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花花界.2018世界杯四强强预侧不符条件为什么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怎样一种体验?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801分享邀请回答5793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莫砺锋诗话之十二《花》
我的图书馆
莫砺锋诗话之十二《花》
莫砺锋诗话之十二《花》
&曲 江           唐&#183;杜 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惜 花         唐&#183;韩 偓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东栏梨花          宋&#183;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明代的王阳明与弟子们一起游山,一个弟子指着繁花盛开的树木问道:&#8220;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8221;王阳明回答说:&#8220;你未看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8221;人们常把阳明此论与英国贝克莱主教的&#8220;存在即被知觉&#8221;的命题相提并论,但我觉得王阳明并没有说无人观赏时深山里的花树便不存在了,他只是说其时此花&#8220;同归于寂&#8221;,须待有人来赏时才&#8220;颜色一时明白起来&#8221;,这倒符合我辈普通人的观念。试想若有一株花树在深山里自开自落,就像王维所写的那样:&#8220;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8221;那不是&#8220;同归于寂&#8221;又是什么?1080年,刚到黄州贬所的苏轼在定惠院东边小山上的草木丛中发现了一株海棠,惊叹说:&#8220;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8221;还想到海棠与自己一样,都是从西蜀流落到东土来的:&#8220;天涯流落俱可念!&#8221;正如纪昀所说,此诗&#8220;纯以海棠自寓,风姿高秀,兴象深微&#8221;。在诗人看来,若不是他来此探看,则此株海棠独处深山无人赏识,岂不辜负了绝代风华!的确,如果地球上没有人类,那么即使到处是万紫千红,也只有意在花粉的蜜蜂会嗡嗡的绕花飞舞,花的审美价值也就不再存在了。   那么,人们爱花,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花的美丽:娇秀的姿态、鲜艳的色彩、馥郁的香气,都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爱美之心。梅尧臣甚至说&#8220;老树著花无丑枝&#8221;,只要有鲜花点缀,苍老的树木也顿时化媸为妍。可见花的魅力是何等巨大!植物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上开花的植物多达二三十万种,除了生长在苏门答腊热带密林中的巨花&#8220;纳夫来希亚花&#8221;会散发出恶臭以外,其馀的花都是赏心悦目的,它们遍布全球,香飘四季,把人类的家园妆点得分外妖娆。   如今许多国家都有国花,许多城市都有市花,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赏花时各有所爱。中国的古人还曾着眼于花的象征意义而有所厚薄,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说:&#8220;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8221;我在赏花方面倒能做到兼收并蓄,比如周敦颐所说的三种花,我便都很喜欢。菊花虽然被隐士陶渊明抢先申请了专利,其实它是十分平民化的花,容易栽种,随遇而安,在篱边屋角的小块空地便能成活,还宜于盆栽,即使在狭小的阳台上也能凌霜怒放。我幼年时家中有一个小小的天井,父亲曾在那里栽过几株菊花。到了秋天,竟开了十来朵洁白的&#8220;蟹爪菊&#8221;,引得父亲诗兴大发,接连写了好几首咏菊诗。莲花长在水中,婷婷玉立而不可近观,与其说像君子,不如说像冰清玉洁的淑女。我平生见过的莲花都是连成一大片的,颜色则红多白少,就像杨万里所说的&#822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8221;,但我更喜爱的却是陆龟蒙所咏的孤独的白莲:&#8220;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8221;可惜我至今尚未能亲历其境,我一直盼着南京的玄武湖公园通宵开放,让我能在月晓风清的时刻去探望那儿的白莲。牡丹虽被看作&#8220;花之富贵者&#8221;,然而正像穷人并不讨厌钱财一样,我这种命定与富贵无缘的人也很喜欢牡丹。况且听说牡丹曾因迕逆武则天之淫威而遭受贬谪,可见它除了国色天香之外还有一副&#8220;威武不能屈&#8221;的傲骨。1986年春,我跟随程千帆先生到洛阳参加唐代文学讨论会,有机会欣赏王城公园里繁花似锦的牡丹。我并不在意哪是姚黄、哪是魏紫,我只是在花团锦簇的浓丽春光中感到满心愉悦。我吟了一句欧阳修的&#8220;曾是洛阳花下客&#8221;,引得先生开怀大笑,师生二人便在牡丹花前照了一张合影。如今先生已故去多年,每当我翻出那张照片,当时的情景便历历在目。   我也喜爱各种默默无闻的花。我一向认为,只要我们仔细看花,尤其是那些细小的花朵,便能体会造物的伟大。南京的灵谷寺里有成片的雪柳,春暖花开,远远望去一片雪白。然而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每一朵小花都是精美工巧的艺术品:雪白的花瓣、浅绿色的花蕊,玲珑剔透,姿态万千。而且,每一根枝条上都缀着成千上万朵的小花,它们都是一样的细巧,一样的娇美,这是成于何等神奇的一双巧手!何况自然界的花千姿百态,在体积、造型、颜色、香味、开花的季节和环境等方面各不相同,那又需要何等伟大的力量来创造之!贺知章看到春天的万条柳丝,惊叹说:&#822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8221;我们同样可以追问:世间万紫千红的鲜花究竟是哪一双巧手剪裁出来的呢?   辛弃疾词云:&#8220;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8221;我在江南水乡种地时,非常喜爱春天点缀在田野里的各种无名小花。那些小花以蓝、白二色为多,但也有淡紫或深红色的。它们大多是星星点点的散落在草丛里,但有时也簇拥成一大片。秋天的牵牛花也很可爱,它或白或蓝,花形像小巧的喇叭,把竹篱茅舍妆点得秋色斑斓。甚至庄稼的花也有非常美丽的,比如蚕豆花,每个花瓣都是紫白相间,中间还有乌黑的一点,望去像是盈盈的笑眼。每当我坐在溪边的田埂上看着成片的蚕豆花,心中便涌起十分复杂的感受。春光浓丽,自己的青春却在无声无息地消逝。杜甫有诗云:&#8220;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8221;便是我其时心情的确切写照。   正由于花色娇美,勾魂摄魄,古今中外的诗人便不约而同地把它想像成倾国倾城的绝代美女。即使是头巾气较重的宋人也不例外,李彭说:&#8220;花如解语迎人笑&#8221;,汪藻说&#8220;桃花嫣然出篱笑&#8221;。王安石描写杏花在水中的倒影:&#8220;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8221;苏轼在黄州夜访海棠:&#8220;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8221;周邦彦惋惜凋谢的蔷薇:&#8220;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8221;只有刻意求奇的黄庭坚曾以美男子来比喻酴醿花:&#8220;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8221;金人王若虚便批评他&#8220;不求当而求新&#8221;,还讥讽说:&#8220;此花无乃太粗鄙乎!&#8221;其实黄庭坚那样写不过是偶然兴至,他咏水仙花时便恪守常规:&#8220;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8221;水仙是生长在清水中的名花,诗人因此把它想像成曹植赋中&#8220;柔情绰态&#8221;的洛神。那些水仙是友人王充道送来的,诗人便说她像轻盈的神女迈着&#8220;凌波微步&#8221;翩然前来。此诗辞美情深,摇曳生姿。那些动辄批评宋诗寡情少味的人,为何不读读宋人的咏花诗呢?   白居易诗云:&#8220;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8221;吴融诗云:&#8220;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8221;刘禹锡诗云:&#8220;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8221;世间本多缺憾,花期短促便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北宋诗人郭祥正说:&#8220;桃无十日花,人无百年身。&#8221;元好问则叹息说:&#8220;九十花期能几许?&#8221;《水浒传》中的好汉石秀说过一句谚语:&#8220;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8221;无论是十日、九十日还是百日,对花期短促的惋惜之情是一致的。其实有些花的花期连十日都不到,比如杜鹃、樱花、玉兰等,只开了几天便香消玉减,难怪林黛玉要为之悲叹:&#8220;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8221;生性敏感的诗人对此倍感痛苦,惟一的补救方法便是抓紧时机去赏花。韩愈曾诘问白居易:&#8220;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8221;晚唐的李昌符更直截了当地指出:&#8220;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8221;是啊,人生苦短,又难逃&#8220;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8221;的悲惨命运,为何不赶紧去看花呢?杜甫住在成都草堂的时候,生计无着,前途茫茫,但他还是乘着烂漫春光在江畔独步寻花。他看到一簇无主的桃花,觉得在深红、浅红两种花朵中难分甲乙:&#8220;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8221;他还乘兴敲开了邻居女主人的柴门:&#8220;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8221;那些境遇较好的诗人,更是爱花如狂。