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挖出一万米大蛇施工挖了一锅说是唐朝的谁来看看

大唐如此江山:说一说唐朝的风月1
我的图书馆
大唐如此江山:说一说唐朝的风月1
& & & & 【把酒临风,登高望远,大唐如此江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以专业素养解读历史真实,以生动笔触叙述独特人生,引领诸位进入正说历史的趣味之旅       专业之外的历史学存在一个广阔的公共空间,有个名称叫做“公共史学”。中国史学的公共空间,过去多被小说占领,现在电视剧也来分羹,偏偏没有专业学者的身影。近几年确实有学者愿意给这个公共空间来写历史书了,毋庸讳言,在这个领域,更多的作者仍然是历史爱好者。陈志坚作为历史的专业学者,《大唐:如此江山》正是他洒向人间的第一部公共史学大作。专业值得信赖自不必说,单说这文笔之潇洒、幽默,一如其人。唐朝三百年的风度气质,只动用了十三个人物,立刻排山倒海般运动起来。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公共史学之作,单单文笔良好就足够,看看陈志坚的作品你就会明白,胸中没有大局,怎么可能如此气韵生动?  ——唐史专家、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先生郑重推荐      每天一个人物故事,正史的真实加逸史的八卦,给你不一样的读史体验,浙江文艺出版社读史馆系列新书,网络讨论版本,一日一人物,欢迎大家讨论。    【李世民】和【武则天】是绝配  李世民形象威武,长着一副大胡子,是充满阳刚气的男人。  武则天则很美很媚,属于千娇百媚类型。怪不得骆宾王曾恨恨地痛斥她“狐媚偏能惑主”。    唐代最多的不是唐三彩,是女强人——【窦夫人】、【平阳公主】、【长孙皇后】、【房玄龄夫人】、【武则天】、【太平公主】、【韦后】、【安乐公主】……    公元七八世纪,中国贵妇有自己的艺术沙龙    历史诡异的真实:【李林甫】才能卓越,而且奉公守法    “不入流”这个词,是唐朝时有的,跟为人没关系,跟当官有关系    【杨国忠】是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私生子?    突厥女巫生下了大唐最可怕的敌人,【安禄山】的母亲是个突厥女巫    罗斯柴尔德第一桶金的挖掘方式与刘晏的运财帷幄如出一辙,大唐财神【刘晏】远比罗斯柴尔德伟大     ——事实上,整个三百年的大唐皇朝,就是被这一个个不平凡的名字所构架起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三百年大唐是一条河,那么这些名字,就如同是航标灯,标志着唐朝历史的里程碑。   但在这本书中,除了宏大的历史叙事,你更会读到一个个真实生命的喜怒哀乐,甚至是所谓历史家不屑的琐细小节。他们是活生生的人。现代人更关心的历史其实依然是人,是人性,是人心。是的,历史就是由人创造的,就是由一个个有思想、有喜怒哀乐的人创造的。所以,读史就是读人,读人心。此外,历史之所以有趣,并不在于它总是必然的,而在于它也总是充满了偶然性,带给人意外,带给人惊诧,更带给人深思。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个小小的楔子:隋唐男人流行怕老婆     今天非常流行的一个说法,将男女关系上的妒忌称为“吃醋”,就来自房玄龄怕老婆的故事。   唐代笔记小说《隋唐嘉话》记载了这个故事:房玄龄的夫人非常会嫉妒。所以,唐太宗赐给美女,房玄龄总是推辞不受。于是皇帝让皇后召来房夫人,告诉她,高官享有媵妾陪侍,这是有制度规定的。而且玄龄年纪大了,这是皇帝的优宠之意,希望房夫人不要阻挠了!对皇帝旨意,房玄龄总是言听计从,房夫人却根本不理会。皇帝一生气,就说:“你是宁可妒忌而死,还是不妒忌而生?选一个吧!”房夫人很硬气:“我宁妒而死!”于是皇帝派人拿了一壶酒(其实是醋)给她,说:“既然这样,这里有壶毒酒,你喝了吧。”房夫人面不改色心不跳,一饮而尽。李世民叹道:“我都怕了她了,何况玄龄。罢了罢了!”后来这个故事就逐渐流传开来了。   《隋唐嘉话》的作者刘是著名史官刘知幾的儿子,唐玄宗时期人。所以这个故事的可靠性还是比较高的。房玄龄怕老婆,不仅可信,而且著名。   不过,在那个时期,怕老婆并不是罕见的现象,而是颇为流行。而且越是高官,越怕老婆。最著名的是皇帝,如隋文帝怕独孤皇后,唐高宗怕武则天,中宗怕韦后,都是典型例子。另外,唐初名将张亮、任瑰等,都是酷怕妻子。贞观时期,还有一个桂阳令阮嵩,与客人宴饮时,请了几个女奴来唱歌助兴。妻子就拿着刀子,披头散发跑来拼命。客人四散逃离,而阮嵩则吓得趴到了床下面。后来因为太怕老婆,居然被上司批评并遭解职。   之所以流行怕老婆,关键在于这个时代女性地位高,特别是一些能干有见识的女性,往往就成了主心骨。贵族高官家里,女性厉害的尤其多。如隋文帝的独孤皇后,经常是在朝廷上垂帘听政,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是她来拍板定夺。隋文帝也很依赖于她。  房玄龄和夫人的性格正好相反,房玄龄比较温和,而其夫人却很刚烈。夫人姓卢,据说是非常贤惠,而且姿色出众,气质高雅。还在年轻的时候,有次房玄龄生了重病,眼看不行了,于是他跟夫人交代说:“我死了,你还年轻,不要守寡了。”房夫人哭着进屋,居然挖了自己一只眼睛,给房玄龄看,以表明自己矢志不再嫁。 
  【人物第一帖】  李世民——秦王破阵乐激扬  ◆ 史料来源 《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  ◆ 关键词 天纵英武 赫赫武功  一、超级音乐会   二、贵族家世,胡人血统   三、少年英雄,领袖气度   四、从秦王到唐太宗——天下   五、从《秦王破阵乐》到《七德舞》   六、失败的收官之战   七、强人背后的常人情感     一、超级音乐会  时间:大唐贞观七年(633)正月。地点:玄武门。  盛大的宴会,高官显贵、地方刺史、蛮夷酋长,济济一堂,觥筹交错。突然间,鼓声雄浑,一支军队风一般冲来,铠甲鲜明,刀枪雪亮。眨眼间,摆开了战斗阵势,拼力格斗冲击。鼓声也激越起来,伴随着武器击打在一起的声音,整齐有力,节奏强劲。接着,“秦王破阵!”“秦王破阵!”高亢的呼喊声一阵高过一阵,各种强力的声音混合在一起,震耳欲聋,惊心动魄。    现场所有的人,不由得目眩神摇,扼腕踊跃。大家忍不住一起高呼“万岁!”蛮夷酋长们按捺不住,伴随着音乐节奏,手舞足蹈。武臣列将更是血脉贲张,兴奋得端起酒杯,不停向皇帝献酒,大声喊着:“这就是形容皇帝陛下百战百胜的光荣啊!”狂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音乐声震荡山谷,传得很远很远,也持续了很久很久。  与其说这是一次超级音乐会,不如说是战场实景的再现。而这独一无二的乐舞,就是大唐第一曲——《秦王破阵乐》。所谓秦王,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乐舞所要表现的,正是李世民出生入死的英勇和他的赫赫战功。    说来挺有趣,唐太宗是唐代第二个皇帝,但人们几乎都将他视为“开国之君”。这种印象是有道理的。首先,几乎是李世民一手打下了大唐江山,完全掩盖了高祖李渊的风采。其次,也更重要的是,他塑造了大唐的强悍性格。    今天的我们,都以大唐为荣,视大唐为盛世。梦回大唐,倾慕的便是它的气势恢弘,风格彪悍。其实每个朝代,就和每个个体的人一样,都有其独特的气质。相形之下,宋代就显得文质彬彬,更像一个文士。而唐代则是一个气吞山河的武将。    一个朝代的气质如何,往往取决于开创者。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虽然也是出身武将,但似乎缺了点气概。宋人的最痛,就是幽云十六州被割占,以至于辽国就像悬在宋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赵匡胤首先想到的解决之道竟是拿钱赎买。他曾说,把每年的财政结余都存起来,叫“封桩库”——等攒得足够多了,就用来向契丹人买回幽云十六州!简直是开玩笑。开国之君如此,难怪整个宋代从头到尾都挨人揍,唉!可以设想,倘是换了李世民,必是第一时间就杀将过去,跃马扬鞭,直捣黄龙!    套用一句话,彪悍的朝代,不需要解释。反过来看,彪悍的唐朝,恰恰来自李世民的彪悍。虽然李世民最为人所知的是“贞观之治”,甚至他的谥号也是“文”。但我总以为,他那被掩盖的赫赫武功,才更可以代表大唐之魂!  
