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元保险费税前扣除不要了,退票已扣百分之十手续费,应该把剩下的钱退给我吧?

  4月28日,五一档首日,《后来的我们》以破亿的预售成绩一路领跑。随即,微博账号&电影票房&爆出《后来的我们》大量退票,后迅速在媒体中发酵。该片因此成为五一档最受关注的电影,只不过,市场对退票事件的关注,已远超过电影本身。
  电影票可以退改签?这个大部分人可能从未尝试过的操作,随着《后来的我们》规模性退票事件,被大面积讨论。
  5月2日晚,在《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集中爆发后,处在事件中心的猫眼紧急发出&猫眼专业版&新版本预告,将增设退票人次、退票率等数据,并于5月3日上线;而淘票票也表示将推出新功能&票房异动预警&,预计两周内开放。
  5天9.78亿票房、预售1.22亿元,《后来的我们》登顶五一档票房冠军,却在上映首日出现猫眼刷票及退票38万张、1300万票房;淘票票9.16%退票率(%,春节档4.30%)的非常规数据。大规模退票背后,预售、退票等关键词所隐藏的行业&灰色地带&和利益链条也浮出水面。
  4月28日,五一档首日,《后来的我们》以破亿的预售成绩一路领跑。随即,微博账号&电影票房&爆出《后来的我们》大量退票,后迅速在媒体中发酵。该片因此成为五一档最受关注的电影,只不过,市场对退票事件的关注,已远超过电影本身。
  次日,国家电影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对近几日退票信息分析,初步认定退票情况有异常,具体问题尚待研判。目前已约谈影片出品方、发行方。
  整个退票事件中,猫眼因身兼出品方、发行方、售票方等多重身份,站在了舆论风暴中心,虽退票事件发生在多平台,其也成为该事件&幕后玩家&的最大嫌疑人。
  一位影院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退票事件从4月26日就已开始,于28日大规模爆发,但规模退票并非首次出现,只是这次比较特殊。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多位影院、数据、业内人士,试图还原退票背后的利益关系和逻辑。
  为何退票?
  &左手进右手出,零成本做高排片率。&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种分析。高预售成绩,是一部电影的天然营销点,如果一部电影的发行方提前投入成本做高预售成绩,后退票收回成本,则效果一石二鸟。
  有影院经理告诉记者,常规来说,猫眼、淘票票的&想看数据&,预售表现是决定一个电影排片的重要指标。而一部电影的预售高企,若质量尚可,也容易带来其在上映后的持续向好。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后来的我们》上映前的想看人数为91.1万,首日排片43.8%,票房2.84亿元,同期上映的《幕后玩家》排片为20.2%、票房仅为4410万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
  一方面,该片主创、演员阵容等自身元素让其在上映前就拥有较高热度,容易带来高排片。排除退票数据,持续上涨的票房数据和排片,也证明了该片本身的内容吸引力;另一方面,高预售后的规模退票,存在违规操作的可能。
  面对质疑,猫眼于4月28日声明表示,&被恶意刷票订单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猫眼&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干预市场秩序的行为&;29日,其再次发表声明表示,28日退票订单中,&有54%订单确定为用户正常改签行为,剩余46%为恶意刷票、黄牛行为&。
  5月2日,淘票票发出声明表示,&从(淘票票后台的)退票率和改签率来看,《后来的我们》售票数据的确存在无法合理解释的异常&。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全国拥有无手续费退票机制的影院共约4000家。按照上述数据计算,共有20.52万张票在28日当天在猫眼退票,则平均每家影院当天出现51.3张退票。
  上述影院经理对记者表示,退票情况此前也有发生,但这次的突发情况比较特殊,不是团体退票,是&有组织的分别退票&,而&黄牛一般不会如此统一行动&。
  此外,对于疑似黄牛行为,记者在淘宝搜索电影通兑券等,发现依然有不少&黄牛&存在,但黄牛在电影票领域的活跃程度、参与深度等,目前无法得知。不过,淘票票在声明中表示,&电影票领域的黄牛现象微乎其微,已绝不可能对某部影片的售票产生重大影响&。
