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菌为什么不能松茸可以人工种植吗

普满乡简志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文章内容
普满乡简志
发布时间: 16:05:14 作者: 胡石金
  一、地理位置
  普满乡地处嘉禾县东北部,位于东经112&28&41&P~112&35&26&P,北纬25&38&24&P~25&43&48&P。地处县城东北部,东、南与桂阳县方元镇接壤,西与肖家镇、行廊镇毗邻,北与桂阳县浩塘镇相连。人民政府驻普满村,电话区号0735,邮政编码424511,距县城30千米。是&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全国万亩优质高产水稻连片示范区&、&湖南省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郴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集中示范区&。
  二、建置沿革
  春秋、战国时属楚临邑地。秦王政26年置郴县,属长沙郡。汉高祖13年置桂阳郡、境地仍属郴县。三国时境地属吴。东晋属平阳县(今桂阳县)地,随后区划多变,但一直属桂阳。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禾仓堡&置嘉禾县,划属东贵贤乡,是为普满区划之始。年,沿袭清代旧制,后裁并为区,分属永定区、永振区。1938年撤区并乡,属贵贤乡。1950年县治设区,属第二区普满乡。1954年7月至1956年4月,归六区管辖。1958年10月,普满、板贝2乡合并,成立跃进人民公社;同年12月,成立普满人民公社,属蓝嘉县。1961年3月,撤普满人民公社,分设板贝人民公社和肖家人民公社;5月,复属嘉禾县。1964年10月,复设普满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社置普满乡。
  三、行政区划
  辖普满、雷家、曾家、茶坞、板贝、石角塘、太坪、大元山、下庄、下坞坪、旨贝、车业、板山、路下坪、向阳、桃园坪16个村委会、71个自然村、144个村民小组及1个居委会。
  向阳:原名扒塘大队,七十年代县委四清工作队进驻该村后改名为向阳大队。村委会驻扒塘,辖扒塘、黄家、下扒塘、溪头下、枫家洞、陡岭脚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2.19平方公里。
  雷家:此地居于寿竹洞中心,相传因雷氏天锡公后人一郎公定居于此而得名。村委会驻雷家,辖雷家、张家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7.3平方公里。
  路下坪:明洪武年间,此地有一条大道,在大道下面的平地建村,故名路下坪。村委会驻路下坪,辖蒋家、胡家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
  石角塘:距普满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寿竹洞上游,江里水库下游。村境内多石灰石,石头屹立,阻水成塘,故名。村委会驻石角塘,辖石积窝、石角塘、刘家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3.8平方公里。
  板贝:原名冷水坊,系古时嘉禾通往桂阳驿道的必经之地,因有一口清泉,泉水清凉透澈而得名。相传元末明初期间,一位看&风水&先祖将村庄搬迁至泉水附近一座山形象贝壳的地方居住而改名傍贝山,后谐音演化为板贝山。村委会驻板贝,辖10个村民组,总面积5.8平方公里。
  下坞坪:村居小溪东畔,曾有小船坞,故名。村委会驻下坞坪,辖下坞坪、秧田、下唐家、唐刘家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1.62平方公里。
  大元山:村临小枫岗岭,离普满约8公里,有古驿道通往桂阳城,驿道有两个凉亭在大元山辖区内,一亭称寡妇亭,一亭称望梅亭。境内有座圆形独立山峰,得名大园山,后谐音为现名。村委会驻望梅亭,辖雷家岭、田宅下、大元山、井头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5平方公里。
  茶坞:此地山上多茶叶树,又临泮溪船坞,故名。村委会驻茶坞,辖调塘、双下、茶坞等17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
  车业:此地易旱,多用水车车水,曾有民瑶说:&好个车业洞,水在泥底涌动,三天不下雨,全家老少都不空&,故名车业,车业村历史上分三个自然村,即上车业,中车业,下车业。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
  旨贝:村临芹溪东岸,村居山后,有人问路,皆指山背,得名指背,后谐音演化为现名。村委会驻旨贝,辖旨贝、陶家、康里、塘家车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2.44平方公里。
  桃园坪:相传,村庄前是一大片桃园;每年三月,桃花盛开,落英缤纷,如世外桃源,故名桃园坪。村委会驻桃园坪,辖桃园坪、楼门脚、井头、前西山头、后西山头、落业、猴山下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4.5平方公里。
  太坪:以辖区太坪圩市集去&圩&字取名。村委会驻太平圩,辖塘溪、太坪圩、塘家座、江里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5.6平方公里。
  曾家:因曾姓始居此地得名。距普满圩2公里,村委会驻曾家,辖曾家、干背塘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12.4平方公里。
  板山:此地距普满圩为7华里,系古驿道旁的一群小山,形似土堆,故名板山。村委会驻上板山,辖上板山、下板山、张家坪、油榨下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2.32平方公里。
  普满:从旧社会起就聚集在此打牌、卖物,村民都喜欢来此,故名为普满圩,去&圩&字为村名。辖中心洞、普满圩、泉水头、枫木地、丹山坊、新大姜头、老大姜头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3.8平方公里。
