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VS美团打车开通城市,自黑是一种有效的公关手段吗

美团也做网约车,滴滴有三种应对的可能|美团|滴滴|App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美团也做网约车,滴滴有三种应对的可能
美团也做网约车,滴滴有三种应对的可能
2018年元旦前夕,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厦门等城市的用户打开美团APP,将发现传闻中的打车入口已悄然上线。但点击打车并不能直接享受的相关服务,而是出现一个征集“20万人”宣传页,点击报名会跳转到报名成功页面,显示尚差多少人报名的数据,以及面对乘客与司机不同的奖励入口,最显眼的是针对司机入驻的“前5万注册0抽成”。联想到滴滴去年饱受司机吐槽的“高提成”,美团0元抽成的诱惑必将引爆整个司机圈,多少司机面对诱惑会忍不住“跳槽”?答案显而易见,一场出行领域的腥风血雨即将在2018年多座城市上演。同为腾讯系的滴滴、美团并不是第一次交火,滴滴早在2015年11月就战略入股“饿了么”,去年更传闻还将继续对其战略投资。而且去年2月美团在南京试运营出行业务时,就有媒体爆料滴滴已经在公司内部秘密试水外卖业务,并“报复”性的首选试点也定在南京。随着去年12月美团成立出行事业部,将出行业务扩大到南京之外的七城,滴滴外卖的进程势必也将加速。从进入对方领域时间上来算,滴滴外卖的传闻被评价为“田忌赛马”或“围魏救赵”之举。然就双方异业竞争的外界态势而言,美团打车的战略意义要甚于滴滴进军外卖,美团打车或将成为滴滴最可怕的对手,但滴滴做外卖却很难对美团形成冲击。得出此结论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首先,美团进军出行是补足自身吃喝玩乐之外出行的全生态,是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必要动作。虽然打车平台和外卖平台均有基于位置服务(LBS)的基因,但滴滴做外卖,却是原有出行业务之外的独立生态。美团此前核心的业务如美食、电影、酒店住宿、旅游、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门类,这些用户需求多多少少都有打车需要。反观滴滴一直在出行领域的下沉,服务特色决定同外卖服务重叠性较低。因此,双方动作看似是互相渗透,但美团对打车的布局优势远大于滴滴对外卖的围剿。很多业界观察者拿出2016年Uber在美国推出Uber Eats进军外卖市场举例,认为滴滴外卖同样大有可为。要知道,目前Uber Eats的流水占到Uber全球总流水的10%。可Uber与滴滴进军外卖市场有着截然不同的环境,Uber Eats在美国打入外卖市场时,并没有面临着强大的对手厮杀,而滴滴此时进军外卖要同时应对饿了么百度外卖与美团外卖双线作战。另外,中美人口密度的不同,Uber Eats可以发挥Uber专车优势,但滴滴要进入外卖市场,平台上的专车送外卖的可能性极低,需要另外打造“骑手”团队,难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其次,滴滴相比美团在用户规模上也有很大差异。根据易观数据显示,目前美团APP月活跃用户数在1.2亿左右,大众点评2700万左右,加起来约1.5亿;而滴滴App月活跃用户为9200万。另据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出行事业部总裁王慧文自称,美团点评用户高达2.5亿,并且其中30%有出行需求。即使双方跨界竞争外界环境相同,拥有更多用户的美团也占据巨大优势。最后,美团进军出行是为了维护自身高估值的“自救”,而滴滴做外卖更多的是形势所迫,双方跨界决心的不同,也使得美团将更具进攻性,而滴滴进攻欲望将远不如前者。据数据显示,2016年9月,美团点评的估值因业务上升有限大幅度下跌,从1236亿降到858亿。去年10月美团F轮融资传闻曾与资方签订对赌协议,承诺两年内IPO,并且估值不得低于1350亿人民币。在美食、电影、酒店住宿、旅游、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原有业务中,美团面临着多个垂直巨头近似于贴身肉搏的厮杀,出行业务的推进,将承载着美团二次提振估值的重要战略意义。反观滴滴的未来战略,外卖在业务中的定位就十分尴尬。