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中已经长大的孩子如何改善已经形成家暴男人的性格特点”

大人之间的家庭暴力,只会把孩子变成精神废物
我的图书馆
大人之间的家庭暴力,只会把孩子变成精神废物
有一个姑娘,名字叫C。前一段时间,十八线男星刘洲成家暴孕期妻子的事件,曾引发了C的诸多感慨。她告诉我,虽然现在已经是二十多岁的人,但一看到家暴相关的新闻,多年前一幕幕恐怖的场景,依旧会浮现在脑海里,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C的家庭,是人人看起来最完美和谐的那种。父母身居要职,C又懂事上进,成绩经常名列前茅,根本无需家长操心。但正如每个完美家庭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暗疮一样,C的家庭也有他人不了解的黑暗。&从C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脾气就不好,又爱喝酒,每回喝完酒,都要找茬和她母亲吵架。母亲隐忍,为了不让家里爆发战火,总是努力忍耐父亲的谩骂,尽量不去还嘴。可是沉默和隐忍,并不能换来父亲的善罢甘休。仿佛一记重拳打到了棉花上一样,她父亲越得不到回应,就骂得越起劲,气不过还会砸东西,甚至动手打她母亲。&尽管真正动手打的次数不多,但为数不多的几个恐怖情境,依旧在C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她在和我聊天的时候,曾满脸迷惑地说,“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时还被包在小被子里,而我爸爸,竟然瞪着血红的眼睛,抓住我妈妈的头发往墙上撞,当时我妈妈还紧紧抱着我,我还能看到雪白墙壁的一抹血迹”。&然后她顿了顿说,“我当时的年龄,肯定没有两岁,但我居然都会记得这种场景,我自己都怀疑,这究竟是真实的记忆,还是我根据妈妈的叙述自己臆想出来的。但是,爸爸曾经打过妈妈,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因为我四五岁的时候,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一点我肯定没记错”。&在C的记忆中,这还不是唯一最可怕的事件。&还曾经有一个场景,是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妈妈不知道吞了什么药,爸爸和她拼命掰开妈妈的嘴,把一大把白色的药丸给抠了出来。而这件事,恰好也发生在一次父母之间激烈的争吵以后。&在C的成长经历中,这种激烈争吵其实为数不多,还是有很多举家欢乐的美好记忆。但是时至今天, 在C的噩梦中,依然有一个不断重复的梦境,那就是父亲拽着母亲头发撞墙,直至满墙鲜血淋漓,成年后的她站在旁边,却怎么也无法跑过去救下母亲。&听了C的叙述,我开始意识到,我们不停地谈起家庭暴力,痛斥施暴者、同情受害方,也不断给受害者提出各种自救建议。但无论是影视作品、社会新闻还是热点文章,很少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叙述家庭暴力带来的阴影。&就连在学术界,也只有近二十年来,才陆陆续续有了家暴对孩子影响的研究。 孩子明明受到了相同程度的伤害,得到的关注却实在不多。&我们的文章,曾经写过“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今天的文章,就来谈谈,比父母争吵更为激烈的家庭暴力,究竟会如何伤害孩子的一生。(关于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请查看《“?》)关于家庭暴力的事实有多少女性遭受家庭暴力?关于家庭暴力中的性别分布,大众惯常的认知,都是“女性是受害者,男性是加害者”。的确,统计数字也告诉我们,在所有的家庭暴力中,有90%以上的受害者是女性,10%左右是男性。&而家庭暴力在全球女性身上的发生率,到底有多普遍?&根据相关数据,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每三个女性中,就有一个曾经被熟识的人实施过暴力,施暴者可能是自己的丈夫,也可能是家族中另一个男性成员。&更惊人的事实是,每四个女性中,就有一位曾在孕期遭受过家庭暴力。2000年澳大利亚的女性安全调查显示,20%女性第一次遭受家庭暴力的时间,就是怀孕期间。而孕期女性被家暴的几率,是非孕期女性的4倍。&有多少孩子身处父母家庭暴力中?关于家庭暴力场景中的儿童,由于很多家暴事件都被隐藏在家庭内部,儿童更是少被记录在内,因此相关数据较少。而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全世界生活在父母家庭暴力中的儿童,大约有2.75亿人。事实上,这还是保守估计,真实数据可能还要多出几百万。&那么,生活在充斥暴力的家庭中,孩子的角色是怎样呢?&2010年有一项调查发现,有85%-90%的家庭暴力发生时,孩子都是全程旁观者,而其中50%的事件中,孩子也会和母亲一起被打,也就是一同成为了受害者。&另一项囊括了中国、南非、印度、埃及等国家数据的研究发现,暴露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比其他孩子遭受性侵和暴力的几率,要高出15倍。&所以,家庭暴力中,受害者不仅仅是女性,也很有可能是孩子。