白居易说:&#8220;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8221;李商隐说:&#8220;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8221;苏轼说:&#8220;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8221;三位诗人不约而同地举烛赏花,正与《古诗十九首》中所说的&#8220;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8221;的精神如出一辙。然而秉烛夜游则可,秉烛赏花则不宜,因为大多数花卉在夜晚都是萎靡不振的,此时赏之,有何意趣?除了少数神经质的诗人以外,人们的赏花都是安排在白天的。   古今写赏花的好诗为数极多,我最喜欢的就是苏轼的《东栏梨花》。此诗写于1077年,当时苏轼正在徐州。柳絮飞舞,梨花满城,已是暮春时节。梨花一般在三月间开花,花期中正包含了清明佳节。诗人凭栏赏花,不由得感慨系之:人生苦短,且忧多乐少,一生中能逢几番良辰美景?&#8220;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8221;两句,与杜牧的&#8220;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8221;相映成趣:后者写于初冬,故以梨花喻雪;前者写于暮春,遂以雪喻梨花,然而那种韶光难留的感慨却如出一辙。我相信当人们偶尔从繁忙的俗务中抽出空来与鲜花作短暂的相对时,心里都会有类似的感慨。   正如晏殊所说:&#8220;无可奈何花落去。&#8221;无论诗人如何苦苦挽留,如何百般惋惜,李贺所说的&#8220;桃花乱落如红雨&#8221;的情景总会来临。&#8220;诗穷而后工&#8221;的原则在咏花诗中也同样准确,古往今来,咏花诗中的名篇竟有半数以上是咏落花的,要不是怕读者扫兴,我简直想把本文的标题改成&#8220;落花&#8221;。   诗人对待落花的态度,随其心境而有所不同,有时是轻微的感喟,如孟浩然说:&#822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8221;李清照说:&#8220;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8221;有时则是沉痛的哀悼,如李煜说:&#8220;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8221;辛弃疾说:&#8220;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8221;对惜花心情刻划得最深微的当推杜甫的《曲江》。758年春,杜甫正在光复不久的长安。此时他官居左拾遗,但已因言事得罪肃宗而被疏远。尽管他对唐王朝的中兴寄予厚望,自身却处于郁郁不得志的境遇。诗人心头烦闷,微薄的俸禄使他生计窘迫,总觉得街头的酒价太贵,偶尔得到了几百个钱,便邀上好友毕曜等人同买一醉。为了解闷消愁,他来到曲江欣赏春光。 暮春时节,落红成阵,四十七岁的诗人顿觉韶光易逝,人生短促,不由得产生了及时行乐的念头。此诗前三句都用来写落花,这种异乎寻常的写法引得后人议论纷纷,宋末的方回说:&#8220;&#8216;一片花飞&#8217;且不可,况于&#8216;万点&#8217;乎?&#8221;清人查慎行说:&#8220;三句连用三&#8216;花&#8217;字,一句深一句,律诗至此,神化不测,千古那有第二人?&#8221;清人蒋金式说:&#8220;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8221;的确,这三句诗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春色正浓之时,诗人忽然看到一片花瓣随风飘落,正如&#8220;一叶落知天下秋&#8221;,他敏感的心灵顿时一震,他觉得春色已经有所减损了。果然,紧接着便出现了&#8220;风飘万点&#8221;的情景。诗人本来多愁善感,对此更是情何以堪?&#8220;正愁人&#8221;三字,简直是出于惊呼的口气,也暗示着诗人在这种情境中的百般无奈。后来秦观词云:&#8220;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8221;辛弃疾词云:&#8220;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8221;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正因如此,杜诗接下去便说要及时观赏即将落尽的残花,并且不惜为之痛饮。至此,诗人对落花的爱怜、惋惜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语气则一波三折,读之回肠荡气。梁启超称杜甫为&#8220;情圣&#8221;,谁曰不然?   韩偓以一首《惜花》诗而被清人吴乔称为&#8220;大家&#8221;,此诗也确实堪称落花诗中的名篇。如果说杜甫《曲江》中对落花充满了怅惋之情,那么韩偓的《惜花》诗表达的是沉痛之感。请看:高处的白色花瓣已经萎缩起皱,即将离枝而去;细腻的红花则盛极将衰,虽然静守枝头,却也愁态转深。待到风雨骤至,落花随着流水漂浮而去,尚留枝头的残花也在风雨中一片狼藉。诗人凭栏举杯,以酒送春,他的目光和心思都始终追随着落花的踪迹:落花飘落在洁净的青苔上,还能给人几分慰藉;如果坠落在污泥浊水之中,那就更使人伤心了。后人大多认为此诗别有寓意,如明人周珽曰:&#8220;悯时伤乱,往往寄之吟咏,此借惜花以寓意也。&#8221;清人的《唐诗鼓吹笺注》云:&#8220;此篇句句是写惜花,句句是写自惜意,读之可为泪下。&#8221;清人吴汝纶则云:&#8220;亡国之恨也。&#8221;虽然我们难以确认到底哪一种解读更加准确,或者竟是数者兼而有之,但可以肯定诗人所哀悼的不仅仅是落花。鲜艳的花卉本是自然界中最能使人一见钟情的尤物,它常常使人们联想起其它美好事物。顺理成章,落花也常常使人联想起其它美好事物的消逝,诸如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和转瞬即逝的良辰美景。当林黛玉看到&#8220;花谢花飞飞满天&#8221;时,她联想到的便是:&#8220;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8221;当李后主悲悼&#8220;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8221;时,他联想到的便是:&#8220;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8221;   落花既然使人伤怀,人们便想方设法来躲避它,宋人李重元的做法是闭门不视:&#8220;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8221;杜甫则想逃到醉乡中去:&#8220;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8221;正因落花具有如此丰富的联想空间,当垂老的杜甫在潭州重逢流落江南的著名歌手李龟年时,便把无限的感慨纳入一句诗:&#8220;落花时节又逢君!&#8221;清人何焯评此诗曰:&#8220;世运之盛衰,年华之迟暮,两人之流落,俱在言表。&#8221;清人黄叔灿则评此句曰:&#8220;多少盛衰今昔之思!&#8221;   虽然&#8220;流水落花春去也&#8221;的悲剧终究不可避免,诗人对花的深情却并不因此而稍减。王安石看到杏花纷纷飘落在幽静的钟山北陂,深感欣慰:&#8220;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8221;陆游则认为即使飘落的梅花被碾成尘土也无损其芳洁的本性:&#8220;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8221;龚自珍甚至说落花化泥后仍然多情:&#822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221;能有如此生死不渝的知己,落花有知,亦当嫣然含笑于九泉。
莫砺锋诗话之十三《父母》
&诗&#183;小雅&#183;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缾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游子吟        唐&#183;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宋&#183;孔平仲       爹爹来密州,再岁得两子。       牙儿秀且厚,郑郑已生齿。       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欢喜。       广孙读书多,写字辄两纸。       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       翁翁虽旧识,伎俩非昔比。       何时得团聚,尽使罗拜跪。       婆婆到辇下,翁翁在省里。       大婆八十五,寝膳近何似?       爹爹与奶奶,无日不思尔。       每到时节佳,或对饮食美。       一一俱上心,归期当屈指。       昨日又开炉,连天北风起。       饮阑却萧条,举目数千里。   自从五四以来,&#8220;孝&#8221;这个字在伦理学上的意义每况愈下,后来几乎成为一个贬义词了。推究其原因,或许在于古代提倡孝道的做法大多欠妥,如汉代的举&#8220;孝廉&#8221;,晋代的鼓吹&#8220;以孝治天下&#8221;,都是以功名利禄来诱导人们行孝。世间的事情一旦与功名利禄沾了边,就一定会演变到虚伪、奸诈的地步。古人在这方面的理论宣传工作也做得不够好,《孝经》把&#8220;孝&#8221;分为&#8220;天子之孝&#8221;、&#8220;诸侯之孝&#8221;、&#8220;卿大夫之孝&#8221;、&#8220;士之孝&#8221;、&#8220;庶人之孝&#8221;等不同的等级,仿佛孝不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情感及其引起的个人行为,倒是各个层次的人对社会应尽的不同义务。历代儒者对《孝经》所作的注释则离题更远,唐玄宗所撰的&#8220;御序&#8221;中批评旧注&#8220;蹖驳尤甚&#8221;,其实他自己的&#8220;御注&#8221;也不得要领。至于所谓的&#8220;二十四孝&#8221;中的行孝故事,则编得相当拙劣,有些甚至荒诞不经。久而久之,便引来了人们的反感乃至批判。五四的先贤们便对&#8220;孝&#8221;大张挞伐,还有人写了题为&#8220;非孝&#8221;的文章。其实他们锋芒所向的只是附着于&#8220;孝&#8221;上的封建意识诸如&#8220;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8221;之类的谬论,并不否定这种出自人类本性的骨肉之爱。连鲁迅在那篇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都说:&#8220;父母生了子女,同时又有天性的爱,这爱又很深广很长久,不会即离。现在世界没有大同,相爱还有差等,子女对于父母,也便最爱,最关切,不会即离。