  二、贵族家世,胡人血统  李世民这个名字,看起来很普通,其实挺有内涵:据说李世民刚出生三天,就有一个会相面的书生自己找上门来,说这襁褓中的孩子有“龙凤之姿”,以后必是非常之人,二十岁时将“济世安民”。于是李渊就给他取名“世民”。而二十岁,正是晋阳起兵的时候,李世民从此开始了以武力一统天下的征程。  二十岁的李世民,形象已经很威武了,长着一副大胡子——“虬髯”。唐人甚至给他取外号叫“髭圣”,意思是“大胡子皇帝”。虬髯是英豪人物的典型标志。唐代传奇风尘三侠中,就有“虬髯客”,这也是一个意欲争夺天下的豪侠,很可能就是以李世民为原型创造的。    说到虬髯,很让人怀疑唐代皇室的血统有胡人成分。根据“官方”说法,唐皇室出自陇西李氏,是汉人,而且还是高门。但这个说法,谁都不信。其实李家在北周的时候,曾有过一个姓叫“大野氏”,虽然今天听起来像日本姓,其实是个鲜卑姓。那么有可能祖上是胡人吗?这个现在无法查实了。今天虽然有DNA,但也没法去测唐代皇室的血统。不过根据陈寅恪的研究,李氏祖上应该是汉人。因为他们祖上的坟墓在赵郡,而赵郡的李氏,是李氏最出名的郡望。    其实李世民家族,从母系来说,则肯定有鲜卑的血统。比如他母亲姓窦,祖母姓独孤,都是典型的鲜卑姓。说起独孤氏,我们知道隋文帝的皇后也姓独孤。没错,她们是亲姐妹。也就是说,李渊就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而隋炀帝就是李世民的表叔。    李家、杨家、独孤家……这些人都是一个“贵族俱乐部”的成员,这个“俱乐部”,我们可以称为“关陇军事贵族”(关是关中,现在的陕西;陇是现在的甘肃),先后开创了三个朝代——北周、隋、唐,是当时最厉害的一个“政治俱乐部”。独孤家族中,还有一个是北周的皇后。也就是说,独孤家族三姐妹,分别是三个朝代的皇后——这肯定是空前绝后的。后来虽然也有宋氏三姐妹,但远不及独孤氏三姐妹的辉煌。    这个“俱乐部”的贵族本来就是军人出身,军事传家的老传统一直保持得不错。比如李渊,虽然史书上对他颇为丑化,但其实他是个高明的政治家,而且年轻时身手极佳。他的老婆——窦氏,就是他用高超的箭术赢回来的,成就了一段“雀屏中选”的佳话。    说起来,这个窦夫人,也就是李世民的母亲,从小就是不凡人物。她妈是北周公主,也就是说,她的舅舅就是北周的皇帝。当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舅舅家被杨坚夺了皇位,她很生气,发狠说:“要是我是个男儿,就一定替舅舅报仇!”而神奇的是,后来她的丈夫和儿子替她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不过很可惜,她没来得及看到这个辉煌就去世了。后来李世民每当想起这个,总是会难过落泪。因为这样一个奇女子,所以父母就想着给她找个英雄丈夫,于是给那些求婚者出了一道难题——以一个画了孔雀的屏风为靶子射箭,中孔雀眼睛者中选。结果李渊一上来,“嗖嗖”两箭,正中两只眼睛。于是皆大欢喜,英雄抱得美人归。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性格偏于谨慎稳重,而母亲则坚强而激烈。很可能李世民更多的是继承了她的性格。有人曾评价李世民“性刚且烈”。  
  三、少年英雄,领袖气度  李世民出身于这样的家族,自然从小就娴习武艺,尤其擅长箭术。他所用的弓箭与众不同,首先尺寸上就要比普通弓箭大一倍,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大;也有的说是要比普通的箭长一“扶”(扶是箭的长度单位,一扶约是四指),这个说法看来比较可靠。箭的尾端则装有四支白色羽毛(一般的箭尾是两支羽毛)。这样箭能飞行更远。据说李世民一箭之威,能够在百步之外“射洞门阖”,就是能把门给射穿。我们常说“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李世民能射穿百步之外的门户,力道之强,实在令人惊异。据说突厥人曾在战场上得到了李世民的箭,到处传看,叹以为神。     在战场上,李世民曾屡屡展示他的箭术,甚至数次在危急之中凭箭术逼退敌人,挽救了自己。在虎牢关和窦建德对峙的时候,他只带了四五个人就敢去探营。别人劝他别亲身冒险,他却对尉迟敬德说,我的箭,加上你的槊(超过一丈八的枪就是槊,张飞的丈八长矛也就是槊),天下何人能当?不用怕!显然他对此是非常自负的。以至于后来唐王朝在祭天等大礼之中,都要特别陈设李世民所遗留的“大弓一、长矢五”,以彰显武功。    李世民经常亲冒锋镝,深入重围,这一方面是战术需要,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出于爱好。那种疾风卷残云般冲击摧毁敌方阵营的感觉,必是无比痛快。更令人称奇的是,李世民经常冲锋陷阵,却从来没有受伤。当然创造这个奇迹,离不开他身边的那些勇士猛将。每当李世民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时候,他的旁边和身后总是有一支最精锐的队伍,替他挡住了如林的刀枪、如雨的箭镞。如果说他是宝剑的尖,那么其他人就是宝剑两边的剑刃。这整支精骑就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宝剑。    这种作战方式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西方的一位英雄帝王——亚历山大。亚历山大面对绝对优势的波斯军队之时,并没有任何犹豫,直向着大流士冲过去。而他身边的人都紧紧跟着,替他挡住了所有的攻击;大流士看到这个场面,不由得就胆怯了,转身逃跑,于是落败。亚历山大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可以说,李世民屡战屡胜,关键的一点,正在于他有一支非常精锐和非常忠诚的队伍。他是一个真正的领袖,能让人死心塌地追随的领袖。一头雄狮率领的一群狼,结果只有一个:所向披靡!    这个领袖气概,在李世民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得很明显了。史书上说他年轻时“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典型的老大风范。    他忠诚的小弟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本是降将,李世民爱其骁勇,坦诚相待,甚至“出入同卧起”。尉迟敬德大为感动,屡次在生死之间挽救了李世民的性命。后来有人诬告尉迟敬德谋反,尉迟敬德立刻脱了衣服,露出累累伤痕,每一道伤疤,都印记着一次生死之战。李世民当场为之落泪。最后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又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武将之中,他是李世民第一心腹。    其实,在李世民的权力核心圈子中,如尉迟敬德这样一见倾心、终身相随的文臣武将,比比皆是。善于团结人,可以说是李世民最大的长处。不仅是在打天下的时候,更有后来争夺帝位中,危难之际,李世民的班子中,没有一人背叛。李世民的领袖魅力是无可置疑的。这个优点,在“贞观之治”中,更是彰显得淋漓尽致,为后世津津乐道。    如果仅凭一人之力,就是再天纵奇才,也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团队很重要。正是因为善于团结人,善于用人,李世民在文治武功两方面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李世民不仅是个少年英雄,更是一个极孚众望的少帅。  当上皇帝之后,李世民曾经做过一番自我评价,开头便是:“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    他自称十八岁起兵,后来白居易写诗也说“太宗十八举义兵”。其实李世民出生于开皇十八年岁末,公元599年年初。李渊晋阳起兵则是在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世民当时虚岁二十。    不过,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经有了一点儿军事经验。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被突厥围困在雁门,下诏求援。李世民应募从军,当时军情危急,敌众我寡,他向云定兴提出“必赍旗鼓以设疑兵”的策略,“虚张声势”,吓退敌人。虽然不可能起到什么实质作用,但李世民的随机应变、足智多谋初露峥嵘。    史书上说李世民少年时代就“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虽然有吹嘘之嫌,但也能反映出李世民并非有勇无谋之辈。“聪睿”,是聪明,但不是小聪明,而是大聪明。“玄鉴深远”,一般指城府很深,稳重,喜怒不形于色。说明李世民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考虑问题比较周全。“临机果断”,就是敢拍板,敢负责。这是一个领袖必备的素质。“不拘小节”,不会瞻前顾后,受人束缚。这显然也是做大事的气概。“时人莫测”,可以想象,大概是由于李世民的聪睿和成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可以看到,李世民是一个比较早熟的人,并且是具备了团队CEO特质的少年英杰。    正如李世民自己所说,他最得意的有几次战役,正是凭着这几次战役,唐朝不仅坐稳了,而且得以再度一统天下,奠定了强大的帝国版图。有趣的是,这几次战役,交战的对象刚好是跟今日中国省份大致吻合的几个区域的割据势力。我们就按照今天的省份区域来看看李世民的王业长征路。    陕西——晋阳起兵,克定关中  大业十三年,李渊由晋阳进军关中,直指长安,拉开了李世民逐鹿天下的序幕。  进军途中,李世民和李建成分领左右军,统军作战,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充分表现出善于以骑兵冲锋陷阵的特点。他的军事才能也迅速得到成长。但是,这个阶段,李世民还不是统帅,而只是先锋的将领角色。所以这份功劳,李世民最多得三分之一。    在坐稳了关中之后,李世民才真正开始了统率千军、横扫天下的辉煌。    甘肃——先败后胜,西平薛举  隋末群雄并起,远在西北一隅的豪杰也不甘寂寞。在李家占据了长安、克定关中的时候,一个兰州富豪薛举趁机占据西北,而且打出了称帝大旗,自称秦。    薛举如果要争天下,只能是东向争夺关中。因为他往西进军,就进了沙漠,几个绿洲显然不足以支撑他的梦想。薛举争天下,并非痴心妄想,还是有一定的资本的——兵强马壮。所谓“兵强”,这一带有相当多少数民族混杂居住,历来民风彪悍,历史上就是出良将的所在。汉武帝时代的皇帝禁军精锐,都在这一带拣选。所谓“马壮”,因为这一地区是隋朝的马监所在,马匹数量多,质量更佳。单纯从军事角度看,薛举确实有资格说话。不过弱点也是明显的——地盘狭小,经济实力相当弱;地处边缘,缺乏政治号召力。所以,夺取关中地区,是薛举必须要走的一步。    与此同时,抢先一步夺得关中的李氏,则把矛头对准西北。李渊、李世民要争天下,东边与诸强并列,形势尚不明朗,不能轻举妄动,因而坐山观虎斗是上策。