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碣石山杂记翻译 李大钊的故事

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暂时没有找到,您可以: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负责工程施工图会审、项目进度的控制、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与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保持友好合作
 下载此文档
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校友考辨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校友考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9|
上传日期: 19:00:5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校友考辨
关注微信公众号【秦皇岛书画网】李大钊碣石山传马列
李大钊(日-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主要创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在北伐时期推动颠覆中国政府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为的成员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
云在青山外,人在白云内。
云飞人自还,尚有青山在。
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
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
——李大钊《山中即景》
李大钊,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离开家门,步入人生之旅的第一站,是在现今的卢龙县中学,即当年的永平府中学堂。
清朝末年,清政府推行“新政”。1902年(清光绪28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光绪皇帝颁发《直隶中学堂暂行章程》,通知各府州县将书院改设学堂。同年10月,直隶省永平府治所卢龙县城内的敬胜书院改设永平府立中学堂。
1905年,15岁的李大钊(在校名李耆年),从乐亭县大黑坨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永平府中学堂,成为永平府中学堂的第一届学员。在这所旧书院改建的新式学堂里,李大钊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类知识,很快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闻名全校的学生。
我到了永平府,在中学里学习启蒙科学。这是我学英语的开端,在那儿我度过两载光阴。
——李大钊《我的自传》
接触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新思潮的李大钊,与后来为革命现身的蒋卫平结为挚友,开始把读书同社会、国家的命运前途联系在一起。“感于国势之陵夷不振,慨然起深研政治,以期拯救民族、振奋国群之思想”。
1907年夏,李大钊离开永平府到天津求学。18岁的李大钊,已在卢龙这块热土上成长为一位向往革命的有志青年,由此步入了人生最辉煌的年华。
碣石山 李大钊像
五峰山是昌黎县境内历史名山碣石山的支脉,位于昌黎县城北。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他年仅38岁的生涯中,曾经7次登临五峰山,并在这里完成了《再论问题与主义》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革命论著,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五峰山也由此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
碣石山景区五峰山顶 孤松
树龄:1000多年
李大钊常以“孤松”为笔名发表文章,借喻自己是险峰上那棵独傲苍穹的巨松,表明他对五峰山的一往情深。
五峰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摇篮,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从五峰山升起。
以上内容来源:《年轮档案》及网络
李大钊《游碣石山杂记》
予家渤海之滨,北望辄见碣石,高峰隐峙天际,盖相越仅八十里许。予性乐山,遇崇丘峻岭,每流连弗忍去。而于童年听夕遥见之碣石,尤为神往。曩者与二三友辈归自津门,卸装昌黎,游兴勃发,时适溽夏,虽盛炎不以泥斯志,相率竟至西五峰韩昌黎祠一憩。是日零雨不止,山中浓雾荡胸,途次所经半石径,崎岖不易行,惟奇花异卉,铺地参天,骤见惊为世外桃源,故不以为苦。犹忆五峰前马家山湾,树林翁郁接云际,层层碧叶,青透重霄,虽暴雨行其下不知也。初入山,不识路径,牧童樵子,又以雨不出,陟一峰巅,徘徊不知何往,乃于无意中大呼:“何处为五峰?”而云树缥渺间,竟有声应者曰:“此处即是五峰”。遂欣然往,相讶为人间奇境。至则守祠人欢迎于门外。延入祠,则用松枝烹茶,更为煮米粥以进。食之别有清味,大异人间烟火气。守祠者刘姓,此为予与碣石山初度之缘,生平此游最乐,故今犹忆之。古诗有云“而今再过经行处,树老花残僧白头”,重寄感旧之思。予以重来五峰,青山依旧,森树丛茂,不减当年,守祠人仍为前度刘郎,健幹一如曩昔,而同游者则易为子默,且仅一人。回首旧游,天涯零散,子蘅则从戎南下,守恒则执法塞北,际青则侨寓云津,乱离身世,而予尚得汗漫到此,不胜今昔之感也已!
