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在微机课是什么里的个人介绍里爱好写着男!!!!什么节奏

原标题:高、大、上的98中本班 ——写在浙海院98中本进校20周年

高、大、上的98中本班

——写在浙海院98中本进校20周年

弦诵纷纷散似烟,一堂游夏比前贤。

虽然都挂云帆去,总忆当时美少年。

——詹亚园《为98中本班进校二十周年作》

(前排左起:韩伟表 虞卓娅 程俊 沈慧君 詹亚园 韩平 王学渊 夏跃平 柳和勇 刘定山 王颖 李松岳 徐波 阮忠勇)

整整20年了,当我捧着98中本的毕业合影照片想写些回忆文字的时候,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不停地在耳边萦绕,在心中激荡,《相约一九九八》,这首歌当年由歌手王菲和那英在央视春晚上首唱时,身后一只透明的大气球内,一男一女两位舞蹈演员伴舞,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仑美奂的享受。之后,这首歌便在神州大地传唱开了,节奏明快,旋律轻盈,而歌词更是撩人心魄:

来吧,来吧,相约98!

来吧,来吧,相约98!

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

这是冬对春的呼唤、是97对98新的一年的期盼。而这首歌对于全体海院人则富有更深层的含义:它期待1998年新组建的浙江海洋学院挂牌的那一天,呼唤1998级新生入学。……

时光如流,这一天终于到来了!1998年9月15-16日为浙海院98级新生报到日。

“融融的暖意带着深情的问候,绵绵细雨沐浴激动的时刻……”

满面青涩的新生在满腔热情的老生们的簇拥下跨入了文化路105号校区。引用一位新生的话:“跨这一步用了我整整12年的光阴。”

1998年9月20日上午,万众瞩目的浙江海洋学院挂牌仪式在风雨体育馆隆重举行。一清早,就见秋风细雨滋润着茵茵草地,礼仪姑娘身披黄色雨衣列队校门迎宾,一拨拨来自北京、杭州、香港的宾客带来了殷殷祝词,各兄弟院校雪片般发来了贺电贺信。当书记和校长从省领导手中接过校牌的刹那,鼓乐齐鸣,欢声震天,整个校园沸腾了!98中本和全校师生一起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也正是从这一天起,98中本和着海院前进的脚步,扬帆起航,开始了新的征程。

这是一个高、大、上的班集体,秋风吹散了他们脸上的疲惫,阳光照出了他们身上的光芒。

——个子高、考分高、心气高

个子高全班16名男生,身高180cm以上的占5个,平均海拔175cm,是历届中文系学子中最高的。每逢集中时,齐刷刷站一排犹如一道防洪坝,昂首挺胸,大有舍我其谁的范儿。38位女生则个个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赚足了回头率。

考分高98年高考本科文科录取线为499分,重点线521分。而全班48名学生中有一多半接近重点线,三分之一过了重点线,只因当年是先估分后填志愿,不少人估得高、填得高,结果档案投不到高一档次,被“服从”两字调剂进了海院。

心气高基础好,起点高,助长了年轻人的心气高。当年水院和师专重组而建成的浙江海院,规模小,条件差,校园总面积不到400亩,建筑面积只有24462平方米。来自温台地区各重点中学的考生一脸茫然:“呀,分明是一所袖珍大学,哪里赶得上我们中学!”于是那颗柔弱的心上又划上了一道痕。校系精心组织的两周始业教育驱走了年青人焦燥不安的情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几乎在同一时间段,每个人都用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告诉着周围的人:“我要飞翔!飞得更高、更远!”

常言道,安居才能乐业,心静方能生慧。98中本迅速调整了心态,摒弃了犹豫、徬徨、沮丧之负能量,而以坚定自信、乐观明朗的面貌迈开了4年大学生活的步伐。

——大规模、大领班、大担当

大规模98中本入学时48人,第二年秋便增至54人。那是1999年全省首次实行从同届专科生中选取优秀生进入本科班的政策,比例为10%。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98中本一下子又增添了5女1男共6位班级成员。徐顺和、孔益佩、江晓琼、林李、徐娇华、陈玲等的加入,成就了该班人数为全校第一的规模。班主任韩伟表老师笑着说:“54,正好一副扑克牌!”而这副牌就握在了他的手中。