  下庄:村居大岭山下,系较大村庄,故名。辖老屋、下庄岭、上庄头、白毛、田尾洞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6.4平方公里。
  四、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为丘陵地貌,地势略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200~260米,最高点位于枫岗岭海拔506.9米,最低点位于双下村,海拔152米。
  2.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年均温18.2℃,1月为一年中气温最低时节,平均气温为6.4℃,7月为气温最高,平均28.9℃。无霜期年平均296天,最长达360天,最短为224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降水量1408.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65天,最多达208天,降雨集中在每年3月至8月,5月最多。太阳总辐射量为116.45千卡/cm2.年。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443.2小时,0℃以上持续期360.3天,日照率43%。冬季以西北风、东北风向为最多,夏季以偏南风为多,最大风速为18米/秒。
  3.土壤。境内土壤类型主要以水稻土、红壤、潮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31~45 mg/kg,PH值6.1~6.4,全N 1.3~1.6%,速效N 154~172mg/kg,速效P 7.3~9.2mg/kg,速效K 79~129mg/kg,容重1.06~1.25g/cm3,土壤较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4.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有煤、锰、水晶石等矿藏。主要矿产为锰矿,分布在向阳、路下坪村;向阳、大元山有少量煤。大理石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下午坪、路下坪、下庄村。
  五、区划面积
  普满乡总面积69.57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19642亩,其中水田14612亩、旱土5030亩,林地58000多亩。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4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小组。2013年撤销16个村民委员会改建为16个社区居委会,现全乡有17个社区居委会。全境东西最大距离11.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10千米,陆地58.27平方千米占83.6%,水域11.3平方千米占16.4%。
  六、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辖区总户数5293户,总人口17429人,其中男性9173人、女性8256人。2014年年末辖区总数为6796户,总人口23788人,其中农业人口21486人,农业劳动力15038人。全乡人口均为汉族,其中男性 12665人,占 53.24 %;女性11123人,占 46.76 %。14岁以下 4838人,占20.34%;15~64岁17306人,占72.75%;65岁以上1644人,占6.91%。2014年人口出生率12.2&,人口自然增长率6.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42人。
  七、经济概述
  乡经济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自明清民国时期,大部份村民靠种粮、茶叶和养殖鸡、鸭等来维持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内经济逐年发展,农业以种植水稻及茶油、甘蔗、苎麻、茶叶等经济作物为主。工商业先后办起了铁矿、锰矿、铁厂、水泥厂、水晶厂等企业,个体企业主要有石材加工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业、工业得到发展,大力发展烤烟等多种经营,1980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5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7万元、多种经营产值112万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8年工商企业实行以&承包经营&为主的企业改革,普满水泥厂等公社及村办企业先后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1989年起普满乡把发展优质烤烟作为农民增收、财政增效的重要举措,1993年被列为县农业开发重点乡。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普满水泥厂进行技改、兴建大理石厂,到2002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2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58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5348亿元,财政总收入53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50元。