在美团打车宣布上线七城之后,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曾接受《财经》杂志的专访,程维在如此敏感的时间抛头露面,自是一种应对美团舆论攻势的反击之策。然而整个访谈下来,程维更多的是强调“滴滴要做更高纬度的事情,要去全球市场,去和Uber和Google竞争。”无论程维出于对美团进军打车故意营造“稳坐钓鱼台”的形象,还是源于滴滴对自身“大出行”战略的坚持,皆从侧面印证滴滴对外卖的投入,会更加稳健和保守。从以上三个层面来推测,无论是业务扩张的难易程度,还是两大平台的用户体量比拼,以及各自拓展新业务的决心上,滴滴都难以同美团抗衡。而且,美团自当年千团大战中存活下来,近些年无论是对酒店、外卖等业务的扩张,都是从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撕下一个大口子,由0开始做到行业一二位置。而滴滴则一直聚焦出行业务,从最早的打车,逐渐扩张到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大巴、短时租赁及新能源车等多项业务。去年年末《财经》采访中程维还透露,滴滴马上会有巨大的全球战役。将来会和车厂、再接下来会和Google、在无人驾驶领域展开充分的竞争与合作,构建未来的交通和汽车体系。虽然,去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程维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有关“是否会进军餐饮业务”时,以“一切皆有可能”回复,仍能感觉到滴滴一直以来对于外卖并没有过多的兴趣。无论如何,滴滴的围魏很难救赵,面对美团的激烈的“挖墙脚”,滴滴想要阻击美团步伐,进军外卖之举都是下下策,若想从容应对美团的攻势,必须在外卖之外找到更好的办法。正如滴滴程维所言,其本人与美团的王兴有很频繁的私下交往。早在程维准备做滴滴之前,双方就已有相关接触。传闻程维在阿里工作时,就同王兴有着很深的业务关系往来。程维当初拿着车的原型去找王兴,希望王兴给自己的产品提提意见,谁知王兴仅看了一眼就说了俩字:“垃圾”。如今,王兴反而从当初的不看好转而大举进军,回首往事让人不免唏嘘。(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那美团此时进军打车,将会对出行行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腾讯羽翼下的两大平台,美团与滴滴在年底分别完成40亿美元的融资。首先,美团对出行的加入,将再次燃起出行领域的战火。要知道,经过多年的拼杀和吞并,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专车行业市场规模数据分析》显示,2017 年 H1, 滴滴出行以 92.5% 的市场占有率居专车市场订单份额之首。美团对出行的进攻,几乎等同于和滴滴直接宣战。而且,美团打车作为大业务的一个扩展,滴滴惯用的合并战略将无法实施,双方各携数十亿美元融资,出行领域的新“烧钱”之战已成必然。第二,同样基于位置服务(LBS)的两大生态平台,滴滴与美团之间存在大量交叉用户,上文已简述美团的几大业务线用户一定比例上有出行需要,而滴滴的外出用户却同坐家的外卖用户重合度不高。因此美团的强势进军,至少将会把平台上大量的交叉用户截流。如美团最近的打车入口在不同城市征集20万用户报名来讲,七大城市一上线,就意味着将近140万用户与南京试运营的用户截流到自身平台上。第三,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的消失,早期独角兽圈地之战结束,扩张业务为用户提供综合服务的超级APP化已成发展趋势。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美团推出打车都是基于原有业务的生态补充之举。对于美团已有的美食、电影、酒店住宿、旅游、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用户而言,在享受到店服务的同时,美团上积累的红包或折扣券同样能使用在打车服务上,而且在美团使用打车服务还能同样积累积分,这些优势对于美团和用户来说,无疑都是双赢。第四,美团进军打车竞争对手只有滴滴一家,而滴滴进军外卖,却面临着多线竞争。相比出行市场滴滴以九成占比一家独大,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却十分复杂,自去年8月百度外卖与饿了么进行合并,外卖市场中饿了么+百度外卖的市场交易份额占比达48.8%,位列市场第一,美团外卖以43.1%的占比随其后。