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买辆山地自行车一般多少钱。买零件自己组装好,还是直接去买整车好?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4478|回复: 8
进士, 积分 142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45 积分
本人想组辆山地车,预算4000+,请问哪里购买零件值得信赖,淘宝商家太多,真假不好区分,同一零件价格也参差不齐,求个购买去处,行水都没关系,只管是真东西,不胜感激
进士, 积分 133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58 积分
连配件在哪买都不知道还组车!你这个预算在车店买整车好得多!不用操心,还有售后!
进士, 积分 142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45 积分
连配件在哪买都不知道还组车!你这个预算在车店买整车好得多!不用操心,还有售后!首先还是非常感谢楼上的建议,不过我在接受这个建议之前,我还是希望能有个满意的答案,你知道吗?组车不仅仅是你只得到一辆自行车(和买整车的结果一样),它还代表着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我想你有这个建议,说明你曾经组过车,对自行车一定有很深入的了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仅希望你能给我个答案,而不是在此以一种鄙视的态度来评论,谢谢。
进士, 积分 197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1 积分
我也建议先买整车,毕竟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你都不知道买什么
九品芝麻官, 积分 207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277 积分
我建议先买个公爵。2千多。
九品芝麻官, 积分 207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277 积分
我建议先花2千多买个公爵。
进士, 积分 142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45 积分
事实上我已经有一辆整车(欧野2.0),虽然不像公爵那样高端,但我在其上也学习到了一些自行车的知识,除此之外,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学习了很多,虽然还有不足之处,虽然我没有很多装车的实战经验(例如编轮组,拉刹车线等,或许这些会找个师傅来帮忙弄),但我还是希望自己组一辆,也希望自己在选择零件的时候能得到车友们的帮助,谢谢.
进士, 积分 142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45 积分
除了这以外,我也希望能得到一套对车架尺寸选择的计算方法(虽然论坛上好像有介绍,但是好像也就是经验公式,也没有多少数学上的逻辑去让人信服),即使在我的组车预算上并不能让我定制一个车架,但也可能在现有的车架上选出尺寸相对合适的(从力学或者说动力输出和舒适性这两方面做一个权衡),如果论坛中有这样的大神,希望能和我分享一下您的计算方法,谢谢
无名氏, 积分 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5000以上再组吧,5000以下组不出太满意的车子。可以加我QQ 告诉你一些知识。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山地车零件详细介绍(我是新手)_百度知道
山地车零件详细介绍(我是新手)
我是个山地车爱好者,是个新手对车子不是很懂。希望专家们多多指教。我想知道山地车的配件及详细作用。谢谢 好了 给分哦、、、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1、车架   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如同电脑上的主板,攒机高手对主板的要求超过了对cpu的要求。   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   硬车架: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5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   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 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   建议:大猫(bigcat)的硬车架很不错,便宜又轻(400元、1485克),强度也行。买全避震车架的朋友可以先买个普通车架,再换个好点的避震器。   2、前叉   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高人曰:“山地车,其实就是车架加个前叉哉~~”可见前叉的重要性。   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 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了,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是浪费。   下面介绍一下前叉的介质种类:(感谢三脚猫纠正)   ⑴、弹簧叉:最低档的叉,没有阻尼。   特点:便宜, 300元就能买个不错的。   ⑵、阻力胶:以阻力胶为介质,没有阻尼。   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阻力胶用三年左右会老化,需要换。   ⑶、油簧叉:以弹簧(coil)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最重,但是最结实。弹簧用起来比较润,对小震动反应灵敏,一般半年换一次避震油   ⑷、油气叉:以空气(air)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比油簧叉轻,但结实度有所降低。(也不至于低到哪儿去,普通越野足够了。)半年打一次气,车行都会提供专门的气筒免费打,单独买也可以,带气压表200元左右。以空气为介质的好处是重量更轻点,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护骑行者的手腕部位,不过对小震动反应不太灵敏。   