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皮夫病有哪些种类图片有点痛有时候有点洋这是什么病?这昰什么病有药吗?

为您推荐: 
本文来自互联网,由机器人自动采编,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读者自行辨别信息真伪,如有发现不适内容,请及时联系站长处理。  看到本贴者,基本上均为写手。  本人也写了一本架空历史结合玄幻类小说,开贴至今五十多天了,成绩一般。  下面谈一下,这两个月对写文的部分体会。  一
入站辅助。  很多网站不错,比较照顾新人,申请以后便会有教官一对一的耐心指点你。这点很不错,能让新人感受到温暖。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就是教官的指点是根据网站需要指点的,大部分目地是为了签约。  虽然不清楚网站对写手签约有什么具体标准,但这些条条框框一定存在,如头三章节对人物的要求,冲突点,还有所谓金手指什么的。  在这个标准要求控制下,各个题材类的写作模式会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打个比方,就象西餐中的汉堡堡,区别在就于烤得老或嫩,味道咸或淡而已。  有的朋友会说了,某某某大神也这么写的。朋友,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人家成名已久,叫大神,咱是初入门的写手。  二
签约。  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大家不要对能否签约看得太重,个人认为如果能顺利签约最好,因为签约以后网站会给你相应的重点强推。特别对新人来说。这点很重要。
但一定要切记,签约与否与你个人的作品质量好坏没有直接关系,就是签了约的写手,半途而废的不在少数。  三
各种数据。  这个既重要又不重要,作为写手,你也是一名剑客,手中的笔就是剑。特别是新手,千万不要迷恋各种数据,什么鲜花,和点击数等。有很多朋友往往喜欢通过互访来人为制造人气。嘿嘿、虚胖不一定全是肉,有时侯也许是浮肿。  下面谈谈个人方面。  一
一定千万注意保护身体,这点特别重要,虽然写作和体育训练以及重体力劳动不同,但长时间的写作对人的各顶器官伤害是非常致命的,如果 条件允许,请一定制订出稳定的健身计划,比如多少时间,起身做做运动,多少时间出去活动活动。眼、腰、颈椎,肘等是重要防护部位。  二
写作的目地性,想赚稿费、凭兴趣写作、希望在写作方面成神、想把自已要讲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不论你是什么目地,一定切记心情要平淡,任何一种目地性都不能太强。坚持是最基本的一个概念。  写作界有一个传说,完本必神!  这句传说是很有道理的,只有你完成一部作品,读者才能对你的整体布局,细节处理能力有个初步的了解。  才刚刚写了几十万字,就能成神或有大量粉丝的作者有没有?
不论新入门的写手朋友们是什么目地,一定切记一件事,模仿者死。前面有大神以什么废材、逆天、打怪升级流成神的,新手再模仿成功的可能性根本没有。切记不要抄袭题材,现在常看书的读者,眼睛太毒了,你刚开了个头,后面读者差不多都能替你写出以后章节,人家还看什么?  先写这么多总体体会,下面再细说一些感触
楼主发言:128次 发图: | 更多
  有一家网站一位朋友总结了一下大部分网文的规律,你中招了吗?  升级打怪捡宝贝,山洞学院拍卖会  做完任务下副本,仙界神界换地图。  天赋奇佳根骨好,修练一年顶十年  炼丹练器练阵法,我是多面小能手。  戒指里面有老头,收个宠物是神兽  白富美都爱上我,哪怕主角非常逗。  偶尔逛逛路边摊,心血来潮买板砖  回家一擦后发现,上古神器残破版。  美女山中腹中饥,一只烧鸡许芳心  烧鸡手法很细腻,专为泡妞而设计。  男配女主三角恋,男主红颜群芳谱  虎躯一震霸气漏,小弟美女我全收。  反派脑残无极限,专派手下送经验  伙伴全是战五渣,打架靠边秀惊讶。  点子多多运气好,垃圾技能变成宝  同级里面能横扫,越级战斗不难搞。  纵然此时是废材,将来必定成天才  风水轮流三十年,莫要欺我少年穷。  一块大陆真心大,万亿人口也装下  两头相隔数光年,三月我就能横跨。  虽然国家有很多,风俗文化都一样  货币等级度量衡,大陆通用普通话。  高手实力很强大,一招就能灭天下  可是打了几万年,山海依旧那模样。  主角受伤总治愈,永远不会变残废  从不上学不要紧,读书写字天生会。  光环神技开外挂,仙佛妖魔随便杀  张口闭口要逆天,老天究竟欠你啥?
  通过楼主,最近的总结  不论你的文是长或短,均是有一个字,一组词堆起来的,所以一定要每一个字,每一组词都要用心。  一
  首先要设个大纲,你想表达什么,不论你写文的目地是什么,自娱自乐,或赚钱养家........都要有大纲。  二
章节   每个小章节中尽量做到言之有物,尽量不写小白文,小白文时代好象过去了,现在的读者口胃要求提高了。  三
人物特征  一定要明显,绝对不要一个模式,从思维,到言语习惯
到处理事情的办法。最好选用身边熟悉的人物当原型。  比如遇到同样的事,不同的朋友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四
符合常识  比如写秦朝的故事,你不能把李白或李清照的诗词甩出来用吧,写古代的文尽量少用现代用词,比如老板与掌柜的区别,比如爸爸与父亲的区别。  五
版面处理  厨师炒菜还要味道与卖相并存呢
,写文也一样。版面尽量处理要干净。  六
代入感与期待感  尽量少用作者自已的眼光去表达一件事物,要有书中的人物视角去表达。基本上前五条做好了,  代入感与期待感自然就出来了。  先写这么多。  其他有朋友提提意见更好
,下面楼主开始做自已的事儿了 。  读初山微画雕《三山缱绻几千秋》引发的话题(七)南北朝以至隋朝时期福州烽火时起  西晋灭亡后,汉族在江东建立东晋政权。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委任福州晋安郡主全都庸才。这些晋安郡太守历任都加重了苛捐杂税,百姓苦不堪言。  公元386年,代国遗腹王子拓跋硅走马草原、横戈塞上,建立鲜卑魏国,揭开北朝大幕。公元420年,东晋名将刘裕接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帝位,建立南朝刘宋,定都建康,相伴滚滚长江的六朝古都开始见证南朝的风雨沧桑。公元589年,北方五十万铁骑踏过长江,陈朝风流后主陈叔宝藏身景阳宫井,南北朝落下帷幕。  福州在南朝不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宋、齐、梁三朝,直至梁末,大臣侯景将梁简文帝萧纲废为晋安王,并杀太子及皇室20余人,大乱又起。晋安郡豪强迫当时陈羽与陈宝应父子逼时任晋安太守的萧云让位,不久,侯景却被大将陈霸先杀灭,梁朝大权落到陈的手中,并建立了陈朝。陈霸先为巩固地位,先拉拢陈宝应,给以封官加*,后陈宝应反叛。陈霸先军队摧攻入了闽境,陈朝统一了闽中。这是公元563年的事情。  陈朝末年,陈朝的令平反陈宝应有功功之臣章昭达之子章大宝任福建刺史,福建也由闽州更名为丰州。章大宝 “在州贪纵,百姓怨酷”,陈后主知晓章大宝的斑斑劣迹,委派李晕去替代他,章大宝袭杀李晕,举兵反叛。陈朝军队很快平定了这次叛乱,可仅仅过了四年,隋朝就灭亡了陈朝了。  南北朝时期,是福州豪强争霸,战事纷起的年代。百姓生活十分困苦,他们愁眉苦脸,祈盼着上天能引渡他们走出这苦海。  所剩无几的闽族先人,或说闽越人、山越人,他们在严高时期大部分都融入了“入闽八姓”,但在这舆荒马乱之时,他们又只得“走反“逃避了,所以又只能在某个山头、峡谷与狼为伍,与鸟同歌,他们穿山越林都希图再找到早先的“桃源“生活,脚迹踏遍了八闽大地。后来他们陆续散居在长乐、福清、闽清、闽候和闽南。至今福州郊区许多村落仍都保持着一乡一姓的族居习惯。  中原入闽八姓与闽人大融合后,初犹侨寄思归,终因二百余年中原不复,习久而安,他们学会福州话,同唱福州谣,乃不复有北风之想,其后裔遂长为福州人矣。 今天福州民众大多来自这次大迁徙。故有“林陈半天下,黄郑满街摆”之说。  隋灭陈后,福建改名泉州,州治仍在今天的福州。隋定江南不过一年,即公元590年,江南群雄并起,福建王国庆造反,被隋军追杀而兵败退入闽中的高智慧,与王国庆合兵一处后围攻福州,时任福州刺史刘弘誓死护城,最后粮尽弹绝,城陷被杀。素有水师之帅的隋朝猛将杨素闻讯从海路入闽,王国庆等猝不及防,仓惶弃城而逃,四散遁入附近海岛或山闽溪洞,杨素一面乘胜追击,并一面劝降王国庆,他知道福州人常常自相攻讦,残杀。果其然,王国庆擒送高智慧,并斩杀其于州城,向杨素纳降了。这是福州人的耻辱。  隋炀帝大业元年,福建的名称从泉州改回闽州,不久又改称建安郡,辖闽县、建安、龙溪、南安四县,郡治在闽县,即如今福州境内。  说起这个隋炀帝,很多人都认为他是暴君,荒淫无道,杀人如麻。其实这是很不公正的!隋朝兴兵灭南朝陈,刚20岁的杨广任统帅,灭陈后,进驻建康,杀掉了陈后主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库,将陈后主及其皇后等人带返大兴。班师后,杨广进封太尉。杨广即帝位后,迁都东京洛阳,并以早年的军旅生涯为基础,对高句丽、吐谷浑和突厥发动了战争。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三征高丽等。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以为杨广堪称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文才,不在康熙,唐太宗之下,而其性格才情又堪称是个英雄性情的皇帝。正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 唯大英雄方能本色  说隋炀帝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试问:从汉武帝,到朱元璋,哪个皇帝不是如此?为了自己的权力,宣武门之变,陈桥兵变,哪个皇帝的位置不是杀人得来的,有杀主子的,有杀兄弟父亲的,杨广做的其他皇帝也做了,比他还恨。李世民杀其兄李建成,其弟李元吉,而后将兄弟两家其子侄一辈悉数杀光,特别是建成之妃,已有一子,不过几岁,我们的明君唐太宗,垂涎美色把哥哥的老婆霸占了,而把这个妃子的儿子也杀了。 唐太宗不暴虐?  究其隋炀帝失败原因就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而对隋炀帝留下千古骂名,则是因为李世民,朱元璋,汉武刘彻他们去世后,都有自己的政权继续存在,而杨广的隋朝已经覆灭,墙倒众人推,什么不好的结果都往他身上推了。  只可惜隋朝的寿命太短,要不然,我想福州必定会被大大地推进一步了!  然而这段时期福州兵祸连连,不知是人们对隋皇朝的厌恶还是福州此时仍处黑暗年代,几乎没有找到史书对福州的任何记载。福州又一次被遗忘了。  我们寻遍了江面,也没找到这艘航船的踪迹。  只听见从远处传来那福州童谣-  真鸟囝,啄菠菠。三岁孩儿会唱歌。  怀是罢奶教奴唱,是奴腹佬通通哥。  真鸟囝,啄鱼塘。十二岁伲囝做新郎。  乍做新郎野有趣,蜀心复惊去拜堂。  真鸟囝,啄棉花。表兄表妹做亲家。  汝奶是我叫丈奶,我奶是汝叫台家  真鸟囝,啄西瓜。对面依妹真作佳。  头梳蜀隻金钱髻,手礼拈蜀菩牡丹花。  真鸟囝,不律翼。间壁依婆做生日  有请伊,无请奴,害奴梳头缠骸做半日  真鸟囝,飞过江。讨蜀隻老妈烩开通。  十二月皮袄掏去洗,六月天火笼抱礼烘。  真鸟囝,啄珠兰。我妹做亲大艰难。  做底呢?做长乐。  长乐起大厝,真鸟飞狯过。  柴着对面山,米着间壁厝。  真鸟囝,泊瓦檐。七哥无姆十三年。  看见间壁侬讨姆,七哥目滓挂目乾。  有其有,无其无,有其讨姆连细婆。  早晚风飑连大雨,风吹雨拍齐齐无。…  是的,真鸟囝在声声呼叫…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在这件《三山缱绻几千秋》上面刻了一个图腾,那不正是福州民谣里常唱的真鸟囝吗?