五峰在昌黎城北十二里,仙人顶迤东,群山矗立,峻岭亘天,怪石高撑云际,五峰环峙,势若列屏,自东向北西历数:曰望海,曰锦绣,曰平斗,最高曰飞来,曰挂月。昌黎祠在山腹,建自有明崇祯年间,本圆通寺旧址。积石叠起,扩其地基,敷筑庭宇,盛植花木,于虚无缥渺间,万树森森,拥空中楼阁。凭垣一眺,东南天海一碧,茫无涯际,俯视人寰,炊烟树影,渺然微矣。
圆通寺规模故小,明季关东边患起,蓟、榆一带,为辽左咽喉,京畿屏障,昌黎尤为榆关内之要隘。军务重镇之驻邑城者,游踪时来五峰。今昌黎祠内有二配像,复有四牌位:(一)署钦差巡抚山永等处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朱,(二)署钦命督师总率关辽兼制昌、蓟、通、保、登、津等处军务兵部尚书范,(三)署钦差分守宣化府兵备道山西布政司参议朱,(四)署知昌黎县事蒋。心窃疑之,迨摩挲断碣,知是祠也,乃朱、范等因昌黎二字而建,以五峰名胜,必因人始彰,故借文公为名山生色,而四子之配享,则邑人士所建之生祠也。出祠沿西山坡南行,至挂月峰下,有一洞,石门半掩,苍苔满地,白云出入其中,额曰范公洞。有石刻像,是即祠中配享之范志完也。相传卒于山中,故邑人造像以志之。余闻之乡先生,满清之入关也,首攻昌黎,邑人悉数入城坚守之,围七日不破。虏急于据燕京,遂西行,弃之去。全邑民命,获以保全。朱、范诸人,既握兵柄,自必与于此役。然则疆臣重镇,虽不能摧败强敌,捍卫疆土,而当亡国之际,尚能死守孤城,厥功亦不可没。故谓数子皆明末遗老,鼎革后隐居于此,信有由也。顾吾以为数子者,或握兵符,或膺疆寄,或职亲民,果于戎马倥傯之际,卧薪尝胆之秋,尚忍荒嬉林泉,流连风景,则明之亡,庸岂无故,而数子者,又乌容辞荒职误国之咎。若至事不可为,满人已僭窃中土,始相率隐避,空山歌哭,借保明室衣冠,则数子者,殆亦不失为明季之伤心人也。后之游者,得毋兴故明河山之慨乎!
范氏名志完,中州人,予于祠壁见刻其游水岩长歌一首,颇足记此山景物之一般,兹录于左:
游水岩歌并序
辛巳春日,予以北平谒孤竹而还,道经昌黎,瞻文公祠。次日,同郡丞冯诗吾、蒋魁宇,访胜水岩。过中庵仙人台。东迤则为龙潭、瀑布泉。又东则为西五峰。层峦叠嶂,迥出尘寰,俯而视之,昌邑瀚海,较若列眉。诸峰环峙,若拱若卫。遂据此山之胜,因弄笔记之。
春朝访胜水岩边,桃李迎风色正妍。偶延二客来翩翩,掀髯相谈意更玄。叠嶂堆里步蹁跹,行行且止共盘旋。山中老树不记年,松子森森似毬圆。中峰再上半云烟,层峦相对两峰联。老僧引路视龙潭,上有仙岩下有川。石花层层密似竿,古松斜挂如画悬。龙潭迤东瀑布泉,银碗盛来不用盘。把酒峰前杯胪传,椿头菽芽味正鲜。遥望五峰境如仙,二客乘马我腾颠。须臾相会五峰前,景色幽然别有天。诸峰错落如珠璿,三泉涓涓清且涟。松风鸟韵奏管弦,石洞幽幽可参禅。昌邑城市灿如廛,瀚海汪洋列画船。登高览胜忆先贤,一僧孤立高峰巅。我欲往从解尘缘,佛骨一表法凛然。
