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高100厘米直径128厘米的直径160cm圆柱形鱼缸桶能装多少酒精

直径55cm,桶高86cm,里面装的是吃用的豆油,请问有多少斤。求解释_百度知道
直径55cm,桶高86cm,里面装的是吃用的豆油,请问有多少斤。求解释
我有更好的答案
桶是圆柱形。体积=底面积*高=3.14*0.55*0.55*0.86=0.817重量=体积*密度=0.817*0.8*kg=1306.99斤大概1307斤
采纳率:66%
求体积,底面积*高。
和豆油密度没关系么
你装水也可以啊 忽悠你的
- -水也要算密度吧
小学几年级的?
跟密度没什么关系 小学生的题目好像没有要求密度吧!
是啊 你要不要求密度都不知道所以问你小学几年级
I Don't know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豆油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个圆桶,直径80厘米,高80厘米,能装多少升水?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因为1升=1立方分米80厘米=8分米所以圆筒的体积=πr^2h=3.14x4x4x8=401.92升答能装401.92升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直径为80cm=8dm,半径为4dm,高为80cm=dm
体积=底面积*高=4*4*π*8=128π
3.14×80/2×80/2×80=3.14×128000=401920立方厘米=401.92升
扫描下载二维码我女儿九岁零四个月,身高128厘米,体重24
病情描述:
我女儿九岁零四个月,身高128厘米,体重24公斤,比同龄人矮半个头,请问该怎么补,谢谢
医生回复:
根据上述所说情况来看,只要身体里边不缺任何元素,就没有必要特意给于补,有的娃长的比较慢,不到长的时候,所以不要担心
主治医师 呼吸内科
广州市白云区景泰医院
已为17096位患者解除疑问
医生回复:
从你的叙述来看这应该考虑是,个人差异,不必太担心,宝宝注意营养,就可以,祝宝宝早日恢复健康成长。
医师 消化内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已为17618位患者解除疑问
相关药品推荐
奥利司他胶囊(舒...
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
希爱力28片装+双...
他达拉非片(希爱...
用药有疑惑?医师给你正确&
专业医生免费咨询
相关用药指导
没有找到你想要的信息?(11)-海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初中理化生
45.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现有一潜水员穿上用特种钢材制成的潜水服,下潜到水下100m深处3进行坝体常规检查.此时潜水服的总体积为1m,求:(1)潜水服受到的水的压强;(2)潜水服受到的水的浮力;2(3)若潜水服的外表面积为5m,试通过计算说明潜水服要用特种钢材制造的道理.
24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0g,面积100cm,高为15cm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3的中央,容器中装有1000cm水,将一个重3N,高为10cm的实心长方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g取10N/kg)(1)求物体A受到的浮力;(2)求物体A的密度;(3)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4)把刚好浸没在水中的物体A竖直往上缓慢提升4.5cm后,使物体A保持静止,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多少牛?
47.新中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上的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的某型号的2两栖步兵战车如图所示,战车与战车上人的总质量为22t,每条履带着地的面积为2m。(g=10N/kg) (6分)(1)该战车在天安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2)该战车具有水上打击目标和运送的功能,那么在水上演习中该战车浸入水中的体积约为多大?(3)坦克履带上有许多棱,为了防止损坏天安门广场的路面,请你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48.你了解水陆两用坦克吗?水陆两用坦克的车体比普通坦克要大,呈船形,所以能在水中浮动.有的利用特制的履带划水前进;有的用螺旋桨推进;有的用推进器喷水前进,两用坦克在水上航速不超过15km/h,车辆的全部重力主要是依靠浮力来支持.当水上航速超过15km/h时,浮力会有所减小.
如图所示,水陆两用坦克总质量22t,水上最大速度14km/h,最大航程超过90km.陆地最大速度55km/h,最大行2程超过385km,履带总着地的面积约4m,可越过2.9m的壕沟,这种坦克配备的是450kW的柴油机.请你根据短文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g= 10N/kg)3⑴如图所示的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上航行时,所受的浮力约为
N,排开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m.⑵如图所示的水陆两用坦克,在陆地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Pa.以最大速度行驶385km的时间为
h.⑶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中前进的三种方式中,涉及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重要知识的是(
)(2分)A.只有履带的划水前进
B.只有螺旋桨推进C.只有推进器喷水前进
D.三种方式都涉及
49.如图所示的装置.杯子内盛有适量水,质量400g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有3/4的体积浸在水中,此时水的深度为0.1m.求:
(1)正方体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大?
(2)木块的密度为多大
50.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其总质量为-320.21kg、底面积为3×10m。不放物体时,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的标定值m0为“0”,如图甲所示,求-53该装置所受的浮力F1。若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m
的物块,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如图乙所示,求该装置受到的浮力F2和此时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的标定值m。(友情提示:一定要画受力分析图哟!)
251.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的圆柱体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前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怎样变化?(2) 当容器中的水深超过8cm以后,物块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3)
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52.“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2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14-5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高度为15cm。(g=10N/kg)。求:(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图14-5
53.如图20所示,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在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细绳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求:(1)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有多大?(2)向容器内注水(容器容量足够大)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后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大?(3)细绳断裂后,木块再次漂浮,若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10-2m2,此时容器里的水面与细绳断裂前的瞬间的水面相比,高度变化了多少?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取g=10N/kg)
?54.如图所示,将边长为a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设水的密度为水,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
。根据以上条件,求出三个与木块有关的物理量。(木块面积、体积除外)
1.如图所示,密度为ρ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A、B、C三个实心物体,C正在向上运动,B静止,C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F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请写出B物体所受的浮力表达式FB =
,B物体的密度为
2.如图甲所示,体积为200cm3的圆柱体A悬挂在细绳的下端静止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如图乙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圆台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圆柱体A浸没在圆筒形容器内的液体中静止时,容器内的液面升高了1.5cm,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了1.8N,此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2,且F1与F2之比为3∶2,g取10N/kg。则拉力F2的大小是
33.一个物体的体积为200 cm,将其体积的二分之一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 N;全部浸没在水中时,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是_____ N.
