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主要依据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德育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
& 今天是:&&& 欢迎您光临[3edu教育网]!本站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您最希望得到的,正是我们最乐于献上的。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正文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将本站加入收藏,以便日后访问。&&&&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世纪之交,中小学生的道德更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尽管各方面对如何进行道德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是,对有效地达到道德目标的方法研究却未能有很大的进展。本文从活动的角度对此做了一些思考,希望在促进学校德育实践方面有所裨益。
一、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一般地说,当前学校道德主要采取的是系统道德知识学习、行为规范训练、重视者人格示范和现实生活中榜样典型的诱导、集体的影响和舆论的扬抑以及奖惩措施强化等方法。这些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天仍然还有一定的效果。传统的道德模式的核心是道德规范的识记、模仿和训练,它们强调道德的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注重他律,对于培养学生在某一静态时空条件下的良好品德的表现有一定作用。但是,从德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活动理论的角度来看,它们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片面性。 首先,传统的德育虽然在内容上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能逐步做到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但是在方法方式上却忽视了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就拿道德规范或知识学习来说,在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初期,还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维,其人际交往活动区域和与外界有效交流量较小时,直接向儿童传授具体的行为规范,先入为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影响,使正确的道德行为在大脑中形成条件反射,也许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当儿童成长到一定年龄,逻辑思维开始发达,人际交往频繁,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增多,单纯地进行灌输,容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进而则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道德产生反感。可以说,学生中出现对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药性”与此不无关系。总之,道德不应仅仅在内容上,也应该在所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适应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依然沿用大中小学生一个样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劳而无功。 其次是忽视了儿童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特有的心理倾向。对上一代人极为有效的方法,若全盘照搬,对下一代则可能收效甚微。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德育方法在某个阶段或时期有效而在另一个阶段或另一个时期又不那么有效的现象。当今的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的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创新、变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与他们时空距离较远的内容,对他们作用自然十分有限。无论是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如果进行道德的方法比较单调和枯燥,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其效益必然递减。 第三是忽视了道德的内化过程,学生的道德认知过于感性化而理性程度不足。对中小学生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道德行为准则的养成,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他们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操作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培养其自律品质。因为他律必然是有时空条件限制的,当学生处于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中,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与在家、教师在与教师不在表现不一样,在国内与出国后道德言行判若两人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在他律的环境中,学生对行为规范的遵守也并非完全是出于内在良知的需求和自身的道德责任感,也可能在不道德的动机驱使下做出符合道德规范或貌似道德的行为。如有的学生将自己的钱物上缴,以博得拾金不昧的美名,有的学生撕破自己的衣服,自伤身体,谎称是见义勇、与坏人搏斗等等。 第四是存在忽视道德形式和本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有机联系和统一的倾向。在道德中,形式或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们只是为了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手段。单纯的活动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活动一定要和必要的事先和事后或进行当中的道德诱导和启发密切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如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时,有的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做好事,而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没有帮助学生去正确认识学雷锋活动的实质。再比如过去的野营拉练,虽然这是一种极有效的道德方法,但如果以为通过这个形式必然会使学生达到锻炼意志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目的,而缺乏明确细致的道德目标和启发和诱导,效果也可能并不显著。在情感中也存在片面性倾向,如仅仅强调了教师这一头以情感人,却未能很好地研究如何激发学生那一头的道德情感升华。 第五是忽视学生的潜在能动作用。