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随意批评孩子的话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请不要随意批评犯错误的孩子
记得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的话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两种人不会犯错误,圣贤与不做事的人。简言之就是生活在世上,没有哪个人可以从不犯错误,成人的世界如此,而孩子的世界亦是如此。
妈妈今天要说的是,明明犯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错误:一是由于不小心而犯下的错误;二是由于探索精神与好奇心理而给自己带来的麻烦。错误归错误,麻烦归麻烦,对于小朋友来说,积极改正的态度最重要;而对于爸爸妈妈来说,理解同情、接纳鼓励、不随意批评更是重要。
(“妈妈,我坐在玩具盒里,没有犯错误吧?”明明一脸的询问与困惑)
由于不小心而打翻的一杯豆奶
妈妈在忙着准备早餐,而爸爸则负责帮明明一起吃早餐,冲麦片、倒豆奶、拿小麦圈,爸爸一杯豆奶放到明明的餐盘上,转身去拿小麦圈,而明明好奇妈妈在炉灶前做什么,扭转身子来看妈妈,小心翼翼地胳膊绕过豆奶杯,可转身再回去的时候,小朋友可能是忘记这杯豆奶了,也有可能是真的没有注意,胳膊把杯子打翻了,于是餐盘上、餐椅上、地上,到处都是豆奶。
于是爸爸对明明大吼一声,“Mingming, see what you
did!”(明明,看你干了什么好事!)明明本身就有点慌张的小脸,立马憋憋嘴要哭了,妈妈赶紧说,“没关系,没关系,明明也是不小心的,以后咱们注意就是了,请爸爸再帮忙倒一杯吧!”无奈的爸爸收拾了狼藉,又给明明倒了一杯,还对妈妈说,“You
spoiled him.”(你太宠他了),而妈妈则对爸爸说,“事情不是这样的。”
【理解孩子受伤的心灵】明明打翻了豆奶,此时最受伤的,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明明自己,不但犯了错,而且豆奶也没得喝了,本来心里就很委屈,再加上爸爸这不理解的大吼一声,小朋友的心灵更是受到伤害,想必此时小朋友一定在想,“爸爸还说爱我呢,而在我需要安慰的时候,爸爸却大声吼叫地批评我。”其实,就是一杯豆奶,就是需要清洁,就是地毯上有些污渍,而这些比起明明受伤的心灵来说,真的是不足为奇。
【同情孩子内心的恐惧】豆奶洒了一地,湿了餐椅,又脏了地毯,想必此时小朋友也处于恐惧之中,担心爸爸批评他,担心妈妈不再给他豆奶,担心这顾虑那的,毕竟此种情况是第一次发生,明明小朋友不知道自己打翻杯子的后果是什么。此时爸爸大声的批评只会加重小朋友内心的恐惧感;取而代之的,爸爸应该去安慰明明,以示自己对小朋友内心恐惧的同情。
【端正孩子犯错的态度】明明打翻杯子,完全是处于一种无意的状态,如果是明明发脾气或故意打翻的,那么妈妈也一定会严厉地批评小朋友。而这无意中犯的错误,又是谁能避免的呢?包括爸爸妈妈也一样啊,我们也有不小心打破盘子、摔破碗的时候啊,更何况一个不满两岁的小朋友呢?爸爸妈妈此时需要做的,不是视而不见,也不是只安慰无说教,而是,在安慰的同时也要给其一定的提示,“下次一定要小心。”
由于好奇而踩坏的火车轨道
明明把弧形的火车轨道拆了下来,放在地上,他觉得很有意思的是,为什么踩在这边,另一边会绕起来;而踩在另一边,这边又会绕起来。百思不得其解的明明,想出了新招,这只脚踩在这边上,然后另一只脚又踩向另一边,只听“咔嚓”一声,火车轨道从中断成了两半。明明惊吓得做要哭状,而妈妈则安慰他,“没关系的明明,你就是想知道火车轨道为什么不会两头一起落下来,对吗?等你长大以后就会理解的,来帮妈妈一起收拾一下吧!”(注:之所以当时没有给明明讲解为什么的原理,是因为妈妈觉得小朋友理解能力有限,没必要给他讲这么“高深”的内容。)
【接纳孩子探索的精神】对于每一位小朋友来说,这种“破坏”活动,就是他们的探索行为。受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支配,他们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碰一碰、甚至拆开来研究一番,这就是为什么明明要去拆火车轨道、而又为什么要双脚一起去踩的原因,他就是在探索其中的“为什么”,爸爸妈妈们在接纳孩子这种探索精神的同时,也一定要接纳他们的“破坏”行为。
【鼓励孩子动手的愿望】小朋友就是通过一双手来认识这个世界,凡事一定要摸一摸才是学习,因此爸爸妈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一定要鼓励小朋友动手的愿望。虽说小朋友的动手很多时候的直接后果就是“破坏”行为,但此时我们一定不要大声地斥责本己受伤了的小朋友。受到斥责的小朋友会在内心告诉自己,“我不能乱动东西,否则妈妈会不高兴、会批评我的。”在潜意识的支配下,小朋友就会变得缩手缩脚,从此不敢再“越雷池一步”,探索与动手的积极性由此而受到挫折。
【保护孩子尝试的勇气】探索过程中的失败、受伤、犯错,都是在所难免的,妈妈们不能因为小朋友受一点伤、犯一点错,就告诉小朋友“看,受伤了吧,下次咱们不这样做了”或者“看,又犯错误了吧,下次不要这样了”。明明也有因为玩耍或好奇而受伤的时候,划破手指、撞着身体之类的,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如踩坏火车轨道),妈妈对明明说的则是,“明明这次不小心受伤了,下次一定要自己想一想怎么避免。”“明明踩坏了火车轨道,下次就知道弧形的东西是不可能两边同时落地的。”这样一来,明明下次还是会主动地去尝试,并且换一种方法、换一个角度去发现问题的奥妙。