  严高为福州城做了很多好事、大事。  无诸所建的冶城,数百年过去了,却依然没有任何建设,《福州府志》载“高顾视险隘不足容众”, 严高力主扩城,并设了五座城门,南门、东门、西门、东南门、西南门,城外均有护城河。福州很多地名主是源自这时。此时福州叫做“晋安郡”,即谓称晋所属并安定了的一个郡。  42严高力主扩城,“晋安郡”远大于无诸时的冶城  严高为了取土建城及兴修水利,便在城外挖了两个湖-西湖与东湖,  严高时期开凿的福州东湖  如今西湖风景依然秀丽,而东湖则逐渐缩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东湖还残留几洼鱼池,最后一口鱼池也于1981年福州开放之时被填土建起了房屋。现如今的东水路正是当年东湖中一河堤呢。路两旁的“东湖新村”和几所机关单位住房都是在原东湖上填砂建成的。  严高还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这便是今天的晋安河。   严高开凿的晋安河。  这条河如今仍贯穿福州城南北,两岸种植着榕树和垂柳,某些地段还建设了公园,成为人们休憩和娱乐的好场所。  这艘航船第一次披上了新装。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大批晋人纷纷避战乱从中原入闽,始称“八姓入闽”,不少望族定居于福州今东门晋安河两岸。 但他们也毫无例外地遭到福州妇女的同化,也不得不改说福州话,学会福州人的饮食习惯,学会留恋这块地皮。  应该说严高是一位历史上很好的福州父母官,此后三十余位西晋与东晋的晋安郡太守都没法与严高相比,这些太守个个乏善可言,无才无德,只管着自己的纵乐和享受。
  放DOG P!闽里面的虫是蛇的意思,实际是念做'虺'也就是蛇的意思,古时东越人以蛇为图腾,常将蛇奉于门内,故称闽,蛇和剑是东越人也即古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闽字里面的虫是什么意思?闽字代表什么?闽字知多少?  “闽”字的来历系古阅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常将蛇奉于门内。  闽的意思就是门字里面一条虫,如果不走出家门,是不会成龙的,   闽字门是声旁,里面这个虫字是念做huǐ(虺)”,是蛇的意思。蛇在古闽人中是他们的图腾。  (一)闽越族的变迁   福建最早的名称是"闽",其土著居民在历史上称为闽人。古代的七闽部落和楚国都是被称为"蛮"的南方民族。七闽的分布地域甚广,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广东东部潮梅一带、浙江旧温、台、处三府属。古闽人是拜蛇为祖先的,故“闽”字为门中有虫,“虫”的本义就是蛇。这种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   ·周晋王卅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与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国亡于楚。越王族于是航海入闽,越国国民徙居越迁山(今福建长乐县)。越族人的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惯与中原华夏族有很大差别,越人身体矮小、短面、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而大,习惯傍水而居、好水斗、善于驾舟行筏、还有"断发纹身"的习俗。但勾践却自称为夏禹后裔,居然同北方的齐鲁晋卫有了共同的民族意识。越国人善冶炼,福州市北的冶山和剑池,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   ·越族入闽之后就与七闽土著发生融合,并在闽中传播吴越和中原文化,闽越族由此形成。  ·无疆又七传至无诸,自立为闽越王,成为闽越族的首领。与当时的越东海王摇同为越王勾践的后裔。秦始皇占领福建后,废无诸、摇的王号,降为君长,但仍留在闽中,秦没有像对南越那样派守尉令长治闽。秦始皇在福建设立闽中郡,但只是名义而已,并没有实施统治。闽中郡是福建最早的建制,辖地与七闽基本相同(实际上它还包括了今江西铅山县)。   ·为了加强对闽中的控制,秦王朝一方面把大量闽越族人迁移到现在的浙江北部和安徽、江西境内等处;另一方面又把中原的罪犯流放到闽中来。这一政策客观为各民族的互相融合和闽越族的汉化创造了条件。   ·秦末暴发农民起义,无诸率兵由闽中北上,闽越军队跋涉关山,深入中原,参加中州的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达8年之久。作为传播中原文化的工具的汉语,当时给闽越语言极大的影响。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因无诸有功,封其为闽越王。   ·闽越国重新立国后,国势日强,多次扩大领地,成为汉王朝劲敌。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朱买臣率领大军,兵分四路进攻闽越,无诸的继承者东越王余善在闽中筑城抵御汉军。余善兵败,闽越内部发生兵变,余善被杀。汉武帝把闽越贵族官僚势力阶层、军队、部分人口集中的闽越人都迁到江淮一带居住,闽越国92年的统治到此结束。   ·前111年汉置揭阳县,所辖包括整个潮汕、兴梅和闽南、赣南一些地方。前85年,汉廷在福州设立冶县,属会稽郡,这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县。冶县建立之初,户口不及1万,主要集中在闽东和闽北山区,居民结构主要是闽越遗民,还有少数南下吴(汉)人。
  ·由于福建的闽越北迁,泉州一带人去楼空,而因秦亡汉兴而不得归的秦人的后裔,则开始在泉州一带建立属于自己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家园。这前后历时300多年。这批汉人带来的汉语在与少数闽越遗民交际中接受土著语言的一些影响,吸引了它的一些语言成分,但基本保留了上古汉语的主要面貌。潮汕、兴梅一带土著因未遭迁徙,仍不时作乱,波及漳州,而泉州一带仅存失势的闽越遗民,无法形成气候,对汉人无从构成威胁。于是,分散于闽中郡各地的先秦遗民,无不纷纷寻找安靖之处,相聚到此时已人烟稀少且又富庶的泉州一带。闽越入北迁,汉人入泉州是泉州方言得以形成的关键。但这个时期的汉人在当地仍属少数,所以汉语在这之前还不可能取代闽越族语言。   ·自西汉设立冶县,到东汉末贺齐入闽(公元196年),历300多年,闽中长期安靖,与外界少有战事纷争,这不仅使住在泉州的秦(汉)人得到相对独立的发展,同时还促使不少中原和江东汉人进入闽东、闽北并与逃遁山林复出的闽越人交融。据朱维斡《福建史稿》统计,东汉末福建户数已发展到10万户左右。   (二)中原移民大规模进入   ·东吴从建安元年开始,至257年,62年来五次出兵平闽,闽中方归孙权。为了加强对闽中的统治,吴国于260年撤销南部都尉,在福建设立建安郡(在今建瓯),下辖5个县。撤都尉改设郡,实现了以文治代替武人统治的局面。   ·此时,江南汉族居民分别由海路和陆路入漫漫,散居全闽各地,尤其是闽东和闽北,他们带来的语言奠定闽东和闽北方言的基础。   ·早在三国以前,闽南已有一定数量的居民,户数估计有一万左右。由于冶县建立之后的300年来,闽南泉州地区是朝廷鞭长莫及之处,偶有战事也都集中在闽北、闽东,直至东吴入闽,战火也只波及闽江周围。因此这些入闽汉族移民逐渐占据了整个闽南地区,并且同化这一带的闽越遗民。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西晋于282年从建安郡分出部分地域,另设晋安郡,下辖8个县。于是,福建有两郡十六县:闽北的建安郡所辖建安、吴兴、东平、建阳、邵武、将乐、延平、绥城;沿海和闽西的晋安郡所辖侯官、原丰、温麻、晋安、同安、新罗、宛平、罗江。   ·西晋末期,中原地区更加动乱,南迁入闽的北方人更多。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胡、何、邱、詹。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衣冠南渡、八姓入仙"。在此之前,北方汉族人就有进入福建的,但为数较少;永嘉年间及其以后,北方汉人入闽较多,形成了一次高潮。   ·汉族人与闽越人朝夕相处,免不了会受闽越语的影响,语言多少吸收了闽越语的一些成分。但是总的说来,泉州地区汉人已是主体,闽越遗民不仅少而且分散,兼之文化较低,因此汉人终以压倒多数的板块迁移方式使汉语占有主导地位,最终取代闽越语。比如莆仙方言,就是外来的中原语系和当地的土著语系(闽越语)混合在一起,经过长期的融合演化形成的。  ·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郡治设今南安丰州镇。   ·梁太清元年(547年),侯景之乱,三吴沦为战场,长江中下的广陵(扬州)、江州(九江)、建康(南京)、江陵等各城市都成为荒凉之地。这个时期,大批难民离开吴会入闽。三吴难民足迹遍及福建和广东的潮州。这批移民是避难而来,且又分散各地,他们带来的语言(吴语)虽然客不压主,无法取代当地语言,但却给泉州方言等闽语次方言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个时期的语言交融促使闽语内部各次方言进一步趋于一致,留下了一批吴语词汇。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治所在今福州),为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省级建制,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不久,改闽州为丰州,州署设晋安郡(治所在今福州)。   ·589年,隋王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降建安、南安二郡为县,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福建历史上始见"泉州"地名。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至此,闽中全境之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合并为建安郡;全闽九县裁并为闽县、建安、南安、龙溪四县。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622年,唐于南安故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627年,丰州撤销,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丰州。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699年,复以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治所仍设今南安丰州镇。同时析莆田县西界置清源县,隶属武荣州。700年州复废,属县仍隶泉州(治所在今福州)。700年,又于今泉州市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4县。   ·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改泉州为闽州都督府(省级建制机构),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此后凡称"泉州",即指今之泉州。开元间(713--741年),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晋江五县。   ·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仍属岭南道,760年清源郡改属江南东道。清源郡领南安、莆田、仙游(原清源县)、晋江四县,后来清源郡复为泉州。   ·733年唐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军区长官职),始称"福建"。唐代相继设置福、建、泉、漳、汀五州,至771年正式成立福建观察使,成为地方最高长官,形成颇具规模的行省雏型。   ·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带领军人及其随军家属征蛮并在福建驻扎下来。据《颖川开漳族谱》,陈政先是统率府兵5600名入闽,后又以兵少请援。朝廷命陈政的两个兄长陈敏、陈敷领兵南下。估计入闽的这两支军队有万人左右。他们最终在漳州立足,被称为开漳始祖。   ·"安史之乱"时中原地区战乱频繁,而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却又成为北方人民避乱南迁的乐土。   ·唐朝末年,淮南道光州刺史王绪由于无法应付大军阀秦宗权的勒索,悉举光、寿兵五千人,驱吏民渡江。于885年进入福建,有众数万。后来,由于王绪滥杀部众,光州固始人王潮被推举为新的统帅,由南康经赣州、再转潮阳、到达泉州、立足福州,终于平定福建。王潮死,其弟审知继之,审知死,其子延翰建闽国,更四主而亡。从王氏入闽至闽国灭亡,王氏经营福建达60年之久。在其统治期间,光州、寿州移民散布于福建各地,发展繁衍,对福建人口影响很大。唐代福建地广人稀,元和年间仅有74.4677万户。唐末黄巢入闽,"杀人如蚁",使福建人口又进一步减少。从当时福建人口比重来看,唐末福建原有人口不过数万户而已,而入闽的光、寿移民又达数万人,若以一户五口为计,仅仅这一批北方移民,可能就占了福建总人口的1/5!   ·唐朝五代时期入闽汉人带来的语言已经是中古时期的北方官话方言(即白话文系统)。是时泉州方言民经根深蒂固,北方方言已无法改变泉州方言系统,而只能"入乡随俗",最终融入泉州方言。