  谁是&幕后玩家&
  对于退改签,淘票票和猫眼平台均设置了退改签按钮,不过,受《后来的我们》影响,目前已关闭退改签通道。此前,与平台签署退改签协议的院线旗下影院,用户可在平台上进行退改签。根据退票时间不同,收取不同的退票费。
  公开资料显示,猫眼在2016年推出退改签服务,并在当时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猫眼当时对媒体表示,这是平台拼服务的一种体现,改签服务是用户刚需。
  猫眼目前尚未公开《后来的我们》退票率和平台日常退票数据。不过,另一家票务平台淘票票的声明显示,淘票票2018年整年退票率、改签率为3.17%、0.63%,2017年国庆档、2018贺岁档、春节档分别为2.29%、0.44%;1.43%、0.6%;4.30%、0.63%。《后来的我们》首日9.16%、2.11%的退改率明显高于均值。
  记者从多处信源获悉,影院与平台的结算周期一般为一个月,未上映的电影退票时一般没有发生结算。而有哪些影院和平台签署了退改签协议,记者询问后并未得到答案,显然,退改签业务还是行业盲点。而以月为结算周期,更是给&违规&操作和&有心人&留出了可乘之机。
  利益直接受损的便是影院方,规模退票发生在上映前,此时退票空出的座位,已经很难再进行销售,上座率下降直接影响影院收入。
相关文章推荐谁在导演《后来的我们》退票大戏?|后来的我们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谁在导演《后来的我们》退票大戏?
谁在导演《后来的我们》退票大戏?
  谁在导演《后来的我们》退票大戏?
  今年的“五一”档电影票房,依旧亮眼。
  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数据统计,今年“五一”档(4.28-5.01)电影票房达13.67亿元,相比2016年的6.57亿元、2017年的7.39亿元,再创新高。
  在此期间热映的电影《后来的我们》成为最大赢家,4天累计票房达9.25亿元,档期内票房占比68%,连续四天的排片占比稳居第一。
  相比往年,今年“五一”档的票房增速尤为可观。然而,《后来的我们》虽票房成绩斐然,却陷入退票风波,由此引发的关于“恶意刷票”、“票房注水”的讨论让今年的“五一”档更具戏剧化。
  退票风波
  这部由刘若英执导,周冬雨、井柏然主演的电影在上映之前就积累了大量的人气,在线售票平台猫眼数据显示累计想看人数超过90万,创下了该指标的纪录。《后来的我们》从4月13日开始预售,总预售票房1.2亿元,进入电影史预售票房前十。
  4月28日,《后来的我们》上映7小时,票房破2亿,然而从当天下午开始,陆陆续续有影院反映出现异常退票现象。
  28日晚间,微博博主“电影票房”发文称不少影城大规模出现第三方购买《后来的我们》退票情况,且退票比例已超出正常业务情况。据相关截图显示,武汉所有万达影城产生退票4342张,东莞所有万达影城有2800张退票。
  4月29日凌晨,猫眼电影声明称平台疑似被恶意刷票并退票数量约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元。
  当日,国家电影局对影片出品方、发行方等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并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
  4月29日晚间,猫眼电影再次声明,称退票订单中有54%的订单确定为用户正常改签行为,剩余的46%退票订单中有部分确定为恶意刷票,疑似黄牛行为。
  4月30日,《后来的我们》片方和刘若英工作室称,高度重视退票异常事件,并希望彻查到底。
  幕后疑云
  伴随着退票事件一同而来的还有一张疑似此次操作的流程分析图。
退票操作流程图,图片来自网络
  业内人士分析此图称,此次事件操作方利用爬虫软件,在预售期使用大量不同账号在第三方平台上大规模地购买电影票,给外界造成影片十分火爆的景象,在此情况下,影院根据火爆的预售数据增加排片,同时,真正想观看该影片的用户由于担心抢不到票而提前购买好电影票。当电影上映后,操作方再次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退票,此时影院已经无法对已经安排好的场次进行修改或取消。
  这种操作造成的后果是虚假票房、绑架排片,不仅给影院造成损失,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不良影响。
