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学大题提琴要不要强调快节奏小提琴舞曲

学习大提琴几岁开始比较适宜?_百度知道
学习大提琴几岁开始比较适宜?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上学难背上书包重十斤,满桌书本有万页。停笔扔书不写了,夺本四顾马上抄。想要睡觉没有门,作业太多写不完。闲的没事在上网,忽然醒来原是梦。上学难,上学难!多作业,几点睡?上学日子何时止,还要再等好几年。
按照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铃木先生的说法:“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一样乐器,也可以学好它。”这种观点是对的,但是落实到某一个孩子,要让他学习大提琴,我想还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以下一些条件:首先是对音准、节奏的感觉怎样,有的人天生五音不全,找不到音准的准确概念,还有人对节奏记忆很差,不会模仿最简单的符点和切分,这样的孩子就不要勉为其难了。其次如果要学大提琴,相对来说手应该大一些,个子要高一点,自然条件好,将来学习也会顺利些。在确定了这两点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找一位好的教师。启蒙老师,第一位教你学琴的师长,对你未来学琴一生,如何走好这一漫长的路程,是十分关键的,现在社会上鱼目混珠,请你慎重选择。到底几岁开始学大提琴好,各人说法不一,我想六岁开始是合适的。最好在四岁先学点钢琴,打下一个学习器乐的基础,会对今后的学琴很有益的。 大提琴有1/8、1/4、2/4、4/4之分,根据自己的身高、手形由老师来确定你应该有一把什么型号的琴,这是学琴前第二件要做的重要事情。当然小琴质量不必太好,因为随着年龄、个子的增长,还要不断地换琴,但是有一把合适的琴,是学好琴的先决条件。电子大提琴是电声乐队的一个乐器。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电子乐器指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音响合成器。
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类:第一类,主要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有时还加一个电子钢琴。第二类,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者加进铜管乐,如萨克斯、小号、长号,或者加进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进民族乐曲,如二胡、笛子、古筝等。近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早在 1938年,美国的一些音乐家就试图开发半电声乐器电子小提琴与电子大提琴。我国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封闭状态的结束,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引进通俗音乐与通俗歌曲的基础上,引进了电声乐队。电声乐队演奏的音乐题材新颖,通俗易懂,节奏活泼,音响丰富,给人以轻松、愉快、热烈的感受,所以深受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欢迎。 我觉得电子大提琴和大提琴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吧?。。大提琴的优雅与品位是电子大提琴所无法企及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3岁 吧可以去专业网站查看下
我认为六岁,因为七岁开始上学啦,再去学有点晚,六岁打个基础,养成习惯,让他去熟悉一下,比较好。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大提琴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关于小提琴起步各种疑问漫谈——献给所有想学和正准备学琴孩子的家长 ...
13:39 | 原作者: 心琴飞飞 | 来自:
摘要: 如今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许多象我家琴童一样普通百姓家的娃娃,也加入了或正准备加入学习小提琴的行列,这是好事,说明小提琴正越来越被中国广大百姓接受和喜爱。但大部分孩子家长对于音乐、对于小提琴都是门外汉, ...
如今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许多象我家琴童一样普通百姓家的娃娃,也加入了或正准备加入学习小提琴的行列,这是好事,说明小提琴正越来越被中国广大百姓接受和喜爱。但大部分孩子家长对于音乐、对于小提琴都是门外汉,对于孩子学琴道听途说,产生许多误区,导致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年龄问题、老师问题、买琴问题、能否学会的问题、家庭经济承受能力问题等等,迟迟难以做出决定。下面我就家长常见的一些困惑发表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不对之处还望各位有经验的家长和老师拍砖指正,本人将不胜感激,绝不介意。所做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中国小提琴民间教育走入一个良性轨道,让所有学琴的孩子从起步开始就能一路走好!
一、年龄问题
对于学琴,许多家长误区是:“越早越好”!总想超前一步、领先一步,造成许多孩子不满5岁甚至3岁就开始学琴。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如果是搞音乐出身的问题还不大;如果家长对音乐一窍不通,本身又不是天才问题就大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不讲理的模仿阶段,对于模仿的正确与否根本不理会,喜怒无常,心里承受能力还很弱,家长又不能打骂。对于学琴,老师不可能第天都陪着您孩子,如果一旦音准、姿势和技术要求做不到位,加之,家长本身素质造成听课理解不到位,无法帮助孩子改正过来(就算你知道怎么改,孩子也得听你的才行),错误的概念将会根深蒂固的占据孩子的大脑,等大了再改,难度有多大自己去想,我认为其难度不亚于想让一条狗狗不啃骨头!