前叉的工作顺序应该是:遇到障碍物——前叉被压缩——到了极点——被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的影响)——弹跳系统工作结束   新车友可能对一些前叉的专业或英文词语不太熟悉,这里大概解释一下。   行程travel:前叉能够压缩的极限长度。越野用60-80mm就够了。不过要玩玩飞的就该选个长行程的叉100-125mm。速降的叉就更长了,得要180mm。   弹跳spring:从遇到障碍物前叉行程收缩到极点,再由介质(阻力胶、弹簧、空气)弹回原来的行程长度为止,这个过程叫弹跳。   回弹rebound:弹起后收缩到极点之后,由介质(阻力胶、弹簧、空气)弹回原来的行程长度,其实就是弹跳spring的后半部分,因为回弹速度要受到油阻尼的影响,所以单独成为一个专业名词。   阻尼damping:回弹的时候,回弹速度有多快,这个由阻尼来决定。高速行使下,回弹快了,会被弹飞;回弹慢了,连续障碍物时行程被越压越短,手感跟没有回弹的硬叉一样。(用马祖奇04年的exr-pro快速下30级楼梯就这个感觉,只有换较清的避震油增加回弹速度才可解决,不过有的朋友喜欢阻尼明显,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回弹调节rebound adjustment:这是一个科技卖点,有这个功能的叉要贵几百元。但是马祖奇的经典叉z3带这个功能,要知道z3不到1000元啊!~不过现在基本没货了;另外rockshox的叉,只要型号后面跟sl的也带。   顾名思义,是调节回弹速度快慢的。带这个功能的叉,不用换清、浓的油,就能达到调节回弹的目的。回弹调节在越野中的影响——小石头路、泥路,需要回弹快点的;岩石、大落差的路需要回弹慢点的。   回弹调节旋钮一般在叉脚的左边,看杨林的拆z3的那个帖子就能看见。原理是转动以后,可以使油孔变小,而减少单位时间油的通过量,延长出油的时间,达到回弹变慢的目的。跟饭店带孔的塑料盐瓶一个原理。   按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把回弹调节理解为阻尼调节要容易些,因为回弹的快慢是通过油阻尼进出量来控制的。   锁死:rockshox的3000元以上高档叉有这个功能,骑行的时候,通过一个特殊的旋钮,能把前叉锁死,跟硬叉一样,对任何障碍物都没有减震的反应。这样可以减少懈力,使爬坡变得更容易,骑长途时也可以省力些。普通玩家用处不明显,建议把金钱用在其它部件上。   避震油:在摩托车店可以买到摩托车前叉避震油,与山地车通用,要选清点的,因为自行车可没摩托那么重。越清的油,阻尼越不明显,回弹速度就越快;反之浓的油,阻尼就明显,回弹速度就慢。(比如:马祖奇04年的exr-pro就是回弹慢的。)   说了这么多,这里着重写的是rockshox和marzocchi(马祖奇)这两个牌子。   其实大街跑的山地车基本用的是这两牌子的家伙,前者是美国牌子,后者是意大利牌。不过从04年起,所有1000元左右的普及型叉都改为台湾生产了。有的老鸟说质量有所减退,不过就新手朋友的低强度玩法而言,没三年是不会用坏的。   下面就这两个牌子的具体型号,照官方网站的内容举例翻译、解释。   rockshox-pilot sl:   travel: 80mm with 100mm conversion included 行程:80-100mm可变换   weight: 3.87 lb. (1.76 kg.) 重量:1.76kg   spring: single sided coil with air assist 弹跳系统:单边弹簧和气压援助   damping: hc2 阻尼系统:hc2   adjust: external rebound adjustment 回弹调节系统:外部回弹调节   lowers: one piece magnesium 下管:整块镁合金   crown: forged 6061 aluminum, black 顶材:铝、黑色   steerer tube: butted aluminum 舵管:铝   upper tubes: chromed steel 28mm 上管:铬合金   colors: black, red 颜色:黑、红   upgrade: over xc: external rebound adjustment 比较:比pilot xc多了外部回弹调节器。pilot xc也可以调节回弹速度,不过要拆开叉子调节,比较麻烦。   marzocchi-exr pro air   damping system:dual open bath ssv system 阻尼系统:双边气压ssv系统   adjustability:dual external preload adjuster 适应系统:双边外部预加负荷   spring type:air 弹跳类型:气压   travel:85,105,120mm 行程:85,105,120mm   steer tube:steel 舵管:钢   colors: black, red 颜色:黑、红   两个牌子的风格:美国人设计的rockshox有很多科技卖点,用起来更舒适;而意大利的marzocchi更结实,这要看玩家具体的用途了。经常玩飞坠的朋友,建议用意大利的,而享乐型的中度越野者,适合用美国的。   3、制动系统:刹车、刹把、刹车线   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的吊刹不常见。   v刹:力量很大,因为是靠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   碟刹:比起v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   价格: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能买相当好的了。   碟刹又分两种:油压碟刹和线拉碟刹,油压碟刹靠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常见;线拉碟刹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上绰绰有余了。   下面推荐一款手感最好的线拉碟刹:avid 碟片直径185mm型,价格800-900元不带刹把,刹把130/对。   推荐v刹:喜马诺xt-739( 230元左右)   刹车线:推荐买喜马诺xtr,15元一根,三年不锈。4、传动系统:牙盘、中轴、链条、飞轮   牙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3个齿轮,都知道吧,raceface的不错,有点贵啊500多。便宜的买个shimano acera,100多块钱,或者闪电的牙盘,60元,呵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轴:有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两种,长度也有所不同,必须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盘购买。