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临床如何做好突发应急救护培训工作

              
      
              
您现在:&&
浏览字体:
2015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摘要
  2015年自然灾害灾情较常年总体偏轻,灾害主要以洪涝、地震和台风为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等主要指标保持了继续下降的态势,但发生了4起特别重大事故,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巨大。公共卫生形势总体平稳,但突发急性传染病、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疫情威胁不断加大。总体来看,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努力下,全年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对各类问题仍需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举措,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灾害。全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86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967人,紧急转移安置64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18万千公顷,其中绝收2232.7千公顷,房屋倒塌24.8万间、损坏250.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04.l亿元。综合来看,2015年灾情总体偏轻,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倒损房屋数量均为2000年以来最低。主要特点:一是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受境外地震影响严重。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4次,最大为新疆皮山6.5级地震,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不高,但全球大震持续活跃,特别是尼泊尔8.1级地震给我国西藏地区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年地震共造成36人死亡(失踪),121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1亿元。二是南涝北旱特点明显。汛期全国共出现36次强降水过程,其中南方地区33次,福建福州、贵州长顺和江苏常州等地日降水量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旱情经历了冬春旱和夏伏旱两个阶段,冬春旱主要发生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北方冬麦区,夏伏早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北方地区。三是台风登陆个数偏少、强度大。全年6个台风在我国登陆,较常年均值(7.2个)偏少,共造成2375.6万人次受灾,57人死亡(失踪)。“灿鸿”登陆浙江舟山时风力达14级,“彩虹”登陆广东湛江时风力达15级,分别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登陆浙闽地区和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四是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等灾害偏轻。全年风雹灾害发生次数偏少、受灾范围偏小,分别为2009年以来最低值和次低值。低温冷冻和雪灾损失偏轻,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均为2000年以来最低值。
  此外,由于遭遇突发罕见的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风暴雨袭击,“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大马洲水域翻沉,造成442人遇难。
  (二)事故灾难。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81576起、死亡66182人,同比减少24112起、1894人,分别下降7.9%和2.8%。主要特点:一是较大以上事故继续下降,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略有上升。全年发生较大以上事故1054起、死亡4588人,同比下降9.9%和8.0%,其中重特大事故38起、死亡768人,同比分别下降9.5%、上升1.3%。二是大部分重点行业领域和地区安全生产状况基本稳定。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建筑施工、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商贸其他、生产经营性火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等行业领域事故实现“双下降”。北京、内蒙古、上海、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青海、宁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1个省级统计单位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三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煤矿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较大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重大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2.3%和36.8%、27.1%和21.1%、64.3%和62.9%,未发生特别重大煤矿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36.5%。
  虽然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但发生了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广东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等4起特别重大事故,共造成289人死亡,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巨大。
  (三)公共卫生事件。全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73起(含食物中毒事件,不含动物疫情)、病例35845例、死亡226人,同比分别上升1.2%、下降55.4%、上升11.9%。主要特点:一是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类为主。全年共报告传染病类事件744起、病例28844例、死亡31人,分别占报告总数的76.5%、80.5%和13.7%。二是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热点事件时有发生。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走私冷冻肉、问题西瓜、水产品违禁药物使用等话题受到持续关注,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儿童用药、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等话题关注度较高。三是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全年发生11起家禽禽流感疫情和3起A型口蹄疫疫情。监测显示,禽流感病毒和口蹄疫病毒污染而较广。四是输入性疫情威胁不断加大。境外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疫情严重威胁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全年从5.38亿人次出入境人员中发现传染病症状者121505人次,确诊传染病34种17994例。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境外动物疫情传人风险持续存在。
  二、应对工作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多次就加强应急管理、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亲赴“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现场、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应急体系建设,着力强化应急管理基础,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有力有序有效应对一系列突发事件。
  (一)组织领导体系方面。一是应急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反恐怖主义法》正式颁布实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应急管理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国务院办公厅和有关部门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专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进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环境保护部从风险管控、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四个环节构建全过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监管总局开展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研究工作,强化油气输送管道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危化品救援队伍选点布局和应急资源配置。二是指挥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完善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总体布局,推动政府落实牵头责任、督促行政部门共同参与、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公安部不断完善区域警务合作,部署协调相关地方和警种建立联动机制。安全监管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证监会分别推动建立健全长江流域区域应急联动和资源共享机制、跨区域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协作机制、退市工作协调机制。北京、天津、河北实现三地异地视频会商和资源共享。三是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督促地方完善应急预案,明确预警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反恐办分别印发通知,对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和推进反恐怖防范标准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分别牵头印发建筑施工相关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等文件。四是重点工作督导检查更加深入。国务院办公厅推动将应急产业督查纳入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大督查范围,抓好加快应急产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公安部开展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隐患整治,排查危化品运输车32.7万辆,危化品运输车检验率、报废率达到99%和99.4%。国家减灾委、国家防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分别成立工作组开展专项督查调研,督促指导地方做好防灾减灾、防汛抗旱以及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国务院安委会深入开展以危化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治理、煤矿隐患大排查和整顿关闭工作。