学生到达一定年龄,自我意识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他们逐步形成自我评价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逐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世界,自我评价逐步成为他们行为的主要调节器,并开始调节、控制自我。当然,学生的自我的认识、评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观片面性,他们评价别人的品质比较清楚,但评价自己的品质则显得模糊和软弱无力,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比较薄弱。如果学校、教师能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正常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挥他们进行自我道德的潜力,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个性品质中的优缺点,并设计和调节自我,加强自制力,就能推动他们的自我道德的发展和完善。但在我们学校目前的道德活动中仍存在由教师布置、组织、安排等包办代替、从头管到脚的现象,致使学生在品德和心理上不是有严惩的依赖性就是有很大的随意性,而缺乏自主性和自我的能力,自制力也得不到发展和提高。 二、构建活动理论指导下学校德育策略体系&新世纪的太阳已经升起,信息时代扑面而来,改革和创新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了。笔者认为,当前的道德,在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应用活动理论作指导。
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皮亚杰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活动在伦理范畴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在道德领域中,活动特别是协作能够促进道德的发展,主要在于通过协作发展了儿童相互了解、相互评价的能力,在互惠的基础上发展了相互尊敬、公正感,培养起了“批判态度、客观性和推理思考的行为形式”,从而使其能够逐渐摆脱成人和外在的强制,真正执行通过协作得来的规则;活动加深了儿童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了基础。任何道德都以一定的规则、原则的方式客观地呈现着,它蕴含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关系、人在社会中应有之地位的基本要求,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只有在活动中、只有在体现这些要求的社会关系中并实际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实现。在协作和活动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形成和发展学生团结协作及集体思想。活动更是学生自我的真正基础,而自我是衡量道德是否成功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成功的重要标准。促进儿童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从而为自我的道德提供基础的,只能是儿童本人的活动,只能是儿童间的交往。因此,“活动”理论可为现阶段德育方法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四性二化”。 科学性,即道德内容和方法要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水平。比如,同样是故事叙述方法,小学生与中学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小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一般是从直观的、具体的、比较肤浅的感知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最早形成的道德概念,主要是依据成年人对各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从大量的道德情境里抽象概括出来的。利用道德故事的情境进行有着悠久而广泛的历史,在许多情况下,通过讲故事进行道德要比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守则》效果要好。要儿童诚实,教师无须大叫大嚷“要诚实、要诚实”,而只需讲述《伊索寓言》中那个牧童大喊“狼来了,狼来了!”的故事;要儿童尊重长者,只要让他们去读“孔融让梨”的故事;要想让儿童如何懂得面对逆境,只要给他们讲述爱迪生成才故事和张海迪的故事等等。这种方法比仅仅记忆行为规则条文印象要深刻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对于知识阅历相对较多,自我意识逐步完善的中学生来说,再重复他们已经知晓的故事可能会使他们感到把自己当作小孩而不屑一顾,改由学生叙述自己经历过的道德故事,也是一种很有效的理解道德经验和道德发展的手段。然而这种方法常常在道德中被忽略了。实际上,要求学生对自己经历的某事从道德角度加以叙述,能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反应,通过讲述对自己当时道德标准选择的此时和彼时内心感受的阐述,他们能更深地理解自身行为的道德意义。同时,通过组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有关的道德观点也易于为其他的同学所理解和接受。 时代性,即要注意学生个性心理的时代特征。当今的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自立意识非常强烈,特别是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他们摒弃权威,厌恶别人对他指手划脚,而要自己探索和追求。他们认为,教师没有权力命令他们相信什么,怀疑什么。对于许多事情,假如明知是自己分析错了,宁可要自己思考后改正,而不要即使是正确的现成答案。对于这样的学生,的方法主要在于提出某个道德问题,启发引导他们进行思索。比如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个简短而没有结尾的道德故事,并使学生与这些道德故事中涉及的人物相互发生影响,让他们有机会去面对真正的社会道德问题,通过学生思考和教师的引导,发展其道德认识和升华其道德情感。教师提供的材料一定要有情境性和现实针对性,尽量结合学生身边的问题和事物,并来源于对学生的调查,使学生有切身体验和感受,触及其深层意识,最好是他们所处的情境。要促进学生融进情景当中,使他们做出各种不同的道德行为反馈,并激发他们产生材料所要求的道德基本动机。教师的引导要不露痕迹,避免过于直露的倾向性。同时,还要注意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学校和不同类型学生的具体情况。 理性化,即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反省,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便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正确地应付千差万别的具体的道德情境。国外比较成功的促进学生道德理性思维的方法就是道德困境讨论,提供一个学生易在道德认识上产生混淆的道德问题或品质问题,如诚实与朋友义气、逞强鲁莽与勇敢等以及一些正确的道德动机与不恰当的道德行为之间的两难矛盾现象,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大胆讲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常识或材料展开讨论,教师不断根据讨论的进展提出可供进一步思索的问题,将讨论引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并逐步地导向正轨。