&了解以上事实以后,下一部分我们就来看看,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目睹家庭暴力,或在父母的家庭暴力中一同被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年龄最小的人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我们需要根据年龄段和持续时间来说。&母亲孕期从上面的事实中,我们已经得知,有很多女性,在孕期就已经开始遭受家庭暴力。因此,这种经历势必也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我们已经从多篇文章中了解到了“压力、紧张促使皮质醇升高”的事实。而孕期母亲的皮质醇升高,带来的结果,就是胎儿的大脑发育迟缓,比如大脑中髓磷脂的量不足正常水平,而髓磷脂少,就非常容易引起过度兴奋的儿童症状,比如多动症。&再比如,胎儿大脑中正常细胞数量也会减少,大脑也更加容易被毒性化学物质伤害。如果孩子出生后暴露在甲醛,或误食了铅、镉等重金属,那么这类孩子受到的伤害,就会更大。&除了胎儿大脑发育受到制约,孕期被家暴,还有可能造成流产、早产、出生低体重、死胎、胎儿畸形等后果。&婴儿时期有多少家庭,会在孩子婴儿时期就发生家庭暴力呢?&一项加拿大研究发现,25%成长于家庭暴力中的孩子,年龄在1-3岁,有10%,甚至还不足1岁(Kitzmannet al. 2008)。&这些被卷入家庭暴力的孩子,有的会被妈妈当作挡箭牌,有的会被爸爸扔出来的东西砸到,有的孩子,甚至会被爸爸拿来威胁妈妈。曾有一个火遍全网的视频中,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婴儿,被父亲的脚踩在浴室地板上,这就是孩子被父亲作为要挟筹码的案例。&而这些婴儿的发育,会受到什么影响呢?&1、对大脑的影响刚出生时,婴儿的大脑容量是成人的25%,第一年结束时,就会发展到66%。而此时快速发育的大脑,对于创伤经历就非常脆弱。&关于大脑的研究发现,暴露在极端创伤中,婴儿的大脑结构会发生改变,以至于未来更难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这类孩子很容易因为一件非常小的挫折,就被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这些伤害表现在婴儿身上,就是易怒、睡眠不稳,以及更严重的惊跳反应,以及更加频繁的身体疾病。&2、婴儿与母亲关系的影响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他们与最早照料者的依恋关系。关系越亲密、稳定,孩子的安全感越强,对他人也更倾向于信任。&这方面的研究显示,夫妻间的家庭暴力越严重、越频繁,孩子的不安全感就越高。而在那些有长期家暴的家庭中,就有50%的母婴关系,是“紊乱的依恋关系”。&所谓“紊乱的依恋关系”,就是说婴儿对妈妈的感情,是既依赖、又害怕,妈妈既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也是不安全感的来源。也就是说,妈妈没遭受家暴的时候,会给孩子敏感的回应和温暖的照料,但是在家庭暴力中,婴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又因为婴儿对妈妈抑郁、焦虑、恐惧和愤怒的心情异常敏感,因此他们也会随着妈妈的心情而变得紧张、恐惧。&这种时而温暖,时而恐惧的经历,就容易让婴儿产生非常大的不安全感,并对妈妈的情感充满困惑。自然地,他也会觉得,成年人是不可靠的,无论是多么亲密的人,都不会给自己持续稳定的感情。&因此,婴儿在频繁的紧张中,大脑中的皮质醇也会升高,并且会持续积累到很高程度。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小小的压力,比如突然出现东西掉落的声音,都会让婴儿的皮质醇迅速升高,出现很强烈的反应。&简单来说,长期目睹家暴,就会让婴儿们过度警戒、过度敏感,始终在警惕周围是否有危险。&等到婴儿们长大,他们身体会一如既往保持过度紧张敏感的状态。到了学校,与同龄人相处时,他们也倾向于时刻处于自卫状态,容易对潜在的危险走出过激反应。这种紧张,不仅会消耗正常学习的精力,也会因为富有攻击性,而无法获得很好的人缘。&这样看来,婴儿由于其无力自我保护,严重依赖母亲的照料,就会更容易被家庭暴力剥夺走有质量的照料,受到的伤害也是异常深远的。&儿童时期从身体发育的角度来说,如果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暴力,一些很简单的发展,都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出现“退化”症状。比如,原本已经能大小便自理的孩子,突然开始频繁尿床,再比如本已经可以流利说话的孩子,突然开始结巴、语言迟钝。&还有的孩子,会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因为他们无法信任这个世界,只得紧紧抓住最依赖的妈妈。&伴随着分离焦虑,孩子还会因为无法发展出正常的信任感,从而难以进行自由的探索行为,对世界缺乏基本的了解。&这种“故步自封”的症状,也会使得孩子无法与同龄人正常交往,难以发展出对他人的同理心,并感到社交孤立,长此以往便可能产生社交障碍。&从行为发展方面来说,儿童时常目睹父母的家庭暴力,也会难以发展处正常的信任感、安全感,并对周围的人和物保持攻击性。