  (二)应急准备方面。一是预案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大面积停电、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等专项应急预案,民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地震局、气象局等相关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对综合减灾、地质灾害、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等部门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辽宁、吉林、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山东、贵州、陕西等地制修订应对森林火灾、金融突发事件、核应急、交通突发事件等专项预案或工作规程。二是演习演练形式多样且实战性强。公安部参加上合组织成员国联合救灾演练,以及第八次上合组织成员国紧急救灾部门领导人会议救灾演练,展示我国消防救援救灾水平。国防科工局举办“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实现国家、省、核设施运营单位三级联动、军地协同。安全监管总局开展联合处置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重大井喷失控和原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综合应急演练。广东、山西等地大力推行“双盲演练”,演练的实战性进一步增强。三是应急队伍持续壮大。卫生计生部门建成37支、1800名医务人员的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和近2万支、20多万人的地方卫生应急队伍。公安部建成3个消防特勤支队、59个大队、469个中队,特勤警力达1.8万余人。林业局推进应急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举办中央、省级层面技能培训共23期,培训近2000人次。能源局基本形成“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职工队伍为基础”的应急队伍体系。民政部、地震局支持引导志愿者作为防灾减灾和抗震救灾应急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四是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财政部会同安全监管总局设立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专项资金,通过滚动预算分3年安排89亿元;安排中央资金共260亿元用于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支持农房抗震改造、应急度汛和特大防汛抗旱补助、重点火灾区综合治理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气象卫星和水文监测等。五是应急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不断完善,为国务院领导同志指挥处置突发事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发展改革委与民政、卫生计生、安全监管等部门建立常态下应急保障协调机制,解决应急保障工作中的共性问题。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部署加强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农业部、林业局、公安部积极推动草原防火物资库、扑火物资器具、生命搜救等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建设。国家防总在29个中央防汛抗旱物资仓库共储备价值6亿元防汛抗旱物资,地方储备物资总价值120多亿元。
  (三)预警防范方面。一是灾害监测预警水平持续提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式成立,实现与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地震等八部门应用对接,27种预警信息统一授权发布,全年发布预警信息17万条。水利部与气象局联合通过中央电视台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各地启动预警广播28万余次,转移危险区群众169万人次。首都圈地区、福建省、兰州市等地初步建成地震预警示范系统,初步具备区域预警信息服务能力。二是卫生监测和风险评估进一步拓展。卫生计生委开展日常和专题风险评估及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发现、确认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和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疫情。农业部全年监测禽流感样品498万份,口蹄疫样品489万份。质检总局累计排查来自埃博拉出血热疫区人员36939人,发现症状者195例。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研发建设全天候“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预警平台”,监测筛选舆情信息970余万条次,发出舆情预警53次。三是涉稳风险预警和化解处置不断深入。公安机关加强情报信息研判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提出研判预警信息,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四)应急处置方面。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决策指挥科学有效。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处置关键时刻,国务院决定成立“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和处置工作组,设立水上救援、医疗救助、善后工作、新闻宣传、安全保障、水文气象保障、事件调查和综合等8个小组。面对多重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国务院工作组统领各有关方面,周密部署、科学施策,成功完成了一项“生命至上”的国家行动,书写了应急管理的“中国奇迹”,再一次彰显了我国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二是应急响应启动迅速,应对处置及时高效。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20次,救助受灾群众6028万人次。国家防总、水利部启动应急响应9次,派出160多个工作组、专家组和督查组赴一线协助开展防汛抗旱工作。全国矿山、危化品、消防、海上应急救援队伍共参与救援113万余起,抢救遇险被困人员22万余人。三是协调配合积极紧密,应对工作有力有序。外交部、公安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稳妥处置接回尼泊尔地震后我5685名中国公民、撤离我在也门公民等多起涉外突发事件。卫生计生委会同相关方面实施联防联控措施,实现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严防控、零输入”和“打胜仗、零感染”目标。湖北、天津、广东深圳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全力开展“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等重特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相关地区和部门认真落实分工,通力协作,确保了应对处置有力有序进行。四是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成效明显。2015年各级公安机关大力开展暴恐活动“严打年”行动,集中打击暴力恐怖、宗教极端、传播暴恐音视频等违法犯罪,依法打掉一大批预谋实施暴恐活动犯罪团伙,将98.9%的团伙打掉在行动前。
  (五)恢复重建和善后工作方面。一是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推进。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推进建立灾后恢复重建长效机制,逐步探索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重建新路子。各地抓紧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出台工作方案,统筹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治理等,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提高房屋重建补助标准。二是灾害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民政部联合保监会、财政部推动各地加快农房灾害保险工作,增强参保农户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地震巨灾保险条例和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湖北、广东、云南和西藏积极筹措资金用于保费补贴,安徽出台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农房倒损查勘定损标准。三是强化督查确保重建进度。发展改革委组织起草做好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灾后恢复重建进一步规范化。民政部门会同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对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全程跟踪,从建房质量、重建进度、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公开透明。截至2015年底,吉林、黑龙江、宁夏3省(区)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已全部完成,浙江、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竣工率均超90%。四是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类突发事件责任追究制和问责制进一步落实,“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等一系列重特大突发事件责任人及时得到处理并对社会公布,责任追究的惩戒作用进一步发挥。同时,针对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有关方面研究提出了针对性防范意见和整改措施。
  (六)培训宣教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一是应急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中央组织部、国家行政学院、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举办省部级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国土资源部、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危化品应急救援、矿山救护等各类应急培训演练和技能竞赛活动。湖北省将应急管理作为党校学员的必修课,提高各级干部应急管理综合水平。二是科普宣传不断强化。各地区、各部门围绕“防灾减灾日”和“交通安全日”等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消防宣传“七进”指导意见》,推动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国民安全教育体系。国家民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气象局、中国科协通过举办论坛、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公益时报、联合印发文件、制作科普视频节目等不同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科普宣传。三是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入。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同主办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救灾演习,21个论坛成员和8个地区与国际组织共3000多人参演。商务部会同外交部、卫生计生委等单位,向西非有关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提供价值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中国红十字会、武警交通部队、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尼泊尔参与8.1级强烈地震紧急救援工作,扩大我国在救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三、存在问题