图七:   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 两块钱怎么过黄金周?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聚焦国内知名企业 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车。 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长期以来,老百姓有个误区,认为   档越多,用得也越多。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但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   5、变速系统:变速指拨、前拨、后拨、变速线   变速器呢,国内最常见的两个牌子,一是喜马诺shimano,二是sram。   喜马诺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因为是日本牌子,不少愤青选择了抵制,而购买sram,新兴的sram在性价比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7.0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一半,建议朋友们多参考参考。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最好不要混用。   听说sram好象被美国公司收购了,这就麻烦了,看愤青们是抵制日货呢,还是抵制美货呢?或者不用变速器得了。或者用少见的意大利产的,要多付出2-3倍的价钱哟~~~爱国难做啊……   指拨:分两种,一是剪刀变速器,二是转把变速器,转把变速器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剪刀变速器,因人而异了。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转把变速器很有名。   还有一种是联体手变,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前拨:钱多的往xt上走,钱少的用alivio。sram的很不错,比较便宜。   后拨:个人认为比前拨重要些,建议装比前拨高一档次的家伙。比如shimano的lx、xt系列,sram-7.0等,结实耐用。钱少的就装shimano alivio,100块左右。   变速线:同刹车线。   附:shimano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 xtr, xt, lx, deroe, a 两块钱怎么过黄金周?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聚焦国内知名企业 livio,acera,altus,tourney   sram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o、9.0、7.0   6、车轮:车圈、钢线、前后车轴、外胎、内胎   车圈:山地车应选用双层圈。因为双层圈比单层圈更结实,更能经受恶劣地势对单车性能的考验。车圈又分为:刀圈和工型圈。   刀圈优点是抗纵向的冲击强,再大的强度也不会发生圆周变形,而横向的变形是很好调整的;刀圈还能减小空气阻力,适合业余车手和训练使用。缺点是重,不适合爬坡。工型圈抗横向的冲击能力强些。   钢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横截面是圆形;另一种横截面是扁的,能减少正面的风阻。   车轴:又称花鼓。用碟刹的朋友,应该选择碟刹车轴,因为碟刹片是固定在碟刹轴上的;用v刹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轴,如果以后想升级到碟刹,可先装碟刹轴。   车轴分为培林轴和珠档轴。建议买培林轴,滚珠坏了,可以更换。   什么叫培林轴,新手肯定不太懂。   培林是英语bearing(轴承)的音译,培林轴其实就是轴承轴。还有一种轴,它比陪林轴承受更强的压力,叫珠档轴,shimano的多半是珠档轴,这种轴如果珠档坏了的话,更换很麻烦,需要专业人事和专门的材料。而陪林轴中的轴承滚珠,是全世界统一型号的,到处都能买,用坏了换起来很方便。   培林轴中还有一种叫——滚针陪林,是用圆柱体代替球体作为传动的介质,优点是强度更大,润滑度稍有下降。一般用在中轴和腕足那里。   推荐:犰狳的花鼓是培林的,它的轴承滚珠很容易买到。价格偏贵。图十三的两款都是犰狳的。左边是碟刹轴,右边是普通轴。   外胎:个人认为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骑手在特定路面对车的操控。不同的胎纹适应不同的路面。如下图:左边的胎纹平,右边的凸。   胎纹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强。尤其是最左边光头胎,适合城市里平整的水泥路。左二的细齿胎适合泥路。   胎纹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山地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买山地车的时候是买店里已经组装好的,还是要老板重新组装一辆?_百度知道
买山地车的时候是买店里已经组装好的,还是要老板重新组装一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有时间就等在边上看他装。不过要适合自己,总是还要再调整的
采纳率:22%
一般都会有未组装的,有的话当然要全新的。
要老板重新组装一辆
都一样啦 老板重新组装 有 新鲜的感觉 看着他诞生的~
其实都一样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山地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手想买一辆山地自行车,是买整车好还是买配件自己组装好呢?_百度知道
新手想买一辆山地自行车,是买整车好还是买配件自己组装好呢?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预算预算啊!别这么让回答的人这么纠结,建议你百度知道,类似你这种咨询的人是相当之多的!答案是相当!巨大的,详细的!详解下,如果你是科班出身,你可以买配件自己组装,但是你要耐着性子调试!1-2小时,甚至在未来依然使用的三年内,不断的调试!个人感觉,为了节约几百款钱而这样子玩,是非常苦逼的一件事情!
三千元以下,要样子去美利达,要视觉上的夯实选择捷安特!