所以,对于不搞音乐又不会哄孩子的家长,不建议5岁之前让孩子学琴!对于学琴我个人观点:是那块料7岁学琴都不晚,不是那块料在娘肚子里开始学都没有用。学琴是讲究环境、天分、机遇的!环境是学会的前提,天分是学成的基础,而机遇才是成功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许多前辈6、7岁开始学琴,最后能成为一代大师正是得益于此!
另外,对于喜欢小提琴的孩子,只是想将小提琴做为一个爱好不走专业,多大年龄段开始学琴都不晚,建议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孩子愿望!孩子越大理解能力越强,学会小提琴周期就会越短,只要努力多数大孩子只需一、两年都会把琴拉得很好听,自娱自乐一点问题都没有,家长不需要顾虑太多!
二、老师问题(含学费问题)
对于决定学琴,给孩子选一个好老师是学琴环节里重中之重的第一要素。一个老师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将来的发展与走向,草率不得!
对于有雄厚经济基础的家庭这一要素比较好解决,只要孩子学琴自身条件没问题,大城市可以找音乐学院的讲师或教授,小城市可以找乐团首席等等,总之被大众公认的好老师每个城市地区都有,只是价格高,只有成功人士的孩子才能学得起。从这层意义上讲,有人说小提琴是有钱人才能学成的贵族艺术也能讲得通,因为好的资源毕竟有限,物以稀为贵,资本时代的生存法则谁也不能打破!
在这里我主要是说做为普通百姓怎样给自己孩子选老师,毕竟这一部分人占大多数。谁让咱还不富裕,只能凭自己的能力在可能的范围内选个好老师,本人的观点:选一个好的老师要掌握三个准则;
第一 考查老师学历,是否小提琴专业。
现在社会上许多老师“艺高人胆大”什么琴都敢教!身兼多种教学本领,既教小提琴,又教二胡,还教吉它!真可谓多面手!具体是干什么的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对这些“能人异士”的教学质量我不敢也没资格妄自菲薄,但我见过他们教出来的学生,拉的小提琴滑音换把带着浓郁的二胡特色,真不知道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
第二 考查老师素质,是否具有敬业精神。
小提琴音准指法技巧有很强的专业性,学起来难度大,对理解能力差的家长和孩子老师的忍耐程度是决定能否学会的关键!因材施教还是应付了事,是对一个老师道德和敬业水准的考验。不行就直说不教了,要教就要有质量,毕竟我们家长是付了费的,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服务质量。
第三 考查老师的教学动机。
如今小提琴教学大部分地区都遵循一个通俗的收费规则。就是以考级为准,把学琴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1-3级),中级阶段(4-6级),高级阶段(7—10级)。这三个阶段收费标准是不同的,越往上费用越高。一些老师和教学点为了达到多挣钱的目的,根本不管学生基本功是否扎实,学个一年两年直接上5,6级考级曲目,等过了级以后名正言顺的收高价,然后再回过头来打基础,这正是许多起步二三年是“天才”的学生到后来都变得很普通的真正原因,碰到大难度的曲子越拉越没有自信心,最后从专业发展转向业余爱好。
下面我就我个人当年孩子为什么学琴和选第一个老师的过程回顾一下,希望各位家长在选老师时能有所帮助。
当年孩子五岁半,我们生活在一座小城镇,看到周围同事的娃娃们都在学乐器,头脑一热做出了至今还在牺牲我所有业余时间的“错误”决定,让孩子学小提琴!不是我喜欢小提琴,而是在琴行转悠了半天,自认为能拿得出手又适合男孩子学的乐器就小提琴便宜!(谁让咱是穷人)后来才知道那是学习琴,真正好琴比钢琴还贵!当时我要懂这些个打死我也不会让孩子学小提琴,这可是心里话。
接下来就是给孩子找老师。全市只要是我能打听到的老师,我都上门听过课,好的一听就是一天,反复对比,听每一个琴童家长对老师评价,每个老师真实水平,他们的学生拉得到底咋样我都基本清楚。其中有一个在家教琴上音毕业的长者,他的学生是最少的,却个个都是让人羡慕坚大姆指的好苗子,老师琴教得非常专业。因为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用不着靠教琴贴补家用,所以人很怪不肯轻易收学生,但是做人却很有风度。我去听课人家不但不反对,还管茶水点心。我很想要儿子跟他学,可人家坚决不收!