4. 一个鸡蛋放在甲乙两杯不同的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受到的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沉到杯底,受到的浮力为F乙。鸡蛋在两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
F乙。(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5.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排开水的体积是
6.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
,物块的密度为
kg/m.(水的密度为1.0×10 kg/m )
7.如图,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鱼。图中,_____鱼在水中受到的压强大,
鱼排开水的体积多。
8.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上浮”、“下沉”或“悬浮”),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9.你觉得下面哪个概念与“漂浮物体所受的浮力”是有联系的。备选概念:质量、密度、摩擦、平衡力.你选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密度为ρ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A、B、C三块物体,A在加速向下运动,B静止,C在加速向上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F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写出B物体所受浮力的表达式FB=
,B物体的密度为
11.一个重5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
N,溢出水的重力是
312.如图所示,一块体积为1dm的冰放在水里,当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可增加
kg,容器中的水面33将
(填升高、不变、降低;冰的密度为0.9×10kg/m)第16题
13. 某航天远洋测量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25000t,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若船底某处声纳系统探头据海面的深度为8m,则该处受到水的压强是
1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0.4kg的木块放入盛水的烧杯后,则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g=10N/kg)
15.如图所示,重为20牛的一只木盆子静止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为
牛;然后用手将它慢慢向下按,在下按过程中,手用的力逐渐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16.如图所示,在盛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木块A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体积与A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金属块B
,液面又下降了h3。 A与B的密度比为
在水面下6米深处游动的鱼儿,受到水的压强为
帕;若鱼儿的体积为5×10米,那么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当鱼向上浮起到水面下3米处,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8.某水上运动项目使用的长方体水上标志物,经测量其质量为100kg、体积为0.2m,它的密度为3kg/ m。它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为
N。(g=9.8N/kg)
19.一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 m3,油轮受到的浮力是
N。若码头卸下了100 m3的燃油,卸下燃油的质量是
kg,油轮排开水的体积变为 3。(燃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取g = 10 N/kg)
3320. 一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 m,油轮受到的浮力是
N。若码头卸下了100 m的燃油,卸下燃油的质量是
kg,油轮排开水的体积变为 333
m。(燃油的密度为0.8×10 kg/m, 取g = 10 N/kg)
21.今年6月4日,中央电视台对我市焦山“瘗鹤铭”疑似残石的第四次打捞 进行了报道,激起了小韦同学对浮力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他用弹簧测力计、烧杯进行了探究,其主要过程和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把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金属块接触水面到刚好全部浸没,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
, 金属块全部浸没后,所受的浮力是
N, 金属块浸没后随深度增加
, 所受水的压强变
22.如图所示,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 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23.一金属块所受的重力为26.5牛,当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6.7牛,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溢出水的重力为
-24. 在水面下6米深处游动的鱼儿,受到水的压强为5×104米3,那么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当鱼向上浮起到水面下3米处,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F甲F乙,p甲p乙。(选填“<”、“=”或“>”)
26.某小组同学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利用透明矿泉水瓶(剪去瓶子上部)、泡沫塑料、石块、细线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在细线两端分别栓着泡沫塑料与石块,将它们放入瓶内并将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接着在瓶内分别倒入水和酒精,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b)、(c)所示;然后又分别将瓶子放在倾斜的桌面上,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d)、(e)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操作和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图(a)与(b)[或(a)与(c)或(a)与(d)或(a)与(e)]两图可得:(2)分析比较图(b)和(c)和(d)和(e),可得:
。27.人们游泳时,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慢慢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假如一位重500N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受,则人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排开水的体积为 ________ m3。(g=10N/kg,,水的密度1.0×103kg/m3)28.为了研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小华同学选用不同的圆柱体A、B、C、D进行实验,已知A、B体积相同,C、D体积相同,A与C的密度为?1,B与D的密度为?2,且?1<?2。为了便于观察圆柱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他分别在圆柱体上标注出间距相等的刻度线,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待圆柱体静止后,漂浮在水面上如图(a)、(b)、(c)和(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 分析比较图______________中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可归纳得出:相同材料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② 分析比较图(a)和(b)或(c)和(d)中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可归纳得出:不同材料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3____千克/米。当一质量为0.4千克3的水鸟停在该泡沫块上时,泡沫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该泡沫块的体积为_______
米331.如果质量是50 kg的物体恰好在水中悬浮,此物体的体积约为_____ m。此物体在空气中所受浮力是_____。3(取g=10 N/kg,ρ空气=1.3 kg/ m)332.在“上海市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中,载有运动员的龙舟静止在河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米,则它所受的浮力为
牛,它所受的重力为
牛。当运动员上岸后,龙舟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33.一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6g,其大小如图所示,则该木块的棱长是_____________cm;密度是_______________ kg/m3;若将其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N。(g=10N/kg)
34.一块石头在空气中称,重1.2
牛顿,浸没在水中称,重0.71牛顿。由此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__牛顿,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
,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千克。335.用手将体积是1dm的木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N,松手后,它将
(“上浮”、“下沉”或33“悬浮”),最后静止时木球所受浮力是
N。(ρ木=0.6×10千克/米)36.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秤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探究因素
, 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序号),探究的结果是
37.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部分将
(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静止不动”)
38.图4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的表演场景。若表演者脚下的楠竹的质量为12kg,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0.06m3,则受到的浮力为
39.一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10牛,用弹簧秤吊着将金属块一半浸入水里,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此时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若将金属块浸没在水里,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牛。40.某同学为了研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用密度相同但体积不同的A、B两块实心物块,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进行实验。已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6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a)和(b)可知:
;(2)由图(a)和(c)可知:
41.体积为5×10米的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
米,排开水的重力为
(11)牛,铁块所受的浮力为
牛。42.目前,制造中国自己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所受浮力将___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航母将___(选“上浮一些”、“下沉一些”、“位置不变”)
43.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F乙;若两液体深度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选填“&”、“=”或“&”)。
三、实验题(题型注释)44.某小组同学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采用三个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在空气中的重力G,然后把三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记录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拉,如表一所示。接着,他们继续用酒精和盐水重做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表三中。
(已知ρ盐水 〉 ρ水〉ρ酒精)表一(水)
表二(酒精)
表三(盐水)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越小。(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45.小明在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物体在密度大的液体中受的浮力就大,在密度小的液体中受的浮力就小。请你利用弹簧秤、细线、铁块、水、酒精、烧杯设计一个实验,用实验来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4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N 3N 2.9N水甲
(1)由图乙、丙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2)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3)小明利用图乙装置进一步探究:①当物体从接触液面到刚好完全浸没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逐渐减小的,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有关。②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后再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47.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研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a)小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第二次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b)同组的小红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物体都要
。48.如图所示,小王同学自制了一只密度计,该同学将密度计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出现的状态如图甲所示,若33将密度计放在盛有酒精的容器中,已知酒精的密度为ρ=0.8×10kg/m,则密度计浸入酒精中的长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分)
49.固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在进行该问题的实验探究时,小李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提出:“在同种液体中,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现有实验器材:测力计、多个相同的钩码、高度足够的烧杯、水。请你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小李的猜想。简明陈述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记录表。50.实验桌上提供了6个50g附有挂钩的金属块,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适量的水和满足实验要求的量筒。请你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水对物体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6分)51.小东同学学习浮力的知识后,认为“漂浮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东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验提供的器材有:符合实验要求的量筒和足量的水。请你在全部使用提供的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再补充其它的实验器材并完成实验步骤。(4分)52.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
(1)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所处的深度
关;(选填“有”或“无”)(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
cm.53.试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一个大水槽里盛有足够深的水、符合实验要求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一个、体积相同的钩码六个。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54.(1)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甲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2)质地均匀的小球漂浮于水面,如图丙所示.切掉小球露出水面的部分,小球剩余部分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小球剩余部分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它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
55.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由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2) 由图(3)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的差为.
56.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林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 ①下列A、B、C、D是小林提出的四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两个,请写出另外两个。猜想A: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
有关;猜想B:浮力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
有关;猜想C:浮力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猜想D:浮力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②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林运用这一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实验二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实验三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③通过对上述三个实验的分析、归纳,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跟无关。
57.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了探究.(1)甲同学的探究方案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0~5N,分度值0.2N)、天平(带砝码盒)、量筒及水、蜡块(10g左右) 探究问题:蜡块的上浮条件.实验过程:①首先测量蜡块的重力:方案一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蜡块的重力;方案二是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再求出重力.你支持方案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2)乙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图).