三千以上,有组装或者攒车的心,就去找当地的俱乐部,我不知道你是哪个城市,至少我这里大郑州是有三到四家单车论坛,有相当一部分diy俱乐部在上面活跃!想省钱,先淘宝,然后厚脸皮电话,去实体店要他们开配置,然后再拿着去淘宝比价格,砍价~
欢迎来郑州论坛骑行版块,有相当部分的新的自行车diy组合清单表(和组装电脑一个概念。)
采纳率:64%
要看需求和个人偏好;品牌整车更讲求配置合理,什么级别的零件配备什么级别的产品,什么级别的产品适合什么人群,零件的使用更为科学和合理;DIY产品多数更追求个性化,突出1-2个卖点,其他部分可以降低级别,用突出部分掩盖掉不足之处,可以卖到一个更好的价位,获取更大的利润,而且DIY的零件渠道和真伪很难辨别,品牌整车的零件一定不会有假,品质还是可靠的。想DIY,除非你是专业人士!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山地自行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组装一辆属于你自己的超个性自行车吧!山地车DIY入门(下)组装一辆属于你自己的超个性自行车吧!山地车DIY入门(下)大石的推送日常百家号继续上一篇的内容,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山地车零件的选择在组装一台自行车之前,首先考虑的必须是整车的预算,我个人认为,若想自己DIY一部能够长时间不进行升级的XC车,至少要准备4000元左右的预算,虽然再低也可以装出来,但是还是不如去购买整车为好。Diy零件的搭配是有讲究的,并不是乱拼起来的,在购买零件之前,一定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预算是否足够完成整车每一个精心策划好的零件(注意是精心策划好的零件,不是最后预算不够就凑合混搭一些自己不喜欢或与整车档次相差甚远的零件,那样只会拖累你整车的使用感觉以及让你以后花钱更多)——整车的每一个部分搭配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在预算内遵循最合理的价格分配(比如不同品牌、档次的变速、传动套件不合理混搭,或者4000元的预算,花3000去买车架,1000买别的,这样的搭配都会使得整车成为一部失败的作品)——颜色的搭配是否合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在此我没有太强的说服力,总之,既然是DIY,那就要完成一辆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配色的作品。依照以上三点,现在开始介绍零件的选择:一辆自行车最核心的零件一定是车架,一台良好的车架可以提供合理的骑行角度以及合理的骑行感受,而选择车架,也是在装车过程中要下最多功夫的一个环节。当我们在车店看见一辆整车,往往第一反应就是:这是orbea的,这是捷安特的。其实,一辆自行车的品牌,往往只存在于它的车架,而其它的零件,则几乎全部由其它不同对各部件有相应特长厂家来进行生产。所以说,车架是整部车真正的灵魂。在选择车架前,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身高,以硬尾山地车来讲,165CM以下的人应选择14-15英寸的车架,165CM-175CM的人应选择16-17英 寸的车架,175CM-185CM之间的人应选择18-19英寸的车架,而185以上的人,则应选择20-21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车架。就像穿衣穿鞋一 样,自行车同样需要合适自己的尺寸,才能使自己的骑行更加得心应手。现在,自行车的车架基本由钢、铝合金、碳纤维以及钛合金四种材料进行制造,其中,钢的弹性好,材料抗疲劳度强,有十足的线条感,是历史最悠久的制造自行车的材料,但由于铝合金及碳纤维材料以其较轻的重量于90年代开始问世以来,钢架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越来越少,主要跻身于高端产品及BMX、街市等动作车领域,但并不是说钢架就是落后,就是低端,钢架的美感和其舒适的路面感应,吸引了相当多的簇拥者,我本人就是钢架车的死忠。铝合金,中低端车普遍使用的材料,是重量较轻的金属材料,其路面感应并没有钢架来得直接,金属抗疲劳程度也没有钢和钛合金那样强,但它的加工性和短期内的性能的确是不错的,是目前自行车爱好者们普遍选择的车架,本文也主要以铝架进行选择来进行整车的搭配。碳纤维,新兴材料,很轻,可以被制作成任意想要的形状,而强度并非传统观念中的那样脆弱,它有着非常好的韧性及吸震能力,但对直接接触的撞击力和剪刀力却不堪一击,价格昂贵,主要用于竞赛。钛合金造价高,金属抗疲劳度在铝和钢之上,但偏软,不易发力,适合长距离骑行,属于比较小众的产品。虽说车架是整部车的主体,但对其价格分配以及与其它零件的档次适配程度,都要予以合理的选择,车架价格所占的比例一般不要超过整车的1/3,且要对应其相同档次的其它零件。我大概列举几个使用比较普遍的车架,让初入车圈的朋友有个参考。