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移民周杰伦澳洲悠闲喂天鹅的鹅来讲讲故事

 您现在的位置:&&>>&&>>&&>>&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正文
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
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
彭济文  
每一个新移民都有一箩筐的,或心酸,或离奇,。我见证过,我听说过,言语无力,但求以文字吧。
老孔比我早来悉尼五年,他是在TAFE学的课堂上。我们都不是什么好学生,十节课会旷九次,巧的是去上课的那一次,我俩恰好都在。有时候,对脾气就这么简单。老孔总是找我聊天,混杂着东西南北的口音、手舞足蹈的吹着不靠谱的牛,他愿意说,我也乐意听。
上周四,老孔给我打电话道:“哥们,陪兄弟去岛上住一晚,喝个酒,聊个天。”于是,他把我拉到一个叫Peat Island的地方,一个极小的岛。我们住的地方就在边,老孔肯定是这里的常客,对一切驾轻就熟。他烤好了肉,开了三瓶红葡萄酒。酒过三巡后,老孔沉默许久,再开口竟然泪流满面――他给我讲起他的家庭、和他的一双儿女。
老孔其实只比我大三岁,看起来却像年过半百的人。从前在国内有自己的产业,曾经辉煌一时,因为七、八年前的一场官司而元气大伤,一怒之下办了澳洲的投资移民,全家移居悉尼。不靠谱的中介总是靠忽悠赚钱,登陆澳洲后,老孔才发现,那个被中介吹的玄乎其玄的生意根本就是个黑洞。为了获取澳洲身份,老孔却必须咬牙,不仅不赚钱,而且投入还一分不能少。
内心说不出的苦楚和对未知前的恐惧,同时也像一把刀,不停地割裂着婚姻里的海誓山盟。婚姻在这样的煎熬里变得不堪一击――老孔的太太受不了的巨大落差和澳洲平淡如水、且看不到希望的未来,四年前给老孔生下个儿子后,给了老孔两个:要么,要么一起回国、东山再起。
他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人,不愿回国面对那些丑陋的商场对手和不堪往事。于是,他和太太选择了折中的――不办离婚,但事实分居,老孔待在悉尼负责抚养大女儿,太太带儿子回到了,双方偶尔往返两地看望孩子。这是他们的约定:不离婚,但彼此也不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只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看似完整的家。
就这样过了四年,直到今年一月份,老孔的女儿考上了悉尼。她告诉老孔:“谢谢你们为我做的牺牲,谢谢你们为我而维系的婚姻,我清楚的知道发生的一切,我只是不说,怕你们难过。现在我长大了,你可以和离婚了,我会照顾好我自己的。”父女俩相拥而泣,无以言语。
他们最终还是离婚了,儿子还小,判给了妈妈。老孔还是执意不愿回国。他说,他会终老澳洲。
老孔低着头,眼泪哒哒的掉。他说:“兄弟,你就只管听,什么也不用说,我就是想找诉说,这样会痛快点。”
后来,老孔删光了朋友圈,就剩下两张图片――他和女儿的,以及一个大大的句号。
2,商婚珍妮
珍妮是个颇有姿色的江南女子,三十出头,认识她是在Turramurra。村子里露天放,一帮朋友拖家带口去玩,我也带儿子去凑了热闹。孩子们在边上撒欢,大人们山南海北的聊著,珍妮不大,静静听,侧颜很美,《》()。后来,朋友给我讲了她的故事,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很懂得自己要什么,也会为了目标想尽办法。
珍妮读中专的时候就想,遗憾的是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几年前,她得知通过婚姻可以移民这种方式,觉得这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很快,她就在中介提供的照片里找到了她想找的人。一切出奇的顺利,她很快便来到了澳洲,她的澳洲先生老实本分,走在一起也感觉般配。这原本是个而传奇的姻缘,娇小的东方姑娘牵手健硕的澳洲小伙,即便是婚姻,这样的结局也还是会让很多人羡慕。