&#8221;后来的某些革命者把&#8220;孝&#8221;视为洪水猛兽,尤其是那些&#8220;家庭出身不好&#8221;的革命者非要视父母为仇敌而后快,这实在离五四先贤的本意太远了。   我的看法相当简单,&#8220;孝&#8221;就是子女对父母(也包话祖父母等长辈的亲人)的爱以及由这种爱引起的行为,我还认为古代儒家把孝道视为一切人伦道德的出发点也是完全合理的。众所周知,儒家的核心精神是一个&#8220;仁&#8221;字,而儒家在倡导仁爱精神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把这种精神归因于人的自然本性。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一切道德都是这种善良本性的自然流露,故孟子说:&#8220;仁义礼智根于心。&#8221; 儒家还认为人对别人的爱应该是有差等的,应该是逐步推广的,故孟子又说:&#82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8221; 与墨子的兼爱说相比,儒家的仁爱精神更加切实可行,因为要求人们毫无差等地爱一切人,那显然是高而不切的。与西方基督教的博爱学说相比,儒家的仁爱精神更加自然、纯正、合理,因为它不是对神灵意志的服从,也不是对先人原罪的赎买,更不是对天国入场劵的预付。&#8220;孝&#8221;即对父母的爱,正是孟子所谓&#8220;老吾老&#8221;的出发点,这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毫无伪饰或浮夸。&#82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8221;这种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的情感延伸是内心思绪的真实流动,它不需要任何矫情与强制。只有出于真诚的情感才可能达到深挚的程度,只有合于人类天性的道德追求才可能普适于大众,儒家强调&#8220;以孝为本&#8221;的道德追求所具有的非宗教性也即人间性,正是中华文化的民族特征之一,我们有什么必要对它弃之若敝屣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爱,还能指望他会对其他人有仁爱之心吗?有些革命者声称他们不孝敬父母却爱国家、爱民族,我觉得那些人非大奸欺世即大愚受人之欺,我对他们避之惟恐不及。   &#8220;孝&#8221;就是对父母的爱,这本是人间最纯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古代的抒情诗人当然不会放过如此美好的主题。《蓼莪》抒写诗人对自己未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愧恨心情,晋代的王裒因其父死于非命、自己未及孝养,每次读到&#822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8221;的句子,便痛哭流涕,不能终篇,后来他的门人甚至不再诵习此诗。王裒是以&#8220;闻雷泣墓&#8221;的事迹而被后人列入&#8220;二十四孝&#8221;名单的,但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却是他阅读《蓼莪》时的心情。   我是个不幸的人,我的父亲在文革中死于非命。十多年后,我的母亲也因病去世,如今他们一起长眠在钟山南麓的密林中。父亲和母亲都是善良忠厚的草根百姓,他们一生勤劳,千辛万苦地把我们兄妹四人抚养成人,却未能享受应有的晚年幸福。我也像王裒一样怕读《蓼莪》这首诗,我一读到&#8220;哀哀父母&#8221;的句子,心头便会浮现出双亲的身影。我还怕看到别人家里的白头偕老的老夫妇,有一次我在苏州平门汽车站外看到一对老夫妇,两人都是满头银发,互相搀扶着慢慢地走过去。泪珠突然涌进我的眼眶,在模糊的泪光中,我觉得他们的背影很像是我的父母,要是父母也活到这么大年纪的话!   日上午,我在南京大学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那是中国大陆第一次文学博士论文答辩,系里把答辩会办得很隆重,组织了一个堪称豪华阵容的答辩委员会,除了导师程千帆先生外,还有钱仲联、唐圭璋、徐中玉、舒芜、霍松林、傅璇琮、管雄、周勋初等八位委员,到场旁听的中文系师生和来宾则有二三百人。等到白发苍苍的答辩委员会主席钱老当众宣布我的论文答辩全票通过时,全场掌声雷动,镁光灯不停地在我眼前闪耀。会后我高兴地回到家里,一千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学习终于有了结果!突然,我想起今天的答辩现场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缺席了,他就是我的父亲!父亲生前最重视我的学习,他虽然自幼聪颖过人,却因家境贫寒而少年失学,便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们兄妹四人身上。我是长子,较早在学习上崭露头角,父亲便对我格外寄予厚望。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每当我把奖状或写着优秀成绩的成绩单交到父亲手里时,他总是捧在手里细细地观赏,眼睛里闪耀着喜悦的泪花。当我获得了全县中学生数学竞赛冠军以及考上了苏州高级中学那样的名牌学校时,父亲更是兴奋得几天睡不好觉。即使到了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的精神状态已经陷入绝望的泥潭而难以自拔了,他偶尔也为我能在困苦的环境中坚持自学感到欣慰,他清楚地感觉到我的学养已经远远地超过高中毕业生的水平了。要是父亲能活到今天,要是他能亲临今天的答辩现场,亲眼看到他寄予厚望的儿子终于学有所成,他该会如何的喜悦、激动?他会不会觉得他栉风沐雨的一生辛苦没有白费?他会不会写出一首平生从未写过的&#8220;快诗&#8221;?&#8230;&#8230;可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已经发生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父亲早已长眠不起,他再也不能与我分享今天的喜悦了!想到这里,我悲从中来,难以自抑,便放声痛哭。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平生很少流泪,即使无故遭受别人的凌辱、刁难,即使生活中的坎坷和挫折接踵而至,也从未哭过。想不到今天在成功的喜悦中反会失声痛哭。妻子下班回家,发现我脸上尚馀泪痕,并猜到了我哭泣的原因,便劝慰我说父亲在泉下一定会对我的成功感到欣慰。我其实并不是感情用事的人,我也想冷静下来用理智劝慰自己,妻子的一番话我也曾在心头想过,可是当悲痛的狂潮奔涌而来时,理智的堤坝便一冲而溃。烙在我心头的创伤,恐怕是永远无法填补了!在遥远的古代唱出《蓼莪》的那位无名诗人已经先得我心:&#822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8221;   孟郊的《游子吟》则是感人至深的短诗名作。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歌咏过母爱?可是孟郊这首寥寥三十字的短诗仍被推为绝唱,原因很简单:真挚才是天下之至情,朴素才是天下之至美。直到今天,&#8220;三春之晖&#8221;仍是人们用来形容母爱的最好词汇,它的艺术感染力抵得上一般作品的万语千言。我也曾东施效颦地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母爱,那是写于二十多年前的一首小诗,即《南京车站送母东归》:&#8220;又作异乡别,石城寒雨霏。贫家多聚散,微愿每乖违。梦绕故园路,泪沾新补衣。此身犹寸草,何以报春晖?&#8221;那时我还在跟程千帆先生读研究生,程先生规定我们要练习写诗,我就把这首小诗当作一次&#8220;窗课&#8221;交给先生了。我的习作往往被程先生批评得体无完肤,而且经常得到措辞严厉的评语,这首小诗却意外地得到了程先生的称赞:&#8220;此诗佳,似大历。至情至文,此等是也。&#8221;我当然明白程先生这么说无非是为了不让我泄气,以鼓励我继续练习写诗。我的这首小诗绝对称不上一个&#8220;佳&#8221;字,但说它出于&#8220;至情&#8221;,我自觉当之无愧。那时辛劳了大半辈子的母亲已经退休,正与我的幼妹生活在一起。有一次母亲到南京来看望我的外婆,顺便到南京大学的宿舍里为我整理整理衣被。几天后我到火车站送母亲东归,风雨凄凄,我的心情也与天气一样的凄凉。我站在月台上望着头发花白的母亲的身影随着移动的车窗渐渐远去,想到自己年过三旬,却尚是一个依靠每月三十几元助学金生活的研究生,平生要想让母亲安度晚年的小小心愿不知到何年何月才能实现,心中便充满了失意和怅惘。我忽然想起清人黄仲则的《别老母》:&#8220;搴帷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8221;我觉得有满腹的话需要倾吐,就写出了这首小诗。不幸的是诗中&#8220;微愿每乖违&#8221;一句后来竟成了&#8220;诗谶&#8221;!几年后我毕业留校任教了,但是居室狭小,收入低微,孩子幼小,母亲虽然时时到南京来与我们同住,却总是住不安稳。我好不容易熬到了经济上不再捉襟见肘、居室也稍为宽敞一些的地步,母亲却患了癌症,不久就与我们永别了。不断的失望终于变成了绝望,我永远无法报答母亲的三春之晖了!有的友人对我平时很少露出笑容感到奇怪,其实原因很简单:我心中对于幸福的感觉已经麻木不仁了。今生今世,我不可能享受到圆满的幸福了!   正因如此,我读孔平仲的诗时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我喜爱这首明白如话的诗,全诗对小孩子的口吻模仿得惟妙惟肖,对父母和祖母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絮絮叨叨地叙述孩子们的近况,正是出于对父母心理最深切的体贴。末尾四句所写的情境也非常感人,岁暮风寒,对炉小酌,此时此刻多么希望能与亲人相对而饮!可是亲人却远在千里之外,极目远望,徒增怅惘。真正的好诗都产生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可惜现代的诗人们离这个平凡的诗国越来越远了。另一方面,我读这首诗时常会怅然若失。这种心情有点像春秋时郑伯对颍考叔所说的:&#8220;尔有母遗,繄我独无!&#8221;也有点像苏东坡赠给黄山谷的诗句:&#8220;羡君怀中双橘红!&#8221;我羡慕孔平仲父母双全,虽然暂时离别,尚可鱼雁传书,尚有相聚欢会的机会,我却早已父母双亡了。我在天寒岁暮时偶然也会独自小酌,却只能思念泉下的双亲了。父亲生前是很喜欢喝酒的,可惜家里贫穷,只能偶尔就着几碟小菜喝上一杯。如今每逢除夕之夜,我和妻子都要整治一桌酒菜来祭奠父母。烛光摇曳,香烟袅袅,我和妻子、女儿朝着父母的座位行过礼后,便默默地站在一边。每当此时,我眼前便浮现出幼时全家人围坐一桌吃年夜饭的欢乐场面。欧阳修父亲的两句名言便涌现在心头:&#8220;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8221;&#8220;昔常不足,而今有馀,其何及也!&#8221;我凝望着那两把空空如也的椅子,潸然泪下。   我希望读者朋友从《蓼莪》等三首诗中得到熏陶,从而更加敬爱自己的父母。我也希望读者朋友把赡养父母视为人生的一大幸福,并永远珍惜这种幸福,这是一个已经失去这种幸福的人对你们的衷心祝福。
莫砺锋诗话之十四《儿女》