&曾有一个研究发现,生活在暴力家庭的三岁孩子,就已经被成年人的愤怒情绪所影响,对于同龄人也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他们很容易多他人过度警戒,把好意当作恶意,从而做出过激举动。&还有很多研究数据表明,来自家暴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在学校参与霸凌,卷入打架的几率也会高3倍。&不过,也并非所有孩子都会表现出攻击性。有研究证明,身处家庭暴力中,男孩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而女孩更可能出现沮丧和抑郁。&除了行为出现紊乱,这些孩子还容易出现认知方面的问题,比如认知障碍,以及专注力问题,他们无法专注于学校功课,从而使成绩难以进步。&此外,面对父母长期的暴力,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也会更加消极。不仅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也会缺乏积极的生活目标和未来期待,而且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自我认知和道德发展,都会受到阻碍,从而落后于其他孩子。&更有甚者,在儿童时期就可能出现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严重的精神疾病。&青少年时期&如果一个孩子,从儿童时期,甚至婴儿时期就开始目睹父母的家庭暴力,并且战火一直延续到青少年,那么他就很可能集齐以上两个时期几乎所有的伤害。&美国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在2000年的研究还显示,从童年开始目睹父亲对母亲的家暴,与青少年女孩的毒品滥用、饮食紊乱、未成年早孕,以及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有关系。而且,来自家暴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无家可归,也有更高的几率采取危险行为、逃避行为,他们自己也很有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一员。&曾经就有澳大利亚的研究指出,在长期行为暴力的青少年中,就有40%都来自暴力频发的家庭。 &多个国家的研究都发现,那些从小被虐待,或者经常目睹母亲被家暴的男孩,成家后成为家暴者的几率,要更高。还有2000年的研究说,30%曾目睹父母家庭暴力的男孩,长大以后自己也可能变得很暴力,他们会认为,自己使用的暴力是合理的、正当的,因为从小父母就是如此解决问题的。&并且,对于男孩来说,他们会通过父亲对母亲的行径,而认为女性的地位低下,可以随便欺负。还会有的孩子,因为母亲长期的忍气吞声,而将最初的同情和心疼,转化为对母亲的怨怼,恨她们懦弱无力、不知反抗,久而久之,也会影响这些孩子对女性的基本看法。以上,就是长期目睹家庭暴力,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影响。不过,换个角度来看,有30%的孩子会陷入暴力轮回,那也意味着,有70%的孩子,并不会加入暴虐行列。&那么,究竟有什么因素,会帮孩子避免受到暴力的“遗传”呢?&什么样的孩子,更不容易受到家暴影响?&性格:性格开朗随和,认知能力高(智商高)的孩子;性别:男孩更容易受到暴力的传染;暴力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短期、较轻的家庭暴力,影响更小;是否有其他危险因素:孩子暴露在风险因素中越多,出现行为问题的几率也就越大。这些风险因素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贫困、失业、营养不良、居住环境差、教育和科技资源少;是否有同龄人帮助:如果有亲密的朋友,也可以抵挡一些父母的暴力影响;是否有可靠成年人帮助:研究显示,哪怕孩子身边有一个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的成年人(祖父母、老师、家族朋友等),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还有孩子报告,如果有一个可靠、有同情心、有能力的邻居,也对他们是一个很有用的支持来源;妈妈是否依然提供良好照料:在身陷家庭暴力的同时,如果妈妈依然能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温暖回应和需求满足,教给他们必要的生存技能,并示范出“坚定而非暴力”的抵抗态度,同时也能维持自身精神状态的健康,也能让孩子少受暴力的影响。&知道了这些保护性因素,那么家长们可能就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环境?&1、孩子需要安全、稳定的家庭氛围,保护孩子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不要让家庭暴力发生。2、孩子需要知道,身边会有成年人会倾听他们,无条件爱他们,相信他们、保护他们。3、孩子需要秩序感。所谓秩序感,就是正常稳定的吃饭、睡觉、玩耍、上学,而家庭暴力很容易把孩子生活搅得翻天覆地,打破正常秩序,剥夺安全感。4、如果你家有家庭暴力,那么无论是谁,都不应忽略孩子的需求,对于孩子应是充满理解、没有敌意的。