最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讨论结果,针对不同观点展开细致的分析,水到渠成引出较高道德层次的、让学生充分信服的观点,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目的。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的高年级学生。 内在化,即道德活动方式方法要抓住内在本质,使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现在的学生,大量的并不是没有道德认识,而是“知情脱离”或“知行脱节”。比如学雷锋活动,他们也会去参加,但未学到本质的东西,在活动日或活动月里,大家表现不错,但过了这一段时间,依然如故。德育方法要有成效,就要抓住本质,有针对性。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后,通过让学生经常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以培养他们宽容礼让,相互理解和情感融洽的品质。在日常中,一些学生虽然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但由于缺乏情感的推动力,不能躬身实践。如有位学生看见一位盲人撞在树上,忍不信笑了起来,还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教师问他该怎么做才对,他心不在焉地回答:“应该同情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可见他是懂得同情人,尊重人的道理的,但还未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就让他设想、体验一下盲人的心理反应和感受,然后启发他:“如果你是盲人,也撞上树,同时还遇到旁边人的嘲笑,这时你的心情如何呢?”这时才可能让这位学生认真思索起来,甚至可以蒙上眼睛让他走一段路或生活学习半天,这样就能对其真正有所触动,亲身的体验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具有重要作用。要真正让学生“心临其境”去体验,形成接受的最佳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启开他们的情感之门,达到“理达情通”,言行一致的要求。我们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社会公用服务性机构,如环卫所、残疾人服务机构等,让学生了解为社会默默无闻工作的人们,在无私的奉献中所经受的苦恼和劳动中的艰辛,体验社会上不守公德的人为他们增加的工作负担以及社会上浅溥的人对他们精神上损伤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们的同情心与乐于奉献精神。 自主性,即发展学生道德方面的自我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道德完善。比如利用假期,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组织学生在山区或农村住上一段时间,教师先组织学生自己制定出严格的纪律,并以此为约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日常生活、开展活动或劳动均由学生轮流自己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生根据规定的作息时间、规则和安排展开活动,晚上进行自我小结,让学生谈自己的苦和累以及心里的感受,教师加以指导。要求学生互相鼓励,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进相互感情和友谊,体验劳动者的艰辛。同时也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并介绍劳动全过程及感受,教师与同学视其效果予以评分,以密切学生与家长间的感情交流,体验家长的辛苦,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同时以实际成果引起父母对德育的重视。当然在这里,活动或劳动本身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体验生活和培养良好品质的一种手段。 反复性,即要使道德认识内在化、理性化,道德就一定具有重复性。只有经过反复认识、反复感染,才能真正从心灵深处产生道德信念。而且,必须使这种重复每一次都能根据新的情况、结合新的内容,使学生有新的切身体会。开展的活动最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多次才能完成的项目,使活动的成效能与学生的个人努力相联系,并通过时间的延续,使学生对之产生感受,并产生一定的审美情趣或心理满足感。如开展“美化家乡的一片绿土”活动。让学生在家乡某一较荒凉的空地上种植花草树木,要具体划定各个学生的具体负责范围或对象,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学生的劳作情况进行评比,要求学生予以经常性的关照,对植物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有关书本知识或请教有经验的长辈加以解决。 本无定法,更不可能一文尽言之。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运用先进的德育理念,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来构建二十一世纪的德育方法模式。 &
章 明简介&简历: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章 明&地址: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章 明
《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一文由3edu教育网www.3edu.net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3edu教育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损害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修正。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没有个性的德育不是真正的德育
曾几何时,“现在这些孩子呀,真不知该怎么教了”成了一些德育工作者的口头禅。是呀,那些九零后的中学生,不再对师长的教诲唯唯诺诺,而是口口声声“独立”“平等”;不再追随集体,而爱特立独行“耍个性”;不再奉学习为天职,总喜欢探出头去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渴望独立,却往往陷入个人奋斗、唯我独尊的泥潭;求新求真,却常常迷失在自我的小世界里;开放活跃,却又失于急切近利、矛盾混乱。面对这群游离于传统之外的“新生代”学生,难怪德育工作者会有力不从心之叹。
其实,认真观察我们的周围,你便会发现,很多时候,这种困境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已到21世纪,却仍让学生面对父辈中学时代奉为圭臬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不腻吗?在崇尚个性的新时代,仍在德育“运动”中要求学生“一律”如何如何,步调一致,能不烦吗?当孩子们置于矛盾的漩涡中渴望师长“解其惑”时,师长们却仍摆着“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放,能不僵吗?教育对象已千变万化,德育工作们却“目中无人”,试图“以不变应万变”,其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面对他们,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匠心独运,因势利导,审之度之,雕之琢之,让他们以最自然最独特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一项高度个性化的工作,它赋予学生最真诚的人文关怀,拨动其心灵的琴弦,奏出和谐、优美的生命之歌。倘若千人一面,万人同声,世界岂不太沉闷?