98中本班主任部分班级工作笔记

大领班。说到班主任,学生们照着舟山称呼船老大的习俗,亲热地称他为“韩老大”。时年28岁的他刚从浙江大学读完硕士回校,血气方刚,踌躇满志,思维清晰,冷峻幽默。他虽然主讲古代文学、古代汉语、训诂学,但学术视野开阔,对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均有一定研究。这使他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爱好开具不同的书单,给予相应的人生规划和学业发展指导,润物细无声地提出中肯的建议。但同时他又是极具现代意识的潮人,他对286、386、奔腾直至现在微机的各代计算机及其运行都很了解,是当时系里第一个开设电脑讲座的教师,也是当时学校里最早使用刚刚开发的QQ管理班级的班主任之一。这些都拉近了他与同学们的距离,同学们都更愿意把他当兄长对待。可不是嘛,4年中他多次入住男生寝室,常常一住就是7、8天,最长的一次将近一个月,春风细雨,循循开导,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去烦恼治心病,与同学们一起度过一次次同学个人和班级的重大危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领班韩老大以其智慧、学识、风度、性情和担当带动并影响着全班同学性格的长成,并因之形成了98中本的班风特色——自强自律,自觉自主,提升自我,勇担大事。

毕业十年后 同学们重回那熟悉的地方—图书馆

大担当98中本十分崇尚拿破仑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全班54人,人人都有目标,个个都有志向。最可赞的是他们懂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平日里,你看到他们行色匆匆,穿梭于寝室、教室、阅览室之间,三点一线。你听到最多的话是“我有事!我没空”。他们惜时如金,嗜书如命,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读书学习上,而把少量的时间用在了娱乐活动上,可谓主次分明。如今回忆这段读书生活时,几位女生发出的感叹竟如出一辙!“那时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你没发现吗,我们班个个都是特立独行的‘这一个’,人人都在孤军奋战,享受孤独的快乐。”然而在我看来,此话只说出了大鹏的一翼,而遮住了它的另一翼。没错,他们是把大量的时间化在了“啃书本”上,注重“小我”世界的发展,然而谁都不会否认在海院这片蓝色的海水中,98中本始终是一艘奋力挺进的航船。4年大学时光中,众弟子在舵手韩老大的引领下,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专长,并能各展所长,为校园文化建设做了许多大事,显示出一种勇于担当的锐气和豪气。本文择其6件同忆共享。

1WTO讲座掀起如海热潮1999年初,在时任校团委书记苗伟伦的率领下,王海波积极筹划组织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并担任课题部部长。王海波,台州临海人氏也,勤学好思,入读中文专业后,本着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矢志不渝地钻研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2000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关键之年,为宣传“入世”的意义和作用,增强人们对“入世”后的展望,王海波同学在校团委苗书记的带领下,邀请政史系老师组织WTO系列讲座,他自己向全校老师及学生做了“WTO,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专题报告。他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阐述博得了听众一致好评,校园内掀起了WTO热潮如海之波。“98中本有人才”就此传开。

2.《逍遥游》汇集全班创作结晶这是一本自筹经费创办的油印本班刊,由时任班长童荟桦发起,吴晶、骆骏骞两人担任主编。他俩如是说:“之所以取该名,意在让同学们在文学创作的蓝天里,自由畅想,自由交流,自由驰骋,无拘无束。”刊物用稿釆用自愿投稿和定向约稿两种方式,年轻人的创作热情一经点燃,稿源不断,如火如荼。4年中,几乎每位同学都有习作发表,一帮子男男女女编辑们,胡莺芝、林雪萍、翁琪琦、徐旭升、陈瑶波、邓薇、张仙娇等,积极审稿、排版、送印刷厂,一片忙碌一片欢乐。每期50本,每个寝室一本。此外,还分发到校内各院系和各部门,《逍遥游》就这样逍遥地游遍了校园,博得了声声赞誉。特别幸运的是该刊得到了舟山文化名人方牧教授和名师詹亚园、张羽老师等的悉心指导,质量之高,不言而喻。

《逍遥游》第三期封面、目录页、刊首语、正文1-3页的照片

3.“三下乡”扎根渔村首开先河暑期“三下乡”活动中,98中本一直走在前列,来自岱山的徐幼文、汪慰红、刘珊珊等自发组织小分队赴海岛渔村,教孩子们唱歌、跳舞、读写听说的技能。一去就是一个月,既丰富了渔村的文化生活,也历练了自身,同时扩大了海院大学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文系“三下乡”活动自此深入海岛,扎根渔村。