&寄东鲁二稚子          唐&#183;李 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我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示 三 子         宋&#183;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母爱是许多动物的本能,哺乳期的动物因此变得凶猛异常。《汉书&#183;酷吏传》记载了一首民谣,形容酷吏宁成之可畏:&#8220;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8221;颜师古注释说:&#8220;猛兽产乳,养护其子,则搏噬过常。&#8221;我很幸运,没遇见过哺乳期的老虎或其它猛兽,但曾见过勇猛地保护下一代的母鸡。那事发生在皖北一个小农具厂的院子里。一只母鸡正带着一队鸡雏在院子里觅食,突然从大门外跑进一条小狗。小狗看到鸡雏,便&#8220;汪汪汪&#8221;地吠叫着,朝它们奔过来。母鸡顿时&#8220;怒发冲冠&#8221;,全身的羽毛都直竖起来瑟瑟地抖动着,两翅虚张声势地伸展开来,使它的体积一下子扩大了两倍。母鸡先是用身体挡住小狗的去路,接着便向小狗一顿猛啄,嘴里还发出&#8220;呼哧呼哧&#8221;的威胁之声。也许是这只母鸡的样子活像一个怪物,也许是那只小狗初出茅庐尚无经验,小狗竟然害怕起来,先是一步步地向后退缩,然后一个转身,一路哀鸣着逃出了院子。然而动物的母爱毕竟只是一种本能,那种魔咒般的母爱很快就会消失,没听说有哪种动物的母爱能维持终生的。农具厂院里那只英勇的母鸡不久便对它的孩子不理不睬,甚至在争食时伸嘴去驱散它们了。   人类就不同了。在人类的各种感情之中,母爱和父爱是最为普遍、最为真挚、最为无私、最为持久的。即使到了今天,孝敬父母的人已如凤毛麟角,忠于爱情的人也已寥若晨星,但是很少听说有谁不爱自己的儿女的。《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最后一节说:&#8220;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8221;可见在曹雪芹的时代就已如此,倒也不是到了今天才人心不古。   为什么父母对儿女的爱竟会达到&#8220;痴心&#8221;的程度?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复杂的解释,但我觉得最深层的原因就在于儿女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爱儿女实际上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谁会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呢?《三国演义》中的夏侯惇被敌人射中眼睛,拔箭时用力过猛,竟把眼珠带出来了,于是他把眼珠一口吞下,大呼:&#8220;父精母血,不可弃也!&#8221;就说出了这个道理。儿女是&#8220;父精母血&#8221;的结晶,是父母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父母死后,他们的一部分机体却继续生存着。代复一代,就组成了一条永恒的生命之链。虽说世上的父母在生儿育女时未必想到这个道理,但他们在潜意识中肯定对此若有所悟。古人说:&#8220;不孝有三,无后为大。&#8221;&#8220;无后&#8221;就是使世代相传的生命之链中断了,从深层意义上说,这无异于谋杀了先人,所以被列为&#8220;不孝&#8221;之最大者。孔子对&#8220;始作俑者&#8221;深恶痛绝,咒骂他们:&#8220;其无后乎!&#8221;民间最恶毒的诅咒是&#8220;断子绝孙&#8221;,都是着眼于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向变心的丈夫伊阿宋实施报复,最致命的一招便是杀死他俩的亲生儿女,这无疑是世间最毒辣的复仇手段,伊阿宋看到孩子的尸体后果然绝望地自杀了。反过来,正常的父母肯定会把自己对人生的期望寄托在儿女身上。试看如今五十来岁的这一代人,他们中的多数人曾遭遇文革,以至于岁月蹉跎,一事无成,便转而对儿女寄予厚望。他们的口头禅是:&#8220;只要儿女有出息,我们再苦也心甘!&#8221;他们把自己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当作一根接力棒,郑重地交到儿女手中了。   古人也许没有这么强烈而清晰的功利观念,古代的诗人只是深情地歌咏着他们对儿女的诚挚感情。李白性格豪放,四海为家,可是当他想起寄养在东鲁的一对幼儿,却泪流如泉。&#8220;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8221;怜爱、关切、内疚&#8230;&#8230;万千思绪都在这两句朴实无华的诗句中倾泻出来,感人至深。陈师道是个苦吟诗人,写诗时连家中的猫狗都要逐出门去,过度的字斟句酌常常损害了诗歌的流畅性。这首《示三子》却一气呵成,明白如话。久别重逢的小儿女,面目已经难以辨认。惊喜之极,万千话语竟不知从何说起。泪流如雨,然后才破涕为笑。明知不是梦里相见,却心绪恍惚不敢信以为真。&#8230;&#8230;多么复杂的心情,多么曲折的思绪,又是多么简洁的句子,多么朴素的语言!我坚定地认为,仅仅凭着这一首诗,陈师道就有资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离愁别恨本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主题,对儿女的思念最能使人柔肠百结,李白和陈师道的诗不约而同地把这两个主题结合起来了,它们的成功当非偶然。在这方面也许蔡文姬的《悲愤诗》更为震撼人心,当文姬归汉时,她必须抛弃在胡地生的两个儿子,&#8220;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8230;&#8230;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8221;那一段描写真是令人不忍卒读。但是那种悲剧是特殊历史背景下才会发生的,一般人很难有那样的遭遇,还是李白和陈师道的作品更有典型意义。   被梁启超称为&#8220;情圣&#8221;的杜甫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一部杜诗,写到儿女的作品相当多,其中最使我感动的细节是他与儿女的离别和重逢。安史乱起,杜甫被叛军关押在沦陷的长安。一个寂寞的秋夜,他抬头望月,想起远在鄜州羌村的妻子儿女,吟出了下面的诗句:&#8220;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8221;儿女太幼小了,还不懂得想念远在长安的父亲,更不懂得父亲正处于危难之中。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年幼的儿女与孤立无助的妻子在遥远的穷乡僻壤相依为命,这怎能不使诗人愁肠九转!一年以后,九死一生的诗人终于回到羌村探亲,见到了自己的儿女:&#8220;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8221;儿女们蓬头垢面,衣不蔽体,全亏诗人带回家的一些用品雪中送炭,使他们暂时免除了饥寒之苦。孩子毕竟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很快恢复了活泼的天性,小女儿竟然学着母亲的样子自己动手梳妆起来,把眉毛画得一片狼藉。他们还争着撒娇,扯着父亲的胡须问长问短。诗人却一点不生气,他回想起被叛军关押时的忧愁,于是心甘情愿地忍受儿女的聒噪!   我对&#8220;甘受杂乱聒&#8221;一句有特别深切的体会。1986年,我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本来我准备带妻女同行的,哈佛燕京学社的秘书还专门为女儿准备了一张小床。后来妻子没有被批准随行,女儿当然也随着妻子留在南京。我在美国的一年里非常思念家人,尤其思念只有三岁的女儿。那时南京的家中没有电话,更没有电子信箱可用,我只能常常与妻子通信。女儿不会写字,便在信笺上胡乱画上几笔充数。有一次她把左手摊在信笺上,右手握着铅笔描下小手的轮廓,她把线条画得弯弯扭扭的,我端详了半天也没看出画的是什么,就回信去问妻子是画的面条吗?此事后来成为妻子和女儿常常提起的笑柄。还有一次妻子寄来一张相片,是母亲、妻子和女儿在中山陵的合影。妻子眉尖若颦,女儿则乖乖地斜倚在她奶奶身上,一点也不像以往那样调皮。我久久地凝视着这张照片,恨不得马上飞到她们身边。几个月后,妻子终于托人捎来一盘录音磁带。我赶忙借了一台录音机来听,内容是妻子和女儿坐在月光下面的对话。女儿絮絮叨叨地说着她的见闻,幼儿园里的阿姨说了什么话,某个小朋友做体操时扭伤了脚,等等。她还唱了几首歌,说是妈妈让她唱给月亮婆婆听,然后再让月亮婆婆捎给爸爸的。我听着女儿奶声奶气的歌声,心里满是她那小小的身影。   一年以后,我回到南京。正逢暑假,我和女儿整天呆在家里。女儿从早到晚缠着我,一会要我讲故事,一会要我和她一起看小画书。我们玩得最好的是合作画图,我用黑铅笔画好轮廓,她再用蜡笔涂颜色。一开始她总是涂得浓墨重彩,颜色常常溢出轮廓的边线。渐渐地她便得心应手了,我们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进步。每天傍晚妻子下班回家,女儿便捧了那张画站在门口欢迎,然后便得意洋洋地听妻子的赞美。一连三十多天,我的耳朵里充满着女儿的声音。她说话又喜欢重复,招呼我时总是一叠连声的&#8220;爸爸、爸爸、爸爸&#8230;&#8230;&#8221;,用杜甫的话说,这真可算是&#8220;杂乱聒&#8221;了。可是我多么喜爱这样的聒噪啊!从此我爱上了&#8220;甘受杂乱聒&#8221;这句杜诗。   在正常的状态下,父母总是与儿女生活在一个屋檐底下的,父母对儿女的感情主要体现为日常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爱,更体现为对儿女的未来的美好祝愿。战国时代赵国的惠文后很喜爱她的女儿,女儿远嫁燕国,登车出发之际,惠文后拉住女儿的脚后跟痛哭,舍不得与她离别。可是日后每当惠文后从事祭祀时,却总要祝愿:&#8220;千万不要让女儿回来啊!&#8221;原来那时凡是嫁到别国当王后的女子,只有在后位被黜或国家灭亡后才能回归故国。为了女儿的幸福,赵惠文后也就情愿忍受思念骨肉却无法相见的痛苦了。可见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纯洁无私的,正如鲁迅所说:&#8220;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8221;   父母与儿女的离别最使人牵肠挂肚,李白、杜甫和陈师道的诗正是把父母对儿女的爱通过离别这个特殊的角度作了凸显、浓缩,所以感人肺腑,值得一读。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你曾经有过或正处于与儿女离别的经历,这些诗篇会给你带来同病相怜的安慰。如果你正与儿女团聚在一起,这些诗篇会使你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即使你还没有为人父、为人母,这些诗篇也会使你更真切地体会到父母对你的爱有多么深沉。假如你正在远离父母的地方学习、工作,就请给他们多写几封信,多打几次电话吧,有道是&#8220;可怜天下父母心&#8221;啊!