  全面评估分析2015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我国在应急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应急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减灾救灾资源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数据、信息互联共享平台尚未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相关政策需进一步完善,部分行业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有待规范。二是减灾救灾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巩固。水利防洪等基础设施防灾抗灾标准偏低,一些城市地下管网存在设备老化、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遇雨即涝问题突出;农村民房建筑质量标准不高,避难场所相对缺乏,防灾抗灾力量不强。三是监测预警和隐患治理需加强。气象、海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能力有待提高,部分高危行业经过多年粗放式发展,积聚了较多安全风险和隐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早期发现管理体系尚不能满足应急工作需要。四是重特大事故防范难度大。全年共发生38起重特大事故,造成768人死亡,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广东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造成很大冲击。五是公众应急意识和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公众自救互救、突发急性传染病及食物中毒防范应对等知识技能相对匮乏,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科学、理性、有序参与度较低。
  四、相关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起草修订工作。抓紧出台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和涉及应急管理方面“十三五”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等重大改革。进一步做好各类国家专项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工作。
  二是提高基础设施防灾抗灾和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和蓄滞洪区建设,提高流域和区域防洪减灾能力。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统筹城市蓄水设施、排水管网、排涝泵站建设,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实施好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等防灾减灾救灾工程。加强危化品、油气管道等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准备。立足“防大灾、应大急”,做好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开展预警机制研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预警信息发布。加快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等灾害监测站网建设,完善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提升灾情信息快速获取、研判和处理能力。密切关注金融股市、非法集资、涉众诈骗、劳资纠纷等方面可能出现的涉稳风险,加强研判,及时采取防范应对措施。
  四是大力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重特大事故发生规律特点研究工作,深入分析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高风险领域,有针对性地采取更有力的防范措施,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切实做到查改大隐患、防范大事故。充分发挥安防工程、防控技术和管理制度的综合作用,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行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性机制,构建“两道防线”,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抓好以危化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深化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改,继续抓好矿山、尾矿库、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
  五是加强应急科普教育和社会共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组织好应急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利用各种信息传媒手段,开展应急处置信息发布、宣传展示和专题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逃生避险技能,引导公众了解应急、重视应急并全过程参与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
  作者简介: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本文转载自《中国应急管理》
主题词:突发事件浅谈如何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_百度知道
浅谈如何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加剧,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人员,我认为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定预案是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制定、适时演练、及时修订、不断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形成一个“相互衔接、配套协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基础环节。应急预案制定好了,突发事件处置起来就有“案”可依,从容应对;否则,就会盲目被动,无从下手。应急预案出台后,还要在应急演练和实战中修订完善,不断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加强储备是保障。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加强应急物资、资金、人员的储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是物资储备,主要包括大型机械设备、运输工具、通讯设备、能源、砂石料、钢材、粮食、药品等;二是资金准备,每年应视地方财力和突发事件处置需要拿出一定资金,建立应急资金专账,以备急需;三是人员准备,重点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主要包括公安、武警、消防、卫生、基干民兵、技术专家等应急分队准备,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三、及时报告是关键。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是处置的黄金时间。加强应急值守,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信息,迅速组织应急分队赶赴现场抓紧处置。
四、科学处置是核心。现场科学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核心。一是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迅速出动具备相应处置能力的应急队伍,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二是结合应急预案和现场事态情况,果断科学决策,采取得力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局面;三是坚持“优先救人,救物次之”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四是超出处置能力的,迅速请求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支援。
五、善后处理是重点。事后恢复与重建,以及善后处理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重点。一是应急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公共设施;二是做好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出台扶持相关地区和行业发展优惠政策;三是举一反三,分析评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采纳率:9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突发事件应对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北京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11年修订)简本市
您当前位置: &
北京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11年修订)简本市
【发布时间:日】 【来源: 应急办
】 【字体:&&】
目 录   1 总则   1.1 食品安全风险   1.2 指导思想   1.3 编制目的   1.4 编制依据   1.5 工作原则   1.6 事件分级   1.7 适用范围   1.8 应急预案体系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职责   2.2 市食品办及职责   2.3 成员单位及职责   2.4 区县和特殊地区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5 专业技术机构和专家组及职责   3 监测与预警   3.1 监测   3.2 预警   4 应急处置与救援   4.1 信息报送   4.2 先期处置   4.3 指挥协调   4.4 现场指挥部   4.5 应急处置措施   4.6 响应级别调整   4.7 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   4.8 应急结束   5 恢复与重建   5.1 善后处置   5.2 奖惩   5.3 总结评估   6 保障措施   6.1 指挥系统技术保障   6.2 监测数据保障   6.3 物资和经费保障   6.4 应急队伍保障   6.5 医疗卫生保障   6.6 应急演练   6.7 培训和宣传   6.8 科研和国际交流   7 附则   7.1 名词术语   7.2 预案管理   1 总则   1.1 食品安全风险   &十一五&期末,本市食品年销售额达1251.5亿元,餐饮服务年销售额达477.7亿元,规模以上农业实现年产值167亿元,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实现年产值315亿元。作为拥有近2000万人口的特大消费型城市,本市85%以上的食品依靠外省市供应,对外依存度高。本市食品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外埠食品进入本市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因食品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和供应渠道复杂、食品消费需求差异等造成的食品生产经营自身的风险;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食品污染风险;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食源性疾病风险;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食物中毒类风险;食品投毒等食品刑事和恐怖主义风险。   1.2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继承巩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食品安全应急与服务保障的成功经验,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首都安全稳定的需要出发,健全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责任明确、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切实履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职责,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1.3 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本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其风险,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提高综合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预案。   