也就说,美团打车扩张的市场份额一定是吃掉的滴滴原有蛋糕,而滴滴外卖的扩张,即使吃掉下外卖市场的一部分,也是饿了么百度外卖受损最大。可以说,美团进军打车对出行行业的影响,远大于滴滴外卖对外卖市场的影响。怎么算,滴滴靠外卖围魏救赵都不是个好主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团做打车也并非表面上看起来这么轻松惬意。首先,美团多线作战是其商业模式最大的诟病,无论是生活服务里的百度糯米、阿里口碑,还是外卖的饿了么百度外卖,以及酒店住宿领域的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阿里飞猪,美团进军出行将进一步扩大多线交战的范围。虽然年底美团完成了4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但分摊到各个尚需烧钱的战线上,美团能拿出多少资源倾斜到出行也是问题。其次,美团南京试运营期间也爆发一些问题。在南京试运营期间,美团对司机的抽成为8%。而且七城扩展中,还为前5万名司机提供三个月的“零抽成”福利,相比滴滴对司机高达20%左右抽佣的现行策略是釜底抽薪。然而,美团打车南京试运营期间也存在诸多问题,真实情况也许并非表面上的如此乐观。在网约车服务中,双方沟通基于平台提供的联系方式,一旦用户注销账号,司机很难再联系上用户。这个规则漏洞,存在少量的乘客在享受完服务后拒付车款并直接注销账号的情况,导致司机拿不到应得的打车费。滴滴为解决这一问题会给司机一定的补偿,而这种情况同样在美团打车南京试运营期间出现。然而司机吐槽,遇到这种情况去联系美团,客服却说不会垫付车费,让司机自己与乘客协商解决。虽然这只是少数现象,但也体现了美团打车作为新的业务,在具体服务细节上仍同常年深耕该领域的滴滴有差距。另外,滴滴打车目前订单量远远超过美团体量,虽然补贴非常诱人,但总体来说滴滴为司机带来的收益仍远高于美团,假使滴滴使用惩罚策略,美团打车对司机的吸引力能持续多久,仍是未知数。最后,滴滴因为九成以上的市场占比,几年积累下来几乎掌控了司机资源。虽然美团占有用户优势,但其打车业务发展能达到什么程度,司机端的掌控仍是其要跨过的关键门槛。就像阿里口碑发展受到美团、糯米掌控线下门店资源与用户使用习惯被制衡一样,美团在打车领域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上文从众多维度讲述了美团进军打车将为滴滴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作为同样是从不断厮杀对手成长为巨头的出行独角兽,滴滴势必也不会坐以待毙美团的入侵。结合双方跨界的优劣势来分析,2018年滴滴或会结合自身优势,进军外卖只是权衡之策,对美团真正的杀招将不仅限于此,目前来看,滴滴今年会选择三种可能的应对策略对美团进行打压。滴滴必不会坐视美团打车的做大,毕竟对方任何的市场拓展,几乎都是自身的损失。然而田忌赛马的外卖策略,却很难对早已习惯多线作战的美团形成实质性的威胁。因此,要跳出互相搏击对方命门的思维局限,滴滴真正制衡美团的策略,将不在外卖之上,从目前来看,滴滴目前已进行的三方向尝试,才是明年应对美团主要的应对方略。第一,加速大联盟战略。滴滴虽然垂直在大出行领域,但一直在进行大联盟战略。例如滴滴目前已和BAT分别有战略合作,在首页、微信钱包及百度地图上都可以直接使用滴滴服务。而且,去年12月22日,携程携手滴滴、首汽、AA租车共同推出专车和租车业务,似乎就是组团应对美团之举。另外,自2015年11月战略入股饿了么之后,氪曾爆料滴滴正在考虑再拿出20亿美金投资饿了么。相比滴滴进入不熟悉的外卖领域应战美团,其一直在执行的大联盟战略更是阻击美团最有效的手段,受美团打车影响,滴滴在2018年或会加速大联盟战略,在多个战线上进行结盟侧面阻击美团,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第二,升级版二选一。这一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去年媒体就曾爆料滴滴针对嘀嗒、美团的“二选一”风波。虽然事后滴滴极力否认,但在司机圈,这一铁腕政策早已在不同的微信群里传开。在美团南京试运营期间,南京的某位司机就曾透露美团打车上线第二天,多个滴滴司机群里就有滴滴方的运营人员发布通告,任何一名司机都不允许上线美团打车,“一旦发现,立即停止合作。”要知道,在互联网领域,这种以当下优势胁迫商户、司机二选一的现象并不少见。