莫砺锋诗话之十五《女儿》
骄 儿 诗(节录)         唐?李商隐         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       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       门有长者来,造次请先出。       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       归来学客面,闈败秉爷笏。(&#8220;门&#8221;里加&#8220;为&#8221;)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傈。       截得青篔筜,骑走恣唐突。       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又复纱灯旁,稽首礼夜佛。       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       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       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戌。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        早 早 诗(节录)          现代?沈祖棻       随母休沐归,相亲复相扰。       夺帚争扫地,脱衣唤洗澡。       玩水瓶自灌,弄火锅空烤。       倒罐更翻篮,到处觅梨枣。       帐竿当竹马,手杖满地捣。       凌空学杂技,一跌意未了。       吓人装老虎,怒吼势欲咬。       打狗踢苕猪,不怕舞牙爪。       偷攀自行车,大哭被压倒。       婆魂惊未定,儿身痛已好。       一晌转安静,向人索纸稿。       移凳伏书桌,画鱼又画鸟。       积木堆高低,皂泡吹大小。       三餐端正坐,家家喂饭饱。       饮河期满腹,美馔视藐藐。       不喜着新衣,敝服曳缁缟。       阿母责顽劣,此语使儿恼。       鸡鸡不洗脚,上床胡乱搞。       狗狗不睡觉,半夜大声吵。       我是最乖儿,家家好宝宝。   沈祖棻是我没有见过面的师母,我1979年考到程千帆先生门下当研究生时,她已于两年前遭遇车祸去世了。沈祖棻的《涉江词》是不可磨灭的传世之作,但我更喜爱其《早早诗》,这是写她的外孙女早早的童年情态的。从诗题看,这首诗与左思的《娇女诗》一脉相承。但就内容而言,此诗的真正源头应是李商隐的《骄儿诗》。李、沈两诗的篇幅都很长,此处只节录了其中描摹幼儿憨态的一段。其实李诗的主要意旨在其最后一节:&#8220;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诛赦两未成,将养如痼疾。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窟。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8221;李商隐才高学富,无奈其时朝廷重武轻文,故而借咏骄儿以抒写胸中愤懑。沈诗的结尾与李诗如出一辙:&#8220;儿勿学家家,无能性复痴。词赋工何益,老大徒伤悲。汝母生九月,识字追白傅。少小弄文墨,勤学历朝暮。一旦哭途穷,回车遂改路。儿生逢盛世,岂复学章句。书足记姓名,理必辨是非。毛泽东思想,指路路不迷。但走金光道,勿攀青云梯。&#8230;&#8230;&#8221;这是对那个&#8220;知识越多越反动&#8221;的荒谬时代的讽刺,也是胸中郁闷的倾吐,堪称提升全诗意境的点睛之笔。但是我此刻想谈的只是这两首诗中描写儿童情态的内容,我读它们时常常会联想起我的女儿。   我结婚很晚,等到女儿降生时,我已经三十四岁了。妻子被送进产房的那天,我在产房外面那间用木板搭成的&#8220;丈夫房&#8221;里喂了一夜蚊子,焦急地等待妻子的消息。《庄子?天地》中说:&#8220;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8221;我虽然没长癞疤,也不担心孩子长得像自己,但也急于看看这个突然降临我家的新生命究竟长得什么模样。天亮后,终于听到护士大声呼叫妻子的病床号:&#8220;第十七床!&#8221;我赶紧跑到产房门口打听,护士只说了四个字:&#8220;是个女孩!&#8221;便没有下文了,也不许我见见妻子和孩子。直到三天以后,护士才恩准我进入病房。不一会,一辆长长的婴儿车被推到病房中央,车里横排着七八个襁褓中的婴儿,每人胸前挂着一块写着号码的牌子。护士把我的女儿递到妻子床上,女儿立刻把小脑袋埋在妻子怀里专心地吃起奶来。我在旁边说了一句话,她就呼的转过头来。我高兴地说:&#8220;咦,她听见了!她听见了!&#8221;当然,我也看见我的女儿了。她圆圆的小脑袋,乌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不过护士说她此刻仍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这就是我的女儿!是我家的新成员!今生今世,无论她聪慧伶俐还是冥顽不灵,无论她一帆风顺还是落魄潦倒,也无论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底下还是天各一方,我永远无法割裂与她的亲密关系了!又过了四天,我穿上那件结婚时购置的呢子中山装,与老母亲一起到医院去,郑重地迎接妻子和女儿回家。我家从此增添了一个新的成员!   我和妻子商议为女儿起名字,我提议叫&#8220;莫杞&#8221;。这本是父亲为我起的备用名字,但是测八字的算命先生说我&#8220;命中缺金&#8221;(这倒是准确的预言),必须在名字里含有&#8220;金&#8221;字方可弥补(这是胡说),父亲就让我叫&#8220;砺锋&#8221;而不叫&#8220;杞&#8221;了。现在把这个名字转让给女儿用,也可表示对父亲的纪念。父亲生前最喜爱孩子,要是他亲眼看到这个孙女,该会多么高兴啊!妻子一听也大为中意,当即决定就用这个名字。原来她平生最多愁善感,便希望女儿有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我插队的村子里有句俗话说:&#8220;癞痢头儿子自家的好。&#8221;的确,人们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底下最漂亮、最聪明的,横看竖看总是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可爱。曾在什么书上看到一个寓言:一只猫要到树林里去猎鸟,它的朋友猫头鹰说:&#8220;你可别把我的孩子给吃了!&#8221;猫问:&#8220;你的孩子长得什么样?&#8221;猫头鹰说:&#8220;它们是这片树林里最美丽的小鸟。&#8221;猫走进树林深处,逮到几个丑八怪的小鸟,便放心地把它们全吃了。没想到它们正是猫头鹰的孩子!连动物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最美丽,何况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以前我读到左思《骄女诗》中&#8220;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8230;&#8230;&#8221;和李商隐《骄儿诗》中&#8220;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8230;&#8230;&#8221;两段时,总是会心地微笑,心想这多半是舐犊之情引出的夸饰之词罢了。谁知等到我自己有了女儿,竟也觉得她是天底下最可爱的孩子了!虽然我从未对别人夸耀过女儿一言半句,但如果让我也来写一首《娇女诗》的话,恐怕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左思和李商隐的语气的。   学龄前的女儿披着一头短短的细发,眉目如画。她的前额特别高,在中午的阳光下竟会给额下的脸颊留下一小片阴影。她性格沉静,常见她目不转睛地注视某物,微微地皱着小眉毛,也不知小心眼里在想些什么。可能是经常看到我和妻子看书,她也喜欢抓一本书在手里乱翻。我怕她撕坏书本,便用废纸替她订了一本小书,封面上写上&#8220;莫杞的书&#8221;四个大字,里面则胡乱画着一些图画。她很喜欢这本专属于她的小书,常常拿在手里飞快地翻看,有时也会从上面撕下一张半张的纸。晚上我躺在床上看报,躺在我身边的女儿就伸出小手来抢我手中的报纸,一把抓住用力地拉,抢到手后就皱着眉毛看,也不管报纸是正是倒。后来我心生一计,故意捡起一张已经看过的报来看,果然她中计了,又扔下手中的报来抢我的。我得意地示意妻子看我施计,妻子却说我:&#8220;骗这么小的孩子,不害臊!&#8221;有时女儿抢得太厉害,妨碍我正常地读报了,我便讥笑她是&#8220;文盲读报&#8221;。妻子是女儿的忠实卫士,便不管有理无理的跑来帮她强辩一番。其实女儿连话也不会说,当然目不识丁,不是&#8220;文盲&#8221;又是什么?渐渐地她开始会看书上的图画了,妻子便找来一本厚厚的画册,一页一页的翻给她看,一边告诉她画中的东西是什么。那本画册名叫&#8220;江苏&#8221;,是介绍江苏省的风光物产的,内容非常丰富。看了一阵后,妻子问她:&#8220;鸭鸭子在哪里呢?&#8221;&#8220;鸡朋友呢?&#8221;女儿便用小手指向图中的鸭和鸡。那时她从未见过鸭子,不过在白天帮我们照看她的朱奶奶家养着几只鸡,她确实有几位熟识的&#8220;鸡朋友&#8221;。其实那些鸡朋友对她并不友好,尤其是那只大公鸡,曾经抢她手里的饼干吃。   渐渐地女儿学会走路了,也学会说话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先学会念书了。那是在我赴美访问的前夕,为了练习英语口语,我常常站在后门口大声地朗读。女儿与我并排站着,手里捧着那本&#8220;莫杞的书&#8221;,翻过一页,便大声诵读:&#8220;哇—哇—哇!&#8221;又翻过一页,继续读:&#8220;哇—哇—哇!&#8221;她照旧皱着小眉毛,态度极其认真,可能她认为爸爸就是这样读书的。日后她真的学习英语了,我和妻子还常常重提这件旧事来打趣她。女儿学说话时也留下许多趣闻。有一次我们出去散步,女儿看到一只猫从矮墙上跳下去,就报导说:&#8220;猫跌交了!&#8221;诸如此类的表述后来都成了我家的成语。   女儿智力平常,有时也显出一点小聪明。她第一次看电影时,全神贯注地盯着银幕,一声不吭。电影放完了,观众纷纷离场,女儿却独自跑到舞台前,探头探脑地朝银幕后面看。她认为电影里的那些人物都跑到银幕后面去了,想看看他们是否还躲在那里。有一年的元旦前夕,我们照旧为女儿准备了贺卡和其它礼物。等女儿上床后,我便偷偷地把礼物放在她枕头下面。第二天一早,女儿发现了礼物,十分高兴。妻子笑着说那是圣诞老人从窗子里送进来的,女儿却说:&#8220;我知道,那是调皮的爸爸放在这里的!&#8221;   女儿生性胆小,受了委屈也不敢大声哭闹,只会扁起嘴巴抽泣。妻子最看不得女儿扁嘴,不管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只要女儿把小嘴一扁,妻子便不问是非曲直,一把把她搂在怀里,喃喃地说:&#8220;妈妈舍不得,妈妈舍不得!&#8221;女儿也就心满意足了。后来这竟然变成了疗效极高的&#8220;精神疗法&#8221;,一旦女儿跌了一交,或是弄痛了手指,哭着来找妈妈,妻子便把她搂在怀里,用嘴对着她的伤痛处轻轻吹上几下,说几句&#8220;妈妈舍不得&#8221;,女儿的伤痛顿时痊愈,并破涕为笑,一跳一跳地继续去玩耍了。   女儿的小心眼里爱憎分明,对弱小的生命有强烈的同情心。有一次妻子买来几本图文对照的儿童读物,每天晚上为女儿读一篇故事。有一个故事说小白兔自己动手盖了一座房子,凶恶的狐狸霸占了房子,反把小白兔赶出家门。非常奇怪,那个故事竟然没有常见的&#8220;恶有恶报&#8221;的结尾,故事到小白兔被赶走便戛然而止了。它的最后一幅插图便画着小白兔背着一个小包,伤心地朝远处走去。女儿一边看着书上的图画,一边听着妻子的讲述,眼睛里满是泪花。后来她便拒绝再看那本书,一看到妻子拿起那本书,便乱摇小手,说:&#8220;不要!不要!