2010年在全乡实施&科技兴乡、生态立乡、产业富乡&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五个普满&,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2011年乘着举办全国现场会的东风,做强现代烟草农业产业,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7亿元,财政总收入1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2014年全乡上下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以农兴旅、农旅一体&发展战略,全面构建&三区同步、五园一体&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造&&农&兴之地、魅力普满&,以普满农业观光园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强势崛起,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财政总收入2045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75元。
  八、种植业
  素有嘉禾的&烟库&、&粮仓&之称,乡内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红薯、花生、玉米、烤烟、柑、桔、瓜果等作物。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鼓励农民种水稻,以一季稻为主,旱土一般种植蔬菜、红薯、花生、玉米、甘蔗及麻类等经济作物。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连遇三年自然灾害,大部份粮食作物减产。1964年推广双季稻,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全乡生产粮食5150吨、茶叶1342担、苎麻34吨、甘蔗13吨、桐油17.5担。20世纪60、70年代其间全乡大兴水利、推广杂交稻和农机应用,旱涝保收面积由1965年的6500亩提高到15000亩,全乡拥有农机具182台,生产条件大幅改善。1980年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全乡生产粮食8530吨、烤烟3100担。1985年全乡普遍实行上半年种烤烟、下半年种水稻的烟稻连作模式。2002年全乡粮食总产量突破1万吨,达1.05万吨。2011年完成土地整理4200亩、修整水渠72.9公里,在秀才岭兴建人工干预天气和自动气象观测站,大力推广农机、喷灌、诱蛾灯、精准施肥等现代科技集成应用,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2012年产粮1.2万吨,其中:稻谷7062吨、玉米3380吨、豆类549吨、薯类608吨,其它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560吨、油菜141吨、烤烟2190吨、蔬菜12964吨、茶叶35吨、水果2645吨。2014年全乡播种粮食面积2.7万亩,其中:水稻14600亩、玉米6500亩、大豆3050亩、红薯1865亩。
  烤烟:解放前就有少量的土烟种植历史,20世纪70年代后期合作社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开始有计划种植烤烟。1980年包产到户后,烤烟成为农户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烤烟种植业得到迅速发展,当年种植烤烟2000亩,产烟3100担。1985年全乡烤烟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基本达到每年种植1.4万亩的规模和水平。1990年大力推广&抑芽敏&应用,烟叶质量大幅提高,得到省农业厅和瑞士150余名专家的肯定。1994年国家、省、地烟草公司领导和美国烟草专家一行70余人,到普满乡考察烤烟生产情况。2002年全力创办&万亩优质烤烟基地&,打造&神农&烟叶品牌,被列为芙蓉王原烟供应基地。当年全乡种植烤烟1.43万亩,产烟45000担。2011年成功举办全国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一举打响&神农&牌浓香型优质烤烟品牌。2014年全乡种植烤烟1.3万亩、生产优质烤烟45000担。
  水稻:解放前由于生产条件所限,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水利条件较好的寿竹洞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大兴水利,20世纪60年代初大力推广双季稻,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1980年种植面积达1.5万亩。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上半年种植烤烟,水稻种植则以晚稻为主。2011年农业部在普满乡进行优质高产水稻连片试点,经农业部专家测产亩产达480公斤。2014年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优质稻产业,全乡播种水稻1.43万亩,其中优质稻1.2万稻。
  水果:解放前村民就有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供自家用的习惯,数量少不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政府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措施,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种植业。1994年投资68万元,在乡林场兴建一个占地300亩的果木场,大力发展水果种植。2000年向阳村陡岭脚村民因地制宜在山坡上种植西瓜,因&瓤红、汁多、味甜&而闻名。2002年观音山、下庄、大元山一带村民大量种植杨梅、冰糖柑等水果。2012年全乡种植水果4308亩,总产2645吨,其中:柑630吨、桔695吨、瓜果607吨。2014年下庄和大元山村组织贫困户种植红心柚200多亩、发展冬枣300多亩,成为了贫困人员脱贫解困的重要支持。