1.4 编制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出入境口岸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0年修订)》(京政发〔2010〕12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09〕95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文件规定为依据,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1.5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和控制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危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基础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做好应急演练,实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预防为主、全程控制。遵循以市场准入为核心的全过程预防和控制原则,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要求,把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环节和因素开展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   信息畅通、应对及时。建立快速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报告、信息发布以及群众举报制度,完善社会监督,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和畅通;各相关单位应当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在按规定报送、移转的同时,立即采取紧急救治、现场控制等措施。   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建立市、区县(特殊地区)两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形成市、区县两级管理,分级负责,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实行属地管理、专业处置,各区县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负有属地管理责任,各有关部门应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统一指挥、资源整合。在市应急委领导下,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指挥,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实现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军地之间的协调联动,依法整合行政执法力量以及技术、信息等资源,集中高效地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科学决策、广泛参与。有效使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等科学手段,听取食品安全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的作用;坚持群防群控的原则,加强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的宣传,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1.6 事件分级   按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扩散性、社会影响和应急处置所需调动的资源力量,对经监测、评估认为造成公众健康危害或对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产生影响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由高到低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1.6.1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I级)   危害特别严重、扩散性特别强、社会影响特别大,事态非常复杂,对本市食品安全、社会经济秩序和政治稳定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需要在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由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协调,进行紧急控制和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1)对包括北京在内的2个以上省(区市)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本市处置能力的;   (3)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且涉及本市,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1.6.2 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Ⅱ级)   危害严重、扩散性强、社会影响大,事态复杂,对本市或部分区域食品安全、社会经济秩序和政治稳定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需要组织全市各有关单位进行紧急控制和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1)病患人数100人以上并且出现死亡病例的;   (2)出现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3)涉及2个以上区县范围,超出区县政府处置能力的;   (4)市政府认定的其他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1.6.3 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Ⅲ级)   危害较严重、扩散性较强、社会影响较大,事态较为复杂,对本市一定区域内食品安全、社会经济秩序和政治稳定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需要调度个别部门参与并且调度区县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1)事件影响范围涉及整个区县,给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病患人数100人以上,但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出现10人以下死亡病例的;   (4)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食品办)认定的其他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1.6.4 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Ⅳ级)   危害性、扩散性、社会影响不特别显著,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区域食品安全、社会经济秩序和政治稳定造成危害或威胁,需要区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力量进行处置,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1)事件影响范围涉及一个区县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街道(乡镇),给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带来危害的;   (2)病患人数30人以上、100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区县政府认定的其他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1.7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餐饮服务等领域突然发生,危害或可能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对列入本市其他专项、部门应急预案的事件,依照各相关预案规定执行。   对于境内外已获知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本市的,市食品办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开展监测、分析、评估工作,并可根据调查核实和监测、分析、评估情况,确定事件等级,采取相关措施,有效应对。   对《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规定的由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处置的事件,依照国家预案的规定执行。《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或本市其他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后,需要同时启动本预案进行配合的,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程序启动。   对于未达到一般级别且致病原因基本明确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由事发地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办会同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处理,不需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1.8 应急预案体系   本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分市、区县两级管理,由本预案、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等组成。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职责   在市应急委领导下,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常务副市长)、副主任(分管副市长)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工作,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食品办主任)协助做好相关应急工作,协调重大问题,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组织成员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具体应对工作。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按照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指令参与应急处置工作,或根据本部门职责具体负责某项工作的开展。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应急工作的职责包括:   (1)贯彻落实国家及本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2)研究制定本市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与指导意见。   (3)负责具体指挥本市重大和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依法指挥协调或协助区县开展一般和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4)分析和总结本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5)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队伍建设管理以及相关应急物资的储备保障等工作。   (6)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和市应急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2.2 市食品办及职责   市食品办是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工商局,成员由各成员单位主管负责同志组成。市食品办具体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在应急工作方面的具体职责包括:   (1)负责贯彻落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决定,组织、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接收、整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报送的信息并按照规定向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及市应急办报告。   (3)负责本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控制、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4)按照权限负责发布或解除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5)配合有关部门承担本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   (6)组织拟订、修订本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导、督促区县(特殊地区)、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修订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7)依法组织开展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案件的查处和责任倒查。   (8)组织开展本市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等工作。   (9)监督检查各区县(特殊地区)、各相关部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10)组织有关单位对食品安全应急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11)负责本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专家组的联系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的组建等工作。   (12)组织建设和管理食品安全监控信息平台。   2.3 成员单位及职责   (1)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协调、配合本市有关单位处理本部门和所属单位内部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与应急控制工作。   (2)总后勤部卫生部:负责协调处理驻京部队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与应急控制工作以及相关信息的报告、预警、发布与通报,支援本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新闻宣传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新闻媒体、互联网的舆论引导和监管工作。   (4)市政府督查室:与市食品办负责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有关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5)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参与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的规划与计划,参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重大问题、方案的研究;加强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的重要商品、公共产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监管;组织开展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相关商品的价格监督检查。   (6)市教委:负责协助有关监管部门对在教育部门所管辖的学校、幼托机构、培训机构等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及相关救援工作;指导学校、幼托机构、培训机构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   (7)市科委:负责组织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相关检测、监测、应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8)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制定本市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推进两化融合和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加快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9)市公安局: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现场秩序的维护,做好交通管制工作,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的涉嫌违法犯罪案件进行调查、侦查和处理等工作。   (10)市监察局:负责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有关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11)市财政局: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及所必需的日常管理资金的筹集、保障与监督工作。   (12)市环保局:负责因非生物环境污染造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环境监测并提出控制及消除污染建议,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13)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协助有关监管部门对建筑领域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及相关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建筑领域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   (14)市市政市容委:负责协助做好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餐厨垃圾(含地沟油)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15)市农委:负责协调组织食用农产品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工作。   (16)市商务委:负责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工作;负责生猪屠宰企业和食盐批发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工作。   (17)市旅游委:负责协助有关监管部门对旅游行业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及相关应急救援工作;指导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民俗旅游村等旅游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   (18)市卫生局: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和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等工作;负责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餐饮服务领域问题食品进行临时控制、调查处理等工作;负责餐饮服务领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工作。   (19)市工商局:负责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流通领域的问题食品及相关产品进行临时控制、调查处理等工作;负责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工作。   (20)市质监局:负责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问题食品及相关产品进行临时控制、调查处理及相关技术鉴定工作;负责食品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工作。   (21)市园林绿化局:负责林果生产、蜂蚕养殖领域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工作。   (22)市政府法制办:负责协助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处置中有关法律规定适用的审查。   (23)市农业局:负责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食用农产品生产领域的问题产品进行临时控制、调查、检测、处理等相关工作;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领域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工作。   (24)市粮食局:负责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粮食收购、储存领域的问题原粮进行临时控制、调查处理工作;负责粮食收购、储存领域突发原粮安全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工作;指导粮食行业建立健全突发原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   (25)市药监局:负责与保健食品相关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调查处理及相关技术鉴定工作。   (26)市中医局:负责协助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的医疗救治和药品物资保障工作。   (27)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因经批准设立的食品摊贩和无证照流动摊贩生产经营食品造成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等工作。   (28)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对出入境所辖区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及相关技术鉴定工作。   (29)各区县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依法组织本行政区域内一般和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重大和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协助处置和善后工作。   2.4 区县和特殊地区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区县应急委(特殊地区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区县和特殊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本区域内食品安全应急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办负责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2.5 专业技术机构和专家组及职责   医疗、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各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相关技术机构作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机构,应在市食品办及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下,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聘请食品安全领域有关专家组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专家组(以下简称应急专家组),为本市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提供意见,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置提供决策咨询方案,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开展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监测与预警   3.1 监测   3.1.1 本市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风险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机制,实行食品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各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相关成员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及时向市食品办通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监测信息确认后,各相关单位应当及时部署,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件发生或事态进一步扩大。   3.1.2 根据国家及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需要,在综合利用现有监测机构能力的基础上,市食品办会同有关单位建立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重点监测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食品中有害因素和媒体发布的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等信息。