  关于此次事件的幕后操作方到底是谁,众说纷纭。集出品方、发行方和售票平台三重身份为一体的猫眼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网络曝光的院线影城经历交流群中,不少经理称大多数退票发生在猫眼平台。
  《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多个城市的电影院,对方工作人员表示,4月28日的退票事件中,猫眼平台产生的退票更多。
  此外,在《后来的我们》制作机构和发行机构中,均有“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身影,因此市场怀疑,利益相关,猫眼有可能为了提高票房数据而进行造假。
  对此,猫眼第一时间否认,称平台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这种干扰市场秩序的行为。关于猫眼为幕后主使的观点开始受到质疑,随着事件逐步发酵,除猫眼之外,其他在线售票平台也出现了异常退票的情况。
  今日,淘票票发布说明称,《后来的我们》上映首日平台退票率为9.16%,接近日常退票率的3倍,影片的售票数据存在无法合理解释的异常。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后来的我们》本身就属于热门影片,猫眼没有理由为了提高票房成绩而进行造假。
  另一种说法“黄牛行为”也存在一定的疑点,有观点称,此次退票规模之大非黄牛能力所能及。淘票票的说明中显示,随着近年来电影票在线比例大幅提高,以及影院整体平均水平上座率不高的情况下,电影票领域的黄牛现象已微乎其微,已绝不可能对某一部影片的售票产生重大的影响。
  不过,好在退票事件并未影响到之后几天的排片,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数据显示,4月28日《后来的我们》排片占比为43.82%,之后三天的排片均超过45%。有影院经理向记者表示,4月28日当天确实发生了退票,但之后几天的上座率效果不错,所以影院对28日的退票并没有特别关注,“我们也是这两天看了报道才开始关注28日退票的事情”。
图片来自国家电影资金办官方微信公众号
  院线、平台博弈
  此次事件中,院线影城的话语权逐渐减弱的现象开始被更多人关注。在市场稳步发展,在线售票平台逐步壮大的局面下,线下的影院显得越来越弱势。
  国家电影资金办官方数据显示,电影网络售票与影院柜台售票所占比例具有很大的差异化,当前正在上映的大部分电影网络售票与影院柜台售票比例平均为7比3,《后来的我们》网络售票占比为82%,影院柜台售票仅占18%。
  在这种情况下,在线售票平台所掌握的话语权逐步增加,并且开始参与到电影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中。
  猫眼电影不仅是在线售票平台,其平台业务还包括投资电影项目、影片发行和点映、抢票、明星见面会等票务活动。除了《后来的我们》,猫眼电影参与发行的影片还有《栀子花开》《杀破狼2》《智取威虎山》《心花路放》。
  参与发行了《芳华》《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等火爆影片的淘票票近日发布了一站式电影宣发平台“灯塔”,未来三年要实现用户运营平台、片方营销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三维联动,推动并实现中国电影的线上宣发智能化。
  随着在线售票平台不断拓展边界,参与到电影产业链的发行、营销甚至制作等其他环节,平台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做法受到质疑。有影院经理向记者表示,如今用户大多是通过网络购票,影院通过网络购票数据来进行排片,在这种情况下,影院的地位确实比以往有所下降。
  随着在线售票平台成为用户主要购票渠道,一些钻影院、平台退改票政策空子的行为屡见不鲜。
  2017年暑假,电影《三生三世》主演粉丝为了避免电影因票房惨淡被电影院下线、换片而提前购买某场次少量票,用这种“锁场”的行为来保证排片率。
  更早之前,电影《叶问3》发生票房造假事件,出现半夜高价电影票售罄、仅隔5分钟的排场、黄金位置空出边角位置售空等匪夷所思的现象。
  中国的电影票房不断地打破自身创下的记录,但在各方越来越关注票房的局面下,为了让票房更好看而进行注水、造假的事件层出不穷。此次退票风波让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不良行为公之于众,如果让这些行业乱象继续发酵下去,“后来”的电影将如何健康发展?
