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聚四氟乙烯ansys中dp模型在哪里里

第一个月入职,第二天就预定飞检,陪着审核老师加班到很晚,然后这个就不停的在整改不
职工积极性不高如何办啊
你们公司出现这种情况吗
查看: 3779|回复: 11
学习ANSYS的四本书(转载)
阅读权限10
积分帖子主题
一键微信注册,与360万化工人共分享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FORREST_GUMP 于
19:37 编辑
台湾的四本ANSYS书(强烈推荐)[url=]转载▼[/url]
这四本书都是台湾老师的作品,和侯捷的书一样,内容质量是大陆工科书籍很难企及的。 第一本:《ANSYS工程分析-基礎與觀念》,李輝煌, 台湾高立, 2005.贴下目录吧:1. 序論2. 結構力學總複習3. ANSYS快速瀏覽4. ANSYS結構分析的基本觀念5. ANSYS命令:基礎與觀念6. ANSYS命令:前處理7. ANSYS命令:解題與後處理8. 3D實體結構分析9. 2D實體結構分析10. 板殼結構分析11. 樑與剛架結構分析12. 連桿與桁架結構分析13. 質點系統結構分析14. 設計最佳化15. 結構動力分析16. 非線性分析的收斂性探討华语世界最好的ANSYS书,别的ANSYS书可以无视了,其实学习有限元的都值得看看。从力学基础、有限元理论讲起,以命令流方式阐述,更能深刻理解ANSYS从而精通GUI. 但大陆没有发售,但可以去李輝煌老师主页下载全书word文档(缺最后一章),自己打印。
btw,此主页上还有李老师授课的视频,非常精彩。注:全书的word版需要进入ANSYS-“網路影音教學”,在每一章的video清单页面最下方有该章书籍的word版链接:“附錄 (Textbook): Chapter X”第二,三本:《电脑辅助工程分析-ANSYS使用指南 》陈精一 蔡国忠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年5月《ANSYS 工程分析实例教程 》陈精一 中国铁道出版社 此两本书版本不同而已,第二版更厚,但没有光盘第四本:《Ansys入门(第三版)》康渊;陈信吉;王超辉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年9月后三本书可以去网上书店买原文转载,谢谢作者的无私共享和辛勤劳动!
阅读权限150
积分帖子主题
这四本书都非常不错,但有两个问题:
(1)书出版年代距今已有N年,现在ANSYS的版本已经与书上的版本大有不同,对照着书学习时,书籍和软件对不上,初学者会不知所措;
(2)现在workbench越来越方便,是ANSYS的发展趋势,classic用的越来越少了,书籍内容与发展趋势不符。
经典模块才是ANSYS这个软件的核心。workbench有点鸡肋。&
同意你的观点,现在ASME 2015版了
阅读权限10
积分帖子主题
FORREST_GUMP 发表于
这四本书都非常不错,但有两个问题:
(1)书出版年代距今已有N年,现在ANSYS的版本已经与书上的版本大有不 ...
经典模块才是ANSYS这个软件的核心。workbench有点鸡肋。
不同意您的说法。
classic和workbench共用一个内核,其计算精度是完全一致的。
workbench是ANSYS的发展方向,这点从软件版本的更新就可看得出:classic更新越来越少,wb更新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方便。
ANSYS公司自&
阅读权限150
积分帖子主题
火星号 发表于
经典模块才是ANSYS这个软件的核心。workbench有点鸡肋。
不同意您的说法。
classic和workbench共用一个内核,其计算精度是完全一致的。
workbench是ANSYS的发展方向,这点从软件版本的更新就可看得出:classic更新越来越少,wb更新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方便。
ANSYS公司自己也曾在公开表示WB是它的发展方向。
阅读权限150
积分帖子主题
还可以从最新的出版书籍侧面求证:新出的书是classic多些还是wb多些?
你说的workbench只是ANSYS公司的工程发展方向,ANSYS的核心知识以及应用目前还是采用经典分析方法。&
阅读权限10
积分帖子主题
本帖最后由 火星号 于
15:41 编辑
FORREST_GUMP 发表于
还可以从最新的出版书籍侧面求证:新出的书是classic多些还是wb多些?
你说的workbench只是ANSYS公司的工程发展方向,ANSYS的核心知识以及应用目前还是采用经典分析方法。另外经典分析方法可以使用APDL结合Fortran语言,实现很多workbench做不到的功能。workbench只能自由划分网格,而classic模块可以由分析者手动划分。对于遇到复杂结构,自由网格划分得到的结果误差会很大,甚至不收敛。经常做FEA的分析人员都会使用classic模块。至于国内出版的新书就不多说了,和国外的书籍不在一个级别上的。在工程应用上你去看看做classic分析的多还是用workbench的多?