个性,是一个民族的财富。有个性的人才能独立,不盲从,会创新。素质教育将受教育者的个性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破除划一性,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和谐发展,将成为教育目标的核心。德育工作者应与时代同步,以个性化的内容与形式,去启迪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德育,不是真正的德育。
德育个性化,要求我们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受教育者是一个有共性的群体,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德育工作者应深入学习内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脉搏心跳,蹲下来,靠拢去,将工作做到学生们心坎上。这样,学生才乐于将教诲内化为深刻的道德认识,再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尊重并顺应学生的天性,为他们的人生导航,而不生硬地灌注某一道德理念,粗暴地压抑学生个性,培养奴性。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民主的学生观,启迪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他们全面展现自己个性魅力的舞台,这样,才有可能创造一个崭新、亮丽、有活力的未来。
德育个性化,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以鲜活的内容和形式实施德育。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凭什么硬性规定“学生不准携带手机入校”?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生存的必备能力,干嘛要求“学生不得与校外人员交往”?正值爱美的青春年华,为什么要求“男生留平头,女生留齐耳短发或扎马尾、梳辫子”?诸如此类陈旧、与社会发展不符的内容,恐怕该从德育内容中删除了吧?同样,那种轰轰烈烈搞运动,不问是非一刀切、人人发言笔记若干、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开大会的形式之风,也该刹刹了。德育工作应注入新鲜血液,与时代一起律动;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区分层次进行,真正激起他们的心灵共鸣。
德育个性化,呼唤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德育工作,是一项全方位、多因素的系统工作,构建有效的德育网络,远非个人或某个部门力量之所能及。况且,教育者示范性人格越丰富多样,学生社会角色的学习越有选择性,对其个性的塑造越有启发性。因此,每个德育工作者都应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钻研育人新方法,体验学生的情感心理,探索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增强自身的德育意识,提高自己的德育能力,形成自己的德育风格,塑造自己的德育个性。但个人的个性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接纳、理解学生的德育移情能力有限,教育某些学生也许会无能为力。而且,个人的影响不可能覆盖学生全部的生活空间,有时,班主任煞费苦心不奏效,任课老师的一句无心之语,却可能改变学生一生。因此,包括任课教师、职工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投入德育工作。姹紫嫣红的花儿,才可能吸引色彩斑斓的蝴蝶;个性丰富的教育者,才可能培养出个性丰富的学生。
德育个性化,需要一个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很难想象,一所色彩单一、陈设单调的学校,能走出思想活跃、个性出彩的学生;也很难想象,一个专制刻板、循规蹈矩的老师,能教出不拘一格、开拓创新的弟子。个性是鱼,环境如水,环境的民主程度越高,水域越宽广,学生的个性越能无拘无束,自然游曳。因此,应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校园环境,尤其是软环境。要提倡教学民主,不满堂灌;提倡教育民主,不搞一言堂。要创造机会,提供平台,让学生扬其长,补其短,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要海纳百川,相机引导,让学生的个性如大树一般舒展,亲近阳光,搏击蓝天,而不是野草一样肆意蔓延。
没有个性的德育,不是真正的德育。让有个性的德育工作者,用个性化的德育内容,个性化的德育形式,精心塑造有个性的学生。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绿意葱茏,我们的民族才会引人瞩目,我们的国家才会大步向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小细节,大德育”
&——把尊重落实在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公民都经历了或多或少的学校生活,那么他接受了怎样的教育生活就显的尤为重要。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如何通过班级德育工作把尊重落实在管理的方方面面?笔者通过读书学习结合班级管理实践,谈一些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德育的内涵。