【淡化孩子失败的结果】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不可能不遭遇失败,此时的妈妈们一定要淡化小朋友的失败,从此次的失败中引导小朋友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换种方式重新尝试,无限夸大的失败只会成为孩子探索世界这条路上的绊脚石,从而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能力、动手的愿望和探索的精神。
妈妈最后语:孩子都是在一个又一个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改正、自我完善、不断积累经验教训的过程。而且,放手让孩子经历错误,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敢于尝试的精神,他们会在错误中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通过尝试不同的方式学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更多明明小朋友的最新动态及每日随拍,请大家关注的新浪微博。谢谢!
我的更多文章:
( 22:13:39)( 22:29:11)( 22:15:44)( 02:12:42)( 22:08:54)( 22:08:56)( 22:53:32)( 12:59:14)( 22:27:03)( 22:13:5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坛快捷通道
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上一页 1下一页
主题: [原创]不要随便批评孩子,其实我们也是那样长大的……
发表于: 14:05:1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阎良社区。
。已有帐号? 或使用
&&&&&&我家桐桐爱玩水,我这个当爸爸的经常拿个脸盆盛满水放到宝宝身边,然后拿个小碗,跟孩子一起玩水,有时候还会拿毛巾让宝宝学着洗脸,洗头,觉得那个时刻,孩子很听话,也不哭闹,非常开心……&&&&&&&可是,宝宝妈妈却不愿意,嫌脏了衣服,湿了头发,觉得这样就是大逆不到,经常就会破坏我们的玩水活动,搞得我们都很不高兴。&&&&&&&我在这里想对宝宝妈妈说:其实孩子快乐最重要,我们不要随便破坏孩子的活动,不要随便批评孩子,其实我们也是那样长大的,甚至那时的我们满身是泥就进入梦乡了……&呵呵……&&&&&&&&&&&&&&&&&&&&&一个爸爸的自白……&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成长值:1606
发贴数:150
发表于: 16:24:34
呵呵,楼主说的有道理,不过妈妈会说的原因是,脏了都是妈妈在收拾,而爸爸只会说
在一起就一定是恋人,不是恋人就一定不能在一起。&br&
成长值:855
发表于: 16:33:30
我认可楼主的观点
成长值:4438
发贴数:162
发表于: 16:40:22
&&&楼主、说的太好了、我喜欢、
&&像哥这样土生土长的阎良男人是每一个女人都无法抗拒的。
成长值:861
发表于: 16:53:29
呵呵,楼主其实你可以对妈妈直接说就是了
成长值:271
发表于: 17:10:25
要是孩子们都让爸爸们取代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邋遢不讲卫生,养成很多粗心大意的毛病
成长值:135
发表于: 17:31:17
引用:原文由&间隙回忆&发表于&&17:10:25&:要是孩子们都让爸爸们取代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邋遢不讲卫生,养成很多粗心大意的毛病要是真的让爸爸们带孩子的话么,还是不说算了,忍了
成长值:2617
发贴数:277
发表于: 18:59:25
这个爸爸&&&可爱
Love&who&you&wanna&love.&Be&who&you&wanna&be.爱你想爱的人,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rs)
成长值:1519
发表于: 9:20:08
这个爸爸也不靠谱,要真的这样教孩子还不一定孩子会冠成什么样呢,妈妈肯定是希望孩子比自己小时候更好啊,社会变了,环境变了,人能不跟着改变吗
成长值:579
发表于: 9:53:11
玩的就是就让孩子尽情的玩,童年时光难忘啊,长大了就会有各种烦恼,各种忧伤多点美好的回忆多好,至少欢乐的童年多余我们来说是件美好的事情,过了很多年我们&还会有回忆,还会去体会
成长值:1783
发贴数:175
发表于: 11:52:53
我的孩子我会让她(他)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会干涉太多,唯一的要求的就是她(他)是个善良的人。
成长值:532
发表于: 11:53:58
其实也理解孩子的妈妈,因为妈妈照顾孩子更细心一些,而爸爸对孩子更放纵一些
发表于: 13:13:01
支持楼主的观点
成长值:2896
发贴数:205
发表于: 15:01:41
还是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气吧
继续努力、&&让自己的亲人过的更好!!
上一页 1下一页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电话:029- 传真:029- 邮箱:
地址:阎良区延凤西路中段 邮编:710089
Copyright & &西安非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技术支持:当前位置: >
家长随意批评会毁掉孩子一生
来源:寻医问药网
发布者:xywy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希望,最近不断发生的拿学前儿童、小学生报复社会的骇人听闻的事件防不胜防。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缩小了看,其实把孩子作为&出气筒&的情况无处不在。  竹君在一家知名的外企设计部工作,丈夫远在海外,照顾家庭的重任就落到了她的肩上。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新产品开发遇到难题,久攻不下,竹君陷入焦躁困惑中。一天,她费尽心血设计的方案又被毙了,这时离规定时限已经很近了,她头痛欲裂。一进门,儿子敏敏满脸欢喜地扑过来:&妈妈,妈妈,今天,我看到蚂蚁上树了&&&竹君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别烦我!&敏敏没发现妈妈的烦心,还是兴高采烈地摇着妈妈的手:&那些小蚂蚁真可爱。它们排着队,慢慢向树上爬,一点都不乱。妈妈,你再带我去公园看小蚂蚁吧,我可喜欢它们啦。&竹君猛地推开丢丢:&你还有完没完?!&敏敏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一旁的婆婆不干了:&你这是干嘛呀,孩子半天没见着你了,见了你想跟你说几句话,你不理睬还发脾气,你是怎么做妈的?是不是我碍着你了?讨厌我这个老太婆就直说,不要冲着孩子发脾气!&说着,赌气进屋掉泪去了。儿子惊恐地跟在姥姥背后,头都不敢回,晚上都不敢跟妈妈睡了。  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孩子慢慢跟竹君疏远,怎么哄都不愿跟妈妈亲热了。根本上说,因为在孩子看来,发现蚂蚁上树的奥秘,其意义不亚于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恒星。他需要家长肯定他的用心与聪明,跟他一起分享发现的快乐,这对于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很有益处。可是,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孩子很美好的行为不但没有得到认同,还遭到呵斥,他会感到惶惑无助,不但情绪会受到打击,时间长了,对自己也会产生怀疑。  无处不在的踢猫效应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事出突然,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董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别人的主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老董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人们在产生负面情绪后,会向比自己弱势的一方去发泄,弱势的会向更加弱势的一方去发泄。造成恶劣情绪的连锁反应,最后的那个环节便成为受伤害最严重的对象。这个原理就叫做&踢猫效应&。它提醒我们,不要把个人的负面情绪带到与别人的关系中,否则,会产生一系列连锁的负面反应。很多家长像竹君这样放任自己的恶劣情绪泛滥,有意无意地让孩子经常处于被抛弃,被忽略,被恐吓,被羞辱,被压抑的状态下,内心充满了恐惧与忧伤,孤独与无助。这样的孩子长大就会形成怯懦、自卑、固执、狭隘、崇尚暴力的负面性格。面对年幼的孩子,家长更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踢猫&。  孩子也会&踢猫&,父母勿做&帮凶&  尽管孩子们有着天真无邪的童心,仿佛什么事情都不会放在心上。但也正是因为孩子还不懂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也不会有所选择。很多家长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平时和小朋友有了矛盾受了欺负,家长怎么劝解小朋友如何道歉都仿佛无济于事。看到孩子委屈的摸样,一些爸爸妈妈心疼之余会帮着孩子斥责小朋友,或者陪着孩子一起闷闷不乐。聪明的宝宝看到这种情况,就容易学会通过自己夸大自己的表现,来博取家长的同情&利用&爸爸妈妈发泄自己的情绪,也就导致了孩子自我发泄能力的缺失。  这样的宝宝容易形成&表演型人格&,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想法,没有自信。在公众场合喜欢做许多夸张的言行来引起别人注意,但是内心又过分压抑自己,不能认可自己。长大之后容易形成社交障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不良情绪自我调节,父母孩子一起做  1、学会自我解压  现代生活的压力,会让年轻的父母时常处于焦虑和抑郁中。学会自我减压也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例如和家人一起看场电影或一起外出吃饭等、或者参加适量运动,周末爬山郊游都可以缓解烦躁的情绪,增加家庭的凝聚力。  