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也沉入水底.①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
的大小.②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③虽然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方案一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
.58.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演示实验.(1)在弹簧下端挂上小筒和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指针位置O,如图甲所示.(2)溢水杯中装满水,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溢水杯的水中,用烧杯收集排开的水,弹簧缩短,如图乙所示.(3)把烧杯中的水全倒入小筒中,弹簧指针又恢复到原来位置O,如图丙所示.乙图的弹簧比甲图的弹簧缩短了,说明金属块受到
的作用;丙图弹簧指针又恢复到位置O,说明
59.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3(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19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kg/m;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矿石质量时,增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指针右偏;减少后,指针又左偏。这时应该_________。(4)小明后来改进了试验方案,如图20,只需两次测量。第一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矿石的_____,应用字母_____表示;第二次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 图19图20
60.给你弹簧测力计、水、细线、小石块,要求用这些器材测出植物油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和求植物油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61.给你足够的水,量筒一只,怎样测定小瓷酒杯的密度(酒杯的直径小于量筒的直径)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密度表达式。
62.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① 实验目的:用实验来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
之间的关系。② 实验器材:
、量筒、金属块、细线和水。③ 某同学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用细线悬挂一块金属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表达式为F浮=
。④ 该同学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V1,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记下水面的示数V2, (V2-V1)表示了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如果用ρ水表示水的密度,那么金属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表达式为
。最后,比较金属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量之间的数量关系。63
.小玲将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圆柱体逐渐的浸入水中。在实验中她记录了圆柱体浸入水中不同体积时,测力计的示数T和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并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浮/N 1 2 3 4 5 6 7
(1)拉力T与浮力F
浮的关系式是
2)当浮力是4.2N时,拉力T是
N。(3分四、作图题(题型注释)
五、计算题(题型注释)64.学完“浮力”知识后,小芳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
(1)她选取一质量为750g、体积为1250cm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2)取来规格相同质量为50g的钩码若干,将钩码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放多少个钩码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65.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1、ρ2,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试推导出该合金的密度ρ合 = 2ρ1?ρ2 /(ρ1+ρ2)(假设混合过程体积不变).-3226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0.15千克、底面积为2×10米平底薄壁玻璃容器放在2米的水平桌面中央,内装有-43体积为1.5×10米的水,水面距容器底的深度为0.1米。(g取10N/kg)求:①水对杯底的压强;②水对杯底的压力;③若在容器中轻轻放下一块质量为0.1千克的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求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④求加入木块后(水未溢出)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
67.(12分)为治理疏通河道,在某次作业过程中,工程船用钢丝绳将河底的一段废桥墩系住,通过动滑轮和吊臂将桥墩匀速竖直提出水面,如图甲所示,钢绳的自由端由电动机提供拉力,桥墩始终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电动机的机械输出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动滑轮以及绳的重力、体积,各部件之间摩擦,求:
(1)开始时,废桥墩所在位置河水对河底的压强为多少?
)桥墩浸没在河水中时所受的浮力?68.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其重为9.8N,若把石块的一半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7.8N,求:(1)石块的质量。(2)石块的体积。3369.一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3×10m。将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该物体将(填“上浮”、“漂浮”或“悬浮”),静止时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多少N?(g=10N/kg) ..70.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g取10N/kg)
71.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kg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3/5体积浸入水中。求:(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2)木块的体积。3372.一只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中航行,河水的密度为1.0×10kg/m,若轮船满载航行,试问:(取g=10N/kg)
(1)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3(2)轮船排开河水的体积是多少m?(3)若此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它受到的浮力是增大或是减小,或是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又怎样变化?7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驾船至金鸡湖中,他们用细线系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为6.0N.然后把石块放入湖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当石块触及湖底时,他们在细线上水面处做一标记,并测出石块33到标记处的线长为4.8m. (g=10N/kg,p水=1.0×10kg/m)求:(1)在湖水中石块受到的浮力;(2)湖水对此处湖底的压强;(3)石块的体积(4)石块的密度。74.目前在长江上有很多艘游览长江三峡的豪华游轮(如图所示),已知某游轮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60t,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是2.7m。
(1)计算满载时游轮的总重是多少牛?
)当该游轮从长江开到海里时,吃水深度是变大还是变小?请说明理由。75.考古工作者要打捞沉在河底的一块古代石碑,他们先潜入水下清理石碑周围的淤泥,然后在石碑上绑一条绳子,拉动绳子提起石碑。如果石碑的质量为80kg,在水中匀速提起时所需拉力为480N,求石碑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石碑的密度。33(河水的密度为1.0×10kg/m,g=10N/kg)76.如图所示是某水上打捞船起吊装置结构示意简图.某次打捞作业中,该船将沉没于水下20m深处的一只密封333货箱打捞出水面,已知该货箱体积为20m,质量是80t.(ρ水=1.0×10kg/m;取g=10N/kg)(1)货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起吊装置提着货箱在水中(未露出水面)匀速上升了12m,用时2mim.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求钢丝绳的拉力F为多大?拉力F的功率多大?
77.如图(1)所示,某桥梁工程部门在一次工程作业中,利用汽车将重为G,高为h0的柱形实心铁块,从水深为h1的河底竖直打捞上来。汽车速度为υ,且保持恒定。水的密度为ρ0,铁的密度为ρ1。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考虑水的阻力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对水面高度的影响。请完成下列有关分析和计算。
(1)铁块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的最大值;(2)推导出自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升至整体刚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从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计时)(3)在图(2)中,定性画出铁块自河底升至滑轮处的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78.某物理小组决定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先把鹅卵石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当加入225 mL的水时,瓶子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平衡.拿掉水杯后,再向瓶中加入150 mL的水,此时瓶子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平衡.若不考虑鹅卵石的吸水性,忽略瓶子的质量,g取10 N/kg.求:
(1)鹅卵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鹅卵石的密度.
.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m、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80.某校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称量物体质量的“浮力秤”: 如图所示,选一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使之开口向2上时能在水中竖直漂浮(水足够深)。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高度为20cm。求:
(1)玻璃杯内未放物体时,杯子受到的浮力;(2)玻璃杯内未放物体时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3)此浮力秤的最大刻度(即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381.如图所示,将体积为0.0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待木块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0.06m,33已知ρ水=1.0×10kg/m,g取10N/kg,求:(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2)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3)木块的密度大小.
3382.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中,张聪同学将鸡蛋放入装有密度为1.1×10kg/m盐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鸡3蛋恰好能处于静止状态,测得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是50cm(g=10N/kg)
(1)该鸡蛋的重力是多少?
)请说出使鸡蛋下沉的可行方案83.有一个石块重24N,将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4N, g取10N/kg,求:(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2)石块的密度;3(3)它浸没在酒精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酒精密度为0.8g/cm)84. 把一质量为56g的石块,放在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的位置,(g取&10N/kg&)求:
(1)石块的重力(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4)石块所受到的浮力.85.2011年8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探测器“蛟龙号”(如图1所示)在太平洋海域成功完成5000m深海探33测.2012年6月它将再赴马里亚纳海沟挑战7000m深海探测(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1.0×10kg/m,g取10N/kg).