  ·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兄篡位称帝,升福州为长乐府,立为东郡,领福、泉、建、汀、漳、镛(将乐)、镡(延平)七州。945年,王氏"大闽国"被南唐灭亡,南唐和吴越分割建州与福州。莆田以南的泉、漳二州,为南唐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割据,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并改泉州为清源军。留氏卒后,继由清源军统军使陈洪进割据。陈洪进割据漳州、泉州达19年之久,拥有近2万人的武装部队。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978年陈洪进上《纳地表》,将其所辖漳、泉二州14县献给宋廷。   ·宋代的地方政权建置基本上承袭唐朝五代之州、县制。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979年,划莆田县百丈镇和仙游县游洋镇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一部分,另置兴化县,县治设在古邑(今仙游游洋)。同年,在古邑建太平军,又改为兴化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兴化军隶属福建路。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益王赵在福州即位,改号景炎,提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  ·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同年底兴安州为元军所陷,兴安州改为兴化路。   ·北宋仁宗时期闽学开始萌芽,南宋初二程洛学入闽,闽学创始。南宋绍兴至淳熙年间,福建人朱熹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闽学发展成熟。   ·北宋末年,北方大部分土地被金兵占领,中原汉族人民第三次大规模南迁,有相当一部分在福建定居。宋代福建户数已突破百万大关,到嘉定年间户数达到159万多。   (三)彻底汉化之后的福建   ·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中书省下设路、府、州、县。   ·1280年,改福建路为福建、泉州、隆兴三个行中书省,后来全部撤消。1321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南宋时泉州与广州并称为全国两大商港。元代掌握泉州军政大权的蒲寿庚弃宋降元,使泉州港非不但没有受到破坏,反而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许多穆斯林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涌入泉州,在泉州修建了多座清真寺,由于伊斯兰教过于兴盛,以至不少汉人被融合而皈伊斯兰教。当时不仅泉州,闽中、闽北也出现许多伊斯兰教徒。天主教于元代传入泉州,元代中国天主教仅有两个教区,一个在泉州,另一个在北京。   ·1357年,亦思法杭人赛甫丁凭其所拥有的武装和市舶的财源,伙同阿米里丁割据泉州,伺机北略兴化、福州,妄图建立"亦思法杭国"。1366年福建行省参政陈友定奉命讨伐番寇,收复兴化,攻克泉州,收复漳州,长达九年之久的亦思法杭兵乱遂告平息。   ·1367年,朱元璋在东南一带击败方国珍,决定分水陆两路向福建进军。其中水路则由征南将军汤和、副将廖永忠率舟由明州(今宁波)浮海取福州。不数日,汤和取得福州,派人招谕兴化、漳州、泉州等地。1376年,明廷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各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以掌行政、司法、军事大权,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   ·福建全省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1473年,恢复被废为县的福宁州,直隶于布政司,合计"八府一州"。明代福建在造船业、印刷业、制瓷业等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教育继元代中落后,又进入一个昌盛时期;虽然王阳阴学说的出现的冲击了朱子学说,但闽学在福建不但长盛不衰,还有创造性发展。在充满希望的十四世纪,福建如果凭借长期发展起来的工商经济机制,凭借其特有的沿海地理条件,应该在全国最早崛起。但明代统治者志在铲除东南沿海已有的城市经济基础,再加上倭祸严重,明代统治者多次在福建沿海实施严厉的海禁,规定濒海百姓不得擅自下海与番国买卖,并强迫沿海一些岛屿居民内迁大陆。二百年的海禁,极大遏制了福建的发展。海禁促使民间走私贸易发达,走私的中心是漳州龙海的月港,成为与福州港、泉州港、厦门港并称的福建古代四大外贸商港。
  ·倭祸,在宋元时代就有了。元末明初,日本分裂为南北朝。西南各领主,为了筹集饷款,常派武士来中国沿海抢掠。南朝覆灭后,一部分武士不肯归顺北朝,便下海为寇。明初,被朱元璋消灭的张士诚、方国珍的残余势力逃窜海上,与倭寇相勾结。另有中国沿海一些豪商抵赖不还倭商的货债,倭商愤而烧杀抢掠这些豪商后,也加入倭寇队伍。中国的一些走私犯法分子和海盗,为了与官府对抗,也与倭寇狼狈为奸,使中国东南沿海的倭祸日益严重。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   ·清初,福建先后隶于南京弘光政权和福州隆武政权,并两次被清军攻占,一次为浙江鲁监国起兵克复。至1661年清政府实行截界之前,福建沿海仍处于郑成功(奉南明永历为正朔)和清朝两面政权的统治之中。   ·清廷为断绝沿海人民与郑成功联系,不准本地商船运货出海,又下诏沿海地区内迁三十里。后来虽允复界,但又实行闭关政策,沿海一带仍然恢复缓慢。至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才准许商民出海贸易,福建对外贸易转至以厦门为中心,漳州、泉州为两翼。   ·清朝,省下分道、府、县三级。与府并行的有直隶厅、州;与县并行的有厅。   ·清代在福建设置闽浙总
  台州先秦时为瓯越地。秦代,地属闽中郡。汉初,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东越国除,徙民于江淮间,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
  秦汉 三国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以其地河流弯曲回旋入海而得名。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台、温、处3府。是为台州建县之始。
  东汉建武年间(25—56)(一作章和元年〈87〉),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永建四年(129)(一作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在今永嘉县境内)。建安四年(199)(一作兴平二年〈195〉),分章安县西南部置松阳县。
  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222—231),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山而得名。赤乌二年(239),分永宁县置罗阳县;立罗江县。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隶扬州,郡治在章安(一作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7县,辖境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
  两晋 南朝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松阳、安固、横阳县,隶扬州。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
  南朝辖县如故。
  隋唐 五代
  隋开皇九年(589),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二年改称括州)。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唐初,复分临海为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临海5县。武德五年(622)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七年,并宁海县入章安县。次年又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台州仅辖临海县。贞观八年(634)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高宗上元二年(675)分临海县南部再置永宁县,分始丰县置乐安县。永昌元年(689)复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天授元年(690)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山而得名。神龙二年(706),分宁海县与越州的鄮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开元二十一年(733)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台州,隶浙江东道。此后反复改隶浙江东、西两道。肃宗上元二年(761)改始丰县为唐兴县。广德二年(764)象山县改属明州。中和三年(883)隶义胜军。光启三年(887)以台州置德化军。
  五代,属吴越国,军、州建置及辖县如故。天宝元年(908),改唐兴县为天台县,后复改为始丰县。宝正五年(930),因治理盂溪水患,改乐安县为永安县,以祈永保平安。后晋天福间(936—942),吴越又改始丰县为台兴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吴越复改台兴县为天台县。