4主持人清润靓丽名扬定海2001年大三那年,舟山电视台开设了一档真人秀节目“夺冠大舞台”,需从全市范围内招聘一名兼职主持人。98中本的台州姑娘郑琛闯关斩将,最终以绝对优势录选了。整整一学期,她的双休日总是骑着单车奔波在去电视台的途中。她和专业主持人阿宾一起成功地主持了10期歌唱比赛。郑琛那清丽圆润的嗓音、灵动活泼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岛城人民的喜爱,那时“海院美女加才女郑琛”名扬定海,许多市民和中学生成了“琛粉”,他们争相请求签名,场面甚是热烈。

5篮球队气势如虹勇夺系冠2001年初夏,为欢送97中本、98中专,中文系举行了蓝球联赛。98中本由魏吉、杨虎、王良、胡祥、王海波、夏冰、王建国、叶军等组成的超强阵容引人注目,他们以扎实的基本功、高人一头的身姿和凌厉的攻势,气势如虹,一举夺得了系冠军。这一战绩大大助长了男生们的威风,也使女生们如醉如狂。

6班集体露宿山野齐观流星98中本的团员活动往往别出新裁,极富浪漫色彩。春光里,去虹桥山岙踏青:走走,坐坐,躺躺,唠唠,亲密无间;夏秋间,去朱家尖海滩戏水:说说,笑笑,游游,闹闹,轻松快乐。最难忘大一那年11月18日的深秋之夜,团支书骆骏骞一声号召,班级团员应者云集,大家兴致勃勃来到城北水库的青松岭上,搭起帐篷,哼起歌谣,仰望星空,静候狮子座流星雨。那份甜蜜,那份惬意,永存心底,星空知晓……。

“到处都有我们的声音,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是海院中文系倡导的一种校园风,而98中本用他们的声音和身影抒写出了浓墨重彩的3个字:大担当。而这“大担当”在校园内外产生了令人称叹的实实在在的大影响。

——上讲台、上成绩、上层次、上台阶

昂首向上,注视前方,不畏困难,挑战自我,向更高处登攀,是入学时的初衷,更是毕业时的承兑。时光荏苒,逝者如斯,翻过了大三的坡,便来到了大四的山脚下,一个个高峰就在眼前,教育实习、论文答辩、考证、考公、考研……一场场考试如攀岩,如抢滩,勇者上,智者进,当进军的冲锋号角吹响时,平日里各自为阵的散兵游击,即刻集结在山脚下撸起了袖子,“我行!”“我能!”——这就是冲刺前的心底独白。

上讲台这是师范类学生必经的教育实习环节。从2002年2月至4月,历时2个月的实习,学生们从课文讲析到班级管理,他们在准教师的岗位上学习着、历练着,晨领做操、晚督自习、周末班会、节日歌赛,一步一个脚印,不言苦和累,只求果实香。在“实习归来话实习”的座谈会上,每个人的发言都尽情展现了教师模样、园丁情怀。“这一步迈得坚实有力,至今回味无穷。”徐顺和说,“那时我站在讲台上教《滕王阁序》一文,校长一行坐在后面听,我一点不怕,反而越发来劲了。要知道为了讲好这一课,我光是教案就写了8遍,还试讲了3次,最后成绩为‘优’。怎不兴奋啊!”天道酬勤,诚不我欺!

上成绩2002年6月16日,紧随而至的毕业论文答辩开始了,全班同学手捧用智慧和汗水写就的万字论文,走进了不同类别的4个答辩场。平日里和颜悦色的老师们今日一脸严肃,充当着考官和评委。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向作者发起提问,有备而来的答辩者沉着镇静,从容不迫,有问必答,无懈可击。整个答辩历时4小时,最后以全部“通过”收兵。其中10人成绩为“优秀”,创下了中文系论文答辩通过率首次100%的佳绩,“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成绩来自于不懈的努力、辛苦的付出!

上层次要想学历上层次,就看考研这一关了。中文系领导和98中本吸取97中本宝贵的经验教训,不再盲目地摸索了。准备报考的同学在备考期间得到了校、系两级领导全方位的关照,首先图书馆辟出了一块考研复习区,后勤处又专门调整出了一幢考研宿舍楼,为考生提供了宁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次,中文系根据考生的专业方向,发动了学校领导、系里骨干,为考生配备了由夏跃平、张嵎、虞卓娅、张岚等十余名造诣精深的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最后考生自我联系导师索取相关信息、参考书目等。一场苦行僧式的考研备战打响了,食不知味,夜难入眠。经过长达一年夜以继日的复习,2002年1月26日,天寒地冻的上午,7名考生带着众人的期望,步入了舟山二中的考研试场。整整两天半,拼尽全力完成了登攀的壮举。最终3名女生冲刺成功,胡红华、张晓燕、洪晨焰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三的专业成绩被南京大学教育学专业(423分)、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专业(399分)、浙江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387分)录取。三朵金花噗噗噗绽放,芬芳扑鼻,绚烂夺目。全系师生奔走相告,喜不自禁。她们以娇人的成绩开创了中文系应届生考研成功的纪录,从此,升学考研和进入名校深造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中文系每年每届都榜上有名,且人数有增无减。