然而,故事的后半部分却颠覆了我的想像,我显然低估了珍妮。
他们在一起过了三年的。据朋友们说,那个澳洲男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牵着珍妮的手,珍妮说话的时候,男人就静静的看着她。听说男人曾经想要个孩子,珍妮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
再后来,珍妮告诉了她的朋友:她搬到了曼利海边一个政府公屋里,两室两厅,所有费用全部政府支付,她同时还享受着政府她的最高额生活福利。珍妮并不介意告诉朋友所有的过程,她说她就是想移民,但那个澳洲男人并不是她中的丈夫,尽管他对她很好。
三年来,她用两年搞清楚了澳洲的福利,她清楚的了解到:如果一个女性遭受家暴,可以报警,警察会限制丈夫和妻子接触。如果多次家暴并有人身危险,政府会免费提供受害人居住场所,并给予最高额度的生活保障,直至受害人能够自立生活。珍妮就这样把小说里的情节演绎成了现实――她通过恰如其分的激怒他,让他打她,并精准的控制不至于被真的打残、而又能留下确凿的伤痕的程度,她报警了三次,了三次。最终,她离开了那个男人,如愿以偿的拿到了海边的两房两厅,可以不一分钱的一直住下去。她笑着说,她终于实现了她的移民梦。
见到珍妮的时候,朋友说,仔细看,她左边的脸上还有隐约的疤痕。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路径。珍妮可以笑对未来,但听她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笑不出来。
3,悲催的Dyer
Dyer是个电器工程师,悉尼郊区的乡下孩子。认识他是在我刚来悉尼的时候,朋友我去做一份一个月的临时工。他知道我是从来,会用几句还算地道的上海话和我聊天。工休的时候,他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Dyer喜欢东方文化,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个上海女孩。他教她英语,她教他普通话,一来二去,就建立了恋人关系。
女孩告诉他,想来悉尼看看。Dyer二话不说,买好机票,捧著一大束鲜花去机场接她;女孩说,想要去欧洲看看,Dyer就真的在西班牙找了个,陪着女孩在那过了两年。他们一起走遍了欧洲;后来,女孩说,要把妈妈接过来,Dyer为了讨老人喜欢,带母女俩回到悉尼的郊外。那里有一大片森林和一个直径大约两公里的天然湖泊,那是Dyer小时候玩伴戏水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在孩子的心里,那面静静的湖水藏着多少秘密,又藏着多少梦想。Dyer说,的时候,他就梦想着有一天,他心的人能坐在小船上,而他跳入水中,腰间系上绳子,另一头系在船上,他拚命的游,带着爱人游到湖的尽头。这一天终于来到,坐在船头的是那个女孩。他说只要她高兴,做什么他都愿意。
后来,女孩给Dyer生了个儿子。Dyer说,自从有了孩子,他丈母娘就看他不顺眼,整天给他脸色看。丈母娘时不时的在晚上偷听他们小两口说话,后来索性搬了铺盖,住进了他们的房间,说是方便照看孩子。他一直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直到有一天,女孩告诉他:她妈妈想让Dyer担保办移民,Dyer拒绝后,从此便有了心结。女孩很听妈妈的话,两人的争吵也愈加频繁,直到有一次Dyer动了手,被告上了法庭,被判不得探视儿子。他告诉我,他已经一年半没有见过儿子了,他也不知道何时父子才能再次相见,他说他混血的儿子非常好看,走在街上时常有人会停下来拍照。
Dyer说,直到现在,他还是深爱着她,他也深信她是爱他的,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会走到今天?