文公案前置有枯松,枝作龙形。盖闻祠后故有三泉,今仅存其东西二者,中泉正与祠宇相值,巍石壁立,有小泉突出石隙,可一尺。尤侗题壁诗云:“五峰清不断,引入白云中。春后山涯雪,秋空海上风。三钩菩提并(祠后有泉三口),一尺大夫松(石线迸松长仅尺许,寺僧云已数十年矣)。怪石排如笔,森严拱巨公。”而范氏诗中亦有“三泉涓涓清且涟”之句,则松与泉已久供诗人吟咏之资。泉水自石罅流贯入口,浸润松根,收天然灌溉之利。厥后泉忽涸而松亦随枯,工人伐木,辄加彫&IMG=l02082aa&成龙形,置案上,为存一故迹也。
挂月峰东南角,层峦高耸,片石突起,作龟形,故名龟石。石上有印月痕,如弓弯然。相传每岁阴历八月十五夜,月华团&IMG=l02082bb&,如挂龟石上,此挂月之所由名也。
自文公祠东绕,出望海峰,下坡沿岭东走,为东五峰。山村四五家,果树环绕,不见屋瓦。山犬不惯见人,辄狺狺狂吠。逐白云出,时值秋梨正熟,与园主话片刻,竟由树摘数十枚赠焉,坚不受价。此种人惟于山陬间尚能遇之,久居都市者乌肯为此。予等坐石上濯足毕,乃踉跄寻故路。途次摘采山花,兼拾松子,不知夕阳已下西岭。倦游归去,长歌采薇,悄然有慕古之思矣。
水岩寺亦碣石胜境之一,在五峰西南五里许。予与子默唱三往,古寺荒凉,了无奇迹。惟正殿阶栏有二石柱,八角棱形,镌唐经文,摩挲久之,苔浸雨蚀,已模糊不克尽识。末署保宁元年,盖辽代物也。寺东院有得月亭,每值夏季,游人麇集,地近城市,人迹甚杂,俗嚣侵染,其幽雅迥不若五峰远甚也。
自邑城入山,东西二馒首山,犄角相持,如天然门户。东馒首山后为桃源山,旧为崔氏有。崔故昌邑望族,累代书香,名流辈出,崔子玉及其哲嗣伯振,均以能文著于时。广修文公祠记勒碑铭壁,文字俱奇健不群,即子玉作也。录如左: 碣石苍苍,溟海茫茫,佳气孕灵,宜有磊落奇伟任大任者,崛起于其乡。孤竹子清风其杳如耶?相与二三同志,俯仰今古,涔涔下岘山之泪。客有指顾五峰,称道唐贤韩文公者,公家世邑乘有书。明季朱、范两公,购置圆通禅院,建公祠。今春晓山贤裔,以妥神之余,大启尔宇,为谒山祠者游憩地。当夫山雨过檐,海月度岭,披云兀坐,手公遗文一编,朗诵数过,觉涛声万里,沸沸松岩间。时而壮公微言阐道,正论格君,使有唐三百年来天下,如乍闻雷霆而复见日月。时复悲公磨蝎之运,遭际屯蹇而卒,气数不易乐道之胸,谗谤益昭永世之名。不禁酹酒阶前,拜手稽首,望我公翩然来下大荒也。同治十三年春崔树宝。
斯文虽寥寥短幅,足见其胸中蕴积,有奇气,匪俗士所能道其只字。更于壁间见一绝句,题为《桃源山访崔子玉》,诗云:“寂寞遥天带晚霞,云深何处是君家。渔人未识桃源路,不问樵夫问落花。”知其相与过从者,亦为一时隐逸清高之士。名山得名士足迹往还其间,草木云烟,当时亦颇不寂寞。厥后伯振亦尝设馆山中,吾友刘允之,即出其门。高躅前修,杳不可复睹,伯振闻亦于近岁以病死。桃源山松梨故宅,近复展转以归他氏有。家山沦落,名士漂零,吾辈游人过其侧者,犹徘徊不忍去。而允之年来牢骚避世,执教鞭于碣阳成美学馆。课余之暇,时或于荒凉云树间,追寻陈迹,故山函丈,形影依稀,纵有松风泉石,亦岂足以塞允之之悲也!