但西边的形势相对简单,和薛举没有什么谈判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搞定薛举,一则稳定后方,二则可以获得更多的良马——这是当时第一要紧的战争资源,其重要性相当于现代战争的石油。    这也是李世民第一次当军队统帅。然而这个第一次,给了他当头一棒。  唐军和秦军在高(zhí)对垒,唐军人数占优,但比较轻敌,不设防备,战术上落了下风。秦军在对峙时调集了精锐骑兵,绕道后方掩袭,前后夹击,一下就冲垮了唐军,使其死者十之五六,损失大半,数位大将被俘。这是名副其实的大败。    后来史官为了给李世民遮羞,推说当时李世民病了,没有亲自指挥战斗,而把失败归罪于刘文静和殷开山的错误指挥。    其实失败并不可耻,谁能不犯错?关键在于是否能“不贰过”,及时吸取教训。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堪称模范。    这次失败给李世民上了非常好的一课。首先是打消了他的骄傲情绪;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李世民从薛举那里学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骑兵战术——善用奇兵:前方用大军吸引敌军主力;然后运用骑兵的高度机动性能,绕道,从敌军背后、侧翼发动冲击,前后夹击,冲垮敌阵。事实上,这一战术后来几乎成为李世民最拿手的绝招,而且是屡试不爽。之所以后来凯旋之曲叫“秦王破阵”,主要就是指这个战术而言。    可以说,这次失败对李世民来说,来得正是时候。这次失败甚至比一次胜利的意义还要大。    天佑唐朝。薛举本来可以乘胜进军,可这当口,他居然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其子薛仁杲继位,智勇人望都远远不如薛举。而唐军正由李世民率领,卷土重来。    这次李世民充分扬长避短,先是坚守壁垒六十多天,和对方比耐性,比后勤,比消耗。终于,秦军粮食吃尽,有将领投降。李世民一看时机成熟,就策划了一次“以子之道还子之身”的决战。  李世民先是派一支军队到外驻扎,引诱秦军。秦军大喜,主力尽出。在秦军主力移动的时候,李世民亲率大军,从浅水原之北出击。而且,李世民亲率数十骑兵,率先冲入敌阵。唐军“表里奋击”,敌军大溃。李世民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硝烟未尽,李世民立刻率精骑两千,马不停蹄,直扑薛仁杲所在的折城,当夜兵临城下。不知所措的薛仁杲第二天就出城投降了。当时力劝李世民不要孤军深入的手下都很惊讶。李世民告诉他们,秦军野战大败,主力军队都逃跑了。如果这时候不及时赶过去,主力就会入城,薛仁杲心里有底,就不容易投降了。而抢先一步,扼住归路,秦军就四散逃亡,薛仁杲既无信心,也无实力守城。怎样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这就是!所有将官都用崇拜的目光看着李世民,这大概也是当年“背水之战”胜利后将官们望着韩信的目光吧。    这一战,可以说是树立了一个样板。李世民后来几乎每次大战,都是运用这一套路:先是固守,消耗敌军,寻找战机;然后是决战,奇兵突起,前后夹击;最后是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彻底胜利。  这一战,我们可以总结李世民的很多优点,不过最突出的一点是:善于学习!    山西——艰苦卓绝,平刘武周  按照既定方针,本来接下来的步骤是要解决河南。可是中间出了意外,严重的意外。  这个意外就是刘武周突然冒出来,占据了山西。刘武周本来是山西北部的地方小官,不过他被突厥看上了,打算将他树立为傀儡政权。与此同时,他还得到一支来自河北的精兵,有猛将宋金刚、尉迟敬德等。    虽然山西本是唐的根据地,基础相当牢固,不过守将不争气,先是李元吉,有勇无谋,后是裴寂,全无将略。而且两人都贪生怕死,一触即溃,一败千里。几乎一夜之间就把山西送给了刘武周,只剩下西南一角——蒲州。那就且看李世民如何绝地反击吧。    李世民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如果他再失败,那么刘武周将很快渡过黄河,兵锋直指长安。这可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李渊也认识到这点,几乎将关中精兵全都押上了。对李世民而言,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李世民第一时间渡过黄河,直达最前线的柏壁,与敌军对峙,像一堵大坝,牢牢地扼住洪水般而来的宋金刚军。    接下来还是对峙,漫长的对峙,整整五个月之久的对峙。这种局面是有利于唐军的。因为虽然唐军作战要跨越黄河,但紧邻关中地区,后勤供给线非常安全,而且方便。相反,宋金刚的后勤补给则要从晋阳运过来,中间经过浩州,而浩州一直牢牢被唐军坚守着,还不时出击一下供给线,截断粮道。这样坚持下去,撑不住的是宋金刚。终于,他要撤了。    这一战就像两个高手过招,双方对峙不能有破绽,一旦露出破绽,就会全盘皆输。宋金刚面对的,正是一个绝顶高手。他一转身要跑,李世民就影子一般贴了上去,而且绝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  李世民一旦出击,就如离弦之箭,勇猛决绝。他一口气追了一昼夜,急行两百多里,打了数十次,所向披靡。大将刘弘基执辔进谏说:要等大军跟上来,吃饱饭再追击不迟。孤军深入,太过危险啊!这个建议被李世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等李世民追到雀鼠谷,已经是“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军中只有一羊,他与将士分而食之。接着在介休决战,恼羞成怒的宋金刚将二万之众,布阵七里。唐军虽然疲惫,但气势如虹,怎么可能被打败?宋金刚继续败退。    李世民又一路追击,终于来到了浩州城下。此时的李世民,已是满身硝烟,满脸征尘,人们根本辨认不出他是谁。为了让守城的唐军将士相信自己就是秦王,李世民不得不脱下甲胄,扬起脸来。这一刻,经过了漫长期待和艰苦战斗的唐军,爆发出了最热烈的欢呼,声震云霄,接着又纷纷哭起来。他们一直绷紧的弦终于松了下来,因为他们看到的,是秦王!是希望!是胜利!    就是在这一次战争中,军中首次唱响了一首凯旋之歌,也是一首军民自发唱起来的歌。这就是后来的《秦王破阵乐》。    这一战的结果就是李世民一口气把宋金刚,包括刘武周都给赶到了草原上。整个山西都重新回归了唐的怀抱。这一战对李世民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因为他已经获得了唐朝军队的军心。    这一战可讲的也很多,不过李世民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坚决!    河南——围攻洛阳,平王世充  解决了山西的意外,唐朝重新回过头来,把目标对准了东部地区。首当其冲的就是洛阳王世充。    王世充才智非凡,口才极佳。但他致命的问题是黄发碧眼——是个胡人。这点导致他的政治资源有限,号召力缺乏,很多猛将都不甘屈居他手下,往往投奔唐朝,如秦叔宝、程咬金等等。好在他还有个固若金汤的洛阳城。    攻克坚城,对李世民来说,是个棘手的难题。因为李世民最擅长的是骑兵,机动灵活,便于野战。但对攻取坚城,没有太多经验。前后围攻洛阳孤城达十月之久,却未进寸步。以至于将士“疲弊思归”,请求班师。攻坚乏术,可能是李世民军事上唯一的缺陷。事实上,这个缺陷后来在攻打高丽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以至于屯兵坚城之下,久久不能攻克,终于铩羽而归,成了他一生最大的败笔。    在包围洛阳之前,李世民和王世充军队作战,曾数次陷入危机。都是因为他率轻骑亲自侦察导致的。实际上,几乎每次大战之前,李世民都要亲上前线侦察敌情。这可比阵前冲杀还要危险。因为侦察都是轻车简从,也没有后继援兵,一旦遇到大批敌军,很难逃脱。真可谓是孤胆英雄。但李世民乐此不疲。    一次在洛阳西部的慈涧,李世民寡不敌众,陷入重围,左右都很害怕,李世民让手下先回,自己亲自殿后。只见他左右开弓,敌人“皆应弦而毙”。经过血战,杀出重围,等回到军营,埃尘覆面,军中都不认得他,不让进。李世民只好再次免胄自言,才得入。摸清了敌情,第二天,李世民再率大军紧逼慈涧,王世充不得不撤回洛阳。    还有一次是在洛阳北部的邙山。李世民率五百轻骑,在前线遇到王世充万余人。结果双方一场苦战,居然杀敌三千。这看起来就像神话一样。不过也未必不是真的。因为当时双方作战,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奇迹:王世充派两个将领攻掠唐境,唐将王君廓用计将其击却,李渊特别下了一个诏敕慰劳说:“卿以十三人破贼一万,自古以少制众,未之有也。”看来十三人破贼一万,居然也是真的发生过。虽然用了计谋,那也是不可思议。以此看来,李世民率军五百,大败万人,并非不可能。那时唐军的剽悍善战,实在是令人神往。    而对于这支精锐之军的灵魂人物李世民,我们也不得不伸出大拇指,夸一句:剽悍!    河北——虎牢决战,天下归一  李世民在对付王世充的时候,还打草搂兔子——顺手把河北窦建德给灭了。  这一战,是李世民一生战功最辉煌的时刻——著名的虎牢关战役。虎牢关,唐代都叫武牢关,因给他们祖先李虎避讳。所以,有虎字的,都要改,就连老虎也要避讳,改叫大虫。    其实,从战术来说,这次战役并没有太新鲜的东西。从前期的对峙消耗对方耐性,到决战的包抄战术,都是很成熟的操练。    只不过这次的胜利果实来得分外大些,是个意外的惊喜。其实这次胜利,很大程度上在于李世民有一股子冒险精神,通俗点说,李世民有赌徒的个性。冒险成功,所以他获得了意外大奖。    当时的境况,本来对唐军是相当不利的:内有久攻不下的洛阳王世充,外有窦建德的新锐之军,特别是窦建德的军队,从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输于唐军。搞不好就是一个左右夹击,血本无归。当时唐军内部,基本上都是持撤军的意见。这些意见是比较稳健的,不能算错。    但李世民坚持到底,不退反进,迎头而上。他要赌一把。他敢铤而走险,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他性格中特出的一面。这也是后来他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问题还在于,李世民虽然是个赌徒,但决不是一个鲁莽的赌徒,他是智谋在先的赌徒。当时李世民的如意算盘是:洛阳已经是唾手可得了,如果能堵住窦建德一阵子,抓紧时间攻下洛阳,那么,河南尽入唐朝,再回头全力对付窦建德,就有把握了。    这种情形并不是不可能出现的。事实上,后来在对峙过程中,窦建德没有能尽早决战,耽误了时机,损失了锐气。李世民抓住时机,勇猛出击。当唐军冲到夏军军营的时候,窦建德刚刚召集的百官会议匆匆散会,一下子阵脚大乱,窦建德意外被俘虏。这一把,李世民又赌对了。    这一战,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冒险,李世民胜在运气,但从博弈的角度看,李世民的赢面是最大的,而李世民最善于把握机会。所以,这一战,李世民胜了,胜得冒险,胜得有道理。    爱拼才会赢。是的,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个时候的李世民,那就是:拼搏!  