至少目前,滴滴平台上的订单数量都远超于美团,即使美团有十分诱人的补贴和低抽成,但只要滴滴升级“二选一”的惩罚力度,仍能在司机端对美团形成强大的围剿。正如天猫二选一大大延缓京东增长趋势一样,滴滴对美团的“二选一”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前者,随着美团激进的扩张,滴滴“二选一”或会全面升级。第三,发动区域烧钱大战。现在美团打车进军之所以如此迅猛,除了享受“网约车新政”下出行行业进入政策平稳期的红利。而美团从0开始,发起烧钱战前期投入会更小,滴滴由于用户基础庞大跟进会面临巨额的补贴投入。但考虑到滴滴还可以选择只在美团进军的城市进行烧钱,这个投入仍旧在滴滴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美团试运营期间,滴滴的区域烧钱之战就已经开始,并为此还开发出对标的业务线进行竞争。据媒体报道,美团打车刚在南京上线,滴滴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在南京推出了优享计划。这个优享计划不同于滴滴此前的专车和快车,“优享”对标的正是美团打车的车型。据南京同时开通美团打车和滴滴优享的司机介绍,“如果能够开满全天,美团司机可以拿到150元的奖励,优享则有200块钱以上。”南京滴滴发动的区域性对标美团打车的烧钱战役,一旦证明其效果,滴滴今年必然会跟随美团打车的城市扩张步伐而扩大推进。假如全面开启烧钱大战,滴滴以近亿用户的规模应对美团起始的百万用户体量自然会大大吃亏,不过通过区域化及针对性PK,则会将烧钱规模降低到一定程度,并对美团打车形成有效的打击。美团做打车,无疑动了滴滴的奶酪。虽然在相关采访中王兴表态未有意针对滴滴,但滴滴作为出行行业的“垄断”者,王兴的低调并不能掩盖对滴滴的“侵犯”。无论双方大佬如何看待彼此的跨界竞争,2018年美团与滴滴的出行大战都将必然的席卷整个中国。其实,美团做打车、滴滴做外卖,并非双方有意染指对方业务。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结束后,受益移动互联网而崛起的独角兽都面临着流量天花板困境,在原有业务纷纷触碰到增长瓶颈时,横向扩张到异业领域,已成谋求新增长的必然选择。因此,整个2018年,跨界竞争将不仅限于美团和滴滴,在不同的领域,一场围绕“跨界”的竞争将在这一年全面拉开。
阅读排行榜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美团打车vs滴滴外卖,谁能胜出
关注新华网
在因网约车资质问题而推迟上线一个多月后,有媒体报道,美团打车于3月16日正式登陆上海、成都、温州、厦门等七座城市。有趣的是,与此同时,一则“滴滴骑手招募令”也在网上流传开来。
据报道,滴滴外卖即将上线,首批入驻无锡、南京、长沙、成都和厦门等9个城市。虽然滴滴外卖具体上线日期未可知,但是美团打车是真要来了。
滴滴外卖,美团打车,一个摩拳擦掌,一个蓄势待发。种种迹象显示,新一轮餐饮、出行大战一触即发。
餐饮和出行战场硝烟再起
对于同滴滴的竞争,美团CEO王兴曾说:“如果美团和滴滴打起来,这不是一场战役,这是战争。”
而早在去年这场战争已悄然开始,先出招的是美团。2017年2月,美团打车在南京低调上线,不断以优厚补贴招募司机携车加入。同年12月28日,美团打车在美团APP上线打车入口,首批城市定为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和厦门,同时启动用户报名活动。
日,美团打车北京地区注册用户数达到20万。9日下午,北京市交通主管部门就美团打车资质问题约谈相关负责人,要求其在该市办理相关许可手续。据报道,美团打车现已在南京和上海获得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如果此次7城市同时上线的话,网约车资质问题或已解决。
易观千帆提供的美团网约车数据显示,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美团打车的渗透率呈直线上升趋势,2018年1月活跃用户数为166.07万,环比增长124.55%。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团,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尔要战,便战。”