&一个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培养合格公民。说德育先从道德谈起,什么是道德?“道德——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由此衍生出正义和仁慈”。(亚当斯语)什么是德育呢?“真正的德育不是灌输规范,而是培养人高尚的精神追求”,(周国平语)精神追求包括正义、仁慈和生命高贵。而“高贵者的特点是及其尊重他人”(周国平语),如果我们期望学生生命高贵,就要先从教师生命高贵开始,也就是说从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开始。
二、尊重对学生成人成才的影响
“理想的教育是把人当成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李镇西语),班级德育工作中,细节决定成败,要努力做到:“尽可能多的尊重学生,尽可能多的要求学生”,(马卡连柯语)因为只有把对学生的尊重放在首位,才能有效的对学生提出要求,这种要求才能被学生真正的接受。一位退休的老校长曾说:“学生不一定都能考进名牌大学,但他们都应该享受未来生活的快乐,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都应该有美满的家庭,都应该对周围的世界抱着友好的态度”。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谈得上真正发挥了作用。&
三、如何把尊重学生落实在班级管理当中
1、做一主动读书的班主任。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朱永新语)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不适合做教育工作的,但做教育仅靠责任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工作智慧。什么是智慧?“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起点”(周国平语),易经也谈到“谦”卦最为吉祥,因此让自己智慧起来,首先要主动读书,起码不反感读书,通过读教育及其哲学方面的书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滋养,达到提升教育智慧的目的。
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如果不读书,它的眼界和心界就不免狭窄”。因此班主任只有主动读书学习,做到真正阅读才能适应形势需要,而教师“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时的漫游,在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通过阅读过一种心智生活,使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周国平语)。通过阅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自已,从而影响和改变学生。
2、树立人性化的班级管理理念至关重要。
&&&有教师曾经大声疾呼过:“把人的教育写在我们的旗帜上”(吴非语)。什么是“人的教育”?尊重学生人格,把学生当人看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即使学生犯了严重错误,做为教师也没有理由侮辱他的人格,虽然我也不否认有些学生只适合于被“威胁”,但在选择“威胁”方式的时候,决不应该把侮辱学生人格做为首选,因为选择侮辱学生人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一方面让学生容易失去自尊,教育引导将更加艰难,另一方面学生很容易仇视学校仇视教师,师生间的沟通出现障碍,真正的教育将无从谈起,而这种方式最严重的危害还在于学生成人后,面对他人错误的时候也采用这种非理性的制止方式,正所谓“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怎样对待他人”,因此一个理性成熟有责任心的教师没有理由不把“人的教育写在的我们教育的旗帜上”。
&&“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活着,要让他们像人一样活的美好”(吴非语),这种认识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教育首先是人学”不谋而合。如何体现“人学”、实现“人学”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做为强势一方的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努力做到人性化管理班级。例如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是班主任制定制度让学生遵守,而是首先通过制度对班主任有制约,如不能侮辱学生人格、不能错误批评学生、不迟到不拖堂等等,其次制度的制定一定要避免“我说的话都是王法、我定的就是班规”,而是根据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与学生进行协商来制定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确定班级管理制度内容,而班主任本人只有一票,这样定出的班级管理制度才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体会到他就是班级的主人,从而真正实现让学生“像人一样活着”。
