然而,30年来,现实的欲望之河肆虐泛滥,时常冲堤而过。
重建信仰,这才是中国最大的命题。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
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
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
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
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
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
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
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
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
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
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持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
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
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
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
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
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
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
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
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
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
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
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
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
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
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信仰缺失,为什么而活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深思过吗?
&发布时间: 8:56:00,来源:搜狐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框架,无法发表评论。
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 端正信仰 弘扬法治&&天津市反邪教协会版权所有&&推荐使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9.0以上版本
Copyright &
Tianjin Anti-cult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试论中国哲学史的重写.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白岩松:信仰缺失下的迷茫,为什么而活都成了问题_百度知道
白岩松:信仰缺失下的迷茫,为什么而活都成了问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的确,它的服务有时会让我非常难以忍受。但是我仍要替它申述一点,中国的空中空间给民航的比例只有17%。我觉得三个因素可以涵盖中国目前的很多问题。第一个,来自不信任。现在中国庞大的信任危机是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飞机飞不了,如果说是空管原因或是天气原因,也不能指望肇事者被惩罚就万事太平,此刻,更需要思考的是这些戾气的根源在哪里,一听说北京天气好着呢,就急了,说北京天气好着呢,你怎么撒谎打开电视或上网看新闻:“航班延误游客围攻机场工作人员”“机场爆炸”“商场砍人”“孩子被摔”“城管打死人”……社会时常显出浓重的戾气。我们不能只简单谴责这一戾气横生的现象?我无意替中国的航空公司解释,可能没有乘客会相信。他拿起电话一打,剩下的全被拿走了。民航也有它非常委屈的一面,常看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离地三尺的神明哪去了?
  著名道士李一的猖狂与覆灭,再一次印证了一个普遍观点:中国人没信仰,太容易被一些江湖骗子趁虚而入。
  在古代中国,其实一直有两套完整的信仰体系:官士阶层信历史,为了青史留名可以牺牲生命;民间百姓信奉鬼神,所谓“离地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当今中国社会民众普遍无信仰,值得追问的是:那个离地三尺的神明哪去了?
中国严格无神论者占国民比例:
15% 由于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和越来越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国人内心对超自然力量的需求渐渐增强。然而即使85%的人都有过类宗教行为,但在美国,有90%以上的人相信有上帝;在台湾地区,真正的无神论者可能只占2%。
确信自己有信仰的中国人占:
49% 宣称确信自己有某种信仰的中国人有49%。但与此同时,信奉民间信仰或巫术的人数在中国明显庞大。比起对人在精神和生理上有严格约束和底线要求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相比、神医、风水、财神似乎更容易惹人喜爱。
过去一年中,算过命的中国人有:
3.62亿 在我们评价社会集体缺失信仰时,却发现过去12个月中约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看过相或算过命。更多人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游离在制度型宗教信仰之外,但热衷将有超自然意味的行为引入生活,如求签、祷告、看相、算命等。
缙云山基金会接受捐赠:
180万 在对与前“神仙”李一有千丝万缕瓜葛重庆缙云山养生慈爱基金会的调查中显示,该基金会在2008年接受捐赠180万元,而其中15万被用在李一名下的国学馆中,这些善男信女的捐款,又由李一转赠给了他自己。
没有,我早已没有了信仰!
我没有信仰。我曾经友善对人,帮助穷人。但这个残忍的世界逐渐让我警醒,即使我是多么善良,很多人还在剥夺我生存的权利,生活如此艰难。穷人们都是如此,在困难疾病面前,我们的信仰如此功利,神化的人或宗教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拿什么来支撑我的信仰?
无信者无畏:无信仰社会的八大标志
在其位,不谋其政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了官本位的社会结构,做官是很大的荣誉。可是就有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拿着老百姓给的权力谋私利。无所顾忌,混无信仰,是这些人的共性。
假货、假药泛滥
有人说,中国最精彩的电视节目,不是各种电视剧、娱乐秀,而是“质量万里行”。那里面的各种造假方法直叫人叹为观止。而这种种造假行为的背后,是没有信仰支撑,无耻到了没有底线:只要能获取利益,吃死你活该!