桃源山今主为浙江陈氏,现在燕京,供职督府。闻以束钱四万串购得之。于梨园中构一居宅,颇幽雅。惟以移借道路,与山中人涉讼,恐不得久居此。信乎尘海深山,清浊异趣之扞格不相容也。余居山中,每入城,过陈家山(陈氏改为陈家山),辄羡叹不置。盖吾侪野人,久怀厌倦风尘之思,曩尝与同志抱买山之愿,而苦于无钱。噫!安得黄金三百万,买尽香山净土,为朋辈招隐之所。斯则吾与青山之缘遇何如?且当于吾与黄金之缘遇何如卜之矣!
碣石山中,猛兽绝少,惟傍晚则有狼狐等小兽出没。曩者亦尝有虎豹藏匿其间。数十年前,樵夫尚于平斗峰上得一死豹,近以人迹日多,兽类避去。故独行深山中,了无顾忌云。
余自山中访允之,再往始遇。盖余以京友函招,须西上,且当旋里一行,故匆匆立谈片刻,仅为子默介绍,恐其独处山中嫌寂寞也。迨自家返昌黎,复与子默、允之等入山一次,居成美学馆二日,备受杜瀛州夫妇之优遇。宗教家之诚恳与世,其爱綦宏,感且不绝于余之心矣。惟此荏苒十日间,昌黎惨毙路警五人,已孤棺冷落,寄地藏寺中。彼倭奴者,乃洋洋得意,昂头阔步于中华领土,以戕我国士,伤心之士,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原健儿,勿忘此弥天之耻辱,所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
山中十日,游兴未尽,其中庵龙潭、瀑布泉、仙人顶、石佛洞等处,则期以后日焉。
《言治》月刊第1年第6期 署名:李大钊
秦皇岛书画网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同建中国社会党天津支部——李大钊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同学郭须静--《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同建中国社会党天津支部——李大钊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同学郭须静
【摘要】:李大钊于 1912年冬天加入中国社会党,并任天津支部负责人。同建天津支部的还有李大钊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同学郭须静,二人在共同学习和革命活动中结成了志同道合的战友情谊。 
【作者单位】:
【分类号】:K26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洪章;[J];近代史研究;1995年02期
刘民山;[J];近代史研究;1995年04期
朱文通;[J];近代史研究;1996年02期
陈玉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邵高!省著名学者;[J];贵州文史天地;2001年01期
董宝瑞;[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董宝瑞;[J];党史博采;2004年11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李大钊宣传事迹
李大钊宣传事迹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945&&&&更新时间:
配乐诗朗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女:&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
&&&男: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万泻(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从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命生(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
&&&女: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的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状绝的境界,愈能感得一种冒险的美趣。
&&男:&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状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的不能够感觉到的。
&&&女: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男: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合: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923年,中国革命在腥风血雨中处于低潮,人们在血色中徘徊,在黑暗中迷茫。在这种危难的时刻,李大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他指出“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80多年来,中国人民正是靠这雄健的精神,在艰难中崛起,在困苦中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成就了我们今天的辉煌。下面就请听配乐诗朗诵李大钊这篇著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好,有请
&&&&&&&&&&
&&&&&&&&&&&&&&李大钊和他的第一位老师
韩愈在《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吕氏春秋?尊师》有:“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我们每个上过学的人都曾经历过许多老师的培育。是他们用智慧打开了我们心灵的大门,用知识心血和一片爱心把我们培育成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从启蒙的起点把我们送到成熟的终点。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也是如此,他的渊博的学识和崇高品德,也是与老师对他的培养教育是分不开的。
&&&提起李大钊这个名字,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李大钊是我们乐亭人的骄傲。记得我在上学时,每当别人问起我是哪的人时,我总是回答说:“我是乐亭人”。然后还要自豪的补上一句:“李大钊也是我们乐亭人”!从小学到现在,李大钊这个名字在我的心中一直熠熠闪光,他那刻苦勤奋,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以及他和许多老师之间的动人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感染者我。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给大家讲讲李大钊和他的老师。
&&&大钊同志一生勤奋好学,尊师敬长,在他的学习生涯中,经历了许多的老师的培育,他和单子鳌,赵辉斗,黄玉堂,白毓昆等老师之间,留下了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尤其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单子鳌老师,更是给予了他进取的阶梯和真挚的爱。
&&&单子鳌先生是李大钊的第一位老师。大钊7岁那年,爷爷李如珍为了使他能够专心读书,送他到谷家私塾学习,单老师立刻喜欢上了这个聪明的孩子。由于大钊四岁那年就受到了爷爷的启蒙教育,所以刚刚入学就跳过了蒙学阶段和较大的孩子一起读《四书》、《五经》。大钊学习非常用功,每天都是早来晚归,专心致志,放学之后,同学们都回家了,唯独他一个人总是还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写字。常常是单老师多次催促他:“耆年,回家去吧!”这才回家。在私塾里,别看李大钊的年龄最小,可他的成绩却是最好的。没有耕耘,哪有收获?这不正是他勤奋刻苦学习的结果吗!