3、用制度和文化来落实对学生的尊重。
“教育者任何缺乏人道精神的暗示,都会让学生变的缺乏人性,走向野蛮”。(吴非语)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虽然对学生成人成才的作用只有三分之一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也不可小看,做教师的对学生所犯错误要理性处理才是,不可冲动和野蛮,任何野蛮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伤害和影响都是深入灵魂的,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如履薄冰”,教育家李镇西曾经说过“皇帝靠不住,总统靠不住,人的自觉性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凝结着集体智慧和意志的结晶--制度”教育的野蛮行径,同样靠道德自我制止是靠不住的,真正靠的住的是监督,一方面学校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教师出现伤害学生的现象,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自觉通过班级立法,即班规制约自己的行为,每当教师面对学生错误气急败坏的时候,通过对学生的制度处理和对教师的制度制约,让教师冷静和理性的面对教育问题,从而也影响和感染学生,让他们养成面对困难理性处理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慢慢变的有人性,过一种文明从容的新生活。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尊重不是只在口头上喊一喊,而是要在管理实践过程中,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二是班级文化的确定。体现尊重学生的班规,它的立法委员应该是全班同学,在立法过程中,班主任只有一票,每一条班规的确定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让学生通过投票来确任,当然在投票过程中,班主任也不能放任自流无所作为,因为真正的民主强调的是程序民主,既在投票前所有相关信息都要对投票人进行告知,让每一位参与投票的学生有比较、判断和选择权,班主任通过全面细致的情况介绍,学生才能理性平和的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陶行知语)学生通过民主投票确定的班规,一是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二是对学生进行了民主训练。其次由于班规是自己定出来的,如果违反,班主任在依照班规在进行惩戒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易产生逆反和仇恨心理,同时班主任也能巧妙的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引导学生,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学生自己所立的法(班规)比学校所立的法(校规)更加尽情,更加易行,也更加深入人心”(陶行知语)
&&&(1)班级“法治文化”建设是体现教育尊重的基础。
尊重学生首先要努力建设班级“法治文化”,因为“制度比道德更可靠也更可行”(哈弗大学校训)。为了让定出的班规能发挥作用,一定要保证班规的三个特点:1、全面性;2、可行性;3、互制性。
先说全面性,我在10年8月接手高二(16)班,同年10月13号通过的班规有10项73条,而到了12年2月23号,短短的15个月时间,班规就增加到10项116条。同时也增加了奖励内容14条,合计130条。这新增加的57条就是班级中的57个“教育”故事。最具特色的是在班规当中包括对班主任的制约共7条。对班干部的制约17条;包括学习、纪律、卫生、体育、小组长、班团干部、班主任、住宿生、以及班规当中的奖励内容等等.在高三下学期的时候,班里面的孙露阳同学对我说:“老师我们16班的班规,太全面了,包括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确如此,在这里,我一是要感谢那些给班规立法提合理化建议的老师同学,更要感谢那些喜欢钻班规空子屡屡违纪的同学,正是有了他们,让我们的班规才得以完善。
再说可行性,班规建立的很全面,能不能依照班规有效管理,这也是大家很关注的问题,此时班主任权威已经完全转化为集体权威,全班同学通过投票选出班委会(班主任只有一票),班委会只对班规负责,每位班干部依据班规授权对同学进行考核,并及时全班公示,接受师生监督。两个月汇总一次。有很多人质疑这种扣分的考核方式对学生不良形为能有多大的制约作用?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班级除了“法治文化”还有“荣誉文化”,让学生树立荣誉心,因为“最便于管理的学生是那些有荣誉感的学生”,虽然开始时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在乎扣分,(如王虎一个月扣了148分)经过一段时间“荣誉文化”的引领,很多学生慢慢的越来越看重考核了,学生扣的分数也慢慢的越来越少。当然"好教师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可行性也包括在依据班规管理过程中“需要智慧,原则和灵活措施相结合”,《如何做最好的教师》P62做到“弹性和人性化管理”。
