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a尾巴: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带有polyA尾巴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真核mrna通过polyA聚合酶形成polya尾巴其过程需要什么因子参加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RNA上的AAUAAA序列以及一系列加尾因子的参加详情可以参考百度词条《polyA》下面是摘抄的过程:  1,切割及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CPSF)及切割活化因子(CstF)两个蛋白质复合物会开始与末端的RNA聚合酶Ⅱ结合.  2,当RNA聚合酶Ⅱ前进时经过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的CPSF,及CstF转移至新的mRNA前体,CPSF会与AAUAAA序列结合,而CstF会与其后3的GU序列或充满U的序列结合.  4,CPSF及CstF会在约AAUAAA序列后35个核苷启动切割.多聚腺苷酸聚合酶(PAP)会立即展开编写多聚腺苷酸尾.细胞核内的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PABPN1)会立即与新的多聚腺苷酸序列结合.  5,CPSF会开始游离,而PAP会继续多聚腺苷酸化及编写约50-250个核苷(视乎生物的品种)的腺苷尾.PABPN1会成为一种分子尺,界定多聚腺苷酸化何时停止.PAP会开始游离,及PABPN1继续维持结合状态.连同5'端帽,这相信是可以帮助mRNA运离细胞核.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生物秀人才网[Job.bbioo.com]
打造生物医药领域人才求职与企业招聘的专业平台
欢迎加入最专业的生命科学交流社区,结交业内好友,体验更多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能量生成的场所,还参与脂肪酸的合成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多年来的研究发现线粒体有其自己的一套遗传控制系统,同时也受到细胞染色体DNA的控制。下面阐述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以及线粒体DNA上的特点。
  mtDNA与质粒DNA一样,也是双链的超螺旋环状分子(原生动物中的草履虫及四膜虫的mtDNA是双链线性分子。碱基的组成也是A.T.G和C。mtDNA的分子量多在1×106--200×106之间,一般来说,动物mtDNA较小,约为10×106,植物的mtDNA较大,约为70-200×106。mtDNA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可以是θ型复制,或滚环复制。另一种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所谓mtDNA的D环复制,即二条DNA链不同时开始复制,而是一条在前,一条在后,因而在复制进行中生成D环。
线粒体基因组
  线粒体是生物氧化的场所,呼吸链中的某些蛋白质或酶的编码基因就在mtDNA上。线粒体还能独立合成一些蛋白质,因为线粒体有自己的rRNA,tRNA,核糖体等可以用以表达自己的基因。
  现在已知线粒体的基因组至少含有如下基因。
  tRNA基因:在啤酒酵母mtDNA中有24个tRNA基因,粗链孢霉菌的mtDNA中有40个tRNA基因,而人类mtDNA中有22个tRNA基因。
  rRNA基因:在人类mtDNA中有一个拷贝的16S及12SrRNA基因。
  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有七个亚基,其中三个亚基mtDNA编码,四个亚基由细胞核DNA编码。
  ATP酶基因:ATP酶分子量为340KD,含有十个亚基,其中四个由mtDNA编码。
  细胞色素还原酶(b,c复制物)基因:此酶有七个亚基,基中一个由mtDNA编码。
  另外,还有一些抗药性基因也在mtDNA上。
  下图是哺乳动物mtDNA的基因组图谱,它是全长约1650bp的环状分子。基因图分为两部分,外环表示从重链(H链)上转录的基因,内环表示从轻链(L链)上转录的基因。可以看到从H链上转录的基因包括12S和16SrRNA基因,以及12条多肽链的基因。这12条多肽链包括3个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亚基(CoⅠ,CoⅡ,CoⅢ),2个ATP酶的亚基(ATPase6,8),一个细胞色素b的亚基(cytb),ND1-5编码呼吸链中NADH脱氢酶的6个亚基。URF6由L链所编码,该蛋白质功能尚不清楚。tRNA的基因分散在编码rRNA和多肽链的顺序之间或L链上,分别用其所携带的氨基酸表示。