&&&不仅如此,大钊更有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不知多少次他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同学无不佩服他,信任他。单老师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在单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大钊很快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三年后,单老师既高兴又惭愧的对大钊的爷爷说:“耆年这孩子进步太快了,我教不了他了。您还是再请一位老师吧!单子鳌老师经常对他的学生们说:“我教了一辈子书,有一个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大钊!他上学时的名字是我给他起的,叫李耆年,字寿昌,后来他自己改名字叫李大钊。这个名字改得好,他是立志用大刀去铲除人间的不平之事,你们要努力读书,好好向他学习!
&&&&单老师爱护李大钊,而大钊更是关心着自己的老师,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成为教育界的名流,但他对单先生仍然一往情深,念念不忘启蒙之恩。每次回家时他总是先到单老师家去探望,并要馈赠一些礼品,离家前还要前去辞别。日李大钊被军阀杀害,噩耗传来了,单老师老泪纵横,放声痛哭。大黑坨全村男女老少举行了望空仪式,遥寄李大钊的英灵。单老师更是挥笔写下了怀念李大钊的诗词“守常宁死绝不降,满眼泪汪汪,哭君丧无常。众青年痛师亡,亿万失主张。守常宁死节不伤,日久共天长----
&&&从1895年到1916年,大钊同志共度过了20年的学习生涯,他的学生时代是他步入革命生涯的闪光时代,在这20年中,李大钊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刻苦勤奋,对待老师尊师敬长,情深意重,留下了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如今,先驱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是他的事迹仍是火种,播种在我们心中燃烧。
&&&李大钊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他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在茫茫黑暗中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同学们,我们要向大钊那样学会独立,学会自信,学会勤勉,学会坚强。奋力拼搏,我们一定能够在万里晴空展翅飞翔!
山盟海誓碣石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是曹操北征乌桓消灭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观沧海》中的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诗中的碣石,指的就是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又名五峰山,雄伟壮观,高峰耸峙,它也曾是一代伟人李大钊的情有独衷之地,李大钊秉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风,实践了创建“理想青春之中华”的毕生志向。
李大钊的故乡――乐亭县大黑坨村,距离碣石山南约三十九公里。晴天丽日,村口北望,可见到碣石群峰。1907年夏天,李大钊与几个同学到五峰山游玩,不识路径,当无意喊出“何处为五峰?”时,云树缥缈间竟有人回应:“此处即是五峰。”一问一答的回音在山间萦绕,看着山里的美景,大钊顿觉如入人间仙境。从此,他便与碣石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游碣石山杂记》中,他曾深情地回忆:“予性乐山,遇崇山峻岭,每流连弗忍去。而于童年昕夕遥见之碣石,尤为神往。”
然而,真正让李大钊向古老而雄壮的碣石山发出“山盟海誓”的,是1913年二上碣石山时目睹的一件惨案。9月11日晚,在昌黎火车站小商小贩们象往常一样叫卖着,突然一名侵华日兵伸手抢走路边摊位上的水果,小贩欲夺时被日兵搡倒在地,执勤的中国路警杨桐秋忙劝小贩躲开,另一名日本兵竟用枪托击打路警,杨桐秋被迫吹响警哨,两名日本兵才匆匆回营。不一会儿,只见日本驻京奉铁路昌黎站队长佐野哲太郎率全队日兵包围了铁路警察局,用战刀将巡长当场刘长忠刺死,并下令向警察局开枪,中国路警杨桐秋等4人瞬时死于非命。不仅如此,日本驻屯军为掩盖其犯罪事实,还于次日上午将县知事王芝田挟持到其驻地,胁迫他在歪曲事实真相的文稿上签字,用枪逼危4小时之久。当李大钊闻迅赶到时,五个死难者的尸体早已孤棺冷落,停放在地藏寺中,目睹惨状,大钊的心在滴血,这是在我中华的领土,五名路警何罪之有,竟遭此毒手?而那些日本倭奴,却洋洋得意,昂首阔步,戕我国土。李大钊深感国家已处在“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难容飘泊之人”的境地。他立下誓言:“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原健儿,勿忘此弥天之耻辱,所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