滴滴对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一直抱有极大热情。早在2015年,滴滴就曾投资美团竞争对手饿么了,在此后也有关于“滴滴考虑对饿了么进行一笔20亿美元融资”的传闻。在2017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滴滴正在试水外卖业务,在公司内部组织了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进行秘密研发,并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地点。
争夺次级流量入口
“对企业来讲,不断开拓新的业务线和尝试新的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易观生活服务行业中心分析师杨旭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美团内部会去监测市场上所有日单能达到一定级别的业务,围绕自身平台定位,他们会去尝试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业务,也算是在探寻美团业务的边界。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美团和滴滴终有“一战”。“餐饮+出行”一直被认为是非常有利的结合,滴滴的老朋友Uber(优步)便是一例。早在2014年Uber就在美国推出了外卖业务,至今已至少覆盖全球近29个国家。目前,UberEats(Uber的外卖业务)的市场表现让人惊喜,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Uber核心的打车业务,其外卖流水占据全球近10%的市场份额。
今日头条(Toutiao)、美团点评(Meituan-Dianping)和滴滴出行(Didi Chuxing)所形成的“TMD”组合一直被视作中国的下一代科技巨头。对此有业内人士评论,滴滴和美团的对战不能单纯从业务角度去思考,二者竞争的背后掩藏着更大的野心——对平台、生态、入口的争夺。
历经多次厮杀后,看似大局已定的互联网餐饮和网约车行业如今又迎来新一轮竞争,滴滴早期投资人王刚在早前的采访中表示,今天美团和滴滴的竞争不仅仅是出行的竞争、外卖的竞争,而是“次级流量入口”之争。
补贴战影响有待观望
据此前媒体披露的消息,美团打车将登陆的7座城市与滴滴外卖即将上线的9座城市中都有温州、福州、成都、厦门4座城市,这也意味着这四地或将成为竞争的主战场。
无论是美团进军打车行业,还是滴滴“杀”进外卖领域,在业务铺展的初期,补贴是抢占市场的一大利器,“补贴大战”似乎又要上演。
在南京,美团打车对早期注册的司机奖励为每单1.7倍计,即乘客打车费10元,美团奖励7元,扣除平台使用费后司机到手15元多。与美团8%的抽成费相对的,滴滴则是的20%。
滴滴表示会通过降低佣金和奖励来吸引商户,目前滴滴配送已登陆应用商店。
虽然美团和滴滴动作频繁,补贴不断。但在杨旭看来,说开启新一轮价格大战还为时尚早。
他认为,在用户端,滴滴配送可能会通过价格优势来吸引用户,进而获取流量。但毕竟滴滴刚刚入局,而外卖平台饿了么以及美团外卖等已深耕多年。而在网约车市场,基本上已被滴滴垄断。数据显示,滴滴在2017年一年服务约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占据中国网约车市场超过90%的份额。(记者 翟冬冬)
责任编辑: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美团打车vs滴滴外卖,谁能胜出?
68970次播放
美团打车于3月16日正式登陆上海、成都、温州、厦门等七座城市。有趣的是,与此同时,一则“滴滴骑手招募令”也在网上流传开来。滴滴外卖,美团打车,一个摩拳擦掌,一个蓄势待发。种种迹象显示,新一轮餐饮、出行大战一触即发。
美团打车于3月16日正式登陆上海、成都、温州、厦门等七座城市。有趣的是,与此同时,一则“滴滴骑手招募令”也在网上流传开来。滴滴外卖,美团打车,一个摩拳擦掌,一个蓄势待发。种种迹象显示,新一轮餐饮、出行大战一触即发。
00:00/10:26
3104个声音
1431个声音
赞该声音的人(63)虽然大叔不在上海好多年了,但最近在朋友圈和各大微信群里,还是能够嗅到弥散在上海的浓浓火药味,来自滴滴和美团的撕逼。大叔今天聊聊。
美团,作为新入局者的一身轻松,率先打起了价格战,仿佛让大家都看到了昔日快的和滴滴的影子,司机又有钱赚了,用户又能免费坐车了,媒体又有稿子写了,何乐而不为,除了政府因广告问题约谈了美团之外,司机和用户基本是鼓掌欢迎的。
当然,滴滴也迅速迎战:“尔要战,便战!”