阅读权限10
积分帖子主题
这个要怎么下载呢???
阅读权限10
积分帖子主题
谢谢楼主的分享&&楼主好人啊
阅读权限10
积分帖子主题
页面出错,下载不了!!
阅读权限30
积分帖子主题
你说的workbench只是ANSYS公司的工程发展方向,ANSYS的核心知识以及应用目前还是采用经典分析方法。另外 ...
workbench完全也可以由分析者进行手动划分啊 跟经典一样 取决于使用者 也可以切分很多的体 进行网格的细化等的划分
没办法,用多了经典,再来用workbench,发现真是格格不入。&
QQ客服:网站事务&&广告宣传&&
联系电话&6&0& 推广投放& &
&(工作日09:00--17:00,其它时间可在线QQ客服咨询)
三百六十万海川人欢迎您的参与 化工技术交流第一社区,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版权所有 海川网-海川化工论坛
Discuz!---
海川技术研究院(山东)&
&合作伙伴:&天化云&
本站法律顾问 : 辽宁好谋律师事务所 谢晨曦 主任律师
&&&&&&&&&&聚四氟乙烯(PTFE) 在哪免费可以查到报价 谢谢了 急的_百度知道
聚四氟乙烯(PTFE) 在哪免费可以查到报价 谢谢了 急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去搜索:中国聚四氟乙烯行业网
网站右侧,每周更新。
看你查晨光.东岳,上海3f,,还是进口的,上网查他们的销售部一般都能了解到,他们一般大城市都有直销部或经销商
价格经常在变化,你是做什么的?用悬浮还是分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聚四氟乙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当前所在位置: >>
聚四氟乙烯在使用中没有任何的毒害问题
发布时间: 11:10:28
来源:http://www.yc-yz.com/
浏览次数:
摘要:聚四氟乙烯制作而成的制品,不管是在化工领域还是在机械领域,又或者是电子以及军工领域,甚至是环保等领域中,都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上一篇我们送上的文章是为了更加全面的介绍聚四氟乙烯的各项性能、规格、参数等等,我们将持续发布最新知识,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信息。
制作而成的制品,不管是在化工领域还是在机械领域,又或者是电子以及军工领域,甚至是环保等领域中,都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而且它本身的优点就是比较多的,除了耳熟能详的温度范围较广以及耐腐蚀性特点之外,它本身还有很好的耐气候特点,所以能保证非常长久的老化寿命.另外,聚四氟乙烯在使用中没有任何的毒害问题.它因为生理惰性的原因,所以可以作为人工血管或者是脏器制品原材料,且长期植入到人体之后也不会出现任何不良的反应.另外,它么有任何的粘附性,本身聚四氟乙烯在固体材料之中,就属于较小表面张力的一种,所以不用担心上述的问题出现.最后还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聚四氟乙烯在摩擦方面的系数是比较低的,因此本身有高润滑的特点.
在下一篇继续做详细介绍,如需了解更多,请持续关注。
本文由生产厂家扬中市扬城电塑有限公司于 11:10:28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c-yz.com/news/2294.html。
相关标签: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基于ANSYS的聚四氟乙烯密封圈仿真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ANSYS软件对聚四氟乙烯密封圈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其密封性能,得到了安装状态和加载状态下聚四氟乙烯密封圈的等效应力分布和接触压力分布云图,发现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在正常情况下均能较好的密封能力,并可以密封较高压力的介质。 中国论文网 /1/view-6377049.htm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密封圈;仿真研究;ANSYS   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7-01   引言   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是由一个相对较薄的聚四氟乙烯环包覆一个橡胶O形圈组成,属于挤压式滑动密封。它是靠聚四氟乙烯包覆环与轴和沟槽的表面相接触,在预压缩力和介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使聚四氟乙烯包覆环变形堵住轴与孔的间隙,橡胶O形圈被压缩也产生弹性力作用于包覆环,增加接触面的接触压力,阻抑油液流向低压区发生泄漏,从而实现密封。目前,密封件的设计大多依靠实验进行,实验的诸多因素都会造成密封误差,导致密封实际应用时失效。随着有限元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设计人员越来越多的将各种实验通过相关的有限元软件来进行模拟分析,这不仅降低了实验成本,还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将有限元法引入到了密封件的设计上,对所设计的密封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得到密封件的应力分布云图以及接触压力曲线等与密封能力直接相关的参数,对密封的寿命进行预测。本文通过ANSYS 软件对聚四氟乙烯密封圈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其综合等效应力及接触应力的分布进行研究。   