  宋 元 明 清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除,台州入宋版图,州、县如故,隶两浙路。景德四年(1007),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多神仙之宅”,诏改永安县为仙居县。南宋隶两浙东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为台州路,隶江浙行省浙东道,辖县如故。元贞元年(1295),黄岩县以民户达5万,升为黄岩州,仍隶台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行省。三年,复黄岩州为黄岩县。成化五年(1469)十二月,分黄岩县南部方岩、太平、繁昌乡置太平县,以其境内有太平山而得名。十二年,划乐清县东部山门、玉环2乡入太平县。自此,台州辖临海、黄岩、太平、仙居、天台、宁海6县。  清顺治三年(1646),入清版图,沿明制。康熙元年(1662)隶浙江省绍台道。七年隶宁台温海道(驻台州)。十一年隶台海道(驻台州)。二十四年隶宁台道。雍正四年(1726)隶宁绍台道。六年,于玉环山置玉环厅。厅因山名,隶温州府。太平县二十四郡、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划入玉环厅。
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辛亥革命,九月台州光复,成立军政分府,隶省军政府。
  台州自然风光雄奇秀丽、古朴庄严、玄远清幽;人文景观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独放异彩。名山古刹时掩时映,碧海蓝天云卷云舒,自有一派江南"海上仙子国"的明媚秀色。"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对台州的赞美。台州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A级旅游区(点)天台山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及仙居、桃渚、长屿硐天、方山--南嵩岩等四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游人来台州,既可以游历名山,观览沧海,寻访古迹,栖息田园,充分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情趣,又可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台州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称。海岸曲折,山奇水秀,风光旖旎。台州共有自然景观62处,人文景观62处,其中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10多个
    福建,在周朝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地。秦置闽中郡,中央政权始达于福建。汉初为闽越国疆域,闽越北迁之后,自汉始元二年(前85年)汉承认冶县、置东部都尉开始,中经东部都尉从冶县迁到章安(回浦),留下候官管理冶县,到设立南部都尉,再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正式成立建安郡止,福建都在王朝军事管制之下。  三国时属吴国,设建安郡,辖建安、南平、将乐、建平(建阳)、东平(松溪)、昭武、吴兴(浦城)以及候官、东安(南安、同安)共9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为建安、晋安两郡,到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又从晋安郡分出一个南安郡,辖兴化、泉、漳等地。自晋宋至齐梁,福建初属于扬州,至普通六年(525年),福建属下的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又归东扬州管辖。陈朝永定时(557~559年),陈武帝为羁縻陈宝应而设“闽州”,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州治设在晋安(今福州),下领建、晋、南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还属东扬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把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合并为一,称建安郡;原设置的15个县裁并为四(即闽县、建安、南安、龙溪)。郡治由建安(建瓯)移至闽县。  唐武德初年,设泉、建、丰三州,下辖10县。州数和县数均为隋代的二至三倍。唐景云二年(711年),立闽州都督府,领有闽、建、泉、漳、潮五州。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福建经略使开始时专管军事,后来发展为福建观察使、福建节度使,统管福建全省军事、民政、财政,取代道一级,成为地方最高长官。都督府虽然尚存,实际已无权力。唐末,由节度使领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属江南东道。5州计24县,其中,望县1个,紧县3个,上县7个,中县2个,下县11个。此外,还有9场、3镇,为以后县的增设准备条件。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先后为闽、殷、南唐、吴越各国所据,区划名称几经变迁。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改元龙启,升福州为长乐府,称东都,领福、泉、建、汀、漳五州。
  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孝宗时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路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府、州、军实际是同一级行政机构,共计8个,故福建号称“八闽”。这时,福建全省有42个县,成为东南全盛之邦。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破宋都临安(今杭州),宋帝赵显被俘。益王赵昰、广王赵昞逃到福州,陆秀夫、陈宜中等拥立赵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力图恢复宋室江山。后因王积翁叛变,南剑州失守,福州被元兵攻破,帝昰由朝臣拥戴渡海去广东。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福建境内同时设立福州、泉州2个行省。嗣后撤复不定。元代中叶,全国分为11个行省,福建境内设8个路,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直到至正十六年(1356年)恢复福建省。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福建全省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成化九年(1473年),恢复被废为县的福宁州,直隶于布政司。终明一代,福建设八府一州。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下南京,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被俘杀。郑鸿逵、苏观生等迎唐王朱聿键来闽。六月,朱聿键在福州即皇帝位,建元隆武,改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翌年,隆武政权覆灭。  清代,福建区划继承明制。省下辖有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延平、建宁、邵武、汀州八府及福宁州。顺治十三年(1656年),郑成功改厦门为“思明州”。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后,改台湾为东都,设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两县,又在澎湖设安抚司。郑经治理台湾时,把东都改名东宁,升天兴、万年两县为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增设台湾府,属福建统辖,下设三县一厅。雍正二年(1724年),升福宁州为福宁府;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龙岩两县为直隶州。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府单独设省。到清末统计,福建省共设有9府、2州、58县、2厅。省与府之间还设4个分道作为派出机构:宁福道驻福州,辖福州府、福宁府;兴泉永道驻厦门,辖兴化府、泉州府、永春州;汀漳龙道驻漳州,辖汀州府、漳州府、龙岩州;延建邵道驻南平,辖延平府、建宁府、邵武府。  此外,清代在福建设置闽浙总督(驻福州或杭州)和福建巡抚。督、抚原属临时设置,可是后来迄未取消。由于督、抚权力很大,成为全省最高军事、民政长官,原来正式的省一级长官——布政使、按察使,反成属官。另外,清朝还设置管领满洲驻防旗兵的镇守将军,原和地方行政无关,却兼管海关和粮储道、盐法道,遂也成省级官员。  辛亥革命后,历届中央政权均置福建省。民国2年(1913年),废除府、州制度,分设东、南、西、北四路观察使。民国3~16年(年)改设闽海、厦门、汀漳、建安4个道;合并闽县、侯官为闽侯县,建安、瓯宁为建瓯县;改永春州、龙岩州为永春县、龙岩县;废除厅制,改平潭、云霄为县;析出同安县的厦门岛成立思明县。经过改革,全省计有4道、61县,仍然是省、道、县三级建制。民国23年(1934年)末,废除道的制度,成为省、县两级制;设10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别驻长乐、福安、南平、仙游、同安、漳浦、龙岩、长汀、邵武、浦城等地。这是福建划分专区的开始。经过一段试行,又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在这前后,对县、市也作了调整。民国17年(1928年),从龙溪县划出华安县;民国22年(1933年),改思明县为厦门市;1934年,把光泽县划给江西省(1949年划回);民国29年(1940年),从沙县、明溪、永安县各划出一部分设立三元县,从建瓯划出一部分设水吉县;民国34年(1945年),柘洋(原属霞浦)、周墩(原属宁德)两个特种区改建柘荣、周宁二县;民国35年(1946年),把闽侯县的鼓楼、南台、仓山等地划出设立福州市。这样,从民国35年(1946年)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省共分7个行政督察区、2市、67县。
  会稽郡[编辑]  会稽郡(会,拼音:kuài,读若快[1]),中国古郡名。秦置,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城区),辖春秋时长江以南的吴国、越国故地。汉初曾为韩信楚国、刘贾荆国、刘濞吴国领地。七国之乱后复置会稽郡。西汉末年,会稽郡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区,是当时辖境最为广阔的一郡[2]。隶属于扬州刺史部。东汉中期,分会稽郡浙江以北诸县置吴郡。会稽郡治所移至山阴县(在今浙江绍兴城区),领十五县[3]。三国吴时分会稽郡置临海郡(今浙江东南部)、建安郡(今福建)、东阳郡(今浙江衢州、金华一带)。西晋至南朝末年,会稽郡仅辖今绍兴、宁波一带。隋文帝灭陈,废会稽郡,置吴州。隋炀帝改吴州为越州,后又改为会稽郡。唐初置越州,玄宗改越州为会稽郡,肃宗时复为越州。  目录
[隐藏]   1 郡名起源  2 建置沿革  2.1 秦代  2.2 西汉  2.2.1 领县  2.3 东汉  2.4 魏晋南北朝  2.5 隋唐  3 人口  4 地志  5 国王、太守  5.1 三国吴、东晋会稽王  5.2 太守  6 相关条目  7 注释及征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郡名起源[编辑]  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史记记载了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4]。《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人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引吴君高之语:“会稽本山名。夏禹巡狩,会计于此山,因以名郡,故曰会稽。”  史记载夏帝少康之庶子无余封于会稽(在今绍兴市一带),为越国之始祖[5]。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国,杀越王无强,占据江东。越国王族分散于会稽一带,自立为君长,臣服于楚国。  建置沿革[编辑]