  九、养殖业
  乡内村民素有养殖牲猪、牛、鸡、鸭、鹅、鱼等畜禽水产习惯。解放前有农户圈养牲猪,鸡、鸭、鹅多自繁自养,新产鸡蛋、鸭蛋除自己使用外,剩余部分出售或兑换油、盐等生活必须品。养鱼则主要靠自然孵化鱼苗、自生自长、产量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鼓励牲猪养殖,1964年全乡有存栏牲猪7477头、出栏3343头。20世纪70年代,政府实行任务派购,分甲、乙、丙收购。20世纪80年代家家户户养猪,被称为村民的&存钱罐&,未期开始出现规模化养猪专业户,全乡有14家养猪专业户,年出栏生猪19000多头。20世纪90年代发展多种养殖,大元山、向阳部份村民开始在山上养殖山羊、鸡、鸭等,政府将江里水库、大塘水库承包给专业户养鱼。2009年部份村民在观音山水库发展中华鲟网箱养殖业,年产1.5吨。2011年下庄村野猪养殖基地正式投产,年出栏野猪3000多头。2014年全乡出栏牲猪30064头、牛948头、家禽223670羽、山羊1836头、鲜鱼237.2吨。
  十、林业
  境内有山林面积5.8万多亩,森林覆盖率72.4%。乔木、灌木种类多样,珍稀树有银杏、红豆杉、黄金香柳、罗汉松等。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伐木毁林、林业生态空前失衡。20世纪70年代大队兴办林场,1975年有队办林场22个、乡办林场1个。1981年山林权属划定,林业生态显著好转。21世纪以来,大搞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森林防火,通过不懈的绿化攻坚,实现了用材林、绿化林、经济林并举的立体格局。2010年引进湘南苗圃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苗木经济,目前该公司苗木基地占地面积近2000亩,有香樟1800万棵、罗汉松100万棵和邓恩桉100万棵,年产值近2000万元。2013年开展绿化&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实施荒山绿化、通道绿化工程,种植水土保持林和生态涵养林,目前共完成绿化造林面积1.6万亩,进一步优化了生态环境。
  十一、水利
  境内主要河流为芹溪(陶家河),自行廊镇桐梁桥入境,由南而北,境内河道长15.3千米,水流充沛。普满溪自方元镇元里村入境,由东至西穿越寿竹洞汇入芹溪。解放前,防汛抗旱能力较低。解放后,大力兴修水利,1953年在普满溪太坪村段动工兴建江里水库,水库总水面800多亩、库容380万方,1956年正式投入使用,一举解决了下游寿竹洞1.2万亩农田的浇灌用水。20世纪70年代境内先后修建了1座小I型水库大塘水库和麻子冲、龙虎潭、苏木套、邓子山、小家圳等5座小Ⅱ型水库,整修188口骨干山塘。1978年在芹溪调塘段动工兴建调塘水电站,是集发电、供电和防洪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工程,1980年正式投入运行,年发电量650万千瓦时。1980年全乡共有水利设施336处,渠道79条、80公里,总计蓄水量达933万方。1993年修整寿竹洞一带宽1.2米的引水渠4.2公里,改善了该区域7000多亩水田的灌溉。1996年在芹溪车业村段动工兴建观音山水库,设计库容1040万方、年发电1358万千瓦时,是一座集畜水、给水、防洪、灌溉、发电于一体的水利枢纽,2000年正式投入运营。同年,旨贝村村民集资600万元,在芹溪旨贝段修建集体企业桐木湾电站,年发电量650万千瓦时。2010年至2014年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江里水库、大塘水库和主要骨干山塘内坝除险加固、溢洪道排渍整修及防冲刷坡堤修建工程。2011年投入资金4800余万元采取&三面光&和U型槽修整灌溉渠72.9公里,全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同年,投入3400万元对调塘电站实施增容工程,新增两台1000KW发电机组。2013年投资4500万元对江里水库进行水体综合开发保护利用,成为普满农业观光园的核心景区。同年,投资3300万元在江里水库下游动工兴建江里水厂,日供水量5000吨。
  十二、工业
  解放前乡内主要以木器、竹器等小手工作坊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开办铁矿、锰矿、铁厂、水泥厂、水晶厂等企业,从业人员200多人。20世纪60年代,队、社兴办茶场、煤矿等集体企业。1979年普满水泥厂正式动工兴建,设计年产量2万吨。1980年全乡工业总产值87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1%。1988年实施&承包经营&为主的企业改革,水泥厂等企业先后发包。1991年&1995年乡内相后兴办大理石厂5家,年产花岗石、大理石石材30万平方米。1996年,引进资金780万元对普满水泥厂实施技改,年生产能力提高到5.5万吨。2000年境内向阳煤矿正式投产,后因国家政策调整和储量小、含硫高,自行关闲退出市场。2002年乡内有工业企业8家,从业人员64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5348亿元。2010年由于国家产能调整,普满水泥厂关闲。2014年境内共有工业企业1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500万元,从业人员1260人,其中:电站4家,共发电4200万度、产值1500多万元;建材企业8家,共生产红砖154万块、环保砖4500万块、石材40万平方米,产值6700多万元。
  十三、商贸服务
  旧时嘉禾至桂阳必经要道,南来北往行人多于此食宿,以普满寺为中心的集市初现雏形,附近村民喜欢聚集在此打牌、卖物。至民国期间,市场初具规模,是附近农产品、农具和生活用品的集散中心。圩日应市者近千人,多时逾2000人。主要上市物有大米、畜禽、手工制品等,五日一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在普满圩和太坪圩设有肉食品站,供销合作社、粮站,供应生产、生活资料和收购农副产品。20世纪80年代后加强市场建设,改善市场条件。2002新建农贸市场,共计摊位500多个。2014年,乡内有农贸综合市场2个,超市1家,各类商业门店300多家,从业人员1000余名,逢1.4.7日赶圩。