  与酵母mtDNA相比较,哺乳动物mtDNA的利用率较高,除与DNA复制起始有关的区域D环(D-loop)外,整个mtDNA基因组上基因之间无间隔区(spacer),基因中亦无内含子,甚至有基因重叠现象。另外,人mtDNA只有一个启动子位于不编码的D环上,转录从此开始,基本上沿顺时针合成一条多基因的RNA分子。在这多基因的前体RNA分子中,除有rRNA和各种蛋白质的编码顺序外,还有tRNA分散在rRNA和编码蛋白质的顺序之间。据认为,这些tRNA序列可作为核酸酶切割RNA前体的识别信息,使其在tRNA两端把RNA前体切开。这样,附近的tRNA、rRNA和mRNA即自然分开,经进一步加工成为成熟的rRNA、tRNA和mRNA分子。mRNA上的polyA尾是在其前体与tRNA分开通过加polyA加上去的。
线粒体的密码系统
  在蛋白质合成时,mRNA上的密码和tRNA上的反密码是对应的。已知道20种氨基酸有61种对应的密码子,按照摆动学说(wobble hypothesis),最少需要32种tRNA才能完全识别mRNA中的61个密码子。但在线粒体中,tRNA的种类显然小于此数(如人的mtmRNA只有22种),而且,已有实验证明,无细胞质tRNA进入线粒体参与其蛋白质的过程。这些事实表明在线粒体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密码系统与通用的密码系统不一样。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哺乳动物mtDNA的遗传密码与通用的遗传密码有以下区别:
  1.UGA不是终止信号,而是色氨酸的密码。因此,线粒体tRNAtrp可以识别UGG和UGA两个密码子。
  2.多肽内部的甲硫氨酸由AUG和AUA两个密码子编码;而起始甲硫氨酸由AUG,AUA,AUU和AUC四个密码子编码。
  3.AGA,AGG不是精氨酸的密码子,而是终止密码子,因而,在线粒体密码系统中的4个终止密码子(UAA,UAG,AGA,AGG)。
  在线粒体的tRNA的反密码子方面,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1.由于密码子简并性(degeneracy),如果密码子前两位碱基一样,则最后一位(3'位)的碱基无论是嘌呤(A,G)或嘧啶(C,T),这样组成的密码子都编码同一样氨基酸。对于这样的密码子,mttRNA的反密码子5'摆动位上的核苷酸如果为U,则可以与上述密码子3'位的4种核苷酸配对,因而,一个tRNA可以识别4种密码子。但是,如果密码子3'位于嘌呤碱基组成的密码子与由嘧啶碱基组成的密码子编码不同的氨基酸,这时,mttRNA反密码子上5'位的U经过修饰识别3'位由嘌呤碱基组成的密码子,而不再识别3'位由嘧啶碱基组成的密码子,这样,便可以防止错误翻译的发生。
  2.mttRNA在结构上与细胞质tRNA也有区别。如GTφCRA(R代表嘌呤)序列在大多数mttRNA中不存在。D环和TφC环中一些保守的核苷酸也发生了变化。最突出的是tRNASer的结构,该tRNA缺乏D臂。这些结构上的差异表明mttRNA三维结构以及与mt核糖体的作用方式与细胞质tRNA不一样。
线粒体DNA的双重遗传控制
  线粒体除具有DNA外,还有自己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如tRNA ,tRNA,核糖体等。这些成份与细胞质的相应组份不同,而与细菌的比较相似。此外,mtDNA的复制和转录都是自己的聚合酶来完成的。mtRNA聚合酶只是一条简单的多肽链,这也与真核细胞的酶不同,而且此细菌酶对原核细胞转录酶抑制剂利福平敏感。蛋白质合成时,线粒体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合成也受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如氯霉素,链霉素的抑制。这些情况说明线粒体的许多组份是自主的,不受细胞核的控制,而且在许多方面与原核生物的相似。
  另一特点是参与呼吸链的一些酶成份是受双重遗传控制的,即部份亚基为细胞核基因所编码,另一些亚基则是mtDNA编码的。根据线粒体的这些特点Margulis提出了线粒形成的内共生学说(endosymbio-nttheory)。在进化过程中原始的厌气细菌吞噬了原核生物(如细菌,蓝绿澡等)形成共生关系。寄生为共生者提供营养和保护,共生者为寄主提供能量生成系统。最终,共生者演化成细胞的组成成份──线粒体。
签到天数: 47 天[LV.5]常住居民I
生物秀举人
生物秀人才网[Job.bbioo.com]
打造生物医药领域人才求职与企业招聘的专业平台
好东西,学习了
签到天数: 12 天[LV.3]偶尔看看II
生物秀人才网[Job.bbioo.com]
打造生物医药领域人才求职与企业招聘的专业平台
实时荧光定量PCR出现很多乱峰,求大神们帮电泳单引物跑出来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电泳单引晒动图——活体细胞4D成像新手段,细胞筛选美开发细菌制造生物燃料技术你还在搬砖吗
12345678910