规范信息的获取、报送、分析、发布格式和程序,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和专兼职人员。   3.1.3 市食品办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的汇总、分析和处理;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和有关专家,分析本市食品安全风险形势,对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并根据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食品中有害因素等情况,对本市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可能性、范围、种类、危害、影响等进行研判,提出防范措施建议。各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相关成员单位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动态情况和变化趋势的分析,建立并完善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年度评估报告制度。   3.1.4 对于涉密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有关部门应遵守相关管理规定,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3.2 预警   市食品办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组织有关单位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预警信息。   3.2.1 本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制度   市食品办负责全市食品安全预警的综合管理工作,各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本区域内食品安全预警管理工作。   3.2.2 食品安全预警级别   按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红色预警(一级):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   橙色预警(二级):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黄色预警(三级):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蓝色预警(四级):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3.2.3 预警发布和解除   (1)蓝色、黄色预警由市食品办负责发布和解除,并报市应急办备案。橙色预警由市食品办提出预警建议报市应急办,经分管市领导批准后由市食品办发布和解除。红色预警由市食品办提出预警建议报市应急办,经市应急委主要领导批准后由市食品办发布和解除。在提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建议前,市食品办应当征求应急专家组的意见。   (2)各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可根据本区域内实际情况,发布本区域预警信息,并同时报区县应急委(特殊地区管理机构)和市食品办备案。   (3)对于可能影响本市以外其他地区的食品安全预警信息,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后,及时上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并视情况向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省(区市)进行通报。   (4)预警信息包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5)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对食品安全预警工作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3.2.4 预警响应   预警信息发布后,市食品办、各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做出预警响应。   (1)市食品办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做好食品安全预警信息的宣传与相关情况通报工作;密切跟踪事件进展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适时对食品安全预警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研判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强度以及级别;对相关信息的报道进行跟踪、管理,防止炒作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2)各区县(特殊地区)、各相关部门应实行24小时值守,保持通信联络畅通,做好应急响应准备,确保有关人员2小时内完成集结,确保防护设施、装备、应急物资等处于备用状态。   (3)对于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食品及相关产品,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宣布采取查封、扣押、暂停销售、责令召回等临时控制措施,并同时公布临时控制措施实施的对象、范围、措施种类、实施期限、解除期限以及救济措施等内容。预警解除后,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发布解除临时控制措施的信息。   3.2.5 市食品办可依据事件的发展、变化情况、影响程度和应急专家组的建议,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或市应急委主要领导批准后,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及时通报各相关部门。   3.2.6 当确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不可能发生或危险已经解除时,预警信息应当按照&谁发布、谁解除&的原则,由发布单位按照预警信息发布程序报经批准后,宣布解除预警,并通报相关部门。   3.2.7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区域短信、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4 应急处置与救援   4.1 信息报送   4.1.1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举报系统   市食品办会同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举报系统。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受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的电话。任何单位、个人有权利和义务向本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其隐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1.2 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责任报告单位主要包括: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单位;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专业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现单位、医疗救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人主要包括:行使职责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了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知情人。   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按照早发现、早报告的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履行报告义务。   4.1.3 报告时限与程序   报告分为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终结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事发单位应当事发2小时内向事发地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接收病人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发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在发现或接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或举报,经初步核实后应当立即向同级食品办做出初步报告;根据事件处理的进程做出进程报告;在事件处理结束后作出终结报告。对经核实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立即电话通报同级食品办,并在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报,同时由同级食品办责成监管职责部门处理。   市食品办接到一般级别事件报告后应及时报市应急办;接到较大以上级别事件报告后应立即报市应急办,详细信息不晚于事件发生后2小时上报。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应当采取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直至事件结束。   发生在敏感时期、敏感地区、敏感人群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不受分级标准的限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有关单位立即向同级食品办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市食品办在接到信息后应当立即向市应急办报告。   涉及港澳驻京机构、港澳台人员,外国在京机构、人员或市属驻外(港澳)派出机构、赴外(港澳台)人员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市政府外办(港澳办)、市外宣办和市台办通报。   4.1.4 报告内容和要求   初步报告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单位、危害范围和程度(危害人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先期处置情况(含病患人员救治情况)、事件报告单位、报告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以及对事件原因的初步判断、采取的措施及调查控制情况等信息。   进程报告应包括事件的发展与变化、调查处置进程、事件初步原因,并对初步报告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终结报告应包括事件发生和调查处理情况、鉴定结论、追溯或处置结果情况、采取的措施和效果评价等。   4.2 先期处置   4.2.1 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事发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救治病人;妥善保护可疑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不得转移、毁灭相关证据;按照相应的处置方案,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应当组织涉及该事件的人员配合有关单位的调查。   4.2.2 接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开展先期处置,依法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者减轻事件危害,控制事态蔓延。   (1)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救治有健康损害的人员。   (2)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食品、原料及其相关产品。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协助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事件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3 指挥协调   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由相关责任主体按照程序,启动应急预案的响应措施进行处置。当超出自身处置能力时,可向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提出请求,由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决定是否启动更高级别的响应措施进行处置。   