  十四、交通、邮电
  旧时境内冷水铺(现板贝村),是嘉禾通往桂阳驿道的必经之地,现小枫岗岭大元山、向阳一带仍有旧时石板道留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交通建设事业快速发展,1959年杨家坡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龙普路全线通车。当年,境内有公路4条、全长12公里,村道91条、总长787公里。1991年投资58万元兴修普燕公路,接通省道S322线。2002年金叶大道延伸段建成通车,连接普燕路和桂嘉高等级公路,解决了石角塘、太坪两村3000多人出行难的问题。2006年对普燕公路进行全线硬化,并改贯穿寿竹洞段为&金叶大道&。2010年金叶大道被评为&省级文明样板示范路&。2012年投入1000多万元硬化肖普路、金叶大道延伸段两条主要干道和通村公路16.6公里,交通条件大幅改善。2013年投资680万元对&金叶大道&提质改造,被誉为&湘南最美的一条乡村道路&。同年,开通了嘉禾至普满太坪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在沿线共建设18个公交车招呼站。2014年规划建设行普&生态大道&,从金叶大道曾家段对接G234国道,进一步提升普满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境内设邮电所,办理邮政、报刊发行、电报电话业务。1995年,开通程控电话业务,实现市、县电话联网,结束人工电话历史。1998年,开通寻呼机和移动电话业务。2014年有电信企业1家,邮政所1家,移动通信营业网点5家,固定电话用户1570户,移动电话用户1.7万部,互联网用户1365户。
  十五、财政
  解放战争期间,乡财政几近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财政收入逐年增加,1980年乡财政收入78.6万元,主要收入为工商税、农业税和集体企业上缴利润。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林特产税和&三提五统&,调低农业税税率,乡财政收入531.2万元。2010年因水泥厂关闲,财政收入有所下降,当年完成财政收入764.5万元。2011年通过做活现代烟草农业文章,全乡完成财政收入1200万元,实现首次突破1000万元;收购烤烟4.12万担,完成烟叶特产税859万元,收购数量创历史新高。2014年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全乡完成财政总收入2045万元,其中:国税50万、地税1338万;完成烤烟收购3.51万担、烟叶特产税1020万元。
  十六、金融保险
  乡内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家金融机构。1952年乡设信用合作社,1964年全乡各村设立信用站,90年代各村信用站撤销,统归普满信用社。1992年农村合作基金会成立,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成为乡内主要金融机构。1999年合作基金会清算撤销,同年邮政储蓄所开展储蓄业务。2007年邮政储蓄所改组为邮政储蓄银行。2014年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选,发放信用卡2100余张,年内发放小额农贷700余万元,增设BOS机20余台在各村设立金融服务站,开通农村现金交易业务,在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设立了2台ATM自动柜员机。2014年末,存款余额21314万元,贷款余额4350万元。1984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乡内设保险站代理承办本地保险业务。
  十七、医疗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医疗多为个体开业。1951年,建立区卫生所,开展防疫治病。1958年,成立跃进人民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6人,病床12张,院下设22个大队卫生所。1969年,大队兴办农村合作医疗,由社员筹集基金,享受医疗优待,1980年停办。1984年,公社卫生院改称乡卫生院。2014年,有乡级卫生机构1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8个,个体药店4个。现有专业医疗人员24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8人,有病床24张,固定资产总值580万元。2014年末,社诊1.23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2.2%。
  十八、教育文体
  新中国成立后,广泛扫盲、文化补习、大兴村片小学。1980年有中学1所、小学44所,在校学生3284名。1985年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2005年,国家实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014年,境内有初中1所,在校学生327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8所,有在校学生1236人,专任教师57人;有民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8人,专任教师3人。幼儿入园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乡内设有文化站1个,村级及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18个,各类文化专业户6户,各类图书室和农家书屋18个,藏书3.8万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傀戏传承人2人。广播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5400多户,入户率达92%。境内有学校体育场8个,看台设座椅870张,有14个村安装了各类健身器材;有腰鼓队、龙狮队、广场舞队、篮球队等各类文艺体育团体29个,成员628人。