wx_非凡人_lDsv9大叔级摄影爱好者,喜欢分享murongxiaoxiao积极有责任心,热心公益事业绝对零度红米达人,爱拍照的北京女孩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二 核小体:核小体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DNA和蛋白质构成的紧密结构形式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组成染色质丝,是细胞核染色体主要存在形式。 内含子/外显子:在初始转录产物mRNA加工产生成熟mRNA时,被切除的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在成熟的mRNA或蛋白质中存在的相应序列称为外显子 正超螺旋:两股以右旋方向缠绕的螺旋,在外力往紧缠的方向捻转时,会产生一个左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力捻转造成的胁变。这样形成的螺旋为正超螺旋。
负超螺旋:两股以右旋方向缠绕的螺旋在外力向松缠的方向捻转时,产生一个右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力捻转造成的胁迫。这样形成的超螺旋为负超螺旋。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亲代DNA的两条链解开,每条链作为新链的模板,从而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一个子代DNA分子包含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 复制叉一个正在复制的DNA双螺旋分子复制处解链呈Y形的部位。 滚环复制DNA复制的一种方式。复制叉沿着环状模板链滚动,每一轮新合成的一圈DNA链取代上一轮合成的DNA链,由此产生线状多联体DNA分子。 校正作用有些基因在突变过程中丢失的遗传信息可能通过RNA的编辑得以恢复 ARS酵母细胞基因组中能够充当复制起始位点的DNA序列。能够支持质粒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独立复制。 转座子具有完整转座元件的功能特征并能携带内外源基因组片段
(1)DNA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DNA的二级结构: 是指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中单链与双链、双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三链或四链结构。 (2)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只有一个复制起点。有操纵子结构。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是单拷贝的,但rRNA基因往往是多拷贝的。非编码的DNA所占比例很少,类似病毒基因组。基因组DNA具有多调控区。与真核生物类似,具有可移动的DNA序列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1.基因组较庞大:2.大量重复顺序3.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4. 转录产物是单顺反子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7.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8.具有端粒结构 3) 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DNA 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链接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 子代DNA分子 其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4) DNA复制精确性的分子机理;
1.严格的碱基配对 2.DNA聚合酶对碱基的选择 3.DNA聚合酶的校读功能 4.修复(错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直接修复、SOS)
三 转录:以DNA的碱基序列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RNA分子的过程。 模板链:DNA复制或转录时作为模板指导新核苷酸链合成的DNA链。 多顺反子:编码多条多肽链的顺反子。 5’帽:真核生物mRNA的5'端有特殊的帽子(cap)结构。它由甲基化鸟苷酸经焦磷酸与mRNA的5'末端核苷酸相连,形成5',5'-三磷酸连接(5',5'-triphosphate linkage)。 3’polyA尾巴:通常位于mRNA上的150-200个腺苷酸残基(又称为特殊的尾巴结构)。 UTR(Untranslated Regions)即非翻译区,是信使RNA(mRNA)分子两端的非编码片段。