  四、从秦王到唐太宗——天下  虎牢关一战奠定了唐朝的天下。然而李世民从虎牢关回到长安的时候,发现自己处境微妙,因为他已经是功高不赏。    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经是尚书令,这是品级最高的官位了。另外,他还担任陕东行台大总管,有地方军政大权。于是李渊只能额外为他新造了一个头衔——“天策上将”。天策上将位极一品,还可以开府。所谓开府,就是可以设置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子,当然都是国家给开工资的。    这已经是超级的赏赐了。但战功如此卓著的李世民会满足于此么?谁都知道,不会!对雄心勃勃的李世民而言,另一个战场刚刚拉开序幕。    赫赫战功给李世民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是有了威望,有了问鼎皇位的资格。魏徵早就说过,“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而且,李世民在军队中声望极高。这点很重要。    其次,这些战功的获得,也不可避免地让李世民有了更大的野心。战场上那种叱咤风云的感觉,绝对会让人欲罢不能。像李世民这样的天生领袖人物,以后只做一个庸庸碌碌、谨守本分的顺臣,那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战争过程中,他已建立起了完全忠于自己的一个班子,一个利益集团——文臣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武将有尉迟敬德等。这些功臣追随李世民,都立下了大大小小的功劳。毫无疑问,主子和追随者已经连成一体,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李渊继续做皇帝,他们都还能混得不错,但假设太子建成继位的话,包括李世民在内的这个集体,下场是可以预见的。他们不能期待李渊活到一百岁吧?    天策上将已经是不世的勋荣,但毕竟还是臣,和皇帝相比,这个天策上将就和蚂蚁差不多。君臣如天隔!然而欲跨过这一步之遥,对李世民和他的追随者来说,却需要巨大的决心,艰苦的努力,还有不错的运气。    本来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的。李渊完全可以让李世民来做太子。但李建成一开始就被立为太子,而且一直没有什么过失,相当称职。所以李渊不忍心。他大概还是用一家人的关系来看待儿子们的争斗吧。其实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是皇帝之家了。他们争斗的,不是一份简单的家业、爵位,而是整个天下!李渊还没有一个皇帝的自觉,没有做皇帝的意识和经验,而且他也还不够狠。所以,他自己也终于成为玄武门之变的牺牲者。这是他“自找的”。政治永远是这么残酷和肮脏,总是让最“坏”的人获胜。    在李世民的孙子、曾孙辈的时候,相似的情况再次出现,睿宗皇帝继位的过程中,老三李隆基立下大功。但是当时身为大儿子的李宪很主动地让贤,让李隆基当太子;不久之后,睿宗李旦也主动要求退位,当太上皇去了。就这样,最高权力顺利过渡到李隆基手里,从而避免了更多的风波和流血事件。这个结果,未尝不可能是玄武门之变的一个另外结果。    可惜,李渊、李建成没有这么明智,也没这么幸运。随着六月四日那天,李世民手里的大箭再次破空而出,一切都已经注定!这一回合,李世民再次胜出,这回,他获得的是整整一个大唐天下。  
  五、从《秦王破阵乐》到《七德舞》  李渊从臣子到皇帝的角色转换,很失败,但李世民却非常成功(也许是最成功的)。关键一点,在于李世民能与时俱进。    一开始所提到的那首雄壮的《秦王破阵乐》,其实在唐代官方的名字叫《七德舞》。所谓七德,是指武有七德。这个名字是李世民亲自改的,其含义何在?首先当然是纪念自己的无上武功,同时更深一层含义则是——偃武修文。    李世民曾经在奏《七德舞》时说:“朕虽以武功兴,终以文德绥海内。”当时封德彝上前说:“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李世民很清醒:“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结果德彝磕头谢罪。这段故事很清楚地说明,当上皇帝的李世民清醒地认识到时势变化了,工作重点应该转入到文治,不能继续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让李世民开创出一个空前绝后的“贞观之治”。  其实这个转换,早在征战天下的时候,李世民就有意识了。说起来这也是李世民一次失败的教训换来的,那就是和太子建成的一次较量——再平河北。    河北的窦建德虽然战败身亡,政权也垮台了,但起初唐朝对河北的统治比较强硬,导致民心不附。所以,很快,窦建德的余部在悍将刘黑闼的统领下,开始反叛,而且一下子席卷了河北全境,势头很猛,唐军损失严重,连李也吃了大败仗。当然,最后还是李世民出兵,平息了叛乱。在这次平乱中,李世民还是比较信赖自己的强大武力。事实证明,他的武力依然强大。但后来的情况却说明,纯粹以武力解决问题,不仅很吃力,而且效果也不能持久。所以,不久之后,河北再次“沦陷”,估计这很让李世民抓狂,又有点无奈。  而再次搞定河北的却是李建成。李建成在魏徵的策划下,主动要求出征河北。李建成与李世民相反,用“柔道”,他采取安抚民心的做法,发出公告,效果极佳,不仅非常迅速地平息了叛乱,而且让局面彻底稳定了下来。    可以说,这次李建成的举重若轻,几乎把李世民的赫赫功绩都给比下去了。李世民战无不胜固然令人钦佩,可中国人向来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可是用兵之最高境界。李建成用“柔道”安定河北,显然就比李世民光用蛮力来得高明一筹了。    这次双方的暗中较量,给李世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充分认识到,怀柔策略有时候比武力来得更加有力!前面说过,李世民是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所以他很快就明白,要治好天下,一定得用“文”,用“德”。    其实感悟这个道理并不难,难的是李世民能转变自己。成功往往会让人们迷信自己以往的经验,尤其是建立了李世民这样的不世功勋后。但李世民没有迷失自己,他及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修正,实在是了不起。    当然,李世民之所以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抱负,他的野心,他的胸怀是天下的,因此他的眼光决不是短浅的,行动也决不是愚蠢的。所以,李世民不仅是名将,更是合格的皇帝,合格的政治家。    当然,作为杰出皇帝的李世民,也并没有偏废“武”。实际上,在贞观期间,李世民继续指挥着千军万马,纵横沙场,安定边防,开疆拓土。武功之盛,相当惊人。只不过,李世民将文武两手运用调配得恰到好处,能够相得益彰,将战争的压力几乎都化解于无形。  李世民可谓军事艺术家,总能“好钢用在刀刃上”。具体分析,则有三点:一、控制节奏,掌握主动。每隔四五年,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就不会过分耗费国力;二、抓住时机,速战速决。几乎每次战争都做到事半功倍;三、统筹全局,各个击破。充分利用外交、结盟等手段来配合战争。凡此种种,无不显示了李世民高超的军事天才。    把握机会,平定突厥   李世民军事上的辉煌总能说明他善于敏锐地捕捉机会,把握机会,平定突厥一战就是最好的范例。    李世民踏着血迹登上了皇位,同时也接过了一副沉重的担子。除了百废待兴的内政之外,他面临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草原之主——突厥。    说起来,李世民的第一次从军经历,就跟突厥有关。  长孙皇后的父亲,也就是他的岳父长孙晟,恰好是个突厥专家。当初隋文帝正是因为用了长孙晟,所以没费多大事,就消除了突厥这个劲敌的威胁。长孙晟可以说是经国之才。长孙晟去突厥本是因为送婚——替北周皇帝送一位“千金公主”给突厥可汗和亲。可能因为射术了得——长孙晟曾一箭射下双雕,令突厥可汗刮目相看,以至留他住了一年之久。哪料想,突厥留了一个致命的间谍——长孙晟乘游猎之机,详细侦察了突厥山川形势及部众强弱。后来长孙晟巧妙运用了各种策略,让突厥内部分裂,实力一落千丈。    不过突厥很快重振雄风,再度成为大漠主人。尤其是隋末的时候,中原群雄逐鹿,各方势力都争先结交突厥,以求得强援,而突厥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上了牵制中原诸雄的招数。比如开始突厥支持李渊起兵,待到李渊免除后顾之忧,顺利攻占长安,建立起唐朝之后,突厥便支持刘武周等人再来攻击唐朝。    只可惜,唐朝有个李世民,突厥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唐朝迅速削平群雄,一下子就完成了统一局面。于是,唐朝就直接和突厥面对面了。也就在唐朝内部统一战争基本结束的时候,突厥的进攻突然猛烈起来,从武德七年(624)开始,几乎是每个月都有突厥入侵的记载。作为游牧部族的突厥,他们已习惯于劫掠农耕地区,这几乎就和打猎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劫掠的利润更大更丰富。  这两大强手的直接交锋在所难免,决战只是时间的问题。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个时间会来得这么快。李世民刚上台四年,就一举把超强的东突厥给彻底灭了。    其实这天的到来,对于李世民来说,并不是太意外。因为这是他时刻在期待着、盼望着的结果。他的动力来自——雪耻!  这个耻辱,首先是来自他的父亲李渊。李渊在起兵之初,为了获得突厥支持,曾经称臣。突厥使臣甚至登坐皇帝御榻,嚣张跋扈,令李世民痛恨之极。    耻辱更有李世民自己的。李世民刚刚继位,颉利可汗就想来个下马威,长驱直入,兵临长安城下。李世民亲自前往,和颉利可汗会面,最后谈判成功,杀白马盟誓。不过这是“城下之盟”,唐朝要付出大量的金帛财物。简单地说,李世民被狠狠敲了一笔。这放在宋朝,皇帝的反应估计是会松了口气,但对李世民这样的血性男儿来说,实在是口咽不下的恶气。    其实在当时的情形下,唐朝也可与颉利可汗一搏。因为毕竟突厥孤军深入,是个很冒险的军事行为。但考虑到唐朝当时尚不可能一战就消灭突厥,如果双方撕破脸开战,无疑会是一个漫长的对峙。而唐朝“国家未安,百姓未富”的现状,实在吃不消这种大消耗的战争。李世民认为,应该暂时隐忍,等待时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一招致命,干净利落。总之,不能把自己陷入战争的泥潭中,也不能陷入冷战中。李世民硬生生把这口气给忍下来了,他已经是个很成熟的政治家了。    不过,等,也是积极的等。国家实力不够,那就把军队这把刀给磨锋利,再锋利些。贞观初年,李世民居然让将士们在宫殿前习射,亲自指导。大臣们一看,这可使不得啊!本来按照法律,任何人带着武器出现在皇帝面前,都是死罪。而且这些人中,万一有谁给皇帝来这么一下,不就麻烦了吗?甚至有个刺史骗了一匹驿马,跑到长安来切谏。可李世民一概不纳。说,这些将士,都是我绝对信任之人。将士们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几年下来,军队“悉为精锐”,李世民建立了一支特种兵级别战斗力的精锐之师。这种战术思想,在今天恐怕也是先进的。    机会来得很快。本来把握机会就是李世民最拿手的。这和战场上的对峙坚守,是一个道理。所以,当四年之后,强大的突厥出现了裂痕,内部高层矛盾激化,分裂,臣属部族开始反叛,甚至老天也不帮忙,一场大雪冻死牛羊大半之时,李世民迅速反应,果决出兵。当时有个唐朝使臣回来对李世民说,我看三年之内突厥要完蛋。李世民摇摇头,说时机已到:“趁你病,要你命。”他手一挥,唐朝精锐尽出,直捣黄龙,一招制敌。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被俘虏,东突厥就此画上句号。史书上说“漠南皆空”,漠南就是今内蒙古地区。    这次出兵,李世民把唐朝北方边防问题解决了。  太上皇李渊在听到俘虏了可汗后,不由叹道:“当年汉高祖被困白登山,终身不能报仇;现在我儿子能灭突厥,我算是托付对人了啊!”这时候,李渊也不得不承认,二儿子做皇帝,是最合适的。  所以,这次战争,是军事的胜利,也是政治的胜利;是外部的胜利,更是内部的胜利。李世民给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增加了重重的一个砝码。    张弛有度,保护国力  灭东突厥五年之后的贞观九年(635),唐朝又大举用兵,平了吐谷浑。  事实上,李世民每次大规模用兵,都是相隔四五年时间。这个时间节奏,把握得很好。让我们看一下贞观年间的战争时间表:  贞观四年(630),平东突厥(今内蒙古);  贞观九年(635),平吐谷浑(今青海);  贞观十四年(640),平高昌(今新疆东部);  贞观十九年(645),平高丽(今辽宁)。  