当然,我们不能强求遭受家暴的母亲,还能对孩子正常微笑。所以,如果你是受害者,请在家暴发生后留存证据、及时就医,同时寻找亲人、朋友的支持,请求他们帮忙妥善安置孩子,安抚孩子的惊恐和紧张情绪,必要时请带孩子暂时离开事发场所。5、如果孩子不幸目睹了家暴,家长需要打破沉默和尴尬,主动找孩子聊。告诉孩子,家庭暴力是错误的,遇到冲突时需要以非暴力的方式去解决,以免孩子长期习得暴力的相处方式,影响社交能力和基本价值观。6、有的孩子会认为,父母之间的家庭暴力与自己有关,从而会责怪自己,并尝试修复家庭。这时父母要告诉孩子,暴力的发生不是他的错,成年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也不是孩子的责任。7、如果孩子对施暴方家长爱恨交加,可以告诉孩子,无论你爱他(施暴方)、恨他,或者爱他的人、痛恨他的行为,都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在父母之间站队。结语我曾经给大家推荐过美剧《大小谎言》,里面就有一位全职妈妈Celest,她才貌双全、家庭富有,有两个漂亮的双胞胎儿子,丈夫又帅气多金,生活如画一般美好。&但是,这一切并没影响她成为一个家暴受害者。&尽管她伤痕累累,也对丈夫痛恨入骨,但夫妻俩依旧心照不宣地在别人面前伪装着恩爱,在孩子面前也佯装和谐,他们也曾以为,孩子根本不知道家里发生的暴力。&然而,年纪仅有六七岁的双胞胎之一,从一年级开学第一天,就开始霸凌女同学,而欺负人的手段,就是他父亲惯常使用的掐脖子。&所以,这就是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这篇文章,并没有从女性受害者的角度,来谈遇到家暴以后怎么办。我国虽然已经有了相关法律,但无论从执法机关、社会传统还是“家丑不外扬”的习俗来说,女性自保的路途,依旧充满坎坷。对此,我们也无力提出一个尽善尽美的解决方式。&但是,至少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如果各位能控制住脾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那么就已经等于在促进孩子健康发展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相待。&我们下期见。References:Child
Trends. Children’s Exposure to Violence. May 2016Kelly
Richards. Children’s exposure to domestic violence in Australia. Australia’s
national research and knowledge centre on crime and justice. No. 419 June 2011Victoria
Thornton. Understanding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domestic violence on young
children. Educational & Child Psychology Vol. 31 No. 1. 2014Baker,
L., and Campbell, M. (2012). Exposure to Domestic Violence and its Effect on
Children’s Brain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Learning Network Brief (2)The
Australian Domestic & Family Violence Clearinghouse. The Impact of Domestic
Violence on Children: A Literature Review. 1 August 2011&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弗莱迪海默)
(龙套panda)
(盖盖盖浇饭)
第三方登录:我是一个家暴家庭中长大的孩子_家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942贴子:
我是一个家暴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第一次发帖,第一次发现这个贴吧,看了那么多人的经历,我想起了那个懦弱的自己。那么说说我的,也许说完心就不那么痛了。我,25岁,大学毕业4年,在一个二线城市从事着一个轻松的工作,有一个谈婚论嫁的男友,刚装修完我们还在还着月供的小房子,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我的生活虽不富足但也该是幸福的,可我从来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的出生也许就是一个错误,从我记事开始,父母就开始不停的争吵,打架都是家常便饭,父母文化不高,认为只有暴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我爸是个只会喝酒的酒鬼,每天早上都是白酒一杯,甚至没有菜就能喝的烂醉,喝完酒如果有外人在就是吹嘘,吹嘘自己有多有钱年轻的时候是多牛B,之后就是找个借口和我妈开始吵架,骂着难听的话,年幼我哭着跑过去阻拦打架,却被他们推倒在墙角上,额头上至今还留了一个不太明显的疤,可心里的疤怎么也愈合不了了。