于是我就有空没空老往他家跑,看他教琴顺便帮他修修家电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来二去在我诚意之下,终于在我儿子6岁时就主动提出把我儿子收了。后来我才知道答案,原来他的所有学生都是6岁开始学琴的,家长个个都是为孩子学琴倾注很大心血的好家长。他一对一教学,收的学费也不高,50元一个星期,二节小课。星期三和星期天上,每次30分钟,大部分时间30分钟都不够用,最长一次一节课上了70分钟,收费还是一节课25元,我非常感激他。后来因工作变动我带孩子离开了那里,但小城学琴的故事时时让我与我的孩子怀念不已!当时我们那儿老师小课收费标准:高的是每小时120元,水平跟我孩子老师比差好几个档,可人家敢张嘴要。大部分老师收费标准都是40元至80元一小时。当时这些老师教学水平谁好谁坏我都知道。最后关于老师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并不是收费高的老师水平就高,金钱不能做为衡量老师水平的唯一标准,只有自己去考查去对比,用心为孩子选老师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惊喜。
三、初学买琴问题
对于初学买琴是买好琴(手工琴)还是普及琴(工厂琴)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这里我也不想加入争论,下面只举一个真实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同样的进度,我们在琴行找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一直用好琴拉的孩子,一个是一直用普及琴拉的孩子做的对比如下:
手中都拿普及琴,让这两个孩子表演同一首曲子,一直用好琴练的孩子没有完成演出,抱怨琴不好拉不下去;手头都拿好琴让这两个孩子上台表演还是同一首曲子,一直用普及琴的孩子如鱼得水,他把音色发挥的非常到位,表演得非常激情,而且演出后他一直拿着好琴爱不释手。而用好琴练的孩子把曲子很轻松的拉出来了,也很好听,但音色表现力不够,也缺少激情,连许多外行都听出来了,拉完琴后随手一放,根本没把琴当回事。我个人认为用普及琴孩子表现好一些大概是因为他平时为了让普及琴出好音,一直都在摸索着出好音的经验,对音色的控制能力远高于一直用好琴练的孩子。 这正时有些人提倡学琴之初要用普及琴,到一定程度再换好琴的道理,可能他们自己有切身经验吧!当然,一直用好琴练的人为什么总建议大家买好琴,因为他们试过用普及琴自己压根都拉不好,总认为人家用普及琴都拉不好,这也是他们自己的切身经验吧! 其实每个人感觉不同意见不同,无可厚非!我虽自己不拉琴,但拉琴的见多了,但我还是倾向前一种说法:初学用普及琴练,初学用好琴真的没有必要!
四、能否学会问题(家长陪学陪练问题)
除非极少数的确够笨没有天赋的孩子,我个人认为没有学不会小提琴的孩子!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家长陪练问题。(以下内容针对从小开始学琴的孩子)
小提琴应该算乐器中入门难度较大的一种,不但起步难(想拉一首像样的曲子没半年出不来),练好更难(没个三年五载苦练难成气候)。孩子能不能学会全在家长态度。
不要小瞧这陪练,对于刚起步学琴的孩子,能否学会陪练所起的作用远大于老师的作用(可能有些老师不服气,但这是事实),学琴可不是拿笔参加考试,知道答案写在纸上就OK!那可要一招一式用弓在弦上练出来的!老师只能告诉你方法(当然方法要正确),他不能替你练,剩下的绝大部分时间只有陪学陪练家长回家按老师的方法,监督孩子N遍的重复练习,N遍的纠正错误,花N大的功夫与时间,直到掌握为止。
这个陪学陪练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这需要家长确实做到才行,许多孩子学琴几年没有什么起色,责任不在孩子完全在家长!孩子还小,课堂上老师讲得不可能都理解得了,有一半理解就是天才了。这时与其说孩子学琴不如说是家长在学琴,家长可以不自己拉琴,但你要知道动作该怎么做是对的。做好课堂笔记至关重要,将老师讲的手型,技法,老师指正的错误一一记下,回家照葫芦画瓢对照孩子纠正错误,这是陪学家长必需做到的最基本要求,这一点做不好,您的孩子学琴也好不到哪里去,除非您有钱,请人或者干脆请老师做您孩子的陪练,这还要看您孩子听不听他的,陪学陪练不是谁都能做好的。
一个好的陪练家长首先心要“狠”,练琴不能今儿咱高兴就多练两个小时,明个咱不舒服就少拉两天!练琴要有一个计划,每天拉多长时间,完成多少量,达到什么要求,一但定好就照规矩来,达到规定要求可以提前收琴,达不到要求就别想玩,继续练。总之一句话,学不好琴就别玩,孩子可塑性很强,没有退路为了早收琴多玩都会好好练的。