&#8221;甚至扁起小嘴,呈现出要哭泣的样子。妻子一开始还感到奇怪,后来终于懂了女儿的心思,便把那本书藏进箱底。女儿拥有许多长毛绒玩具,把它们视为好朋友。不过当她与那些朋友发生直接的利害冲突时,也会暂时丢下它们不管。女儿曾经宠爱一头长毛绒小熊,为它起名叫&#8220;小哈&#8221;,晚上睡觉时总是把小哈放在枕头边。有一次妻子故意逗女儿说:&#8220;我喜欢小哈!&#8221;没想到女儿竟然吃起醋来,争辩说:&#8220;小哈是玩具!&#8221;妻子又说:&#8220;我喜欢小哈!&#8221;女儿继续贬低小熊:&#8220;小哈不会说话!&#8221;妻子还是说:&#8220;我喜欢小哈!&#8221;女儿终于忍不住了,她&#8220;唉——&#8221;的一声哭起来。妻子一看弄假成真了,连忙把女儿一把抱起,抚慰了半天,女儿才转嗔为喜。   不久,我们把女儿送到我母亲所住的小镇去呆了几个月。小镇上的全体居民都互相熟识,白天家家户户都敞着大门。一天,女儿跑到邻家去玩耍,看到架在煤炉上的大铁锅里正煮着一只整鸡,鸡头露出在翻滚的汤面上。女儿惊呆了,她没想到她的鸡朋友竟然被人放在锅里煮!她摇着小手,走到炉子前大声地说:&#8220;不许!不许!&#8221;旁边的人哈哈大笑,母亲怕她被烫伤,赶快把她抱走。女儿在她奶奶怀里还挣扎着回头大声抗议:&#8220;不许!&#8221;我听说这件事后,感叹不已。煮鸡,这对大人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可是在小孩子的心目中,这是何等野蛮、何等残忍的行为啊!生性羞怯的女儿敢于大声抗议邻居煮鸡,这是何等壮烈的侠义之举!可惜我们未能支持女儿的正义行为,也没法向她解释为什么大人会容忍煮鸡的举动,我们在善良的童心面前深感惭愧。   女儿一天天地长大了。她渐渐地变得活泼、调皮起来,后来竟有点像老舍的孩子那般&#8220;狡猾可喜&#8221;了。当然有些颇皮的习性也许是我们培养出来的,比如在她生病吃药时,先是不肯吃,一定要等我们说:&#8220;姣姣吃药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的,只有我们莫杞是大口吃的!&#8221;然后才&#8220;咕嘟&#8221;一口把满满一汤匙药水吞下肚去,还满意地点着小脑袋。我们打好水让她来洗手洗脸,她却呼的跑到门外去,一定要等我们说:&#8220;张超来洗,张越来洗!&#8221;她才奔过来洗。姣姣、张超和张越都是她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她视他们为竞争对手。女儿后来竟把这个习惯带到幼儿园里去了,幼儿园的阿姨多次向妻子告状:&#8220;你家女儿才怪呢,一叫她来洗手,她就呼的跑到门外去!&#8221;我有时也嫌女儿活泼得过头了,有一次她生病发烧,我带她到儿童医院去治疗。医生开好药方,我到楼下去排队取药,让女儿坐在走廊的椅子上休息。等我取到药回头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女儿正并拢了双脚沿着楼梯一级一级地往下跳,嘴里还哼着歌曲!我担心刚才给她看病的医生走过来,他肯定会责问我:&#8220;这么活蹦乱跳的小孩,来看什么病!&#8221;便赶紧把她拉走。后来我为她起了个外号叫&#8220;永动机&#8221;,不久又改叫&#8220;噗隆咚&#8221;,因她终日手脚不停且发出各种声响也。   女儿做游戏时非常投入,玩起了头就别想让她自愿结束。有一次我们带她到紫金山麓去玩,一起在林间的空地上玩跳袋、推车等游戏。女儿玩得兴高采烈,小脑袋上直冒蒸汽,暮色苍茫了还兴犹未尽。我板起脸说该回家了,她却哀求要&#8220;再玩一次&#8221;,妻子也帮她说情。我心肠软了,就说:&#8220;那就再玩一次跳袋,一次推车吧。&#8221;女儿一看这么容易就达到目的了,就马上加码:&#8220;再跳五次袋,再推十次车!&#8221;即使她上了小学,也还是玩个不够。有时做完作业,已经快到睡觉的时候了,她就急得大哭:&#8220;我还没有玩呢!&#8221;   女儿上小学后,我家的住房稍微扩大了一些,我和女儿各有一张书桌,而且放在不同的房间里。但我们经常互相串门,用妻子的话说,便是&#8220;互相捣乱&#8221;。有一次我写文章写得累了,站起身来上了一次卫生间。没想到回到书桌前便看到稿纸上画着一个小人,伸出手来指着我,还张开大嘴喷出一团用曲线围成的烟雾,里面写着:&#8220;快写文章!&#8221;这便是女儿玩的把戏,难为的是她的身手如此敏捷,我一共才离开两分钟,而且压根没看到她跑来过!妻子对我们的责备不完全符合事实,我与女儿有时也会相得益彰地同看一本书,尤其是德国人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我们就曾多次&#8220;奇&#8216;图&#8217;共欣赏&#8221;。我嘲笑她是画中的&#8220;子&#8221;,她反唇相讥说我就是那个&#8220;父&#8221;。卜劳恩常在一幅画中对父与子同时予以嘲讽,我与女儿看得齐声大笑,都认为这幅画是针对对方的。就像唐人王梵志所说的,&#8220;相笑两不止。&#8221;   岁月如流,转瞬之间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并于一个月前带着她最宠爱的玩具兔子&#8220;罗杰&#8221;漂洋过海,到地球的那一边留学去了。如今我和妻子每晚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时特别关心芝加哥的天气,因为女儿正在离芝加哥不远的爱荷华城。女儿啊,我亲爱的女儿,你一定要注意天气冷暖!虽然你已经二十一岁了,但在父母心中,你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幼童!
莫砺锋诗话之十六《邻居》
移 居          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南 邻           唐?杜 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唐?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古人选宅,非常讲究择邻,《左传》中就记载着&#8220;非宅是卜,惟邻是卜&#8221;的谚语。孟母三迁,就是为儿子选择合适的邻居,使他的日常行为有良好的榜样。如今有许多城市居民为了让孩子能进重点中学或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千方百计地迁移到某个&#8220;学区&#8221;去居住,与孟母的做法形同而实异。南朝梁代的宋季雅有一句名言:&#8220;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8221;其目的是与品行高尚的吕僧珍结邻。王安石与司马光在政治上势不两立,但据王铚《默记》记载,王安石曾对其子说:&#8220;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8221;现代社会中恐怕找不到&#8220;居家事事可法&#8221;的好邻居了,可是谁也不愿意与地痞流氓或小偷、妓女为邻,所以我们仍有择邻的需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择邻几乎没有可行性,原因很简单:若非高官富商,谁能有&#8220;千万买邻&#8221;的财力?即使你好不容易省吃俭用积了一笔钱,终于买了一套新房,你又哪能知道你未来的芳邻是何种角色?我们只能祈求上苍赐给自己一个好邻居,以免入住新居后日夜提心吊胆。幸亏如今的房地产商人为我们考虑得非常周到,他们制造的住宅都是完全封闭的钢筋水泥笼子。我曾在广州看到一座二十多层的公寓大楼,从一楼直到顶楼的窗户全用铁栏围得严严实实,活像一座大监狱。除了楼梯以外,我们与邻居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空间,可以老死不相往来。即使我们听到邻居那边发出可疑的声响,也只须透过防盗门上的&#8220;猫眼&#8221;向外窥视,不必开门多管闲事。我们与邻居的关系最多不过是在楼梯上相遇时互相点头示意,有时结邻多年仍不知对方姓甚名谁,真可谓&#8220;白头如新&#8221;。初唐诗人王勃曾写过&#8220;天涯若比邻&#8221;的名句,要是他活到今天,说不定会写出&#8220;比邻若天涯&#8221;的句子来。   我们的祖先不是这样生活的,古代的邻居之间有非常亲密的关系,这在古诗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录。   陶渊明的诗写他移居的过程。他听说南村有许多心地纯朴的人,乐于和他们朝夕相处,决意移家南村。几年之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邻居们常常来访问他,大家谈古说今,一起欣赏诗文。   杜甫的诗写他访问邻居的经过。那位邻居显然是个隐士,他安贫乐道,热情好客,以至于家里的儿童都习于笑迎宾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也丝毫不受来客的惊扰。门前有一湾澄澈的秋水,小小的渡船便是来客的必经之路。黄昏来临,月色笼罩着白沙翠竹,宾主在柴门外依依道别。   白居易的诗表示与友人卜邻的愿望。元八是元宗简,与诗人相交二十馀年,友情甚笃。诗人希望卜居在元八家的东侧,并声明不是要像汉代隐士王君公那样&#8220;避世墙东&#8221;。诗人想象与友人结邻之后,一片月色照亮两家门前的小路,几株绿杨同时为两家带来春意。诗人还希望子孙都与元家结邻,世世代代享受美好的睦邻关系。   我幼年时也曾见过类似的邻居关系。那时阶级斗争的理论虽已发明,但尚未达到&#8220;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8221;的程度,琼溪镇上的人们还没有在脑子里绷紧阶级斗争的弦,邻居之间和睦相处,从不无端怀疑别人是暗藏的阶级敌人,更不会像乌眼鸡似的成天想着怎样去斗别人。我家在琼溪镇上曾多次移居,前后有过二十来家邻居,彼此间都处得不错。原因之一当然是我的父母亲心地善良、待人和气,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民风淳朴,仇恨的种子虽已撒遍神州大地,但还没有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否则的话,若干年后,父母亲的性格和行为并没有丝毫变化,为什么邻居们对我们避之惟恐不及呢?   大约从我升入初中的那年开始,我家与四户邻居一起住在一所大房子里。那所房屋原是一户地主的宅院,前后四进,中间夹着三个天井。土改时房子被没收,分给四户人家,其中有一位户主叫老孙,他是父亲的同事,后来又成了我家的房东。五户人家共二三十人,大人们身份各异,孩子们七长八短,但彼此间的关系相当融洽,孩子们对别人家的大人都呼作&#8220;公公&#8221;、&#8220;婆婆&#8221;、&#8220;伯伯&#8221;之类(琼溪镇的人们对年长一辈的亲戚一概呼作&#8220;伯伯&#8221;,不分男女),好象是一个大家庭。这本来也不奇怪,五户人家住在一所房屋内,大家都从同一扇大门里进进出出,怎么会不像一个大家庭?   那个年头,我们真正能吃到嘴的美食只有一味馄饨,包馄饨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事情。可是馄饨毕竟不是寻常之物,一则它费钱较多,其珍贵程度不亚于李白眼中的&#8220;玉盘珍羞值万钱&#8221;;二则包馄饨费时费力,不像寻常饭菜那般容易对付。母亲总要隔一两个月才包一次馄饨,让我们解解馋。可是事实上我们几乎每隔十天半月就能品尝到馄饨的美味,那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邻里之间有一个习惯,要是哪家包了馄饨,就要给邻居家送一碗去。即使按照最严格的定义,我家也有四家邻居。这样,如果每户人家包馄饨的周期都与我家相似,我们尝到馄饨的周期就缩短了五分之四!况且别人家送来的馄饨似乎总比自家包的更可口,当然正如母亲所说,真正的原因在于&#8220;少吃多滋味&#8221;:人家端来一碗馄饨,总数只有十五六个。我家六口人,每人能分到两三个而已。物以稀为贵,一次只尝两三个馄饨,当然不会狼吞虎咽,而是细嚼慢咽,也就能仔细品味馄饨的滋味了。几年之后,我们甚至能说出各家馄饨的不同特征来。   