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Ⅳ级):由事发地区县(特殊地区)启动Ⅳ级响应,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根据需要,市食品办负责指导、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Ⅲ级):发生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6个区和天安门、北京西站、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地区的,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启动Ⅲ级响应,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发生在其他区县和首都机场、燕山等特殊地区的,由事发地区县(特殊地区)启动Ⅲ级响应,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市食品办负责指导、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必要时,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或市应急办负责同志到现场,协调有关部门配合开展工作。根据需要,由主责部门和单位牵头组建现场指挥部。   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Ⅱ级):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启动Ⅱ级响应,负责具体指挥和处置,由市应急委负责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分管市领导或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赶赴现场。根据需要,成立由市食品办、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事发地区县应急委等组成的现场指挥部,其中:分管市领导或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总指挥,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市食品办、相关部门和单位主管负责同志任执行总指挥,负责事件的具体指挥和调查处置工作。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Ⅰ级):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启动Ⅰ级响应,负责具体指挥和处置,由市应急委负责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市长或分管市领导赶赴现场。根据需要,成立由市食品办、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事发地区县应急委等组成的现场指挥部,其中:市长或分管市领导任总指挥,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分管市领导或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食品办、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执行总指挥,负责事件的具体指挥和调查处置工作。   当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危害程度已十分严重,超出本市控制能力,需要国家或其他省(区市)提供援助和支持时,由市应急委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将情况上报党中央、国务院请求支援。   当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并根据有关规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时,市相关部门、有关单位要在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配合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全国及本市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发生或可能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需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预防、控制和处理的,由市食品办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响应级别,按照本预案规定启动相应程序。一般情况下,按IV级标准响应。   4.4 现场指挥部   应急响应启动后,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依据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成立综合协调、医疗救治、调查处置、检测评估、专家咨询、新闻发布等工作组,迅速开展应对工作。   (1)综合协调组。由市食品办牵头,包括市相关部门、事发地区县政府等。负责组织协调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汇集、上报突发事件信息,提供后勤保障,实施安全警戒、维护现场秩序、疏导周边交通等工作。   (2)医疗救治组。由市卫生局牵头,包括市药监局、相关医疗机构等。负责提出救治措施,建立救治绿色通道,开展医疗救治,协调紧缺药品、医疗设备的供给等工作。   (3)调查处置组。由事发单位的相应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牵头,包括农业、质监、卫生、工商等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采取控制措施,调查事件发生原因,追溯可疑食品,评估事件影响,认定事件性质和责任,做出调查处置结论,提出事件防范意见;监督、指导政府职能部门召回、下架、封存有关食品、原料及相关产品,严格控制流通渠道,防止危害蔓延扩大,并对责任单位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4)检测评估组。由市食品办牵头,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检测机构等。负责检测样本,从技术角度分析致病原因和事件发展趋势,提供检测与分析报告,为调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5)专家咨询组。由市食品办牵头组建并负责联系。专家从应急专家组中选取,应包括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毒理学、化学、生物学、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负责为事件处置提供技术和法律支持,分析事件原因,评估事件造成的危害。   (6)新闻发布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包括市食品办、市政府外办、市外宣办、市网管办和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等。负责制定新闻发布方案,指定新闻发言人,组织汇总信息,制定新闻口径,适时向媒体发布。   如事件涉及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应成立涉外组或港澳台组,由市政府外办(港澳办)、市台办负责协调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涉及外籍人员、港澳台人员的应急工作;会同市委宣传部做好境外驻京媒体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道的应对工作。   4.5 应急处置措施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市、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办应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减轻事件危害:   (1)卫生行政部门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组织指导医疗机构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患者的救治,防止或减少人员伤害。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检测,查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可疑食品、患者生物样品及其他需要采集的样品进行采集、检测;提出卫生处理建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时,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予以支持和配合。   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及时组织其专业技术机构开展检验,尽快协助和配合查明事件致病原因。   (3)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依法就地或异地封存与事件有关食品、原料和被污染的食品相关产品;待现场调查完结后,责令彻底清洗消毒被污染的食品用设备、工具及容器,消除污染;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检验后确认未被污染的应予以解封。   (4)市食品办应及时组织分析事件发展态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及时向中央有关单位、驻京部队以及事件可能波及的省(区市)政府食品安全相关部门通报信息。   (5)市食品办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引发的次生、衍生危害。   参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调查的部门、机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件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处理工作,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   4.6 响应级别调整   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要遵循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控制处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直至响应终止。   4.6.1 响应级别调整条件   由专家咨询组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控制,事件中伤病人员救治,现场、受污染食品控制,食品与环境,次生、衍生事件隐患消除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当事件进一步加重,影响和危害扩大,并有蔓延趋势,应提高应急响应级别。   在敏感时间、敏感地区和敏感人群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可相应提高应急响应级别。   事件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且经研判认为事件危害降低到原级别评估标准以下或无进一步扩散趋势的,可降低应急响应级别。   4.6.2 响应级别调整程序   涉及较大、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进行分析评估论证。评估认为符合级别调整条件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提出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建议,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涉及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提出建议,并上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4.7 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市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等规定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   4.7.1 一般、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经市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后,由事发地区县政府或者市食品办组织发布;重大、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协调下,成立相关单位参加的新闻发布组,负责新闻发布的组织、现场采访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   4.7.2 对于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应当由市食品办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市政府外办、市外宣办等部门共同组织。