其次是心要“细”,课堂上老师讲的每一个动作要领都要很仔细的捕捉到并做好记录,老师指正孩子的每一个错误都要了然于胸,回家逐条对照,不对之处逐条改正。
再次脑要“活”,纠正孩子的错误不能生搬硬套,还需要家长动脑筋想办法,以孩子能够理解的形式帮助孩子改正,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错误。这一条好说难做,每个孩子理解能力不同,方法就会不一样,没有统一标准,完全靠家长自己摸索。
总之学琴之初陪学陪练所下的功夫跟老师比起来要多得多,一个好的陪学陪练能让孩子学会的周期大大缩短。如果陪学陪练素质跟不上,您就是花一万元一个小时为您孩子请名师,也学不出什么样子来。
五、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和怎样节约成本的问题
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我不主张孩子从小开始学小提琴,实在想学音乐可以学学二胡,古筝等民族乐器,一来乐器便宜,二来老师到处都有,学费也不高,家长压力会减轻不少(暗自为咱老百姓庆幸,民乐这最后的净土还没被铜臭给玷污了)。我个人认为小提琴成本并不高(据我了解根本就不高),都是一些人叫嚣价格与国际接轨造成的,可咱老百姓工资却没有人叫嚣与国际接轨,而造成的后果是价格大部分都在天上飞(进口琴更严重),这种炒作对于小提琴的普及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家自己去想。另外教小提琴的老师有少部分穿着高雅艺术的外衣内心却挺黑,他们心思不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却关心家长的钱包什么时候归自己,不但收费狮子大张口,而且跟他学还得用好琴。并且脸不红心不跳标榜自己通过高收费可以调节孩子和家长学琴积极性。一但不长眼选中这样的老师家长只有卖血了!总之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些都不是好事,而且非常不好!
小提琴如果从小开始学的话,我认为适合收入中等或以上的百姓家庭孩子来学,尤其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孩子学成的概率要高不少,并不是他们的孩子比别人的聪明,是家长的钱在起关键作用。穷人的孩子不认命也没办法。这正是现在高校技术类专业穷人孩子多,艺术类富家子弟多。
下面对咱普通老百姓学琴节约成本提一些个人意见:
1.初学没必要选高价老师。因为初学无非是低把位的音准,手型,弓法,节奏等等最基本的东西,只要是从小就按专业标准学小提琴出来的人都可以教好琴。说句大话,我虽不会拉琴,但凭我这几年陪俺家琴童练琴的功底,用我家示范碟教会一个小朋友考过三级优秀一点问题都没有!到了中高级以后名师作用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到那时名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2.初学没有必要选好琴(手工琴)。一个孩子从小开始学琴到成人至少要换三到四把琴,除最后一把要用心买把好琴外,其它都可以用普及琴。其间要参加比赛可以去租一把好琴,比买好琴成本要低得多。
3.初学陪学陪练一定要做到位。家长用心陪孩子,孩子学琴进步就快,老师进度也快,这里的快是保证基本功扎实为前提。记住绝大部分“天才”是苦练出来的,不是我们有些老师用速成的方法造就的昙花一现式的天才。合理缩短学琴周期就是节约口袋里的钱。
4.学琴没有必要非得成名成家。心态要正,心态放正了就不会盲目的去跟别人比,也就不会花冤枉钱。学成最好,学不成还有科学家,政治家,画家等等孩子可以发展,况且多一门爱好也不是坏事。
时间很晚了,也终于写累了,就到此打住。无意间摸了摸自己的脑门,不错,还挺硬!估计还能经得起几块砖头的拍击,不管大家看了以后是高兴还是不舒服,有什么想法建议就发表一下,只当是给后来者引一下路,毕竟我们先走了一步,虽然我和不少论坛里的人还没见到彩虹,但是我们经历了风雨,风雨中的痛苦经验说一说也是一种相互的勉励吧!当然更希望那些见到彩虹的人发表一下个人看法,他们的成功正是我们后来者努力的方向。
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里全家健康幸福,孩子学琴进步!
也将此文送给一直没有联系上的chenyy 祝她孩子学琴起步顺利!