可以说,贞观时期,除了几次小型战役外,每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间,几乎都是五年左右的时间间隔。这个规律很明显。显然,这是李世民有意识控制的一个节奏。其原因有二:  一、间隔五年用兵一次,可以有时间积累物资,不会导致民力的过分损耗。战争,是一种巨量的物资和人力消耗。贞观虽然号称盛世,但毕竟刚刚经历过一个乱世,人口剧减,经济总量很低。而贞观时期的战争,基本都在边疆地区,很多时候都是劳师远征,这对后勤供给的需求就更大了。成倍增加的后勤供给对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汉朝。虽然汉武帝时代是鼎盛时期,汉初七八十年都休养生息,储备了巨大的财富,但和匈奴打了几次大仗,就导致国库空虚,要额外增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农民起义纷纷出现。    所以,贞观时期并不适合大规模用兵,如果必须用兵,那也得有个缓冲时间。积累五年左右,差不多物资可以支持一次大型战役。  二、五年左右打一次,也是练兵的节奏。刀不磨,要生锈。军队也是如此。就以贞观九年平吐谷浑来说,本来吐谷浑是在青海一带的游牧政权,比较安分守己,虽然跟突厥一起打劫过唐朝,不过都是些小摩擦而已。李世民要出兵吐谷浑,从战略上看,是保障河西走廊安全。另外,也是要借此来锻炼军队,特别是艰苦长途的行军能力。    在唐军进攻的时候,吐谷浑可汗把野草都烧掉,坚壁清野,让唐军的马没草可吃;然后轻兵逃入沙碛深处。唐军坚定追击,侯君集、李道宗一路率军行进,这里海拔很高,盛夏降霜,天气恶劣。又有“无人之境二千余里”,没有水源,地理条件也很艰苦。但是唐军“人龁冰,马啖雪”,终于追及可汗伏允,大胜而归。    其实这次作战,正是五年之后唐军灭高昌的一次彩排。因为高昌地处西域的东部,在今吐鲁番盆地。从唐朝边境到高昌,要渡过一个千里沙碛——当年玄奘就在这里历尽艰辛,差点丧命。一路上白骨累累。所以,高昌国王鞠文泰曾经很放心地说:“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安能致大军乎!”二千里的沙碛确实是个巨大的障碍。可他忘了,正是五年之前,唐军深入高原,也是跨越“无人之境二千余里”的沙碛而击溃吐谷浑的。那次行军的主将侯君集,恰好就是此次灭高昌的主帅。  因此可以说,吐谷浑之战,就是高昌之战的预演。实际上,李世民虽然平了吐谷浑,但继续让吐谷浑可汗之子统率本族本地,羁縻服属之而已,并没有纳入到中央的统辖之内。    全面布局  李世民平吐谷浑,并没有吞并的兴趣。但对高昌却完全不同。这是由于两者的战略价值不同所致。事实上,平高昌,是李世民“开发大西部”大计划的第一步。    中原王朝对西域的开拓,从汉武帝开始。隋炀帝也很有兴趣,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如裴矩写过一部《西域记》。后来唐太宗也曾让玄奘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本质上,这是一部西域地区各个政权的政治军事经济的情报报告。李世民开拓西域的野心不言而喻。  开拓西域这种做法,向来被传统儒家文臣所反对。比如魏徵就是坚定的反对派。但李世民却完全不听他的。    魏徵看到的是经济利益账。当时高昌是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站,中西贸易的必经之路。如果能控制高昌,那么贸易利润是非常大的。但是军队远征需要消耗巨额军费,以后驻兵还需更多的长期费用。用魏徵的话说:“今若利其土地以为州县,则常须千余人镇守,数年一易,往来死者什有三四,供办衣资,违离亲戚,十年之后,陇右虚耗矣。陛下终不得高昌撮粟尺帛以佐中国,所谓散有用以事无用。臣未见其可。”    李世民算的则是军事战略账。如果唐朝欲进军西域,高昌是第一站。陈寅恪曾经指出:占据西域的根本目的,则在于保障关中地区的绝对安全。关中是唐朝统治的核心区域,但西北不远处的西域一带,当时仍在西突厥的控制之下。如果要保障关中的安全,就非得先控制住西域地区不可。所以,李世民派侯君集拿下高昌国后,开始是设置“西昌州”,然后立刻改称“西州”。一般来说,两个字的,都是羁縻州的名称;而一个字的,多是正州。正州就是和内地的州一样,由中央政府直辖。李世民设“西州”,显然是要直接指挥西州地区。    从此之后,西州就成了唐朝进军西域的一个桥头堡。从此向西,步步扩展。到贞观二十二年(648)的时候,首次出现“安西四镇”的布局。此后的高宗、玄宗时代,唐朝在西域不断开拓,一直到葱岭以西,达到历史上一个辉煌的顶点。而这一切,都发端于唐太宗破高昌、设西州的这个时候。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李世民的眼光超过了魏徵。    不过,现代史学家分析了西州人的户籍,发现了一个事实:在高昌国时代,人们的寿命,特别是男子的寿命,要远高于西州时代。这是因为,作为桥头堡的西州,大量青壮年男子都被国家征发从军,战死疆场无数。我们回头看看当年鞠文泰对唐朝使者说的这番话,恐怕也是别有意味吧:    “鹰飞于天,雉伏于蒿,猫游于堂,鼠噍于穴,各得其所,岂不能自生邪!”你们的东西很好,可我不喜欢,我只喜欢我的。  但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李世民要做的,就是掌控一切。  
  六、失败的收官之战  作为时代的最强者,李世民一生无往不利,风光无限。但就是他最后的收官之战,却带给他真正的失败,留下了深刻的遗憾。  其实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唐朝攻占了高丽的很多地方,跨越了辽河,把高丽的空间压缩了很多,也为后来唐朝进一步进攻高丽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后人基本都以失败来看待这次高丽之战,这主要还是从战略的角度着眼。因为李世民的目标是要彻底征服高丽。无疑,这个目标没有达到,失败了。    自当皇帝之后,李世民再也没有亲征过。贞观年间的所有大战,他都只是制定基本方针,具体战役都交给将领们去完成。而这次亲征高丽,一则说明他重视,二则也因为他有充分信心。总之,他是志在必得。可最后他都没能越过鸭绿江,离征服高丽的目标相去太远了。    后人因为这次战役失败,也多持批评态度,认为他没有吸取隋炀帝的前车之鉴,重蹈覆辙,实在不该。这个意见不无道理。隋炀帝时,国富兵强,但以倾国之力也没有拿下高丽,甚至连像样的进展都没有。当然原因有很多,其中高丽的强悍也是不容忽视的。另外,地理位置对高丽很有利。首先,高丽地处偏远的东北,而隋唐的中心都在西北之关中地区,相距很远。其次,这个地区,雨季在农历六七月间,从农历八九月至来年二三月之间,又是寒冻天气。所以,有利的攻打时间,只能在冻期已过而雨季未临的短暂时间。这就要求进攻方必须速战速决。但高丽特别擅长固守,而且坚城众多。因此,高丽是个非常难对付的对手。    李世民恐怕没有充分意识到,唐军在攻打坚城方面,并没有太好的成绩。当年攻打一个洛阳孤城,都苦战十个月之久不能下。贞观年间的战争,也都是针对草原民族,打的是野战。唐军可以凭着更加强大而灵活机动的骑兵获胜。所以,这次战役,唐朝完全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失败是合乎逻辑的。    李世民是个明白人,高丽虽然面积小,但绝对是一块硬骨头。那他为什么还要力排众议,坚持亲征高丽呢?    替李世民辩护的,大多是认为:李世民是为了“无贻子孙忧”。他在贞观十七年(643)立了李治为太子,担心李治过于仁弱,若是由李治来打高丽,恐怕就会像隋炀帝一样,后患无穷。    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高丽在当时已经有坐大的趋势。中国历史上,从东北崛起的政权,往往会给中原政权带来灾难性的威胁。前有鲜卑的北魏,后有契丹、女真等。也许李世民正是要将危险消灭于萌芽之中。    不过,从李世民每隔五年发动一次大战的规律来看,很可能打高丽早在他的计划之中。他之所以要打高丽,可能也是与隋炀帝的失败有关。    李世民做皇帝,有个很好的反面教材,那就是隋炀帝。几乎在内政的每个方面,他都是与隋炀帝反其道而行之,因而取得了“贞观之治”。但是在对外的野心上,李世民却和隋炀帝颇有相通之处。当然,从效果上看,是有天渊之别,隋炀帝很失败,而李世民超级成功。这些无疑都增长了李世民的自信和骄傲。    大家都知道,征高丽是隋炀帝最大的败笔,他因此而身亡国破。恐怕李世民也非常希望在最后这件事情上,再次能给自己一个证明,证明自己能拿下高丽,证明自己确确实实比隋炀帝英明出色!所以,我认为李世民征高丽,是要和隋炀帝一比高下。    最后一点,可能并不是最不重要的一点——李世民恐怕也不太能容忍高丽对“天朝上国”的傲慢和挑衅吧?    房玄龄临终给李世民上表,说:“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它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也。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内为前代雪耻,外为新罗报仇,岂非所存者小,所损者大乎!”房玄龄是最理解李世民的人,他就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内为前代雪耻”。所以,总的来看,征高丽此举,其政治军事意义恐怕还在其次,而争强好胜的心理,也许更是主要因素呢!有了私心,就容易判断失误。这可能就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七、强人背后的常人情感  李世民是个超级强人,他的性格上面,颇有好胜心态。甚至小事上也是如此。曾经有一次,西域进贡来一个胡人,善弹琵琶,创作了一个曲子,弹起来极为华丽复杂。李世民不想输了场面,于是就搞了一次酒会,在酒会上让这个胡人音乐家当场演奏一遍。其实他早已经安排了宫里的一个音乐高手叫罗黑黑的,隔着帷幕听。一遍之后,李世民对胡人音乐家说:“这个曲子不稀奇,我宫里的人都会啊。”然后叫出罗黑黑来弹,居然一个调子都没遗漏,从头到尾,重奏了一遍。只不知道那个胡人音乐家会不会精神分裂?这样的李世民,其实和一个好胜的男孩并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是超级强人,虽然是贵为皇帝,但李世民一样有常人情感,而且比常人来得更夸张。因为他本来就是性格张扬,喜怒之情充沛。所以,我们常可看到李世民的喜怒哀乐表达,比如他会哭:    他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死后,他很思念,常登楼眺望陵墓。有次他和魏徵一起登楼,魏徵假装看不见,然后故意说,我还以为你给我看高祖的陵呢。李世民为之痛哭一场,不再登楼。    他也为他的女儿哭。李世民有很多子女,其中长孙皇后生的二女儿晋阳公主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公主小名兕子,意思是小母犀牛。这样一个名字用在娇俏可爱的女孩身上,可以想象这个女孩是多么可爱,父亲又是多么疼爱她。而这个小犀牛也特别聪明乖巧,据说能写一手极佳的“飞白”书法,甚至拿去和太宗的亲笔书法混在一起,别人也分辨不出来。而且还心地善良,脾气很好,常常能让李世民转怒为喜。可惜的是,晋阳公主年仅十二岁就病逝了。李世民几乎不能接受这个打击,一个多月都没有正常进食,哀伤无法抑制。不论何时何地,他只要想到或看到任何与晋阳公主有关的事物,都要泪水长流,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就这么哭上几十回。这个太不正常了。于是大臣们就去劝皇帝节哀。李世民叹道:“你们说的那些道理,其实我都明白。我也知道,人已经没有了,再怎样悲伤都于事无补,也换不回我的女儿。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控制不住这种悲伤啊。”这时候的李世民,不是强人,也不是皇帝,就是一个伤心欲绝的父亲。    除了为亲人哭,他也为大唐将士而哭。在征战高丽之后,退军之前,李世民下令收集阵亡将士的尸骨埋葬,用最高级别的太牢礼祭奠,亲自写了祭文,到灵位前哭祭,声泪俱下,非常痛切。这一刻的李世民,一定是非常难过,有这么多的大好男儿,慷慨从军,而今却葬身他乡,这是真正生离死别的悲痛。    李世民不仅对人重情感,就是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骏马,他也深情眷恋,不舍得分开。所以在昭陵前面,他下令刻上了他骑过而战死沙场的六匹骏马,这就是所谓的“昭陵六骏”,并为此亲笔撰写了《六马图赞》。直到千载而下的今天,这些骏马的矫健雄姿还是栩栩如生。而从这些骏马的雄姿中,似乎依然能看到那位如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骑乘在上面,手持长弓大箭,身披黄金盔甲,发出一声巨大的呼喊:“杀!  