  记者 傅光云 实习生 蔡淑敏
责任编辑:李锋
文章关键词: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后来的我们电影大量退票是真的吗?后来的我们大量退票是什么原因
核心提示:有多方消息爆料称《后来的我们》出现大量退票的情况,退票率达到10%以上,这纠结是什么原因呢,那么跟着小编来看看吧。《后来的我
有多方消息爆料称《后来的我们》出现大量退票的情况,退票率达到10%以上,这纠结是什么原因呢,那么跟着小编来看看吧。《后来的我们》大量退票:预售是涮出来的
4月28日,刘若英导演处女作,井柏然和周冬雨共同主演电影《后来的我们》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该片上映之前就得到圈内大票名人明星名导演加持力挺,足见主创圈内好人缘。此外,电影点映期间还收获许多影评人、电影大V高分推荐,可以说未映先热。首映当天,《后来的我们》以45%的排片强势领跑“五一档”,上映7小时票房突破2亿人民币,目前实时数据已累积突破2.8亿。但当晚,微博知名电影博主“电影票房”贴出影院工作群聊天记录,公开质疑该片为抢排片而做出不正当操作,即自己大面积购入预售票,以预售票房数据架住院线排片后,再于上映当日大批退票。对此,片方和该博主提到的购票平台尚未回应。
28日晚,博主“电影票房”先是发出一条微博感叹,“真的是时候整顿一下购票平台了,这特么比叶问三还尼玛过分,现在我真的庆幸阿里爸爸在电影购票这块还很良心,有价值观封锁,不然有着粤科的他们会更可怕。”疑似质疑某电影为抢票房和排片进行不正当操作。
随后,该博主再发微博,矛头直指今天刚登陆全国院线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图文详解该片如何使出新招儿操作预售票房。即在预售阶段进行“大批购票”操数据,再利用影院退票政策,在上映当天抢在零手续费退票前退票。(如图)该博主还贴出了影院工作人员工作群记录,称武汉万达所有店共退票4342张,东莞万达所有店退票2800张。其中还有集体通知称:请所有影城于明天12:00前以区域为单位统计4月28日当天《后来的我们》退票总数。而该博主亦在微博发文中表示,此事还有其它不确定性,“也可能不是猫眼所为,因为部分没给猫眼开通退票渠道的影院也有退票,具体情况目前大家都还在核实中,暂时还不清楚具体细节。”不过,猫眼是该片出品方之一。
博主“电影票房”贴出示意图解释《后来的我们》片方进行的操作
而后,“电影票房”博主再补充两天来自影院的内部公式信息:
一、影城的小伙伴,由于影城出现了大量第三方购买《后来的我们》退票的情况,目前退票比例已超出正常业务情况,需要暂停接口查询情况,请影城悉知并做好解释。
二、需要注意: 1、接到用户投诉请询问是哪个渠道,如出现后来的我们恶意要求退票一律不予退票,辛苦影城做好解释。 2、其他影片退票问题,需辛苦影城做好处理。 3、第三方渠道恶意转嫁投诉,辛苦直接在群内回复。目前吃瓜群众已经排起了长队,但片方和该博主提到有能力搞此不正当操作的购票平台尚未回应。
目前全国各地大院线能退票的影院,基本都被退了一定比例的票,被退票的影院总数接近4000家。根据总的退票数和全国电影票均价来计算,今天总的退票额应该在万之间。
针对这一情况,壹娱观察向多地影院经理求证,并得到证实,除未开通退票功能的影院外,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影院都出现了规模退票的情况,且绝大多数退票都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所销售的票。由于多数规模退票都是通过猫眼购票后退票的,同时猫眼又是影片的宣发与出品方,因此有影城经理推测猫眼前期通过购票房锁场使得院线和影院方加大排片,随后又在上映前退票,使得影院方遭受损失。