  秦代[编辑]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将王翦“定荆江南地[6],降越君,置会稽郡”[7]。此为会稽郡首见于史籍。会稽郡初置时,领有吴、越两国之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东南、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分会稽郡西部置故鄣郡[8],其辖境略同于汉代之丹阳郡,大致相当于今南京市、浙江西北一隅及安徽东南之地。  西汉[编辑]  汉初会稽郡又称吴郡。汉五年(前202年)正月,刘邦徙齐王韩信为楚王,以秦之东海郡、会稽郡、泗水郡[9]、薛郡、陈郡置楚国,都下邳,次年废韩信为淮阴侯。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立刘贾为荆王,置荆国,领“故东阳郡、鄣郡[10]、吴郡(会稽)五十三县”,相当于今江苏省淮河以南、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北部。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荆王贾为淮南王英布兵所杀。次年,立刘濞为吴王,置吴国,领刘贾荆国故地。景帝三年(前154年),平七国之乱,吴王濞兵败身死,吴国除。景帝徙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分吴国之东阳郡、鄣郡置江都国。会稽郡则属汉[11]。  汉初,“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间者阔焉”[12],领二十余县。其南有闽越,即秦代闽中郡。高帝五年封无诸为闽越王,其领地在今福建一带。惠帝三年(前192年)封闽君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又称东瓯王,统辖今浙江南部地区。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吴王濞之子刘驹煽动闽越北击东瓯,武帝遣中大夫严助发会稽郡兵渡海往救。汉兵未至,闽越已退兵。东瓯王请求举国内迁,武帝将其人口安置于长江、淮河之闲。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王郢反,汉发兵灭闽越,立无诸之孙繇君丑为粤繇王,又立郢之弟余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前111年),东越王余善反。元封元年(前110年)汉兵平定东越,迁其部众于江淮闲。其后逃遁山谷的闽越遗民复出,故于闽越故都东冶之地置冶县(在今福州市)[13]。又有东瓯遗民出,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乃于东瓯故地置回浦县[14]。  领县[编辑]  成帝元延、绥和之际(约前8年),会稽郡领二十六县,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上海市西部,浙江省除安吉县、临安市西部、淳安县的其余地区,以及福建省中部沿海一带。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今福建省全境画入会稽郡。但福建西南部,即会稽、南海、豫章三郡之间一带,原为高帝十二年所封南海王织所领[15],未闻有所建置。福建北部地区亦无法证实为会稽郡所辖[16]。  西汉会稽郡领县  县名 守尉治所 县治所在地[17] 王莽改名 备注  吴县 郡治 江苏省苏州市市区内 泰德 顺帝时入吴郡。  曲阿县
江苏省丹阳市一带[18] 风美 旧为云阳县,顺帝时入吴郡。  乌伤县
浙江省金华市境内 乌孝   毗陵县
江苏省常州市境内 毗坛 旧为延陵县[19],顺帝时入吴郡。  余暨县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境内 余衍   阳羡县
江苏省宜兴市境内
顺帝时入吴郡。  诸暨县
浙江省诸暨市境内 疏虏   无锡县
江苏省无锡市境内 有锡 顺帝时入吴郡。  山阴县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境内
故越王句践之都城,在会稽山之北,故名山阴。东汉移郡治于此。  丹徒县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20]
顺帝时入吴郡。  余姚县
浙江省余姚市境内
江苏省昆山市一带 娄治 顺帝时入吴郡。  上虞县
浙江省上虞市境内 会稽   海盐县
浙江省平湖市一带 展武 旧为武原乡,有盐官。顺帝时入吴郡。  剡县
浙江省嵊州市、新昌县境内 尽忠   由拳县
浙江省嘉兴市境内[21]
顺帝时入吴郡。  大末县
浙江省衢州市境内 末治   乌程县
浙江省湖州市境内
顺帝时入吴郡。  句章县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
  余杭县
浙江省杭州市市区内 进睦 顺帝时入吴郡。  鄞县
浙江省宁波市境内 谨   钱唐县 西部都尉治 浙江省杭州市市区内 泉亭 有武林山、武林水。顺帝时入吴郡。  鄮县
浙江省宁波市境内 海治   富春县
浙江省富阳市境内 诛岁 顺帝时入吴郡。  冶县
福建省福州市市区内
闽越故地。  回浦县 东部都尉治[22] 浙江省台州市境内
东瓯故地。  古越语称“盐”为“余”[23]。会稽郡有余暨、余杭、余姚,大概都与盐业有关。  东汉[编辑]  汉光武帝建武中改冶县为东冶,又析置候官[24]。章帝章和元年,析鄞县回浦乡为章安县,即西汉之回浦县[25][26][27]。顺帝永建中,阳羡令周嘉等人因会稽郡辖境广大,属县偏远,上书求分郡而治[28]。永建四年(129年),析会稽北部十三县置吴郡。会稽郡治吴县属吴郡,故移治于山阴县。永和三年(138年),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29]。此时会稽郡领十五县:山阴、鄮、乌伤、诸暨、余暨、太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东冶、永宁、候官。  献帝时,刘繇及孙策一族先后割据江东,于会稽郡内析置十余县。初平三年(192年),分太末县置新安县[30],分乌伤县南乡置长山县[31]。兴平二年(195年),分诸暨县置吴宁县[32]。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33],又分候官置建安、汉兴、南平三县[34][35]。建安四年,分太末县置丰安县[36]。建安十年(205年),分建安县、上饶县地置建平县[37]。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析太末县置遂昌县[36],析新安县置定阳县[38]。至建安末年,会稽郡至少领有二十六县。  魏晋南北朝[编辑]  三国吴时析置始宁县、永康县。太平二年(257年),釐东部临海之地置临海郡;治章安县[39]。永安三年(260年),釐会稽郡南部置建安郡,治建安县[40]。孙皓宝鼎元年(266年),又釐诸暨、剡县以南置东阳郡,治长山县[41]。改会稽之余暨县为永兴县[42]。西晋时,会稽郡仅辖十县:山阴、上虞、余姚、句章、鄞、鄮、始宁、剡、永兴、诸暨。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绍兴市、宁波市除宁海、象山的其余地区及杭州市萧山区一带[43]。刘宋、南齐两代无所改置,仍领十县[44]。梁、陈于会稽郡置东扬州。  隋唐[编辑]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改东扬州为吴州。省并山阴、上虞、始宁、永兴四县置会稽县,省并余姚县、鄞县、鄮县入句章县。大业初改为越州。大业三年(607年)改越州为会稽郡,领四县:会稽、句章、剡、诸暨。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越州,领会稽、诸暨、山阴三县。武德七年,以姚州之余姚县来属。次年(625年),废鄞州为鄮县,废嵊州为剡县,并入越州,又省山阴县。仪凤二年(677年),分会稽、诸暨二县复置永兴县,天宝元年改为萧山县。垂拱二年(686年),分会稽县复置山阴县,与会稽县同城而治。天宝元年(742年),改越州为会稽郡,领七县: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萧山、上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
  人口[编辑]  秦汉时,会稽郡是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秦始皇曾徙天下罪人于山阴。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征发吴国14岁以上、62岁以下的男子从军,得二十余万[45]。景帝令诸将“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皆杀,无有所置”[45]。汉军击败七国叛军时,已经“斩首十余万级” [46],其中多半是吴军。故此时会稽郡人口应有不小的损失。  据今人葛剑雄推算,包括会稽郡在内的原刘濞吴国地区,自景帝三年至平帝元始二年的156年间,人口增长了0.88倍,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会稽郡26县共有223038户,103260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平均每县39716人,每户4.63人。除回浦县、冶县之外24县,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4.28人[47]。  新莽、东汉之际,不少中原移民避乱迁入会稽。顺帝永和五年分置吴郡前,会稽郡大约有287254户,1181978人。人口较西汉末年增加了近十五万人。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吴郡13县析出,会稽郡户口减少了一半以上,有123090户,481196人。平均每县32080人,每户3.91人。经过汉末三国战乱,又因临海、建安、东阳三郡分出,西晋太康初年,会稽郡户数仅有三万。五胡乱华时,中原人口大量迁入吴越之地,会稽人口有所增加,但在晋末孙恩之乱中又有所损失。刘宋大明八年(464年),全郡有52228户,348014人,平均每县34801人,每户6.66人。隋大业三年(607年),户数为20271。唐天宝元年(742年),有90279户,529589人。  地志[编辑]  书名 成书年代 作者 备注  越绝书 战国至东汉 袁康  吴平  原书十六卷,今本十五卷。  吴越春秋 东汉 赵晔 原书十二卷,今本十卷。  会稽土地记 吴 朱育 隋书经籍志一卷。旧、新唐书经籍志作会稽记,四卷。  会稽先贤传 吴 谢承 隋志七卷。两唐志五卷。  会稽典录 晋 虞预 原书二十四卷。  会稽记 晋 贺循 隋志一卷。两唐志不载。  会稽后贤传记 晋 钟离岫 隋志二卷。两唐志并作会稽后贤传三卷。  会稽先贤像赞 不详 贺氏 隋志五卷。两唐志四卷,新唐志题作会稽先贤像传赞。  会稽记 宋 孔灵符[48] 不见著录。  会稽郡十城志 宋[49] 佚名 不见著录。  会稽地志 梁、陈时 夏侯曾先 不见著录。  国王、太守[编辑]  三国吴、东晋会稽王[编辑]  吴、晋会稽王  朝代 姓名 谥号 在位时间 备注  三国吴 孙亮