按道理说,滴滴的折扣力度肯定与美团是相当的,同样是给用户送去了实惠,却在这场价格战刚刚开打后,就遭到公众的吐槽。这股吐槽的力量就像一股蓄水了许久的水库,被搅局者美团拧开了堤坝的阀门。
大叔整理了一下上海用户的吐槽,基本集中在4个方面:
1、滴滴不停地给用户推送优惠券,大叔不太相信美团没推,但在频次上,可能确实是有点急了;
2、司机看到赚钱效应之后,外地车牌和司机身份审核不严等个别问题均同时出现在滴滴和美团身上,但由于滴滴是行业老大,又长期主打安全,把用户期待值提得太高,从而遭到的质疑也更大。
3、用户高峰期打车难、动态调价贵、开车赚不到钱……由于新搅局者的介入,压抑在用户心中对滴滴过去一年多的怨恨,被重新点燃。确实,无论是从司机还是用户角度,很久没有免费坐过车了,没有0抽成了,美团选择了一个好的时机“搅局”。
4、不止是运营层面,滴滴高管率先发难,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在朋友圈发文称,感谢美团打车的竞争,但补贴畸高会带来黑产和刷单,对整个出行业造成巨大创伤。但这样的撕逼却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同,反而掀开了用户对滴滴和快的当年价格战中的负面事件联想。
基于以上4点,一股“滴滴不受用户待见”的舆论形成了,但更让这股舆论变成一场“风暴”的可能是以下2件事:
1、滴滴“杀熟”。
在美团打车3月21日高调宣布进军上海市场的三天之后,也就是3月24日,来自上海的一位微博用户爆料,滴滴存在利用大数据“杀熟”,即分别用iOS和安卓系统的手机叫车,预估的费用不同,iOS的价格明显更高,一波科技媒体纷纷跟进。虽然滴滴CTO随后进行了否认,但这种对用户“杀熟”的印象已经深深留在了普通消费者的脑海中,“你看,滴滴真够坏的!”又把上面的第3条重复了一遍,而微博大V选择曝光滴滴的这个时间点,很有意思。
2、滴滴“黑稿”。
就在这几天,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微博和朋友圈公开指责滴滴发黑稿,并附上了截屏。随后滴滴公关负责人李敏在朋友圈回应称,自己PS图片或者写文章发链接出来,给别人转移注意力,是十几年前的PR手段。
这事更有意思,大叔重点分析下。
王慧文给出的证据是两篇文章,几乎一模一样的标题,只是把“Uber”改成了“美团打车”,具体如下:《美团打车刷单居然高达40%,底裤又被扒了一次》和《Uber刷单居然高达40%,底裤又被扒了一次》。
大叔仔细看了一下这两篇文章,其实不仅是标题很雷同,文章的第一段也很类似。出于好奇心,大叔顺着截屏的线索,找到了这两篇文章的链接。Uber的那篇文章来自一位自媒体发在某科技网站的专栏,而美团打车的这篇文章,却是发表在了一个名为“移动安全网”的网站。(另一篇截屏中“市场信息报”的链接已经找不到了,百度网页多了一个小熊在线上海站的链接)
大叔简单在alexa查了一下这家网站的ICP备案,是一个名叫“陈**”的个人网站,备案的名字是“移动学习网”,但在页面上改成了“移动安全网”。大叔又在自己N年前加入的一个网络公关的QQ群里搜索关键词发现了这家网站发一篇“新闻”的报价是25元。
只花了几分钟做完这些“功课”之后,大叔基本能理解滴滴公关负责人的心情,如果我是滴滴公关的负责人,真要黑竞品,会蠢到:
1、找一篇自媒体的文章,不改标题和导语,等着被竞品抓把柄?