上一篇:500字的 &下一篇:没有了
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2    〖预览〗
  上个世纪初,清朝贵族青年瑞年因逃婚到日本求学,进入日本陆军学校,瑞年结识了范从武和日本学生竹田宫恒智,在德国教官穆尔的教导下,瑞年、竹田和范从武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期间瑞年的好友子规进入清华学堂。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瑞年和一同投军的范从武分别成为国军的营长,转战太原,太原会战失败后,瑞年率残部转移到了蒙古草原,结识诺彦王子。瑞年大学的同学竹田也率部进攻蒙古。瑞年率领的国军部队和竹田率领日军部队发生了战斗。  瑞年结识了八路军的部队,对共产党产生好感,在战斗中瑞年率部积极与八路军配合,后被八路军的抗战精神所打动,率部参加八路。瑞年与好友子规的妹妹子鹃和赵芊骏之间产生情感纠葛。战争结束,受降仪式上,瑞年与竹田相见,竹田将那把菊花军刀交给了瑞年。
分集剧情……【】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3    〖预览〗【词语】 澳洲黑鸡
【全拼】: 【ào zhōu hēi jī】
【释义】: 卵、肉两用鸡的著名品种之一,全身黑色,原产澳洲,通称澳洲黑。
  〔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
没有了    
  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所属栏目:〖〗
  “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相关:
  〖〗链接地址:
  故事大全提供的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https://www.unjs.com
上一个资源: 下一个资源: 没有了
一个澳洲老移民讲述的故事相关资源广东人有多爱吃鹅?没有一只鹅能游过珠江_网易新闻
广东人有多爱吃鹅?没有一只鹅能游过珠江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广东人有多爱吃鹅?2014年的数据表明,广东是全国最大的鹅产区,占了全国市场的24%,而且没有一只广东鹅能跑到外地人肚子里去。不仅如此,广东还是全国鹅的噩梦,一直在“进口”安徽鹅、江苏鹅。为什么广东人爱吃鹅呢?广东老饕与烧鹅的“爱情长跑”,最早可以从700年前说起了。广东的鹅为什么好吃因为天道酬勤。花了1000多年,广东人才养出了全中国最好吃的鹅。在宋代时,清远县志中就记载了当地人饲养鹅的日常,这便是著名烧鹅原材料“乌鬃鹅”在广东养鹅史上的首次亮相。到明朝嘉靖年间,又选育出了广东名鹅阳江鹅、狮头鹅。传说中的狮头鹅/视觉中国狮头鹅,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原本是江南特产,但广东才是它真正的精神故乡。以其说是好鹅苗投胎到了广东,到不如说是有广东的水土,才养出了好鹅。广东鹅既食草也吃稻谷,既需要水源也需要草场,在水网密布岭南,湿热的气候利于水草生长。而广东自古以来保留的“水域+稻田”模式和桑基鱼塘种植模式也构成养鹅的便利条件,稻田一年两熟到三熟,四季无旱,一整年都可以作为养鹅的水场。除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高超的养殖技术,广东鹅的高贵,还在做法讲究,吃法繁多。广东人做鹅,首先就要选“本地鹅”,鹅的品种也有讲究,烧鹅要乌鬃鹅才好,不可太肥也不可太瘦,最好别超过3个月。卤鹅却首选狮头鹅,狮头鹅拥有远超其他鹅的庞大体型,也拥有更加肥厚香醇的鹅肝。