上台阶此处说的是就业率上了一个台阶。2002年起国家首次实行在应届毕业生中招考公务员的制度。机会总是钟情于有准备和坚持的人,98中本又一拨泡图书馆的达人满怀信心地出征了,步入了选拔公务员的考场。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章军志、徐顺和、李艳、陈莉青、胡佳莹、王迎欢等6名同学脱颖而出,一举中式,首开中文系应届生公务员录用的纪录。与此同时,参加留校考的徐幼文、陈玲2位同学也旗开得胜,顺利通过。

实习上讲台,论文上成绩,考研上层次,就业上台阶,所有这些奋发向上的实战及成果都来源于全班同学内心深处的上进心、责任心、抱负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义不容辞。至大四时,98中本早已不再青涩,不再懵懂,一路走来,他们用清晰的足迹向母校呈交了一份令人满意、令人欣喜的答卷。这份答卷永远封存于海院的档案里,活跃在老师们的记忆中。

忘不了,一批批新党员(洪晨焰、郑琛、陈瑶波、张仙娇、邓薇、孔益佩、江晓琼、林雪萍、胡莺芝、林李、张晓燕、徐幼文、杨虎、徐顺和共14名党员)肃立在王成海烈士塑像前,举手宣誓的场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光荣的时刻坚定了新党员为理想奋斗的信念。

忘不了,在教学楼405教室召开的一次次主题班会,四任班长——王海波、童荟桦、王良、胡祥——不同个性风格的主持,同学们争相发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求同存异。既体现出尊重、友爱、平等之同窗情,也让人体悟了自我管理、自觉自主的意义与真谛。

忘不了,6月24日晚上万金湖大酒店的欢乐的毕业聚餐。再见了,我的韩老大!再见了,我的师长!再见了,我的同窗!4年海院,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风雨同舟,苦乐共甘,有过创伤和眼泪,有过迷茫和惆怅,也品尝过爱恋的甜蜜与苦涩……最后,是鲜花和掌声为我们作结。

忘不了,6月28日杨存国会展中心隆重的毕业典礼上,毕业证、学位证、学士服、荣誉证书、3名省级优秀毕业生(洪晨焰、孔益佩、邓薇)、1名舟山市三好学生(张仙娇)、3名校级优秀毕业生(徐顺和、陈瑶波、郑琛)、校长冯院士正冠拨穗、师长的谆谆嘱咐、学弟的深情欢送,满满的收获,沉沉的责任。何其幸运!何其荣光!再见了,海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年后再相见!

时光似梭,岁月如歌,当2018年的日历翻到9月15日这一页的时候,一种油然而生的激动袭上心头。这是98中本入学20周年的纪念日,恰逢60周年校庆华诞。我凝视着当年的毕业合影,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跳入眼帘。亲爱的同学们,此刻你在何方?你的事业、家庭经营得好么?母校的老师们在关注着你,期待着你!

毕业十年后 98中本部分同学回到文化路105号的母校校园

呵,来了!来了!我的手中飞来了一张小小的塑封的通讯录,报告了全班同学的去向:高校教师4人;中小学教师或负责人28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18人;金融机构经理1人;企业经营者2人,外资企业白领1人,至于硕博士研究生学历者则多达21人。真可谓:“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98中本秉承着“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继续着高大上的追求,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毕业十年后 同学们回到母校拜见了当年为他们授课的老师们

什么是成功,我以为不论是从政、从教,抑或是经商、务农,只要是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得心应手,有所作为就是成功者。

曾经有人说过,“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使命就是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是呀,当一个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被培育,并破土而出,茁壮生长时,高等教育的意义也就突显出来了。登高望远,海天一线,98中本,风光无限!

相约在丹桂飘香的金秋,

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

2018年9月1日本文作者赴沪采访98中本同学

(左起:胡红华 李艳 沈慧君 王建国 张晓燕)

临江仙·寄九八中文本科班

俊朗娇妍来问学,青春意气雄豪。

南窗赋咏续风骚。海天无限阔,万物共甄陶。

廿载光阴多历练,殷勤秋暮春朝。

离情谁与寄迢迢?征帆逐浪去,格韵竞奇高。

作者:沈慧君 排版:邵陈能 图片:实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机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