  【人物第二帖】  武则天——上林花开不须春  一、花须连夜发   二、她长什么样   三、她和她的亲戚们   四、她和她的男人们   五、她和她的子女们   六、她和她的敌人们   七、比女人更女人   八、比男人更男人   九、无字碑歌         ◆ 史料来源 《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  ◆ 关键词 丰腴妩媚 刚狠冷酷 女皇      一、花须连夜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首诗,题目为“腊日宣诏幸上苑”,意思是:腊月的一天,皇帝要去御花园赏玩。诗歌的内容则是说:明天皇帝要去御花园了,赶紧报告春神,让花儿都连夜给我开放了,不要等到天明。    这霸气十足的诗歌,显然不是凡人能写的。对了,作者署名的,就是武则天。    关于这首诗,还有背景故事。《唐诗纪事》中说,天授二年(691),武则天刚刚当了大周的皇帝。腊月的时候,有些官员有所图谋,就骗武则天说现在花开了,请幸临御花园。武则天答应了,不过后来又有些怀疑,于是派使者去宣布了特别的诏令,就是这首诗。结果第二天,居然御花园遍开名花。群臣又惊又怕,终于没敢怎么的。这个故事神叨叨的,连记载此故事的人也忍不住加了一句评论说“此皆妖妄,不足信也”。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神话故事。据说武则天于某年冬天游上苑,令花神催开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齐放,唯牡丹傲骨,独不奉诏。武后大怒,贬之洛阳,所以导致从唐代开始牡丹之盛都是以洛阳为首。    这些显然都是编造的。不过这些故事的流传,倒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民间有些人相信武则天有通天之能,居然能指挥神明。这反映了唐代百姓的一种心态,他们对武则天能做上皇帝这一事实,还是非常惊异的,所以用超自然力来解释武则天现象,这样才符合自己的经验。    确实如此,武则天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最大的传奇。当然,我们尽量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理性主义来解释这个传奇,来走进她的世界。      
  二、她长什么样  其实武则天并不能算她的名字,而是她的一个称号。她最后的尊号是“则天大圣皇后”,而这个尊号又来自她的最后一个皇帝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叫武曌。另外,她十四岁初入宫时,很得李世民欢心,曾赐号“媚娘”,故也称武媚娘。    由“媚娘”这个名字,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武则天必是一个千娇百媚的女子。骆宾王曾恨恨地痛斥她“狐媚偏能惑主”。可以肯定,武则天非常有吸引力。史学大师陈寅恪就曾经断言,如果唐代美女PK的话,武则天的相貌美丽程度,要在号称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之上。    我们光凭想象并不能确知武则天的相貌。所幸的是,今天还有些证据,可以给我们一些线索。比如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据说长得像她妈,而太平公主的相貌,则是“丰硕,方额广颐”。意思是长得丰满强壮,宽额大脸。如果可信,那么武则天也应该是“丰硕,方额广颐”,而我们知道,唐代以胖为美,所以武则天这个相貌描述比较可靠。    此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证据:今天洛阳龙门最著名的卢舍那佛,当是以武则天为模特塑造的。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首先这尊奉先寺的卢舍那像是属于皇家的造像工程,工程设计和施工由高宗亲自任命制定。据《造像铭》记载,武则天曾经捐了“脂粉钱二万贯”用以塑像,落成之后的开光仪式,武则天也亲自参加了。可见,这个佛像对她意义非凡。    另一方面,将皇帝作为佛像的模特,是北魏以来造像的传统。北魏自文成帝以后都非常佞佛,而当时有个和尚昙曜乘机宣扬“皇帝即现世佛”的理论,所以在受命造像的时候,他就以北魏前后五位皇帝的形象为模特,先后塑造了五尊大像,今天我们可以从大同云冈石窟中看到这些佛像,都是面目各异,颇有写实风格。就连服饰,也都体现了北魏当时的特点,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帝佛合一,人神合一”的精神。后来北魏迁都洛阳后,继续在龙门建造新的石窟,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唐朝。    不过唐朝皇帝是崇道为先,因为号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聃是他们李家祖先,所以不能去造佛像。而武则天就不同了,她一向佞佛,为此投资无数。造龙门卢舍那像的时候,她和高宗号称“二圣”,地位已极为崇高,况且武则天向来野心勃勃,没有什么她不敢做的。卢舍那佛正是如来佛的化身之一,含义是彰显美德。所以,武则天在掏钱造佛像的时候,把自己的形象塑造进去,那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而且,这尊卢舍那佛面容丰腴饱满,显然也符合“方额广颐”的特点。    所以,我们有把握地说,今天看到的卢舍那佛的脸,就是武则天的脸。    这尊佛像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头部稍低,眉若新月,丰颐秀目,双目俯视,嘴角微翘,含笑不露,显得庄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可以想象,当年高踞宝座上的武则天的迷人风采,当更甚于此。    然而,雍容华贵、慈祥安宁,只不过是武则天的一个方面。她在爱人面前想来是妩媚的,但在敌人面前她则肯定是冷若冰霜的。武则天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 
  三、她和她的亲戚们  这里所说的亲戚,特指她的娘家人,包括娘家一方的亲戚。  她的父亲武士彠(huò),也是唐代开国功臣。不过出身却是个商人。当然,是个资财非常富厚的商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他经常结交贵官,招揽宾客。这个习惯,让他得以结交到了李渊。据说李渊到山西,经常住宿他家。李渊这人有个特点,就是特别爱照顾老朋友。有了天下之后,他就常用官爵赏赐故旧(这其实是不成熟的政治表现)。所以,后来武士彠在唐朝平步青云,官居三品,晋封国公,俨然也跻身贵族了。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倒是正经八百的贵族,乃是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杨达之女。这个媒,还是李渊出面做的。武士彠前妻死了之后,续娶杨氏。这是典型的新贵和旧贵的结合。武士彠既富又贵,自然是金龟婿;而武士彠通过结亲旧士族,也很可遮掩一下铜臭味。母亲的出身,对武则天不是没有意义的。史家陈寅恪就指出,后来李世民能纳她为妃,这也是一个要紧的因素。    杨氏虽然出身名门,却不大能守闺门之礼。史有明载,她后来居然和自己的外孙,也就是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发生了乱伦关系,这实在令人瞠目。而这贺兰敏之是个不可救药的色鬼,他居然敢强奸被选为太子李弘之妃的杨思俭之女。武则天忍无可忍,将他流放岭南。    这种门风,即使在开放的唐朝也实属罕见。而这样的家庭“熏陶”对武则天肯定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那就是让武则天很容易摆脱道德的束缚,这在后来的政治恶斗中对她帮助尤其大。玩政治,就是搞厚黑学。当然,用这点来解释武则天在生活上的自我放纵那就更清楚了。    武则天和她的亲人关系很奇怪。自从她得势之后,他们几乎是两个极端,有些人上了天堂,高官厚禄,横行霸道;有些人则下了地狱,或死或流。据统计,被她所杀的亲人大概近二十个,唐宗室也不过三十四个——而这是她主要的敌人。    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是一个刚狠冷酷的女人。她对自己的亲生子女都可以痛下杀手,其他亲人,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只要是妨碍到她的,佛挡杀佛。如果说她冷血,一点都不夸张。这是一种政治性的冷酷。比如她的一个外甥女,她姐姐的女儿,国色天香,因为出入宫中,就被高宗看上了。结果还没等高宗下手,武则天抢先一步将她毒死。这叫防患于未然。    事情还没完。之后,她将此归罪于她的侄子——她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的儿子们,武则天将他们杀死后,还改其姓为“蝮”。为什么她拿对付仇人的态度对待亲人呢?因为在父亲死后,她的两个哥哥武元爽、武元庆待她们母女很不好。武则天怀恨已久,至此总算十倍百倍地报复了。可见,武则天是个百分之百的自我中心者。后来由于武士彟周国公的爵位无人继承,武则天方才将侄子——武元爽之子武承嗣召回,不然武家就要绝后了,那也不好。大概出了这口气后,武则天也算心情平复,就逐渐将流放的武家后裔都召回,武家子弟从此一步登天,特别是武则天称帝之后,武家更是气焰嚣张,加官晋爵,荣光无比。本来嘛,天下如今姓武了。其中武承嗣更是积极谋求成为太子,以使武周天下万万年。后来终于没有成功,懊恨而死。    不过武家这些男儿忒不争气,骄奢淫逸都挺在行,文才武功却没法提。领兵打仗,就带头逃跑;治官养民,则鱼肉百姓。完全积累不起政治资本。    武则天也很担心他们的下场。所以她就采纳了通婚这一招,让李家和武家互相通婚,通婚多了,就混为一体,难分彼此。这一招确实很灵,以至于中宗上台后,武家势力并没有很大损失,如武三思等人依然风光无限。要不是中宗、韦后等人荒唐自毁,武家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呢。  