7(1)若“蛟龙号”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2×10Pa,则它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多少?(不考虑大气压)2(2)“蛟龙号”上一面积为50cm的观测窗口:在上述两种深度的探测中承受的压力增加了多少?(3)“蛟龙号”完成任务后.漂浮在海面上,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水面,起重装置起吊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图中P2=2P1.起吊过程中“蛟龙号”总质量为22吨,求t1时刻“蛟龙号”的排水体积(不考虑水的阻力).286.图所示是常见的冰镇果汁,已知平底空杯的质量是0.2kg,杯子的外部底面积为50cm。杯中装有冰块和一些果汁,其中冰块的质量是40g,果汁的质量是0.6kg,果汁的密度为0.9×10kg/m.(g 取10N/kg,?冰?0.9×3310kg/m)求: 33
)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杯中的冰块受到的浮力。
87.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北极地区冰层融化的速度加快,北极熊的栖息地不断缩小,北极熊遭遇的生存危机是全球变暖的又一证据.
(1)相对于其它地区,气候变化对北极熊的影响尤其严重,目前北极熊脆弱的生态系统已变得岌岌可危,而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北极熊更是首当其冲,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之所以脆弱,原因是生物种类少.(2)北极熊全身被有白色的毛,有利于它捕捉猎物;多毛的脚掌,使它在冰上行走不易滑倒.这些都是北极熊对北极这一特殊环境的适应.(3)由于全球变暖,冰层变薄而经常开裂,北极熊为了获取食物,常常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当一只7803千克的北极熊跳到一块露出海面部分体积为100米的浮冰上时,请计算说明这块浮冰能否继续保持漂浮状态?33(ρ海水=1.04×10千克/米,g=10牛/千克)88.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于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g取10N/kg)(l)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求金属块的体积;
89.干簧管(也叫干簧继电器)比一般机械开关结构简单、体积小、速度高、工作寿命长;而与电子开关相比,它又有抗负载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工作可靠性很高。如图甲所示为干簧管的结构简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的薄铁片,被固定于玻璃管上。
(1)当将一个条形磁铁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 的磁簧片就会被________,且靠近的那两个端点会被磁化成异名磁极而相互吸引,触点将会闭合,将电路接通;当条形磁铁远离干簧管时,磁簧片的磁性消失,在弹力的作用下触点就会________。(2)某同学设想用干簧管制作水位自动报警器,下图是他设计的一部分情况,请帮助他完成其余部分的设计:
(1)设永久磁铁所受的重力为
3N,浮球的体积为200cm
,不计滑轮处的摩擦。则要想让此装置能正常工作,浮球的质量应满足什么条件(取g=10N/kg)?(2)他手边还有开关、红灯、绿灯和电铃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中的虚线方框内画出报警电路,要求:水位到达A处时,红灯亮,电铃报警;水位到达B处时,绿灯亮,电铃报警。333390.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在水面下的体积为9×10m,求冰山的总体积?(ρ冰=0.9×10kg/m,ρ海水33=1.03×10kg/m)391. 有一空心铝球质量是500g,体积为600cm,当把它放入足量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多大?如把它放入足量3 3 密度为0.8×10K/m的煤油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大?
92.如图所示,弹簧上端与物块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物块的体积为100 c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m3,g取10N/kg。 3
求:(1)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2)物块的质量M。93.小晨同学注意到最新国际原油价低至75美元一桶,又听说我国进口原油每吨804.14美元。他想知道原油的单位“桶”与“吨”之间的关系,他设法获得原油样品若干,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0cm3的木块放入原油中,木块漂浮在油面上,有1/3的体积露出油面。(g=10牛/千克)求:⑴木块受到的浮力。⑵原油的密度。⑶已知每桶原油的体积为1/6米3,1吨原油相当于多少桶原油?94.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是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1.6N,再把这33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N(ρ铜=8.9×10kg/m, g=10N/kg)。求:
(1)这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95.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5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5N。已知金33属的密度为2.7×10kg/m,问这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96.用弹簧测力计、量筒做测定某种物块和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求:⑴ 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⑵ 物块的密度; ⑶ 液体的密度。
3397.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为60厘米。露出水面的体积为40厘米,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和木块的质量。
3398.(6分)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2 cm,把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后,原水下部分又有24 cm体积露出水面,求:(1)木块的体积.
(2)木块的密度.99.一个金属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78.4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68.6N,求:(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2)金属块的体积是多少?(3)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100.(4分)一空心铜球重4.9牛,体积为500厘米3,把它放入水中后,它是上浮、悬浮还是下沉?如浸入密度为1.2×103千克/米3的盐水中,球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六、简答题(题型注释)七、综合题(题型注释)八、判断题(题型注释)
参考答案1.FA=FB=FC、ρgV 、ρ【解析】如图,VA=VB=VC=V,∵ABC三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三个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大小都为V,又∵F浮=ρ液V排g,∴它们受到的浮力:FA=FB=FC;由题知,B物体静止,全浸入液体中,B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即:ρB=ρ.2.4.8【解析】增大的压强ΔP=ΔF/S=1.8N/100×10-4m2=180Pa又因为P=ρgh所以ρ液体=ΔP/gΔh=180Pa/(10N/kg×0.015m)=1.2×103kg/m3此时的浮力F浮=ρ液gV排=1.2×103kg/m3×10N/kg×200×10-6m3=2.4N根据受力分析
F1=G,F2=G-2.4根据题意F1:F2=G:(G-2.4)=3:2计算可得,G=7.2N
所以F2=G-2.4=4.8N 液V排g=ρVg.∵B物体静止在液体中,B物体
3.0.98N ,1.96N【解析】(1)将其体积的二分之一浸没在水中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它受到的浮力是F浮=ρ33-6310kg/m×9.8N/kg×100×10m=0.98N,(2)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1.96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得:G排=1.96N.4.大于【解析】鸡蛋在甲中漂浮,浮力也等于重力;在乙中下沉,浮力小于重力,因此在甲大于乙中。5.8;上浮;5;5×104.【解析】(1)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排=8N;(2)∵物体重G=5N,∴F浮>G,∴放手后物体将上浮;(3)待物体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F浮′=G=5N,此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3液gv排=1.0×=5×104m3. 6.10;1.5×10 【解析】(1)F浮=GF示=15N5N=10N,(2)∵物块浸没水中,F浮=ρ水V排g,∴V=V排=G=mg=ρVg,∴ρ===ρ水=×1×10kg/m 33,=1.5×10kg/m第45页 共98页
第46页 共98页 33
大【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定律F浮 = G排 =ρ液g V排,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所处的深度无关,所以大鱼说的对。8.1.8
1.4【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果受到的浮力为1.8N,由于苹果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松手后苹果将上浮,静止时苹果受平衡力,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所以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1.4N。9.平衡力 漂浮物体受重力和浮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解析】物体漂浮时受平衡力。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10.FA=FB =FC
ρ【解析】密度为ρ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A、B、C三块物体,A在加速向下运动,B静止,C在加速向上运动。此刻它们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所以浮力是相等的。B是悬浮的。B物体所受浮力的表达式FB=ρVg B物体的密度为ρ。11.2、2【解析】浮力等于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12.0.9
不变【解析】根据冰的密度和体积计算出冰的质量是0.9kg,水的质量可增加0.9kg,容器中的水面将不变。 13
.【解析】分析:(1)知道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求远望六号”受到的浮力;(2)知道声纳系统探头距海面的深度和海水的密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声纳系统探头受到海水的压强;(3)知道雷达发出电磁波到收到回波用的时间,求出电磁波从雷达到目标的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目标距“远望六号”的距离.解答:解:(1)远望六号”受到的浮力:38F=G=mg=25000×10kg×10N/kg=2.5×10N; 浮排排(2)声纳系统探头受到海水的压强:334p=ρgh=1.0×10kg/m×10N/kg×8m=8×10Pa;14.变大
4×10-4【解析】根据P??gh,当放入木块后,水位上升,所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当木块静止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F浮=G=mg=0.4?10=4N。浮力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上。根据F浮=?液gV排,得FV排=浮43液g1?10?=?4?4。10 10【解析】:(1)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故重为20牛的一只木盆子静止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也为20N;(2)在手将木盆慢慢向下按时,木盆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盆受到的浮力增大,因为F浮=G+F压,所以F压=F浮-G,因为木盆重力不变,所以手用的力逐渐F压增大.故答案为:20;增大;木盆子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越大.16.h 2/( h1+ h3)【解析】细线断开后,木块减小的浮力F浮1=ρ水gV排1=ρ水gSh1;第47页 共98页