258年至? 孙权幼子。吴建兴元年(252年)即帝位,太平三年被孙綝废为会稽王,后又贬为候官侯。  东晋 司马昱 简文帝 326年至371年 晋元帝子。初封琅琊王,咸和元年徙封会稽王。兴宁二年复徙封琅琊,仍保留会稽王号。咸安元年即皇帝位。  东晋 司马曜 孝武帝 365年至372年 简文帝子。始封会稽王,咸安二年立为皇太子,即皇帝位。  东晋 司马道子 会稽文孝王 392年至402年 简文帝子。太元十七年徙封会稽王,元兴元年死于桓玄之乱。  太守[编辑]  殷通,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时任会稽假守(代理太守职务)。[50]  庄助,后世避汉明帝讳改为严助,会稽吴人。武帝建元、元光之际任会稽太守,在职三年。[12]  朱买臣,会稽吴人。元朔六年(前123年)任会稽太守。[12]  鲁伯,琅邪人。约宣帝、元帝时在任。[51]  刘交,字游君,沛人。成帝永始中在任。[52]  黄谠,汝南人。光武帝建武初年在任。[53]  窦翔,建武初年在任。[54]  第五伦,字伯鲁,京兆长陵人。建武二十九年(53年)在任。明帝永平中免职。[55]  尹兴,永平中去职。[56]  李就,东汉初年在任。[57]  黄兢,约章帝时在任。[58]  庆鸿,河南洛阳人,约在章帝、和帝之际在任。[59]  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和帝永元中在任。[60]  马棱,字伯威,扶风茂陵人,马援族孙。永元中在任。[61]  赵牧,字仲师,长安人。和帝、安帝之际在任。[62]  尹□,其名失载。颍川鄢陵人。和帝、安帝之际在任。[63]  徐丹,安帝时在任。[58]  杜宣,河内汲人。顺帝时在任。[64]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顺帝时在任。[56]  成公浮,顺帝、桓帝之际在任。[56]  马臻,字叔荐,顺帝时在任,修筑鉴湖。[65]  苦灼,不知何时在任。[66]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约在桓帝时为会稽太守。与汉末豫章太守刘宠同名。[67]  傅世起,鲁人。桓帝初在任。[68]  梁旻,梁冀从弟。约桓帝时在任。[69]  唐凤,颍川人。桓帝、灵帝之际在任。[70]  韦毅,灵帝初在任。[71]  尹端,熹平二年去职。[71]  徐圭,熹平中在任。[71]  唐瑁,颍川人。约在灵帝、献帝之际任会稽太守。[72]  郭异,字符平,南阳顺阳人。中平中为会稽太守。[73]  王朗,东海郯人。献帝初平中在任。初平四年(190年)为孙策所逐。[74]  孙策,献帝兴平中自任会稽太守。建安五年卒。[75]  孙权,建安五年继孙策自任会稽太守。[76]  淳于式,汉末建安中孙权所置会稽太守。[77]  左恢,吴郡曲阿人。不知何时在任。[78]  濮阳兴,陈留人,吴孙权时会稽太守。  郭诞,吴孙皓时会稽太守,凤凰三年(274年)免官。[41]  贺循,两晋之际为会稽内史。[79]  庾琛,颍川鄢陵人。庾亮父。东晋初会稽太守。[80]  纪瞻,继庾琛为太守。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南朝宋元嘉中为会稽太守。[81]  孔山士,会稽山阴人,孔靖子。宋元嘉末为会稽太守,卒于任上。[82]  孔灵符,会稽山阴人,孔靖弟。宋明帝时会稽太守,著有《会稽记》。[82]  萧元简,梁衡阳嗣王。梁天监三年(504年)任会稽太守。[83]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陈永定三年至天嘉元年兼任会稽太守。[84]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陈天嘉中为会稽太守。[85]  相关条目[编辑]  吴郡  丹阳郡  山阴县  吴县
  注释及征引文献[编辑]  ^ 注音:ㄎㄨㄞˋ,吴语读为贵。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40页  ^ 今本《后汉书》郡国志载十四县,杨守敬补侯官一县。李晓杰谓侯官当作候官。  ^ 《史记》夏本纪  ^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 荆江南地,史记正义云:“楚及江南地。”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史记集解作鄣郡。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第五节考证其应作故鄣郡。  ^ 辛德勇谓其当作四川郡。  ^ 即辛德勇所谓之故鄣郡,见上。  ^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下注云:“景帝四年属江都”,误。广陵国广陵县下注:“江都易王非、广陵厉王胥皆都此,并得鄣郡,而不得吴。”  ^ 12.0 12.1 12.2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 宋书州郡志建安太守  ^ 太平御览引张勃《吴地记》、陆广微吴地记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二章第四节  ^ 宋书州郡志建安郡下云:“(郡)去州水(路)二千三百八十(里),去京都水三千四十,并无陆。”可知迟至刘宋时,闽中之地尚无陆路与其它郡县相通,故汉时会稽郡不得领有闽北一带。  ^ 除注明出处者,均依《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示  ^ 丹阳县志  ^ 颜师古注  ^ 镇江市志  ^ 光绪《嘉兴府志》  ^ 汉书地理志下注误为南部都尉。虞预《会稽典录》引吴孙权时人朱育语作东部都尉。  ^ 越绝书:“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  ^ 杨守敬《三国郡县表补正》以为当作侯官。三国志吴志贺齐传作候官。李晓杰云:“然其中侯官,实应作候官,其性质与西北张掖属国及上郡中之候官相同。”  ^ 杨守敬《三国郡县表补正》  ^ 续汉书郡国志章安县下刘昭注引《晋太康记》  ^ 元和郡县图志台州  ^ 后汉书集解引水经注  ^ 续汉书郡国志  ^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宋书州郡志  ^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英雄交争记》  ^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越绝书、宋书州郡志  ^ 太平寰宇记卷九九处州白龙县  ^ 三国志吴志贺齐传  ^ 太平寰宇记卷百一建安县下云:“地本孙策于建安初分东侯官之地立此邑,即以年号为名,属会稽南部都尉。”  ^ 36.0 36.1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  ^ 太平寰宇记卷百一建阳县  ^ 宋书州郡志东阳太守  ^ 三国志孙亮传  ^ 三国志孙休传  ^ 41.0 41.1 三国志孙皓传  ^ 宋书州郡志永兴令下  ^ 晋书地理志  ^ 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  ^ 45.0 45.1 汉书荆燕吴传  ^ 汉书景帝纪  ^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98页  ^ 宋书孔季恭传作孔灵符。诸书又引作孔晔。疑晔是其名,字灵符。  ^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  ^ 汉书陈胜项籍传  ^ 汉书儒林传  ^ 汉书百官公卿表  ^ 后汉书儒林传,太平御览卷二五三引钟离意别传  ^ 御览卷二五三引钟离意别传  ^ 后汉书第五伦传、郑弘传  ^ 56.0 56.1 56.2 后汉书独行传  ^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 58.0 58.1 后汉书循吏传  ^ 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传  ^ 后汉书张霸传  ^ 后汉书马援传  ^ 后汉书孝明八王传注引三辅决录注  ^ 汉豫州从事尹宙碑  ^ 水经注清水引《太公庙碑》  ^ 御览卷六六引《会稽记》,王十朋《会稽风俗赋》。严耕望太守表失载。  ^ 见通志氏族略,雍正浙江通志系之于顺帝时。  ^ 后汉书循吏传、独行传  ^ 隶释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 后汉书刘祐传  ^ 后汉书朱隽传刘昭注引《会稽典录》  ^ 71.0 71.1 71.2 后汉书朱隽传  ^ 后汉书皇后纪,隶续成阳令唐扶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 隶续刘宽门生题名碑  ^ 三国志魏志华歆王朗传,吴志虞翻传注引《会稽典录》  ^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 氏族典四三五引《万姓统谱》  ^ 晋书贺循传  ^ 晋书庾琛传  ^ 宋书羊玄保传  ^ 82.0 82.1 宋书孔靖传  ^ 梁书列传第十七 四嗣王传  ^ 陈书沈恪传  ^ 陈书徐度传
  (二)中原移民大规模进入   ·东吴从建安元年开始,至257年,62年来五次出兵平闽,闽中方归孙权。为了加强对闽中的统治,吴国于260年撤销南部都尉,在福建设立建安郡(在今建瓯),下辖5个县。撤都尉改设郡,实现了以文治代替武人统治的局面。   ·此时,江南汉族居民分别由海路和陆路入漫漫,散居全闽各地,尤其是闽东和闽北,他们带来的语言奠定闽东和闽北方言的基础。   ·早在三国以前,闽南已有一定数量的居民,户数估计有一万左右。由于冶县建立之后的300年来,闽南泉州地区是朝廷鞭长莫及之处,偶有战事也都集中在闽北、闽东,直至东吴入闽,战火也只波及闽江周围。因此这些入闽汉族移民逐渐占据了整个闽南地区,并且同化这一带的闽越遗民。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西晋于282年从建安郡分出部分地域,另设晋安郡,下辖8个县。于是,福建有两郡十六县:闽北的建安郡所辖建安、吴兴、东平、建阳、邵武、将乐、延平、绥城;沿海和闽西的晋安郡所辖侯官、原丰、温麻、晋安、同安、新罗、宛平、罗江。   ·西晋末期,中原地区更加动乱,南迁入闽的北方人更多。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胡、何、邱、詹。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衣冠南渡、八姓入仙"。在此之前,北方汉族人就有进入福建的,但为数较少;永嘉年间及其以后,北方汉人入闽较多,形成了一次高潮。   ·汉族人与闽越人朝夕相处,免不了会受闽越语的影响,语言多少吸收了闽越语的一些成分。但是总的说来,泉州地区汉人已是主体,闽越遗民不仅少而且分散,兼之文化较低,因此汉人终以压倒多数的板块迁移方式使汉语占有主导地位,最终取代闽越语。比如莆仙方言,就是外来的中原语系和当地的土著语系(闽越语)混合在一起,经过长期的融合演化形成的。   ·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郡治设今南安丰州镇。   ·梁太清元年(547年),侯景之乱,三吴沦为战场,长江中下的广陵(扬州)、江州(九江)、建康(南京)、江陵等各城市都成为荒凉之地。这个时期,大批难民离开吴会入闽。三吴难民足迹遍及福建和广东的潮州。这批移民是避难而来,且又分散各地,他们带来的语言(吴语)虽然客不压主,无法取代当地语言,但却给泉州方言等闽语次方言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个时期的语言交融促使闽语内部各次方言进一步趋于一致,留下了一批吴语词汇。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古代治国十六字心传,最早记载于《书经?大禹谟》。即使放在现代,这十六字真言也不失其作为治国方略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十六字直译的意思是,“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  这里要澄清一点,古代治国的本质在于治理百姓,因此历代社会均有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的区分。贵族的重要工作在于治理百姓,而百姓的重要工作在于从事具体的劳作。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古时候没有人权平等这一说。因此,要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才能理解这十六个字,也就是要依据统治者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但是,也不能将其片面地理解为防民之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对于近代的思想变革有着较大的影响,他曾说,“我国万事不进步,而独防民之术突于先进国,此真可为痛哭也”,从而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治国文化存在的价值。