2、再选择一个alexa排名2.8万之后的个人网站发?
3、只发2个渠道?
4、连洗稿都不会?
那么一个关键的问题来了,如此偏门的一个网站,如此低级的一个标题,为什么会出现呢?这就是回到上文讲的一个“舆论”:上海的用户越来越讨厌滴滴了,看看,滴滴不止存在各种问题,滴滴的PR竟然还黑竞品?还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这两篇文章的几张截屏,经由美团这位高管的“揭黑”,再次加深了用户对滴滴的讨厌。
滴滴公关负责人的回应其实还是有些委婉了,大叔再延伸解读一下:你为了转移刷单的话题,干脆自己发拙劣的黑稿,来撇清刷单的事实,这是十几年前的PR手段。显然,公众还是买账的,所谓“无图无真相”。而为了让这个“刷单的真相”不会真的黑到自己,所以,你找了一个小网站发出来,目的就是制造两张截屏的对比冲突,然后来博同情。
回到标题的那个问题:自黑是一种有效的公关手段吗?
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招蛮灵的,顺水推舟,甚至自己造一条船来推,但大叔不推荐啊,希望双方的竞争更多在运营层面,真正为消费者带来价值,耍心机不长久,容易被戳破。
最后,给我的老东家东方网点个赞,作为上海的主流媒体,原来它才是曝光刷单真相的媒体。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万能的大叔其它文章
万能的大叔的第876篇文章小程序营销,必须要了解一下!昨天,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总结了腾讯有7种武器。其中,小程序的排名仅次于公众号。历经一年的发展,已经有 58 万个小程序,超过 100 万开发者。马化腾说,
万能的大叔的第875篇原创文章请营销圈的最后一位乘客尽快登机!经常坐飞机的朋友,应该留意到一件事,就是在起飞前,所有航空公司都会在飞机的所有影音设备上强制播放一段安全视频,内容虽然很枯燥,但确实很重要。还得播放两遍,中文一遍,英文一遍。出于职业习惯,大叔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74篇内容全文有点长,强烈建议看完!受大量用户数量被英国咨询机构剑桥分析不正当利用这一丑闻的影响,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将于明天(4月11日)到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出席相关听证会。据CNBC网站的报道,美国国会今天提前公布了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73篇内容抖音营销加群,找大叔助理的微信 Makayla1114前几天,大叔写的一篇有关抖音营销的文章在圈内刷屏了。5个小时10万+,48小时阅读量超过35万,超过4万人分享,可见品牌主对“两微一抖”关注度极高。(就是这篇:品牌到底怎么做抖音?官方今天终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72篇内容倒计时1小时!说来就来!大叔约你今晚7点半在上海聊刷屏。报名加活动微信【bsetvvjing】估计只有区块链会议才有这个热度了吧!抖音今天下午十分低调在上海举行2018年度营销峰会,为什么说是低调呢?因为这场活动,只请了10家左右的媒体,而其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71篇内容预告:明天下午,抖音官方会举行一次特别低调的推荐会,大叔会第一时间带来现场的干货!昨天是愚人节,一些互联网公司做得借势营销都无一例外的没成功,很大一个原因是周日,大家都去吃喝玩乐了,谁关心鹅场到底养不养企鹅。但有一个事据说刷
虽然大叔不在上海好多年了,但最近在朋友圈和各大微信群里,还是能够嗅到弥散在上海的浓浓火药味,来自滴滴和美团的撕逼。大叔今天聊聊。美团,作为新入局者的一身轻松,率先打起了价格战,仿佛让大家都看到了昔日快的和滴滴的影子,司机又有钱赚了,用户又能免费坐车了
昨天,李彦宏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回答了一个有关数据安全的问题,被媒体去头去尾之后,迅速引来众多网友的质疑。大家纷纷坦言,有这么一位喜欢蹭“热点”的CEO,这届百度公关也很无语。大叔所说的热点就是facebook最近的5000万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受此影响,facebook的股价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67篇内容也是2018的第2篇招聘内容来自北上广深杭的34个职位2018年,万能的大叔将会给15万+公众号读者、5000+社群成员带来更专业的服务,创造更多实在的价值。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不断把这些服务公布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工作,也让万能的大