第48页 共98页
金属块B的重力与金属块B所受浮力之差等于木块减小的浮力,则GB-ρ水gSh2=ρBVg-ρ水gSh2, ∴ρgSh1=ρBVg-ρgSh2, 水水即: =ρgSh1+ρgSh2①; 水水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F浮2=GA=ρ水gSh3=ρAVg②; ∴①?h?h2=ρBVg/ρAVg= B=1 ②?Ah3h3 h1?h2故答案为;17.5.88 ×104; 4.9; 不变【解析】分析:知道鱼所处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受到的水的压强; 知道鱼的体积,也就知道鱼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鱼受到的水的浮力; 当鱼上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阿基米德原理判断鱼受到的水的浮力大小变化.解答:解:鱼受到水的压强:334p=ρgh=1×10kg/m×9.8N/kg×6m=5.88×10Pa;鱼受水的浮力:33-43F=ρgV=ρgV=1×10kg/m×9.8N/kg×5×10m=4.9N; 浮排∵当鱼在水中上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鱼受到的水的浮力大小不变.4故答案为:5.88×10; 4.9; 不变.18.30.5×10
980【解析】该长方体的密度: =500kg/m3;因为该长方体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mg=100kg×9.8N/kg=980N.故答案为 500kg/m3,980N.19.、3×106,8×104,220【解析】解:(1)油轮受到的浮力:油轮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00m3=3×106N,∵油轮漂浮,∴此时油轮重:G=F浮=3×106N.(2)卸下燃油的质量:m=ρv=0.8×103kg/m3×100m3=8×104kg,(3)卸下燃油的重力:G油=mg=8×104kg×10N/kg=8×105N.卸下燃油后油轮重:G′=G-G油=3×106N-8×105N=2.2×106N,∵油轮漂浮,∴此时油轮受浮力:F浮′=G′=2.2×106N,又∵F浮′=ρ水gV排′,∴卸下燃油后油轮排开水的体积:
第49页 共98页
第50页 共98页
,8×10,220【解析】分析:(1)知道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油轮受到的浮力;因为油轮漂浮,可求油轮重;(2)知道燃油的体积和燃油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燃油的质量和燃油的重;3(3)由(1)和(2)可求卸下100m的燃油后油轮的总重,利用漂浮条件求油轮受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油轮排开水的体积.解答:解:(1)油轮受到的浮力:3336F=ρgV=1×10kg/m×10N/kg×300m=3×10N, 浮水排∵油轮漂浮,6∴此时油轮重:G=F=3×10N. 浮(2)卸下燃油的质量:3334m=ρv=0.8×10kg/m×100m=8×10kg,(3)卸下燃油的重力:45G=mg=8×10kg×10N/kg=8×10N. 油卸下燃油后油轮重:656G′=G-G=3×10N-8×10N=2.2×10N, 油∵油轮漂浮, ∴此时油轮受浮力:6F′=G′=2.2×10N, 浮又∵F′=ρgV′, 浮水排∴卸下燃油后油轮排开水的体积:F?浮2.2?106N v′排== ?水g1?103kg/m3?10N/kg=220m64故答案为:3×10,8×10,220.21.小,1,大【解析】分析:金属块浸没水中,受到浮力作用,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浮力等于空气中的重力减去水中的重力,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解答:解:金属块浸没水中,受到浮力作用,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 浮力F=G-G=4N-3N=1N, 浮视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密度不变,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小;1;大.22.下沉
密度【解析】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3.(4)9.8;(5) 9.8;(6) 9.8【解析】∵金属块受重力、拉力及浮力而静止,即F示+F浮=G; ∴F浮=G-F示=26.5N-16.7N=9.8N;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即溢出水的重力, ∴金属块排开水的重、溢出的水重均为9.8N;24.5.88 ×104; 4.9; 不变【解析】鱼受到水的压强:p=ρgh=1×103kg/m3×9.8N/kg×6m=5.88×104Pa;鱼受水的浮力:F浮=ρgV排=ρgV鱼=1×103kg/m3×9.8N/kg×5×10-4m3=4.9N;∵当鱼在水中上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鱼受到的水的浮力大小不变。答案:5.88×104; 4.9; 不变。25.= ;>第51页 共98页
第52页 共98页 3
【解析】由图可知,甲球漂浮,乙球悬浮,所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而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甲=F乙=G.因为甲球漂浮,所以ρ甲>ρ球,因为乙球悬浮,所以ρ乙=ρ球, 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乙;又因为两容器液面等高,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26.(2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2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解析】1)图(a)与其它各图最大的区别在于,图(a)中没有液体,泡沫塑料静止在瓶底,而图(b)、(c)、(d)、(e)中倒入了液体,泡沫塑料上浮,静止在水面,因此,可得出初步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2)图(b)和(c)[或(d)和(e)]中,液体是相同的,只是一个竖直放置,一个倾斜放置,但我们看到拉着泡沫塑料的细线始终与水平面垂直,因此,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故答案为:(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27.500
0.05【解析】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将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则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悬浮条件G=F,故F=G=500N, 浮浮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ρgv, 浮液排则V排?F浮500N??0.05m3 3?水g1000Kg/m?10N/Kg28.①(a)和(c)或(b)和(d)。②物体的密度越大,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越小。【解析】①分析a和c,A与C的密度相同,物体A和C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为1/2; B与D的密度相同,物体B和D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为1/4,所以得出结论:相同材料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 ②a图和b图,物体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物体A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为1/2,物体B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为1/4; c图和d图,物体C的密度小于D的密度,物体C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为1/2,物体D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为1/4; 据此得出结论;物体的密度越大,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越小. 故答案为:①a和c或b和d; ②物体的密度越大,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越小.29.10N,上浮,6N【解析】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浮沉的应用.分析: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②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浮力大于重力,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悬浮;浮力小于重力,下沉.解答:解:用手将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已知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也为10N;放手后,物体受到的浮力10N要大于物体的自重6N,因此物体要上浮.待静止后,重力等于浮力,故浮力大小为6N。 故答案为:10;上浮;6.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3-430.0.25×10
5.33×10【解析】(1)题目未告知泡沫块的质量和体积,无法直接用密度公式来求解,因此要从已知的条件入手分析;已知:“泡沫块漂浮在水面上”、“有 3的体积露出水面”,那么可联想到 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公式 两个知4第53页 共98页
第54页 共98页
识点;首先由泡沫块漂浮,可得到G=F浮,即:ρ泡沫gV=ρ水gV排;而根据第二个已知条件,可得出泡沫块的体积V与其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之间的关系,将其代入上面的等式中,即可得到ρ泡沫、ρ水之间的比例关系,由此得解. (2)水鸟“停在”泡沫块上,说明此时泡沫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那么在竖直方向上,水鸟的重力与泡沫块的重力之和恰好等于泡沫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可以此等量关系,列式求出泡沫块的密度. 解答:解:设泡沫块的体积为V,则其漂浮在水面上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V(1)由于泡沫块漂浮在水面上,其重力和受到的浮力相等,即:G=Fρ化泡沫排=1V. 4V3浮,得:; .gV=ρ:ρ水gV泡沫排,即ρ:水ρ=泡沫V=ρ3水?3143简得=1414×1.0×10kg/m=0.25×10kg/m(2)当一质量为0.4千克的水鸟停在该泡沫块上时,泡沫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 那么此时水鸟和泡沫块的总重恰好与泡沫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相等,即:G+G水鸟=F浮′,得: ρgV+G=ρgV,即:ρgV+4N=ρgV, 泡沫水鸟水泡沫水3333代入数值,得:0.25×10kg/m×10N/kg×V+4N=1.0×10kg/m×10N/kg×V,-43解得:V≈5.3×10m.3-4故答案为:0.25×10,5.3×10.-231.5×10
0.65N【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恰好在水中悬浮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利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此物体在空气中所受浮力. 解答:解:(1)∵物体恰好在水中悬浮, ∴F=G,即ρgV=mg; 浮水排则V排=mg?水g=50kg1.0?103kg/m3=0.05m3;故物体的体积V=V=0.05m. 排(2)物体在空气中所受浮力:33F′=ρgV=1.3kg/m×10N/kg×0.05m=0.65N. 浮空气故答案为:0.05;0.65N. 32.;减小。【解析】分析:知道龙舟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龙舟受到的浮力,再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求龙舟和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当运动员上岸后,自重减小,龙舟仍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分析所受浮力变化. 解:龙舟受到的浮力:33F=ρVg=1×10kg/m3×1m×9.8N/kg=9800N, 浮水排∵龙舟漂浮, ∴它所受的重力: G=F=9800N; 浮当运动员上岸后,自重减小,龙舟仍漂浮,龙舟所受浮力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漂浮条件是本题的关键.3333.2.00
0.75×10kg/m