业内人士向壹娱观察解释,相关方先涮高了电影在第三方售票平台上的预售票房,从而给影院以及观众造成一种影片很火的印象,紧接着影院便会调高排片,观众担心买不到好的位置、场次,也会提前购票,从而进一步拉高了预售额和热度,形成了一个循环。而夜间再通过票务平台的退票渠道退票,但由于此时已经售出较多影票,故影院无法临时更改场次。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影院受28日的火热影响,提高了该片在29日的排片,而这些影片的预售情况同样存在注水的可能。
壹娱观察目前通过影院经理证实到,《后来的我们》在淘票票渠道也有退票出现,因此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此事为猫眼所为。淘票票在晚些时候暂时关闭了退票功能。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退票仍然由猫眼渠道发出,某售票系统目前仍然能够看到猫眼平台上每分钟80次的退票请求。
北方某影城经理告诉壹娱观察,28日当天他所管理的影城原本销售额达到了2万7,其中《后来的我们》约为2万左右,但晚间却出现了75起通过猫眼的退票,约占当天《后来的我们》售票总额的10%。他表示这样的情况十分罕见,“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多(退票)。”
据了解,目前多家影城已经紧急关闭了票务平台退票功能,其中一些影城还出台规定称将限制每个场次的退票张数。
而通过加预售来带动热度,并不是此次《后来的我们》营销中唯一可能存在的问题。28日早些时候,壹娱观察注意到,《后来的我们》豆瓣评分由开分时的7分一路下跌,并最终停留在了晚间的6.5左右,半天时间评分下降0.5,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随后,壹娱观察收到爆料称,《后来的我们》存在豆瓣涮分情况,有水军团队以一条1.5元的价格在给《后来的我们》等影片涮好评。同时有豆瓣大V向壹娱观察证实,《后来的我们》存在规模购买豆瓣大V好评的情况,短评300,长评1000,并且在上映当日发布了不少。
按照《电影促进法》中的相关规定,“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应当如实统计电影销售收入,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不得采取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扰乱电影市场秩序。”如果上述情况能够得到证实,那么相关方将有可能遭受进一步处罚。
壹娱观察就此事向猫眼方面求证,但是截至发稿,还未得到回应。尽管目前各方都没有回应,且无论明天各方会有何回应,壹娱观察都无法相信数千万级别的票房购买与退票会是竞争对手或者全国黄牛同时段集体所为,片方、猫眼与线下宣发一定要有一个背锅。
当然,此次事件最重创的,则是院线影院对互联网渠道的信任度。在线上宣发越来越重要的今天,预售也逐渐成为影城经理排片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以后的片子都这么玩,哪个影城经理和院线还敢相信预售和线上宣发的数据?后来的我们票房后来的我们预计票房真能突破20亿!
出乎观众意料的是,刘若英竟然为电影接上了这样的地气,电影本身的故事与观众情感之间实现了多层次的共通:故事围绕着一个对恋人在北漂中从相爱到分手的过程展开,而这一点几乎对于任何一个谈过恋爱又经历过分手的人都是适用的。
如果万一爱情的点没有打动你,那么加上北漂和刘若英够了吗?
当观众在电影院合唱《后来》的时候,观众很难不联想到自己的故事,而能让这么多人想起自己的《后来的我们》,已经很难不成为国产爱情片又一部爆款了。新闻热线:16281
聚焦机票退改签费用三大乱象 高于票价合理吗?