做法上,除了烧鹅,煮鹅、烹鹅、油爆鹅、油炒鹅、蒸鹅、酒烹鹅,种种做法一应俱全。吃法上,除了卤鹅、煲鹅汤,出了名的还有鹅乸饭。吃的部位也绝不限于掌、腿、鹅脯、鹅架子,本着“充分利用、吃干抹净、绝不浪费”三项基本原则,从老鹅头、鹅冠子到鹅骨、鹅内脏,皆以恰当的手段烹调,以求每一部分都能充分和食客的胃缠绵。“师傅,这只鹅的毛孔太粗”/视觉中国广东鹅吃法这么多,跟它的移民历史密不可分。唐朝末年到元朝,从江南淮北而来的移民与古越人、瑶族等岭南地方土著逐渐融合,将岭南以北的风物与习俗带到了这片土地上,也给岭南带来了养鹅的技术,和制鹅的手艺。广东古井人认为,著名的古井烧鹅技法是南宋末年随末帝逃亡南下的宫廷御厨带来的,这位少帝在元朝铁骑的追杀下也不忘带上烧鹅的师傅,国破家亡也不能忘吃鹅。江门当地的民间传说印证了这种“外来论”的说法,但是广东烧鹅的另一大分支“深井烧鹅”就不这么认为了。深井烧鹅的技法介乎于焖炉和挂炉之间,既有深井挖坑——在一个相对封闭空间里“焖”的效果,也有将鹅挂起来用柴火熏烤的过程。广州黄埔深井村的村民认为这是他们村祖辈上独创的技法,并将之流传到香港去了。可惜的是深井村始建于明末清初,距离南宋御厨将烧鹅技法带到广东,已经过去几百年了。“全班QQ秀在同一天过期”/视觉中国不管源头在哪儿,可以确定的是移民带来了广东鹅的多样口味。广府菜系用料博杂,以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为主,口味“鲜、嫩、爽、滑”;潮汕口味清淡甘和,喜食水产、甜菜;客家喜好“肥、咸、熟、香”,用料以家禽与野味为主。好马配好鞍,好鹅当然要靠广东的另一项著名特产——好厨子。在广州,不仅有顺德这样的厨师城,也有新寨村这样的厨师村。广东餐饮的壮大,首先就是从“办桌”这样的筵席传统开始的,居无定所的流浪厨师上门替人“办桌”,全凭市场竞争,就靠手艺吃饭,四海为家,学习大江南北的菜色,自是能修炼出一手好绝活。此后这些流浪厨师往往会在一些大商埠码头找处餐馆稳定下来。1934年出版的《汕头指南》,就已经记载了当时广东餐饮业的发达:“本市酒楼、茶店、饭馆共30余家。在商场热闹时,一般富商、阔客,通宵达旦,沉醉于酒海肉林中,故酒楼营业蒸蒸日上 。”即将上桌的烧鹅/视觉中国像“巧烧雁鹅”这样的菜就是厨师行当发达的代表,一道鹅,要先卤煮后油炸,以刀片成薄片摆成花一样,再搭上香菜酸萝卜等配成五色,最后还要配专门的蘸酱。像这类手工菜,大多用料普通做工精细,厨师正是利用普通食材做出新奇的花样并借以创造出并不寻常的菜式,以显示他们的高超手艺。而“巧烧雁鹅”不过是一顿普通的潮州筵席十二大菜之一,潮菜只是粤菜三大派系之一,广东餐饮之发达可见一斑。一枝独秀广东鹅广东烧鹅的手艺是外地传进来的,因此不止广东,鹅在中国餐桌的历史上一直很高,从皇室到民间,全国各地都有狂热的“鹅饭”,江南一带尤爱吃鹅。到了明朝,全国吃鹅吃出了一个高峰。大量鹅肉菜谱在民间传说、书画、小说中也有体现,如朱元璋以烧鹅杀徐达的传说,《金瓶梅》中多次出现的“鹅馔”描写。在专供御膳房的皇家养殖场中,鹅的饲养数量是鸡鸭的2-4倍。发展到后来,朱元璋肃清吏治时便要求官吏接待不许吃鹅。《明史·周新传》记载,广东人周新赴任浙江按察使期间,同僚拜访他所送的见面礼便是一只烧鹅,周新没有拒绝却也不敢吃,只能将烧鹅悬挂于堂前以明志,这就是“周镜悬鹅”的典故。烧鹅源于烧鸭。鹅以中、小个的清远黑棕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斩件上碟,便可进食/视觉中国但奇怪的是,清代之后,鹅不再是满汉贵族的宠儿,连在原本大量养鹅的江南一带,吃鹅也不再成为一种流行。清代吃货“泰斗”袁枚的《随园食单》里,鹅馔只有区区两种,同为家禽,鸡馔达三十一种,鸭馔为十种。在主要记录民间百姓普通饮食的《养小录》中,记载禽类十种菜中鸡有六种,鹅也只有两种。只有广东人一直保留了对鹅的狂热,从此正式奠定鹅界霸主的地位。