0.06【解析】分析:(1)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木块的端点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木块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等于木块的长度; (2)已知木块的边长可求出木块的体积,然后由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 (3)对木块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求出木块受到的浮力.第55页 共98页
第56页 共98页3
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木块的边长为L=18.00cm-16.00cm=2.00cm;m6?10?3kg 23(2)正方体木块的体积V=L=(2.00cm)=8cm,木块的密度ρ==7.5×10kg/m, ??63V8?10m333(3)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mg=0.006kg×10N/kg=0.06N,竖直向上的浮力F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得:F=G=0.06N;2故答案为:2.00;7.5×10;0.06.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求木块的密度、求木块受到的浮力,熟练掌握刻度尺的读数方法、记住密度公式、知道物体的平衡条件即可答题;解题时要注意单位换算. 34.0.49,0.5×10,2.4×10浮【解析】析:①已知物重和浸没在水中的视重,利用F②已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水的密度,利用V排=G-F可以得到浮力;=F浮得到物体的体积;?水g③已知物重,可以得到质量;已知质量和体积,利用ρ= 解(F(V=V(m=物ρ=体答12排m计算其密度. V解到的的体:浮力为 =G-F=1.2N-0.71N=0.49N积为=0.5×10m量-43))=)物物体浮:受体=体=F浮?水g物0.49N1.0?103kg/m3?9.8N/kg的质3为 ≈0.12kgGg的=-43331.2N9.8N/kg密度为=2.4×10kg/m33mV0.12kg0.5?10?4m3故答案为:0.49;0.5×10m;2.4×10kg/m.点评:此题是一道关于浮力测量和物体密度测量的典型习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35.10N;上浮;6N【解析】分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得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因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小球的状态;由密度公式求得小球的质量,即可求得木球的重力,则由物体浮沉条件可求得木球最终所受浮力.-33解:小球排开水的体积V=V=1×10m; 排木33-33则小球所受浮力F=ρgV=1×10kg/m×10N/kg×1×10m=10N; 浮水排因ρ<ρ;则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小球将上浮; 木水33-33小球的重力G=mg=ρgV=0.6×10kg/m×10N/kg×1×10m=6N; 木木故答案为:10; 上浮;6. 36.略【解析】:结合题意,首先要做出自己的猜想,再根据猜想有针对性地选择可用于探究的实验步骤.在整个过程中,要探究浮力大小与多个变量的关系,因此,正确运用控制变量法是必不可少的.解答:解:实验过程中每二次浮力的求出都要借助称重法,即4浮=G-4拉,故每次必须要选图(1)才行; 方案二:探究因素是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选用图(1)(2)(3)或(1)(2)(4),探究结果: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第57页 共98页
第58页 共98页
方案q:探究因素是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选用图(1)(3)(4),探究结果:液体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受到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方案三:探究因素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选用图(1)(4)(5),探究结果: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点评:控制变量法的熟练运用是完成此题的关键,在这里有多个猜想可供我们选择,但真正影响浮力大小的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这是我们必须牢记的37.上浮一些【解析】因为木块漂浮,所以浮力与重力相等,同时也说明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那么,截去部分所排开水的重力,也就是这部分受的浮力大于这部分木块自身的重力,因此,对整个木块来讲,同时去掉这部分的重力与浮力后,其新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剩下部分会下沉一些.故答案为:下沉一些.38.600【解析】分析:要想求出此题中的浮力,根据排开水的体积,利用浮力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所受水的浮力F=ρgV=1.0×103kg/m3×10N/kg×0.06m3=600N. 浮水排故答案为:600N.点评:熟记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并能用其进行熟练的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只给出了楠竹的质量,而没有人的质量,是不能利用浮沉条件来求浮力的.39.2;4【解析】分析:已知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和一半浸入水中的弹簧秤的示数,减小的示数就是此时受到的浮力,完全没入浮力为没入一半时的2倍.解答:解:F浮=G-G1=10N-8N=2N.完全没入浮力为原来的2倍,所以为4N. 故答案为:2;4.40.(1)当密度、体积相同的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液体密度越小,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2)当密度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漂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时,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解析】a图和b图,物体A漂浮在甲乙液面上,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不同,据此得出结论: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上,液体密度越小,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a图和c图,物体A和b密度相同但体积不同,物体的质量不同,漂浮在相同液体的液面上,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不同,据此得出结论:密度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漂浮在相同液体的液面上,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 故答案为:(1)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上,液体密度越小,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2)密度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漂浮在相同液体的液面上,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41.(10)5×10;(11)4.9;(12)4.9。【解析】分析:知道铁块的体积,也就知道铁块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求排开水的重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铁块受到的浮力.解答:解: ∵铁块浸没水中,-43∴V=V=5×10m, 排铁块排开水的质量:33-43m=ρV=1×10kg/m×5×10m=0.5kg, 水排铁块排开水的重力: G=mg=0.5kg×9.8N/kg=4.9N, 排铁块受到水的浮力: F=G=4.9N. 浮排-4故答案为:5×10;4.9;4.9.42.减小
上浮【解析】分析:航母上的舰载机飞离后,航母自重减小,因航母仍漂浮,受到的浮力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上浮还是下沉.解答:解:∵舰载机群飞离后,航母仍漂浮,但自重G减小第59页 共98页
第60页 共98页 -4
∴F′=G′, 浮∴航母所受浮力减小; ∵F=ρVg 浮水排∴排开水的体积要减小,航母将上浮一些. 故答案为:减小,上浮一些.43.=
<【解析】分析:由图知,密度计均为漂浮,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判断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关系;从图中,看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两液体的密度关系;又知道两液体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解答:解:∵密度计均为漂浮,∴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F甲=F乙=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甲>v排乙,∵F浮=ρ液v排g,∴ρ甲<ρ乙,又∵p=ρgh,两液体深度相同,∴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故答案为:=,<.44.(1)当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相同时,物体重力(空气中弹簧秤示数)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越大;(2)1与4与7(2与5与8、3与6与9)(3)a,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弹簧秤示数变化相等;b,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弹簧秤的示数变化越大.【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者4、5、6或者7、8、9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相同时,物体重力(空气中弹簧秤示数)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越大;(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与7、2与5与8、3与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弹簧秤的示数越小;(3)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弹簧秤示数变化相等;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弹簧秤的示数变化越大.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点评: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对比弹簧秤的示数变化,分析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本题在分析问题时要思路清晰,明确控制的是什么变量,改变的是什么因素,对比表中数据一般是按行或按列分析.45.用细绳系住铁块,用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力G,使铁块一半体积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测力计的读数是F1,再把铁块全部浸入酒精中测力计的读数是F2,F浮水=G-F1、=G-F2F浮水小于F浮酒,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解析】试题分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铁块的重力G;把铁块一半浸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求出铁块受到的浮力;把铁块全部浸在酒精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求出铁块受到的浮力;比较这两个浮力,发现F浮水<F浮酒,可以说明小明的观点错误.实验步骤:(1)用细绳系住铁块,用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力G;(2)使铁块一半体积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测力计的读数是F1,F浮水=GF1;(3)再把铁块全部浸没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测力计的读数是F2,F浮酒=GF2,第61页 共98页
第62页 共98页
实验现象:F浮水<F浮酒,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点评: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当物体未完全浸没在水中V排<V物.物体的体积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注意区分.46.(1)1