  十九、镇村建设
  明、清、民国时期,境内只有几家小商贩、商铺,农房多为砖瓦房,贫困户为低矮窄小土砖房,山区贫困户多为土夯墙或土砖墙,屋盖杉木皮或茅草,无房者,借居或寄居祠堂、庙宇、路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镇逐渐以党、政机关所在地为中心规划发展。2000年,编制《普满乡()总体规划》。2012年,对全乡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编制《普满乡域()总体规划》,确定了普满乡未来20年小城镇建设发展范围和方向。201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65亿元,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镇区&八个一&工程和农村社区&十有&建设,以金叶大道为示范带,全乡兴建主题广场1个、小游园18个、规范化商贸市场1个、政务超市1个,17个村全面完成村改社区建设,硬化通村公路23.8公里,实现镇村建设大提质。实施亮化工程,加快农村路灯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1200余盏,解决全乡公共区域和道路照明问题,安装路灯2300余盏,实现村庄亮化全覆盖。实施净化工程,统一配有专职保洁员,垃圾分类桶框,修建垃圾池,实行集中清运,石角塘成功升级为&省级卫生村&;兴建垃圾转运场,按照 &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转运县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实施绿化工程,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开展镇区、通道、水系、山头、村庄等绿化。实施美化工程,围绕沿街建筑立面改造41000多m2、加快镇区街道提质改造,加快旧村改造步伐,拆除各类废旧房屋、杂房、猪栏、旱厕20余万平方。实施序化工程,规范村民建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模式的要求,完成全乡40个村庄规划。
  二十、社会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重视对困难群众的综合援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改革医疗保健体系,全面深化改革、缩小贫富差别、化解社会矛盾、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2009年启动贫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有273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2007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1.9万人,参合率为85%。2009年修建乡敬老院,15名五保老人入住集中供养。2012年,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老年人2987人,同年启动高龄生活补贴,全乡427名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纳入补贴对象,发放资金29.2万元。2013年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实行集中供养和政府购买服务并存的方式,保障老年人生活,并对全乡1864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乘公交车免费。2014年,全乡110名五保人员和孤儿全部落实供养政策,其中13人入住乡敬老院集中供养;2.2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2.2%,有2.4万人次门诊、住院医疗得到补偿金678.7万元;有128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领取低保资金146万元;3084人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养老金277.56万元。
  二十一、人民生活
  解放前,社会生产力低下,战争和自然灾害频繁,苛捐杂税繁多,号称粮仓的普满,一日三餐均喝&糠麻糊&充饥。解放后,人民群众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政府带领全乡人民大兴水利,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人民生活逐渐改善。至1953年,&吃饭&问题初步解决,部分无房少房户建起了新房。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居民生活质量整体较低。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2002年人平纯收入3950元。2006年免征农村一切税费,农民享受各种惠农补贴。2007年境内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实行低保,贫困家庭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政府财政拨出专款为残疾人购买养老保险;危房改造家庭得到政府补助,残疾人创业能获得政府扶持,残疾人市场摆摊享受摊位优惠;列入统筹范围的新建住宅政府给予补助等惠民政策。2014年全乡人平纯收入8175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二十二、历史人物