每次他们打架我都躲在门后面,不敢哭出声,眼泪一直流一直流,心里满是恐惧,现在想想好心疼自己。他们仿佛把打架吵架当成一种发泄的方式,而邻居们永远期待着看笑话,仿佛看一场几十年不会谢幕的闹剧。我变得胆小,自闭,敏感,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自尊极强,一直持续到很久很久。当我初中高中的时候他们外出打工,我只能从电话里听说他们又打架了又吵架了,每次接电话我都心惊胆战,生怕听到这样的消息。更可怕的是每次上课我突然间莫名其妙的流眼泪或者情绪低落,下课打电话过去果然那边又是闹翻了天。我怕电话,也从来不给他们说心事,我的成长他们是缺失的。大学毕业后,依然打闹不停,我租了房子,把我妈偷偷接了出来,换了手机号码,从此两年几乎没有联系我爸,他也找不到我们,我也害怕被他找到,怕他们又开始闹,我只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这个破碎的家。前段时间我妈非要回去了,我爸听说也回去了,然后过了不到半个月,他们打的脑袋上缝了针,鼻梁也塌了,现在我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电话也不接了,我真的好担心,可知道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的世界一片黑暗,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不奢求多么富裕的生活,我只想要一个和睦的家,这样的要求却永远也得不到满足,心如刀割。
你是女孩子,还有男友会爱你照顾你,可是我是个男的,我挣扎了几十年还是无法走出恐惧和阴影。我只想快点结束,可是又不想自杀。
嗯。你这样不对哦,你是个不懂得满足和感恩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父母还是供养你读了大学,说明他们是爱你的,知道自己只能用暴力解决问题,就应该让孩子多学知识。第二,你现在应该是幸福的,你都有了谈婚论嫁的男友,还在过着两个人的小日子,总是乌云满天对他可是不公平哦,他也会希望老婆虽然有过不好的生活经历,可依然坚强乐观吧,那样你们的家才充满幸福感。最后,我能体会你的心,想他们不生气,甚至想母亲远离父亲的暴力,然而你母亲还是要回去继续被打,我想,这说明暴力也许已经成了他们多年形成的畸形生活习惯,他们无形的形成了习惯,痛苦又无法分开。我想你要做的首先要自己幸福,然后告诉妈妈“受伤了还有我”,劝导爸爸也变成了毕生的功课,剩下的权利交给妈妈,你告诉她,无论她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会支持她。至于你自己,不要再每天百感交集了,事情还是在发生,何不过好自己做好自己。
抱抱楼主,我们的情况差不多。
敬佩楼主,你还是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长大了,没有被影响学业,没有被影响工作和生活。虽然你还在为他们担心。但是你应该看见,你在他们的“教育”下长大,后来还是个人格健全的人,是值得敬重的。那么离开了他们你应该过得更好,就算他们偶而想起你,也可以令他们放心。还有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延续父母在家庭里的处事习惯,所以希望你在自己的家庭里能更加的独立,不要步自己母亲的后尘。最后祝福你的生活幸福^_^
跟我差不多,最怕电话
我能理解,和我的情况差不多。从小到现在的噩梦,我真庆幸我妈到现在还没被打死,我很无助,因为我还没能力带我妈走。   ☞如果我是一个买不起公交卡,充不起qq会员,吃煎饼果子加不起蛋的女孩,你还会喜欢我吗?☜
应用吧活动,
希望楼主以后的人生尽量摆脱噩梦 ,以后对小宝宝温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晚安
没想到这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问题,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很不幸,至今我还没走出这个阴影
想要和睦的家庭是所有人的愿望,既然已经不可能了,请过好你自己的生活。父母之间的纠葛我们无法评价和参与,只是你一定要幸福。你的前半段人生不算快乐,请整理好心情,让自己过的幸福。你一定会得到幸福。虽然对你来说可能这些话太过理想,但是真的只有你自己好起来,你的生活才会好起来。你已经工作了,是独立的个体,你一直坚强的走了过来没有理由不幸福。姑娘,加油!我祝福你
我有些感受和你好相同
我的爸妈也是这样的,我爸天天喝酒然后各种吹,我妈现在都不回家住,在我哥家里,我就惨了,结婚两年多了,孩子一岁多了,经历了两次家暴,刚刚打完一场,我俩打架是他打我我也打他,差不多谁都占不了便宜,我女儿刚吓得一直哭,还有十天他生日,我都准备好生气给他买他一直想要的手表了,但是现在看来没必要了,我俩也是天天吵架,真的很烦啊,感觉性格不合。而且我现在还是坐小月子,第四天的时候吵架我都回娘家了,今天第十五天又吵,或许离婚是最好的
我和你很像 可怕的是我爸爸并不是喝醉 而是无法沟通的一类人 完全不管客观情况 自己认为是怎么就是怎么 怎么说都说不明白只能挨 更可怕的是他之后还会变好 然后慢慢又开始 更更可怕的 我妈妈很痛苦 可是没办法离
我在另外一个帖子上看到有人说爱打女人的男人多半是同性恋 ???