需要国际社会援助时,由市食品办会同市政府外办、市外宣办等部门,积极与外交部联系,由指定机构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4.8 应急结束   当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得到控制,经分析评估认为可以解除应急响应的,由市、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办报请同级政府批准后终止响应。   特别重大或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由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权单位宣布应急结束。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由市食品办或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宣布应急结束。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由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宣布应急结束。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将情况及时通知参与事件处置的成员单位和相关区县。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应急结束的消息。   5 恢复与重建   5.1 善后处置   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相关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消除事件影响,妥善安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维护社会稳定。善后处置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应急及医疗机构垫付费用、事件受害者后续治疗费用的及时拨付;有害食品的无害化处理、清理等。   民政部门应做好对受害和受影响人员中生活困难的实施生活救助的工作。应急处置过程中征用个人或集体单位物资的,应及时给予补偿;应急及医疗机构垫付应急处理及医疗救治费用的,应从应急资金中拨付。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与受害和受影响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造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和受影响人员给予赔偿,并承担受害人后续治疗及保障所需全部费用。   5.2 奖惩   5.2.1 奖励   对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5.2.2 责任追究   (1)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市食品办负责依法组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责任倒查工作,对事件涉及部门和相关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调查,确定事件的性质,查明事件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应负的责任,提出对事件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2)对缓报、谎报和瞒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监察部门应依法追究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责任。   (3)因故意或过失导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的,市食品办应当会同相关部门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3 总结评估   5.3.1 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市食品办应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工作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事件原因和影响因素,评价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提出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形成总结报告。   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终结后5个工作日内,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办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及市食品办提交总结报告。较大以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终结后5个工作日内,市食品办应当向市政府提交总结报告。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报告时限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5.3.2 重大、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专家咨询组进行评估,并在事件终结后30个工作日内向市政府提交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违法行为的处理、责任追究的结果以及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6 保障措施   6.1 指挥系统技术保障   市食品办负责组织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本市食品安全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逐步建立并应用有线通信调度系统、图像监控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信息报送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移动指挥系统、预警发布系统等技术支撑手段。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决策指挥系统信息平台,保障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传递等工作;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建立食品安全各类风险隐患监控数据库、毒物数据库、食品安全标准库、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资料库等,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   6.2 监测数据保障   6.2.1 建立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库,包括土壤环境污染监测、饮用水质量监测、饲料质量监测、有害重金属污染监测、农药兽药残留监测、食品添加剂监测、生产加工领域食品质量监测、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测、餐饮服务领域食品质量监测、食源性疾病尤其是食源性传染病监测等方面的数据。   6.2.2 市食品办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数据的收集、整理、使用、评估制度,建立监测网络,制定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6.3 物资和经费保障   6.3.1 市、区县两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配备现代化的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设施设备,储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物资,主要包括: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材、快速检验检测设备和试剂、传染源隔离及卫生防护用品和应急设施。   6.3.2 市、区县有关部门所需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等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部门预算结构,集中财力应对突发事件;遇有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经市应急委批准后启动应对突发事件专项准备资金,必要时动用财政应急储备资金。   6.4 应急队伍保障   根据需要,市食品办会同有关部门,依托专业力量组建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队伍以及具有一定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辅助性队伍。加强对应急队伍的指导,并在技术装备、知识培训、应急演练等方面给予支持。   6.5 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根据&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治疗等阶段组织实施救护。北京市急救中心(120)和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院前急救工作,各级医院负责后续救治,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应当积极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负责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处理工作。   6.6 应急演练   市、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办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本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对其中的具体环节进行检验和修正,提高应急反应的效率和应变能力。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针对本领域监管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   6.7 培训和宣传   市、区县(特殊地区)食品办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培训。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知识和能力培训,提升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要加强对公众食品安全科学常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6.8 科研和国际交流   市食品办、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整体水平。   7 附则   7.1 名词术语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可能或已经突然发生的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食品添加剂及其相关产品,危害或可能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   特殊地区:是指首都机场、天安门、北京西站、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燕山等5个地区。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7.2 预案管理   7.2.1 预案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由市食品办负责解释。   各区县、各相关部门以及5个特殊地区应参照本预案,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各自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市食品办备案。   7.2.2 预案审核   本预案由市应急办组织审核。   7.2.3 预案修订   根据情况变化和发现的问题,适时修订完善本预案,原则上每3年修订1次。   7.2.4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原《北京市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京应急委发〔2006〕12号)同时废止。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C)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运行维护和管理:北京市通州区信息中心 京ICP备 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急救护培训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