----------------- 好曲意深细细品,心中有琴音在飞!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上一篇:下一篇:
SINCE 2002 - Chinaviolin.net金币奖励:2个
阅读数:6960
最后更新于:
很多人似乎认为,如果一个人出生时资质平平,将来可能就会一事无成。其实,他们轻率地将自己的未来拱手交给了所谓的命运。因此,他们终其一生也没有领略和懂得真正充满乐趣的生活。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铃木镇一说应该是追求爱,真理,优雅和美丽。我有位学生,2006年被我收为徒儿,那年小徒儿刚刚五岁,白纸一张。到目前2013年,学琴历时七年了,从未间断,去年优秀的过了十级,是有专门的优秀证书的,级别对我们专业的人来说,其实也可能被误解有水分的,所以我把我们学习内容公开下:1&音阶:三个八度音阶,琶音,三度,六度,八度,伸指八度,十度双音及泛音音阶。2&练习曲:教材克莱采儿完成,现在准备罗德随想曲。很多专业人士这样评价克莱采儿,完成克莱采儿练习曲基本做交响乐队技巧上就没有问题了。当年我虽然进入音乐学院已经到大顿特,帕格尼尼随想曲的程度,但是还是被老师从克莱采儿复习了一遍,重新记忆各种拉法。3&乐曲: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协奏曲,小提琴有十大协奏曲,这首为其中之一。很多小提琴家用此作品做独奏音乐会曲目,当然,得说优秀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这十首为代表。然而徒儿付出的代价只是:这么多年坚持每天一小时练习小提琴。得承认缘分,要不怎么千万人中,偏偏我们相遇了,而且还结下师徒之缘,这么多年,我们每周一见,除了同事,是不是比很多朋友见面次数都频繁,更有意思的是,我每每看着徒儿不断长高,成绩不断进步,我在育人,又在见证。多愁善感几句,前面所讲,都不是重点,接下来我们回到开头的话题,是什么促成一件这么美好的事情。资质到底重不重要?1&家长徒儿的爸爸很不简单,很有想法,很爱学习,是一个愿意对儿子教育付出一切时间精力的家长,这是爱的力量。当时没认识之前,他一定要跟我面谈,要听课,才定要不要跟我学习小提琴,生怕儿子拜错老师误入左道。后来他告诉我,为了想让儿子学琴,早已经看过论坛,看过很多关于学琴的书籍。不过做老师的我非常理解,不同的老师所给学生的前途是不一样的,学琴淘汰率那么高,是有原因的,可不是一句没有天赋就含糊过去了。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说:"如果得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家。"我也强调下,确实是这样。学琴虽然开始了,但徒儿爸爸刚开始也对我也是半信半疑,但凡qq上看我在线,便跟我讨论怎么教育小孩,问我有没有看过铃木的教学法,国外的学习都很快乐等等话题,重点就是强调快乐,考虑篇幅问题,这里细节省略。但是分享几本很受益的书籍:<六A的力量>,铃木镇一的三本关于学习小提琴<用爱浇灌><用爱哺育><用爱学习>,<人生设计在童年>。经过几番探讨加上课考察,徒儿爸爸便对我深信不疑,哈哈,很感谢啊,育人虽然担有很大责任,但是被人信任和尊重更加开心。以致后来我们教学很是润滑和愉悦,而且特别有共同观点。当初上课,徒儿给我的印象就是:乖,很听话,也比较努力,但是动作不够协调,找不到拍子的感觉,好像听不懂我说的话,眼睛巴巴的看着我,我只好让他到走廊里走路,听听脚步声,我们入门比较慢,一个是动作要协调,一个是节奏要稳中不乱,我们过渡了好久,他爸爸也很诚实,说:"我就觉得,我儿子缺什么补什么,他没有音乐天赋,听到音乐也无动于衷,不爱唱歌,他好比郭靖,没开窍,不如杨过聪明机灵,我们培养个爱好,能拉小曲就可以了,不打算专业。"。我说:"孩子小就是最大的资源,年龄小意味着将来潜力很大,好好培养。走不走专业不是我们决定的,由学习成果决定,专业不代表职业,如果你说我儿子将来这个职业,我不一定建议,现在也无法确认,但是,你说会不会成为专业人士,我会说,有可能,而且一定去努力,学不为所成学它干什么,技多不压人,我们所具备的每个能力都会促成我们将来人生的良性循环。"不过我对徒儿印象依旧良好,我有我的原因:有这样爱儿子,为儿子去设计童年的爸爸,我对将来一点不担心,我一直很有信心,但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信心是徒儿爸爸给我的。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不已经证实了我当初的眼光吗,哈哈。