&&来源:&& 作者:李金磊
近期,机票退改签费用畸高的话题引发关注。退改签费用高过机票价格是否合理?提前很早退改签的费用为何还那么高?特价机票不退改签是否属于霸王条款?针对这些问题,中新网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退改签费用高过机票价格是否合理?
江苏省消保委4月份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250名参与线上问卷调查的消费者中,995名消费者有过退改签的经历,占79.6%,而机票退改签费用总体较高。
这份报告曝光了一例样本,其退票费用是机票价格3倍以上。在飞猪上,供应商北京正橹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机票,价格为900多元,但起飞前24小时前退票费为3000元,起飞前24小时后退票费3800元。
上述调查还显示,这些消费者在退改签时,23.5%遇到过退票费用比机票价格高的问题。22.7%遇到过代订机票网站收取的退票费高于航空公司官网的退票费的情况。
据了解,1996年施行的《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曾规定,旅客在航班规定离站时间24小时以内、两小时以前要求退票,收取客票价10%的退票费;在航班规定离站时间前两小时以内要求退票,收取客票价20%的退票费。而在2004年修订时将这一条款删除。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退票费用规则,实际操作中都由各航空公司决定。
“航空公司对于退改签收费标准都是在运输规定中明确公示的。”民航资深评论员綦琦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退改签费用远高于机票价格,这显然不合理,900多元机票收取3000元退票费应该是个别不法代理人的行为,有关管理部门需要严格监管和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起淮对中新网记者说,由于没有对这种乱象严厉处罚,机票代理商没有严格按照航空公司的退改签费用规则,存在“谁加价多谁的利润大”的乱象,因此需要在源头上制定统一规则的同时,加强管理、监督和检查,防止其愈演愈烈。
提前很早退改签的费用为何还那么高?
根据媒体报道,一位乘客提前一个多月订购了一张900元的机票,随后退票时却被告知需收取退票手续费1000元。
上述调查报告也显示,30.7%被调查者表示提前很早改签但仍然被要求收取高额改签费用。
提前很早退改签,费用为何还那么高?綦琦认为,退票费过高是个别代理商的一种虚假营销手段,以低票价误导消费者购票,在旅客退改签时收取高额费用和搭售来牟利。
在上述调查中,79.4%的消费者希望,退改签收费标准应该根据提前时长的不同而收取,提前时间越长收费的费率应越低。
张起淮也认为,如果不管提前多长时间退票,都要收取高额退票费,是不合情合理的。退改签收费与退改签时间等因素挂钩,跟企业损失成本相匹配,这样才是公平合理。
江苏省消保委进一步建议,将退改签收费与退改签时间与订票时间、退改签时间与登机时间及登机日所在的航班时刻营运状况相比较,以测算航空经营者可能存在的收益减少的损失。特别是退改签时间与登机日的期间长度,可划分为:24小时、72小时、15日、1个月、3个月等不同的时长,确定不同的收费比例,同时兼顾所在的航线等情况。
特价机票不退改签是否属于霸王条款?
在预订机票时,很多消费者都会遇到特价机票不退改签的情况,或者只退机建、燃油费的情况。
携程网上预订6月1日北京到昆明的东方航空MU5714票价为710元(2.8折),显示“只退机建、燃油费”“不支持产品更改”。网站截图
记者在携程网上预订6月1日北京到昆明的东方航空MU5714票价为710元(2.8折),显示“只退机建、燃油费”“不支持产品更改”。
江苏消保委的调查也显示,携程网上由上海华程西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供票的3月7日南京到昆明的深圳航空ZH9561票价为429元(2折),退订机票只退机建、燃油费;同程网上由重庆云上航空票务股份有限公司供票的3月8日南京到哈尔滨的四川航空3U8839票价为505元(2.9折),退票手续费为505元/人,与票价相同。
张起淮认为,特价机票不退改签,这肯定属于霸王条款,虽然退票会让企业有一定损失,但不至于“没收”消费者的机票钱,“不坐飞机也要你的钱”的这种霸王条款需要改变。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确定退改签票收费应当与经营者可能收益减少相适应的原则,不得设定“特价机票”不得退改签格式条款。建议管理部门,一方面要规范特价机票的范围。另一方面,不得规定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公平格式条款:“特价机票不得退改签”等。
而在綦琦看来,机票销售往往采取差异化的销售政策。旅客享受到了低价机票,让渡出部分机票使用权益无可厚非。消费者也要明确自己的真实需求,如果需要更多的行程变化尽快不要买低价机票。
责任编辑:余彩虹机票退改费价格太离谱!票价960元,退票费3800元...