如果装一部中低端的整车,那么GIANT的ATXPRO(新款为TALON3)是个不错的选择,500元左右的价格并不意味着它的性能也是低端,我认为,5000元以下的整车都可以将这款车架选择在内,可以个其它零件提供一个相对宽裕的选择又使整车搭配不至于不合理。高端一些,GIANT的XTCTEAM,我认为在元的车架中是个不错的选择,搭配ShimanoXT甚至顶级的XTR套件都不为过,捷安特的确个是性价比很高的品牌。如果选择一台一步到位的高端硬尾铝架,那么Specialized(闪电)、Trek、Yeti等等许多大牌的高端铝架或者碳架则可根据个人喜好来进行选择,这时,你的整车,则通常会高于一万元甚至更高了,而这些大牌的过于低端的款式,我不建议选择,因为性价比真的不会很高,同时一些小品牌的车架尤其是碳纤维车架我也很不推荐,理由很简单,设计或许不合理,可能没有经过专业的强测试,质量未必有保证,而且,没有“血统”。避震器:作为一辆山地自行车,避震前叉的选择则应该是组装一部整车继车架之后的所应考虑的第二个环节,避震前叉的主要避震方式有弹簧、阻力胶、液压、气压等。而无论何种避震,其结构内都一定会有有弹簧的存在,当然,各个避震方式的感觉还是截然不同的。目前比较主流的避震器品牌,有美国的ROCKSHOX、MANITOU、FOX和意大利的MARZOCCHI,这是国际上的四大避震前叉品牌,此外,德国的MARGURA,瑞士的DT等也生产高端前叉,但使用人数较少。对于DIY自行车,我建议前叉只考虑液压和气压两种,这辆种前叉的避震感觉是纯弹簧前叉所无法比拟的,对于相对低端的整车,我推荐ROCKSHOX的TORA(液压版)这款前叉,大概700-900元的价格,液压避震,可调行程(目前主流硬尾山地车架的标配前叉行程为80MM-100MM),阻尼(回弹速度)调节以及锁死功能,加上不错的手感和强度,的确是款性价比较高的产品。1000多元的话,ROCKSHOX的RECON这款气压前叉也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择。我很喜欢ROCKSHOX的手感,很顺滑,很柔软,但是为了强度,我现在的街车(玩动作、大活用)则使用MARZOCCHI2005款的DJ3双气压前叉,虽然重,但MARZOCCHI的强度绝对一流。如果配置需求和预算更高、更充裕,那么各大品牌的高端叉,例如ROCKSHOX的SID、REBA,MANITOU的R7,FOX的全线产品以及MARZOCCHI的MARATHON都值得一式,当然,同样,用高端的前叉,一定要搭配高端的车架和其它套件!如果你组装一辆山地车,仅仅用于公路骑行,从不进野地,只想拥有山地车的随意性和很灵活的操控性的话,那就上硬叉吧,避震前叉对于纯公路骑行绝对是个累赘,低端的话MOSSO铝叉,高端的话就用碳的。我现在就有一辆硬叉光头胎的高速山地车,老大名的WCF钢+碳车架和铬钼钢前叉,刷起街来又灵活又快速。不推荐上述品牌之外的前叉,尤其是低端叉,打着超轻、功能多的旗号,实际用起来跟大牌的东西根本没法比。选择完车架前叉之后,顺便选择一下碗组,碗组连接车架和前叉,负责车头的转动,在购买时,请尽量选择培林式碗组(负责转动的轴承为密封一体式而非可见滚珠的开放式),耐用,感觉也比珠档的要顺滑很多,像VP A71这类十几元的珠档碗组还是让它随整车去吧......比较专业碗组品牌有CaneCreek(壁虎)、VP(请选择它比较高级的培林款式)、FSA等等。奢侈品的话就用HOPE,当然还有千元左右一个的ChrisKing,碗组中的梦幻产品,我有一个二手的,一直不舍得用......一般碗组的价格并不会太高,100元左右的就很好用。我建议不要买一些小品牌的碗组,不比大牌的便宜而且质量没有保证,用一段时间就会有杂音,还有,市场上卖得很便宜的ChrisKing碗组千万不要买,都是仿货,一个正品的全新Chris King碗组最低也要800元左右,网上有很多分辨真假Chris King碗组的方法。最后,根据车架头管的种类,选择外置碗组或内藏碗组。然后考虑轮组,山地车的轮组我建议自编,也就是单买花鼓、轮圈和辐条进行组装,因为在越野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损坏轮组组成部件的事故,而成品轮组一旦某一部件出现问题,除行货代理商外,很难找到合适的补修件,即使找代理商订或寻求质保,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如自编轮的随坏随换来得方便。先说花鼓,一般有滚珠式和轴承式两种,滚珠式多为日本的Shimano公司产品,Shimano的转动零件基本都会用散珠作为其轴承方式,从低端的民用车零件到顶级的XTR、DURAACE,散珠转动时Shimano的标志,散珠花鼓受力均匀,易保养,但拆卸后再重装时调试较为麻烦,若出现松动必须立刻上紧,否则轴挡受到撞击则会成为致命伤害。轴承式运用一体滚珠轴承直接嵌入花鼓,径向受力很好但轴向受力会较弱,调试方便,是现在欧美及台湾品牌的主流产品。花鼓的选择,中低端的话,我建议如果是Shimano,那就用XT(并不是说XT不好,只是XT的花鼓比较便宜,毕竟是Shimano的次顶级产品),因为Shimano花鼓的价格从DEORE、SLX到XT的价格相差并不多(Shimano山地套件的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ALTUS、ACERA、ALIVIO、DEORE、SLX、XT、XTR,其中LX系列的新款产品已被归为旅行车套件,HONE和SAINT为重型车使用),一对XT花鼓300多元就可以买到。