1 建立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有限元模型   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模型包括旋转轴、O型圈、密封导套等组成。在安装挤压的过程中,旋转轴与密封导套相对于密封件的弹性变形量极小,可以将旋转轴与密封导套近似看作刚体,以简化模型。旋转轴与密封导套的材料均为不锈钢1Cr18Ni9Ti,弹性模量为210GPa,泊松比为0.3。有限元分析过程中,鉴于其边界条件的复杂性,故将密封结构的旋转轴和密封导套作为整体进行分析。根据密封结构的轴对称特性,以及载荷和边界条件的施加特点,可以将模型简化为二维平面轴对称模型,这样不仅不影响计算结果,还可以节省大量建模及计算时间。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中O形圈与旋转轴,O形圈与密封导套,以及O形圈与导套上的槽之间均设有接触对。根据接触对的定义准则,确定旋转轴和密封导套作为目标体,O形圈作为接触体。旋转轴和密封导套采用线性实体单元PLANE42模拟,橡胶单元采用超弹单元PLANE182模拟。   在模型网格划分中,旋转轴和密封导套做刚体处理,基本不发生变形,故模型中网格划分较少,而O形圈的受力及变形是本节的重点研究内容,且在分析过程中形变位移较大,因此对而O形圈的网格划分较细。O形圈的网格是利用ANSYS的网格划分功能,先建立1/4截面的单元,然后进行镜像操作,形成其实际网格单元,这种网格可以很好的模拟O形圈的的受力情况。模型中共划分945个单元,1086个节点。   2 施加载荷和约束   约束载荷的施加,先把密封导套外边界的 X、Y 方向位移定义为0,作为密封结构分析的基础;将旋转轴外边界的X方向位移定义为0,防止计算时出现压力不均衡,而得不到收敛的结果。然后给旋转轴的-Y方向施加一个位移,使其到达安装位置,模拟O形圈安装状态下的压缩量。最后,在O形圈引入高压水的一侧施加一定压力载荷,模拟最终的接触变形状态。O形圈在安装状态下会产生较大的形变,因此在施加压力载荷时,不能直接加在两个半圆形边界上,应根据具体压缩量的大小,反过来定义需要加载的节点。   分析的过程中,添加三处边界条件:第一是密封导套,其外边界位置固定不变;第二是旋转轴,其外边界X方向保持不变,完成压缩过程后整体保持不变;第三是引入的高压液体载荷。将旋转轴-Y方向的位移定义为第一个载荷步,作用在O形圈上的高压载荷定义为第二个载荷步,求解时按照以上两个载荷步顺序进行。   3 有限元结果分析   (1)O形圈等效应力分布   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安装状态下的综合等效应力Von Mises Stress (SEQV)分布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安装完成后,O形密封圈被压缩成近似为椭圆形。O 形密封圈所受应力主要集中于中间的上下两侧,呈“哑铃”状对称分布,靠近接触面的应力较大。安装状态其最大综合等效应力为5.78MPa。   在O形密封圈的左侧施加40MPa压力,聚四氟乙烯密封圈的等效应力分布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中应力分布有规律,变形合理,最大综合等效应力为8.33MPa。由材料性能参数可知,聚四氟乙烯密封圈仍在许用范围之内,不会产生扭曲变形。   (2)O形圈接触压力分布   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安装状态下的接触压力分布图4所示。   由图4可以发现最大接触压力基本出现在接触位置的中间部位,接触压力从最大接触压力处向两侧呈抛物线的趋势递减,并且O形圈上部和下部产生的接触压力相互对称。图中,聚四氟乙烯密封圈的最大接触应力为7.12MPa,因此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可以密封较高压力的介质。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聚四氟乙烯密封圈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其安装及加载状态下的等效应力分布和接触压力分布云图。分析发现,安装及加载状态下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具有良好的静密封能力,聚四氟乙烯包覆圈能保持正常工作,并可以密封较高压力的介质。   参考文献   [1] 陈国定.O形密封圈的有限元力学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740-743.   [2] 孙杰,杨咸启.复合材料密封圈非线性大变形的有限元分析[J].润滑与密封,2006,(4):115-118.   [3] 陈碧凤.剖分式机械密封结构有限元分析[J].机械,):34-36.   [4] 李志方,高诚辉,林有希.聚四氟乙烯的摩擦学改性[J].塑料工业,):13-15.   [5] 叶建春.高压密封装置的技术进展[J].轻工机械.1999,(2):7-9.   [6] 夏元白,蒋春梅,吕治忠.钻井泵活塞接触应力分析[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71-74.   作者简介   芦付臣(1973-)男,河南登封人,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现从事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当前位置:&&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jz.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聚四氟乙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