  雷忠(),字霆均,普满乡茶坞村人,黄埔军校第6期学员。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任军委会游击第一支队少将司令官,并多次立功。会战失利后,率部队突围转移于皖北一带活动继续抗战,1938年4月任皖北军事联络委员兼游击副总指挥。1938年10月在霍邱一线与敌作战的过程中,壮烈牺牲,以身殉国。时年38岁。
  雷纯勇(1956年&),普满乡雷家村人, 1978年11月参加工作,197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历任中共郴州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市政府副巡视员等职,现任郴州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雷渊利(1953年&),普满乡雷家村人,大学文化。原任郴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5年6月,因涉嫌受贿犯罪被免去职务。
  雷井杏 (1950年&),普满乡茶坞村人。1971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县长助理,副县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2000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唐号仔(1923年&),普满乡下午坪村人。1943年2月入伍,国民革命军73军77师283团迫击炮连战士。在常德石门、广西等地多次参加抗日战争,并先后多次受伤。
  刘五星(1956年&1979年),普满乡下庄老屋村人,1977年3月入伍,54210部队战士,中共党员,1979年3月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光荣牺牲,终年23岁,追记三等功。
  雷石柱(1958年&1979年),普满乡干背塘村人。1979年1月入伍。53249部队战士,1979年3月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光荣牺牲,时年21岁。追记三等功。
  二十三、名胜古迹
  观音庵。位于嘉禾县普满乡境内的象鼻山北麓,芹溪水南岸,距桂嘉高等级公路约9公里,距县城30公里。始建于明洪武二年,至今已有630余年,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坐达四百多年之久的贺佛遗体原像,端坐神龛,俨然若生,人称十分灵验。观音庵是嘉禾县乃至周边县、市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一直以来,观音山庙禅钟常鸣,香客盈门,香火不断,被誉为&观音福地&。山中有水域面积达1600亩、库容1040万方的观音山水库。观音山景区群山环绕、林密竹茂,峭壁清泉如涉,四季不涸,是理想的休闲、避暑、游乐之地。
  刘氏宗祠:位于普满乡路下坪村,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初建于明永乐年间,后因前厅一石柱断裂,前厅倒塌,重修于清道光年间,建筑面积836平方米,砖木结构,由戏台、中堂、神堂、厢房组成,前后三进,为典型明清建筑,祠堂内12根石柱上镌刻的六副不同字体、不同内容的对联尤为珍贵。宗祠内其它石刻、文字、彩绘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银鹭湖(江里水库):位于江里村,距桂嘉高等级公路2公里,水域面积800亩、库容380万方,是普满农业观光园的核心景区。周边草木繁茂、景色怡人,长期来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上万只白鹭在此繁养生息,或滑翔于水面、或觅食于田间、或嬉戏于枝头,是为鹭的天堂。2013年投资4500万元按照照旅游景区的标准进行水体综合开发利用,游道、宾馆、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农庄等设施一应具全,是休闲、旅游、观光、垂钓、集会的理想场所。
  千年古柏:位于路下坪村水井旁,6株古柏相依而长,树龄最小的653年、最大的1026年,树径均达1米以上,树冠苍翠。树旁为古时官道,树下设有青条石凳,供路人休憩,相传为明洪武年间设置,石凳上的一个个印记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调塘瀑布:位于调塘村,为全县地势最低点。地势高的普满溪在此处汇入芹溪,落差达10多米,是而形成一个天然的瀑布,尤如一条白练挂于绿毯之中,声如雷鸣、水花飞溅,水雾蒙蒙、晴日则可观虹拱于其间。
  秀才岭:位于银鹭湖边,岭上建有自动气象观测和人工干预天气作业站、观景台等设施,站在观景台上寿竹洞和银鹭湖风光尽收眼底,夏看万亩烟海、秋观千顷稻浪,集观光、科普于一体。
  石板古道:位于枫岗岭,建设年代不可考,是旧时嘉禾通往桂阳的驿道,路面铺大青石,蜿蜒起伏穿行入山间,或穿行于山脊、或穿越山涧,是寻古探幽的好景观。
  雷家祠堂:位于雷家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祠堂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前后三进,由戏台、露天坪、厢房、中厅和神堂组成。是集祭祖、议事、宗教、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场所,功能齐全,结构简洁,规模宏大,各类装饰简单朴实,线条清晰,具有鲜明的湘南文化特色。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四、名优特产