究其原因,历史上的岭南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受满清政府影响较小,民俗传统保留相对完好,连同“重鹅”文化也没有受到影响。文人以鹅入书法,以东晋王羲之最为著名,鹅为大雁所驯化,婚礼中也有以鹅代雁的传统,而这些文化上“重鹅”的体现也都在广东保留了下来,在顺德,童子开笔礼,成人订婚礼,端午龙舟互访都要送鹅,彭公鹅也是顺德龙舟宴的必备大菜。广东人素重祭祀、仪式,潮汕尤为明显。在宗族影响极为深厚的潮汕,传统的祭祀活动“游神赛会”在乾隆年间就有记载了,往往由族长主持,除了祈福,赛会规模大不大、人丁旺不旺,也是乡土宗族间比拼实力的乡村大舞台。广东人的年夜饭:鹅鹅鹅/视觉中国赛会上祭祀的“三牲”多为猪鹅鱼三种,或是“小三牲”鸡鸭鹅。潮汕人会在赛会期间表演传统民间舞蹈双咬鹅舞,还会在游神赛会上进行“赛大猪”“赛大鹅”等比赛,一场比赛将近有几百只祭品参加,而每只祭品往往又是由几人或是几户认养,所以说一场“赛大鹅”比赛涉及上千人一点也不夸张。而对潮汕人来说,在吃卤鹅之前,如果能在赛会里声势浩大的“赛大猪”和“赛大鹅”比赛中夺魁,那真是再美满不过了。乡民为了赢得比赛,尽可能大的范围中选出养殖条件最好的村落、养殖技术最好的人,以及最大最优的鹅,再进行配种与优选,直至下一年又一轮的筛选。这种“赛大鹅”比赛,推动四大名鹅的育种可谓功不可没。除了潮汕,在光绪年间的清远县志上也记载了清远人吃鹅、以鹅祭祀的情况,既有“无鸡不成宴”之说,清远也有“无鹅不成宴”之说,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要以鹅家祭,等到祭祀完毕分食宴请时,餐桌上还一定少不了一盘卤狮头鹅。“今天先吃鹅腿”/视觉中国说到卤鹅,卤鹅就是在祭祀中产生的,每当祭祀完毕,潮汕人的习俗是“与神同食”,要一起分食祭品的,但因祭品过多一时吃不完,这才产生了潮汕人“打卤钵”的食俗。潮汕人通过卤制来保存祭品,其本质就是通过香料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有人形容养卤水就跟养鱼一样,每天都得照看,照看得当的卤钵吃上十多天都没有问题。而在游神赛会期间各家邀请各村的亲朋好友来分食祭品,则又进一步扩大了卤鹅的传播。有钱人才吃鹅说广东人爱吃鹅,那是和全国其他地区比较出来的,江南一带的水土也很适合养鹅,但是据2014年的数据,江苏一省的鹅消费市场还不到广东的一半。为什么其他地区吃鹅的人会逐渐减少呢?这又受到养鹅成本的影响。相比鸡鸭等其它家禽,虽然鹅更热衷啪啪啪,但他们的要长到七八月之后才能过性生活,而且母鹅容易不育,尤其在散户养殖的家庭,经常发生父女恋、德国骨科的小说情节,近亲繁殖带来了更严重的品种退化。广东九龙湖:一湖碧水,百鹅争鸣/视觉中国一只勤勤恳恳的鹅一年的产蛋量不过30枚上下,和鸡鸭每天一个的效率那是不可相提并论。鹅对水源和气候条件也比较挑剔,太热的话它们会拒绝发情。此外鹅还不能只吃稻谷,还得吃草,饲料成本也更高。要不是广东人的胃如马里亚纳海沟,广东鹅根本到不了今天的规模。可以说 ,正是广东人努力挣钱,再努力花钱吃鹅,才养活了广东的鹅。要知道,现在一只普通的4斤左右的古井烧鹅价格多在300元上下,而一只同等大小的“因出名而贵”的北京烤鸭,价格一般不超过200,而在潮汕,一只卤老鹅头的价格可以上千元。广东江门的新会烧鹅/视觉中国据顺德有名的烧鹅档口掌门“烧鹅强”说,在并不富裕的70年代初,他的父亲就开始偷偷制烧鹅卖了,“每天只烧几只,卖给熟人,那时镇上能吃得起烧鹅的人家都是家里有香港亲戚的、有外汇寄过来的”。侨民的收入养活了制烧鹅的手艺人,做鹅的好手艺没有断了传承。但广东经济实力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鹅的消费能力上,更体现在其餐饮业的发达。因为鹅足够好吃,才足以吸引那么多人进行消费,因为有远超温饱的能力,方能于“吃”一道追求“精中更细”,追求“自我实现”的满足。