最后是互制性,也就是班干部、同学、老师之间相互制约,班干部承担班规考核工作,但每次班规考核结果出来后,全班同学都要对班干部投信任和不信任投票,如果某位班干部不信任票过多,则会依照班规就地免职。
&&&&分享案例一:我是高二中途接的(16)班,开始学生对我充满了怀疑和否定,甚至公开辱骂老师,但到11年3月开始师生间却心理相容,逐步形成了班级凝聚力,这种变化可以说和我的读书生活是分不开的,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确定了面对九〇后学生的三个原则:1、“爱学生胜过爱政府爱教会”。2、学生可以把我当敌人,但我永远不会把学生当敌人。学生可以辱骂我,但我永远不会辱骂他。3、“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老师的助手,相信孩子内心深处都有善良的一面”。坚持“法治”管理班级,做一名民主班主任。班级出现问题,为防止“破窗效应”,就要及时修改班规,前天,我组织学生第26次修改班规,原因是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成绩进步很大,而有些则下降很多,因此提出:期中考试提升几名(本次与上一次比较)则加几分(注:除去流失人数),反之则扣分,此项由学习委员监督执行。我问到:“反对的请举手”?这时梁文博同学举起手,我说:“请陈诉反对的理由”。他说:“也可能成绩提高了,却要扣分”,我说到“我们马上就要进入高三,抓学习成绩是当前班级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特事特办”。这时我又问了一下,“反对的请举手”?结果有20位同学举手反对,我急忙说:“全班54人,20人反对也就是说有34人同意”。这时有学生大声说“还有弃权票呢”,为了尽快通过,我赶紧说:“特事特办,不投弃权票”,这时我看到沈永强同学把手举的高高的终举没有放下,于是我对他说:“老师看到你投反对票了,你可以放下了”。同学们看出我当时想急于通过班规,举止有些慌张,都轻声笑了起来,这时有学生大声提醒我说:“老师,沈永强有话要说”,面对全班同学,我总不能不让他说话吧,于是我只能硬着头皮说:“好的、好的、有话请讲”。他站起来大声说到:“为了防止成绩提高了,反而扣分,,可将成绩下降几名扣几分删除,只对提高的同学奖励”。他话音一落,有很多同学附和,这说明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意见,制定班规,不能不尊重学生的意见,否则班规就没有合法性,因此我只能妥协,将此项班规按修改为,成绩提高奖励,下降不扣分。这时,我再一次问到:“反对的请举手”?结果只有一位同学反对,而问到:“弃权的请举手”?没有一个同学弃权。同意的达到53人,本项班规顺利通过。
&&&&反思:正是阅读李镇西博士《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之后,让我树立了尊重学生民主管理班级的理念,班规由全班同学制定,并且听取不同的声音、合理的建议,充分利用每位同学的聪明才智,经过举手表决,通过后才正式列入考核项目。这样建立起来的班规是全体同学意志和智慧的结晶,虽然在考核学生,但由于这些考核项目是他们自己表决通过的,因此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同时这种方式也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这种“法治文化”的渗透一方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由的底线是法律”,理解了什么是“服从意识”什么是“维权意识”。另一方面也让班主任从纷繁复杂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能静下心来读书,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的理念,抽出时间和学生谈心或者处理班级中的急、难及突发事件。
(2)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让班级步入教育尊重的快车道。
虽然班规管理效率高,但完全依靠“法治文化”也是行不通的,引导学生有精神追求是班级文化建设当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读书学习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最终确定了“融善、崇智、尽责、惜誉”“感悟生命、超越自己、用知识陪伴成长、让爱心永驻心间”的班级主流文化。
之所以这样定位班级“精神文化”是基于对教育的理解:“教育是为了让人获得成熟和自由,让生命绽放在爱与善良之中。”“善良是区分好人坏人的最低界限,也是最后界限”。(周国平语)通过“善良文化”引领让每一位学生追求良知,有做人底线、能尊重他人,并与他人友好相处。
“认识到人的无知是智慧的起点”(周国平语)。通过“智慧文化”引领,让学生成为有智慧的人,做到有错就改,见贤思齐。
“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马卡连柯语),为此制定了班级物品承包制、卫生承包制,通过“责任文化”来培养学生的做人做事的责任意识。
&&&&用知识陪伴成长是学校教育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成绩是和老师配合出来的,是拼搏出来的”“浮躁是提高成绩的天然敌人”“唯有坚持才能步入成功”等“学习文化”引领,让学生直面高三生活,在力拼高考过程中,做到坚持到底,决不放弃!