  &神农&牌浓香型烤烟:普满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加上成熟的种植工艺,境内所产烤烟颜色金黄,醇化性好,久储不退色,味醇和,燃烧性能好,先后被&芙蓉王&、&和天下&等多个大品牌定为原烟供应基地,2011年在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现场会上一举打响&神农& 牌浓香型烤烟品牌。&神农&牌浓香型烤烟是湘南烤烟乃至全国烤烟的代表,以&香气浓郁,味道醇和&享誉国内。
  野生天鹅菌:又名红汁乳菇,味道比较好。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经实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主要产于向阳、大元山、下庄等村的松树林下,一般生产期为初夏至秋季。2013年,与湖南林科院合作,进行人工增产获得成功。
  寿竹洞生态米:上半年种烟、下半年种稻,在栽种稻米的过程中,使用天然生态的栽种方式和方法。所使用的肥料就是上半年的烟杆沤肥,不再施加化肥,而且烟杆沤肥具有天然的杀灭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功效,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没有任何的污染。具有无公害、营养高、口感好、方便实用等特点,被定为省军供粮基地。
  二十五、重大事件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在&禾仓堡&置嘉禾县,设东贵贤乡,普满乡区划起始。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部队经桂阳县元里村进入普满乡太坪、石角塘等村开展革命和宣传工作,并将司令部设在石角塘村。
  1945年1月,一股日寇残部侵入普满乡牛婆井、曾家、干贝塘等地,普满乡军民奋力抗击。
  1958年4月,普满、板贝2乡合并,成立跃进人民公社;同年12月成立普满人民公社。
  1959年,杨家坡大桥正式竣工通车,打通了陶家河两岸的通道。
  1978年,调塘水电站动工兴建。设计装机容量2000KW,年发电量650万千瓦时,1980年正式投入运行。
  1979年,普满水泥厂(嘉禾县第二水泥厂)正式动工兴建。
  1984年3月,撤普满人民公社,建普满乡人民政府。
  日,普满乡曾家、干贝塘、雷家、板贝4村的曾雷两姓群众,因水利纠纷发生宗派械斗。死亡3人、受伤40人,烧毁住房337间,损失稻谷2.3万公斤,炸毁部分水电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达80余万元。
  日,省农业厅和瑞士150余名专家到普满乡考察优质烟开发及&抑芽敏&烟田应用示范。
  日,国家、省、地烟草公司领导和美国烟草专家一行70余人,到普满乡考察烤烟生产情况。
  1995年,普满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日,观音山水库电站动工兴建。规划设计总库容1040万方,灌溉农田面积1060多公顷,年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2000年4月竣工,2002年并网发电。
  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储波到普满视察烤烟工作情况。
  2002年5月,路下坪村刘氏宗祠被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全国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在普满乡召开。
  2012年,被授予&全国现代现草农业示范基地&和&全国万亩优质高产水稻连片示范区&。
  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
  2013年9月,普满农业观光园正式动工兴建,规划覆盖普满乡全域,前期计划投资2.76亿元,突出&五彩田园、万亩农庄&的主题,倾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省内一流的农业观光园。
  2014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郴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集中示范区&, 为全市探索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方式转变,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2014年8月,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
  日,嘉禾县首届乡村休闲旅游文化节在普满农业观光园江里水库核心景区开幕。
[作者:胡石金]
[编辑:雷大春]
朱建华党委副书记、乡长 邝武斌&
  普满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东、南、北三面均与桂阳县交界,西与肖家镇接壤,西南与行廊镇相邻。乡政府驻普满村中心洞,辖16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2010年末总人口23788人。
  全乡总面积69.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5公顷。乡经济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水利、水能资源丰富。农产品以稻谷、烤烟、木材为主,素有“嘉禾粮仓”之称,是县内最大的烤烟生产基地。2011年,成功建设精准农业示范园项目
嘉禾县委外宣办 嘉禾县人民政府新闻中心 嘉禾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C) www.Jiah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嘉禾(红网嘉禾、新闻网)湘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枞菌人工种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