5'-UTR:从mRNA起点的甲基化鸟嘌呤核苷酸帽延伸至AUG起始密码子,3'-UTR从编码区末端的终止密码子延伸至多聚A尾巴(Poly-A)的末端。 启动子:决定RNA聚合酶转录起始位点的DNA序列。 原核-10区(Pribnow box)和-35区(Sexfama box:原核生物基因的-10区含保守的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TATAAT”(Pribnow box或-10序列),-35区含TTGACA共有序列. -35序列(Sexfama box)与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特异识别有关, -10区富含A-T对,利于DNA局部解链, -10与-35之间的距离明显影响转录速率。 TATA box(Goldberg-Hogness box):在起始位点+1上游约20-30bp处, TATA盒结合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起始.动物和低等真核中的一致序列为TATA(A/T)A; CAAT box:约在启动子的-80处,动物和低等真核中的一致序列为GC(T/C)CAATCT; 增强子:增强基因启动子工作效率的顺式作用序列,能够在相对于启动子的任何方向和任何位置(上游或下游)上都发挥作用。 RNA的剪接从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 变位剪接:许多基因可进行可变剪接将不同的内含子切除,外显子和内含子均可选择地被切除或保留而产生不同mRNA分子并具有特殊功能。 核酶: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核糖核酸 RNA编辑:是RNA分子上一种转录后修饰现象,包括插入、缺失或核苷酸的替换 思考题:
(1)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
1) 半衰期短:转录与翻译同步,翻译没有完成可能mRNA 5’端就开始降解;
2) 多顺反子形式:操纵子-功能相关的几个基因一起转录为一条mRNA分子; 3) 无5’帽结构,3’没有或很短polyA尾巴 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 mRNA前体长5-10倍以上,加工为成熟mRNA的结构与DNA序列有差异: 1) 5’端存在帽结构2) 3’端polyA尾巴
真核细胞mRNA结构为:5’cap-5’UTR-coding region-3’UTR-polyA tail,病毒mRNA亦是单顺反子结构。UTR为DNA转录没有加工的不翻译区。
2)RNA转录的基本过程及加工方式 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及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1.模板识别阶段主要指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转录起始前,启动子附近的DNA双链分开形成转录泡以促使底物核糖核苷酸与模板DNA的碱基配对。 2、转录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3、转录起始后直到形成9个核苷酸短链是通过启动子阶段,通过启动子的时间越短,该基因转录起始的频率也越高。 4、RNA聚合酶离开启动子,沿DNA链移动并使新生RNA链不断伸长的过程就是转录的延伸。 5、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RNA聚合酶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RNA-DNA杂合物分离,这就是转录的终止。 加工方式:切除内含子(剪接)、加帽、加尾等,以及甲基化、巯基化、异戊烯化、假尿苷形成. 3)列举几个RNA转录的顺式作用元件(如TATA box)及其作用方式 INR: 转录起始+1上游邻近序列, 确定真正的起始位点, 一致序列为PyAPyTCPyPyPy(HIV-1、ML病毒); TATA box:在起始位点+1上游约20-30bp处, TATA盒结合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起始.动物和低等真核中的一致序列为TATA(A/T)A;
四名词解释 移码突变:在基因编码区,核苷酸插入或缺失导致三联体密码子阅读方式的改变,从而使该基因的相应编码序列发生改变。 简并密码:一种氨基酸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具有简并性的密码子就叫作简并密码子。 第二密码系统:结合不同氨基酸的不同tRNA结构被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蛋白质翻译后残基的修饰及多肽的折叠方式 氨基酸活化:由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其对应tRNA结合形成氨酰-tRNA 多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结合在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的一簇正在合成肽链的核糖体。每个核糖体可以独立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 信号肽: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一段20~30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段。将分泌蛋白引导进入内质网,同时这个肽段被切除。 蛋白质的折叠