原标题:机票退改费价格离谱,15家涉事企业被约谈无人到场
不久前,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栏目播出了江苏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查机票高价退票、改签情况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4月24号,江苏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消费者飞机票退改签情况调查报告”,明确告知涉事的航空公司和网上机票代理点要来说明情况。然而一周过去之后,没有一家公司前来接受约谈。江苏省消保委就此表示,将于五一节后,就相关情况致函民航管理局。
退改费标准各异,有的是原价3倍
目前,市场上机票退票费用标准十分混乱,五花八门。以同一时段在艺龙网上预定同一天由南京到烟台,票价均为360元的航班为例,不同航空公司之间起飞前2小时前的退票费不尽相同。其中东方航空退票费为360元/人,深圳航空为180元/人,山东航空为216元/人,华夏航空360/人。华夏航空与山东航空共享(航班),实际由山东航空承运,同样的航班退票费却相差144元。在飞猪(旅行网)上,供应商北京正橹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机票,价格960元。起飞前24小时前退票费为3000元,起飞前24小时后退票费3800元,其退票费用是机票价格3倍以上。
不仅退票费用混乱,改签的费用也是如此。以预订6折左右的经济舱航班,并在飞机起飞前5小时之前退票为例,8家航空公司退改签政策均不一样。其中,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山东航空、厦门航空手续费大多为购买时机票价格的30%;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四川航空手续费大多为购买时机票价格的20%,而折扣越低,收取的退改签手续费率越高。
在2004年,国家民航总局把过去“起飞前24小时”作为退票费收费收取费率的一个标准删除了,导致了各航空公司自己根据市场的规则来确定。所以,也就出现了针对同一航线、同一航程,而不同的航空公司会出现相差一倍的退票费。
约谈涉事企业,8家航空公司、7家旅旅游平台无一前来
涉及这次调查的8家航空公司分别是: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厦门航空、四川航空、山东航空。涉及到互联网机票销售的7家平台是:包括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飞猪旅行网、驴妈妈旅游网、同程旅游网、艺龙旅行网、途牛旅游网。记者了解到,截止到4月30日,仍没有一家与江苏省消保委联系。
江苏消保委:五一后要再次约谈
江苏省消保委秘书长陆惜春表示,过了五一后就再次约谈这些航空企业和平台,以及民航管理局。另外,今年初民航管理局推出了“关于推进民航服务管理的征求意见”,要专门针对这“征求意见”给出建议。
近年来,类似于机票退票、改签所引发的纠纷不时登上各大媒体的版面,然而仍然会出现退票费用是机票价格3倍以上,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个案。真的是相关企业对此不知情吗?恐怕更多的还是相关企业揣着明白装糊涂,利用其与消费者知情权的不对等来获取利润,对消委会态度尚且如此冷漠,可以想象消费者遇到问题时,维权难度之大。然而,消费者是会选择用脚投票的,民航部门和物价部门的监督和监管也不是冷眼旁观的看客,相关企业倘若只为财务报表一时的好看,只怕将来会获得人人喊打的难堪。
来源:中国之声微博
【编辑 张颖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费能否抵扣进项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