轴承的话,台湾久裕是入门的选择,400元左右,性价比也很高。如果是高端,珠档就XTR(我目前在用XTRM960的花鼓,润度无敌,1600元左右),轴承的高端货选择就太多了,HOPE、DT (190、240)、Chris King、WhiteInduetries、Extralite、Tune、FRM...只要预算非常充足,那就上吧。不过如果不越野,请选择响数(之前有讲解)略少的花鼓,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润度。最后,根据刹车种类,如果是碟刹,一定要选择带有碟刹座的花鼓(六孔刹车盘和中央锁死刹车盘要弄清),用V刹则无所谓,但为了使整车具有整体感,如果用V刹请尽量选择纯V刹,即无碟刹座的花鼓。然后是轮圈,首先依据刹车种类,若用V刹则必须选择有V刹边的轮圈,碟刹则无所谓,但同样,为了整体感,请选择碟刹专用圈。低端但又耐用的,ALEX的DH19,60左右一根,很多人再用,再好一点点,Sun Ringle(太阳)的Blackeye,不到100元一根,也是不错的选择,再贵些的,Mavic的317,大概不到200一根是很好的选择,Mavic317也是很普及的车圈之一(注意,Mavic317标注法国产且价格很低的基本为仿货,现在基本都是台湾产)。这些选择主要为中低端车提供,如果高端的话,那就用Mavic 717、DTX450、DT X425,都是300-400一根的圈,最低也要搭配ShimanoXT的花鼓才合适,而且到这个层次,也该考虑辐条的搭配了(下面会说到)。再奢侈的话,ZTR355,600左右一根的圈,1500以下的花鼓就不用考虑了。特别注意的是,花鼓和轮圈的孔数一定要对应!不要忽视辐条,好辐条编出来的轮组无论是刚性还是耐久度都会更高。如果是低端轮组(两个轮组预算大概800元以内),那用1元一根的台湾辐条就可以,中端的话,DT的Champion,3元一根,高端轮组,Mavic 717同等及以上级别,则最好使用DT的Revelution或比利时Sapim的辐条,大概5元一根,。当然还有更奢侈的,DT和Sapim的扁辐条,二三十一根,让你的轮组编出来有店里成品轮组的感觉,只要肯下本就行~另外注意,辐条的长度一定要合适,如果是网购,一定要搞清所选择的轮圈及花鼓需要搭配何种长度的辐条,万一买错了,普通条还好,要是高端的DT或Sapim,那几百块钱就白花了。关于编轮,不管选择的是低端还是高端,请一定找一个手艺好的师傅,这样轮组用起来才舒服。当然,如果追求成品轮组漂亮的外观,那同样可以选择,低端的Mavic Crossride、DT1800,直到几千上万的Mavic、DT、Fulcrum和Shimano的高端货。但我还是不推荐使用低端的成品轮,效果真的没有同等价位的自编轮好,当然高端成品轮则不同。然后,就是变速套件的选择,这里所说的便速套件,是指牙盘、飞轮、前拨、后拨、指拨五个零件。目前世界上的山地车变速套件主要有由Shimano和Sram两家公司生产,虽然偶尔可以看到其它小品牌的产品,但选择的时候尽量以这两家公司的产品为候选对象(牙盘除外)。首先说日本Shimano,前面提到过,目前Shimano可用于XC车的套件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分为ALTUS、ACERA、ALIVIO、DEORE、SLX、XT、XTR。如果DIY整车的话,建议从DEORE级别开始考虑,DEORE以下级别的套件建议买整车吧,DIY的意义不大。新款的Shimano套件最高支持3x10也就是30速的速比选择,也有2x10和传统的3x9系统,在此不讨论速比的选择,完全依照个人的实际需要而定。DEORE套件(牙盘、飞轮、前拨、后拨、指拨)大概1300元左右,SLX大概2000元左右,XT大概2600元左右,XTR则要7500元左右(均为新款的DEORE M590、SLX M660、XT M780和XTRM980)。套件的价格比例大概占整车的1/3,要与其它零件级别相符。而在选择变速套件时,尽量不要将相差两级或以上的零件进行混搭,比如都用DEORE,后拨突然上个XTR,或者XT套件为了凑合用个ALIVIO的前拨,这样都会使较高级别的套件发挥不到其最完美的功效,兼容性也可能出现问题(SRAM同样)。为什么我没有提到链条,因为我个人认为,如果你使用的是Shimano SLX或以上的套件,那么一条顶级的Shimano7701链条(兼容9段飞轮,如果飞轮是其它段数则可购买同级别同段数的链条)(散装水货不过100多元)是很不错的选择,无论是传动还是变速效果,都是非常舒适的,而我现在的老款LXM570套件,搭配的就是该链条,整体传动变速效果比使用同级别链条好很多。当然预算如果不够,那还是使用原配等级的链条吧。下面说美国Sram,其套件同样分为若干个级别,建议DIY选择的级别由低到高为X5、X7、X9、X0,分别对应Shimano的DEORE、SLX、XT、XTR(其中X5的价格要高于DEORE),具体搭配方法和Shimano一样,不要相互越级,不要不同品牌混搭,在此就不具体描述了。