(3)①体积
②无关【解析】 试题分析: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物体的重力求浮力,即F浮=G?F。由图乙、丙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4N?3N?1N;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1N。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当物体从接触液面到刚好完全浸没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逐渐减小的,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后再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浮力的测量。点评:在此题中了解浮力的测量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浮力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7. (1)物体浸入液面下的体积(或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2.4N(4). a 小于
V排相同 (或完全浸没在水中)【解析】试题分析::(1)图B、C、D中,随着物体排水体积的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减小,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2)图D、E中,物体完全浸没,且两种液体密度不同,符合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关系的要求;(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F浮=G-F拉=10N-7.6N=2.4N;(4)①橡皮泥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第二次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第一次所受浮力小于第二次所受浮力; ②形状的改变至使橡皮泥的排水体积发生了变化,因此,小明只关注形状的变化,忽视了排水体积的变化,结论自然不可靠考点: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点评:(1)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就能说明二者的关系;(2)要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不同液体,且都是全部浸没,图D、E符合要求;(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可用图A、E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算出;(4)根据浮沉条件可比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关系,进而比较浮力;橡皮泥形状改变后,其排开水的体积发生了变化,这才是浮力变化的真正原因.48.变大【解析】试题分析:将密度计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密度计是漂浮的,浮力等于重力,若将密度计放在盛有酒精的容器中,还是漂浮,浮力也等于重力。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即F浮水=F浮酒精。?水gV排水=?酒精gV排酒精,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密度计排开酒精的体积大于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密度计浸入酒精中的长度将变大。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浮力的知识。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密度计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即F浮水=F浮酒精。49.实验步骤如下:(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6个钩码的总重为G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一个钩码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钩码所受拉力F1,此时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一个钩码的体积记为V,将F1的示数和V记录在表格中;(4)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两个钩码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钩码所受拉力 F2,此时钩码排开的第63页 共98页
第64页 共98页
水的体积2V,将F2的示数和2V记录在表格中;(5)仿照步骤4,将3~6个钩码依次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分别测出为F3~F6,相应地,3、4、5、6个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分别记为3 V、4 V、5 V、6V;(6)根据F浮=G-F拉分别计算钩码所受的浮力F浮1~F浮6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给出了测力计,先测量六个钩码的重力G,然后测量浸没在水中一个钩码时的拉力F拉,两次的示数之差就是钩码受到的浮力F浮;依次求出放入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钩码浸没在水中的浮力,求出浮力的比例关系,同时,先让一个钩码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且等于一个钩码的自身体积V,再依次让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浸没在水中,所以钩码排开液体的体积就是1:2:3:4:5:6;从而得出浮力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6个钩码的总重为G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一个钩码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钩码所受拉力F1,此时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一个钩码的体积记为V,将F1的示数和V记录在表格中;(4)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两个钩码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钩码所受拉力 F2,此时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2V,将F2的示数和2V记录在表格中;(5)仿照步骤4,将3~6个钩码依次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分别测出为F3~F6,相应地,3、4、5、6个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分别记为3 V、4 V、5 V、6V;(6)根据F浮=G-F拉分别计算钩码所受的浮力F浮1~F浮6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浮力测量的方法---称重法(F浮=G-F拉)的有关知识.50.实验步骤:(4分)(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o并记录在表格中;(2)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6个金属块,测出6个金属块的总重为G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一个金属块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金属块所受拉力F1,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F1的示数和V1记录在表格中;(4)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两个金属块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金属块所受拉力 F2,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2,将F2的示数和V2记录在表格中;(5)仿照步骤(4),将3~6个金属块依次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分别测出为F3 ~ F6;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分别为V3~ V6,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第65页 共98页
第66页 共98页
(6)根据V排=V-V0和F浮=G-F拉分别计算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1~ V排6及所受的浮力F浮1~F浮6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7)整理实验器材。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2分)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称重法测量钩码受到水的浮力,利用排水法测量钩码排开水的体积,将六个钩码依次浸入水中,测出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水的体积,记录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量筒液面对应的刻度V0,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6个钩码的总重力记做G。 (2)将6个钩码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测力计,使其中的一个钩码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量筒液面对应的刻度为V1。(3)仿照步骤(2)分别将2个、3个、4个、5个、6个钩码没入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F2、F3、F4、F5、F6;量筒中液面对应的刻度分别为V2、V3、V4、V5、V6。(4)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1=G-F1、F浮2=G-F2、F浮3=G-F3、F浮4=G-F4、F浮5=G-F5、F浮6=G-F6; 计算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1=V1-V0、V排2=V2-V0、V排3=V3-V0、V排4=V4-V0、V排5=V5-V0、V排6=V6-V0;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证明水对物体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点评:本题要求学生会量筒的使用、称重法测浮力,涉及到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表格,有难度! 51.(1)补充的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 (2)实验步骤:①在量筒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0;②将木块放入量筒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1; ③将铁块放入量筒中,铁块下沉到量筒底部,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 ④根据公式F浮=ρ液g(V-V0)分别算出木块和铁块所受浮力。 【解析】试题分析:可使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大铁块投入量筒内的水中,通过观察量筒示数的变化得出乒乓球和大铁块排开水的体积,然后根据F浮=ρ液V排g求出乒乓球和大铁块所受的浮力,比较得出结论。 补充的实验器材:乒乓球、一个大铁块。 实验步骤: ①给量筒中添加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②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记为V2; ③将乒乓球拿出,铁块投入水中,让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此时的示数,记为V3; ④乒乓球受到的水的浮力F浮1=ρ水(V2-V1)g,大铁块受到的水的浮力F浮2=ρ水(V3-V1)g。 比较乒乓球和大铁块受到的浮力,得出结论。第67页 共98页
第68页 共98页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浮力的实验。点评:此题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一个结论的能力,此题需要注意的是选材---漂浮的物体排水体积一定要小于下沉物体的排水体积。52.(1)
; (2)(