灵修班、辟谷课广受欢迎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需要信奉一些东西。如果没有信仰,则会有别的东西趁虚而入。再加上现在民众普遍不相信“慢工出细活”,喜欢诸如“三天见效”之类的短期成效。于是,种种收费不菲的灵修班、辟谷课等就大行其道了。
“神医、高人”层出不穷
无信仰社会里,没有神可以信赖。那么无力的老百姓就趋向于相信一个所谓的“高人”。这就让很多胆子大、有手腕的人得了势。一翻包装之后,前待业青年成了神医、世外高人,成了大家信仰的那个“神”。
靠不道德手段上位的人受追捧
抄袭、假唱、超过底线地炒作绯闻等,这些现象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不鲜见。但在民众普遍有信仰的社会,一旦发生上述丑闻,基本宣告当事人职业生涯的终结。而看看我们周围,用这种手段赢得了江湖地位的人实在难以计数。
近几年,我们遭遇了不少自然灾害。在“多难兴邦”口号的感召下,我们或多或少都为灾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捐款不在多少,而如果利用灾害搞“捐献秀”,用虚假捐献为自己挣名声,这样的人,你还能相信他什么?
在信奉上帝的西方社会,普遍的观点是:富人是替上帝保管财物,所以他们在晚年将财富捐出是在正常不过的事。而中国的富人很少这样做。再加上富二代的种种不争气的不良事迹,使得中国的富人成了一个不受尊重的群体。
社会诚信差,人与人互不信任
在冯小刚的电影《夜宴》中,葛优大叔一句“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一直为大家津津乐道。然而,诚信为本的时代随着古代信仰体系的崩塌而不复存在。现在的现实是:因为社会普遍无信仰,人与人之间互信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造成现代人普遍无信仰的原因是什么?
现代人大多是功利的。我们每天为了衣食住行而奔忙,不由自主地变的很现实。信仰说到底是个虚的东西,不能给我们带来金钱物质利益。简单一句话:“信仰中没有颜如玉,信仰中没有黄金屋”。没好处,我信你干啥?
客观地讲,我们的教育不鼓励人有信仰。从小学开始,各级教育没有类似“宗教扫盲”的课程,我们上过“法律基础”、“文学鉴赏”、“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之类的课,但“宗教基础”这门课,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相比西方人,中国一直没有统一的官方宗教,民间信奉的也多是各种不伦不类的改良宗教。太平天国一个很恶搞的“拜上帝教”竟然形成了冲击清廷的一股力量,可见中国的宗教基础之薄弱。古时候就没基础,现在这样也可以理解。
我们看到过太多的本本分分凭良心做事的人,在社会上混得不好;反倒是一些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的人吃香的喝辣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既然没信仰会有那么大好处,谁还会抱住一个所谓的信仰不放呢?
(02/03 10:39)·
(01/06 12:28)·
(12/23 10:55)·
(12/12 18:07)·
(09/30 10:30)·
(08/19 10:57)·
(08/05 10:54)·
(07/22 08:17)·
(07/06 17:55)·
(06/23 16:30)·
(05/19 10:34)·
(04/22 10:18)·
(04/01 11:20)·
(03/18 11:20)·
(03/04 11:19)·
(02/18 10:14)·
(01/27 18:01)·
(12/24 09:01)·
(12/21 08:05)·
(01/13 09:57)·
(12/31 15:04)·
(12/16 11:54)·
(10/14 11:02)·
(08/26 10:06)·
(08/12 10:22)·
(07/21 14:41)·
(07/21 12:23)·
(06/23 16:29)·
(04/29 10:34)·
(04/08 11:06)·
(03/25 11:15)·
(03/11 11:15)·
(02/25 11:16)·
(02/18 10:11)·
(12/24 09:02)·
(12/22 11:16)·
(12/21 08:03)·
(11/26 15:11)·
出品:搜狐文化  总策划:李劳  统筹:李岩
编辑:李岩 宋小青 潘幸知  设计:郑妍
版权声明:本期《文化重磅》设计、图文归属搜狐文化频道及相应作者;版权所有,请勿转载。白岩松 | 信仰缺失,该为什么而活
这才是中国最大的命题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岩松白说
(ID:yansong-baishuo)
文章摘自《白说》
我们要有信仰,而信仰的核心是敬畏。
正如一条大河两边的河堤,一边是“敬”,一边是“畏”,只要堤坝足够高,不管河流怎么波涛汹涌,都不会泛滥成灾。
然而,30年来,现实的欲望之河肆虐泛滥,时常冲堤而过。重建信仰,这才是中国最大的命题。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
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
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
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持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
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
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
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
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
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
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
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
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信仰缺失,为什么而活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深思过吗?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仰缺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