&&&“不爱生命、没有人性是教育的最大失败”(周国平语)因此提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仁爱,有感恩意识,通过“仁爱文化”引领让生命绽放在爱与善良之中。
珍惜荣誉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精神品质,而一个有荣誉感的班集体才是成熟的集体。班级文化建设当中“珍惜荣誉”既包括“荣誉心的确立”,更包括“正确面对荣誉”。通过“荣誉文化”引领让学生做一个有荣誉感的人。
&&&&分享案例二:刚接高二(16)班的时候,我提出的口号是“因我的存在而让他人感到幸福”,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同学让我感到了烦恼,上课说闲话、玩手机、睡觉、男女生交往形为出格、仪容仪表不合规范、迟到、旷课、逃操、班里面、网络上辱骂老师、作业不完成等等等等、开始按班规进行考核,制约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和家长通气后专门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班风整顿,整顿后违纪现象倒是没有了,但学生内心却极为抵触、班里面死气沉沉,我不希望为了不违纪而抹杀学生的自由和活力,因此我及时反思,不断读书,想到:一手抓班级“法治文化”建设,用严格的班规来管理,另一方面更要重视抓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用崇高的精神追求,用荣誉感引领全体同学。通过班会、学生意见征求会、家长会、班级周报、班级QQ群等阵地大张旗鼓的进行“荣誉文化”建设,开始学生并不接受,逆反心理严重,这边开“我为班级添光彩”的班会,那边就有同学因校园内吸烟、喝酒、上课玩手机、升旗时打闹被学校领导抓住,不得已就一边修改班规,一边联系家长、一边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正所谓“教育是慢的艺术”,慢慢的践踏班级形象、无视班级荣誉的同学逐渐变少了,关心班集体、为班级争光的同学逐渐变多了,虽然时不时也有反复,但总体上说,珍惜班级荣誉、珍视个人人格成了绝大多数同学的共识。
&&&&反思:好的教育能够让学生理性智慧的解决问题、充满自信的生活、能与他人友好相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些都需要他们在青春期的时候,有人陪伴引导他们,在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慢慢形成的过程中,教育绝对不能缺位!&&
&&&(3)“教师及家长的人格引领”是体现教育尊重的关键。
在引导班集体向班级主流文化靠近的过程中,班主任、课任老师及家长的作用极为重要,因为:“教师和家长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乌申斯基语),而“任何一个孩子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的竞争”,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课任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先做到,班主任、课任教师与家长要“尊重、支持、配合,同心同德,并肩作战”《教师伦理与教师礼仪》P215,如让学生热爱读书,老师家长先要热爱读书,起码不排斥读书,让学生思维理性心胸豁达,老师家长先要思维理性心胸豁达,让学生尊重他人,同样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因为好的“教育是对学生尊重与引导的统一”。(李镇西语)
&&&&&分享案例三:在高二上学期,班里相对成熟的沈永强同学,曾给我写过一个纸条:“老师,你知道吗?九零后每天想的是什么?实际上就两点1、我今天有没有钱花,如果有钱花买点什么吃的?2、我今天心情怎样?过的好不好?其它问题则很少关心,英国诺贝尔获奖者霍金不是说过:人有自私和贪婪两大基因缺陷,他们不过是把这两大缺陷放大无数倍而已”。和同学的多次谈心,让我感到,班级中的很多问题都和学生“过于自私”有关,电影《2012》中的台词说的好:“当我们不为他人利益着想的时候,就是我们失去人性的时候”。为了让这些迷失的九零后,回归人性,教师人格引领就就成了班级文化引领的重要内容,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同样老师改变,学生才会改变,在高二时,如果我出现管理上的失误,就立刻向全班同学做出检讨,主动承担责任,给学生做出“有错就改,不找借口”的榜样,高三上学期,为让学生能理解什么是为他人利益着想,我和(16)班的数学潘学功老师和化学于效东老师一起,牺牲休息时间给学生无偿上课,一直坚持到学生高考。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人格引领做在前面,当他们出现问题,你再给他们提建议,他们才会重视,实际上“教师和家长的一举一动,瞒不过孩子清澈而纯洁的眼眸”。而且老师的榜样作用,也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师生间有互信,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另外,通过“感恩教育”、“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日青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十六班向十八班学生学习交流会”等主题班会以及班级黑板报、周报等阵地,让学生受到精神文化熏陶,一周一次的班会,一直坚持到高考前夕。事实证明这些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使学生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此时再确定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新目标——优秀团支部、优秀班集体!有了文化引领,有了明确的目标,班级建设就进入了快车道。最后班主任、课任教师、家长和学生在同一目标的引领下,由高二时以辱骂顶撞老师为荣,全年级文化课成绩排名倒数第一的班级,争取到高三时的“双优(优秀团支部、优秀班集体)班集体”.
总之在班级德育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尊重学生放在首位,通过两点:一是“枪杆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来源于师生智慧且完善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二是“笔杆子”,相当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这样的班集体才能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当然教育是复杂的,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教育是慢的艺术”“学生的上进有反复”,但对一个班集体来说,只要认准了方向,通过文化引领,通过班规保障,总会健康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新教育对话录》&&&朱永新著
&&&&&&《前方是什么》&&&&吴非著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德育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