2、把不良情绪关在门外  &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一位家庭主妇在她的房门上挂了这么一块木牌。在她的家中,男主人一团和气,孩子大方有礼,一种温馨、和谐,满满地充盈整个空间。询问那块木牌,女主人笑笑,解释说:&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一副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对面也是这副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这些在我原来认为是他们不对的事实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竟是我!当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主妇不经意间的一句平白朴实的话,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家庭又焕发出生机。如果我们稍稍用心,把这种豁达和体恤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踢猫&这条恶劣的传递链就能被截断了。  3、就事论事  很多家长跟孩子发火动怒,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家长内心存有恶劣情绪,才看什么都不顺眼,怎样做都有问题。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在批评孩子之前,先冷静下来想想,到底为什么生气?训斥孩子想达到什么目的?这样做会不会真正奏效?想清楚了再做打算。防止情绪化和头脑发热时做出愚蠢的举动。  4、不做应激的反应,秋后算账需及时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看到孩子表现不尽人意时,在&怒其不争&的失望中,往往选择&新帐老账一起算&,把孩子之前犯过的错误一一列举。家长们用这种方式来威胁孩子,其实也是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误区,因为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不能使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还会加剧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小儿综合][失眠抑郁][][内科其它][头痛][]
大家都在搜:专家告诫:父母不要当众批评孩子
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专家告诫:父母不要当众批评孩子
  当孩子心中委屈时,是否愿意向你倾诉?孩子是否会主动告诉你对于某件事的看法?无论工作多忙,你是否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当你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时,也正是审视亲子关系之时。4月16日本报和团市委联合举办的“父母学堂”上,来自()社会发展学院的花菊香教授便在现场阐述了当下亲子关系的现状,并教授父母如何进行亲子沟通。
  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亲子关系都会出现一个或多个问题。“我对他真是掏心掏肺,结果还是不落好。”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父母类似的抱怨,在花菊香看来,很多家长其实并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衣食住行是孩子最基本的需要,大多数家庭都可以满足,其次是安全、社交和尊重需要,最后才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本末倒置,他们把孩子实现理想的期待放在了首位,而把孩子身心健康的期待放在了最末,也许只有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原来自己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
  作为父母,要维持教育中前后一致的奖惩,努力为子女提供一个温暖、有求有应和有吸引力的家庭环境。华菊香概括为“三多、三不、一少一忌”,即多讨论、多征询、多鼓励;不指责、不攻击、不嘲笑;少评价、忌当众批评。(江天祥 金雪 薛玲)
&&&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关于&&&&的新闻
  11:34:34
  11:27:27
  10:09:37
  16:54:22
  10:56:20
  14:38:50
  16:04:29
  10:46:56
  11:37:52
  17:50:46
  11:26:14
  16:05:00
  11:24:49
  11:24:49
  15:20:54
  13:23:43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批评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