大家好!我叫夏丁,就是截屏里那个不知道ps是photoshop的甲方。这个笑话,从周末开始发酵,到今天,变成了贻笑大方,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做个声明:1、对于我的这个知识盲点,我承认很低级。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我相信谁都犯过一些极其低级的错误,不分甲方还是乙方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65篇内容本文7000多字,全是干货!昨天,大叔收到一位粉丝的留言,他大致的意思是:他听完新世相创始人张伟的营销课后,觉得很有启发,还把他在群里看到的笔记发给了我,也表达了一些困惑:为什么有一些人要退款?难道是他自己的辨别能力差?大叔本想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63篇内容新世相营销课刷屏的后续作为对“内容分销裂变”这种刷屏的持续关注者,大叔今天不得不告诉所有同行一个事实:就是这条路已经走到头了。微信官方对新世相营销课的全网封杀和“多级分销”的定性,意味着这种在微信生态的课程推广方式将会被列入
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63篇内容网易云音乐出书咯“小时候,暑假都要去农村外婆家,外婆背着我踏过麦田坎儿去一口浅井打水洗衣服,井里好多小虾,那水甜过农夫娃哈哈。 20多年过去了,她80岁了,得了抑郁症和老年痴呆,再也背不动我了,还好,我能背得动她。”这是来自网易云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61篇内容我们到底是学习还是赚钱?今天早上,新世相又刷屏了!你以为还是之前的“课程二次分销裂变”模式?其实有了微创新,而这个创新,目前来看十分有效,但其他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新世相为什么能刷屏?运营深度精选创始人姚晓群的观点,大叔比较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60篇内容这可能是所有国产品牌都面临的三座大山最近,有两条国产服装品牌的消息接连刷屏。一条是李宁在2018纽约秋冬时装周上走了一回秀,好评如潮,刷爆了社交媒体,一个月的时间内,不仅相关系列产品卖断了货,李宁在港股的股价更是实现单月涨幅达2
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59篇内容为什么蓝标今天能刷屏?今天是315,早上,一篇《蓝色光标,所谓亚洲最大公关公司,如此坑害老员工,良心真的不会痛吗?》刷屏,据说早上8点多的阅读量才3万多,大叔早上9点左右打开的时候,已经是10万+。评论区也爆了,朋友圈更是如此,大家都
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58篇内容跳一跳广告招商方案来咯刚刚,微信广告团队通过官方订阅号发布消息称,跳一跳正式启动广告招商。前不久,大叔独家爆料了微信小游戏“跳一跳”广告的内幕消息,作为第二个跳一跳的广告主,nike花了2000万买了一个鞋盒,而跳一跳的第一个广告主还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56篇内容下周就是315咯!本周五,大叔参加了梅花网在深圳组织的一场活动,危机公关专家王丽丽老师做了主题分享。确实,下周就是315。大叔结合过去两年的学习,谈点自己的心得。一、思维比预算更重要。品牌不能在315前一个礼拜甚至出了事,才想起来危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55篇内容应该是独家万众期待的微信小游戏“跳一跳”商业化之路终于开启。今天,微信小游戏“跳一跳”上线了首个广告。腾讯微信一位高管也在朋友圈证实此事。大叔做个快评。以“跳一跳”为首的微信小游戏一经推出,就在朋友圈刷屏无数。日前,微信公布
这是万能的大叔的第854篇内容也是2018年第1篇招聘内容来自北上广深杭南京的42个岗位,真的有佛系公关!2018年,万能的大叔将会给13万+公众号读者、5000+社群成员带来更专业的服务,创造更多实在的价值。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不断把这些服务公布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万能的大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团打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