  四、她和她的男人们  武则天一生男人很多。这对一个古代女人来说,是一个少见的现象,也会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但这对武则天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困扰的问题。  武则天的第一个男人是李世民。虽然李世民一度很喜欢她,但并没有沉迷于她。也就是说,她没有能征服这个天之骄子——她一直只是个“才人”,一个很不起眼的低级妃子。不过李世民给了她极其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让她见识了一个高峰。毫无疑问,李世民在那个世界中,是无与伦比的存在,他的地位、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政治智慧等等,都是男人中的男人。所以,经历了这样一个极品男人之后,武则天迅速地成熟起来。李世民无疑是武则天最好的一所学校。  从感情的角度来说,她和她的第二个男人——高宗李治应该更加融洽。不过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中,武则天除了是妻子之外,还是母亲的角色。李治对武则天的依赖,既是情感上的,也是事业上的。  首先,年龄上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是姐姐。而李治刚好有恋母情结。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李治才九岁,正是依恋母亲的年纪,当时李治非常伤心,很久都没有恢复过来。  其次,李治性格仁弱温和。作为普通人这是个好性格,但对皇帝来说就不够了。李治大概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登上皇帝宝座,而且继承的是唐太宗的事业。这对他实在是过于沉重的压力和责任。所以在最初几年,他对舅舅长孙无忌是非常依赖,言听计从。而长孙无忌也太过得意,总是自行其是,几乎忘了真正的皇帝是他外甥。这种情况长久下去,自然使李治很郁闷。他太需要一个可以依赖的人了,而武则天恰好又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所以后来在长孙无忌和武则天之间做一个抉择,结果是早就注定的。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武则天都是李治的最佳归宿。  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是异乎寻常的。武则天当了皇后之后,李治所有的子女都是她所生。如果我们把这个叫,没有人会反对吧?  在外人看来,李治怕老婆。笔记小说中曾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个叫杨弘武的司戎少常伯(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掌管武官升迁。有次高宗过问工作,问他为什么要给某人任某官?杨弘武居然回答:我老婆很厉害的。她昨天交代我要给这人授此官职,如果我不照办,恐怕会有后患啊。其实,这个杨弘武是在拐弯抹角地向高宗进谏,不能太听老婆的话。李治的反应很妙,他只是一笑而罢。他不需要解释什么,让别人说去吧。  那么,武则天对李治的感情到底如何呢?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治首先是武则天的救命稻草,武则天非常非常需要抓住李治,需要通过李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比更重要。武则天和李治的情感经历,应该早在贞观时期就有了。几乎可以断定,是武则天采取了主动。当然,不一定要发生关系。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足以传情。这对李治来说,肯定是印象极为深刻的。有了这个基础,第二次在感业寺相遇,旧情复燃就很自然了。  武则天二进宫的时候,被封为昭仪,正二品。这个起点高多了。但武则天绝对不满足于此,她要让自己处于一个绝对安全的位置——坐上皇后的宝座,才能喘口气。而这在当初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是她的敌人,包括她的特殊身份。幸运的是,她抓住的这根稻草是根擎天柱。而她手里有一根叫的绳索。  加老板(皇帝),很好很强大。  
  后来,武则天还有好多男人,不过,更确切地说,那些只是她的男宠,称男人还不够资格。有四个是可考的:冯小宝(薛怀义)、御医沈南、张易之、张昌宗。是否还有更多,不能确定。但希望得到宠幸的人,那是层出不穷,丑态百出。如尚舍奉御(侍奉皇帝生活的官员)柳模趁便向武则天说,自己的儿子良宾是个美男子,皮肤也很白洁,请皇帝笑纳。另外有个左监门卫长史(禁军官员)侯祥就更坦率了,直接宣称自己“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就是自吹yangju特别大,比薛怀义还厉害,希望到皇帝身边工作。这么多人中,有一两个和武则天发生个yiyeqing什么的,实在平常得紧。    有关男女问题,武则天是非常坦然的。有大臣向她进谏,她都是一笑置之,完全不以为迕,甚至还加以赏赐,说你这是爱护我。后人在这个问题上,经常是忍无可忍,极力抨击,要批臭武则天。这都是因为这些后人还是将武则天视为一个女人,而忘了她是一个皇帝。还是清代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得好:“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且不必讳也。”    武则天不忌讳,是因为她已经完全融入了皇帝这个角色,她对这些男宠的态度,就像其他男皇帝对待妃嫔一样。有一次,薛怀义在朝堂上与丞相苏良嗣相遇,态度嚣张。苏良嗣当即命令左右结结实实地打了他几个耳光。薛怀义跑去向武则天哭诉,不料武则天说:“这老儿,朕也怕他,阿师以后当于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之路,不可去侵犯他。”这不由让人想起汉文帝和邓通的故事:有一次,汉文帝和宰相申屠嘉讨论工作,而汉文帝的男宠邓通在旁边搔首弄姿,申屠嘉大怒,回宰相府之后,立刻下令让邓通来见,打算就一刀砍了。汉文帝也没有办法,只好让邓通先去,然后过一会儿立刻派使者召回,要不然邓通真会被申屠嘉给宰了。汉文帝对于公私分得很明白,而武则天的概念中,嬖幸的男宠和大臣两者,基本上也是分得清楚的。    但就像所有男皇帝常会对某些妃子宠爱过分一样,武则天也会犯这个错,而且有时错得很离谱。比如她曾让薛怀义负责建造明堂,听任其肆意贪污腐败,后来居然还派他领兵打仗,实在是过于儿戏。  特别是晚年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更是权势熏天。她宠幸薛怀义时在垂拱初,六十岁左右。而二张得宠时,武则天已七十多岁。曾有史家提出,当时武则天年事已高,早就没有性的需求了。但正因为人老了,情感和思想会有很多变化,会产生很多无奈,所以也更需要情感的安慰。薛怀义是以“阳道壮伟”得宠,而二张则以美色见长——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张昌宗号六郎,有次别人夸他说“六郎似莲花”,宰相杨再思却说非也,“不是六郎似莲花,而是莲花似六郎”。虽然是谄媚之词,却可以想见其青春妩媚。年华老去的武则天,自然会对美的东西分外留恋,这种心态很正常。因为依恋,就很容易过于放纵他们俩,以至于言听计从。结果连太子、武氏家族等都战战兢兢,仰其鼻息,甚至为二张牵马执鞭。这种状况,就极大地损害了政治的正常运作。  到头来,这种状况也损害了武则天自己。后来,武则天末年,大臣显贵们联合政变,就是以诛杀二张为借口的。    五、她和她的子女们    武则天亲生的儿子有四个,女儿两个。其中死在她手里的,是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刚好占一半。这点尤其可见她的冷酷。  第一个女儿,成了她除去竞争对手的牺牲品,而且是她亲手所杀,然后以此陷害王皇后,为高宗下决心废去皇后加了重重的一个砝码。当时武则天刚生了这个女儿,王皇后来探视。等王皇后一离开,武则天就下手掐死了女儿,就这样,王皇后自然成为第一嫌疑人。实际上,历来有人怀疑此事的可信性。不过从后来她还先后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来看,她不是做不出来的。在武则天看来,为了自己的前途,子女可以也应该牺牲掉。    永徽六年(655),武则天成功做上皇后,长子李弘因此立刻被封为太子。李弘和武则天虽是母子,个性却迥异,特别仁慈孝和。有一次,他很惊讶地发现,他的两个异母姐姐因为母亲是萧淑妃,被关在冷宫,三十来岁还没有婚配,于是上书恳求。据说武则天因此很生气。不久之后,李弘就去世了。到底怎么死的,恐怕不能确考。但有意思的是,高宗下了一道诏令,表示本来计划要传位给太子的,但太子心理负担太重,就此一病不起,所以呢,就特别赐予他一个皇帝的称号,叫“孝敬皇帝”,葬礼规格都用皇帝标准。这个诏令,颇有些掩盖什么的味道。    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李贤,章怀太子,从小也表现出德才兼备的良好素质。他召集诸儒给《后汉书》做了注,一直为后代所称许。可他和武则天的关系也逐渐紧张起来。最后居然以很奇怪的“叛逆”案为借口,李贤被废为庶人,流放到巴州,最后被监管的丘神逼令自杀。武则天则指责丘神“矫旨”,将他贬官。这个过程,看起来是疑点重重。别的不说,就试想,如果没有旨意,小小的丘神敢随便杀李贤这么要害的人物么?而且矫旨之罪名这么严重,错误这么巨大,居然没有被杀头,也是咄咄怪事。总之,李贤死于武则天之手,当无可疑。而他之所以死,是因为他身为太子,太过贤能,如果他顺利继位为皇帝的话,武则天将无法控制他。总是有“先见之明”的武则天不会允许这种可能出现。    接下来的两个儿子李显、李旦,都是无能之辈,李显懦弱,李旦韬晦谦退,都战战兢兢。李显好不容易做了皇帝,屁股还没坐热,就因为一点小错给赶下台,然后被赶到庐陵(今江西九江)去做他的庐陵王。可怜的庐陵王整天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中。每次钦差来,他都如大限来临一般,蒙着被子痛哭。因为他知道,母亲想杀他并不会太犹豫。    接着是李旦上台(这时候武则天肯定抱怨自己生了太多儿子)。有了前车之鉴,李旦很识相,极其坚决地要求太后垂帘听政。后来武则天称帝后,他还主动改姓武。真是让人省心的孩子。    对了,还有一个女儿,太平公主。这个女儿也不是简单人物,诡计多端。但她一直都不敢插手政治,一个劲儿地隐藏自己。直到最后大家一起逼宫武则天时,她才开始大显身手。显然也是惧怕武则天之故。    对于其他的家人,武则天杀起来简直就跟杀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太子李显的女儿李仙蕙嫁给了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这是武则天精心安排的李武婚姻联合体计划之一。小夫妻很恩爱,武延基也和大舅子李重润关系很好。有一次,他们几个聊天时对二张的嚣张发了几句怨怼之言,结果被二张听闻,立刻添油加醋,告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勃然大怒,立刻召入宫中,毙于杖下。李显特别难过,后来特许李仙蕙的墓命名为永泰公主陵,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称陵的公主墓。    这几个人都是她嫡亲的孙辈,按常理,就算有什么过错,也可以谅解。但一怒就置于死地,实在是因为她对于亲情淡薄得很,而杀伐之心又重得很。杀得手滑了。    平常情况下,她对子孙也很残忍。李贤的二儿子叫守礼,年老之后,有次岐王告诉玄宗皇帝说守礼会预报天气,玄宗很好奇,守礼回答说:“也没什么。就是当年天后时代,我被幽闭宫中,每年照例都要被杖责三四回,时间久了,满身创痕。如果要下雨,就很沉懑难过,如果天快晴了,身体就舒适。所以我能预知天气晴雨。”这种责罚完全没有意义,也亏她下得了手。像这样一个女人,实在是可怕之极。    武则天这辈子,杀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女儿,而且是亲自动手。这对一个母亲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悲剧!下手的那一刻,她已经无路可退,她只能一路杀将下去,渐渐以至于麻木。    六、她和她的敌人们    武则天勇于杀戮自己的亲人、家人,那么她的敌人,自然就更不在话下了。选择做她的敌人,绝对是个噩梦。    武则天最早的一批敌人,既有王皇后、萧淑妃等后宫,也有外朝的顾命大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实力最为强大。