25【解析】试题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可知,深度改变,弹簧测力计示数F不变,浮力大小不变,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由第一次试验到第五次试验结论得知,金属块未浸没时,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增大.由第六次到第七次试验结论得知,当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重力是一定的,浮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深度的变化是:先变小,后不变.故选B。第1次数据表时,物块的重力为6.75N,第6次的数据表时,物块完全浸没时的拉力为4.25N,故F浮=G-F拉=6.75N-4.25N=2.5N;
从表中第6次的数据可知,此圆柱体的高度10cm,故其横截面积
考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阿基米德定律以及变形公式进行解题。53.(1)①用量筒测出一个钩码的体积为V,记录在表格中。②把六个钩码挂在一起,然后挂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们的总重为G,记录在表格中。③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六个钩码,使最下方的钩码浸没在水槽里的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记录在表格中。④依次增加钩码浸没在水中的个数,仿照步骤③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至六个钩码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每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⑤利用F浮?G?F计算出各次钩码所受的浮力,记录在表格中。
说明:实验步骤每步1分,表格1分。如果用其他方法,只要方法合理,即可给分【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步骤是①用量筒测出一个钩码的体积为V,记录在表格中。②把六个钩码挂在一起,然后挂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们的总重为G,记录在表格中。③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六个钩码,使最下方的钩码浸没在水槽里的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记录在表格中。④依次增加钩码浸没在水中的个数,仿照步骤③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至六个钩码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每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⑤利用F浮?G?F计算出各次钩码所受的浮力,记录在表格中。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点评:注意比较浮力的大小和它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54.(1)
上浮【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50m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第69页 共98页
第70页 共98页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当把物体截去一部分后,质量变小,但密度保持不变;一开始小球是漂浮在水面上,说明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当把小球截去一部分后,密度仍然不变,所以其密度仍然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仍然是漂浮状态,所以小球要上浮一些。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及其特性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55.(1)A、BC
(2)A、CD (3)3【解析】试题分析: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由图A和BC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由图A和CD可知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浮力大小跟液体的种类有关.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的差为3N。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56.①.体积
密度;密度(答案不唯一,猜想合理即可)②.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
③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或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或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等)。【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给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在提出其它猜想时,只要合理就可以.在探究浮力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它因素一定.解答本题就是看图中相同的因素和改变的因素是哪些.最后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由实验三可知,同一物体放入相同深度的不同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受到的浮力不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除此之外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重力等因素有关;(2)实验一中,同一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3)实验二中,同一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4)实验三中,同一物体放入相同深度的不同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生科学猜想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学生应该学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57.(1)(1分)①二;
(2分) 因为弹簧秤的分度值大于蜡块的重力.(2分)②蜡块没有浸没在水中;(2)(1分)①重力(2分)②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2分)③方案一是在改变物体重力的同时,控制了浮力不变这一条件.【解析】(1)①蜡块的重力:G=mg=9×10-3kg×10/N/kg=0.09N<0.2N,即:蜡块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精确测量,所以,支持方案二;②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这样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的浮力不是蜡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应该利用“助沉法”使蜡块浸没在水中,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故答案为:①二;因为弹簧秤的分度值大于蜡块的重力. ②蜡块没有浸没在水中;(2)在蜡块中插入铁钉,蜡块的重力增大;当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就会下沉;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在改变重力的同时浮力是不变的;方案二:没有将铁钉全部插入蜡块,在改变重力的同时,蜡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变大,无法找到浮力和重力的关系.58.浮力;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第71页 共98页
第72页 共98页
【解析】由乙图可知,乙图的弹簧比甲图的弹簧缩短了,说明金属块受到了向上托的力,即金属块受到了浮力;
丙图弹簧指针又恢复到位置O,说明金属块受到了浮力等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故答案为:浮力;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考查了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属于基础题目59.(1)703(2)2.5×10
偏小(3)调节游码(4)重力
3【解析】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19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70cm;33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矿石的密度是2.5×10kg/m;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矿石质量时,增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指针右偏;减少后,指针又左偏。这时应该调节游码。小明后来改进了试验方案,如图20,只需两次测量。第一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矿石的重力,应用字母G表示;第二次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
60.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③将石块浸没在植物油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植物油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
水【解析】实验步骤:①用细线拴好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G②向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小石块,让小石块全部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小石块排开水的重力G水=G-F1,③向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植物油,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小石块,让小石块全部浸入植物油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小石块排开植物油的重力G油=G-F2,而G水=ρ水gV排,即:G-F1=ρ水gV排, G油=ρgV排,即:G-F2=ρgV排,小石块体积V=V排,则植物油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
水 61.实验步骤:1、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1。2、把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2。3、把小酒杯沉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3。密度表达式:ρ杯
密度表达式的推导过程: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时有:F浮=G排=ρ水gV排=ρ由上式得酒杯的质量:m杯=ρ水(V2-V1)小酒杯的体积为:V杯=V3-V1 水g(V2-V1)==G杯=m杯g。第73页 共98页
第74页 共98页
酒杯的密度:ρ杯
【解析】测固体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有直接的方法:用天平测质量、量筒(量杯)测体积;有间接的方法:利用物体漂浮时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求出物体的质量,再利用排水法测物体的体积,算出物体的密度,本题应使用间接方法测小瓷杯的密度。62.(1)重力; (2)弹簧测力计; (3)F1- F2 ; (4)ρ水(V2-V1)g。【解析】分析: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时:利用称重法测量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利用排水法得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求出排开水的重,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解答:解: ①“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目的是比较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之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装满小麦的圆柱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