关于Shimano和Sram变速系统的区别,下面会有介绍。至于Sram和Shimano变速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Sram的指拨全部为上推式(进档退档均用大拇指向上推),而Shimano则为剪刀式(由食指和大拇指共同操控指拨,进退方向由后拨的正/反拉方式来决定),我个人比较倾向于Shimano的剪刀式换档方式,反应很快速,而Sram指拨则可以留出食指搭在刹把上,使骑行者不会因为变速而暂时失去对刹车的控制,两者各有利弊。在设计风格和材料上,Shimano的机械感较强(近年的新款产品也偏向流线化),Sram比较有流线感,Shimano的材质多为铝合金,鲜有碳纤维(仅在XTR上一代产品M972后拨中大规模量产使用),而如果想体验碳纤维材料的产品,那SramX0套件的大量碳纤维使用,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当然,Shimano的XTR和Sram的X0属于专业竞赛级套件,价格较它们的上一级(XT和X9)都有一个很大的飞跃,使用这两个套件的零件,预算一定要十分充足,车上的其它零件,也要与其级别相符。注意,Shimano和Sram的任何零件不要混搭,虽然新近的10段套件经测试可以兼容,但在DIY时,仍不建议进行混搭!在变速套件段落的最后,还要提一下牙盘,牙盘并不非要使用套件配套产品,可以选择加拿大Raceface、Truvativ(也是Sram旗下品牌)等大牌的牙盘,也是由低端(300元左)到高端产品(数千元)均有,使整车搭配不至于过于单调。另外,除目前主流的使用GXP一体式中轴系统的牙盘以外,若选择了老式的方孔中轴或ISIS(10键)、OCTALINK(Shimano公司专用,8键)花键中轴,那么一般需要另行购买一根中轴。如果选择了非一体式中轴,那么请千万不要忽视中轴的重要性,不要认为中轴藏在五通内部看不到就可以随便搭配,我的LX M570牙盘之前用ShimanoES-25中轴(Alivio级别,很初级),最近换了ES-71(XT级别),感觉润度明显提高,踩踏时会更省力,同时强度和耐用度也会增加。现在,一辆DIY山地车的主要部件都已经选完了,下一步考虑刹车。用在现代山地车上的刹车部件主要有V刹和碟刹两种,许多人为了追求外观(玩多了就知道其实很俗),选择低端的机械碟刹,在此,我强烈建议,机械碟刹除了Avid(Sram旗下品牌)的BB7(BB5的可调节性太差),预算充足就上液压碟刹,预算不够就用V刹,如果是硬叉山地或是从不越野,那就用V刹吧,手感好,而且调节方便,制动效果足以胜任至轻型越野。先说V刹,这里我只推荐Shimano,因为Avid的偏软。从低端的M420(M422)到高端的XTR系列,Shimano的每一款V刹都非常好用,如果搭配好的线管和内线,可以调节至非常完美的手感,M420(M422)大概1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一对,而XTR系列则要千元左右(XTR系列V刹转点均使用滚珠轴承进行转动,而其它系列则为摩擦式),从低端到高端都可以选择,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给我的硬叉山地车升级一套XTRM960的V刹,03年的款式,我是个复古控。由于机械刹车需要另购刹把,所以我在这里也简单介绍几款。我最推荐的是Shimano的LXM571,挺老的款式,但是不论是外形还是手感都非常不错,价格100多元,淘宝有不少,我的一对DX刹把(和LXM571很相似的款式,当年为BMX设计)从03年玩攀爬,到后来玩街车,再到现在的山地,这么多年,使用一直正常。还有90年代的XTM739,非常经典的款式,现在淘宝也有很多。如果你喜欢Avid,那么请尽量选择较高端的款式(我建议SD7以上),低端的Avid刹把虽然价格低廉,但真的很软,刹车没有力度。现在说碟刹,我建议,如果不进行越野,或是预算不足以购买Avid的BB7机械碟刹或液压碟刹碟,那么请使用V刹。机械碟刹的刹把选择同V刹,而液压碟刹的刹把与夹器是配套的,不需要另购刹把。品牌的话,Shimano和Avid的全线产品都很不错,如果高端的话,除了Shimano的XT、XTR,Avid的ELIXIR CR、X0等,还有Hope和Formula、Magura等品牌可以选择。剩下的就是一些固定件了,先说把组。硬尾山地车的把横以直把为主,当然根据个人喜好可以选择燕把,但不建议选择弧度过大及过长的燕把。车把长度根据个人及肩宽以及骑行方式来决定,一般以560MM-620MM为最佳,如果偏向公路骑行,则短一些,越野的话则稍长。把立的话,80MM-100MM。把横和把立的材料,一般为铝合金、碳纤维以及碳纤维包裹铝合金。碳包铝的把横把立可以直接忽略,价格低廉但强度很差,要么就用全铝,要么就全碳。铝合金车把主要由6061铝合金、7050铝合金及7075铝合金进行制造,关于铝合金的型号,数值越高则硬度越大。一般6061铝合金用在较为低端的车把上,而铝合金的管壁可以抽到很薄,重量比6061铝合金做出来的车把轻,使用起来感觉也会更加硬朗,但价格偏高,一般用于高端产品。