对此,武则天采取了迂回的方式,使用了大量的阴谋诡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女儿,同时,各个击破:先干掉萧淑妃,并千方百计挤掉王皇后,成功登上皇后宝座,然后回头通过制造冤案,除掉了长孙无忌这个巨头,胜利结束第一阶段的战役。    接下来就是巩固自己的权力。早在显庆五年(660),李治因为患了风眩(就是高血压病),目不能视,于是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公开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间一度出现危险,上官仪鼓动高宗废了武则天,结果被武则天反戈一击。此后再无人能动摇她的地位和力量。到了上元元年(674),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上朝的时候,也是两人同时出席,武则天终于直接站到前台来了。这是武则天进一步稳固权势的象征。这一阶段,整个政局也比较稳定和正常。    新一轮的斗争很快来临,而且势头更猛,持续更久。因为这次武则天的目标更加惊人——当皇帝。这就涉及改朝换代的问题了。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此陛下家事”那么简单轻松的问题了。这个时期,武则天面临的敌人主要是唐朝宗室和忠于唐的官员。唐朝宗室,针对性很明确,也好对付;问题是如何来判断哪个官员是否忠于唐朝呢?这是很难判断的棘手问题。武则天的对策有三:    一是采取高压政策。用赤裸裸的白色恐怖,有点嫌疑的大臣都给杀了。不管是冤的还是不冤的,反正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个”。武则天要的就是杀一儆百的效果。如文臣中宰相裴炎、武将中名将程务挺,都被砍了头。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争论,裴炎、程务挺两个是否真的想反,这恰恰说明武则天不需要确证,只要有嫌疑就足够了。她要的是立威的效果。“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    二是采取告密政策。让大家互相纠举。光靠专政工具抓人是有限的,只有发动群众才能真正把网铺开。武则天令人专门设置了一个“铜匦”,任何人都可以匿名将告密信投到这个铜盒子去;又规定,任何人如果宣称要告密,地方官府要无条件立刻护送至京师,武则天亲自接见。唐代法律规定,家奴不能告主,但这时候完全放开了。酷吏侯思止就是从家奴告主起家的,其实这个告密也是诬告,但因此扳倒了一批人。于是武则天亲自接见了他,还赐他五品的游击将军。他还嫌小,要当御史。武则天说:“你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当御史?”侯思止狡辩说:“獬豸虽然不识字,却专会触邪人。我不识字,可我有一片忠心,可以像獬豸那样惩治陛下的仇人。”武则天居然也就破格封他为朝散大夫、侍御史。这种示范效应是极为可怕的,导致人人自危,一时间,官员们都对奴婢客气得不得了。    三是采取利诱政策。武则天除了立威,还施恩。首先,她非常有意识地扩大官员数量,让受益者大大增加,这些人所占比例越多,那她的天下就越稳固。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同时,通过更加开放科举制度等方式来大量提拔各个阶层的人士,让受益面扩大。甚至允许任何人自我推荐。毫无疑问,这些新的利益获得者会对武则天感恩戴德。    当然,这样开口子,未免鱼龙混杂。当时有人写了打油诗来讽刺:“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就是说拾遗、补阙这样的官员太多了,简直要用车来载,用斗来量。后面还有两句:“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圣神皇就是武则天,说她眯了眼睛,对官员不分好赖。有人拿着诗去告状,结果圣神皇武则天开心地笑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武则天对这种状况也有对策,那就是让官员迁转的速度加快。那些不称职的,也就立刻会被罢免、降级,甚至砍脑袋。于是每有官员上任,那些奴婢都在私下偷偷地交头接耳:“又来一个候补的死鬼。”当然,很多有真才实干的人也因此脱颖而出。司马光也不得不承认说,武则天虽然“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但“明察善断,故当世英贤亦竟为之用”。玄宗朝的很多名臣贤相,都是在武周朝被选拔出来的。如姚崇、宋璟就是著名例子。    武则天提拔大量官员,本来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势力。但客观上,打乱了旧有的利益秩序,让社会流动增加,社会变化朝更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这些历史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之深远。可以说,武则天的举措,对历史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曾对武则天这一政策大加发挥,认为武则天的政策对社会变化起到了转折性的作用。    虽然武则天一生与人斗,其乐无穷,但最后她终于还是败在了“敌人”手中。而这些敌人,正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五个大臣。在她八十二岁的时候,这五人悄悄策划了一个惊天阴谋,联络了各方力量,一举攻入宫中,杀了二张,同时逼宫,让武则天传位给太子李显。    当这些造反派都站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冷冷地扫视着。她看到了李湛,李湛是李义府的儿子,李义府正是第一个投靠武则天的臣子。她说道:“没想到你也来了,我可对你父子不薄啊,居然也有今天!”李湛惭愧低头,不能回答。其实,当年李义府就不是好鸟,他投靠武则天,完全是冲着利益去的。而现在他的儿子的举动,也不过是冲着新的利益而来罢了。    她又看到了崔玄,说道:“别人也罢了。你可是我一手提拔上来的啊,怎么也会在这里呢?”她听到的回答是:“这正是我要报答陛下之大德的方式。”实在是一个让她哭不出来的讽刺。    七、比女人更女人  再来看一首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诗的作者署名,也是武则天。从诗作来看,是描写了一个普通女子的多愁善感,细腻生动。这首诗提醒我们,武则天也是个女人。实际上,武则天是个女人中的女人。    首先,她爱美。作为美女的武则天,不仅爱美,而且非常善于妆饰自己。据说她虽然年事已高,但周边的人从不觉得她老。但二张被杀,她被逼宫后,就无心梳妆了。结果等李显跑去看望的时候,一下子看到她的苍老,差距之大,让他非常震惊,以至于痛哭流涕。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让人完全不觉得老,实在是个奇迹。就凭这点,她就是女人中的女人。    其次,心眼小。相比之下,女人总是比男人显得更容易斤斤计较,特别是得罪过她的人。这方面,武则天简直是登峰造极。她报复王皇后、萧淑妃,并不满足于将她们消灭,而是要慢慢消遣,残酷折磨,砍去双脚,并泡在酒瓮里。汉代的“人彘”惨剧再现。她像猫戏老鼠一样在享受这个过程。这几乎是一种病态的报复心理。    还有,虚荣心强。武则天的父亲是个木材商人,虽然后来当了官,但毕竟像个暴发户。骆宾王也讽刺过她“地实寒微”。可她却很重视门第,以此来掩盖自己出身低微的事实。比如她在嫁太平公主的时候,对准驸马薛绍的两个嫂子大为不满,认为她们出身寒微,说:“我的女儿怎么可以和乡下婆子做妯娌!”便逼着薛绍的大哥二哥休妻。幸亏有人力劝说:她们也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只是不够豪贵而已。武则天方才作罢。其实这两位嫂子可比她们武家出身高贵多了。她这么做,只是想强调一下,自己是很看重门第的哦。后来,她按捺不住,干脆直接把国家的《氏族志》改为《姓氏录》,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新的《姓氏录》中,却定为第一等。    还有,爱变,爱玩花样。人们常说,女人善变,经常一分钟一个念头。一般女人没机会用这个性格来改变中国历史,可武则天有大把的机会,所以留下了很多证据。比如改年号。中国历史上,年号最多的皇帝,非武则天莫属。她一掌权,就三天两头换年号,等自己做了皇帝,那就换得更勤快了,有时候甚至一年之内换两个年号。短短十五年,就有十三个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这个现象只能用皇帝是女人来解释。    她还爱改官名,把所有官名都改过好几遍,也不怕烦,可苦了今天的历史学家,得去记住这么多变化;爱改字,她发明了好多新字,让大家使用,这倒给考古学家用来给文物做鉴定带来了方便;爱给人改姓,改名字,比如契丹等少数民族首领来朝贡,她一高兴,赐人姓名叫李尽忠、孙万荣,后来又开战,把唐朝打得大败,她很生气,就把李尽忠改为李尽灭,把孙万荣改为孙万斩。简直是儿戏。这种招数,估计也只有女人想得出来。    八、比男人更男人  尽管对武则天的评价五花八门,但没有人会否认,她比男人还男人。她靠着自己是女人这点征服了大唐皇帝,但她却是靠着比男人更男人的气概征服了大唐,自己当皇帝。    首先,她有绝大的气魄。有一段故事很有名,就是她在听骆宾王《讨武曌檄》的时候,对辱骂自己的话,全不在意。反而说,这样的人才,没有用起来,实在是宰相之过啊。这种容人气概决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长寿年间,武则天下令禁屠,就是不许宰杀牲畜(因为她是虔诚的佛教徒)。刚好左拾遗张德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他偷偷地杀了一头羊宴请宾客。其中有个同事叫杜肃,很不厚道,偷偷藏了一块肉下来,回来立刻写了一道状文,向武则天告发。第二天,在朝堂上,武则天对张德说:“听说你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大欢喜啊。”张德就拜谢。正在奇怪中,武则天又道:“可是肉从哪里弄到的?”张德一听,吓坏了,连忙叩头,连称死罪。武则天从容说道:“没事。我虽然下令禁屠,但有喜事、丧事的话,还是可以照旧宰杀。不过以后邀请客人,也要选择一下。那些无赖之人,不能一起聚会哦。”然后就拿出杜肃的状文给大家看。杜肃立即汗流浃背,从此不齿于人。真是大快人心啊。    武则天一方面睚眦必报,另一方面,又能如此大度,这似乎很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她对公私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她的报复,基本上都是针对她个人的敌人;而对于国家朝廷的大事,她总是能客观地分析和判断。这正是她的过人之处。    其次,她有极大的权力欲。一般来说,权力是男人最喜欢的东西。而武则天对权力的欲望,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大部分男人也难望其项背。她进宫的时候才十四岁,母亲痛哭着和她诀别,武则天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地挖出无名女尸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