很多事儿你是改变不了的,你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幸福,然后再让你的母亲得到照顾!你的母亲为什么不一直跟着你,因为她也怕成为你的累赘!
我也是家暴中成长的小孩
楼主,我也感同身受,我也是女生,现在大一,家暴真的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阴影。
抱抱楼主,经历和我很像,希望你和你男朋友幸福下去,有幸福的家庭,我都不想也不敢谈恋爱不敢有家庭怕 也和我妈一样遇到一个魔鬼
太多相同经历的人
楼主我和你好像
在家暴家庭,你是旁观者,我却是被施暴的男主角,你比我幸运不知多少倍。我不敢写,怕碰触到心灵的伤痕会难过很久
恨那些酗酒的男人,他们猪狗不如,从不知自己对别人待别人的伤害,专门坑害自己的亲人,怎样诅咒这些人,让他们快些死!你要坚强,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你活不下去母亲就彻底崩溃,一定要活!!
我也是在棍棒下长大的孩子,父亲有时候会把我打得头破血流,有时不知为什么就已经挨打,他习惯性的打我后脑,一巴掌下去就会蒙一段时间,当时我好恨,也恨我母亲,父亲打我时,母亲从不管,有时她也打。他们两个都很大的脾气,之间也会无休止的争吵,动手。。。
对我动手是经常性的,每当我放学回到家就恐惧,而且不敢有一点反抗,最害怕他们在别人的面前打我,死的心都有,好想找个洞钻进去。长时间让我形成了我比较孤僻扭曲的性格,害怕热闹,在人多的时候光怕被被人袭击,极度的不安全感,而且特别敏感,在别人面前从不敢表露自己,害怕受到惩罚与羞辱,自卑。。我好恨,,,让我以后的人生走的这麽痛苦,恨。。。。。。。
其实楼主心中还会难过是好事 比起许多心中已经麻木的好太多了
楼主坚强加油
楼主 你妈妈现在回来了吗?
孩子最可怜了,我也是家暴中长大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从小打到大的孩子,性格有什么影响_百度知道
从小打到大的孩子,性格有什么影响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从小被打骂的孩子性格以下是从小被打骂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的性格,家长们一定要仔细看看,孩子的这些性格将会对他未来的人生造成多么大的负面影响,看看你是不是应该停止暴力教育孩子的方式呢?【自卑】家长打骂孩子之后,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听从了家长的“教导”,实际上,他的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脾气暴躁】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以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撒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久而久之,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开始说谎欺骗家长,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皮肉之苦。可是孩子说的谎话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性格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长了,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固执己见】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不但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无声的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故意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有的孩子则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难以接近。【怪癖】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以后,还硬要孩子“认错”,硬是用父母的意志去改变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做,既伤害了孩子的感情,又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们的抵触情绪很大。皮肉之苦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理,孩子与父母之间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在身边也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心理的压抑情绪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悲观厌世】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别人的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这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之路。父母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经常遭父母的打骂,孩子会感到人世间没有温暖,活着没有意思,于是悲观厌世。现实中由于遭受父母打骂,出走者有之,自杀者有之,造成的家庭痛苦是难以言状的。【人格畸形】从心理学角度讲,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比如,因为物理没考好而挨打,他便会憎恨物理知识、物理老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报复性的事情来。【暴力】父母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往往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很多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都是孩子常年受父母暴打的阴影所致,有研究表明,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可能性要比正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大,犯罪率高;女孩则容易性犯罪。
懦弱、自卑、自闭、社交恐惧症等等,本人深受其害,有切肤之痛,从小在家暴中长大,性格极其自卑,对父亲有莫大的敬畏感,长大后想改变性格也是极其的难。父母行家暴有一个强大的封建观念支撑,那就是我生的我想怎么样那是我的事。棍棒底下出孝子和黄金棍出好人的方法万万不可取。
自卑,没自信,内向,严重会有反社会人格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暴男的形成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