后来,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有的是孩子心里上的,有的是实际操作技巧上,比如练习换把,揉弦,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有时候看到孩子有惰性,我会跟爸爸先沟通,下次上课态度上我会变的严厉,还可能没几分钟就赶出门,可不要心疼。每次孩子爸爸都很配合,不愧为尊师重教的好爸爸,配合很重要。2&老师大家设想下:如果拉小提琴孩子得到家长的支持,再加上家长日常对孩子正确的引导,这个正确引导更多是指:好习惯。同时老师水平又高,指科班出身,正规的全国八所音乐学院毕业为佳,国外留学的因人而异,那应该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了。至于将来小提琴的路走多远,也就看这个老师的水平及能力了,这个很重要。设想如果徒儿碰到的就是个半路出家的混饭的师傅,别以为我刻薄哦,社会上十个我保证有九个,那显而易见,徒儿今天肯定逢人就说,"学琴太难了,兴趣全无,索性放弃,没有天赋是学不好的。"其实,大家应该相信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不会&是因为方法没有找到,没有摸清门路。将来我在教学的道路上一定要见证,任何一个孩子都能被培养成为能力出众的人。这么多误人子弟的老师,大家入门时一定谨慎,毕竟童年只有一个,看到此博客的老师们也勿对号入座,我也只是希望有些家长能明白过来,每个孩子的成长方式都取决于他接受的教育方式。3&孩子不智障,手指不要太短,年龄相对不要太大,就ok了。三者关系就是这样的,配合好即是良性循环,每天练习好比每天搬来一块砖,不起眼的一块砖将来就是一座摩天大厦。再次强调,付出的代价就是每天一个小时,不要把它想象的那么困难。时间匆忙,有感而发,个别句子比较口水,读者谅解。
共获得金币 0
在众多学习音乐的学生中,其实据估计,最终只有百分之五的人从事职业音乐人。即使我们本身学习音乐的成果很优秀,但是对于人生长期规划,走专业也未必是适合大部分人的。当孩子听到美妙的音乐,并且学着自己演奏,那么,就培养了孩子的机敏性,纪律性和忍耐力。进而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这种教育从某些意义上说,应该每个人幼年时都去尝试,去体会,这是个快乐的过程。音乐是属于全民普及化的教育,这个理念可以参考西方,既然是普及的文化,那就意味人人可以接受,可以参与。所以不难,难是难在我们还没有养成这个习惯。
共获得金币 0
  以色列总统佩雷斯:首先努力地让他们自由地生活,生命当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从生命的第一天开始就让他们学习。生命最重要的是终身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为事情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说一个男孩和女孩,他们现在要努力学习,教孩子最佳学外语的时间是3到4岁,我们可以在那个时候就教给他,而不要延迟、拖延。等他们长大的时候仍然要继续学习,因为昨天学习的东西今天可能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问题依然在那里,但是答案会与时俱进地改变,因为时代在改变。像我这样的年龄,我每天也在学习。有的时候你可以说人每天要吃三顿饭,这样才能够健康,你才能舒服地生活,但是如果一天能够学三次,你就能变得聪明。
共获得金币 0
讲得太好了,受益匪浅!孩子能否学成并不仅仅要看孩子本身的天赋,家长、老师的因素同样重要。很多人说小提琴难,但大家可以去问一下,几乎都是学了一半没坚持下去的人和没有学过的人在讲。如果方法得当,就不存在难与不难的问题。
共获得金币 0
你好,楼主,看了你的好几篇文章,都很受益。很感谢您。我的孩子快7岁了,正在学习小提琴,快半年的时间了。孩子贪玩,上课的时候不认真,他的小提琴老师有一次忍不了了发火了,课没上完就走了,说以后不教他了。之后我诚恳道歉才留住了这位老师。之前我们家孩子一天也就摸琴十分钟,老师发过火后,我下决心要求孩子每天练琴1个小时。孩子很不适应,到现在还在适应阶段。总是说脚累,手累,反正哪里都累,总要求休息。我想问您,练琴的这一个小时,中间应不应该让他休息?对于一个7岁的小孩子,连续1个小时练琴他身体上是否可以承受?我经常怀疑让他每天练一个小时是不是在摧残他了。
共获得金币 0
共获得金币 0
老师只能出1/3力,孩子家长出一半力,然后是孩子坚持的那1/6。我看出来这个爸爸很厉害,赞
共获得金币 0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19楼百事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节奏小提琴舞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