在寻求救国真理的漫漫长路中,钟灵秀美的碣石山给了李大钊无限的灵感与热情,他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为中国革命撑起了一盏指路明灯;在此,李大钊也避开了军阀政府的缉捕,和反动势力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而雄伟的碣石山成了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时光荏苒,碣石山穿越千百年的历史沧桑,雄姿英发,傲然挺立。如今的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那曾经与列强不共戴天的山盟海誓,犹如苍劲的碣石,在天地之间巍然屹立,激励着中华儿女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庭训伟大奠基石
百草结籽、五谷归仓。日,正值秋、冬两个季节转换之际,在乐亭县大黑坨村一座堂号为“怀德堂”的农家小院里,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一个乳名被唤作憨头的小男孩儿降生了。而这个撞响他生命之钟的小男孩儿就是后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襁褓中的李大钊,并不像催生他的那个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那样圆满喜人,倒颇像迎接他的那个寒风萧瑟、雪地冰天的季节那样冷酷无情。
李大钊的幼年是孤苦凄凉的,父亲在他出生以前七个月就因病去世了,母亲因为感伤过度,在大钊不满16个月时也相继辞世。可怜的大钊一下子成了失去父母爱抚的孤儿,靠年逾花甲的老爷爷李如珍一手抚养长大。老人把他视为“千亩田中的一颗独苗”,倍加珍爱,喂饭要一口一口亲自喂,睡觉也要亲自搂在怀里。幼小的大钊在爷爷的精心呵护下像春旱逢甘露的小禾苗,一天天长大了。
李如珍知书达理,博学多才,李大钊少年立志,学识渊博,和他的培育是分不开的。虽然老人把孙子视为掌上明珠,但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管教得很严,绝不溺爱。因为老人心里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把大钊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大钊到了3岁,李如珍老人就开始教他认字了。老人手把手亲自教,大钊非常聪明,一个字,爷爷只要教上两三遍,他便记住了,老人看在眼中,喜在心头。在爷爷的精心培育下,&大钊五六岁时就已经能够熟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文章了,被村里人誉为神童!
在对孙子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李如珍非常注重对大钊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老人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有才还得有德,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就事业”,所以他平时要求大钊养成良好习惯,小到早睡早起习惯的培养,吃穿简朴思想的灌输,大到尊老爱幼,怜弱济贫美德的树立,只要关系到品德培养,爷爷都事无俱细,严格教育。到了大钊开始与人接触交往后,爷爷便教育他办事要诚实,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与不务正业的人交往,如犯下过错,更是严加管教。大家都劝李如珍,“孩子小,又没爹妈,您就别管的那么严了!”但老人却说“那可不行,小孩子就像小树,必须随时修理枝杈,才能长成栋梁之才,宠着他不是真正疼他,长大后一无所长,还满身的毛病,到那时后悔也晚了!”正是在爷爷的教诲下,大钊自幼便养成了严于利己、勤俭朴实、忠厚谦和、尊老敬贤的美德,而这种高尚的人格伴随了他一生。
李如珍除了对大钊进行文化和道德方面的培养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对大钊进行爱国教育。虽然老人是一位普通百姓,但他却是一位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忠义之士。老人经常饱含热情的给大钊讲历史故事,讲国家的灾难、民族的祸苦、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虽然当时大钊还不完全理解祖父的话,但在祖父的娓娓诉说中,他幼小的心灵中逐渐形成了国家这一概念。有一次爷爷给大钊讲了岳飞的故事,老人动情的讲述,使大钊流下了悲愤的眼泪,他幼小的心灵里掀起层层波澜,突然他站起身像发誓般的对爷爷说“爷爷,我长大了也要向岳飞那样做个精忠报国的人!”&
实践其所言,励行其所知。从亲密而年迈的祖父身上,大钊耳濡目染,感受到了热忱、豪爽的性格,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与希望,感受到人的生命的美好前景,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种子,使他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使他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无私无畏、坚贞不屈,为寻求中华民族的解放奉献一切!
