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改号软件

> 正文   
网上惊现改号软件 熟人来电也要小心被骗(图)
  手机显示是好友来电,不过这串熟悉的号码可能并非真是好友打来。通过改号软件任何号码都可以被随意更改,因此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侵害消费者权益及实施诈骗行为,近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各地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改号软件”的行为。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在一些应用平台上仍能找到这种改号软件,因其操作简便、无法查找原号码等特点,具有极强的欺骗性。
  网上仍有“改号软件”
  由于“改号软件”所具有的任意更改显示号码、无法查找呼叫原号码、隐蔽性强的特点,利用其侵害消费者权益以及实施诈骗的案例频出,因此7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各地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销售 “改号软件”等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违法行为。昨日,记者搜索一些手机应用平台时看到仍有诸如 “改号王X”、“改号XX通”等手机改号软件,且软件发布方仍在提供免费下载服务。
  电话号码说改就改
  点开其中的一款改号软件,记者发现这些软件虽然都提供免费下载服务,但想要实际使用还需要充值注册。按照图片上的说明显示在充值成功后根据页面操作提示,输入想要显示的手机号码,在呼叫对方时,对方来电显示便可变成你想要显示的号码。几经辗转记者与一家改号软件的销售商取得联系,交谈之后店主表示如果对软件的效果有疑问可以先进行一次试用,按照店主提示记者将手机号码发给店主,3分钟后记者同事的手机响起,显示的手机号码正是记者之前给店主的号码,而此时记者的手机并没有拨打任何电话。诸如110、120一类的公共应急电话是否也可以通过改号软件进行修改?对此店主并没有否认。
  违法使用或担刑责
  记者随后将此事反映到青岛市工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会就此事进行调查。大成律师事务所王文涛律师认为,在工商部门已经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软件销售商依然将软件违规挂在平台上供用户下载以谋利,这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如果任由用户随意下载,被其中一些不法分子用于违法犯罪行为,对公众信息和财产安全构成危害的,不光是软件用户,软件销售商开发商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违法犯罪的情节特别严重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07-11·
05-22·
04-13·
03-07·
11-08·
10-22·
10-22·
10-21·
10-08·
08-16·
07-13·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手机号改成火车站客服号 用了改号软件骗了旅客数十万元 07:07:39
今年7月份,余杭警方接到多起报警,不少人因为在网上退火车票结果被骗了。
日前,警方抓到了犯罪嫌疑人万某。万某说,他们通过改号软件将自己的手机号改为火车站的客服号,并在互联网上多个搜索引擎广告推广,万某等人的工作就是每天接听电话,一有人打电话来就实施诈骗。
如果受害人打电话要订票,他们就告知对方卡号让对方转账购票款;如果受害人要求退票,就让受害人把卡里的钱都转到他们的卡上,实施诈骗。有时一天下来能骗得数万元。从去年7月份开始,该团伙已经骗得金额数十万元。
目前,万某等三人(均为海南籍)涉嫌诈骗罪被余杭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国庆节将至,电话网络订退票,一定要到铁道部发布的正规网站或官方客服12306查询并购退票。来源:每日商报&&&&作者:记者 张玎 通讯员 周德峰&&&&编辑:郑海云&&&&
我也来说两句: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知情人展示改号软件如何瞒天过海 指电信运营商监管不力
来源: 晶报
[ 字号:大 中 小 ]
昨日,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了解到,在过去的6月份,改号网络电话有抬头迹象。警方更是例举个别案件,让市民规避信息诈骗的风险。
改号软件轻易将拨打出去的电话改成银行客服电话。
改号电话骗你没商量!
知情人展示改号软件如何瞒天过海,指电信运营商监管不力
“没想到一个改号软件,把这么多人骗得倾家荡产。我将软件如何对网络电话进行改号进行曝光,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黄先生义正言辞地说。连日来,本报对骚扰诈骗电话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举债140多万被骗得一干二净,买房钱打了水漂,结婚的礼金一去不返……受害者的遭遇让人感到悲愤。难道市民的警惕性就不够高吗?昨日,原本也从事改号软件相关职业的黄先生联系记者,还原如今最猖獗的网络电话+改号软件骗局,让市民提高警惕。
编辑: 何畅
1              
明星素颜见光死
各版小龙女对比
揭香港豪门千金阔少
官员开豪车组团"拍马"
泰国流行模仿美人鱼
实拍韩国江南夜店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