因此,他的这种观点并不足取。  单纯从字面上理解这十六个字不仅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会产生歧义。这是因为古代智者思维高深,但用词却十分简洁惜墨,体现了较高的文字修养,同时古代的语法与今天有所不同,许多的表达方式从今天看来是从“反论”的方法来叙述事情的。而且最要命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当时的语境,因此用任何现代语言解释只会挂一漏万。尽管如此,这十六字仍大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  一是治国重在治理人心。一方面由于人心易变难测,又难以教化,容易失控,所以对百姓不得不有所防范。治国者须因事为制、随机应变,不可固守旧制,应把握“无德必亡,唯德必危”的尺度;另一方面,不仅要“知其危”,而要“知其所以危”,通过积极疏导,要从最易造成百姓心中纠结的社会问题入手,也就是要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层面思考问题,防范社会的结构性利益失衡成为人心不稳的根源。要以“人道”还治人心,适时教化,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警惕因人心不稳导致民怨迭起,要扼制不确定因素的灾难性放大。  二是治国重在抓住事物发展的趋势。由于任何事物的发展趋势总是生于微毫之处,故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就要注重防微杜渐。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发展趋势生于微毫之处,往往不能被轻易察觉,也不容易区分,如同“道”一样。因此要格外细心,慎始敬终,要以“地道”(注1)格物致知,明察秋毫,保持必要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因此,待人察物之机,关键在于观察细节,见一叶而知秋,不是人云亦云。(《道德经 ?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经 ?十四章》说,“博之不得,名曰微”)。  三是治国重在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具有唯一性的特点,换句话说,万事万物不可能有二个或以上的真相,要以精纯专一的态度探究事物的本质,不被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充分发挥统治者的主观能动性。  四是治国重在切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以不偏不易的务实态度(中庸之道)遵循“天道”(自然法则),从而守中固善,统率治国纲领。(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管子·霸言》中说,“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则从人道、地道、天道三个方面对如何把握“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允执厥中”分别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诠释。而这一精到的诠释又整体上体现了《管子·霸言》在“惟精惟一”方面的功力。  宋代的朱熹在《中庸章句?序》解释道,“允执厥中”是尧传于舜的治国真言,也就是说凡事不可偏离“天道”(自然法则)。当舜在传授给大禹时,怕大禹小看了这句真言的份量,又另外想了三句一共凑了四句传给了大禹。朱熹认为尧所传授的四字真言一句顶一万句,舜所加的另外十二个字纯属多余,画蛇添足,只能作为尧所传四字真言的附注,毫无新意,只是为了不让后来的人对尧之真言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而已。(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引自《中庸章句?序》)。  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古代《易经》的观点来看,十六字应看作一个整体,而且只有“惟精惟一”是统治者在主观层面上把握所有治国真言的一把钥匙,也是古代君主及士人较为看重的四字真言。由于“惟精惟一”属于主观层面的把握,因而象征了主体。而其余十二个字只是象征了三个不同层面的客体,分别为人道、地道、天道,只能遵循和牢记,不能违背和超越。从而在总体上由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了体现整体性的阴阳格局。  明朝的王阳明(余姚人,名守仁,号阳明)是真正看破玄机的人。他在《重修山阴县学记》中阐述道,“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心者,率性之谓,而未杂于人。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见孺子之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饥而食,渴而饮,率性之道也;从而极滋味之美焉,恣口腹之饕焉,则人心矣。惟一者,一于道心也。惟精者,虑道心之不一,而或二之以人心也。道无不中,一于道心而不息,是谓‘允执厥中’矣”。  同是余姚人的清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王阳明)谓人心之所有者,不过明觉,而理为天地万物之所公共;必穷尽天地万物之理,然后吾心之明觉,与之浑合而无间。说是无内外,其实全靠外来闻见,以填补其灵明”。(《明儒学案?姚江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  另据记录王阳明行迹的《传习录》卷上记载,“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工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具有唯一性,探究事物的本质是精益求精的目的,而精益求精是探求事物本质的唯一手段。  对于“惟精惟一”的方法,王阳明回答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3页)  正是有了“惟精惟一”的治学态度,王阳明才能从旧理学中脱颖而出集心学之大成,并提出了著名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影响后世的哲学概念。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证实,以“惟精惟一”的务实态度探究事物的本质,确实是治国过程中破解一切问题的钥匙。  古代还将“惟精惟一”引申阐发为“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也就是说,只有明晰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就能因势利导,水到渠成。王阳明曾总结说“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由此想来,尧、舜、大禹时代统治者的智慧确实超出了我们现代人的想象。而“实事求是”后来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标识,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并赋予了时代的内涵,而且又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这说明了古代哲学思想基因的强大生命力。  由此,可以明确一个事实,舜确实传承和发扬了尧的思想,并不是象朱熹所攻击的“纯属多余”(尧之一言,至矣,尽矣!(引自《中庸章句?序》)。舜出身于姚墟之地(今浙江省余姚),对于舜的理解可能是同为余姚人的王阳明更有灵犀吧。而不为后人所知的是,王阳明的心学(阳明学)正是从这十六个字发端,也就是说奉这十六个字为其正源。关于这一点我将另文专述。
  西晋司马炎平吴后,建都洛阳,晋武帝对孙吴"建业"之名非常反感,遂在行政区划和名称上作了一些小的改变。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属丹杨郡。后因为百姓中的对抗情绪,仍在习惯上或明或暗地称这里为建业,西晋统治者无奈,只好因势利导,于太康三年(282年)分秣陵北部为建邺,改"业"为"邺",又析秣陵西南置临江县。这是用了一个谐音字,"建业"是孙权的发迹地之一,而建邺的"邺",则是司马氏的根据地。"邺"原是曹魏集团的发祥地,建安八年(203年)曹操为魏王,定都于邺。曹丕篡汉,定都洛阳,"邺"仍为王都之一。司马氏篡魏建立了西晋,将秣陵改为建邺,这既可否定孙吴,又可随合民意,显示这里已是司马氏的天下,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也有人认为改邺,是用了历来惯用的加偏旁贬低法。还有人说这是加了一个耳朵,耳朵是问号,意即你孙吴的建业成了问号,讽刺孙吴霸业的落空。  西晋开皇司马炎  西晋开皇司马炎  西晋分全国为19州,秣陵属扬州。282年,将原建业都城分成两个县:秦淮河以北为建邺,秦淮河以南为秣陵。同时,恢复了被东吴改为典农都尉的江乘县和胡孰县的建制,又新设了一个临江县。次年(281),改临江县为江宁县,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江宁县名,县治在今江宁街道。据《金陵待征录》载:"晋永嘉(307─313年)中,帝初通江南,以江外无事,宁静于此,因置江宁县。"江宁是南京的别名,"宁"是江宁的简称,也是今天南京的简称。到西晋末建兴元年(313年),因为晋愍帝的名字叫司马邺,为了避他的名讳,又把建邺县改称建康县。  晋武帝时,竭力推行门阀制度,大封皇族为王。289年,晋武帝就曾以丹杨等三郡授封吴王晏。这些封王都拥有很强的实力,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兴兵作乱。晋武帝死后,终于酿成"八王之乱",由此又引起了战乱。
  东晋建康的开始—永嘉南渡  时间:;      来源:网络    收集整理:通南京网  永嘉(307—313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在永嘉之前,中原地区发生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匈奴和羯族的首领刘曜、石勒等率领部众,残酷地屠杀汉人。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南渡持续两个世纪之久。这是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次人口南迁高潮,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北大融合。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简称"永嘉南渡"。"衣冠",晋时士族峨冠博带,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故又有"衣冠南渡"之谓。还有说法衣冠南渡代表中原文明南迁。  东晋建康的开始—永嘉南渡  东晋建康的开始—永嘉南渡  当时,琅琊王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驻建邺(今江苏南京)。江南比较稳定,当权的官僚们极力设法把自己的子弟、亲属安插到江南任地方官吏,以为将来自保之地。如宰相王衍就任命其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扬州刺史。在永嘉南渡时,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同乡人也随着大户南渡。随从一户大地主南渡的往往有千余家,人口数万之多。为了安排这些南渡人口,东晋建立一些"侨州"、"侨郡"、"侨县",即在大江南岸的郡县里划出一块地区,让南渡人口集中居住.仍以北方原来的郡县命名。例如从建康到京口(今镇江市)一带,以山东和徐淮地区来的人最多,就在京口设立了"南徐州"来统一管理。而设在建康地区的各侨郡和侨县,大部分均归南徐州管辖。东晋时期先后在建康设立侨郡和侨县有20多个。最早建立的侨县叫"怀德县",后改名为"费县"。这个县是专门安置跟随晋元帝司马睿─道从山东琅邪来的南渡人口。由于他们与东晋皇室的关系密切,所以安排在宫城附近居住。  东晋建都江南,大量士族从华北南下江南一带,在江南落地生根。华北士族南渡,号称侨姓,居首者: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汝南袁氏、兰陵萧氏,合称"王、谢、袁、萧"。尤以王、谢最早追随晋朝进入江南,因而得以及时掌握东晋权力中枢。刘禹锡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得就是王谢两大士族。此外也有其他士族南渡,如祖逖、苏峻由原本青州刺史部迁居至江南。代表人物:王导,谢安等。  这样"永嘉南渡"一来,建康都城的内外全挤满了从北方来的人群,他们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土著人口,因而大大改变了建康的传统风俗和习惯。晋朝首都迁至江东建康(今南京),自此史称东晋,这是中国首都迁至江南的开始。从此,建康城不再是单纯的江南城市,逐渐形成为融会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全国性大都市。