许多蛋白或多或少的折叠为其最终的三维形状。半胱氨酸间形成的二硫键(―S―S―)可稳定多肽链的排布。多肽链的折叠由其氨基酸顺序决定而不是随机折叠为多种形式,折叠的动力学过程非常迅速(1s),肽链先产生二级结构如?螺旋和?平面,而后通过疏水区段的堆积连系为“熔球”(molten globule)状态,然后氢键和疏水互作形成域及亚域并进行对接(docking)-扩散-碰撞,成为最终折叠状态。 分子伴侣: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质以及细胞器中可协助新生肽链正确折叠的一类蛋白质。
简答题-1)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机制;
机制:1.氨基酸的活化;2.翻译的起始;3.肽键的生成;4.肽链的终止;5.蛋白质前体的加工;6.蛋白质的折叠;7.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遗传密码的破译及其特征;
破译:以均聚物,随机共聚物和特定序列的共聚物为模板指导多肽的合成;2.核糖体结合技术。 特征:1.密码的连续性;2.密码的简并性;3.密码的通用性与特殊性4;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
原核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的组成与结构; 原核生物核糖体的组成:由50S和30S大小亚基组成,大亚基含23S rRNA、5S rRNA和蛋白质,小亚基含16S rRNA和蛋白质。 真核生物核糖体的组成:由60S和40S大小亚基组成,大亚基为28S、5.8S和5S rRNA,小亚基为18S rRNA,及多种蛋白质.
蛋白质合成后转运的分子机制。 1.线粒体蛋白质的跨膜运输:(通过线粒体膜的蛋白质是在合成以后再运转的。这个过程有如下特征:①通过线粒体膜的蛋白质在运转之前大多数以前体形式存在,它由成熟蛋白质和N端延伸出的一段前导肽(leader peptide)共同组成。 ②蛋白质通过线粒体内膜的运转是一种需能过程;③蛋白质通过线粒体膜运转时,首先由外膜上的Tom受体复合蛋白识别与Hsp70或MSF等分子伴侣相结合的待运转多肽,通过Tom和Tim组成的膜通道进入线粒体内腔。) 2.叶绿体蛋白质的跨膜运输:(叶绿体定位信号肽一般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决定该蛋白质能否进入叶绿体基质,第二部分决定该蛋白能否进入类囊体。在这一模型中,蛋白质运转是在翻译后进行的,在运转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五 名词解释 限制性内切酶: 一种在特殊核甘酸序列处水解双链DNA的内切酶。Ⅰ型限制性内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 粘性末端与平末端:限制酶的切口不都是一长一短的, 一长一短的叫黏性末端,一样长的叫平末端. 克隆:一个共同前体通过无性繁殖而形成的一群基因结构相同的细胞或个体。对于基因克隆,则指一个基因反复扩增后产生的多个拷贝。 基因组文库:含一种生物体的全部基因组DNA片段的克隆群。 α互补:Lac Z′基因编码的α肽链与失去了正常氨基端的β半乳糖苷酶突变体互补,这种现象称为α互补。 蓝白斑筛选:蓝白斑筛选是一种基因工程常用的重组菌筛选方法。设计适用于蓝白斑筛选的基因工程菌为β-半乳糖苷酶缺陷型菌株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复性)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
SNP:是指在基因组上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形成的遗传标记,其数量很多,多态性丰富。 蛋白质组:基因组所编码的全部蛋白质成分。 一抗与二抗:第一抗体就是能和非抗体性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种类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第二抗体是能和抗体结合,即抗体的抗体,其主要作用是检测抗体的存在,放大一抗的信号。 双向电泳:是等电聚焦电泳和SDS-PAGE的组合,即先进行等电聚焦电泳(按照pI分离),然后再进行SDS-PAGE(按照分子大小),经染色得到的电泳图是个二维分布的蛋白质图。
简答题 1)重组DNA的基本操作技术(DNA片段切割-载体连接-转化-筛选);
DNA分子的切割与连接、核酸分子杂交、凝胶电泳、细胞转化、核酸序列分析以及基因的人工合成、定点突变和PCR扩增等。