铝合金把组,低端的话,很多国产或台湾品牌就可以,如果从中端开始选择的话,我比较推荐Easton公司的产品,这家公司生产的自行车用铝合金非常著名,也是由中到高端都有,从EA30到EA70系列,可根据预算进行选择。碳纤维车把要用就用大牌的高端货,如Raceface的Next SL,Truvativ的Noir,FSA的K-force,Ritchey的WCS或Easton的EC70、EC90等等,质量在那摆着呢。把横把立的选择很宽泛,根据预算决定吧。预算少,用个100一套的也没问题,预算多用套上千甚至几千的也很爽。购买的时候注意,把横把立的口径要对应。把套建议使用锁式,安装方便,手感好,从十几二十元一对的国产品牌,到200元一对的ODI顶级把套,根据预算选择吧。轮胎,主要生产公司有台湾的正新、建大(KENDA),日本的松下(Panaracer,和松下电器一个母公司,原因是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很喜欢自行车运动),德国的马牌(Continental),法国的Michelin等等。按品牌来看,正新的高端产品线叫做Maxxis(马西斯),而Bontrager(Trek公司的配件品牌)则为建大代工。一般山地车选择1.95-2.10尺寸的外胎,根据骑行路面状况而定,若是纯公路则建议选择光头胎,省力,且没有齿胎的颗粒感。如果为了轻量,可选择折叠胎。内胎首先要决定使用何种气嘴(由车圈孔决定),然后需根据外胎的尺寸进行搭配,内外胎尺寸的不相符会造成易爆胎(内胎尺寸较外胎过小)或内胎过宽无法装入外胎等缺陷。从低端到高端,正新和建大打自己品牌标志的轮胎一般比较便宜,中端的话,Maxxis系列产品是不错的选择,也是在DIY单车里最著名的品牌,其产品也非常适用于高端车。而马牌、松下和米其林的外胎价格通常较高(米其林也有低端产品),是组装高端车的选择。内胎和外胎的档次不要差异过大,比如用顶级的米其林HOTS轮胎,配一条15元的正新内胎,虽然能用,但档次差距就有些大了。然后请买一对高压垫带,对轮胎的保护性比一般的胶圈垫带强太多了,而且不会多花多少钱。再考虑车座和座管,座管要和车架的口径相匹配,且尽量和把组的品牌相同,这样整体感较强。同样,铝合金,碳纤维材料为主,包碳的不要用。车座根据个人感觉来定吧,喜欢舒适和长途骑行的请选择较厚的坐垫,喜欢速度就选择较薄的,坐垫我不建议使用太次的,尤其是男生!都懂。比较大的坐垫品牌有Velo、WTB、Selle Italia、Sanmarco、Fizik以及闪电、Trek等品牌的产品。如果想买很便宜的,可以选择Velo,很多品牌的坐垫都是这家公司代工,价格偏低的就WTB或Selle Itialia、San marco的较低端款式,中高端有Selle Itialia、Sanmarco的中高端产品或Fizik的全线产品。总之,车座一定要适合自己!不管是不是大牌,请一定选择一个自己认为舒适的车座。还差脚踏,这个比较随意,但尽量选择轴承式的(用Shimano的话除外),耐用,Wellgo系列就不错。新手不建议使用自锁,但还是介绍一下自锁式脚踏:所谓自锁,就是将脚踏和鞋锁在一起,解锁时脚往两侧扭便可完成,必须购买相应的锁鞋和脚踏(有山地锁鞋和公路锁鞋之分,脚踏也如此),踩踏时会使发力更容易,且有人车一体的感觉。主要的山地自锁脚踏品牌有Wellgo、Shimano、Look、CrankBrothers等等,新手不建议使用自锁!一辆硬尾山地车的所有零件已经基本选择完毕,还差刹车/变速内外线,推荐选择台湾Jagwire的产品,尤其是它的凯夫拉线管及特氟龙涂层内线(黑色),非常好用,一套大概100多元,如果预算不够,其低端产品也是不错的。其余的,水壶架、尾灯、码表等配件就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搭配了,建议各位安装尾灯,10元左右的橡胶尾灯就可以,夜间骑行会更加安全。好了,至此,整车已经搭配完毕,请找一个手艺好的店进行安装吧!下面说说AM,也就是全地形软尾车,这种车可以进行更高强度的越野,但公路骑行的感觉就不如硬尾车,如果不去越野,或预算在10000元以下,不建议选择此类车型。软尾山地车的车架请更加尽量地选择大品牌,比如GIANT、闪电、Trek、Santacruz、Kona、GT等等,因为车架存在悬挂结构,虽然价格会高一些,但大品牌的产品质量更有保证,骑行感觉也更舒适。前叉建议选择一款可以调节行程的,以便适应各种类型的路面(AM车一般前叉避震行程为100MM-120MM),根据越野强度,还可选择15MM/20MM桶轴前叉,刹车尽量液压碟刹,光头胎就免了。变速套件Shimano建议从SLX级别选起,Sram建议从X9选起,因为软尾车的档次起点本来就比硬尾高。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大石的推送日常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人的价值在于他本身,而不在于他从事的工作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哪个品牌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