每逢有一户人家包馄饨,邻居家的孩子就悄悄地互相转告:&#8220;喂,某人家今天要包馄饨了!我看见某伯伯去摇馄饨皮子了。&#8221;当然,有关包馄饨的最准确的信息是&#8220;笃笃笃&#8221;的剁馅声,只要听到哪家的厨房里传出这种悦耳的声音,连大人也会说:&#8220;听,某人家在包馄饨呢!&#8221;果然,到了开饭的时刻,一位邻居笑眯眯地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母亲就出面应接,一边道谢,一边赞美对方的手艺。送礼的人总会回答说:&#8220;谢什么呀,包得不好,让孩子们尝尝吧!&#8221;等到我家包馄饨时,母亲总是把第一锅煮的馄饨捞进四个大碗,浇上汤,再撒上一把切碎的蒜叶,然后率领我们兄妹端着香气扑鼻的馄饨分别送到邻居家去。杜甫诗中经常写到他与邻人的和睦关系,例如:&#8220;邻家送鱼鳖,&#8221;&#8220;邻舍与园蔬,&#8221;&#8220;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8221;有时他甚至主动向邻人索酒:&#8220;傍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8221;我们与邻居的关系同样的和睦亲切,不过那年头家家户户的手头都很拮据,邻居间能互相赠送的只有馄饨而已。   好景不常,不久以后&#8220;四清&#8221;与&#8220;文革&#8221;接踵而至,阶级斗争的风声越来越紧,父亲接二连三地被套上了&#8220;暗藏的阶级异己分子&#8221;、&#8220;反革命分子&#8221;等帽子,邻居们开始躲避我们,互赠馄饨的举动也就一去不复返了。尽管如此,那四户邻居从来没有对我家做过落井下石的事情。当供销社里的革命群众冲进我家翻箱倒柜地查抄子虚乌有的&#8220;变天账&#8221;时,当我家大门口贴满批判父亲的大字报时,邻居们始终保持沉默。几年以后,父亲以劳改犯的身份自杀身亡。出殡的那个清晨,我事先租了一辆拖拉机来运送遗体到火葬场去。按照当地的习俗,我们兄妹不能亲自抬送遗体。我不敢请别人来帮忙,就想不管这个习俗,就由闻讯匆匆赶来的好友陈本业和我们兄妹来抬遗体。当拖拉机&#8220;突突突突&#8221;地开到我家大门口时,做鞋匠的邻居林伯伯、房东孙家的男孩阿宝和大门外西邻家的青年陈伟元三人突然从旁观的人群中挤上前来,与陈本业一起把父亲的遗体抬上拖拉机,我和弟妹们则跟在后面哭泣。我永远不会忘记邻居们的这个举动,这是琼溪镇留给我的最后一个美好的回忆。   我还见过另外一种邻居关系,那是在我插队的赵浜村,以及后来母亲与幼妹移居的王秀镇。杜甫在《羌村》三首中描写他九死一生回到羌村探望妻儿的情景,其中有一个剪影:&#8220;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8221;清人申涵光评曰:&#8220;摹写村落田家情事如见。&#8221;的确,这两句简直是一幅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围墙低矮,邻人凭墙观望,为诗人一家的悲欢离合而感叹、流泪。我到赵浜插队后重读此诗,感同身受。在赵浜,无论哪家来了亲戚、朋友,全村的人都不请自来,聚到这家观看客人。江南的农家大多没有围墙,有些人家门前竖着一道矮矮的竹篱,中间留个豁口算是大门。讲究的人家会在豁口上安装两扇竹编的门,也是&#8220;门虽设而常开&#8221;。还有些人家连竹篱也没有,来客可以径直走近他们的房门和窗口。一旦某家来了客人,顷刻之间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他家里,羞怯的姑娘躲在人群后面偷偷打量客人,胆大泼辣的大嫂则挤到前面对客人问长问短。   王秀镇的情况大同小异。那是个弹丸大的小镇,一共只有百来户人家,全镇的人都互相认识。一旦镇上出现一个生人,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向他行注目礼。那年春节,我带着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女儿到王秀镇探望母亲,她老人家正随着我的幼妹住在镇上。我们刚下汽车,就有认识我的人跑去向母亲通风报信了。还没等我们走近妹妹家,母亲和妹妹一家已迎上前来。傍晚,我们全家围着桌子吃晚饭,厨房的门大开着,不断有人进进出出,我们身后围满了前来看热闹的邻居。大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熟悉内情的人或先来一步的人向别人介绍我的妻子和女儿,她俩是第一次在小镇上露面。也有人大声地评论我们,包括妻子的相貌衣着、女儿长得像我还是像妻子,等等。如果我的熟人来了,我还得站起身来打招呼,寒暄几句,然后再坐下来继续吃饭。当然我们与母亲、妹妹及妹夫之间也有许多话要说,那顿晚饭足足吃了两个小时才结束。   那次探亲,我们在小镇上停留了一个星期。我惊讶地发现,母亲家的大门是从不上锁的,邻居们也是一样,&#8220;夜不闭户&#8221;的古风竟然在小镇上重现了。接着我又发现,母亲与左邻右舍的关系非常融洽,邻居们上班以后,母亲就帮他们照管着家中的琐事,张家的煤炉要添一个煤饼,李家晾晒的衣服要收进来,等等。邻居们也对母亲非常友好,老老少少都称呼她&#8220;莫家婆婆&#8221;。难怪母亲到南京来住在我家时总是念叨小镇上的邻居,她总觉得城市里的公寓房像一个个&#8220;鸽子笼&#8221;,蛰居在里面与邻居从不往来,实在是太闷气了。   我离开赵浜已经三十年了,不知那里的风俗有无改变。一年前我回王秀去了一次,发现许多人家已安装了防盗门,邻里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如从前密切了。至于城市里,则邻里之间越发冷漠,不但行同陌路,而且几乎&#8220;邈若胡与秦&#8221;了。我对此深感失望,也大惑不解,为什么在地广人稀的古代,邻居之间会有那么密切的关系,现在如此密集的人群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倒反而越来越疏远了呢?我猜想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古代的邻居之间在空间上没有设置隔离层,邻舍间享有较多的公共空间。杜甫回到羌村探亲,邻人站在墙外观看,对室内的情景一目了然,从而与诗人一家悲欣相通。假如杜甫一家关上防盗门,拉上窗帘,即使他们抱头痛哭,邻人又何从得知?况且自然界的芸芸众生本是息息相关的,汉代的王吉(字子阳)住在长安,邻家枣树的树枝伸展到王吉的庭院中。白居易与元八结邻,几株绿杨让两家共享一片春色。宋人范成大诗中说&#8220;邻家鞭笋过墙来&#8221;,高翥诗中又说&#8220;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8221;。如果再有杜甫所见的&#8220;自去自来堂上燕&#8221;和王驾所见的&#8220;蜂蝶纷纷过墙去&#8221;,肯定有助于沟通邻居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二,古人为人坦荡,待人和善,邻居之间在心理上互不设防。王吉的妻子在自家庭院里摘了几颗东邻家枣树上的枣子,王吉竟因此要驱逐她。东邻听说此事后,羞愧得要把枣树砍掉。经过其他邻居的劝阻,王吉的夫妻关系和邻家的枣树都得以保全。于是在《汉书》中留下一首歌谣:&#8220;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8221;杜甫住在夔州时,任由西邻的穷妇人到自家堂前来打枣。后来他把草堂转让给亲戚吴郎,吴郎插上篱笆阻止妇人来打枣,杜甫就作诗告诫吴郎:&#8220;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8221;试想,如果人们都以这样的心态来处理邻居关系,还会有什么矛盾产生,还需要对邻居事事提防吗?   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们都拆掉家中的防盗门和窗户上的铁栅栏,让牢房般的住宅恢复家的原貌。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们都成为&#8220;素心人&#8221;,邻居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让&#8220;远亲不如近邻&#8221;的谚语重返人间。
莫砺锋诗话之十七《相思》
诗?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燕 歌 行           汉?曹 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春日忆李白          唐?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踏 莎 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宋?姜 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怎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相思是一种病,是一种深入膏肓、无药可治的病。心灵敏感、感情脆弱的古人尤其容易染上这种不治之症,他们的相思对象不但有异性的恋人,而且有同性的友人。人们一旦染上这种病,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日益消瘦,汉代无名氏的《古诗》中说:&#8220;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8221;李清照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说:&#8220;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8221;那么她究竟为何消瘦呢?我们再往下读,就恍然大悟,原来女词人&#8220;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8221;柳永则在《凤栖梧》中自表心迹:&#822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8221;这种消瘦过程有时竟然在顷刻之间就完成了,崔莺莺到十里长亭送别张生,&#8220;听得一声&#8216;去也&#8217;,松了金钗;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8221;&#8220;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8221;   相思的第二个症状是常常流泪,有时甚至眼中流血,姜夔《小重山令》说:&#8220;相思血,都沁绿筠枝。&#8221;董解元《西厢记》中写张生泣别莺莺:&#8220;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8221;而莺莺也&#8220;哭得似痴呆,脸上啼痕都是血。&#8221;相思的泪水是含有毒素的苦泪,孟郊就用它来测验相思之情的深浅:&#8220;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8221;   第三,相思者的内脏会有剧烈的痛感,曹丕有&#8220;念君客游思断肠&#8221;之句,晋代的《子夜歌》也说:&#8220;别后涕流连,相思情悲满。忆子腹糜烂,肝肠尺寸断。&#8221;李白则惊呼:&#822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8221;相思之情会使柔肠九转,梁简文帝诗云:&#8220;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8221;柳宗元诗云:&#8220;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8221;李贺却说相思会把柔肠拉直:&#8220;思牵今夜肠应直!