广东是全国最主要的保健品生产、消费市场。根据2012年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网站的保健品信息进行统计,现在市场上的保健品生产地广东约占总量的14.3%,甚至高于北京的10%。而在饮食上,广东人喜好以食疗辅助养生,强调时令,强调食药同源,如凉茶、药膳汤水,爱吃鹅也有“中医养生”的锅。古法鹅公汤,真的不能治癌症/视觉中国鹅的养生功能,也在中医上备受吹捧。在《宋氏养生部》一书中就记载了鹅的多种吃法。广东潮湿闷热,而“鹅肉甘平无毒,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暖胃生津之用。” 广东水域众多,毒虫广布,而《本草纲目》认为鹅胆清热解毒。更有甚者,把古代中医书籍中记载的“鹅血”捧为治疗食道癌的“抗癌神药”。 江南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高校,纷纷进行项目研发,认为自己“已经证明鹅血具有抗癌功能”,黑龙江省金鹅公司曾与省肿瘤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中国北方鹅血抗癌性能的研究与药理剂型开发》研究,可以说,鹅在“抗癌神药”中的地位,早就是冬虫夏草和灵芝粉的前辈了。然而,没有例外,这些研究都没有拿出切实有效的双盲实验结果。广东鹅,除了好吃,哪有那么多神奇的功效?当然,广东人根本不在乎。鹅嘛,吃就好了,不让他们吃鹅,那他们只能去吃闯荡大千世界的“弄潮鹅”福建人了。参 考 文 献【1】石冬梅
鹅:传统文化与民间意趣 农业考古2014年第1期320-324【2】吴晓龙
《金瓶梅》与明人重鹅食俗小考 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5月 178-181【3】蔡晓梅 朱竑 司徒尚纪 广东饮食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分异研究 热带地理 2011年第31卷 第3期 321-327【4】林祯平 林敏 王思庆 广东鹅品种资源保护反利用现状 水禽世界 2011年4月刊 7-10【5】 沈晓昆 我国鹅品种选育史初探 中国家禽 2011年第33卷第2期【6】陈汉初 潮汕民间的拜神风俗 民俗风情 -62【7】赵金媛 潘华峰 叶晓宪 林钟宇 王正 试论岭南地区中医食疗文化特点 山西中医 2017年 6 月第 33 卷第 6 期 34-36
【8】司徒尚纪著 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版【9】清远县志 光绪扫描补充版【10】饶宗颐编 潮州志 1949年版【11】张新民著 潮汕味道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12】董仁威主编 寻味中国之广东香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年6月【13】李坚诚著 潮汕乡土地理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5年12月【14】王晓玲主编 食在广州:岭南饮食文化经典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6年1月【15】陈梦因著 粤菜溯源录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年1月
本文来源:网易浪潮工作室
作者:殷钰
责任编辑:于方_NX240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洲天鹅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