日本信州大学副教授后藤延子在瞻仰大钊故居时曾题词:李如珍庭训伟大,李大钊革命到底!是啊,用伟大一词来形容李如珍对李大钊早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何等的贴切呀!最后,我想用我的深刻体会来结束我的演讲,那便是:伟大庭训奠基石,少年立下报国志,良好家教育后辈,成就经天纬地人!
&&&&&&&&& 言传身教慈父恩
鲁迅先生有这样一首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这首诗生动地表达了鲁迅热爱孩子的深厚感情。同时,这首诗也是对李大钊这位慈爱父亲的真实写照,不仅如此,他还理解孩子,重视教育孩子,以自己的革命实践、崇高精神为儿女们树立了楷模和典范。
李大钊一生共有五个子女,三男两女。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儿时的家虽然非常简朴,但却是快乐和温暖的。那时候,大钊总是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给孩子们讲故事,教他们背古诗、下军棋、写毛笔字、做文明游戏,让他们在嬉戏玩耍中学到有意义的知识,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大钊还很重视儿女性格的培养。每次放假由北京回乐亭时,总是带着家人不从昌黎下火车走旱路,而是由滦县下车后坐船回乐亭。他还两次利用暑假放假的时间带长子李葆华上五峰山体会生活。对父亲的良苦用心,正如李葆华的深深领悟:父亲之所以带我们乘船又上山,主要是想把自已的孩子培养成遇山不愁、逢水不惧的人。
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中,性格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大钊同志从来没有忘记教育子女爱国救民。一有闲空,他就坐家里一架从旧货摊买来的风琴边教孩子们唱革命歌曲,还不时停下来给他们讲歌词的含义,讲解他们从事革命的道理和美好的社会主义苏联的情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避开街上警察、暗探的监视,大钊往往压低声音。李大钊还为儿女们写了一首《黄种歌》:“黄种应享黄海权,亚人应种亚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种自相残,坐教欧美着先鞭。不怕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洪水纵滔天,只手狂澜。方不负石笔铁硕,后哲先贤。”李大钊演唱时那低沉有力的声音、坚定刚毅的表情感染着孩子们,而歌词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和大丈夫的英雄气概更是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李大钊的言传身教,给儿女们带来极大的影响和感染。更多的时候,大钊“身教”更重于“言传”,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大钊依然为共产主义事业甘愿奉献一切的“身教”精神影响着儿女。他的大儿子李葆华曾经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一生热爱真理,崇信真理,曾为寻求真理历尽千辛万苦,做过不少崎岖的路。但只有在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后,他才真正寻求到救国救民的真谛。从此,他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为捍卫真理,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李大钊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踏实求真的工作态度以及英勇献身的革命气概,无不都成为儿女们追随父亲走上革命道路的强大动力。
李大钊言传身教,在儿女们心中洒下了一片光明的种子,长子李葆华16岁便踏上革命道路。在他长达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是在身处逆境的特殊考验面前,李葆华都和他的父亲一样,坚持马列主义,忠于党和人民,信念始终如一。和长兄一样,李星华、李炎华、李光华、李欣华在父亲的影响下,都努力学习,积极投身革命,都成为党的优秀干部。
英雄之豪,慈父之爱,为历史所铭记,为后人所传颂。正如一幅对联所说:清贫世家,代代铁肩,替普罗担道义,屡经磨难,一生不为媚时语,看中华崛起;经纶门第,辈辈妙手,为华夏著文章,上下求索,独寻真知启后人,见九州雄飞!
文章录入:张志刚&&&&责任编辑:张志刚&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
【】【】【】【】【】
冀ICP备号&&公安部备案号:01& 监督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大钊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