  历史上记载南京城市地区最早的名称是"冶城"。所以朝天宫所在的冶山地区是南京城市地区最早的城邑雏形之一,冶山冶城也因此被称为南京的"胚胎"。  历史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继承王位以后,为抗衡楚国,进而为逐鹿中原提供军事上的保障,非常重视金属冶炼和兵器铸造。而当时南京西南铜井一带有丰富的铜矿、锡矿、铝矿,正是铸造青铜兵器不可缺少的好原料,南京由此才得以初露头角。  为了充分利用南京丰富的矿产资源,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南京主城区内朝天宫的一个小土山上筑起一座土城——冶城,在这里建起了较大规模的冶铸作坊,冶炼铜铁,铸造兵器。明朝陈沂《金陵古今图考》云:"金陵在春秋是本吴地,未有城邑。惟石头东有冶城。传云:"夫差冶铸于此。"即今朝天宫也。"  吴国文化  吴国文化  从南京地区出土的春秋末年的"吴戈""吴钩"和齿镰,锄等兵器、农具来看,这一时期南京地区的冶炼技术和农业技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吴国的这座冶炼作坊实际上是当时的一座兵工厂,属于军事重地,周围一土墙或竹篱环绕,壮若城池,所以这座冶炼作坊被称作冶城。城起于上的小土山,被称冶山,或者冶城山。  在冶城山下也有一座与苏州虎丘同样的"吴王剑池"。吴国曾经铸造出"干将"和"莫邪"两把著名宝剑。不排除"干将"和"莫邪"两剑是在南京的冶城铸造的。传说的真伪已难以详考了,但却为南京冶城增添了一层神秘美丽的色彩。  南京的冶城遗址,地处今天的莫愁路东、文津桥畔,现在的地名叫朝天宫。冶城虽是南京最早的土城,但只是一座大规模的冶炼作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事防守性质的城池。所以,冶城还不是南京"城"的雏形,而只是南京城的胚胎。  到了战国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最初越国战败,但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掉吴国。越国占领吴国所有领地后,在今天南京城南中华门外,修筑越城,冶城也随之换了主人。
  惠州山歌的题材极为广泛,丰富多采:有以感怀身世而自叹的;有以情歌为主题表示仰慕,互诉衷情的;有以互相撩弄,占小便宜的;有逞强斗智,互相揭短的;有以祝贺节日喜庆事宜的;也有对时局动荡不安而忧国忧民的;更多的是即兴自编自唱、自娱自乐的。总而言之,内容多种多样,应有尽有。当年有个山歌手陈谭,家住惠州府城六角亭(巷),男性,惠州籍人,以经营民间小食煎堆、逆糍为生。此人文化水平不高,但酷爱唱惠州山歌,且出口成章,口才甚佳。曾记得他经常自编自唱一首山歌:“狗耳担东系我姓,言西带早系我名;惠州系我祖宗籍,平生最好唱山歌。”短短四句歌词便将个人姓名、籍贯与生平爱好等唱得一清二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妙不可言。  现据笔者回忆,将当年较有特色的本地流行(惠州)山歌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1.感怀身世类  ①八月十五是中秋,使人阿细冇风流;保佑大婆早日死,万户家财归我收。  ②冤枉天,娶只老婆晓食烟;一日赚到三分六,无够畀佢拆烟钱。  ③好饮好食亦晓老,无嫖无赌亦冇钱;今朝赚来明日散,命中无时莫强求。  ④世上事情太不公,贫富悬殊乱晒龙;财主餐餐酒肉臭,穷人命苦饿断肠。  ⑤我肚胈饿,闩转大门唱山歌;別人话我风流仔,阿奶知我冇奈何。  2.节日喜庆类  ①恭贺新禧新年到,迎春接福好运来;合家吉庆身体好,心想事成发大财。  ②八月十五是中秋,张灯结彩乐悠悠,食枚月饼品茶果,合家欢聚喜洋洋。  ③中秋佳节看月华,哥出月饼妹出茶;食哥月饼甜到肚,饮妹细茶心花开。  ④八月十五贺中秋,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月饼食无尽,有人想食口水流。  ⑤新年新春好兆意,恭喜发财逗利市;长命百岁身壮健,万事胜意心花开。  3.男女情歌类  ①郎为养家走他乡,孤寝独眠确凄凉;外边野花莫乱採,记住家中有妻房。  ②天上有只七仙女,嫁到人间掌牛郎;一年一次鹊桥会,日夜相思哭断肠。  ③高山岭顶种樖松,自然生长绿葱葱;阿哥同妹心心印,天长地久情意浓。  ④(男)盖边阿妹真标致,好似黄瓜净皮;阿哥今年十七八,出年娶你也无迟。(女)阿哥如果系真心,赶快请媒来提亲;婚姻不由我作主,到时莫怪妹变心。  ⑤(男)阿妹靓到胜西施,阿哥见到神魂飞;如肯同我成佳偶,百万家财全归你。(女)阿妹选郎心水清,不贪钱财爱真情;只求夫君人品好,夫妻恩爱到百年。  ⑥老婆担遮好阴公,老公拨扇确凄(妻)凉,三生有幸成婚偶,两人世界乐洋洋。  4.互相撩弄类  ①一条竹仔猋过河,猋死你奶一只鹅;你奶爱我赔鹅仔,我爱你奶做老婆。  ②(男)男人追女无怕丑,胆大心细半面皮;爱妹就爱追到底,迟早总系我娇妻。  (女)呢只男仔真白痴,狼心狗肺众人知;也敢学人追女仔,有人钟意才出奇。  ③呢只女仔太天真,二十几岁未成亲,成日涂脂兼抹粉,十足一只狐狸精。阿哥今年正十九,大把靓女任我挑;你想嫁人寻我,宁做光棍也风流。  ④阿妹生来真标致,阿哥见到心思思,若肯同我结连理,任食任使永无忧。  5.赞妙龄少女类  ①盖边阿妹嫰滋滋,珠圆玉润胜贵妃;唇红齿白鲫鱼嘴,鼻梁高高够神奇。  ②皮肤白净鹅春面,无使搽粉打胭脂;白里透红似苹果,人见人爱心花开。  ③两只眼睛亮晶晶,弯弯曲曲柳叶眉;眉来眼去如触电,含情脉脉笑咪咪。  ④秀发飘柔似乌丝,两条孖辮肩上披;辮尾扎只蝴蝶结,翩翩起舞往天飞。  ⑤身材生得十分正,无高无矮又无肥;腰细好似黄蜂样,曲线玲珑世上稀。  ⑥行路好似风吹柳,左搖右摆姿态优;人人睇到都赞好,胜过舞台模特儿。  ⑦性情温柔人钟意,讲话娇声兼嗲气;男人见到流口水,晚晚发梦心思思。  ⑧阿妹生得似天姬,世间第一美人儿;若能揽得美人归,艳福无边笑嘻嘻。  6.男女对唱驳山歌类  (男)盖边阿妹听清楚,今晚同你驳山歌;唱得我赢做大嫂,唱我无赢做老婆。  (女)短命仔你真撩刁,当心爬树跌断腰;阿姐今年三十几,做你阿奶无出奇。  (男)做你阿仔亦无恇,我爱同奶共眠床;手多嘴多你莫怪,晚晚风流乐洋洋。  (女)呢只衰仔够癫狂,痴心妄想坏心肠;蠄蜍想食天鹅肉,不如早死见阎王。  (男)妹无答应无所谓,何必骂人伤我心;妹有情来哥有意,总有一天如愿偿。  (女)我行自己阳光道,你走你欸独木桥;遵守妇道人本份,缺德就冇好下场。  (男)阿哥生性爱风流,识得女仔帮打帮;唯独对你最钟意,一心同你结鸳鸯。  (女)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无谓同你口水,山歌到此就收场。  7.抗日战争前后山歌类  ①日本鬼子野心狼,侵我中华八年长;到处杀人又放火,百姓无辜遭祸殃。  ②家破人亡遭惨变,饥寒交迫够凄凉;国仇家恨要牢记,终须有日晓清偿。  ③全国军民齐奋起,万众一心打豺狼;经历八年持久战,日本战败来投降。  ④反对侵略得胜利,日军滾蛋返东洋;万众腾欢同庆贺,人民安居享太平。  ⑤抗战八年够苦楚,胜利之后又遭殃;以为晓有好日过,谁知重系以前样。  ⑥穷人生来真冤枉,赶走老虎又来狼;老虎就系日本鬼,豺狼就系蒋匪帮。  8.游山玩水山歌类  惠州西湖风光好,山青水秀美名扬;朝晚有闲行一圈,保你身体寿而康。  ①阿哥哥来阿哥哥,上山斩竹织盒箩;织得盒箩随街卖,卖得钱来娶老婆。有钱娶只红花女,冇钱娶只大食婆;餐餐食饭七八碗,打屁响过大铜锣。  ②老鼠仔来打千秋,打泻大哥一罌油;大哥转来闹大嫂,大嫂织蔴嘴啾啾。  作者简介  杨维俭,男,惠州市惠城区人,192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47年8月高中毕业后,在惠城任小学教师三年,1950年7月参队,先后在博罗县及惠阳县中国人民银行任行员、副股长等职20多年,曾被聘为博罗县《罗浮山报》特约通讯员及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主编的《广东银行通讯》通讯员。从1973年起,历任惠州市二轻工业局主管会计、财会股副股长及股长等职,技术职称会计师:期间被聘为惠州市业余会计学校兼职教师及二轻工业会计培训班主任,并当选惠州市工业会计学会副会长。1989年7月退休后,返聘到惠州市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历时十年,先后任该所审计部经理及副主任会计师等职,并获财政部审批,评为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年6月至今,被惠州市惠城区政协委员会聘为《惠城文史》特约作者、特约文史委员,是惠州文化研究会顾问,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会员、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此外,据《惠州方言·前言》(词典)记述,曾作为“惠州四老”之一、惠州市惠城区桥西街道片的一代表者,与该区桥东街道叶伟强先生、江南街道郭宝泉先生、江北街道水北社区王选财先生一道,被聘任为该词典的语料考证和核实人。)  [注]
1.作者杨维俭先生此文,初始发表于惠州文化网站-首页&文化惠州杂志&惠州风物志&, 12:30:06
文化惠州;嗣后,见载于惠城文史丛书之十八——《惠州话旧》/杨维俭 著,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年7月第1版,新华书店经销。此次转载的全文,是直接转自该网站内所刊载。  2.‘嗣后”所发表此文的文题为《惠州人爱唱惠州本地山歌》,此次转载编辑时,考虑到“惠州山歌”的词语本身内涵就包含了“惠州本地”的含义,而如果欲称呼惠州的客家山歌等其他山歌,则可称呼为“惠州客家山歌”等,故以仍援用“惠州山歌”此词语为佳。  3.“作者简介”栏内文,是用载杨维俭先生题名赠给笔者该书内的全文。其初始发表时的全文为:“杨维俭,男,惠州人,惠城区二轻局退休干部,注册会计师,惠州文化研究会顾问。”
  -----魏晋时代之翩若惊鸿  “神”---秋水长天  千羽把一片片带着清淡香气的竹笺用细细的丝线连在一起,一片片紧贴着一片,她细滑纤细的双手抚摸着那从山间翠竹林里取回的竹笺,象是一阵清风拂过飘逸的长发。竹笺的表面发出暗褐色的光泽,朦朦胧胧地照着她酡色的微红脸庞。她把系好的一卷卷竹笺书册放在子青习墨的桌案上,看着它们安静羞涩的样子,隐隐地笑了。  飞舞的线条,翩若烟雨的笔墨走势,是子青这些年来习行羲之的笔墨之道多年的积淀。当子青以饱含的清墨用毫笔将行云流水、骄若游龙书写着他豪放之情、婉约之感时,他总在心里压着最大的一份感动。似乎每一笔每一划从笔端落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洋老外米糕不怕得病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