&#8221;正因肝肠如煎,即使用美酒浇灌也难以奏效,范仲淹词云:&#8220;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8221;又云:&#8220;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8221;   此外,相思者还有妄想症的症状,他们常常在夜间梦游,岑参《春梦》云:&#8220;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8221;苏轼《水龙吟》云:&#8220;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8221;南宋的罗公升甚至说双方会同时入梦:&#8220;只应两处秋宵梦,万一关头得暂逢。&#8221;相思者在白天也胡思乱想乃至行为乖戾,红豆只是一种普通的种子,王维却说:&#8220;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8221;蘋花与人有何相干,王沂孙偏说:&#8220;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蘋花老。&#8221;杨花飞舞,苏轼却说:&#8220;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8221; 燕尾如剪,清人朱声希竟在《清平乐》中无端责怪它:&#8220;燕子枉翻双剪,几曾剪得离愁!&#8221;金昌绪《春怨》云:&#8220;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8221;人家黄莺好好的在枝上啭鸣,这位女子有何道理去打它!敦煌曲子词中说:&#8220;叵耐灵鹊多漫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8221;这只喜鹊&#8220;比拟好心来送喜&#8221;,思妇却不由分说把它关进金笼。饱受相思之苦的姜夔甚至说:&#8220;算潮水知人最苦。&#8221;试问自涨自落的潮水本是无情之物,它怎能知道词人的心思?   别林斯基认为诗人应该是&#8220;一个能够先于别人在自己身上发现大家共有的病痛、并且以诗的复制去治疗这种病痛的医生&#8221;,我们的古代诗人早就发现相思是人间最普遍的病症,早就谱出无数的相思曲来抚慰天下的同病相怜者。一部《楚辞》,不但《抽思》、《思美人》等全篇都是相思之辞,连祭神乐章《九歌》中也充满了刻骨的相思之情,试读《湘夫人》:&#8220;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8221;再读《少司命》:&#8220;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8221;再读《山鬼》:&#8220;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8221;哪一首不是优美绝伦的相思曲?再看一部《诗经》,其中关于相思的名篇不计其数。&#8220;郑、卫之音&#8221;是不用说了,就是《召南?草虫》中的&#8220;未见君子,忧心忡忡&#8221;、《王风?采葛》中的&#8220;一日不见,如三秋兮&#8221;,也无疑是表达相思的绝妙好辞。秦国民风强悍,习战尚力;&#8220;秦腔&#8221;高亢嘹亮,激昂豪放,似乎不宜抒写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然而恰恰是《秦风》中出现了《蒹葭》一诗,可见相思主题确是华夏诗人的共同爱好。   《蒹葭》堪称古代的朦胧诗。&#8220;所谓伊人&#8221;,是男是女?诗人与&#8220;伊人&#8221;,是同性的朋友还是异性的恋人?都难以断定。程俊英教授把&#8220;溯洄从之&#8221;译成&#8220;逆着流水去找她&#8221;,似嫌武断。我们只知道在一个清冷的深秋之晨,诗人来到河边,追寻其苦苦思念的&#8220;伊人&#8221;。然而眼前只见一片茫茫的芦苇丛,青青的芦苇叶上,露水凝成了霜花。诗中没有脉络分明的情节,没有面目清晰的人物,一切都是那么朦胧、迷茫。&#8220;伊人&#8221;明明是在河水的那一方,为何其身影又浮现于近在咫尺的水中央?诗人一会溯流而上,一会又顺流而下,到底该到哪里去寻找对方?幻像的若隐若现体现了迷惘的心绪,道路的险阻漫长衬托出不懈的追求。扑朔迷离的内容,一唱三叹的韵味,忧伤凄婉的意境,都使读者回味无穷。最使人思绪低徊、若有所感的正是此诗的朦胧性质,诗人既不愿意将其心思明白吐露,读者又何必寻根问底?况且相思本是人们心灵深处最微妙、最幽宛、最隐约的一种活动,如此表达正切合其性质。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一类诗都趋于朦胧的风格,说明他对《蒹葭》的妙处已得神悟。   后代诗人笔下的相思主题在内容上逐渐明朗化,除了某些模仿《楚辞》的&#8220;美人香草&#8221;笔法的作品外,大致可分为恋人之思和友人之思两大类。我在前一类中选录了曹丕的《燕歌行》和姜夔的《踏莎行》,前者模拟女子口吻,后者则出于男子之口。前者以乐府诗题抒写普泛化的思妇怨情,后者则是诗人个性化的内心独白。   我们先读《燕歌行》。此诗的背景不很清晰,到底是思妇本人身在苦寒的燕地,还是她的丈夫?从文本自身难以断定。揆诸常理,应是丈夫戍边在北疆,故思妇看到燕子和鸿雁纷纷南翔,便联想起淹留北国的丈夫。相思之苦使她夜不能眠,拨动琴弦,发出的是音节短促的清商之声,与之相配的歌吟也很快进入尾声。月光入户,她仰望夜空,只见银河西斜,牵牛星与织女星隔着茫茫的天河遥遥相望,不禁对他们充满了同情。在古代,男子出门远行时往往不能携带家眷,留在家中的妻子便成为思妇。最常见的一类思妇是出征戍边的兵士的妻子,因为军中严禁携眷,否则的话会&#8220;兵气不扬&#8221;。而且戍边往往是在北方苦寒之地,兵士们又不时调防,更不幸的则葬身沙场,从而使他们的妻子格外惦念。隋代薛道衡诗云:&#8220;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8221;汉末陈琳诗中在边疆修长城的征人竟因生还无望而规劝妻子改嫁,并写信叮嘱妻子:&#8220;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8221;妻子回信说:&#8220;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8221;唐人沈佺期和高适对此作了更精练的概括:&#8220;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8221;&#8220;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蕲北空回首!&#8221;此类诗歌中最为惊心动魄的当推晚唐陈陶的《陇西行》:&#8220;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8221;试想闺中少妇夜夜梦见的征人事实上早已变成沙场白骨,我们对这样的相思何以名之?   此外,远出经商而尚未富到&#8220;船中养犬长食肉&#8221;(张籍《野老歌》)的商人、谋取功名而&#8220;十载长安迹未安&#8221;(张蠙《下第述怀》)的举子,也会使他们的妻子成为思妇。李白在《长干行》中细致地描写过一位商人妇的相思:&#8220;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8221;古诗中此类题材并不罕见,但正如白居易所说,&#8220;商人重利轻别离&#8221;,他们与妻子的离别不一定是为生计所迫,所以此类诗歌在总体上不如前一类感人之深。至于落第举子沦落长安,有家难归,他们与留在家乡的妻子当然会产生相思。例如晚唐的公乘亿,久困场屋,离家十馀年不归。乡人误传其已死,其妻披麻戴孝远赴长安奔丧,与公乘亿在城外意外相遇,乃相抱痛哭。可惜这位公乘亿一心想着功名,这么好的题材竟没有作诗纪之。中唐的孟郊曾多次落第,还写过好几首落第诗,也仅叹命运不济而一字未及其妻子。可见功名利禄之念确会窒息诗人的心灵,从而失去了许多本该产生的好诗。   我们再来读姜夔的《踏莎行》。此词有明确的写作时间(1187年)和地点(金陵),其写作背景也大致可考。词人年轻时曾在合肥爱过一位女子,后来劳燕分飞,常怀倾想。上片写词人又一次在梦中见到了意中人,她的姿态和语音都风采依旧。下片全从情人一方落笔:难忘别后所寄的长书短简,也难忘别时留下的密密针线,她的梦魂随着情郎直到天涯海角。可是梦境苦短,她终于在昏暗的夜色中独自归去,只见一轮皓月把清冷的月光洒遍淮南的千百座山峰。王国维激赏末尾两句,当是着眼于其意境之优美。其实从整体上看,此词的佳处也在于营构了一个凄清、幽美的意境,从而对凄恻、绝望的刻骨相思作了成功的渲染。   抒写个人相思之情的作品的发生背景是随机性的,当然会有各不相同的内容,但是古典诗歌语言简约、风格含蓄的共性却使它们同样缺乏明晰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而只是展示某个细节或渲染某种情景。当然,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古代的诗人大多不愿意把自己的恋情清楚地告诉别人,虽然强烈的思绪使他们无法三缄其口,但他们总是吞吞吐吐,欲言还止,只肯暗示读者其心中有一个&#8220;所谓伊人&#8221;。李商隐一生中尝了不知多少相思的苦果,也写了不知多少浸透相思泪水的篇什,但他几曾把珍藏心中的温馨旧梦明白告人?&#822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8221;&#8220;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8221;&#8220;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8221;&#8220;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8221;&#822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8221;&#8230;&#8230;这些美丽的诗句不知感动过多少读者,但谁能从中读出清晰的人物或故事来?苏雪林教授写过一本《李义山恋爱事迹考》,也只是胡乱猜测而已。不但如此,李商隐还责备当时的读者说:&#8220;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8221;仿佛他笔下的相思对象尽出虚构,或者竟是在美人香草的字面下别有寄托。我不想追究这种现象的原因,毕竟古人面对着强大的社会压力,而且承受着礼教铸就的心灵枷锁,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在相思主题上直抒胸臆。清人朱彝尊虽有勇气宣称宁可身后不得配享孔庙,也决不删去《风怀二百韵》,但他仍然不肯在此诗以及《静志居琴趣》中明言他的相思对象究竟是谁,害得后人聚讼纷纭。正因如此,历代诗人自抒相思之情时无不受到《蒹葭》的影响,往日的温馨旧梦虽是&#8220;此情可待成追忆&#8221;,诗中表述的心情却是&#8220;恍惚无倪明又暗&#8221;(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就在姜夔写《踏莎行》之后十年,他又一次在梦中见到合肥的那位女子,乃作《鹧鸪天》云:&#8220;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8221;是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是词人饱受相思煎熬后的沉痛心声!   古代的诗人非常重视友情,杜甫就是抒写友人相思的圣手。宋人刘过说:&#8220;唤起杜陵风雨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8221;的确,&#8220;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8221;两句诗,语言朴素而内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世界杯四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