2)PCR原理及其应用; 原理:利用两个与DNA片段的两端互补的反向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变性-退火-聚合”循环获得大量的DNA模板特异扩增片段。 应用:1、基因组克隆 2、反向PCR与染色体步移 3、RT-PCR与RNA分析
4、基因的体外诱变与突变的检测 5、基因组的比较研究(RAPD)
3)水平浸泡式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与方法。 琼脂糖是从海藻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线状高聚物,基本结构为 D-半乳糖和3,6-脱水-L-半乳糖苷单位的多聚糖,琼脂糖凝胶在电场作用下根据其浓度产生的分子筛效应及DNA分子的电荷、大小对DNA分子进行分离,DNA分子电泳迁移速率还受到DNA构象、电压、电场方向、碱基组成、染料嵌入、电泳温度和电泳缓冲液组成等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用于分离不同大小DNA片段 (分辨率)。脉冲场(交变电场)电泳可以分辨较大的DNA片段。
六FISH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被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与所用的核酸探针是同源互补的,二者经变性-退火-复性,即可形成靶DNA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 定点突变:通过突变DNA特定位点改变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了解突变蛋白质的功能改变。 反向遗传学:通过DNA重组等技术有目的地、精确定位地改造改造基因的精细结构以确定这些变化对表型性状的直接影响。由于这一认知路线与经典遗传学刚好相反,故将这个新的领域作为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称为反向遗传学。 基因敲除:将细胞基因组中某基因去除或使基因失去活性的方法。常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目的基因,观察生物或细胞的表型变化,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 酵母双杂交系统:将待研究的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克隆到酵母表达质粒的转录激活因子(如GAL4等)的DNA结合结构域基因和GAL4激活结构域基因,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从表达产物分析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系统。
RNAi(RNA干扰):与靶基因同源的双链RNA诱导的特异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 基因芯片:固定有寡核苷酸、基因组DNA或互补DNA等的生物芯片。利用这类芯片与标记的生物样品进行杂交,可对样品的基因表达谱生物信息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简答题: 1、列举两种分析基因表达谱的技术(基因芯片、EST分析)? 2、基因敲除(同源重组、插入失活)与基因沉默(RNAi)作用方式的异同?
七 负调控:调节蛋白的存在阻遏基因的转录,如乳糖操纵子在无乳糖的诱导作用时是受到阻遏蛋白的负调控。色氨酸合成亦受到阻遏负调控(过量色氨酸抑制其本身合成)。 正调控:调节蛋白的存在促进了基因的转录, 如分解代谢物结合蛋白CAP (cAMP结合蛋白, 或CRP-由Crp基因编码), 可结合lac,gal,ara启动子, 为正调控因子促进RNA聚合酶的结3端polyA的尾巴有什么应用?_百度知道
3端polyA的尾巴有什么应用?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所能想到的,有三个方面:\r\n1.影响翻译\r\n5′端帽子和3′端polyA能够协同地调节mRNA的翻译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真核生物翻译起始过程中,polyA被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PABP)所结合,通过PABP影响翻译。 \r\n2.影响mRNA稳定性\r\n这个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polyA的存在于长短影响到mRNA的稳定性。\r\n3.mRNA出核所必须的元件\r\n出核受体复合物(TREX)可以与polyA结合,引导mRNA出核。
采纳率:6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polya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粒体基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